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收缩无浆牛仔布的制造方法.pdf

上传人:111****11 文档编号:225204 上传时间:2018-02-04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56.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1103419.6

申请日:

1991.05.24

公开号:

CN1056723A

公开日:

1991.12.04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有效期届满IPC(主分类):D03D 15/00申请日:19910524授权公告日:19941026期满终止日期:20110524|||保护期延长|||授权||||||公开

IPC分类号:

D03D15/00; D06C21/00; D06L1/00; D06C9/00

主分类号:

D03D15/00; D06C21/00; D06L1/00; D06C9/00

申请人:

纳幕尔杜邦公司;

发明人:

詹姆斯·R·格林

地址:

美国特拉华州

优先权:

1990.05.24 US 534,157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刘元金;齐曾度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将含有棉及高收缩合成短纤维经纱的牛仔布进行退浆、预收缩以及机械预收缩整理。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制造牛仔布的方法,该牛仔布适于制做具有新衣的均匀外观又有穿过的衣服的柔软手感的服装,这种牛仔布的制造方法包括: 1)采用主要含有20-90%棉,10-80%的高收缩合成短纤维以及可任选的不超过70%的其他低收缩短纤维的经纱,和主要含有20-100%棉,含0-80%的合成短纤维的纬纱织成斜纹牛仔坯布,上述经纱和纬纱均经过上浆; 2)将上述织物用含有酶的温水溶液浸湿以利浆料的消化; 3)采用下述方法使织物获得小于12%的经向收缩: (1)将上述浸湿的布在平幅、松弛状态下和50℃到100℃之间保持至少0.5分钟; (2)将织物置于水中漂洗以退除浆料,然后; (3)在平幅和维持足够张力以去除折痕的状态下烘干,继而; 4)将织物沿经向进行不超过12%的机械收缩。
2: 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该斜纹牛仔坯布被施以烧毛以去除茸毛。
3: 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经纱所含的高收缩合成短纤维是耐纶6,6。
4: 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经纱含有20-90%棉,10-80%高收缩耐纶短纤维和可任选的最多为70%的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短 纤维。
5: 权利要求3的方法,其中纬纱为棉纱。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适于制造具有未洗新衣外观但又有洗过和转笼干燥过的衣服的手感的服装的牛仔布。

    过去,市场上能买到的牛仔服有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僵硬的但外观崭新,另一种是柔软但外观像穿过的衣服。第一种类型的牛仔布是先在织造浆料上施以一种糊类整理剂,然后沿经线和纬线方向将布进行小于3%的收缩。将这种整理过的布剪裁和缝制成服装出售。另一种处理方法是出售前将衣服施行水洗处理,以使其变得柔软。这两种服装都称做为“予缩的”,意即这类服装在以后的洗涤过程中不再发生收缩而尺寸稳定。未经水洗处理的服装外观平整、崭新,但是手感僵硬;水洗处理过的服装柔软但是看起来像旧衣服。

    采用传统的防缩方法,例如桑福整理(机械予缩整理),而不施浆料的尝试都失败了,原因是布料在裁、缝之前总是先要从辊筒上退卷下来,而在这种退卷中引起布料张力,这种张力导致布料被抻长,从而造成以后的过量的回缩。部分地退除织造浆料,将剩余非纤维物控制在1.5至3.5%,能有所改进,但是与水洗处理的服装比较,仍显得僵硬。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于制做具有新衣的均一、平整外观和穿用过的柔软手感的服装的牛仔布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

    a)采用主要含20-90%的棉、10-80%的高收缩合成短纤维以及任选择的不高于70%地其他低收缩性短纤维的经纱,以及主要含20-100%的棉和0-80%的合成短纤维的纬纱织成斜纹牛仔坯布,其中经纱经过上浆;

    b)将该布用含有酶的温水溶液浸湿以促进浆料消化;

    c)借助下述方法获得小于12%的经向收缩:

    (1)将浸湿的布,在平幅、松弛和50至100℃的温度下保持至少0.5分钟,

    (2)将此布置于水中漂洗,退去浆料,然后

    (3)在平幅和维持足够的张力以消除折痕的状态下将布烘干,继之

    d)将布沿经向进行不大于12%的机械收缩。

    牛仔布(斜纹)系采用含有20-90%的棉、10-80%的高收缩纤维以及任选的不超过70%的其他低收缩率纤维并经染色的经纱,和未经染色的含有20-100%棉以及0-80%的合成纤维的纬纱织造而成,上述比率均为重量百分数。该织物可以用已知的方法施以烧毛除去茸毛。

    用于织造该斜纹布的纱经过上浆,以利织造过程。传统的浆料包括淀粉和聚乙烯醇。为了退除浆料或非纤维物,将该布用温水溶液浸湿,其中通常含有一种酶以促进浆料的消化和退除。浸湿是用通常的方法,平幅状态在水洗箱里进行。然后将浸湿的布在平幅下置于一个水平表面,在松驰状态下保持至少0.5分钟,一般至多不超过5分钟,温度控制在50℃到100℃范围内,以便产生经向和纬向的收缩。以30-200米/分的速度将该布通过1至10个水洗箱,将布在温水中洗清。接下去,该布平幅地经辊筒,在足够张力下去除折痕进行干燥。通过整个上述处理过程,获得具有小于12%的经向收缩、小于4%纬向收缩和小于0.5%的诸如浆料和淀粉等非纤维物的布。确切的所获收缩率与高收缩纤维的含量和湿松弛处理的时间和温度有关。该织物然后经机械予缩整理(通常称桑福整理),沿经向收缩最高达12%,从而获得一种在经、纬向收缩率小于3%的柔软织物。

    这里所使用的高收缩纤维一词,系指经沸水煮30分钟,再干燥后,其收缩率在5%以上的合成短纤维。而所谓低收缩纤维是指该收缩率在5%以下者。按照这种方法,棉纤维,不同于其纱线,基本上属于不收缩纤维。

    重要的一点是,该织物的经纱里含有高收缩纤维。这种高收缩纤维,在松弛过程中使经纱回缩,并使织物在松弛水洗过程中获得一个小于12%的经向收缩,并使之在经过机械予缩处理后达到小于3%的收缩率。在服装制做过程中的退卷,本质上是对纤维施以拉伸,而由于这种高收缩合成纤维的存在就缓和了这种拉伸效应。

    正如实例1所表明的,采用本方法能使服装在洗涤时产生经、纬向负的收缩,也就是说布料在洗涤以后伸展了少许,从而保证了服装穿着合身而不致太紧。实例1还表明,像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PPD-T)这类低收缩高强、高模量短纤维可以用于混纺中以进一步改善尺寸稳定性、布料强度和耐穿牢度。这种纤维的制备方法可按照美国专利3,767,756。

    纤维纺成纱线的方法可有多种,其中包括但不局限于:环锭纺、自由端纺、喷气纺和摩擦式纺纱。

    本方法所使用的高收缩纤维最好是耐纶,因为在浸湿并烘干后它很容易收缩因而提高了织物的稳定性。其他可收缩纤维,例如聚酯(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酯),也可以使用。

    织物收缩的测定

    测定织物收缩的方法是测量经三次反复洗涤、干燥前、后的织物尺寸。该洗涤、干燥周期如下:织物在通常的家用洗衣机中,加洗涤剂、温度在57℃(135°F)条件下搅拌14分钟,然后在37℃(100°F)清水中洗净,在通常的转笼干燥机中、最终即最高温度71℃(160°F)条件下使之干透。一般烘干时间为30分钟。

    实例1

    靛蓝染色经纱3×1斜纹织物,其经纱含15%(重量)聚已二酰已二胺(耐纶6,6)纤维,纤维的线密度2.77dtex(2.5dpf)(即单丝2.5旦)、切断长度3.8cm(1.5英寸)、沸水收缩率6%(如杜邦公司生产的T-420耐纶纤维),65%(重量)棉纤维和20%(重量)的染成蓝色的PPD-T纤维,其线密度1.65dtex(1.5旦)、切断长度3.8cm(1.5英寸)、沸水收缩率小于1%;其纬纱为100%棉自由端纺纱线。经纱密度为24根/厘米,经线为纤度915dtex环锭纺纱线,纬线为1015dtex,纬密为16根/厘米。织造方法如下:

    1)织布速度为60米/分,平幅通过一个盛有一般酶退浆水溶液的水洗箱,温度为60℃以加速浆料的消化;

    2)织物下机呈折叠状落入一个蒸汽室内的运输带上,在82℃下和蒸汽氛中松弛约3分钟,以产生经、纬向的收缩;

    3)织物以低于进入速度5%的速度离开蒸汽室;

    4)然后,织物依次通过5个水洗箱,以80℃的水洗清以除去浆料;

    5)织物经辊筒干燥,保持张力以消除折痕,温度82℃,然后折叠在小推车上;

    6)该种具有11%经向收缩性的织物接着被施予11%的机械予收缩处理。

    经此种处理之后的织物在洗涤后经向收缩为-0.2%、纬向收缩-2.9%。它不含浆料或淀粉并具有均匀的深靛兰色。

    将此种布剪裁并缝制成具有均匀颜色和柔软手感的衣服。经洗涤后,这种服装收缩率小于3%。

预收缩无浆牛仔布的制造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预收缩无浆牛仔布的制造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预收缩无浆牛仔布的制造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预收缩无浆牛仔布的制造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收缩无浆牛仔布的制造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将含有棉及高收缩合成短纤维经纱的牛仔布进行退浆、预收缩以及机械预收缩整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织造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