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能抽油杆液压夹持装置.pdf

上传人:奻奴 文档编号:221730 上传时间:2018-02-03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54.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195257.9

申请日:

2010.06.09

公开号:

CN101864914A

公开日:

2010.10.20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E21B 19/10申请公布日:20101020|||公开

IPC分类号:

E21B19/10

主分类号:

E21B19/10

申请人:

李呈祥

发明人:

杜红; 缪建; 丁曙东; 李呈祥

地址:

224002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文港北路10号多伦多国际学校内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代理人:

周祥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万能抽油杆液压夹持装置,包括壳体、左卡瓦座、右卡瓦座、左油缸总成和右油缸总成,左卡瓦座和右卡瓦座均位于壳体的水平孔中,左卡瓦座和右卡瓦座的夹持面形状为V型结构,在夹持面高度方向设有齿合结构,在V型夹持面上设有均布的网纹槽。由于对现有抽油杆液压夹持装置中的卡瓦座和卡瓦作了改进,将现有的半圆弧夹持面改为V型夹持面,在V型夹持面在高度方向设计成齿合结构且在V型夹持面上设有网纹槽结构,这样就能适应对不同直径抽油杆的夹持要求,防止左卡瓦座和右卡瓦座之间在轴向产生错位以及抽油杆与V型夹持面之间产生串滑现象,为抽油杆起杆和下杆作业提供可靠的夹持保证。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万能抽油杆液压夹持装置, 它包括壳体 (1)、 左卡瓦座 (31)、 右卡瓦座 (32)、 左 油缸总成 (41) 和右油缸总成 (42), 在壳体 (1) 上设有竖直孔 (11) 和水平孔 (12), 左卡瓦 座 (31) 与左油缸总成 (41) 中的活塞 (43) 相连接 ; 右卡瓦座 (32) 与右油缸总成 (42) 中的 活塞 (43) 相连接 ; 左卡瓦座 (31) 和右卡瓦座 (32) 均位于壳体 (1) 的水平孔 (12) 中, 左油 缸总成 (41) 和右油缸总成 (42) 对称地安装在壳体 (1) 的水平孔 (12) 的两侧面上, 其特征 是: 左卡瓦座 (31) 和右卡瓦座 (32) 之间夹持面 (33) 形状为 V 型结构。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万能抽油杆液压夹持装置, 其特征是 : 在左卡瓦座 (31) 和右卡 瓦座 (32) 之间夹持面 (33) 的高度方向设有齿合结构。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万能抽油杆液压夹持装置, 其特征是 : 在左卡瓦座 (31) 和右卡 瓦座 (32) 的 V 型夹持面 (33) 上设有均布的网纹槽 (34)。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或 3 所述万能抽油杆液压夹持装置, 其特征是 : 在夹持面 (33) 的表面设有淬硬层。

说明书


万能抽油杆液压夹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抽油杆液压卡瓦, 尤其涉及液压卡瓦的夹持零件。 【背景技术】
     在抽油过程中, 当出现不出油或出油量不足时, 表明抽吸装置出现故障, 必须及时 打开井口, 提出抽油杆进行排检。如打开进口, 没有自喷现象, 可以进行常规作业方法直接 起出抽油杆 ; 如果井口出现自喷现象时, 则必须加装防喷器和抽油杆夹持装置才进行带压 作业。其中抽油杆夹持装置的作用就是在起、 下抽油杆时, 卡持抽油杆, 防止抽油杆上下串 动。如果夹持不可靠, 会出现如下两种恶性事故 : 第一种情况为因抽油杆的自重产生掉井, 导致打捞困难 ; 第二种情况为因井下压力高而出现飞杆现象, 会对作业人员造成致命伤害。 目前, 油田普遍使用的抽油杆夹持装置为液压型, 其结构如图 1、 图 2 所示, 它由壳体 1、 半圆 型卡瓦 2、 卡瓦座 3、 油缸总成 4 和紧固钉 5 组成, 半圆型卡瓦 2 的半径是固定的, 必须与所 夹抽油杆 6 的截面直径相一致。而在常规的油井抽吸中, 所用抽油杆 6 的直径不同的, 且上 大下小, 通用的规格系列有¢ 25、¢ 22、¢ 19、¢ 16, 有的井最下端还配有¢ 40 左右的 加重杆, 因而, 采用单一规格的半圆型卡瓦 2 是无法完成对所有抽油杆 6 的夹持。在使用过 程中必须不断更换半圆型卡瓦 2, 更换半圆型卡瓦 2 是很费事的, 先要将油缸总成 4 拆开, 拔 出卡瓦座 3, 松开紧固钉 5, 然后更换新的相应半径的半圆型卡瓦 2 并紧固, 再安装好油缸总 成 4。 由此可见, 更换半圆型卡瓦不仅费时费力, 而且在更换过程中还存井喷隐患, 一旦井下 有压, 若控制不好, 还会造成井场污染, 甚至井喷现象。油田迫切需要一种能够通用的抽油 杆夹持装置, 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万能抽油杆液压夹持装置, 它能够对不同直径的抽油杆 进行可靠夹持, 为抽油杆起杆和下杆作业提供可靠的夹持保证。
     所述万能抽油杆液压夹持装置, 它包括壳体、 左卡瓦座、 右卡瓦座、 左油缸总成和 右油缸总成, 在壳体上设有竖直孔和水平孔, 左卡瓦座与左油缸总成中的活塞相连接 ; 右卡 瓦座与右油缸总成中的活塞相连接 ; 左卡瓦座和右卡瓦座均位于壳体的水平孔中, 左油缸 总成和右油缸总成对称地安装在壳体的水平孔的两侧面上, 其特征是 : 左卡瓦座和右卡瓦 座之间夹持面形状为 V 型结构。
     进一步, 左卡瓦座和右卡瓦座之间为通过齿合结构相互插接, 在左卡瓦座和右卡 瓦座之间夹持面的高度方向设有齿合结构。
     进一步, 在左卡瓦座和右卡瓦座的 V 型夹持面上设有均布的网纹槽。
     进一步, 在夹持面的表面设有淬硬层。
     由于对现有抽油杆液压夹持装置中的卡瓦座和卡瓦作了改进, 将现有的半圆弧夹 持面改为 V 型夹持面, 这样就能适应对不同直径抽油杆的夹持要求, 不管所夹持抽油杆的 直径如何变化, 都能实现可靠夹持, 因而给使用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将左卡瓦座或右卡瓦座的 V 型夹持面在高度方向设计成齿合结构, 能使左卡瓦座和右卡瓦座在轴向保持同步, 防 止左卡瓦座和右卡瓦座之间在轴向产生错位。在左卡瓦座或右卡瓦座的 V 型夹持面上设有 网纹槽结构, 能提高夹持效果, 防止抽油杆与 V 型夹持面之间产生串滑现象。在夹持面的表 面设有淬硬层, 能提高左卡瓦座和右卡瓦座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 1、 图 2 为现有抽油杆液压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 图 2 为图 1 的俯视图 ; 图 3、 图 4 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 图 4 是图 3 的俯视图 ; 图 5、 图 6 为左右卡瓦座的结构示意图 ; 图 6 为图 5 的俯视图。 图中, 1- 壳体 ; 2- 半圆型卡瓦 ; 3- 卡瓦座 ; 4- 油缸总成 ; 5- 紧固钉 ; 6- 抽油杆 ; 11- 竖直孔 ; 12- 水平孔 ; 31- 左卡瓦座 ; 32- 右卡瓦座 ; 33- 夹持面 ; 34- 网纹槽 ; 41- 左油缸总成 ; 42- 右油缸总成 ; 43- 活塞。【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 所述万能抽油杆液压夹持装置, 如图 3 至图 6 所示, 它由壳体 1、 左卡瓦座 31、 右卡 瓦座 32、 左油缸总成 41 和右油缸总成 42 组成, 在壳体 1 上设有竖直孔 11 和水平孔 12, 左 卡瓦座 31 与左油缸总成 41 中的活塞 43 相连接 ; 右卡瓦座 32 与右油缸总成 42 中的活塞 43 相连接 ; 左卡瓦座 31 和右卡瓦座 32 均位于壳体 1 的水平孔 12 中, 左油缸总成 41 和右油缸 总成 42 对称地安装在壳体 1 的水平孔 12 的两侧面上, 左卡瓦座 31 和右卡瓦座 32 的夹持 面 33 形状都为 V 型结构, 在左卡瓦座 31 和右卡瓦座 32 的夹持面 33 的高度方向设有凹凸 齿合结构 ; 在左卡瓦座 31 或右卡瓦座 32 的 V 型夹持面 33 上设有均布的网纹槽 34 ; 在夹持 面 33 的表面设有淬硬层。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有多种方案, 只要将左卡瓦座 31 和右卡瓦座 32 的夹持面设计 成 V 型或与 V 型等效的其它结构均属本发明的保护。
    

万能抽油杆液压夹持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万能抽油杆液压夹持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万能抽油杆液压夹持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万能抽油杆液压夹持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万能抽油杆液压夹持装置.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万能抽油杆液压夹持装置,包括壳体、左卡瓦座、右卡瓦座、左油缸总成和右油缸总成,左卡瓦座和右卡瓦座均位于壳体的水平孔中,左卡瓦座和右卡瓦座的夹持面形状为V型结构,在夹持面高度方向设有齿合结构,在V型夹持面上设有均布的网纹槽。由于对现有抽油杆液压夹持装置中的卡瓦座和卡瓦作了改进,将现有的半圆弧夹持面改为V型夹持面,在V型夹持面在高度方向设计成齿合结构且在V型夹持面上设有网纹槽结构,这样就能适应对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