行星锥齿轮球面形状检具.pdf

上传人:奻奴 文档编号:2299117 上传时间:2018-08-0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490.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311573.7

申请日:

2012.08.29

公开号:

CN102853804A

公开日:

2013.01.02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G01B 21/28申请公布日:20130102|||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1B 21/28申请日:20120829|||公开

IPC分类号:

G01B21/28

主分类号:

G01B21/28

申请人:

江苏太平洋精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太平洋齿轮传动有限公司

发明人:

夏汉关; 张艳伟; 王小乾

地址:

225500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市姜堰大道9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行星锥齿轮球面形状检具,它由凹模和芯轴组成。所述凹模轴向设有三个同心联体腔,顶面为球形凹腔,底面为工艺孔,中间的轴向通孔贯通球形凹腔和工艺孔。所述芯轴为圆柱轴安插在凹模轴向通孔中,芯轴顶节从凹模的球形凹腔中露出,构成待检工件的轴定位旋转结构。检测时为了更好地展示工件球面与凹模的接触面积,可在工件球面上预涂色,然后再插装到芯轴上与凹模作定位接触旋转,卸下工件可从球面着色损失量界定接触面积的量。本发明在定位条件下检测,检测精度高、效率高,能够客观反映工件的实际质量。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一种行星锥齿轮球面形状检具,它由凹模(1)和芯轴(2)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模(1)轴向设有三个同心联体腔,顶面为球形凹腔,底面为工艺孔,中间的轴向通孔贯通球形凹腔和工艺孔;所述芯轴(2)为圆柱轴安插在凹模(1)轴向通孔中,芯轴(2)顶节从凹模(1)的球形凹腔中露出,构成待检工件(3)的轴定位旋转结构。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锥齿轮球面形状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2)为下大上小的三节联体轴,中节与凹模(1)的轴向通孔配合定位,顶节从凹模(1)球形凹腔露出与待检工件(3)内孔间隙配合,底节为工艺轴段。

说明书

说明书行星锥齿轮球面形状检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着色测量机械零件配合表面接触面积的检具,具体地讲,本发明涉及一种行星锥齿轮球面形状检具。
背景技术
汽车差速器中的行星锥齿轮背面为球形面,该球形面与配合面接触面积是评定行星锥齿轮质量指标之一。为了达到行星锥齿轮的球面加工质量,本行业普遍使用数控车床切削加工成形,尽管数控车床批量加工质量稳定,完全能达到预期设计精度。但是,对行星锥齿轮与配合面接触面积检测不能少。现有技术采用行星锥齿轮与凹模磨合检测,此结构简单、检测容易,能够做到有效检测,但检测质量稳定性差。究其原因是现有技术在行星锥齿轮与凹模之间缺少中心轴定位结构,配对磨合时易发生窜位,磨合后的接触面积不能真实反映实际相配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同轴配对磨合的行星锥齿轮球面形状检具,该检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检测质量稳定。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技术目标。
行星锥齿轮球面形状检具,它由凹模和芯轴组成。改进之处在于:所述凹模轴向设有三个同心联体腔,顶面为球形凹腔,底面为工艺孔,中间的轴向通孔贯通球形凹腔和工艺孔。所述芯轴为圆柱轴安插在凹模轴向通孔中,芯轴顶节从凹模的球形凹腔中露出,构成待检工件的轴定位旋转结构。
上述结构中的芯轴为下大上小的三节联体轴,中节与凹模的轴向通孔配合定位,顶节从凹模球形凹腔露出与待检工件内孔间隙配合,底节为工艺轴段。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积极效果:
1、轴定位结构简单,定位准确;
2、轴向装卸工件,操作简便,检测效率高;
3、在定位条件下检测,检测精度高,能够客观反映质量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所示行星锥齿轮球面形状检具,它由凹模1和芯轴2组成。所述凹模1轴向设有三个同心联体腔,顶面为球形凹腔,底面为工艺孔,中间的轴向通孔贯穿球形凹腔和工艺孔。本实施例中待检工件3是一种球面半径为SR41.6mm的行星锥齿轮,所以选定球形凹腔尺寸为SR41.6mm的凹模1。所述芯轴2为圆柱轴,是一种下大上小的三节联体轴,中节与凹模1的轴向通孔配合定位,顶节从凹模1球形凹腔露出,待检工件3内孔与芯轴2顶节间隙配合构成轴定位旋转结构。芯轴2底节为工艺轴段,设有配合要求,仅限制芯轴2不能向上轴向抽出。
检测时,为了更清晰展示工件3球面与凹模1的接触面积,可在工件3球面上预涂色,然后再插装到芯轴2上与凹模1作定位接触旋转,卸下工件3可从球面着色损失量界定接触面积的量。
本发明在定位条件下检测,检测精度高、效率高,能够客观反映工件3的实际质量,最重要的是本发明对检测条件要求低,可在生产现场用于检测,具有很好的实时性。

行星锥齿轮球面形状检具.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行星锥齿轮球面形状检具.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行星锥齿轮球面形状检具.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星锥齿轮球面形状检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星锥齿轮球面形状检具.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853804 A(43)申请公布日 2013.01.02CN102853804A*CN102853804A*(21)申请号 201210311573.7(22)申请日 2012.08.29G01B 21/28(2006.01)(71)申请人江苏太平洋精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地址 225500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市姜堰大道91号申请人江苏太平洋齿轮传动有限公司(72)发明人夏汉关 张艳伟 王小乾(54) 发明名称行星锥齿轮球面形状检具(57)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行星锥齿轮球面形状检具,它由凹模和芯轴组成。所述凹模轴向设有三个同心联体腔,顶面为球形凹腔,底面为工艺孔,中。

2、间的轴向通孔贯通球形凹腔和工艺孔。所述芯轴为圆柱轴安插在凹模轴向通孔中,芯轴顶节从凹模的球形凹腔中露出,构成待检工件的轴定位旋转结构。检测时为了更好地展示工件球面与凹模的接触面积,可在工件球面上预涂色,然后再插装到芯轴上与凹模作定位接触旋转,卸下工件可从球面着色损失量界定接触面积的量。本发明在定位条件下检测,检测精度高、效率高,能够客观反映工件的实际质量。(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1/1页21.一种行星锥齿轮球面形状检具,它由凹模(1)和芯轴(2)组成;其特征。

3、在于:所述凹模(1)轴向设有三个同心联体腔,顶面为球形凹腔,底面为工艺孔,中间的轴向通孔贯通球形凹腔和工艺孔;所述芯轴(2)为圆柱轴安插在凹模(1)轴向通孔中,芯轴(2)顶节从凹模(1)的球形凹腔中露出,构成待检工件(3)的轴定位旋转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锥齿轮球面形状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2)为下大上小的三节联体轴,中节与凹模(1)的轴向通孔配合定位,顶节从凹模(1)球形凹腔露出与待检工件(3)内孔间隙配合,底节为工艺轴段。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853804 A1/2页3行星锥齿轮球面形状检具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着色测量机械零件配合表面接触面积的检具,具。

4、体地讲,本发明涉及一种行星锥齿轮球面形状检具。背景技术0002 汽车差速器中的行星锥齿轮背面为球形面,该球形面与配合面接触面积是评定行星锥齿轮质量指标之一。为了达到行星锥齿轮的球面加工质量,本行业普遍使用数控车床切削加工成形,尽管数控车床批量加工质量稳定,完全能达到预期设计精度。但是,对行星锥齿轮与配合面接触面积检测不能少。现有技术采用行星锥齿轮与凹模磨合检测,此结构简单、检测容易,能够做到有效检测,但检测质量稳定性差。究其原因是现有技术在行星锥齿轮与凹模之间缺少中心轴定位结构,配对磨合时易发生窜位,磨合后的接触面积不能真实反映实际相配情况。发明内容0003 本发明主要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

5、一种同轴配对磨合的行星锥齿轮球面形状检具,该检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检测质量稳定。0004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技术目标。0005 行星锥齿轮球面形状检具,它由凹模和芯轴组成。改进之处在于:所述凹模轴向设有三个同心联体腔,顶面为球形凹腔,底面为工艺孔,中间的轴向通孔贯通球形凹腔和工艺孔。所述芯轴为圆柱轴安插在凹模轴向通孔中,芯轴顶节从凹模的球形凹腔中露出,构成待检工件的轴定位旋转结构。0006 上述结构中的芯轴为下大上小的三节联体轴,中节与凹模的轴向通孔配合定位,顶节从凹模球形凹腔露出与待检工件内孔间隙配合,底节为工艺轴段。0007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积极效果:1、轴定位结构。

6、简单,定位准确;2、轴向装卸工件,操作简便,检测效率高;3、在定位条件下检测,检测精度高,能够客观反映质量情况。附图说明0008 图1是本发明结构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09 下面根据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0010 图1所示行星锥齿轮球面形状检具,它由凹模1和芯轴2组成。所述凹模1轴向设有三个同心联体腔,顶面为球形凹腔,底面为工艺孔,中间的轴向通孔贯穿球形凹腔和工艺孔。本实施例中待检工件3是一种球面半径为SR41.6mm的行星锥齿轮,所以选定球形凹说 明 书CN 102853804 A2/2页4腔尺寸为SR41.6mm的凹模1。所述芯轴2为圆柱轴,是一种下大上小的三节联体。

7、轴,中节与凹模1的轴向通孔配合定位,顶节从凹模1球形凹腔露出,待检工件3内孔与芯轴2顶节间隙配合构成轴定位旋转结构。芯轴2底节为工艺轴段,设有配合要求,仅限制芯轴2不能向上轴向抽出。0011 检测时,为了更清晰展示工件3球面与凹模1的接触面积,可在工件3球面上预涂色,然后再插装到芯轴2上与凹模1作定位接触旋转,卸下工件3可从球面着色损失量界定接触面积的量。0012 本发明在定位条件下检测,检测精度高、效率高,能够客观反映工件3的实际质量,最重要的是本发明对检测条件要求低,可在生产现场用于检测,具有很好的实时性。说 明 书CN 102853804 A1/1页5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53804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测量;测试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