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乒乓球拍底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乒乓球拍底板,特别是一种多层结构的乒乓球拍底板。
背景技术
目前,弧圈球快攻技术是现代乒乓球竞技运动的主流,特别是国际乒联已经公布:自2000年10月1日起,国际比赛改用直径为40mm的乒乓球,其直径比原来的标准球大2mm,重量增加了2克,但是因球体增大而造成球壁的强度下降。由于球的这些变化,造成了击球力量转化效率降低,球速与旋转下降。要克服球速下降,就要求底板的弹性提高;球重量的增加,便要求底板必需坚挺;球的旋转下降了,就要求底板的柔性更好;球的直径大了,就要求底板的击球稳定性更高(有效击球面积更大),与此同时,运动员为了提高自身击球威力,经常变换采用摩擦和撞击等不同的击球方式,要求同一只乒乓球拍底板不仅在拉弧圈球时能保持足够的柔和吃球深度和较快的球脱板速度。然而,现有的各类乒乓球拍底板由于其结构的原因,已经无法适应新的打大球的需要,即很难同时满足快速弧圈球与快攻扣杀的不同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层结构的乒乓球拍底板,以适应大球在重量、直径、强度的变化,同时满足运动员使用不同击球技术所需地柔和高弹性与坚挺稳定性的不同要求。三层纤维层加四层木的球板设计,为击球力量与更重来球的撞击提供了坚挺稳定的弹力;外柔内刚的纤维层设计,为大球较软的球壁在与球板撞击瞬间提供了软接触的变形储能,避免了由于求体变形过大造成的过多能量损耗,提高击球力量的转换效率;根据勾股定理,运动员采用攻、推、弹、打等直接撞击球时,来球与击球力量撞击产生的合力沿“勾”向,透过柔性纤维层迅速触及刚性碳素层,充分发挥碳素层高弹性、高稳定性的特点,满足了运动员所需击球脱板快速的要求。当运动员采用拉、冲、搓、削等摩擦为主的方式击球时,由于柔性纤维层与刚性碳素层被分别设计在两个不同的层面,因此当击球力量与击球方向保持较大的偏离而实施摩擦球时,来球与击球力量产生的合力沿着“弦”向,首先触及柔性纤维层,然后到达刚性碳素层,两层纤维中间由软质木层提供了更大的变形储能空间,从而保证了摩擦球所需的充分持球时间,增加击球旋转。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主要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乒乓球拍底板,其包括拍板和拍柄两部分,拍板的一端连接拍柄,其中拍板是由多层面板层组合而成,拍板的中间层为碳素纤维层,在碳素纤维层的两面分别设有复合柔性纤维面板层。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一种乒乓球拍底板,其中所述复合柔性纤维面板层又包括芯板层、柔性纤维层和面板层,各层之间通过粘合剂分别依次粘接而成。
前述的一种乒乓球拍底板,其中所述碳素纤维层的厚度小于0.35mm。
前述的一种乒乓球拍底板,其中所述芯板层的厚度为1.0mm-3.0mm。
前述的一种乒乓球拍底板,其中所述柔性纤维层的厚度小于0.35mm,
前述的一种乒乓球拍底板,其中所述面板层的厚度为0.4mm-1.0mm。
前述的一种乒乓球拍底板,其中所述芯板层的材料采用桐木、杨木、松木、白木。
前述的一种乒乓球拍底板,其中所述柔性纤维层的材料采用芳纶、芳纶/碳素混织,或玻璃纤维。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一种乒乓球拍底板,其由拍板和拍柄组成,拍板的中间层为碳素钎维层,碳素纤维层的两面通过粘合剂分别依次粘接芯板层、纤维层和面板层。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不仅满足了大球时代对球板提出的重量较轻、控球较稳、吃球较深、速度更快和击球发力更加集中的普遍要求,而且能够在同一球拍内同时满足上述不同击球技术所需的柔和高弹性和坚挺稳定性的不同需要。
综上所述,本发明特殊结构的乒乓球拍底板,具有上述诸多的优点及实用价值,且在同类产品中均未见有类似的结构设计公开发表或使用,其不论在结构上或功能上皆有较大的改进,且在技术上有较大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而确实具有增进的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整体侧视图。
图2是图1中A-A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
1、拍板 2、拍柄 3、面板层
4、柔性纤维层 5、芯板层 6、碳素纤维层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2所示,本发明一种乒乓球拍底板,其由拍板1和拍柄2两部分组成,拍板1的一端是拍柄2。其中拍板1是由多层板组合而成,拍板1的中间层为碳素纤维层6,碳素纤维层6的厚度小于0.35mm,在碳素纤维层6的两面分别设有复合柔性纤维面板层7。复合柔性纤维面板层7包括芯板层5、柔性纤维层4和面板层3;在碳素纤维层6的两面依次粘接设有芯板层5、柔性纤维层4和面板层3。芯板层5的厚度为1.0mm-3.0mm,柔性纤维层4的厚度小于0.35mm,面板层3的厚度为0.4mm-1.0mm。芯板层5可采用桐木、杨木、松木、白木等质地较软、重量较轻的材料;纤维层4可采用芳纶、芳纶、碳素混织或玻璃纤维等柔性好、弹性强的材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