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合桩导墙.pdf

上传人:Y0****01 文档编号:228947 上传时间:2018-02-04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73.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187157.1

申请日:

2010.05.21

公开号:

CN101851921A

公开日:

2010.10.06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E02D 5/66公开日:20101006|||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2D 5/66申请日:20100521|||公开

IPC分类号:

E02D5/66; E02D5/68

主分类号:

E02D5/66

申请人:

广东省地质工程公司

发明人:

陈政民; 金炯球; 宋晓军; 黄国平; 洪禧; 江卫文; 卢志明; 肖光业; 汪火旺; 甘展孜

地址:

510425 广东省广州市机场路石柱岭大街34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代理人:

李柏林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咬合桩导墙。其包括第一导墙和与之相对设置的第二导墙,所述第一导墙与第二导墙之间形成咬合桩导槽,所述咬合桩导槽的形状与待施工的咬合桩的外轮廓相吻合,两侧呈波浪状。本发明的导墙由于形成与咬合桩外轮廓相吻合的导槽,导墙可以对在导槽内施工的一序桩和二序桩进行准确定位和导向支撑作用,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一序桩和二序桩均不会出现跑偏和变形,从而可以有效保证咬合桩的施工质量,并能够极大提高咬合桩支护体系的支护、止水效果,可广泛应用于各类咬合桩支护体系的施工中。

权利要求书

1: 咬合桩导墙, 其特征在于 : 包括第一导墙 (1) 和与之相对设置的第二导墙 (2), 所述 第一导墙 (1) 与第二导墙 (2) 之间形成咬合桩导槽 (3), 所述咬合桩导槽 (3) 的形状与待施 工的咬合桩外轮廓相吻合, 两侧呈波浪状。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咬合桩导墙,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第一导墙 (1) 与第二导墙 (2) 均由混凝土浇灌而成。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咬合桩导墙,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咬合桩导槽 (3) 的最大内直 径大于咬合桩的直径。

说明书


咬合桩导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坑开挖工程中咬合桩支护体系施工的辅助导墙。背景技术 目前, 咬合桩 ( 切割桩 ) 支护体系被广泛应用在各种基坑的支护中。咬合桩支护 体系由相互切割咬合的一序桩和二序桩组成, 由于桩与桩之间咬合切割, 从而起到支护与 止水帷幕的作用。这种咬合桩体系的施工过程一般是 : 先按照一定间隙完成一序素混凝土 桩, 然后用桩机切割相邻的一序桩, 之后在切割处进行钢筋混凝土桩的施工, 从而形成完整 的咬合桩支护墙体系。但是, 目前的支护桩体系在施工过程中, 由于一序桩、 二序桩的施工 顺序及凝固时间的不同, 存在桩位跑偏的缺陷, 而且, 在桩机进行切割的过程中, 一序桩在 桩机成桩过程中容易被切割变形。一旦桩位发生跑偏和变形, 会影响到咬合桩支护体系的 支护和止水效果。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咬合桩支护体系施工中对咬合桩起准确定 位和导向作用的导墙, 其可以有效防止咬合桩的一序桩和二序桩出现跑偏和变形, 可极大 提高咬合桩支护体系的支护、 止水效果。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一种咬合桩导墙, 包括第一导墙和与之相对设置的第二导墙, 所述第一导墙与第 二导墙之间形成咬合桩导槽, 所述咬合桩导槽的形状与待施工的咬合桩的外轮廓相吻合, 两侧呈波浪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 所述第一导墙与第二导墙均由混凝土浇灌而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咬合桩导槽的最大内直径大于咬合桩的直 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 本发明的导墙由于形成与咬合桩外轮廓相吻合的导槽, 导墙 可以对在导槽内施工的一序桩和二序桩进行准确定位和导向支撑作用,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 一序桩和二序桩均不会出现跑偏和变形, 从而可以有效保证咬合桩的施工质量, 并能够极 大提高咬合桩支护体系的支护、 止水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 图 1 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 图 2 是本发明导墙内完成一序桩施工后示意图 ; 图 3 是本发明导墙一序桩完成切割后示意图 ; 图 4 是本发明导墙拆除后的咬合桩支护体系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 1, 本发明的一种咬合桩导墙, 包括第一导墙 1 和与之相对设置的第二导墙 2, 所述第一导墙 1 与第二导墙 2 之间形成咬合桩导槽 3, 所述咬合桩导槽 3 的形状与待施工 的咬合桩的外轮廓相吻合, 两侧呈波浪状。本实施例中的导墙由于形成与咬合桩外轮廓相 吻合的咬合桩导槽 3, 导墙可以对在导槽内施工的一序桩 4 和二序桩 5 进行准确定位和导向 支撑作用,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一序桩 4 和二序桩 5 均不会出现跑偏和变形, 从而可以有效保 证咬合桩的施工质量, 并能够极大提高咬合桩支护体系的支护、 止水效果。
     参考图 2、 图 3 和图 4, 本发明导墙完成后, 即可进行咬合桩施工。施工时, 在导墙 的咬合桩导槽 3 内互相间隔的桩位内先进行一序桩 4 施工, 此时, 由于导墙的导向和定位作 用, 一序桩 4 成型后的位置符合设计要求, 不存在跑偏和变形 ; 接着使用桩机 ( 旋挖桩机 ) 对凝固的一序桩 4 进行钻进切割, 此时, 由于导墙的导向和定位作用, 钻进切割不会使得一 序桩 4 产生跑偏和变形 ; 最后进行二序桩 5 的施工, 同样, 由于导墙的导向和定位作用, 二序 桩 5 成型后的位置符合设计要求, 不存在跑偏和变形。 待一序桩 4、 二序桩 5 完全成型后, 可 以拆除本发明的咬合桩导墙, 从而形成完整的如图 4 所示的咬合桩支护体系。
     在本实施例中, 作为优选, 第一导墙 1 与第二导墙 2 均由混凝土浇灌而成。当然, 第一导墙 1 和第二导墙 2 也可以是钢制的。 此外, 为了便于施工, 所述咬合桩导槽 3 的最大内直径略大于咬合桩的直径。
     本实施例中咬合桩导墙可通过咬合桩钢模完成。例如, 通过在咬合桩钢模外围浇 灌混泥土形成第一导墙 1 和第二导墙 2, 从而在第一导墙 1 和第二导墙 2 之间形成波浪状的 与待施工咬合桩外轮廓形状吻合的咬合桩导槽 3。
     当然, 本发明创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 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 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 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 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咬合桩导墙.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咬合桩导墙.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咬合桩导墙.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咬合桩导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咬合桩导墙.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咬合桩导墙。其包括第一导墙和与之相对设置的第二导墙,所述第一导墙与第二导墙之间形成咬合桩导槽,所述咬合桩导槽的形状与待施工的咬合桩的外轮廓相吻合,两侧呈波浪状。本发明的导墙由于形成与咬合桩外轮廓相吻合的导槽,导墙可以对在导槽内施工的一序桩和二序桩进行准确定位和导向支撑作用,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一序桩和二序桩均不会出现跑偏和变形,从而可以有效保证咬合桩的施工质量,并能够极大提高咬合桩支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