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抢修用自适应钢管混凝土连接接头.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抢修用自适应钢管混凝土连接接头.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00010A43申请公布日20141015CN104100010A21申请号201410388573622申请日20140808E04B1/58200601E02D5/2220060171申请人陈辉国地址401311重庆市沙坪坝区大学城后勤工程学院军事土木工程系72发明人陈辉国任俊儒杜江54发明名称一种抢修用自适应钢管混凝土连接接头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抢修用自适应钢管混凝土连接接头,它由连接件(3)和卡盘(4)焊接而成。通过卡盘(4)上的定位齿槽(7),上下钢管形成对接,在钢管接头内部浇筑快凝快凝混凝土,通过混凝土凝结后与连接件(3)形成的粘结力实现钢管混凝土接头。
2、的快速自锚固。所述钢管连接接头配合快凝快硬混凝土使用,只需要极短的安装时间就可以实现钢管混凝土结构接头处的可靠连接。本发明的优点是连接接头具有较高的几何协调性,节点安装精度的要求不高,连接接头可以根据不同钢管尺寸和强度要求在工厂整体预制,也可现场组装,便于施工;钢管连接处的连接由混凝土与连接件的自身粘结力保证,可靠性高,对钢管接头处外观影响小,适合抢修施工作业。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4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4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00010ACN104100010A1/1页21一种新型自适应钢管混凝土连接接头,它。
3、由连接件(3)和卡盘(4)焊接而成,通过卡盘(4)上的定位齿槽(7),上钢管(1)与下钢管(2)形成对接,在钢管接头内部浇筑快凝快凝混凝土,通过混凝土凝结后与连接件(3)形成的粘结力来实现钢管混凝土接头的快速自锚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连接件(3),可以选用普通钢筋(8),也可选用选用带通孔的钢片(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通孔钢片(9),其开孔方式可以为方形孔、也可为圆形孔,而且其通孔布置可为矩形阵列均匀布置,也可呈错位分布,其作用均为保证混凝土与连接件(3)之间粘结锚固力的形成。权利要求书CN104100010A1/2页3一种抢修用自适应钢管混凝土连接接头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
4、工程抢修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钢管混凝土连接接头。背景技术0002工程抢修作业要求施工时间短,操作技术简单,结构发挥强度快。传统的钢管混凝土连接通常采用焊接,法兰连接,套管连接。焊接可以保证钢管构件的紧密连接,传力路径明确,构造简单,效果美观,,但是对焊接技术要求较高,容易产生缺陷,不利于现场施工;法兰连接是将钢管构件端部固定法兰盘,再将两个法兰盘通过螺栓紧固的连接方法,虽然施工方便,但对连接器件的加工精度要求过高,造价成本投入大,且节点处挤占了大量径向空间;套管连接是将内外套管同轴搭接,在内外套管间灌注膨胀水泥并附设抗剪件,依靠粘结摩擦作用而结合的连接方法,技术简单实用,但是节点处理要求较高,。
5、套管粘结长度大,大大提升了耗钢量,也挤占大量轴向空间,同时难以实现高强度抗拉和抗压要求。0003以上方法需要预先对钢管进行加工,施工要求高、速度慢,难以适应工程抢修要求施工工期短、发挥强度快的要求。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针对抢修工程的实际需要,充分利用连接接头与混凝土的自锚固作用,解决现有的钢管混凝土连接方法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既能保证钢管混凝土连接节点强度和牢固性,又能实现抢修作业快速标准,安全可靠的抢修用自适应钢管混凝土连接接头,该钢管混凝土连接接头由连接件和卡盘焊接而成,钢管通过卡盘上的定位齿槽形成对接,在钢管接头内部浇筑快凝快凝混凝土,通过混凝土凝结后与连接件形成的粘结力来实现钢管混凝。
6、土接头的快速自锚固。0005所述的卡盘主要用于施工时定位上下钢管并固定连接接头;连接件和混凝土形成整体后,主要用于提供锚固力连接钢管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内包混凝土层、钢管、连接接头、外包混凝土层通过所开设孔洞形成整体。0006所述的连接件可采用普通钢筋,也可采用带通孔钢片均匀焊接在卡盘内侧。0007所述的钢套筒连接件筒壁上所开设的通孔为圆形孔或者方形孔。0008所述的通孔的布置方式可按矩形阵列均匀分布布置,也可错位分布布置。0009区别于其他连接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钢管混凝土连接接头具有以下优点一是本发明所提供连接接头具有较高的几何协调性,节点安装精度的要求不高,对操作者的技术没有很高的要求,连。
7、接接头可以根据不同钢管尺寸和强度要求在工厂整体预制,也可现场组装,便于施工。0010二是具有自适应的特点。通过连接件上的通孔,浇筑混凝土后,连接接头、混凝土和钢管形成整体,充分利用了混凝土和连接接头之间自身形成的锚固力,整体性好,避免了传统接头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导致的施工复杂的问题,而且对钢管接头位置外观影响小。0011三是满足工程抢修要求。使用本发明所提供的连接接头可以同时完成钢管的连接说明书CN104100010A2/2页4和混凝土浇筑,不需要对钢管进行处理。配合使用快凝快凝快硬混凝土,只需要极短的安装时间就可以实现结构可靠连接,迅速发挥强度。附图说明0012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钢管混凝土。
8、连接接头结构示意图。0013图2是本实施例中的钢管混凝土连接接头结构剖面图。0014图3是本发明所述以带通孔钢套筒为连接件钢管混凝土连接接头剖面图。0015图4是本发明所述以带通孔钢套筒为连接件钢管混凝土连接接头立体结构图。0016图5是本发明所述以钢筋为连接件的钢管混凝土连接接头剖面图。0017图6是本发明所述以带通孔钢片为连接件的钢管混凝土连接接头剖面图。0018图7是套筒的管壁开设方形通孔的一种展开分布示意图。0019图8是套筒的管壁开设方形通孔的另一种展开分布示意图。0020图9是套筒的管壁开设圆形通孔的一种展开分布示意图。0021图10是套筒的管壁开设圆形通孔的另一种展开分布示意图。。
9、0022附图中,1上钢管,2下钢管,3带通孔钢套筒(连接件),4卡盘,5快凝快硬混凝土,6通孔,7齿槽,8钢筋(连接件),9带通孔钢片(连接件)。具体实施方式0023本发明主要通过充分利用连接接头与钢管内部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效应,通过快凝快硬混凝土在短时间内提供较高的粘结强度,为钢管混凝土施工提供一种快速和自适应的锚固连接方法。0024图1、图2、图3、图4所示钢管混凝土连接接头是由连接件3、卡盘4两个分离构件焊接成整体。卡盘4是一个内外缘均呈圆形的环状体,其上有使上钢管1,下钢管2与其紧密啮合并对正定位的齿槽7。连接件3外径小于钢管,外壁均匀开设通孔6。内包快凝快凝快硬混凝土层5、钢管1(2)。
10、、连接件3、外包混凝土层5通过所开设孔洞7形成整体。0025所述的连接件3,可以选用钢筋8和卡盘4焊接(如图5),也可以选用带通孔的钢片9与卡盘4焊接(如图6)。0026所述的连接件3(9)所开设的通孔6呈矩形阵列均匀分布(如图7、图9)或者呈错位分布(如图8、图10)。所述连接件3(9)所开设的通孔为方形孔(如图7、图8)或者圆形通孔(如图9、图10)。0027所述的快凝快硬混凝土要求初凝时间不大于20MIN,2H强度不小于20MPA。说明书CN104100010A1/4页5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4100010A2/4页6图3图4说明书附图CN104100010A3/4页7图5图6图7图8图9说明书附图CN104100010A4/4页8图10说明书附图CN10410001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