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面部皮肤疾病的中药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面部痤疮、粉刺、雀斑、斑痕等皮肤疾病的中药。
背景技术:面部的痤疮、粉刺、色斑等是脂溢皮肤人群的多发病,特别是对于青春期的人们,反复发作,轻者留下色素,重者会留下斑痕,严重的影响美容和健康。有的年轻人急了就用手挤压,常常会导致感染,造成严重的疾病。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面部皮肤疾病的中药,解毒、生新、开脱、理气,以解除面部疾病的痛苦。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治疗面部皮肤疾病地中药,其组成包括:解毒、生新、开脱、理气中药,所述的中药的重量份数比为:解毒中药:蒲公英20-40,元芹20-30,生新中药:元芪10-30,川穹10-30,开脱中药:荆芥10-25,杏仁10-30,菊花20-40,理气中药:青皮10-30,枳壳10-20,均为末,制成片剂、散剂或者按传统方式制成汤剂。
上述的治疗面部皮肤疾病的中药,所述的开脱中药还包括:鲜皮30-50,白瓜子20-40,所述的解毒中药中还包括双花20-40,所述的生新中药还包括石膏20-50。
上述的治疗面部皮肤疾病的中药,所述的中药中还包括升麻10-30,半夏10-30,竹叶10-20,龙骨10-30,蜈蚣1-3条。
上述的治疗面部皮肤疾病的中药,所述的中药的重量份数比是:蒲公英30,元芹25,元芪20,川穹20,荆芥15,杏仁20,菊花30,青皮20,枳壳15。
上述的治疗面部皮肤疾病的中药,所述的中药的重量份数比是:蒲公英30,元芹25,元芪20,川穹20,荆芥15,杏仁20,菊花30,青皮20,枳壳15,云苓10-20。
这个技术方案有以下有益效果:
1.面部的神经丰富,特别是脏腑的精气凝聚于头部,其虚实盛衰也表现在面部,面瘢、面痒、面刺、面疹、痤疮等均外引风寒署湿躁火,内因脏腑失调气滞血瘀,以治病邪上范于面而起。因此,本发明采用解毒、生新、开脱、理气的方法,祛湿解毒,透表以脱面部色斑,祛风刺癍影,祛瘀生新,表里兼治,以解除面部疾病的痛苦。
2.具体方解是,通过元芪、川芎补益托瘀生新,加入青皮、枳壳、云苓协同作用起到理气化瘀,浊气下行、清气上升的功效,利用竹叶附云苓以泄热,配伍中加入鲜皮,荆芥、杏仁、菊花、白瓜子所产生协同作用是开脱解毒,配伍中加入龙骨后使得本产品可以敛阴,加入石膏则使之产生生肌效果,配以蜈蚣是本产品可以祛毒,加入升麻则可以使之入位。
3.经临床试用,本产品可以治疗面部痤疮、疳疱、面疣、粉刺、各色瘢块,有效率97%以上。患面部痤疮2年,多种方法反复治疗无效的,经治疗3周既痊愈。患面部黄褐斑3年多间含痤疮的,经治疗4周痊愈。患面部风疹3年多间杂暗色斑疹的,经治疗3周痊愈,很红中型陈旧性痤疮4年的,经治疗4周痊愈。
实施例1:
治疗面部皮肤疾病的中药,其组成包括:具有解毒、生新、开脱、理气效果的中药,所述的中药的重量份数比为:解毒中药:蒲公英20,元芹20,生新中药:元芪10,川穹10,开脱中药:荆芥10,杏仁10,菊花20,理气中药:青皮10,枳壳10,均为末,制成片剂、散剂或者按传统方式制成汤剂。如制成片剂,每片一克,成人每次5-6片。
实施例2:
治疗面部皮肤疾病的中药,其组成包括:具有解毒、生新、开脱、理气效果的中药,所述的中药的重量份数比为:解毒中药:蒲公英40,元芹30,生新中药:元芪30,川穹30,开脱中药:荆芥25,杏仁30,菊花40,理气中药:青皮30,枳壳20,均为末,制成片剂、散剂或者按传统方式制成汤剂。
实施例3:
治疗面部皮肤疾病的中药,其组成包括:具有解毒、生新、开脱、理气效果的中药,所述的中药的重量份数比为:解毒中药:蒲公英25,元芹20-生新中药:元芪15,川穹15,开脱中药:荆芥20,杏仁25,菊花25,理气中药:青皮28,枳壳12,均为末,制成片剂、散剂或者按传统方式制成汤剂。
实施例4:
上述的治疗面部皮肤疾病的中药,其组成包括:开脱中药还包括:鲜皮30、40或50,白瓜子20、30或40,所述的解毒中药中还包括双花20、30或40,所述的生新中药还包括石膏20、30或50。
实施例5:
上述的治疗面部皮肤疾病的中药,所述的中药中还包括升麻10、20或30,半夏10、20或30,竹叶10、15或20,龙骨10、20或30,蜈蚣1、2或3条,云苓10或15或20均可。
实施例6:
治疗面部皮肤疾病的中药,所述的中药的重量份数比是:蒲公英30,元芹25,元芪20,川穹20,荆芥15,杏仁20,菊花30,青皮20,枳壳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