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无盐咸味食物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t**** 文档编号:227900 上传时间:2018-02-04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69.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1134613.2

申请日:

2001.11.07

公开号:

CN1347664A

公开日:

2002.05.08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公开

IPC分类号:

A23L1/221; A61K35/78

主分类号:

A23L1/221; A61K35/78

申请人:

林泽垠;

发明人:

林泽垠

地址:

046000山西省长治市郊区黄碾镇黄北村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集佳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王学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然无盐咸味食物添加剂,是由丁香、鹿茸、生姜、竹叶、陈皮、秋石、冬瓜皮、石决明和小茴香经过按比例称取、分别粉碎成细粉状;然后,分别将细粉状物料浸入温度为40~70摄氏度的温水中,浸泡48~72小时后,分别过滤;再将分别取得的浸出液混合、搅匀;调整混合液的pH值到5~7之间制得的。本发明的添加剂可以应用于各种食物中,取代食盐产生咸效果。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天然无盐咸味食物添加剂,利用天然物质加工而成,其 特征在于:该天然物质包括丁香、鹿茸、生姜、竹叶、陈皮、秋石、 冬瓜皮、石决明和小茴香。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无盐咸味食物添加剂,其特征在 于:各天然物质的用量为:丁香:7份至17份;鹿茸:3份至10份; 生姜:5份至10份;竹叶:6份至14份;陈皮:5份至12份;秋石: 7份至15份;冬瓜皮:6份至13份;石决明:5份至12份;小茴香: 5份至12份,上述份数均为质量份。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然无盐咸味食物添加剂,其特征在 于:各物天然质的用量为:丁香:7份至12份;鹿茸:3份至7份; 生姜:5份至9份;竹叶:7份至11份;陈皮:6份至9份;秋石:7 份至13份;冬瓜皮:8份至10份;石决明:7份至12份;小茴香: 5份至9份。上述份数均为质量份。
4: 一种权利要求1至3所述的天然无盐咸味食物添加剂的制备 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将各种干物料按比例称取,分别粉碎成细粉状; (2)分别将步骤(1)的细粉状物料浸入温度为40~70摄氏度的 温水中,水量能完全浸没上述物料即可,浸泡48~72小时后,分别过 滤; (3)将步骤(2)分别取得的浸出液混合、搅匀; (4)调整步骤(3)的混合液的PH值到5~7之间即可。
5: 一种权利要求1、2、3、4所述的代盐调味剂的使用方法,其 特征在于:将该天然无盐咸味食物添加剂加入各种食品中。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天然无盐咸味食物添加剂的使用方法, 其特征在于:将该食物添加剂按体积比1∶15~1∶50的比例使用在饺 子、包子、馄饨馅中。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天然无盐咸味食物添加剂的使用方法, 其特征在于:将该食物添加剂按体积比1∶15~1∶50的比例使用在方 便面、肉食品中。

说明书


天然无盐咸味食物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然无盐咸味食物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利用天然物质制备的具有咸味可替代食盐的食物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

    在烹饪和加工食品时,使用食盐既NaCl作为咸味添加剂具有悠久的历史,人们也将食盐作为人类不可缺少的添加剂和盐份来源。人们虽然每日都离不开食盐,但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们已发现食盐的摄入量必须有一定的限制,不能超过这一限制,否则容易患某些疾病。而食盐作为主要的咸味添加剂,其在食品中的含量小于一定值时,食品的风味将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如何处理食品风味和食盐摄入量的关系便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在经过反复研究实验的基础上,发现某些天然物质的制剂组合可以刺激人体的味觉器官,产生咸味的效果。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天然无盐咸味食物添加剂,其可以产生咸味效果,在某些方面可取代食盐。本发明还提供上述添加剂地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天然无盐咸味食物添加剂是利用天然物质加工而成的,该天然物质包括丁香、鹿茸、生姜、竹叶、陈皮、秋石、冬瓜皮、石决明和小茴香。

    上述各物质的用量为:丁香:7份至17份;鹿茸:3份至10份;生姜:5份至10份;竹叶:6份至14份;陈皮:6份至12份;秋石:7份至15份;冬瓜皮:6份至11份;石决明:5份至12份;小茴香:6份至12份。上述份数均为质量份。

    上述各物质的优选用量为:丁香:7份至12份;鹿茸:3份至7份;生姜:5份至9份;竹叶:7份至11份;陈皮:6份至9份;秋石:7份至13份;冬瓜皮:8份至10份;石决明:7份至12份;小茴香:5份至9份。上述份数均为质量份。

    本发明的添加剂的制造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将各种干物料按比例称取,分别粉碎成细粉状;

    (2)分别将步骤(1)的细粉状物料浸入温度为40~70摄氏度的温水中,水量能完全浸没上述物料即可,浸泡48~72小时后,分别过滤;

    (3)将步骤(2)分别取得的浸出液混合、搅匀;

    (4)调整步骤(3)的混合液的PH值到5~7之间即可。

    上述的本发明的添加剂可以应用于各种食物中,如:带馅面食,饺子、包子、馄饨中,直接拌在馅中就可使用;还可以应用于方便面或肉食中,使用比例在1∶15~50(体积比)之间。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添加剂的天然物质以干料计算,状态可以是各种状态,在浸出前粉碎成粉状。

    实施例1:

    分别将丁香100克;鹿茸30克;生姜90克;竹叶100克;陈皮70克;秋石75克;冬瓜皮95克;石决明60克;小茴香110克分别浸入2升45度的水中,各浸泡60小时,再将上述浸出液过滤混合,用柠檬酸调整PH值至6。

    实施例2:

    分别将丁香170克;鹿茸100克;生姜100克;竹叶140克;陈皮120克;秋石150克;冬瓜皮120克;石决明120克;小茴香120克分别浸入5升的60度的水中,各浸泡48小时,再将上述浸出液分别过滤混合,用碳酸钠调整PH值至5.5。

    实施例3:

    分别将丁香70克;鹿茸30克;生姜50克;竹叶70克;陈皮60克;秋石70克;冬瓜皮60克;石决明50克;小茴香50克分别浸入1.5升的55度的水中,各浸泡55小时,再将上述浸出液分别过滤混合,用柠檬酸调整PH值至6。

    实施例4:

    分别将丁香130克;鹿茸70克;生姜70克;竹叶100克;陈皮90克;秋石100克;冬瓜皮80克;石决明85克;小茴香70克分别浸入3升65度的水中,各浸泡50小时,再将上述浸出液分别过滤混合,用碳酸钠调整PH值至6.5。

    上述实施例中制得的本发明的天然无盐咸味食物添加剂在使用时,可以用于各种食物中,如带馅食品的馅中,使用比例为体积比本添加剂:馅在1∶15~1∶50之间;应用于方便面、肉食品时应用比例为本添加剂:食品在1∶15~1∶50之间。

    上述制备的添加剂在不仅可以直接拌在带馅面食的馅中,取代食的作用产生咸味,本发明的添加剂还可以用于其它烹饪方式。

天然无盐咸味食物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天然无盐咸味食物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天然无盐咸味食物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然无盐咸味食物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然无盐咸味食物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然无盐咸味食物添加剂,是由丁香、鹿茸、生姜、竹叶、陈皮、秋石、冬瓜皮、石决明和小茴香经过按比例称取、分别粉碎成细粉状;然后,分别将细粉状物料浸入温度为4070摄氏度的温水中,浸泡4872小时后,分别过滤;再将分别取得的浸出液混合、搅匀;调整混合液的pH值到57之间制得的。本发明的添加剂可以应用于各种食物中,取代食盐产生咸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其他类不包含的食品或食料;及其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