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毒膏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中医外科治疗疔毒恶疮、乳腺小叶增生、外阴白斑(溃疡期和增生期)及反复发作的尖锐湿疣、皮肤癌的“拔毒膏”及其制备方法,属中药制剂及生产方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目前,从疗效和治愈率上对比,治疗外科疾病的中西药均不能与内科药相比,中药的膏药类型更是少见,古老中药特色的膏药制备法更是逐渐消失,有许多外科疾病西医除手术外无其它办法,给许多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存在医疗费用高、疗程较长的缺点;在中药膏药类的制备方法上,存在着熬制时间长,如古方配制膏药,熬完药后要静止药油两天后再熬制,而制膏药熬油又需5~6小时;存放条件要求严格,如膏药熬成后要把药锅移至地上,令其冷却之后、倾入缸中浸泡三日或入土窖中埋藏;还存在用时需火烧或马上摊在膏药布上待用时也得用火烤软外贴的使用不方便的缺点。
发明内容:
一、“拔毒膏”的药物组成及剂量范围:炙海马45-60克,干全蟾25-50克,白花蛇20-40克,蜈蚣10-15克,全虫10-20克,生乳香15-30克,生没药15-30克,生南星20-40克,生半下20-40克,木别仁10-30克,墓头回10-20克,轻粉5-20克,冰片5-15克,血力15-30克,樟丹750-800克,香油1000-1500克;
“拔毒膏”由如下的制备方法制成:
1、将黄连用香油炸后,用这油擦涂在海马上,用文火烤一至三分钟后制成酥制海马(即炙海马)备用;
2、将樟丹750~800克微炒呈紫色后备用;
3、将轻粉5~20克、冰片5~15克、血力15~30克研好成细药备用;
4、将木别子碎后去壳用仁;
5、将各药物精选后,取炙海马45-60克、干全蟾25-50克、白花蛇20-40克、蜈蚣10-15克、全虫10-20克、生乳香15-30克、生没药15-30克、生南星20-40克、生半下20-40克、木别仁10-30克、墓头回10-20克,放在1000-1500克的香油中浸泡,春、夏季浸泡二~四天,秋、冬季浸泡五~七天,将泡好的药及香油倒入铜锅中用武火将油熬开后变文火,待炸至药物变焦枯成黑色(以不失原药的性能为度),用筛滤去药渣,将药油静置两个小时,令其沉淀,以保膏质柔细;
6、将静止后的药油用沙布过滤,把过滤后的药油放入铜锅内,先用武火熬二十分钟后转入文火,再熬一个半小时至二小时,用木棍沾药油滴入冷水中,当在大油珠里滚出一个小油珠时方可转中火并向药油内下樟丹并边下边用木棍不停的搅拌,以避免瀑锅和油锅起火,中火二十分钟下完樟丹,用武火再熬十分钟,将锅内樟丹完全化开,锅内膏药变黑、青烟尽、白烟上升、发出膏药的芳香,转入文火,这时徐徐加入研好的细药并不停地用木棍搅拌,待用手扯一小块用牙咬,如不粘牙时,去火,膏药即为熬好。
7、用凉水倒入锅中并不停地搅拌,反复三次,用手抻拉成硬块,成膏,放入适当容积的缸中,倒入水浸泡半个月,每天换水一次,去火毒,制成拔毒膏。
“拔毒膏”地制备方法:
1、将黄连用香油炸后,用这油擦涂在海马上,用文火烤一至三分钟后制成酥制海马(即炙海马)备用;
2、将樟丹750~800克微炒呈紫色后备用;
3、将轻粉5~20克、冰片5~15克、血力15~30克研好成细药备用;
4、将木别子碎后去壳用仁;
5、将各药物精选后,取炙海马45-60克、干全蟾25-50克、白花蛇20-40克、蜈蚣10-15克、全虫10-20克、生乳香15-30克、生没药15-30克、生南星20-40克、生半下20-40克、木别仁10-30克、墓头回10-20克,放在1000-1500克的香油中浸泡,春、夏季浸泡二~四天,秋、冬季浸泡五~七天,将泡好的药及香油倒入铜锅中用武火将油熬开后变文火,待炸至药物变焦枯成黑色(以不失原药的性能为度),用筛滤去药渣,将药油静置两个小时,令其沉淀,以保膏质柔细;
6、将静止后的药油用沙布过滤,把过滤后的药油放入铜锅内,先用武火熬二十分钟后转入文火,再熬一个半小时至二小时,用木棍沾药油滴入冷水中,当在大油珠里滚出一个小油珠时方可转中火并向药油内下樟丹并边下边用木棍不停的搅拌,以避免瀑锅和油锅起火,中火二十分钟下完樟丹,用武火再熬十分钟,将锅内樟丹完全化开,锅内膏药变黑、青烟尽、白烟上升、发出膏药的芳香,转入文火,这时徐徐加入研好的细药并不停地用木棍搅拌,待用手扯一小块用牙咬,如不粘牙时,去火,膏药即为熬好。
7、用凉水倒入锅中并不停地搅拌,反复三次,用手抻拉成硬块,成膏,放入适当容积的缸中,倒入水浸泡半个月,每天换水一次,去火毒,制成拔毒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可用于中医外科治疗疔毒恶疮、乳腺小叶增生、外阴白斑(溃疡期和增生期)及反复发作的尖锐湿疣、皮肤癌等病症,用药后可短期显效,用药2-3天,阳症明显不痛,有浓即出无浓即消,有效率达98%,治愈率达95%以上;而阴症在用药7-10天左右后,病灶缩小,逐渐软坚,一般在一个月左右可痊愈,有效率达90%,治愈率达75%以上;
2、病治疗后,疗效稳定;
3、无毒副作用,过敏反应少;
4、可标本同治,全疗程只用这一种药;
5、阳症:3天换贴,阴症:7~10天换贴,即可较长时间的作用于病灶上,效果好;现有的膏药换贴时间短;
6、制备方法具有独特之处:如熬制前,先用香油将黄连熬枯后,祛黄连不用,用药油刷涂在海马身上,用文火烤一至三分钟,可使海马充分发挥药力;要将活的癞蛤蚂捉住,用绳绑住腿吊在阴凉通风处,阴干后用全蟾,不是单用蟾皮,而现有配方是只用蟾皮;木别子:碎后去壳用仁;熬制时:第一,第一次熬完药,用筛滤去药渣,将药油静置两个小时,比现有的静止两天的时间缩短46小时,而熬制膏药的时间又比现有的熬制膏药的时间缩短3~4小时;第二,可在中火时下樟丹,用武火时下樟丹,危险性大,易烫伤人和发生火灾,在中火下樟丹的时刻是:在“滴水成珠”后,在大油珠里又滚出个小油珠时方可下丹,而现有技术是只要“滴水成珠”不必再滚出小油珠时即可下丹;第三,熬成的膏药去火后,锅不动,即不用放在地上冷却再入窖埋藏,而是马上用凉水冲搅三次后成膏;熬制后:在水中浸泡半个月,每天换水一次,去火毒,制成拔毒膏;
7、使用方便,用时不用火烤,用手扯一块,按患处大小用手沾凉水反复捏,很快就柔软而光亮,贴于患处粘的牢固,不碎、不掉、不移位;而现有的停放很长时间的膏药很硬,用时需先用火烧,放于布上再用火烤、手捏,粘贴不牢固,易碎、易掉。
具体实施方式:
拔毒膏的药物组成、剂量:炙海马50克,干全蟾35克,白花蛇25克,蜈蚣12克,全虫15克,生乳香20克,生没药20克,生南星25克,生半下25克,木别仁20克,墓头回15克,轻粉15克,冰片10克,血力20克,樟丹780克,香油1000克;
用如下的制备方法制成拔毒膏:
1、将黄连用香油炸后,用这油擦涂在海马上,用文火烤一至三分钟后制成酥制海马(即炙海马)备用;
2、将樟丹780克微炒呈紫色后备用;
3、将轻粉15克、冰片10克、血力20克研好成细药备用;
4、将木别子碎后去壳用仁;
5、将各药物精选后,取炙海马50克、干全蟾35克、白花蛇25克、蜈蚣12克、全虫15克、生乳香20克、生没药20克、生南星25克、生半下25克、木别仁20克、墓头回15克,放在1000克的香油中浸泡,春、夏季浸泡三天,秋、冬季浸泡六天,将泡好的药及香油倒入铜锅中用武火将油熬开后变文火,待炸至药物变焦枯成黑色(以不失原药的性能为度),用筛滤去药渣,将药油静置两个小时,令其沉淀,以保膏质柔细;
6、将静止后的药油用沙布过滤,把过滤后的药油放入铜锅内,先用武火熬二十分钟后转入文火,再熬二小时,用木棍沾药油滴入冷水中,当在大油珠里滚出一个小油珠时方可转中火并向药油内下樟丹并边下边用木棍不停的搅拌,以避免瀑锅和油锅起火,中火二十分钟下完樟丹,用武火再熬十分钟,将锅内樟丹完全化开,锅内膏药变黑、青烟尽、白烟上升、发出膏药的芳香,转入文火,这时徐徐加入研好的细药并不停地用木棍搅拌,待用手扯一小块用牙咬,如不粘牙时,去火,膏药即为熬好。
7、用凉水倒入锅中并不停地搅拌,反复三次,用手抻拉成硬块,成膏,放入适当容积的缸中,倒入水浸泡半个月,每天换水一次,去火毒,制成拔毒膏。
用拔毒膏可治疗疔毒恶疮、乳腺小叶增生、外阴白斑(溃疡期和增生期)及反复发作的尖锐湿疣、皮肤癌等,可根据病灶大小,取下适量的拔毒膏,用手沾凉水反复捏,很快就柔软而光亮,扁、平的放在布上,贴于患处,粘的牢固,不碎、不掉、不移位;用药后可短期显效,用药2-3天,阳症明显不痛,有浓即出无浓即消,有效率达98%,治愈率达95%以上;而阴症在用药7-10天左右后,病灶缩小,逐渐软坚,一般在一个月左右可痊愈,有效率达90%,治愈率达75%以上;病治疗后,疗效稳定;无毒副作用,过敏反应少;可标本同治,全疗程只用这一种药;阳症:3天换贴,阴症: 7~10天换贴,即可较长时间的作用于病灶上,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