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荆条屑培养猴头的方法.pdf

上传人:g**** 文档编号:2203133 上传时间:2018-08-01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591.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612501.5

申请日:

2014.11.03

公开号:

CN104478546A

公开日:

2015.04.0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5G 3/00申请日:20141103|||公开

IPC分类号:

C05G3/00; A01G1/04

主分类号:

C05G3/00

申请人:

河北大学

发明人:

王谦; 刘敏; 宋长林; 申小燕; 齐悦歌; 盛铭浩

地址:

071002河北省保定市五四东路18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石家庄元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3115

代理人:

王琪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荆条屑为主料培养猴头的方法,创新点在于猴头的栽培培养基重量组成包括:荆条屑60%、白灵菇菌糠10%、棉籽皮10%、麸皮19%、生石灰1%;制备方法是将荆条粉碎成木屑,白灵菇菌糠晒干粉碎成黄豆大小,配以棉籽皮、麸皮和生石灰,料水比为1∶1.4。作为荆条屑为主料培养猴头的配套技术还包括:猴头的液体菌种培养基和谷粒菌种培养基中,荆条屑也作为底物诱导,提前加入。本发明充分利用了林业废弃物荆条,形成循环经济模式,避免了资源浪费、降低了栽培成本,产量高、周期短。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利用荆条屑培养猴头的方法,其特征包括:猴头的栽培 培养基重量组成包括:荆条屑60%、白灵菇菌糠10%、棉籽皮10%、 麸皮19%、生石灰1%;制备方法是将荆条粉碎成木屑状,白灵菇菌糠 晒干粉碎成黄豆大小,配以棉籽皮、麸皮和生石灰,料水比为1∶1.4。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荆条屑培养猴头的方法,其特征 包括:猴头的液体菌种培养基中也作为底物诱导物、提前加入荆条屑; 其优化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重量比为:马铃薯20%,荆条粉5%,麸皮 3%,葡萄糖2%,KH2PO4 0.3%,MgSO4 0.15%,VB1 10mg/L,羧甲基纤 维素0.3%,水1000mL,pH自然。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荆条屑培养猴头的方法,其特征 包括:猴头的谷粒菌种培养基中也作为底物诱导物、提前加入荆条屑; 其优化的谷粒菌种培养基配方重量比为:麦粒69%,荆条屑30%,生 石灰1%。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利用荆条屑培养猴头的方法,其特征包 括如下步骤:
A.液体菌种的制备
a.一级液体菌种的制备
无菌条件下,将市售母种接入一级液体培养基中,25℃、160 r/min恒温振荡培养7d,即制得一级液体菌种;
所述一级液体菌种培养基包括:以重量百分比计,马铃薯20%, 麸皮3%,葡萄糖2%,KH2PO4 0.3%,MgSO4 0.15%,CMC 0.3%,VB1 10mg/L;
b.二级液体菌种的制备
无菌条件下,将一级液体菌种以10%的接种量接入二级液体培养 基中,25℃、160r/min恒温振荡培养7d,即制得二级液体菌种;
所述二级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为:以重量百分比计,马铃薯20%, 荆条屑粉5%,麸皮3%,葡萄糖2%,KH2PO4 0.3%,MgSO4 0.15%,CMC 0.3%, VB1 10mg/L。
B.谷粒菌种的制备
将步骤A得到的二级液体菌种接入谷粒菌种培养基,接种量为 10%,22-25℃培养至满,得到谷粒菌种;
所述谷粒菌种培养基包括:麦粒69%,荆条屑30%,生石灰1%;
C.荆条、白灵菇菌糠培养料的制备
栽培用荆条、白灵菇菌糠均事先按前述粉碎;
荆条屑培养料组成包括:荆条屑60%、白灵菇菌糠10%、棉籽皮 10%、麸皮19%、生石灰1%;
准确称取荆条屑培养基的各组成成分,加水混合均匀后,堆闷 30min,装入容器内,灭菌,冷却后备用;
D.接种、培养、采收
无菌条件下,将步骤B制备得到的谷粒菌种接入步骤C制备得到 的荆条屑培养料,进行培养、出菇管理、采收。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利用荆条屑培养猴头的方法,其特征在 于,步骤D中谷粒菌种的接种量为5-10%。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利用荆条屑培养猴头的方法,其特征在 于,步骤C中盛装荆条屑培养料的容器选用聚乙烯袋、聚丙烯袋或玻 璃瓶。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利用荆条屑培养猴头的方法,其特征在 于,步骤C中荆条屑培养料的灭菌条件为121℃高压灭菌150min或 100℃常压灭菌24h。

8.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利用荆条屑培养猴头的方法,其特征在 于,液体培养基中所用荆条屑,事先粉碎并过80目筛。

9.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利用荆条屑培养猴头的方法,其特征在 于,谷粒菌种培养基中所用荆条屑,事先粉碎为木屑状。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利用荆条屑培养猴头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用真菌栽培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荆条屑培养 猴头的方法,以及专用培养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猴头(Hericium erinaceus)在真菌分类地位中隶属于担子菌门、层菌纲、 多孔菌目、猴头科、猴头属。我国主产于黑龙江、吉林、四川、云南等省, 在河北、内蒙古、山西、陕西、甘肃、新疆等地也有分布。猴头是一种中 温型、肉质大型真菌,鲜子实体白色,干后浅褐色,块状,猴头子实体基部 狭窄有短柄,上部膨大,直径在3-10cm,子实体表面长有毛绒状的菌刺, 长约1-3cm,因外形看起来像猴子的头部而得名。猴头是我国著名的食药 兼用菌。猴头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是典型高蛋白低脂肪的食材,此外它还 含有硫胺素、核黄素和胡萝卜素等多种有益物质。另外,猴头还具有一定 的药用价值在中医理论认为,猴头入脾、胃经,性平、味甘,能利五脏、 助消化。它所含的多糖与多肽类物质可增进胃粘膜机能,对溃疡、消化道 肿瘤等多种消化道疾病以及高血压、肝炎和肾炎等有较好的疗效,能提高 人体的免疫功能等。目前市面上陆续已经出现了很多猴头产品,如:猴头 菇饼干、猴头片等,极具商业价值。
棉籽皮因其营养丰富、通气性好,是食用菌高产栽培最常用的栽培料, 但由于近年来棉籽皮价格上涨,食用菌种植成本升高,经济效益下降,所 以寻找可代替棉籽皮的栽培新原料,成为了目前业内的一大课题,同时, 也有利于其它农林废弃物的资源化开发。
荆条(Vitex negundo var ineica)土名荆子、荆梢、条子等,分 类属马鞭草科,牡荆属,黄荆的一个变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分布几遍 全国,冀北山地、晋东南山地、太行山、豫西山地丘陵以及晋陕黄土高原 等地均有分布。在河北太行山低山丘陵区分布极为广泛,属于优势灌木树 种。我们采用普查与重点调查结合的方法进行了调查,荆条为落叶灌木, 喜光、抗旱耐贫瘠薄,主要生长在山坡、路旁、林缘土岗等地。荆条适应 性极强,对土壤要求不严,各类土壤上均有生长。荆条种子萌芽力强,实 生繁殖容易,人为封禁含少量荆条杂草等的荒山,3-5年即可草木丛生。 河北太行山荆条资源丰富,分布广泛,据调查多处于野生状态,尚无较 大利用,目前主要利用途径为:
(1)荆编:荆条产区群众,采条编织各种筐篮,以自用为主,很少外 销。另外,一些小型煤矿用荆条编织小排,用于坑道顶面做棚架用,但用 量很少。
(2)薪炭:荆条具有耐平茬、产柴量高的特点,所以当地多作为燃柴使 用,但利用量极其有限。
就传统利用方式荆编来说,荆条的总利用量也不足资源量的10%,研究表 明荆条中有纤维素、木质素、半纤维这些食药用真菌生长所必须的营养物 质,还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元素。但是到目前为 止,荆条一直被视为农林废弃物并没有得到充分而有效的开发利用,严重 地浪费了资源。
在白灵菇(以棉籽皮为主料种植,余同)菌糠的利用方面,作为珍稀 菌类,其栽培目前有工厂化生产发展的趋势;无论是自然气候下的栽培, 还是工厂化生产的模式,白灵菇对原料的利用率偏低,栽培后的白灵菇菌 糠中,不仅还含有大量的未利用碳氮源,而且,菌糠中丰富的菌丝体也是 可以利用的资源,因此,菌糠的再利用也是学科内的研究重点。
随着低碳环保和生物资源循环利用观念的深入,利用荆条栽培食用 菌,不仅可以使荆条变废为宝,使其替代传统栽培基质棉籽壳,成为栽培 食用菌的新型基质,同时为农民增收创造更多的机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荆条屑和白灵菇菌糠培养猴头的方法, 解决目前太行山地区野生荆条浪费的问题,
为了实现本发明所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这种利用荆条屑培养猴头的方法,创新点在于猴头的栽培培养基重量 组成包括:荆条屑60%、白灵菇菌糠10%、棉籽皮10%、麸皮19%、生石灰 1%;制备方法是将荆条粉碎成木屑状,白灵菇菌糠晒干粉碎成黄豆大小, 配以棉籽皮、麸皮和生石灰,料水比为1∶1.4。
所述的利用荆条屑培养猴头的方法,猴头的液体菌种培养基中也作为 底物诱导物、提前加入荆条屑;其优化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重量比为:马 铃薯20%,荆条粉5%,麸皮3%,葡萄糖2%,KH2PO40.3%,MgSO40.15%, VB110mg/L,羧甲基纤维素0.3%,水1000mL,pH自然。
所述的利用荆条屑培养猴头的方法,猴头的谷粒菌种培养基中也作为 底物诱导物、提前加入荆条屑;其优化的谷粒菌种培养基配方重量比为: 麦粒69%,荆条屑30%,生石灰1%。
所述利用荆条屑培养猴头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液体菌种的制备
a.一级液体菌种的制备
无菌条件下,将市售母种接入一级液体培养基中,25℃、160r/min 恒温振荡培养7d,即制得一级液体菌种;
所述一级液体菌种培养基包括:以重量百分比计,马铃薯20%,麸皮 3%,葡萄糖2%,KH2PO40.3%,MgSO40.15%,CMC 0.3%,VB110mg/L;
b.二级液体菌种的制备
无菌条件下,将一级液体菌种以10%的接种量接入二级液体培养基中, 25℃、160r/min恒温振荡培养7d,即制得二级液体菌种;
所述二级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为:以重量百分比计,马铃薯20%,荆 条屑粉5%,麸皮3%,葡萄糖2%,KH2PO40.3%,MgSO40.15%,CMC 0.3%, VB110mg/L。
B.谷粒菌种的制备
将步骤A得到的二级液体菌种接入谷粒菌种培养基,接种量为10%, 22-25℃培养至满,得到谷粒菌种;
所述谷粒菌种培养基包括:麦粒69%,荆条屑30%,生石灰1%;
C.荆条、白灵菇菌糠培养料的制备
栽培用荆条、白灵菇菌糠均事先按前述粉碎;
荆条屑培养料组成包括:荆条屑60%、白灵菇菌糠10%、棉籽皮10%、 麸皮19%、生石灰1%;
准确称取荆条屑培养基的各组成成分,加水混合均匀后,堆闷30min, 装入容器内,灭菌,冷却后备用;
D.接种、培养、采收
无菌条件下,将步骤B制备得到的谷粒菌种接入步骤C制备得到的荆 条屑培养料,进行培养、出菇管理、采收。
所述利用荆条屑培养猴头的方法,步骤D中谷粒菌种的接种量为 5-10%。
所述利用荆条屑培养猴头的方法,步骤C中盛装荆条屑培养料的容器 选用聚乙烯袋、聚丙烯袋或玻璃瓶。
所述利用荆条屑培养猴头的方法,步骤C中荆条屑培养料的灭菌条件 为121℃高压灭菌150min或100℃常压灭菌24h。
所述利用荆条屑培养猴头的方法,液体培养基中所用荆条屑,事先粉 碎并过80目筛。
所述利用荆条屑培养猴头的方法,谷粒菌种培养基中所用荆条屑,事 先粉碎为木屑状。
本发明以荆条屑为主要原料作为栽培猴头培养基,作用有三:
1、对于食用菌而言,为其提供生长所需碳源;
2、荆条目前尚未得到开发利用,资源丰富,用于食用菌生产成本低, 经济效益高;
3、从生态的角度来看,实现了农林废弃物的再利用,为食用菌栽培 提供了一种价格低廉的栽培原料,不仅避免了资源浪费,而且大幅降低了 栽培成本,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应用前景广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所述内容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利用荆条屑培养猴头的方法,猴头菌种为市场采购
步骤A.液体菌种的制备
一级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马铃薯20%,麸皮3%,葡萄糖2%,KH2PO40.3%,MgSO40.15%,VB110mg/L,CMC 0.3%,pH自然;
二级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荆条屑粉5%,马铃薯20%,麸皮3%,葡萄 糖2%,KH2PO40.3%,MgSO40.15%,VB110mg/L,CMC 0.3%,pH自然;其 中荆条屑粉碎过80目筛得粉状,与马铃薯、麸皮共煮沸30min,过滤去 渣得浸提液。
一级液体菌种制备时使用500mL锥形瓶,装液量为200mL,121℃高 压灭菌30min后,无菌条件下接入市售的PDA斜面菌种,每瓶接种量为4 块0.5cm×0.5cm菌种块。接种后在25℃、160r/min的条件下,恒 温振荡培养7d。
二级液体菌种装液量规格、灭菌条件及培养条件同上,接种量为10%。
在二级液体菌种制备阶段,猴头酶活测定结果如表1所示:
表1猴头的酶活数据

由表1可知,本发明所述二级液体培养基的漆酶酶活、CMC酶活均比 对照组(未添加荆条屑)的高,可见在液体培养基中添加荆条屑对菌丝的 漆酶与纤维素酶的分泌起到一定的底物诱导作用,让菌丝提前适应底物 (荆条屑),从而加快菌丝在栽培料上的长速,缩短栽培周期。
步骤B.谷粒菌种的制备
谷粒菌种培养基配方:麦粒69%,荆条屑30%,生石灰1%。
准确称取培养基各组成成分,料水比1:1.4进行拌料,装入17cm× 32cm×0.05cm聚乙烯塑料袋,每袋装干料300g,制备120袋。将优化 得到的二级液体菌种以及未添加荆条屑的对照组液体菌种分别接入谷粒 菌种培养基,分别接种60袋,测定菌长速,并记录满肩时间、满袋时间。
为了考察本发明所述谷粒菌种培养基的优势,本发明进行了对比试 验,操作同上,对照组培养基为麦粒培养基:麦粒99%,生石灰1%;
谷粒菌种培养基的优势对比试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猴头谷粒菌种的满袋时间


由表2可知,菌丝在“麦粒+荆条屑”谷粒培养基比纯麦粒培养基的长 速快,这是因为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荆条屑,使菌丝能够更快适应生长底 物,从而加快发菌速度,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综上,麦粒+荆条 屑可以代替棉籽皮成为猴头、猴头种植中原种制作的主料,荆条这一废弃 物也得到了资源化利用,对猴头的高效栽培有重大意义。
C.荆条屑培养料的制备
按质量比,称取荆条屑60%、白灵菇菌糠10%、棉籽皮10%、麸皮19%、 生石灰1%,料水比为1︰1.4进行拌料,混合均匀后,堆闷30min后装入 容器中进行灭菌和接种工作。
将上述培养料装入聚乙烯袋、聚丙烯袋或玻璃瓶内,口径不限,常规 扎口,高压灭菌一般以121℃灭菌150min;常压灭菌一般以100℃灭菌, 保持24h;冷却后接种。
荆条屑的用量进行了试验分析,具体如下:
按表3所示准确称取各组成成分,将其混匀,加水,料水比为1︰1.4, 把配置好的培养料装入试管,每个配方重复5次,121℃高压灭菌150min。 将步骤B所述谷粒菌种分别接入含有培养料的试管中,进行试管营养生长 试验。
表3培养基配方(干料,%)
配方 荆条屑 白灵菇菌糠 棉籽皮 麸皮 生石灰 P0 0 70 10 19 1 P1 30 40 10 19 1 P2 40 30 10 19 1 P3 50 20 10 19 1
P4 60 10 10 19 1 P5 70 0 10 19 1 P6 0 0 80 19 1
每隔2天观察一次试管中菌丝的长速和长势情况,用游标卡尺(精确 度0.02mm)测定菌丝的长速。菌丝长速长势结果见表4。
菌丝长速长势结果如表4所示。
表4猴头的菌丝生长情况
配方 菌丝长速(mm/d) 菌丝长势 P6 4.65±0.01 +++ P4 4.58±0.02 +++ P5 4.34±0.03 +++ P3 4.31±0.05 ++ P2 4.11±0.04 ++ P1 4.03±0.01 ++ P0 3.87±0.02 ++
(注:列出长速均为平均值±标准误;+++表示生长致密,++表示生长较 致密,+表示生长一般。)由表4可以看出,在纯白灵菇菌糠培养基上,猴 头的菌丝长势较弱;当荆条屑添加量略有增加时,其长势较好,菌丝洁白、 较致密,与纯棉籽皮培养基具有可比性,菌丝在配方P6上生长最快,比 纯荆条屑P5组、纯白灵菇菌糠P0组长速都快。
上述猴头生物转化率试验结果如表5所示。
表5猴头的生物转化率
培养基编号 平均产量(g) 平均生物效率(%) P6 256.35 85.45 P4 253.95 84.65 P3 250.11 83.37 P5 249.33 83.11
P1 247.44 82.48 P2 246.48 82.16 P0 244.26 81.72
从表5可以看出,当以荆条屑为主要碳源达到60%,猴头株的生物转 化率分别达到了84.65%,远远高于纯白灵菇菌糠的生物转化率81.72%高, 尽管未达到栽培料主料纯棉籽皮的生物转化率85.45%,但具有可比性。说 明荆条屑可以部分代替棉籽皮栽培猴头。
D.接种、培养、采收
将灭菌冷却后的出菇袋,无菌操作下按照5-10%的接种量接入步骤B所 得谷粒菌种。可将接好种的菌袋置于24℃室温下进行避光培养,使菌种尽 快萌发、定植。待菌丝满袋后,敞开袋口进行生殖生长管理阶段。当猴头 子实体由白开始转为浅黄白色,刺长1-5厘米时。大小基本长足,坚实, 孢子尚未弹射时,应及时采收。要保持菇棚内空气通畅,每天均要开窗通 风,通风时间根据气温而定。要有一定的散射光,黑暗条件下猴头常发育 不良,易畸形。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述荆条可用于栽培猴头,因此,将荆条作为可循 环利用的生物资源,用于产业化开发,具有重要的创新意义。

一种利用荆条屑培养猴头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种利用荆条屑培养猴头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种利用荆条屑培养猴头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利用荆条屑培养猴头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利用荆条屑培养猴头的方法.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410612501.5(22)申请日 2014.11.03C05G 3/00(2006.01)A01G 1/04(2006.01)(71)申请人 河北大学地址 071002 河北省保定市五四东路 180 号(72)发明人 王谦 刘敏 宋长林 申小燕齐悦歌 盛铭浩(74)专利代理机构 石家庄元汇专利代理事务所( 特殊普通合伙 ) 13115代理人 王琪(54) 发明名称一种利用荆条屑培养猴头的方法(57)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荆条屑为主料培养猴头的方法,创新点在于猴头的栽培培养基重量组成包括:荆条屑 60、白灵菇菌糠 10、棉籽皮。

2、10、麸皮 19、生石灰 1 ;制备方法是将荆条粉碎成木屑,白灵菇菌糠晒干粉碎成黄豆大小,配以棉籽皮、麸皮和生石灰,料水比为 1 1.4。作为荆条屑为主料培养猴头的配套技术还包括 :猴头的液体菌种培养基和谷粒菌种培养基中 , 荆条屑也作为底物诱导,提前加入。本发明充分利用了林业废弃物荆条,形成循环经济模式,避免了资源浪费、降低了栽培成本,产量高、周期短。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10)申请公布号 CN 104478546 A(43)申请公布日 2015.04.01C。

3、N 104478546 A1/2 页21.一种利用荆条屑培养猴头的方法,其特征包括 :猴头的栽培培养基重量组成包括荆条屑 60、白灵菇菌糠 10、棉籽皮 10、麸皮 19、生石灰 1 ;制备方法是将荆条粉碎成木屑状,白灵菇菌糠晒干粉碎成黄豆大小,配以棉籽皮、麸皮和生石灰,料水比为1 1.4。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利用荆条屑培养猴头的方法,其特征包括 :猴头的液体菌种培养基中也作为底物诱导物、提前加入荆条屑 ;其优化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重量比为 :马铃薯 20,荆条粉 5,麸皮 3,葡萄糖 2,KH2PO40.3,MgSO40.15,VB110mg/L,羧甲基纤维素 0.3,水 1000mL。

4、,pH 自然。3.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利用荆条屑培养猴头的方法,其特征包括 :猴头的谷粒菌种培养基中也作为底物诱导物、提前加入荆条屑 ;其优化的谷粒菌种培养基配方重量比为 :麦粒 69,荆条屑 30,生石灰 1。4.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利用荆条屑培养猴头的方法,其特征包括如下步骤 :A. 液体菌种的制备a. 一级液体菌种的制备无菌条件下,将市售母种接入一级液体培养基中,25、160r/min 恒温振荡培养 7d,即制得一级液体菌种 ;所述一级液体菌种培养基包括 :以重量百分比计,马铃薯 20,麸皮 3,葡萄糖 2,KH2PO40.3,MgSO40.15,CMC 0.3,VB110mg/L。

5、 ;b. 二级液体菌种的制备无菌条件下,将一级液体菌种以 10的接种量接入二级液体培养基中,25、160r/min恒温振荡培养 7d,即制得二级液体菌种 ;所述二级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为 :以重量百分比计,马铃薯 20,荆条屑粉 5,麸皮3,葡萄糖 2,KH2PO40.3,MgSO40.15,CMC 0.3,VB110mg/L。B. 谷粒菌种的制备将步骤 A 得到的二级液体菌种接入谷粒菌种培养基,接种量为 10,22-25培养至满,得到谷粒菌种 ;所述谷粒菌种培养基包括 :麦粒 69,荆条屑 30,生石灰 1 ;C. 荆条、白灵菇菌糠培养料的制备栽培用荆条、白灵菇菌糠均事先按前述粉碎 ;荆条屑培。

6、养料组成包括 :荆条屑 60、白灵菇菌糠 10、棉籽皮 10、麸皮 19、生石灰1;准确称取荆条屑培养基的各组成成分,加水混合均匀后,堆闷 30min,装入容器内,灭菌,冷却后备用 ;D. 接种、培养、采收无菌条件下,将步骤B制备得到的谷粒菌种接入步骤C制备得到的荆条屑培养料,进行培养、出菇管理、采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利用荆条屑培养猴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谷粒菌种的接种量为 5-10。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利用荆条屑培养猴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盛装荆条屑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478546 A2/2 页3培养料的容器选用聚乙烯袋、聚丙烯袋或玻璃瓶。7.根据权利要求1。

7、所述利用荆条屑培养猴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荆条屑培养料的灭菌条件为 121高压灭菌 150min 或 100常压灭菌 24h。8.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利用荆条屑培养猴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液体培养基中所用荆条屑,事先粉碎并过 80 目筛。9.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利用荆条屑培养猴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谷粒菌种培养基中所用荆条屑,事先粉碎为木屑状。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478546 A1/6 页4一种利用荆条屑培养猴头的方法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属于食用真菌栽培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荆条屑培养猴头的方法,以及专用培养料的制备方法。背景技术0002 猴头 (Hericiu。

8、m erinaceus) 在真菌分类地位中隶属于担子菌门、层菌纲、多孔菌目、猴头科、猴头属。我国主产于黑龙江、吉林、四川、云南等省 , 在河北、内蒙古、山西、陕西、甘肃、新疆等地也有分布。猴头是一种中温型、肉质大型真菌,鲜子实体白色 , 干后浅褐色 , 块状 , 猴头子实体基部狭窄有短柄,上部膨大,直径在 3-10cm,子实体表面长有毛绒状的菌刺,长约1-3cm,因外形看起来像猴子的头部而得名。猴头是我国著名的食药兼用菌。猴头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是典型高蛋白低脂肪的食材,此外它还含有硫胺素、核黄素和胡萝卜素等多种有益物质。另外,猴头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在中医理论认为,猴头入脾、胃经,性平、味甘。

9、,能利五脏、助消化。它所含的多糖与多肽类物质可增进胃粘膜机能 , 对溃疡、消化道肿瘤等多种消化道疾病以及高血压、肝炎和肾炎等有较好的疗效 , 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等。目前市面上陆续已经出现了很多猴头产品,如 :猴头菇饼干、猴头片等,极具商业价值。0003 棉籽皮因其营养丰富、通气性好,是食用菌高产栽培最常用的栽培料,但由于近年来棉籽皮价格上涨,食用菌种植成本升高,经济效益下降,所以寻找可代替棉籽皮的栽培新原料,成为了目前业内的一大课题,同时,也有利于其它农林废弃物的资源化开发。0004 荆条 (Vitex negundo var ineica) 土名荆子、荆梢、条子等,分类属马鞭草科,牡荆属,。

10、黄荆的一个变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分布几遍全国,冀北山地、晋东南山地、太行山、豫西山地丘陵以及晋陕黄土高原等地均有分布。在河北太行山低山丘陵区分布极为广泛,属于优势灌木树种。我们采用普查与重点调查结合的方法进行了调查 , 荆条为落叶灌木 ,喜光、抗旱耐贫瘠薄 , 主要生长在山坡、路旁、林缘土岗等地。荆条适应性极强 对土壤要求不严 , 各类土壤上均有生长。荆条种子萌芽力强 , 实生繁殖容易 , 人为封禁含少量荆条杂草等的荒山 ,3-5 年即可草木丛生。河北太行山荆条资源丰富 , 分布广泛 , 据调查多处于野生状态 , 尚无较大利用 , 目前主要利用途径为 :0005 (1) 荆编 : 荆条产区群。

11、众 , 采条编织各种筐篮 , 以自用为主 , 很少外销。另外 ,一些小型煤矿用荆条编织小排 , 用于坑道顶面做棚架用 , 但用量很少。0006 (2) 薪炭 : 荆条具有耐平茬、产柴量高的特点 , 所以当地多作为燃柴使用,但利用量极其有限。0007 就传统利用方式荆编来说,荆条的总利用量也不足资源量的10,研究表明荆条中有纤维素、木质素、半纤维这些食药用真菌生长所必须的营养物质,还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元素。但是到目前为止,荆条一直被视为农林废弃物并没有得到充分而有效的开发利用,严重地浪费了资源。0008 在白灵菇 ( 以棉籽皮为主料种植,余同 ) 菌糠的利用方面,作为珍稀菌。

12、类,其栽培说 明 书CN 104478546 A2/6 页5目前有工厂化生产发展的趋势 ;无论是自然气候下的栽培,还是工厂化生产的模式,白灵菇对原料的利用率偏低,栽培后的白灵菇菌糠中,不仅还含有大量的未利用碳氮源,而且,菌糠中丰富的菌丝体也是可以利用的资源,因此,菌糠的再利用也是学科内的研究重点。0009 随着低碳环保和生物资源循环利用观念的深入,利用荆条栽培食用菌,不仅可以使荆条变废为宝,使其替代传统栽培基质棉籽壳,成为栽培食用菌的新型基质,同时为农民增收创造更多的机遇。发明内容0010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荆条屑和白灵菇菌糠培养猴头的方法,解决目前太行山地区野生荆条浪费的问题,001。

13、1 为了实现本发明所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0012 这种利用荆条屑培养猴头的方法,创新点在于猴头的栽培培养基重量组成包括 :荆条屑 60、白灵菇菌糠 10、棉籽皮 10、麸皮 19、生石灰 1 ;制备方法是将荆条粉碎成木屑状,白灵菇菌糠晒干粉碎成黄豆大小,配以棉籽皮、麸皮和生石灰,料水比为1 1.4。0013 所述的利用荆条屑培养猴头的方法,猴头的液体菌种培养基中也作为底物诱导物、提前加入荆条屑 ;其优化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重量比为 :马铃薯 20,荆条粉 5,麸皮3,葡萄糖 2,KH2PO40.3,MgSO40.15,VB110mg/L,羧甲基纤维素 0.3,水 1000mL,pH。

14、自然。0014 所述的利用荆条屑培养猴头的方法,猴头的谷粒菌种培养基中也作为底物诱导物、提前加入荆条屑 ;其优化的谷粒菌种培养基配方重量比为 :麦粒 69,荆条屑 30,生石灰 1。0015 所述利用荆条屑培养猴头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6 A. 液体菌种的制备0017 a. 一级液体菌种的制备0018 无菌条件下,将市售母种接入一级液体培养基中,25、160r/min 恒温振荡培养7d,即制得一级液体菌种 ;0019 所述一级液体菌种培养基包括 :以重量百分比计,马铃薯 20,麸皮 3,葡萄糖2,KH2PO40.3,MgSO40.15,CMC 0.3,VB110mg/L ;0020 b。

15、. 二级液体菌种的制备0021 无菌条件下,将一级液体菌种以10的接种量接入二级液体培养基中,25、160r/min 恒温振荡培养 7d,即制得二级液体菌种 ;0022 所述二级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为 :以重量百分比计,马铃薯 20,荆条屑粉 5,麸皮 3,葡萄糖 2,KH2PO40.3,MgSO40.15,CMC 0.3,VB110mg/L。0023 B. 谷粒菌种的制备0024 将步骤 A 得到的二级液体菌种接入谷粒菌种培养基,接种量为 10,22-25培养至满,得到谷粒菌种 ;0025 所述谷粒菌种培养基包括 :麦粒 69,荆条屑 30,生石灰 1 ;0026 C. 荆条、白灵菇菌糠培养料。

16、的制备说 明 书CN 104478546 A3/6 页60027 栽培用荆条、白灵菇菌糠均事先按前述粉碎 ;0028 荆条屑培养料组成包括 :荆条屑 60、白灵菇菌糠 10、棉籽皮 10、麸皮 19、生石灰 1 ;0029 准确称取荆条屑培养基的各组成成分,加水混合均匀后,堆闷 30min,装入容器内,灭菌,冷却后备用 ;0030 D. 接种、培养、采收0031 无菌条件下,将步骤B制备得到的谷粒菌种接入步骤C制备得到的荆条屑培养料,进行培养、出菇管理、采收。0032 所述利用荆条屑培养猴头的方法,步骤 D 中谷粒菌种的接种量为 5-10。0033 所述利用荆条屑培养猴头的方法,步骤 C 中盛。

17、装荆条屑培养料的容器选用聚乙烯袋、聚丙烯袋或玻璃瓶。0034 所述利用荆条屑培养猴头的方法,步骤 C 中荆条屑培养料的灭菌条件为 121高压灭菌 150min 或 100常压灭菌 24h。0035 所述利用荆条屑培养猴头的方法,液体培养基中所用荆条屑,事先粉碎并过 80 目筛。0036 所述利用荆条屑培养猴头的方法,谷粒菌种培养基中所用荆条屑,事先粉碎为木屑状。0037 本发明以荆条屑为主要原料作为栽培猴头培养基,作用有三 :0038 1、对于食用菌而言,为其提供生长所需碳源 ;0039 2、荆条目前尚未得到开发利用,资源丰富,用于食用菌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高 ;0040 3、从生态的角度来看。

18、,实现了农林废弃物的再利用,为食用菌栽培提供了一种价格低廉的栽培原料,不仅避免了资源浪费,而且大幅降低了栽培成本,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应用前景广阔。具体实施方式0041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所述内容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0042 实施例 :利用荆条屑培养猴头的方法,猴头菌种为市场采购0043 步骤 A. 液体菌种的制备0044 一级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马铃薯20,麸皮3,葡萄糖2,KH2PO40.3,MgSO40.15,VB110mg/L,CMC 0.3,pH 自然 ;0045 二级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荆条屑粉 5,马铃薯 20,麸皮 3,葡萄糖 2,KH2PO40.3,MgSO40.15。

19、,VB110mg/L,CMC 0.3,pH 自然 ;其中荆条屑粉碎过 80 目筛得粉状,与马铃薯、麸皮共煮沸 30min,过滤去渣得浸提液。0046 一级液体菌种制备时使用 500mL 锥形瓶,装液量为 200mL,121高压灭菌 30min后,无菌条件下接入市售的 PDA 斜面菌种,每瓶接种量为 4 块 0.5cm0.5cm 菌种块。接种后在 25、160r/min 的条件下,恒温振荡培养 7d。0047 二级液体菌种装液量规格、灭菌条件及培养条件同上,接种量为 10。0048 在二级液体菌种制备阶段,猴头酶活测定结果如表 1 所示 :0049 表 1 猴头的酶活数据说 明 书CN 1044。

20、78546 A4/6 页70050 0051 由表 1 可知,本发明所述二级液体培养基的漆酶酶活、CMC 酶活均比对照组 ( 未添加荆条屑 ) 的高,可见在液体培养基中添加荆条屑对菌丝的漆酶与纤维素酶的分泌起到一定的底物诱导作用,让菌丝提前适应底物 ( 荆条屑 ),从而加快菌丝在栽培料上的长速,缩短栽培周期。0052 步骤 B. 谷粒菌种的制备0053 谷粒菌种培养基配方 :麦粒 69,荆条屑 30,生石灰 1。0054 准确称取培养基各组成成分,料水比 1:1.4 进行拌料,装入 17cm32cm0.05cm聚乙烯塑料袋,每袋装干料300g,制备120袋。将优化得到的二级液体菌种以及未添加荆。

21、条屑的对照组液体菌种分别接入谷粒菌种培养基,分别接种 60 袋,测定菌长速,并记录满肩时间、满袋时间。0055 为了考察本发明所述谷粒菌种培养基的优势,本发明进行了对比试验,操作同上,对照组培养基为麦粒培养基 :麦粒 99,生石灰 1 ;0056 谷粒菌种培养基的优势对比试验结果如表 2 所示 :0057 表 2 猴头谷粒菌种的满袋时间0058 0059 0060 由表 2 可知,菌丝在“麦粒 + 荆条屑”谷粒培养基比纯麦粒培养基的长速快,这是因为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荆条屑,使菌丝能够更快适应生长底物,从而加快发菌速度,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综上,麦粒 + 荆条屑可以代替棉籽皮成为猴头、猴头。

22、种植中原种制说 明 书CN 104478546 A5/6 页8作的主料,荆条这一废弃物也得到了资源化利用,对猴头的高效栽培有重大意义。0061 C. 荆条屑培养料的制备0062 按质量比,称取荆条屑 60、白灵菇菌糠 10、棉籽皮 10、麸皮 19、生石灰1,料水比为 1 1.4 进行拌料,混合均匀后,堆闷 30min 后装入容器中进行灭菌和接种工作。0063 将上述培养料装入聚乙烯袋、聚丙烯袋或玻璃瓶内,口径不限,常规扎口,高压灭菌一般以 121灭菌 150min ;常压灭菌一般以 100灭菌,保持 24h ;冷却后接种。0064 荆条屑的用量进行了试验分析,具体如下 :0065 按表 3 。

23、所示准确称取各组成成分,将其混匀,加水,料水比为 1 1.4,把配置好的培养料装入试管,每个配方重复 5 次,121高压灭菌 150min。将步骤 B 所述谷粒菌种分别接入含有培养料的试管中,进行试管营养生长试验。0066 表 3 培养基配方 ( 干料, )0067 配方 荆条屑 白灵菇菌糠 棉籽皮 麸皮 生石灰P0 0 70 10 19 1P1 30 40 10 19 1P2 40 30 10 19 1P3 50 20 10 19 1P4 60 10 10 19 1P5 70 0 10 19 1P6 0 0 80 19 10068 0069 每隔 2 天观察一次试管中菌丝的长速和长势情况,用。

24、游标卡尺 ( 精确度 0.02mm)测定菌丝的长速。菌丝长速长势结果见表 4。0070 菌丝长速长势结果如表 4 所示。0071 表 4 猴头的菌丝生长情况0072 配方 菌丝长速 (mm/d) 菌丝长势P6 4.650.01 +P4 4.580.02 +P5 4.340.03 +说 明 书CN 104478546 A6/6 页9P3 4.310.05 +P2 4.110.04 +P1 4.030.01 +P0 3.870.02 +0073 ( 注 :列出长速均为平均值 标准误 ;+ 表示生长致密,+ 表示生长较致密,+表示生长一般。) 由表 4 可以看出,在纯白灵菇菌糠培养基上,猴头的菌丝长。

25、势较弱 ;当荆条屑添加量略有增加时,其长势较好,菌丝洁白、较致密,与纯棉籽皮培养基具有可比性,菌丝在配方 P6 上生长最快,比纯荆条屑 P5 组、纯白灵菇菌糠 P0 组长速都快。0074 上述猴头生物转化率试验结果如表 5 所示。0075 表 5 猴头的生物转化率0076 培养基编号 平均产量 (g) 平均生物效率 ( )P6 256.35 85.45P4 253.95 84.65P3 250.11 83.37P5 249.33 83.11P1 247.44 82.48P2 246.48 82.16P0 244.26 81.720077 0078 从表 5 可以看出,当以荆条屑为主要碳源达到 。

26、60,猴头株的生物转化率分别达到了 84.65,远远高于纯白灵菇菌糠的生物转化率 81.72高,尽管未达到栽培料主料纯棉籽皮的生物转化率 85.45,但具有可比性。说明荆条屑可以部分代替棉籽皮栽培猴头。0079 D. 接种、培养、采收0080 将灭菌冷却后的出菇袋,无菌操作下按照 5-10的接种量接入步骤 B 所得谷粒菌种。可将接好种的菌袋置于 24室温下进行避光培养,使菌种尽快萌发、定植。待菌丝满袋后,敞开袋口进行生殖生长管理阶段。当猴头子实体由白开始转为浅黄白色,刺长 1-5 厘米时。大小基本长足,坚实,孢子尚未弹射时,应及时采收。要保持菇棚内空气通畅,每天均要开窗通风,通风时间根据气温而定。要有一定的散射光,黑暗条件下猴头常发育不良,易畸形。0081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述荆条可用于栽培猴头,因此,将荆条作为可循环利用的生物资源,用于产业化开发,具有重要的创新意义。说 明 书CN 104478546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肥料;肥料制造〔4〕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