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抗风垂帘.pdf

上传人:e2 文档编号:221412 上传时间:2018-02-03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672.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231155.8

申请日:

2010.07.15

公开号:

CN101886450A

公开日:

2010.11.17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4F 10/02申请日:20100715授权公告日:20120125终止日期:20120715|||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4F 10/02申请日:20100715|||公开

IPC分类号:

E04F10/02

主分类号:

E04F10/02

申请人:

陆赛娣

发明人:

陆赛娣

地址:

315803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小港联合开发区万兴公寓10幢505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宁波天一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07

代理人:

刘赛云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户外抗风垂帘,包括半开口的罩壳,同时与罩壳和墙体固定的左、右卡座,罩壳内设有卷布筒及与其两端分别传动连接的方轴、齿轮箱部件和圆轴,两端以左、右端盖固定封闭,卷布筒与垂布管之间连接有篷布组件,连接在垂布管两端的左、右滑块和布边导管安装在与左、右卡座插接并与墙体固定的左、右滑轨内,布边导管穿过左、右滑块与篷布组件连接,拉绳机构一端连接方轴和圆轴,另一端经左、右滑轨、滑轮、滑块、拉簧与垂布管连接,通过连接齿轮箱部件的室内或室外手动操纵机构实现反向卷绕的篷布和拉绳收拢或展开。本发明篷布可停留在任意位置,由于篷布左、右两边均套装有布边导管,并沿布边导轨滑动,故使用安全,抗风性能好,宜于高层建筑窗户安装。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户外抗风垂帘,其包括至少一个半开口的罩壳(7)和一对与其固定的左卡座(4)和右卡座(9),左、右卡座通过膨胀螺栓与墙体固定;罩壳内设有穿布机构的卷布筒(6),卷布筒一端与方轴(3)和齿轮箱部件(2)形成传动连接关系,另一端与圆轴(10)形成传动连接关系;罩壳(7)两端分别以左端盖(5)和右端盖(8)固定封闭;篷布组件(17)上方连接卷布筒(6),下方连接垂布管(18);左、右两侧拉绳机构的拉绳(14)一端连接在方轴(3)和圆轴(10)上,另一端经拉簧(15)连接在垂布管(18)上;实现穿布机构带动篷布组件和拉绳机构作相反方向卷绕使篷布卷绕收拢或展开的操纵机构连接在齿轮箱部件(2)上;其特征在于:a、所述的篷布组件(17)中的篷布(171)两侧沿缝制成边布圈(174);b、所述的左卡座(4)和右卡座(9)下部突出部分分别与中空的左、右滑轨(1)相插接,左、右滑轨通过膨胀螺栓与墙体固定,在左、右滑轨相对面沿垂直方向设有平行的开槽,开槽内嵌设有套装篷布边布圈(174)的布边导管(13),且布边导管的直径大于开槽宽度,布边导管的下端固定有滑轮座(12),滑轮座(12)又固定在左、右滑轨(1)下端内;滑轮座内设有销轴连接的滑轮(11);布边导管(13)的顶端呈尖圆头状,外露出左、右滑轨上端;c、所述的垂布管(18)两端分别塞进套装固定的左、右滑块(20);左、右滑块另一端分别嵌入左、右滑轨(1)开槽内,布边导管(13)穿过左、右滑块通孔(203)伸插在篷布边布圈(174)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户外抗风垂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篷布组件(17)包括一篷布(171),篷布的上沿缝制成上布圈(172),下沿缝制成下布圈(175),两侧沿缝制成边布圈(174),两侧沿还缝制有拉攀(173),上布圈(172)和下布圈(175)穿装穿布管(19),边布圈(174)内套装布边导管(1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户外抗风垂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穿布机构包括卷布筒(6),卷布筒的圆周面上沿长度方向设有内大外小的第一凹槽(61);垂布管(18)顶面上设有与第一凹槽(61)形状相同、尺寸相同的第二凹槽,在卷布筒和垂布管的两凹槽之间设有穿布管(19)连接的篷布组件(17);垂布管两端还固定有相插接的同样具有第二凹槽的左、右滑块(20),该左、右滑块上设有与垂布管(18)配插的方榫(201)、穿插穿布管(19)的第二凹槽(206)、置入中空的左、右滑轨(1)的连接部(202)、供布边导管(13)穿入的通孔(203)、以及与篷布组件的拉攀(173)相勾连的倒钩(204)和拉绳孔(20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户外抗风垂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卷布筒(6)与左端的方轴(3)、齿轮箱部件(2)、右端的圆轴(10)的传动连接关系即在方轴和圆轴上均设有与卷布筒第一凹槽(61)相配驱动旋转的凹圆槽(31),方轴和圆轴的凹圆槽对准卷布筒的第一凹槽(61)插入;方轴(3)与齿轮箱部件(2)的传动连接通过方轴上的方轴嵌件(33)与齿轮箱部件中的蜗轮(22)方孔(23)插接形成;圆轴上的圆轴嵌件(101)与右端盖(8)的圆孔配装得以支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户外抗风垂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齿轮箱部件(2)包括箱体(21),箱体内设有蜗轮(22),该蜗轮中心是插接方轴的方孔(23),与蜗轮啮合的蜗杆(24),蜗杆轴(26)两端以衬套(25)支承,其中一端外伸箱体,穿过左端盖相应孔后再以销轴连接接套(27),该接套一端为圆孔、一端为方孔。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户外抗风垂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绳机构中的拉绳(14)一端连接在方轴(3)、圆轴(10)的卷绳轮(32)上,并穿过卷绳轮上的孔后打结固定,然后分别穿过左、右滑轨(1)内腔、绕过底部滑轮(11)、穿过左、右滑块(20)拉绳孔(205)后与拉簧(15)扎接,拉簧的另一端勾连在固定于垂布管(18)中部的拉簧销子(16)上。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户外抗风垂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操纵机构包括室内手动操纵机构(30)和室外手动操纵机构(31)。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户外抗风垂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室内手动操纵机构(30)的齿轮箱部件(2)中的蜗杆轴(26)垂直墙面安装,包括穿过墙体的方形的传动轴(301),传动轴外端插入齿轮箱部件的接套(27)方孔中,内端插入壳体(304)内的另一接套(303)方孔中,该另一接套的另一端以销轴连接从动轴(305),从动轴和主动轴(307)上连接着一对相啮合的伞齿轮(306),主动轴的外伸端以销轴连接铰环(308),该铰环与摇手(302)相勾连。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户外抗风垂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室外手动操纵机构(31)的左端盖(5)和齿轮箱部件(2)中的蜗杆轴(26)朝向地面并外倾一角度安装,包括以销子连接蜗杆轴(26)的另一铰环(311),该另一铰环与另一摇手(312)相勾连。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户外抗风垂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罩壳(7)为多个联动,该罩壳沿型的飘窗周边排列,相邻罩壳之间以弯头(32)连接,所述弯头包括壳体(321)、伞形齿轮(322)、衬套(323)和平端盖(324),所述平端盖(324)同时与罩壳(7)、与壳体(321)连接,卷布筒(6)端部方孔内的方轴嵌件(33)与伞形齿轮(322)传动连接,一对结构相同并互相啮合的伞形齿轮(322)设在壳体(321)内,在平端盖(324)与伞形齿轮(322)之间设有衬套(323)。

说明书

户外抗风垂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户外垂帘,尤其是一种户外抗风垂帘。

背景技术

目前广泛使用的垂帘都是安装在窗内,它只是起到一种窗帘的作用。根据国内外节能减排研究机构的测试,安装在窗户内的窗帘只能阻挡可见光,而光线带来的热能却早已透过玻璃导致室内升温。研究表明,如在户外安装织物遮阳篷,就可以阻挡85%以上由光线带来的热能。为此,国内外各级政府都把建筑物户外遮阳系统作为节能减排的一条重要措施。如江苏省已在2009年作出硬性规定:凡是商品住宅必须安装户外遮阳物才能出售。近年来虽然有许多户外遮阳篷推向市场,但是,这些遮阳篷都因为抗风能力差而只能安装在低层楼面,不宜于风力较大的多层和高层建筑,而目前我国商品房绝大多数是多层和高层住宅,经检索目前还没有一款能安装在多层或高层楼房的安全遮阳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可以安装在多层或高层建筑物的、具有安全、遮阳、抗风功能的户外抗风垂帘。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户外抗风垂帘,其包括至少一个半开口的罩壳和一对与其固定的左卡座和右卡座,左、右卡座通过膨胀螺栓与墙体固定;罩壳内设有穿布机构的卷布筒,卷布筒一端与方轴和齿轮箱部件形成传动连接关系,另一端与圆轴形成传动连接关系;罩壳两端分别以左端盖和右端盖固定封闭;篷布组件上方连接卷布筒,下方连接垂布管;左、右两侧拉绳机构的拉绳一端连接在方轴和圆轴上,另一端经拉簧连接在垂布管上;实现穿布机构带动篷布组件和拉绳机构作相反方向卷绕使篷布卷绕收拢或展开的操纵机构连接在齿轮箱部件上;其特征在于:

a、所述的篷布组件中的篷布两侧沿缝制成边布圈;

b、所述的左卡座和右卡座下部突出部分分别与中空的左、右滑轨相插接,左、右滑轨通过膨胀螺栓与墙体固定,在左、右滑轨相对面沿垂直方向设有平行的开槽,开槽内嵌设有套装篷布边布圈的布边导管,且布边导管的直径大于开槽宽度,布边导管的下端固定有滑轮座,滑轮座又固定在左、右滑轨下端内;滑轮座内设有销轴连接的滑轮;布边导管的顶端呈尖圆头状,外露出左、右滑轨上端;

c、所述的垂布管两端分别塞进套装固定的左、右滑块;左、右滑块另一端分别嵌入左、右滑轨开槽内,布边导管穿过左、右滑块通孔伸插在篷布边布圈中。

所述的篷布组件包括一篷布,篷布的上沿缝制成上布圈,下沿缝制成下布圈,两侧沿缝制成边布圈,两侧沿还缝制有拉攀,上布圈和下布圈穿装穿布管,边布圈内套装布边导管。

所述的穿布机构包括卷布筒,卷布筒的圆周面上沿长度方向设有内大外小的第一凹槽;垂布管顶面上设有与第一凹槽形状相同、尺寸相同的第二凹槽,在卷布筒和垂布管的两凹槽之间设有穿布管连接的篷布组件;垂布管两端还固定有相插接的同样具有第二凹槽的左、右滑块,该左、右滑块上设有与垂布管配插的方榫、穿插穿布管的第二凹槽、置入中空的左、右滑轨的连接部、供布边导管穿入的通孔、以及与篷布组件的拉攀相勾连的倒钩和拉绳孔。

所述的卷布筒与左端的方轴、齿轮箱部件、右端的圆轴的传动连接关系即在方轴和圆轴上均设有与卷布筒第一凹槽相配驱动旋转的凹圆槽,方轴和圆轴的凹圆槽对准卷布筒的第一凹槽插入;方轴与齿轮箱部件的传动连接通过方轴上的方轴嵌件与齿轮箱部件中的蜗轮方孔插接形成;圆轴上的圆轴嵌件与右端盖的圆孔配装得以支承。

所述的齿轮箱部件包括箱体,箱体内设有蜗轮,该蜗轮中心是插接方轴的方孔,与蜗轮啮合的蜗杆,蜗杆轴两端以衬套支承,其中一端外伸箱体,穿过左端盖相应孔后再以销轴连接接套,该接套一端为圆孔、一端为方孔。

所述的拉绳机构中的拉绳一端连接在方轴、圆轴的卷绳轮上,并穿过卷绳轮上的孔后打结固定,然后分别穿过左、右滑轨内腔、绕过底部滑轮、穿过左、右滑块拉绳孔后与拉簧扎接,拉簧的另一端勾连在固定于垂布管中部的拉簧销子上。

所述的操纵机构包括室内手动操纵机构和室外手动操纵机构。

所述的室内手动操纵机构的齿轮箱部件中的蜗杆轴垂直墙面安装,包括穿过墙体的方形的传动轴,传动轴外端插入齿轮箱部件的接套方孔中,内端插入壳体内的另一接套方孔中,该另一接套的另一端以销轴连接从动轴,从动轴和主动轴上连接着一对相啮合的伞齿轮,主动轴的外伸端以销轴连接铰环,该铰环与摇手相勾连。

所述的室外手动操纵机构的左端盖和齿轮箱部件中的蜗杆轴朝向地面并外倾一角度安装,包括以销子连接蜗杆轴的另一铰环,该另一铰环与另一摇手相勾连。

所述的罩壳为多个联动,该罩壳沿型的飘窗周边排列,相邻罩壳之间以弯头连接,所述弯头包括壳体、伞形齿轮、衬套和平端盖,所述平端盖同时与罩壳、与壳体连接,卷布筒端部方孔内的方轴嵌件与伞形齿轮传动连接,一对结构相同并互相啮合的伞形齿轮设在壳体内,在平端盖与伞形齿轮之间设有衬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只要转动摇手直接或间接带动蜗杆轴转动,蜗杆又带动蜗轮转动,蜗轮带动方轴进而带动卷布筒正方向转动,由于篷布在卷布筒上的卷绕方向与绕在方轴和圆轴上的拉绳卷绕方向相反,随着卷布筒的转动,篷布被放松而拉绳在拉紧,嵌设在左、右滑轨中的左、右滑块被拉向下行,直至下行到左、右滑轨下止点。如果中途停止摇动摇手,即停止蜗杆轴转动,蜗轮不能被带动,卷布筒上的篷布即被停留在某一高度位置。由于垂布管内拉簧始终对拉绳有拉力,因此篷布在上、下运动时始终处于绷紧状态;另外,由于篷布左、右两边的边布圈套在布边导管上滑动,而布边导管的直径比滑轨开口槽要大,因此篷布两边始终在左、右滑轨内上下滑动而无法脱离滑轨,使用很安全。只要使用者停止操作,不管篷布处于什么开闭位置,其上、下、左、右都是被固定,因此其抗风能力得到了充分保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分解图。

图2为卷布筒截面图。

图3为方轴剖视放大图。

图4为图3右视图。

图5为圆轴剖视放大图。

图6为图5左视图。

图7为左、右卡座、左、右滑轨、罩壳相对连接位置图(篷布处于卷绕状态)。

图8为篷布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9为穿布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左、右滑块剖视图。

图11为图10的左视图。

图12为图10的俯视图。

图13为齿轮箱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拉绳机构示意图。

图15为室内手动操纵机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5的A处放大图。

图17为室外操纵机构示意图。

图18为飘窗多个罩壳联动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图18的B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再按上述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图19所示,图中:1、左、右滑块,2、齿轮箱部件,21、箱体,22、蜗轮,23、方孔,24、蜗杆,25、衬套,26、蜗杆轴,27、接套,3、方轴,31、凹圆槽,32、卷绳轮,33、方轴嵌件,4、左卡座,5、左端盖,6、卷布筒,61、第一凹槽,7、罩壳,8、右端盖,9、右卡座,10、圆轴,101、圆轴嵌件,11、滑轮,12、滑轮座,13、布边导管,14、拉绳,15、拉簧,16、拉簧销子,17、篷布组件,171、篷布,172、上布圈,173.、拉攀,174、边布圈,175、下布圈,18、垂布管,19、穿布管,20、左、右滑块,201、方榫,202、连接部,203、通孔,204、倒钩,205、拉绳孔,206、第二凹槽,30、室内手动操纵机构,301、传动轴,302、摇手,303、另一接套,304、壳体,305、从动轴,306、伞齿轮,307、主动轴,308、铰环,31、室外手动操纵机构,311、另一铰环,312、另一摇手,32、弯头,321、壳体,322、伞形齿轮,323、衬套,324、平端盖。

户外抗风垂帘,如图1~6所示,包括半开口的罩壳7和左卡座4和右卡座9,左、右卡座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在墙体上,罩壳7的下沿扣入左、右卡座凹槽内,左、右卡座上端拧入螺丝,顶住罩壳上沿凹槽中,罩壳的作用还在于对卷绕后的篷布防生防雨水。

罩壳7内设有穿布机构的卷布筒6、方轴3、齿轮箱部件2和圆轴10,两端分别以左端盖5和右端盖8与罩壳的固定封闭。卷布筒左端与方轴、齿轮箱部件形成传动连接关系,卷布筒右端与圆轴同样形成传动连接关系,具体结构体现在卷布筒6圆周面上沿长度方向设有内大外小的第一凹槽61,方轴3、圆轴10上分别设有与第一凹槽61相配驱动旋转的凹圆槽31,设有凹圆槽的方轴和圆轴对准卷布筒的第一凹槽以左、右两端插入;该方轴和圆轴上同时设有卷绕拉绳的卷绳轮32;方轴左侧的方轴嵌件33与齿轮箱部件2中的蜗轮22之方孔23相插接;圆轴10上的圆轴嵌件101与右端盖8圆孔配装作支承;齿轮箱部件的外伸蜗杆轴26穿过左端盖5连接操纵机构。

所述的篷布组件17如图8所示,包括一块按设计的规格尺寸裁剪的篷布171,篷布的上沿缝制成上布圆172,下沿缝制成下布圈175,两侧沿缝制成边布圈174,两侧边布圈下部还缝制有拉攀173.

所述的穿布机构如图9所示,上面已叙述卷布筒6上设有第一凹槽61,尺寸是内大外小,垂布管18的顶面同样设置与第一凹槽形状相同、尺寸相同的第二凹槽(图中未示)。篷布组件的上布圈172和下布圈175均套入穿布管19,上方的穿布管19和上布圈172穿插入卷布筒6的第一凹槽61中,下方的穿布管19和下布圈175从左、右滑块20的第二凹槽206进入,再穿插入垂布管的第二凹槽中,由于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均是内大外小,穿布管尺寸又大于上述凹槽开口尺寸,故插入卷布筒和垂布管后不会脱出,这样,篷布组件与穿布管、卷布筒、垂布管的连接即完成。垂布管的两端还设有相插装后用螺丝固定的左、右滑块20,如图10~12所示,在左、右滑块上设有与垂布管配插的方榫201、穿插穿布管的第二凹槽206、置入左、右滑轨1开口槽的连接部202、供布边导管穿入的通孔203、以及与篷布组件的拉攀173相勾连的倒钩204和拉绳孔205。篷布组件17与穿布机构装配后将拉攀175勾连到倒钩204中,以保证篷布在重新展开时边布圈174无法脱离布边导管13。

所述的左卡座4和右卡座9下部设有突出部,与其插接相连中空的左、右滑轨1,如图1和图7所示,两者均为方形结构,左、右滑轨通过膨胀螺栓与墙体固定,在左、右滑轨相对面沿垂直方向设有平行的开槽,开槽内嵌设有套装篷布边布圈174的布边导管13和左、右滑块20,且布边导管的直径大于开槽尺寸,这样在刮大风时布边导管就不会脱出左、右滑轨;布边导管13的下端焊接固定滑轮座12,滑轮座内设有销轴连接的滑轮11,滑轮座12用铆钉固定在左、右滑轨下端内,布边导管的顶端呈尖圆头状,外露出左、右滑轨,便于从上面套入篷布,套入篷布前,布边导管13穿过左、右滑块的通孔203后再套入边布圈174,然后将拉攀175勾连在倒钩204中,最后将左、右滑轨1向上套入左、右卡座的下部,再用膨胀螺栓将左、右滑轨固定在墙上,这样,安装后的罩壳与左、右卡座、左、右滑轨的相对位置从图7可以看出,此时篷布组件处于卷绕内藏状态。

所述的齿轮箱部件2如图13所示,有一箱体21,箱体内设有蜗轮22,该蜗轮中心是插接方轴3的方孔23,与蜗轮啮合的蜗杆24,蜗杆轴26两端以衬套25支承,其中一端外伸箱体,穿过左端盖相应孔后再以销轴连接接套27,该接套一端有圆孔,一端有方孔,其中圆孔部分与蜗杆轴连接,方孔部分与方形传动轴插接。

所述的拉绳机构如图1、图14所示,拉绳14一端连接在方轴3、圆轴10的卷绳轮32上,并穿过卷绳轮的孔后打结固定,然后分别穿过左、右滑轨1内腔、绕过底部滑轮11、穿过左、右滑块20、拉绳孔205后与拉簧15连接,拉簧的另一端勾连在固定于垂布管18中部的拉簧销子16上。

所述的操纵机构包括室内手动操纵机构30和室外手动操纵机构31.

所述的室内手动操纵机构30如图15~16所示,要求齿轮箱部件中的蜗杆轴26垂直墙面安装,包括穿过墙体的方形传动轴301,传动轴外端插入齿轮箱部件的接套方孔23中,内端插入壳体304内的另一接套303方孔中,该另一接套的另一端以销轴连接从动轴305,从动轴和主动轴307上连接着一对相啮合的伞齿轮306,主动轴的外伸端伸出壳体以销轴连接铰环308,该铰环与摇手302相勾连。

所述的室外手动操纵机构31如图17所示,要求左端盖5和齿轮箱部件中的蜗杆轴26朝向地面并外倾一角度安装,外伸的蜗杆轴26直接与另一铰环311以销子连接,该另一铰环与另一摇手312相勾连。

本发明还可以制成适用于飘窗结构的多个罩壳转弯连接,并实现多个卷布筒的同步联动,如图18~19所示,此时罩壳7沿形的飘窗周边排列,相邻罩壳之间以弯头32连接。所述弯头包括壳体321、伞形齿轮322、衬套323和平端盖324。所述平端盖324同时与罩壳7、与壳体321连接,卷布筒6端部方孔内的方轴嵌件33与伞形齿轮322传动连接,一对结构相同并互相啮合的伞形齿轮322设在壳体321内,在平端盖324与伞形齿轮322之间设有衬套323。当驱动一个篷的卷布筒时,相邻篷的卷布筒同步转动。

本发明的动态结构以室内手动操纵机构为例叙述如下:

初始安装好篷布171呈开启状态。使用时将摇手302勾在铰环308中,转动摇手,主动轴307上的伞齿轮306带动与其啮合的从动轴305上伞齿轮306旋转,从动轴上的接套303跟着转动,方形的传动轴301跟随转动,带动墙外齿轮箱部件2中接套27和蜗杆轴26转动,蜗杆24带动蜗轮22转动,蜗轮带动方轴3转动,与之连接的卷布筒6也跟着转动,使绕在卷布筒上的篷布171被放松,同时与篷布反方向卷绕在方轴、圆轴卷绳轮32上的拉绳14被卷起,此时拉绳不断收紧,垂布管18被下拉,左、右滑块20沿着左、右滑轨1下行,篷布171也沿着布边导管13跟着下行,直到左、右滑块20到达左、右滑轨1的下止点,整个窗户被篷布171遮盖。

欲想篷布收拢呈开启状态,只要将摇手反方向转动,垂布管上行,直至左、右滑块到达左、右滑轨上止点,此时篷布被完全收拢。

本发明也可以用棒状电机代替蜗轮蜗杆机构,实现开关式电动或遥控电动操纵。由于是公知技术,这里就不再详述。

如遇到飘窗建筑时,本发明可采用三窗联动机构,实现相互联动,只要转动最边上的一个篷的摇手或开启电机,就可以带动三个篷布一起实现卷绕收拢或展开的运动。

户外抗风垂帘.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户外抗风垂帘.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户外抗风垂帘.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户外抗风垂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户外抗风垂帘.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户外抗风垂帘,包括半开口的罩壳,同时与罩壳和墙体固定的左、右卡座,罩壳内设有卷布筒及与其两端分别传动连接的方轴、齿轮箱部件和圆轴,两端以左、右端盖固定封闭,卷布筒与垂布管之间连接有篷布组件,连接在垂布管两端的左、右滑块和布边导管安装在与左、右卡座插接并与墙体固定的左、右滑轨内,布边导管穿过左、右滑块与篷布组件连接,拉绳机构一端连接方轴和圆轴,另一端经左、右滑轨、滑轮、滑块、拉簧与垂布管连接,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