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垂直设置的型材轨和可悬挂在其中的托座的悬挂装置.pdf

上传人:000****221 文档编号:225998 上传时间:2018-02-04 格式:PDF 页数:40 大小:1.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2825243.8

申请日:

2002.11.14

公开号:

CN1604748A

公开日:

2005.04.06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A47F5/10; A47F5/08; A47B57/42; A47B57/56; A47B57/34; A47B57/48

主分类号:

A47F5/10; A47F5/08; A47B57/42; A47B57/56; A47B57/34; A47B57/48

申请人:

维斯普莱国际股份公司;

发明人:

赫伯特·沃尔特

地址:

瑞士穆藤茨

优先权:

2001.11.15 CH 2105/2001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张兆东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垂直设置的型材轨和可悬挂在其中的托座的悬挂装置。此悬挂装置首先包括一个垂直设置的型材(1),它有一些制在其上的啮合轮廓(3),它们优选地成对设在两个侧面上彼此对置。型材(1)固定在支承结构上。至少一个可悬挂在型材(1)上的托座(2)属于此装置,它有与啮合轮廓(3)互补的固定元件。托座(2)有一个包围部分(20),在它上面或在它里面设固定元件。型材(1)的正面(10)和两个侧面被托座(2)包围,它可与不同构型的承载架(4)连接。托座(2)可以锁止在选择的啮合轮廓的水平上。此悬挂装置建议了多种方案,以及例如设计用作接待区内的资料和装饰架,或用作货物或展览品的显示架,或贮存物品。型材(1)用作杆料或有至少一对啮合轮廓的短段。

权利要求书

1.  悬挂装置,包括
a)一垂直设置的型材(1),它有一个正面(10)、两个侧面(11、12)和一个后面(13)以及在型材(1)上存在的啮合轮廓(3);以及
b)一悬挂在型材(1)上的托座(2),它有与啮合轮廓(3)互补的固定元件(220、24、50),其特征为:
c)托座(2)有一包围部分(20),在它上面或在它里面设置固定元件(220、24、50);以及
d)托座(2)包围型材(1)的正面(10)和两个侧面(11、12)。

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装置,其特征为:在托座(2)包围部分(20)的一夹紧区(22)处,固定元件(220、24、50)
a)是固定不动的元件(220);或
b)设置为至少和优选地一个可取下的元件(24);或
c)是弹性支承的元件(24);或
d)设置为固有弹性的元件(50)。

3.
  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悬挂装置,其特征为:在型材(1)中的啮合轮廓(3)
a)处于型材(1)的后面(13)或正面(10)上;或
b)设在型材(1)的侧面(11、12)内以及朝型材(1)正面(10)延伸,或相对于正面(10)沉割。

4.
  按照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悬挂装置,其特征为:
a)型材(1)横截面是T形,型材基座朝向后方以及型材(1)的横臂构成其正面(10),因此在正面(10)的后边造成两个沿纵向延伸的倒切,它们优选地制有作为啮合轮廓(3)的格栅,例如设计为切口、孔或向外指的冲孔;
b)在托座(2)的包围部分(20)上存在一个上部夹紧区(22)和一个下部支承区(23),其中,夹紧区(22)作为固定元件(220)有在高度上互相错开的钩;以及
c)托座(2)只能旋转地安装在型材(1)上,由此将夹紧区(22)放到正面(10)上,在旋转到直的位置后从后面扣住正面(10)并最终插入啮合轮廓(3)内。

5.
  按照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悬挂装置,其特征为:
a)型材(1)横截面是梯形或T形,其中,较宽的正面(10)在前,以及在侧面(11、12)内分别设一个彼此对称、可从正面(10)进入的槽状格栅(3)作为啮合轮廓(3),由此形成处于相同高度的槽对;
b)在托座(2)的包围部分(20)上存在一个上部夹紧区(22)和一个下部支承区(23),它们有朝型材(1)方向叉形的等于槽对之间跨距的开口,以及它们彼此相隔一个距离,这一距离与格栅(3)不同槽对之间的距离不一致;
c)固定元件(220)由夹紧区(22)上的卡爪构成;以及
d)在悬挂状态,上部夹紧区(22)在槽对之外包围着型材(1)并由此抑制托座(2),而插入槽对内的下部支承区(23)垂直支承托座(2)。

6.
  按照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悬挂装置,其特征为:
a)型材(1)横截面是四边形,其中,在侧面(11、12)上存在相对于正面(10)沉割的半圆形切口的格栅(3)作为啮合轮廓(3),两个侧面(11、12)彼此对称,并因而造成分别处于相同高度的切口对(3);
b)在托座(2)的包围部分(20)存在一个下部支承区(23)和一个上部夹紧区(22),后者有可动地悬挂着的保险片(24)作为固定元件(24);
c)保险片(24)偏心地设置和/或弹性支承,因此在托座(2)的悬挂状态它们在其静止位置互相接近,以及啮合到选出的切口对(3)内;以及
d)保险片(24)的轮廓形状设计为,即使在悬挂的托座(2)上负载增大时仍能保持在选择的切口对(3)内。

7.
  按照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悬挂装置,其特征为:
a)型材(1)横截面基本上是四边形的,其中,在侧面(11、12)上存在相对于正面(10)沉割的优选地矩形或棱形槽(3)的格栅(3)作为啮合轮廓(3),两个侧面(11、12)彼此对称,并因而造成分别处于相同高度的槽对(3);
b)托座(2)的包围部分(20)设计为有两块夹板弹性夹紧的钳,它可克服弹性夹紧力打开,以及在其夹紧区(22)有彼此面对的凸块(24)作为固定元件(24);
c)在托座(2)的悬挂状态,包围部分(20)围扣住型材(1),以及弹性夹紧力将凸块(24)压入选择的槽对(3)内,由此将托座(2)固定在型材(1)上;
d)钳的夹板可旋转地支承在垂直或水平轴上;以及
e)型材(1)可由构成后面(13)有槽格栅(3)的后部板条及构成正面(10)的前部板条组成,前部板条在前面覆盖住槽格栅(3)。

8.
  按照权利要求1至4或7之一所述的悬挂装置,其特征为:啮合轮廓(3)设计为在侧面(11、12)内沉割的楔形槽(3),下部有一搁板状台阶(30)以及逐渐地,优选地沿一个倾斜的平面(31)上升地,向侧面(11、12)的平面延伸。

9.
  按照权利要求1至3或8之一所述的悬挂装置,其特征为:
a)在其中一个侧面(11)上的啮合轮廓(3)相对于在另一个侧面(12)上的啮合轮廓(3)对称布置;
b)在托座(2)中的固定元件(50)分别是一个支承在弹簧(5)上的楔(50),在一个容纳型材(1)的凹槽的两侧各设一弹簧(5)和一个楔(50);以及
c)弹簧(5)和楔(50)插入孔内彼此固定。

10.
  按照权利要求1至4或6至9之一所述的悬挂装置,其特征为:
a)型材(1)由一个具有啮合轮廓(3)优选地塑料制的后侧板条(18)和一个前部板条(19)组成;以及
b)型材(1)用作杆料或有至少一对啮合轮廓(3)的短段。

11.
  按照权利要求1、2、3或10之一所述的悬挂装置,其特征为:
a)型材(1)横截面是矩形的,其中,具有水平贯通的槽的槽格栅(3)作为在后面(13)上的啮合轮廓(3);
b)在托座(2)的包围部分(20)上存在下部支承区(23)和上部夹紧区,后者有可横向插入的保险销钉(24)作为固定元件(24);以及
c)在悬挂状态,处于选择的槽内的保险销钉(24)将托座(2)固定就位。

12.
  按照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悬挂装置,其特征为:
a)型材(1)是一根空心成型杆;
b)在型材(1)正面(10)内的啮合轮廓(3)设计为槽(3)以及固定元件(220)是一个配合到槽(3)内的舌(21);以及
c)舌(21)设在包围部分(20)的上棱边上,它首先水平地朝型材(1)方向延伸以及通过一直立段结束。

说明书

有垂直设置的型材轨和可悬 挂在其中的托座的悬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悬挂装置,包括垂直设置在支承结构例如后壁、面板、框架或机座上的型材轨和可悬挂在此型材轨中的托座。型材轨有格栅,人们可将托座悬挂在格栅内,托座与支承臂、横杆或搁板架连接。由型材轨段构成的结构例如用作接待区内的资料和装饰架,或用作货物或展览品的显示架,或用于贮存物品。
背景技术
逐点悬挂用的装置已知有多种多样(例如EP0716825 B1;WO99/20094;DE20/09028U1)。用于水平可变地布置支承臂的悬挂装置同样建议了不同的设计形式(例如WO99/65368;WO01/43599)。最后,已知许多悬挂装置的方案用于垂直可变地布置型材轨和可悬挂在其中的托座(例如DE20100181U1)。
发明内容
由现有技术已知的装置在过去已证明是适用的。但有进一步改善的要求,亦即提高稳定性、灵活性、便于维护和实用性,以及要求提出一些新的方案,它们呈现出构型多变的可能性。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建议一种改进和独特的悬挂装置,它对于上述应用领域有更高的使用价值,此悬挂装置包括一个用于垂直设置在支承结构上的型材轨和一个可悬挂在此型材轨中的托座。应有可能在一个型材轨上不同的高度悬挂多个托座,托座与不同构型的承载架连接,以及型材轨不仅沿垂直线按当地的具体条件设置不同的长度,而且设计为短段。
此悬挂装置首先由一个垂直布置的型材组成,它一个正面、两个侧面和一个后面以及在型材上存在啮合轮廓。此外属于此装置的还有一个可悬挂在型材上的托座,它有一些与啮合轮廓互补的固定元件。托座有一包围部分,在它上面或在它里面设固定元件,以及在悬挂状态托座包围型材的正面和两个侧面。
下述特征涉及本发明的特殊设计和方案:固定元件设在托座包围部分的夹紧区上例如作为固定不动的元件。作为替换形式,存在至少和优选地一个可取下的固定元件。按再一种替换形式,所设置的固定元件是位置固定地弹性支承的或固有弹性的。在型材中的啮合轮廓可处于型材后面或正面、设在型材侧面并朝型材正面延伸,或相对于正面沉割。
按一项设计,型材横截面是T形,型材基座朝向后方以及型材的横臂构成正面。因此在正面的后边造成两个沿纵向延伸倒切,它们优选地制有作为啮合轮廓的格栅,例如设计为切口、孔或向外指的冲孔。在托座的包围部分上存在一个上部夹紧区和一个下部支承区,其中,夹紧区作为固定元件有在高度上互相错开的钩。托座只能通过旋转装在型材上,由此将夹紧区放到正面上,在旋转到直的位置后从后边扣住正面并最终插入啮合轮廓内。
按另一项设计,型材横截面是梯形或T形,其中,较宽的正面在前,以及在侧面内分别设一个彼此对称可从正面进入的槽状格栅作为啮合轮廓,由此形成处于相同高度的槽对。在托座的包围部分上存在一个上部夹紧区和一个下部支承区,它们有朝型材方向叉形的等于槽对之间跨距的开口,以及它们彼此相隔一个距离,这一距离与格栅不同槽对之间的距离不一致。固定元件由夹紧区上的卡爪构成。在悬挂状态,上部夹紧区在槽对的外面包围着型材并由此抑制托座,而插入槽对内的下部支承区垂直支承托座。
按下一项设计,型材横截面是四边形,其中,在侧面上存在相对于正面沉割的半圆形切口的格栅作为啮合轮廓。两个侧面彼此对称,因而造成分别处于相同高度的切口对。在托座的包围部分存在一个下部支承区和一个上部夹紧区,后者有可运动地悬挂的保险片作为固定元件。保险片偏心地设置和/或弹性安装,因此在托座的悬挂状态它们在其静止位置互相接近,以及啮合在选择的切口对内。保险片将轮廓形状设计为即使在悬挂的托座上负载增大时仍能保持在选择的切口对内。
按另一项设计,型材横截面基本上是四边形,其中,在侧面上存在相对于正面沉割的优选地矩形或棱形槽的格栅作为啮合轮廓;两个侧面彼此对称,从而造成分别处于相同高度的槽对。托座的包围部分设计为有两块夹板弹性夹紧的钳,它可克服弹性夹紧力打开,以及它的夹紧区有彼此面对的凸块作为固定元件。在托座的悬挂状态,包围部分围扣住型材,以及弹性夹紧力将凸块压入选择的槽对内,由此将托座固定在型材上。钳地夹板可旋转地支承在垂直或水平轴上。型材有利地可由构成后面具有槽格栅的后部板条及构成正面的前部板条组成,前部板条在前面覆盖住槽板条。
按一项特殊的设计,啮合轮廓设计为在侧面内沉割的楔形槽,下部有一搁板状态台阶以及逐渐地,优选地沿一倾斜的平面上升地向侧面的平面延伸。在其中一个侧面上的啮合轮廓相对于在另一个侧面上的啮合轮廓对称布置。在托座中的固定元件分别是一个支承在弹簧上的楔,在一个容纳型材的凹槽两侧各设一弹簧和一个楔。弹簧和楔插入孔内彼此固定。型材可由一个具有啮合轮廓的优选塑料制的后侧板条和一个前部条板组成。型材用作杆料或有至少一对啮合轮廓的短段。
按一项附加的设计,型材横截面是矩形的,其中,具有水平贯通的槽的槽格栅作为在后面上的啮合轮廓。在托座的包围部分上存在下部支承区和上部夹紧区,后者有一个可横向插入的保险销钉作为固定元件。在悬挂状态,处于选择的槽内的保险销钉将托座固定就位。
最后,建议了一种有空心成型杆的设计,在那里在型材正面内的啮合轮廓设计为槽,以及固定元件是一个配合在槽内的舌。舌处于包围部分的上棱边上;首先水平地朝型材的方向延伸,以及通过一直立段结束。
由于本发明,现在提供了一种不同方案的新型悬挂装置,它有一垂直设置的型材轨以及取决于切割长度可在其中悬挂多个托座。因此在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装配费用的同时呈现出更多的独特构型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附图表示:
图1A按照本发明的第一种方案的悬挂装置透视图,它有一空心型材,在其正面有槽格栅,以及有一个处于悬挂状态的配属的托座;
图1B按图1A的空心型材;
图1C按图1A的托座;
图1D图1A内托座在型材内啮合区的局部剖面;
图2A悬挂装置的第二种方案透视图,包括经修改的型材和处于悬挂状态的托座;
图2B按图2A的型材;
图2C按图2A的装置后侧透视图;
图2D按图2A的托座靠近按图2A的型材时的俯视图;
图2E按图2A的托座在按图2A的型材上的悬挂过程;
图2F按图2E的装置不同的透视图;
图2G按图2A的装置侧视图;
图2H按图2A的悬挂状态放大的水平剖面;
图3A悬挂装置的第三种方案透视图,包括横截面梯形的型材和处于悬挂状态的配属的托座;
图3B按图3A的型材;
图3C按图3A的型材水平剖面;
图3D按图3A的托座;
图3E按图3A的装置后侧透视图;
图3F按图3A的装置侧视图;
图3G按图3A的装置俯视图;
图4A悬挂装置第四种方案透视图,包括一个有后侧的槽格栅的型材和处于悬挂状态的配属的托座;
图4B按图4A的型材;
图4C按图4A的托座;
图4D按图4A的装置放大的水平剖面;
图5A悬挂装置第五种方案透视图,包括一个横截面T形制有侧面槽格栅的型材和处于悬挂状态的配属的托座;
图5B按图5A的型材;
图5C按图5A的型材水平剖面;
图5D按图5A的托座;
图5E按图5A的装置后侧透视图;
图5F按图5A的装置侧视图;
图5G按图5A的装置俯视图;
图5H图5G的局部放大;
图6A悬挂装置第六种方案透视图,包括一个制有侧向沉割的槽格栅的型材和处于悬挂状态的配属的托座;
图6B按图6A的型材;
图6C按图6A的型材水平剖面;
图6D按图6A的托座;
图6E按图6A的装置后侧透视图;
图6F按图6A的装置后视图;
图7A悬挂装置第七种方案透视图,包括第七种方案的型材和处于悬挂状态经修改的托座;
图7B按图7A的托座;
图7C按图7A的装置后侧透视图;
图7D按图7A的装置后视图;
图7E按图7A的装置水平剖面;
图7F按图7A的装置,托座脱开在型材内的啮合;
图8A悬挂装置第八种方案透视图,包括一个制有侧向沉割的槽格栅的型材和处于悬挂状态的配属的托座;
图8B按图8A的型材;
图8C按图8A的装置后侧透视图;
图8D按图8A的装置侧视图;
图8E按图8A的装置水平剖面;
图8F按图8A的装置水平剖面,其中托座脱开在型材中的啮合;
图9A悬挂装置第九种方案透视图,包括一个制有侧向沉割的槽格栅的型材和处于悬挂状态经修改的托座;
图9B按图9A的型材;
图9C按图9A的型材水平截面;
图9D按图9A的托座;
图9E按图9A的装置后侧透视图;
图9F按图9A的装置侧视图;
图9G按图9A的装置,其中托座脱开在型材中的啮合;
图10A悬挂装置第十种方案透视图,包括一个制有侧向沉割的槽格栅的型材和处于悬挂状态修改后的托座;
图10B按图10A的装置前视图;
图10C按图10A的装置侧视图;
图10D按图10A的型材;
图10E按图10A的型材垂直剖面;
图10F按图10G的型材放大的水平截面;
图10G按图10A的型材表示后侧的螺钉连接;
图10H按图10G的型材放大水平截面;
图10I按图10A的型材表示前侧螺钉连接和取下的盖;
图10J按图10I的装置包括卡锁在型材上的盖;
图10K按图10J的型材放大的水平截面;
图11A按图10A的托座后侧透视图;
图11B按图11A的托座分解图;
图11C按图11A的托座中弹簧和楔的位置,其中托座啮合在型材内;
图11D按图11A的托座中弹簧和楔的位置,其中托座在型材上处于自由位置;
图12A按图10A的装置处于锁止位置的透视图;
图12B按图12A的装置放大的水平剖面;
图13A按图10A的装置处于滑动位置的放大水平剖面;
图13B按图13A的装置垂直剖面;
图14A按图10A的装置处于自由位置的透视图;
图14B按图10A的装置放大的水平剖面;
图14C按图14A的装置放大的垂直剖面;
图15A按图10A的装置透视图,包括一个处于锁止位置的通用托座;
图15B按图15A的装置俯视图;
图15C按图15A的装置放大的水平剖面;
图16A有按图10A的第十种方案的悬挂装置的壁板和不同构型的承载架;
图16B有一对锁槽的第十种方案的型材段;
图16C按图15A的通用托座;
图16D托座和直的支承臂;
图16E托座和台阶状支承臂;
图16F托座和用于安装横杆的支承臂;
图16G托座和T形支承臂;
图16H托座和吊钩轨;以及
图16I托座和搁板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借助附图详细说明按本发明的悬挂装置不同改型的实施例。
对于以下的全部说明适用下列规定。若在一个图中为了图示的明确性包含一些标号,但在直接有关的文字说明中没有解释,则可参照其在前面那些图的说明中所论及的内容。为了看得清楚起见,在后续的图中大多取消了结构部分重复的图示,只要从图中能唯一性地看出它们所涉及的是“重复出现的”结构部分。
图1A至1C
按悬挂装置的第一种方案采用矩形的空心型材轨1,它在其正面10有槽格栅3。附属的托座2由横截面U形的包围部分20组成,从包围部分在顶上向上伸出一个首先朝型材轨1的方向折角的舌21。在悬挂位置,包围部分20围扣住型材轨1的正面10和两个侧面11、12,其中,舌21伸入选择的槽3内并在里面倒钩住正面10。为了悬挂和拆下托座2,它必须转一角度,以便能插入或拔出舌21。在这里作为承载架4在托座2上安装一直的支承杆。水平截面为U形的尽可能无间隙地座落在正面10和两个侧面11、12上的包围部分20,保证悬挂上的托座2和从托座延伸的臂状承载架4侧向稳定地定位。
图2A至2H
按悬挂装置的第二种方案采用T形成型杆1,它的基座朝向后方以及它的横臂构成正面10。因此在正面的后边造成两个沿纵向延伸的倒切,它们优选地制有格栅3,格栅可以是切口、孔或向外指的冲孔。配属的托座2仍有一包围部分20,包括一个上部的具有在高度上错开的钩220的夹紧区22和一个下部支承区23。为了安装托座2要将其旋转,以便将其夹紧区22放到正面10上,在旋转到直的位置后从后边扣住正面并最终插入优选地存在的格栅(3)内。
图3A至3E
按悬挂装置的第三种方案采用梯形成型杆1,它的较宽的正面10在前。在侧面11、12存在槽格栅3。配属的托座2仍有一包围部分20,包括一个上部夹紧区22,它只可以在格栅3第一个槽对的水平上套在成型杆1上。包围部分20的下部支承区23在格栅3的一个槽对之外推挡在成型杆1上,并因而它还不能套在成型杆1上。在托座2向下移动时,包围部分20处于可以说是展宽的正面10的后边并因而受到抑制。若包围部分20的下部支承区23到达格栅3的第二个槽对,则支承区23可在这里插入,因此悬挂在成型杆1上的托座2获得垂直支承,而现在在槽对之外包围着成型杆1的夹紧区22锁止了托座2从成型杆1上的脱开。包围部分20的夹紧区22和支承区23彼此相隔这样的距离,即,这一距离与格栅3不同槽对之间的距离不一致。
图4A至4D
按悬挂装置的第四种方案采用横截面矩形的成型杆1,在其后面13上存在包括一些水平连续槽的槽格栅3,它同样规定用于固定在支承结构上。托座2有包围部分20和上部可横向插入的保险销钉24。在悬挂状态,包围部分20围扣住型材1的正面10和两个侧面11、12,以及保险销钉24可插入格栅3选择的一个槽3内。为了移动或拆除托座2,必须将保险销钉24拔出到至少这样的程度,即完全释放事先置入的槽3。
图5A至5H
按第五种方案采用T形成型杆1,它较宽的正面10向前以及在两个侧面11、12上有槽格栅3。在托座2的包围部分20上存在一个带钩220的上部夹紧部分22和一个下部支承板23,它们有朝成型杆1的方向呈叉形的等于槽对之间跨距的开口,以及它们彼此相隔一个距离,这一距离与格栅3不同槽对之间的距离不一致。钩220只能在第一个槽对3的高度水平上推移到成型杆1上。在托座2按规定下降或上升后,支承区23的叉插入位于第一槽对3下方的第二槽对3内。
图6A至6F
按第六种方案采用横截面矩形的型材1,它两侧在侧面11、12上有一个相对于正面10沉割的半圆形切口的格栅3。在两个侧面11、12上的切口彼此对称并由此构成分别处于相同高度的切口对3。托座2有包围部分20,包括一个夹紧区22,可动地悬挂着的保险片24处于此夹紧区上,保险片有偏心的重心并因而自动定向。在托座2推移到型材1上时,保险片24向外转动并因而允许通过开口完全悬挂在型材1上。若保险片24到达选择的切口对3内,保险片24利用空隙向下运动到沉割的切口3内,并因而将托座2固定在型材1上。通过保险片24和切口3的特殊造型实现可靠的制动。若要将悬挂好的托座2从型材1上摘除,必须垂直移动托座2,使保险片24从事先置入的切口3移出,由此重新打开以及这时才允许将托座2从型材1取下。
图7A至7E
按第七种方案采用与在第六种方案中相同的型材1。托座2也非常相似。在夹紧区22上偏心悬挂地固定大体半圆形的保险片24,除此之外它们在一长孔内导引并可能通过内部弹性元件夹紧。两个保险片24有向内彼此面对的凸块,它们规定啮合在沉割的切口格栅3内。当托座2在型材1上悬挂时,将保险片24向外挤压并由此打开和使托座能悬挂在型材1上。若保险片24到达选择的切口对,将保险片24向下运动以及它们的凸块滑入切口3内。通过凸块的轮廓设计,使托座2即使承载也能保持悬挂在型材1上。托座2向上移动以及由此导致打开保险片24实现托座2的摘除,这与第六种方案类似。
图8A至8C
按第八种方案重新采用在两个侧面11、12有沉割的槽格栅3的型材1。此型材1由一个构成后面13带有槽格栅3的后部板条以及一个构成正面10的前部板条组成,后者在前面覆盖住槽格栅3。托座2的包围部分20设计为有两块夹板的弹性夹紧的钳,它可克服弹性夹紧力打开,以及在其夹紧区22有彼此面对作为固定元件的凸块24。在托座的悬挂状态,包围部分20围扣住型材1,以及弹性夹紧力将凸块24压入选择的槽对3内,从而将托座2固定在型材1上。为了从型材1拆下托座2或为了托座2在型材1上垂直移动,必须克服弹簧预紧力打开包围部分20,由此将凸块24从槽对3侧向移出。钳的夹板可旋转地支承在垂直轴上。
图9A至9G
按装置的第九种方案采用与在第八种方案中基本上相同的型材1,它在两个侧面11、12上存在槽格栅3。托座2的包围部分20在这里也设计为有两块夹板的弹性夹紧的钳,克服弹性夹紧力可以将此钳打开。固定元件24重新是存在于夹紧区22上的彼此面对的凸块24。但现在在托座2包围部分20上的钳的夹板旋转支承在水平轴上,所以处于上部的夹紧区22可克服弹性夹紧力打开。在包围部分20的下部区设有相应的空隙,用于在打开包围部分20时使它们能靠近型材1。
图10A至10L
按第十种方案重新采用一种具有相对于正面10沉割的槽格栅3的型材1。槽格栅3彼此对称地存在于两个侧面11、12上,从而形成槽对,槽对的两个槽处于相同的高度上。对称地成对布置的槽3,下部有一搁板状台阶30以及向上有一个延伸到侧面11、12的平面的倾斜过渡面31。特别有利的是型材1设计为由两部分组成,亦即塑料的后部板条18,其中可以方便地加工槽3,以及例如铝制的前部板条19,它直至槽格栅3覆盖后部板条18上,由此使槽格栅获得其沉割的轮廓形状。两个板条18、19形封闭地组合。例如在后部板条18上的箭头标记可以指示正确的装配方向。型材1的一种设计规定后侧螺钉连接(穿过后部板条18)(见图10F至10H)。型材1的另一种设计采用前侧螺钉连接(穿过前侧板条19),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遮盖螺钉孔和螺钉头存在一盖条19’(见图10I至10K)。托座2和安装在它上面的承载架4仍有一包围部分20,它包括上部夹紧区22和在其下面向下延伸的支承部分23。
图11A至14C
托座2有一个U形的垂直延伸并与型材1的横截面互补的凹槽,以便在悬挂托座2时在凹槽内容纳包括其正面10和两个侧面11、12的型材1。在托座2位于上部的夹紧区22内,在凹槽的两侧插入支承在弹簧5上可有限制地侧向运动的楔50,它们规定弹性地啮合在选择的槽对3内。弹簧5促使楔50彼此对准地预紧,楔50的顶端在静止位置伸入凹槽内。楔50和弹簧5是独立的构件,它们通过插入夹紧区22的孔内彼此固定。
若托座2按规定和可承载地悬挂在型材1内选择的度高度上-此状态定义为锁止位置,被弹簧5向前推移的楔50伸入槽对3内并座落在两个槽3的台阶30上。从悬挂的托座工作用在承载的型材1上的载荷垂直分量,由插入槽对3内的楔50承受。向下指的倾斜的载荷分量由支承区23和楔的侧面承受。楔50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彼此移近,以及锁止了托座2的向下运动(见图11C、12A和12B)。
托座2在移入锁止位置前或在从锁止位置移出时处于滑动位置(见图13A和13B)。若悬挂在型材1上的托座2向上移动,楔50开始沿置入的槽对3的斜面31向上移动,与此同时克服弹簧5的夹紧力向外压,亦即随着向上移动并离开槽对3逐渐打开。
当悬挂在型材1内的托座2继续上移并因而更多地离开原先置入的槽对3时,最终到达托座2的自由位置(见图11D、14A至14C)。楔50完全从槽对3移出,在它们之间获得最大的开口,以及现在它们支靠在型材1的侧面11、12上。托座2这时可从型材1取下,进一步向上或重新向下移动直至重新卡锁在原先置入的槽对3内。
在分离位置,托座2从型材1取下;楔50被弹簧5最大程度地朝凹槽的方向移入直至受限制,现在它们彼此有最小的间距(见图11A)。通过在楔50上的斜角,可使托座2悬挂在型材1内任何高度位置上。
图15A至16I
由具有槽格栅3的后部板条18和前部板条19组成的型材1认为是特别有利的。在图15A至15C中表示为悬挂好的托座2可以与各种构型的承载架4组合,如图16A和16D至16I所示。
对于特殊的设计和应用,可在支承结构上固定型材1的短段,这种短段有至少一对处于相对位置的槽3。在此类型材段1上也可以悬挂托座2,在这种情况下取消垂直的高度移动(见图16B和16C)。

有垂直设置的型材轨和可悬挂在其中的托座的悬挂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有垂直设置的型材轨和可悬挂在其中的托座的悬挂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有垂直设置的型材轨和可悬挂在其中的托座的悬挂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有垂直设置的型材轨和可悬挂在其中的托座的悬挂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垂直设置的型材轨和可悬挂在其中的托座的悬挂装置.pdf(4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垂直设置的型材轨和可悬挂在其中的托座的悬挂装置。此悬挂装置首先包括一个垂直设置的型材(1),它有一些制在其上的啮合轮廓(3),它们优选地成对设在两个侧面上彼此对置。型材(1)固定在支承结构上。至少一个可悬挂在型材(1)上的托座(2)属于此装置,它有与啮合轮廓(3)互补的固定元件。托座(2)有一个包围部分(20),在它上面或在它里面设固定元件。型材(1)的正面(10)和两个侧面被托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家具;家庭用的物品或设备;咖啡磨;香料磨;一般吸尘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