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仲栽培方法.pdf

上传人:Y94****206 文档编号:225853 上传时间:2018-02-04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91.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10045498.X

申请日:

2004.05.22

公开号:

CN1582630A

公开日:

2005.02.23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地址不明的通知收件人:张占虎文件名称:视为撤回通知书(实审)|||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A01G17/00; A01B79/00; A01C5/00; A01C7/00; A01G23/04; A01C1/00

主分类号:

A01G17/00; A01B79/00; A01C5/00; A01C7/00; A01G23/04; A01C1/00

申请人:

乌鲁木齐市新市区春盈药材种植场

发明人:

刘秀兰

地址:

83001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友谊路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于林木种植领域,是一种适合新疆干旱和半干旱区生态环境的杜仲栽培方法,包括种子的催芽处理技术及室外假植技术,解决了杜仲种子发芽率和出苗率低及制约杜仲幼苗在新疆防寒越冬的问题,每亩播种量7.5公斤左右,发芽率可达到70%以上,比常规杜仲的发芽率提高了3~4倍,移栽定植成活率90%以上,通过合理密植和截枝平茬,杜仲叶亩产量800公斤,杜仲皮亩产量300公斤,以后杜仲叶和皮的亩产量将逐年递增。

权利要求书

1: 1、杜仲栽培方法,包括选地整地、播种育苗和移栽定植,其特征是依次 按以下步骤进行: ①选地整地:选择砂质壤土或壤土地块,深翻30~40厘米,做成宽1~
2: 2米的平畦或高畦,畦高15~20厘米,或宽40厘米左右的大垄; ②播种育苗:在垄上或畦面上开沟,行距20~30厘米,沟深3~5厘米, 将处理过的种子均匀撒在沟内,盖土或细砂2~3厘米,浇透水,上面盖 草; ③移栽定植:在1年生幼苗芽苞开放之前进行移栽定植,按株行距2米 ×2米挖穴,穴径和穴深分别为50×50厘米,每穴栽植1株树苗,栽植 深度以略高于树苗原来土痕迹为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杜仲栽培方法,其特征是当春季日平均气温保 持在12℃时进行播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杜仲栽培方法,其特征是在播种之前要进行种 子处理,即把种子与湿沙按1∶3的比例搅拌均匀后,在1~7℃条件下 贮存越冬,砂子湿度以手捏成团而不滴水为宜,来年春天筛去细沙,再 用药剂拌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杜仲栽培方法,其特征是在播种之前要进行种 子处理,即用40~50℃的温水浸种24~36小时,换水2~3次,再用药 剂浸种24小时,然后用清水冲洗种子,晾干种子表面水分。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杜仲栽培方法,其特征是所用药剂为200ppm 的赤霉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杜仲栽培方法,其特征是在种子播种后15~ 20天,除去畦面覆盖物,苗高10~15厘米时进行间苗,并结合灌水追 施氮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杜仲栽培方法,其特征是追施的氮肥为尿素, 每次施肥5~10公斤/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杜仲栽培方法,其特征是1年生树苗在入冬前 进行室外假植,即将树苗全部挖出,选向阳背风处假植,坑的一头呈斜 面,在坑内放一层树苗,根部填土20厘米,按这样的方法依次排放在坑 内,然后填土浇水,将树苗顶部露出20~30厘米,再加盖柴草,在柴草 上添土保温,第二年春天再将幼苗挖出。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杜仲栽培方法,其特征是进行合理密植和截枝 平茬,即按株行距1米×0.5米挖穴,每穴栽植1株树苗,浇透定根水, 5天后浇第二次水,初冬培土20~30厘米,来年春季铲除培土,在离地 面20厘米截枝平茬,留3~5个粗壮萌条,秋季可将枝条全部从基部剪 下。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杜仲栽培方法,其特征是杜仲栽培品种 为华中1号或华中2号。

说明书


杜仲栽培方法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林木种植领域,特别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杜仲的栽培方法。

    二、背景技术  杜仲为杜仲科植物(Eucommia ulmoides Oliv.),落叶乔木,株高可达20米,以树皮入药,又名丝棉皮、丝连皮、玉丝皮,是我国特产药材,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肾虚腰痛、腰膝无力、胎动不安、先兆流产等作用,其果实为翅果,长椭圆形,黄褐色或棕褐色,内含种子1枚,长条形,略扁,黄褐色,有一定的休眠特性,经8-10℃低温层积50~70天,发芽率可达90%左右,种子寿命较短,一般不超过1年,干燥后更易失去发芽能力,故种子采收后宜即行播种。杜仲喜光,对土壤、气温要求不严,在气温-20℃时可安全越冬,主产于四川、贵州、云南、陕西、湖北等省,但是在干旱和半干旱区生态环境的新疆,还没有大面积种植杜仲的成功先例。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合新疆干旱和半干旱区生态环境的杜仲栽培方法,包括种子的催芽处理技术及室外假植技术,解决了杜仲种子发芽率和出苗率低及制约杜仲幼苗在新疆防寒越冬的问题,具体包括选地整地、播种育苗和移栽定植,选择土质肥沃、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或壤土地块,深翻30~40厘米,整平耙细,施足底肥,做成宽1~1.2米的平畦或高畦,畦高15~20厘米,或宽40厘米左右的大垄,选取华中1号或华中2号饱满、成熟的种子,在播种之前要进行种子处理,即把种子与湿沙按1∶3的比例搅拌均匀后,在1~7℃条件下贮存越冬,砂子湿度以手捏成团而不滴水为宜,来年春天筛去细沙,再用200ppm的赤霉素拌种;干燥贮藏的种子在播种前用40~50℃的温水浸种24~36小时,换水2~3次,再用200ppm的赤霉素浸种24小时,然后用清水冲洗种子,晾干种子表面水分,待种子能自然散开时即可播种,发芽率可达到70%以上,比常规杜仲的发芽率提高了3~4倍;当春季日平均气温保持在12℃时进行播种,北疆地区4月上旬播种,南疆地区气候较早,播种时间可适当提前,原则上宜早播,气候温暖的地区可以在入冬前秋季播种;播种时先在垄上或畦面上开沟,行距20~30厘米,沟深3~5厘米,将处理过的种子均匀撒在沟内,盖土或细砂2~3厘米,浇透水,上面盖草,防止土壤干裂,每亩播种量7.5公斤左右;在种子播种后15~20天,除去畦面覆盖物,苗高10~15厘米时进行间苗,并结合灌水追施氮肥,每次施尿素5~10公斤/亩;在1年生幼苗芽苞开放之前进行移栽定植,按株行距2米×2米挖穴,穴径和穴深分别为50×50厘米,穴底要施入适量腐熟的农家肥,与土搅拌在一起,每穴栽植1株树苗,栽植深度以略高于原来土痕迹为宜;新疆大部分地区,播种后25~30天出苗,幼苗初期生长缓慢,6月中旬以后生长加快,9月中下旬逐渐停止生长,10月下旬开始落叶休眠,生长期为160~170天,北疆地区入冬前要将1年生树苗在室外假植防寒越冬,即将树苗全部挖出,选向阳背风处进行假植,挖坑深度、宽度要适宜,坑的一头呈斜面,将树苗根朝南,梢朝北放在坑内,在坑内放一层树苗,根部填土20厘米,按这样的方法依次排放在坑内,然后填土浇水,将树苗顶部露出土面20~30厘米,再加盖柴草,在柴草上添土保温,第二年春天再将幼苗挖出移栽定植,一般移栽成活率90%以上,也可以合理密植和截枝平茬,即按株行距1米×0.5米挖穴,每穴栽植1株树苗,浇透定根水,5天后浇第二次水,初冬培土20~30厘米,来年春季铲除培土,在离地面20厘米截枝平茬,留3~5个粗壮萌条,秋季可将枝条全部从基部剪下,杜仲叶亩产量800公斤,杜仲皮亩产量300公斤,以后杜仲叶和皮的亩产量将逐年递增。

    四、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以华中1号作为栽培品种,选择土质肥沃、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地块,深翻30厘米,整平耙细,施足底肥,做成宽1米、高15厘米的平畦,选取饱满、成熟的种子,在播种之前要进行种子处理,即把种子与湿沙按1∶3的比例搅拌均匀后,在5℃条件下贮存越冬,砂子湿度以手捏成团而不滴水为宜,来年春天筛去细沙,再用200ppm地赤霉素拌种;当春季日平均气温保持在12℃时进行播种,即北疆地区4月上旬播种,播种时先在畦面上开沟,行距20厘米,沟深3厘米,将处理过的种子均匀撒在沟内,盖土2厘米,浇透水,上面盖草,防止土壤干裂,每亩播种量7.5公斤左右;在种子播种后15天,除去畦面覆盖物,苗高10厘米时进行间苗,并结合灌水追施氮肥,每次施尿素5公斤/亩;在1年生幼苗芽苞开放之前进行移栽定植,按株行距2米×2米挖穴,穴径和穴深分别为50×50厘米,穴底要施入适量腐熟的农家肥,与土搅拌在一起,每穴栽植1株树苗,栽植深度以略高于原来土痕迹为宜;入冬前要将1年生树苗在室外假植防寒越冬,即将树苗全部挖出,选向阳背风处进行假植,挖坑深度、宽度要适宜,坑的一头呈斜面,将树苗根朝南,梢朝北放在坑内,在坑内放一层树苗,根部填土20厘米,按这样的方法依次排放在坑内,然后填土浇水,将树苗顶部露出土面20厘米,再加盖柴草,在柴草上添土保温,第二年春天再将幼苗挖出移栽定植,也可以合理密植和截枝平茬,即按株行距1米×0.5米挖穴,每穴栽植1株树苗,浇透定根水,5天后浇第二次水,初冬培土20厘米,来年春季铲除培土,在离地面20厘米截枝平茬,留3个粗壮萌条,秋季可将枝条全部从基部剪下。

    实施例二  以华中2号作为栽培品种,选择土质肥沃、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地块,深翻40厘米,整平耙细,施足底肥,做成宽40厘米左右的大垄,选取饱满、成熟的种子,在播种之前要进行种子处理,干燥贮藏的种子在播种前用50℃的温水浸种24小时,换水2次,再用200ppm的赤霉素浸种24小时,然后用清水冲洗种子,晾干种子表面水分,待种子能自然散开时即可播种,当春季日平均气温保持在12℃时进行播种,即北疆地区4月上旬播种,播种时先在垄上开沟,行距30厘米,沟深5厘米,将处理过的种子均匀撒在沟内,盖细砂3厘米,浇透水,每亩播种量7.5公斤左右;在种子播种后20天,除去畦面覆盖物,苗高15厘米时进行间苗,并结合灌水追施氮肥,每次施尿素10公斤/亩;在1年生幼苗芽苞开放之前进行移栽定植,按株行距2米×2米挖穴,穴径和穴深分别为50×50厘米,穴底要施入适量腐熟的农家肥,与土搅拌在一起,每穴栽植1株树苗,栽植深度以略高于原来土痕迹为宜;入冬前要将1年生树苗在室外假植防寒越冬,即将树苗全部挖出,选向阳背风处进行假植,挖坑深度、宽度要适宜,坑的一头呈斜面,将树苗根朝南,梢朝北放在坑内,在坑内放一层树苗,根部填土20厘米,按这样的方法依次排放在坑内,然后填土浇水,将树苗顶部露出土面30厘米,再加盖柴草,在柴草上添土保温,第二年春天再将幼苗挖出移栽定植,也可以合理密植和截枝平茬,即按株行距1米×0.5米挖穴,每穴栽植1株树苗,浇透定根水,5天后浇第二次水,初冬培土30厘米,来年春季铲除培土,在离地面20厘米截枝平茬,留5个粗壮萌条,秋季可将枝条全部从基部剪下。

杜仲栽培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杜仲栽培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杜仲栽培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杜仲栽培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杜仲栽培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属于林木种植领域,是一种适合新疆干旱和半干旱区生态环境的杜仲栽培方法,包括种子的催芽处理技术及室外假植技术,解决了杜仲种子发芽率和出苗率低及制约杜仲幼苗在新疆防寒越冬的问题,每亩播种量7.5公斤左右,发芽率可达到70以上,比常规杜仲的发芽率提高了34倍,移栽定植成活率90以上,通过合理密植和截枝平茬,杜仲叶亩产量800公斤,杜仲皮亩产量300公斤,以后杜仲叶和皮的亩产量将逐年递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