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用于泵送混凝土的水上悬索栈桥及其施工方法和用途.pdf

上传人:Y0****01 文档编号:21902 上传时间:2018-01-12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1.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328653.2

申请日:

2014.07.10

公开号:

CN104060545A

公开日:

2014.09.24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1D 21/00申请日:20140710|||公开

IPC分类号:

E01D21/00; E01D11/02; E01D101/26(2006.01)N

主分类号:

E01D21/00

申请人:

中交二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发明人:

郭佳嘉; 张鸿; 康学云; 程世斌; 陆锦平

地址:

241009 安徽省芜湖市鸠江经济开发区创新路西侧综合服务区1号楼1层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代理人:

管高峰;钱成岑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用于泵送混凝土的水上悬索栈桥及其施工方法和用途,属于桥梁施工领域,水上悬索栈桥包括通航孔两侧的贝雷栈桥,横跨通航孔连接两侧贝雷栈桥的悬索栈桥,以及沿所述悬索栈桥安装的混凝土泵管。施工方法,依次由以下步骤组成:施工塔柱结构和地锚,安装索鞍;主缆、索夹和可调节吊杆的布置安装及主缆运输;完成主缆架设和线形控制;安装踏步木方和钢丝面网、调整线形;安装混凝土泵管:本发明用于通航净宽不小于80m的航道等级为III级以上的跨江、跨海桥梁的建设。本发明是一种保证结构可靠、经济、造价底、结构施工简便快速,能克服通航等级的限制,可用于泵送混凝土的水上悬索栈桥。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可用于泵送混凝土的水上悬索栈桥,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航孔两侧的贝雷栈桥,横跨通航孔连接两侧贝雷栈桥的悬索栈桥,以及沿所述悬索栈桥安装的混凝土泵管,所述悬索栈桥由依托所述贝雷栈桥设置的两塔柱结构,依托所述贝雷栈桥外的岸上地基设置的两组地锚,设于所述塔柱结构顶端的两组索鞍,连接两组地锚并由所述索鞍支撑的两主缆,沿所述主缆分布的若干可调节吊杆以及连接两主缆上对应可调节吊杆的横向分配梁,以及沿所述主缆依次架设连接各横向分配梁直至连接所述两塔柱结构的桥面系五个部分组成,所述桥面系由连接横向分配梁的踏步木方,以及设于踏步木方上的钢丝面网组成,桥面系呈水平状态且高于所述贝雷栈桥桥面,所述混凝土泵管沿桥面系安装,所述塔柱结构包括两依托所述贝雷栈桥设置的竖直钢管,以及连接两竖直钢管的钢横撑,且其中一钢横撑兼做所述桥面系端头的横向分配梁,另一钢横撑兼做所述贝雷栈桥端头的横梁。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用于泵送混凝土的水上悬索栈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节吊杆由两段吊杆经调节器连接构成,其上段吊杆顶端经索夹与所述主缆连接,两主缆上对应的两下段吊杆底端间连接所述横向分配梁。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用于泵送混凝土的水上悬索栈桥,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器由可拆卸设于两段吊杆相对端头上的两钢板,以及连接两钢板的调节螺栓构成。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用于泵送混凝土的水上悬索栈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锚位置设有调整主缆的可调节拉杆。

5.
  一种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可用于泵送混凝土的水上悬索栈桥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由以下步骤组成:
1)施工塔柱结构和地锚,安装索鞍:
分别以贝雷栈桥和岸上路基为依托,施工塔柱结构和地锚,待塔柱结构施工完成后,在塔柱结构顶处安装索鞍;
2)主缆、索夹和可调节吊杆的布置安装及主缆运输:
根据设计主缆线形,将主缆主跨对应位置的索夹、可调节吊杆和横向分配梁预先安装好,有序地安放在方驳船上,利用方驳船将其运输到位;
3)完成主缆架设和线形控制:
将主缆从主跨穿过塔柱结构顶上的索鞍,向边跨安装固定至地锚处上,在地锚位置调整主缆至设计线形;
4)安装踏步木方和钢丝面网、调整线形:
从两端塔柱结构向跨中依次对称安装踏步木方和钢丝网面,安装完成后,调节可调节吊杆的长度,使桥面系呈水平状态,利用钢丝将踏步木方和横向分配梁紧固,从而形成一个受力明 确的传力机构;
5)安装混凝土泵管:
在桥面系中心线处安装混凝土泵管,再将桥面系线形进行微调,线形监测合格后即可投入使用。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用于泵送混凝土的水上悬索栈桥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1)步中索鞍和地锚中心线与主索的设计中心线对中。

7.
  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水上悬索栈桥在泵送混凝土上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用于通航净宽不小于80m的航道等级为III级以上的的跨江、跨海桥梁的建设,且仅在待建桥梁的一侧岸边建立混凝土搅拌站,并通过水上悬索栈桥完成两侧的混凝土的运输和泵送。

说明书

可用于泵送混凝土的水上悬索栈桥及其施工方法和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桥梁施工领域,适用于在通航水域,特别是在通航等级较高的情况下的桥梁现浇施工。
背景技术
传统施工采用的设备(或临时结构):
由于受到通航净宽及净高的影响,特别是对于驳船超过1000t,航道等级为III级以上的的跨江、跨海桥梁,要求通航净宽不小于80m,目前,桥梁混凝土的现浇施工采用三种方式进行:
第一种是将栈桥通航段断开,通过在待建桥梁的两岸建立混凝土搅拌站的方式分别完成各自的混凝土配制、搅拌和泵送,其特点是:两岸的项目施工互不干扰。
第二种是将栈桥通航段断开,通过在待建桥梁的一侧岸边建立混凝土搅拌站,再通过混凝土搅拌车绕行到对岸或者通过搅拌船的方式完成对岸侧桥梁施工所需的混凝土搅拌和泵送。其特点是:能够节省施工场地,同时节省了一套混凝土配制和搅拌设备。
第三种则是对于桥下通航等级较低的桥梁(通航净宽在45m以下),通过设置可提升桁架的形式来实现通航段栈桥的贯通,从而可以通过仅在待建桥梁的一侧岸边建立混凝土搅拌站的形式来完成两侧的混凝土的运输和泵送。
传统施工的局限性:
由于受通航的影响,采用上述的第一种和第二种方案则需要将传统的施工栈桥断开,从而在施工过程中容易造成施工的协调性较差,其中第一种方案则需要在待建桥的两岸分别配置用于混凝土的配制、搅拌的场地,施工场地占用较多,对于混凝土预制搅拌及泵送设备,而增加一套设备需要对应增加设备资金投入,同时也增加了一套作业和管理班组,这些对于人工费用和机械费用昂贵的今天,投入量是相当大的。
第二种方案虽然能够节省场地,它需要较大的混凝土运输行程,投入的运费多、混凝土车(驳船)的损耗较大,而且长时间的运输很可能造成混凝土的质量难以保证,甚至有可能延误施工进度。
第三种方案综合了前两种方案的优点,既节省了施工场地又节省了一套混凝土配制和搅拌设备,但是该方案的跨越能力小,提升桁架的跨径不超过50m,而且跨径超过30m后,自重较大、桁架杆件的稳定性较差,其可行性容易受航道等级特别是对于跨江、跨海的主航道桥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保证结构可靠、经济、造价底、结构施工简便快速,能克服通航等级的限制,可用于泵送混凝土的水上悬索栈桥,以及其施工方法和用途。
本发明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可用于泵送混凝土的水上悬索栈桥,包括通航孔两侧的贝雷栈桥,横跨通航孔连接两侧贝雷栈桥的悬索栈桥,以及沿所述悬索栈桥安装的混凝土泵管,所述悬索栈桥由依托所述贝雷栈桥设置的两塔柱结构,依托所述贝雷栈桥外的岸上地基设置的两组地锚,设于所述塔柱结构顶端的两组索鞍,连接两组地锚并由所述索鞍支撑的两主缆,沿所述主缆分布的若干可调节吊杆以及连接两主缆上对应可调节吊杆的横向分配梁,以及沿所述主缆依次架设连接各横向分配梁直至连接所述两塔柱结构的桥面系五个部分组成,所述桥面系由连接横向分配梁的踏步木方,以及设于踏步木方上的钢丝面网组成,桥面系呈水平状态且高于所述贝雷栈桥桥面,所述混凝土泵管沿桥面系安装,所述塔柱结构包括两依托所述贝雷栈桥设置的竖直钢管,以及连接两竖直钢管的钢横撑,且其中一钢横撑兼做所述桥面系端头的横向分配梁,另一钢横撑兼做所述贝雷栈桥端头的横梁。
作为选择,所述可调节吊杆由两段吊杆经调节器连接构成,其上段吊杆顶端经索夹与所述主缆连接,两主缆上对应的两下段吊杆底端间连接所述横向分配梁。
作为进一步选择,所述调节器由可拆卸设于两段吊杆相对端头上的两钢板,以及连接两钢板的调节螺栓构成。
作为选择,所述地锚位置设有调整主缆的可调节拉杆。
一种前述可用于泵送混凝土的水上悬索栈桥的施工方法,依次由以下步骤组成:
1)施工塔柱结构和地锚,安装索鞍:
分别以贝雷栈桥和岸上路基为依托,施工塔柱结构和地锚,待塔柱结构施工完成后,在塔柱结构顶处安装索鞍;
2)主缆、索夹和可调节吊杆的布置安装及主缆运输:
根据设计主缆线形,将主缆主跨对应位置的索夹、可调节吊杆和横向分配梁预先安装好,有序地安放在方驳船上,利用方驳船将其运输到位;
3)完成主缆架设和线形控制:
将主缆从主跨穿过塔柱结构顶上的索鞍,向边跨安装固定至地锚处上,在地锚位置调整主缆至设计线形;
4)安装踏步木方和钢丝面网、调整线形:
从两端塔柱结构向跨中依次对称安装踏步木方和钢丝网面,安装完成后,调节可调节吊 杆的长度,使桥面系呈水平状态,利用钢丝将踏步木方和横向分配梁紧固,从而形成一个受力明确的传力机构;
5)安装混凝土泵管:
在桥面系中心线处安装混凝土泵管,再将桥面系线形进行微调,线形监测合格后即可投入使用。
作为选择,所述1)步中索鞍和地锚中心线与主索的设计中心线对中。
上述方案中,所述对中即主缆中心线、索鞍中心线和地锚锚固体系的中心线重合,悬索桥主要受力结构就是主缆、索鞍和地锚,主缆的受力一部分通过索鞍传给主塔,另一部分是通过地锚锚固体系传递给地锚,因此“主缆中心线、索鞍中心线和地锚锚固体系的中心线重合”最佳。
前述水上悬索栈桥在泵送混凝土上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用于通航净宽不小于80m的航道等级为III级以上的的跨江、跨海桥梁的建设,且仅在待建桥梁的一侧岸边建立混凝土搅拌站,并通过水上悬索栈桥完成两侧的混凝土的运输和泵送。
前述本发明主方案及其各进一步选择方案可以自由组合以形成多个方案,均为本发明可采用并要求保护的方案:如本发明,各选择即可和其他选择任意组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了解本发明方案后根据现有技术和公知常识可明了有多种组合,均为本发明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在此不做穷举。
本发明方案的特点在于:
1)能克服通航等级的限制。充分利用悬索桥的跨越能力,有效地克服了贯通的栈桥不能跨越航道等级较高的主航道的问题。
2)结构自重轻、经济、造价底,该结构采用了桥梁结构中最为轻巧的悬索结构,能充分利用高强材料的抗拉性能,可以做到自重轻,跨越能力强,而且在保证通航要求的最小跨度下,利用该结构形式可以实现一次性放索张拉,克服了传统悬索桥施工工艺复杂、施工风险高的缺点,因此采用该结构既能减少材料的投入,又能缩短工程进度,从而有着较好的经济性。
3)结构施工简便,由于结构自重轻,主缆可以通过两端地锚处的千斤顶用张拉的方式来实现安装,除主缆外单个构件的重量不超过80kg,无需大型吊装设备即可实现结构的装拆。
4)结构受力可靠,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材料的承载能力:水上悬索栈桥的施工荷载最终通过主缆传递给地锚结构,由于结构相对跨度悬索桥而言,传递给地锚的水平力小,如果在地锚位置存在施工平台的话,则可以将施工平台进行加固处理后直接用作地锚。主缆 可采用镀锌钢芯钢丝绳,吊杆可采用精轧螺纹钢,而对于踏步构件,由于其跨度很小,而且还固定有钢丝面网,可以仅采用抗拉强度和抗剪强度满足承载力要求的自重轻的木方就可以了,这样便能进一步减小传递给主缆的荷载,从而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材料的强度。
5)施工方法简单可靠而高效:常规悬索桥因为跨度大,主缆很重,线形控制很繁琐,施工方法有两种(空中纺丝法和平行索股法),但是都非常复杂,而且工序很多,还需要架设猫道,而本申请悬索桥施工避开了这些问题,仅仅简单5个施工步骤操作就可以了;对于桥面系的架设,常规悬索桥需要配置拦在吊机等大型吊装设备,而我们这种悬索桥的桥面系不需要大型机械设备,甚至完全可以人工架设,省时省力。因此安拆都很方便,快捷。
本申请方案,通过大型有限元计算,全面分析了在混凝土泵送、工作人员施工作业以及空载抗台的情况下,利用该结构体系计算得到的内力及线形均能保证结构的正常使用,确保了在上述两种情况下结构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整个体系受力明确,传力可靠、便于施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克服了传统栈桥要么不能拉通要么跨度太小,不能满足通航要求的缺点,同时又克服了常规悬索桥施工复杂、投入大型设备多、施工周期长等缺点,对于水上特别是海上架桥施工,采用该新型结构及施工工艺,能极大地节约工程造价,极大地提高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立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塔柱结构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桥面系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施工方法步骤1的工艺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施工方法步骤2的工艺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施工方法步骤3的工艺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施工方法步骤4的工艺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施工方法步骤4的工艺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施工方法步骤4的工艺示意图;
其中1为贝雷栈桥、2为塔柱结构、3为地锚、4为主缆、5为可调节吊杆、6为横向分配梁、7为桥面系、8为索夹、9为索鞍、10为方驳船、21为竖直钢管、22为钢横撑、51为吊杆、52为调节器、53为钢板、54为调节螺栓、71为踏步木方、72为钢丝面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列非限制性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
如图1至3所示,一种可用于泵送混凝土的水上悬索栈桥,包括通航孔两侧的贝雷栈桥1,横跨通航孔连接两侧贝雷栈桥1的悬索栈桥,以及沿悬索栈桥安装的混凝土泵管,悬索栈桥由依托贝雷栈桥1设置的两塔柱结构2,依托贝雷栈桥1外的岸上地基设置的两组地锚3,设于塔柱结构2顶端的两组索鞍9,连接两组地锚3并由索鞍9支撑的两主缆4,沿主缆4分布的若干可调节吊杆5以及连接两主缆4上对应可调节吊杆5的横向分配梁6,以及沿主缆4依次架设连接各横向分配梁6直至连接两塔柱结构2的桥面系7五个部分组成,桥面系7由连接横向分配梁6的踏步木方71,以及设于踏步木方71上的钢丝面网72组成,桥面系7呈水平状态且高于贝雷栈桥1桥面,混凝土泵管沿桥面系7安装,塔柱结构2包括两依托贝雷栈桥1设置的竖直钢管21,以及连接两竖直钢管21的钢横撑22,且其中一钢横撑22兼做桥面系7端头的横向分配梁6(如图2所示自上而下的第二钢横撑22),另一钢横撑22兼做贝雷栈桥1端头的横梁(如图2所示自上而下的第三钢横撑22)。作为选择,如本实施例所示,可调节吊杆5由两段吊杆51经调节器52连接构成,其上段吊杆51顶端经索夹8与主缆4连接,两主缆4上对应的两下段吊杆51底端间连接横向分配梁6。调节器52由可拆卸设于两段吊杆51相对端头上的两钢板53,以及连接两钢板53的调节螺栓54构成。地锚3位置设有调整主缆4的可调节拉杆,用以调整主缆至设计线形。
以跨度为68m的水上悬索栈桥为例,结构组成可以采用以下方案:
该栈桥两端接12m跨的贝雷栈桥1,中间塔柱结构2采用直径为1.2m、壁厚为12mm的钢管21,立柱悬臂高度为16.76m,为保证其稳定性,侧向采用2HM588×300的H型钢横撑22连接,该构件既起到平联的作用,减小了立柱的平面内计算长度;又起到横梁的作用,为后续作业提供支撑。
主缆4采用强度为1960MPa镀锌钢芯钢丝绳;吊杆51采用的精轧螺纹钢,为了在安装的过程中方便调节桥面系线形,吊杆上安装了调节器52,吊杆52跟主缆4采用索夹8连接;桥面系7采用横向分配梁6、踏步木方71和钢丝面网72。
前述水上悬索栈桥能够用于通航净宽不小于80m的航道等级为III级以上的的跨江、跨海桥梁的建设,且可以仅在待建桥梁的一侧岸边建立混凝土搅拌站,并通过水上悬索栈桥完成两侧的混凝土的运输和泵送。
如图4-9所示,前述可用于泵送混凝土的水上悬索栈桥的施工方法,依次由以下步骤组成:
1)施工塔柱结构2和地锚3,安装索鞍9:
分别以贝雷栈桥1和岸上路基为依托,施工塔柱结构2和地锚3,待塔柱结构2施工完成后,在塔柱结构2顶处安装索鞍9,其中索鞍9和地锚3中心线与主索4的设计中心线尽 量对中。
2)主缆4、索夹8和可调节吊杆5的布置安装及主缆运输:
根据设计主缆线形,将主缆4主跨对应位置的索夹8、可调节吊杆5和横向分配梁6预先安装好,有序地安放在方驳船10上,利用方驳船10将其运输到位;
3)完成主缆4架设和线形控制:
将主缆4从主跨穿过塔柱结构2顶上的索鞍9,向边跨安装固定至地锚3处上,在地锚位置通过可调节拉杆调整主缆至设计线形;
4)安装踏步木方71和钢丝面网72、调整线形:
从两端塔柱结构2向跨中依次对称安装踏步木方71和钢丝网面72,安装完成后,调节可调节吊杆5的长度,使桥面系7呈水平状态,利用钢丝将踏步木方71和横向分配梁6紧固,从而形成一个受力明确的传力机构;
5)安装混凝土泵管:
在桥面系7中心线处安装混凝土泵管,再将桥面系7线形进行微调,线形监测合格后即可投入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可用于泵送混凝土的水上悬索栈桥及其施工方法和用途.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可用于泵送混凝土的水上悬索栈桥及其施工方法和用途.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可用于泵送混凝土的水上悬索栈桥及其施工方法和用途.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可用于泵送混凝土的水上悬索栈桥及其施工方法和用途.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用于泵送混凝土的水上悬索栈桥及其施工方法和用途.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60545A43申请公布日20140924CN104060545A21申请号201410328653222申请日20140710E01D21/00200601E01D11/02200601E01D101/2620060171申请人中交二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地址241009安徽省芜湖市鸠江经济开发区创新路西侧综合服务区1号楼1层申请人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72发明人郭佳嘉张鸿康学云程世斌陆锦平74专利代理机构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1214代理人管高峰钱成岑54发明名称可用于泵送混凝土的水上悬索栈桥及其施工方法和用途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用于泵送混凝土。

2、的水上悬索栈桥及其施工方法和用途,属于桥梁施工领域,水上悬索栈桥包括通航孔两侧的贝雷栈桥,横跨通航孔连接两侧贝雷栈桥的悬索栈桥,以及沿所述悬索栈桥安装的混凝土泵管。施工方法,依次由以下步骤组成施工塔柱结构和地锚,安装索鞍;主缆、索夹和可调节吊杆的布置安装及主缆运输;完成主缆架设和线形控制;安装踏步木方和钢丝面网、调整线形;安装混凝土泵管本发明用于通航净宽不小于80M的航道等级为III级以上的跨江、跨海桥梁的建设。本发明是一种保证结构可靠、经济、造价底、结构施工简便快速,能克服通航等级的限制,可用于泵送混凝土的水上悬索栈桥。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5页附图5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

3、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5页附图5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60545ACN104060545A1/2页21一种可用于泵送混凝土的水上悬索栈桥,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航孔两侧的贝雷栈桥,横跨通航孔连接两侧贝雷栈桥的悬索栈桥,以及沿所述悬索栈桥安装的混凝土泵管,所述悬索栈桥由依托所述贝雷栈桥设置的两塔柱结构,依托所述贝雷栈桥外的岸上地基设置的两组地锚,设于所述塔柱结构顶端的两组索鞍,连接两组地锚并由所述索鞍支撑的两主缆,沿所述主缆分布的若干可调节吊杆以及连接两主缆上对应可调节吊杆的横向分配梁,以及沿所述主缆依次架设连接各横向分配梁直至连接所述两塔柱结构的桥面系五个部分组成,所述桥面。

4、系由连接横向分配梁的踏步木方,以及设于踏步木方上的钢丝面网组成,桥面系呈水平状态且高于所述贝雷栈桥桥面,所述混凝土泵管沿桥面系安装,所述塔柱结构包括两依托所述贝雷栈桥设置的竖直钢管,以及连接两竖直钢管的钢横撑,且其中一钢横撑兼做所述桥面系端头的横向分配梁,另一钢横撑兼做所述贝雷栈桥端头的横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用于泵送混凝土的水上悬索栈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节吊杆由两段吊杆经调节器连接构成,其上段吊杆顶端经索夹与所述主缆连接,两主缆上对应的两下段吊杆底端间连接所述横向分配梁。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用于泵送混凝土的水上悬索栈桥,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器由可拆卸设于两段吊杆相对端头上的两钢板,以及。

5、连接两钢板的调节螺栓构成。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用于泵送混凝土的水上悬索栈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锚位置设有调整主缆的可调节拉杆。5一种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可用于泵送混凝土的水上悬索栈桥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由以下步骤组成1施工塔柱结构和地锚,安装索鞍分别以贝雷栈桥和岸上路基为依托,施工塔柱结构和地锚,待塔柱结构施工完成后,在塔柱结构顶处安装索鞍;2主缆、索夹和可调节吊杆的布置安装及主缆运输根据设计主缆线形,将主缆主跨对应位置的索夹、可调节吊杆和横向分配梁预先安装好,有序地安放在方驳船上,利用方驳船将其运输到位;3完成主缆架设和线形控制将主缆从主跨穿过塔柱结构顶上的索鞍,向边跨安。

6、装固定至地锚处上,在地锚位置调整主缆至设计线形;4安装踏步木方和钢丝面网、调整线形从两端塔柱结构向跨中依次对称安装踏步木方和钢丝网面,安装完成后,调节可调节吊杆的长度,使桥面系呈水平状态,利用钢丝将踏步木方和横向分配梁紧固,从而形成一个受力明确的传力机构;5安装混凝土泵管在桥面系中心线处安装混凝土泵管,再将桥面系线形进行微调,线形监测合格后即可投入使用。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用于泵送混凝土的水上悬索栈桥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1步中索鞍和地锚中心线与主索的设计中心线对中。7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水上悬索栈桥在泵送混凝土上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用于通航净宽不小于80M的航道等级为III。

7、级以上的的跨江、跨海桥梁的建设,且仅权利要求书CN104060545A2/2页3在待建桥梁的一侧岸边建立混凝土搅拌站,并通过水上悬索栈桥完成两侧的混凝土的运输和泵送。权利要求书CN104060545A1/5页4可用于泵送混凝土的水上悬索栈桥及其施工方法和用途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桥梁施工领域,适用于在通航水域,特别是在通航等级较高的情况下的桥梁现浇施工。背景技术0002传统施工采用的设备或临时结构0003由于受到通航净宽及净高的影响,特别是对于驳船超过1000T,航道等级为III级以上的的跨江、跨海桥梁,要求通航净宽不小于80M,目前,桥梁混凝土的现浇施工采用三种方式进行0004第一种是将。

8、栈桥通航段断开,通过在待建桥梁的两岸建立混凝土搅拌站的方式分别完成各自的混凝土配制、搅拌和泵送,其特点是两岸的项目施工互不干扰。0005第二种是将栈桥通航段断开,通过在待建桥梁的一侧岸边建立混凝土搅拌站,再通过混凝土搅拌车绕行到对岸或者通过搅拌船的方式完成对岸侧桥梁施工所需的混凝土搅拌和泵送。其特点是能够节省施工场地,同时节省了一套混凝土配制和搅拌设备。0006第三种则是对于桥下通航等级较低的桥梁通航净宽在45M以下,通过设置可提升桁架的形式来实现通航段栈桥的贯通,从而可以通过仅在待建桥梁的一侧岸边建立混凝土搅拌站的形式来完成两侧的混凝土的运输和泵送。0007传统施工的局限性0008由于受通航。

9、的影响,采用上述的第一种和第二种方案则需要将传统的施工栈桥断开,从而在施工过程中容易造成施工的协调性较差,其中第一种方案则需要在待建桥的两岸分别配置用于混凝土的配制、搅拌的场地,施工场地占用较多,对于混凝土预制搅拌及泵送设备,而增加一套设备需要对应增加设备资金投入,同时也增加了一套作业和管理班组,这些对于人工费用和机械费用昂贵的今天,投入量是相当大的。0009第二种方案虽然能够节省场地,它需要较大的混凝土运输行程,投入的运费多、混凝土车驳船的损耗较大,而且长时间的运输很可能造成混凝土的质量难以保证,甚至有可能延误施工进度。0010第三种方案综合了前两种方案的优点,既节省了施工场地又节省了一套混。

10、凝土配制和搅拌设备,但是该方案的跨越能力小,提升桁架的跨径不超过50M,而且跨径超过30M后,自重较大、桁架杆件的稳定性较差,其可行性容易受航道等级特别是对于跨江、跨海的主航道桥的影响。发明内容001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保证结构可靠、经济、造价底、结构施工简便快速,能克服通航等级的限制,可用于泵送混凝土的水上悬索栈桥,以及其施工方法和用途。0012本发明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0013一种可用于泵送混凝土的水上悬索栈桥,包括通航孔两侧的贝雷栈桥,横跨通航说明书CN104060545A2/5页5孔连接两侧贝雷栈桥的悬索栈桥,以及沿所述悬索栈桥安装的混凝土泵管,所述悬索栈桥由依托所述贝雷栈。

11、桥设置的两塔柱结构,依托所述贝雷栈桥外的岸上地基设置的两组地锚,设于所述塔柱结构顶端的两组索鞍,连接两组地锚并由所述索鞍支撑的两主缆,沿所述主缆分布的若干可调节吊杆以及连接两主缆上对应可调节吊杆的横向分配梁,以及沿所述主缆依次架设连接各横向分配梁直至连接所述两塔柱结构的桥面系五个部分组成,所述桥面系由连接横向分配梁的踏步木方,以及设于踏步木方上的钢丝面网组成,桥面系呈水平状态且高于所述贝雷栈桥桥面,所述混凝土泵管沿桥面系安装,所述塔柱结构包括两依托所述贝雷栈桥设置的竖直钢管,以及连接两竖直钢管的钢横撑,且其中一钢横撑兼做所述桥面系端头的横向分配梁,另一钢横撑兼做所述贝雷栈桥端头的横梁。0014。

12、作为选择,所述可调节吊杆由两段吊杆经调节器连接构成,其上段吊杆顶端经索夹与所述主缆连接,两主缆上对应的两下段吊杆底端间连接所述横向分配梁。0015作为进一步选择,所述调节器由可拆卸设于两段吊杆相对端头上的两钢板,以及连接两钢板的调节螺栓构成。0016作为选择,所述地锚位置设有调整主缆的可调节拉杆。0017一种前述可用于泵送混凝土的水上悬索栈桥的施工方法,依次由以下步骤组成00181施工塔柱结构和地锚,安装索鞍0019分别以贝雷栈桥和岸上路基为依托,施工塔柱结构和地锚,待塔柱结构施工完成后,在塔柱结构顶处安装索鞍;00202主缆、索夹和可调节吊杆的布置安装及主缆运输0021根据设计主缆线形,将主。

13、缆主跨对应位置的索夹、可调节吊杆和横向分配梁预先安装好,有序地安放在方驳船上,利用方驳船将其运输到位;00223完成主缆架设和线形控制0023将主缆从主跨穿过塔柱结构顶上的索鞍,向边跨安装固定至地锚处上,在地锚位置调整主缆至设计线形;00244安装踏步木方和钢丝面网、调整线形0025从两端塔柱结构向跨中依次对称安装踏步木方和钢丝网面,安装完成后,调节可调节吊杆的长度,使桥面系呈水平状态,利用钢丝将踏步木方和横向分配梁紧固,从而形成一个受力明确的传力机构;00265安装混凝土泵管0027在桥面系中心线处安装混凝土泵管,再将桥面系线形进行微调,线形监测合格后即可投入使用。0028作为选择,所述1步。

14、中索鞍和地锚中心线与主索的设计中心线对中。0029上述方案中,所述对中即主缆中心线、索鞍中心线和地锚锚固体系的中心线重合,悬索桥主要受力结构就是主缆、索鞍和地锚,主缆的受力一部分通过索鞍传给主塔,另一部分是通过地锚锚固体系传递给地锚,因此“主缆中心线、索鞍中心线和地锚锚固体系的中心线重合”最佳。0030前述水上悬索栈桥在泵送混凝土上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用于通航净宽不小于80M的航道等级为III级以上的的跨江、跨海桥梁的建设,且仅在待建桥梁的一侧岸边建立混凝土搅拌站,并通过水上悬索栈桥完成两侧的混凝土的运输和泵送。说明书CN104060545A3/5页60031前述本发明主方案及其各进一步选择方案。

15、可以自由组合以形成多个方案,均为本发明可采用并要求保护的方案如本发明,各选择即可和其他选择任意组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了解本发明方案后根据现有技术和公知常识可明了有多种组合,均为本发明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在此不做穷举。0032本发明方案的特点在于00331能克服通航等级的限制。充分利用悬索桥的跨越能力,有效地克服了贯通的栈桥不能跨越航道等级较高的主航道的问题。00342结构自重轻、经济、造价底,该结构采用了桥梁结构中最为轻巧的悬索结构,能充分利用高强材料的抗拉性能,可以做到自重轻,跨越能力强,而且在保证通航要求的最小跨度下,利用该结构形式可以实现一次性放索张拉,克服了传统悬索桥施工工艺复杂、施工。

16、风险高的缺点,因此采用该结构既能减少材料的投入,又能缩短工程进度,从而有着较好的经济性。00353结构施工简便,由于结构自重轻,主缆可以通过两端地锚处的千斤顶用张拉的方式来实现安装,除主缆外单个构件的重量不超过80KG,无需大型吊装设备即可实现结构的装拆。00364结构受力可靠,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材料的承载能力水上悬索栈桥的施工荷载最终通过主缆传递给地锚结构,由于结构相对跨度悬索桥而言,传递给地锚的水平力小,如果在地锚位置存在施工平台的话,则可以将施工平台进行加固处理后直接用作地锚。主缆可采用镀锌钢芯钢丝绳,吊杆可采用精轧螺纹钢,而对于踏步构件,由于其跨度很小,而且还固定有钢丝面网,可以仅采用。

17、抗拉强度和抗剪强度满足承载力要求的自重轻的木方就可以了,这样便能进一步减小传递给主缆的荷载,从而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材料的强度。00375施工方法简单可靠而高效常规悬索桥因为跨度大,主缆很重,线形控制很繁琐,施工方法有两种空中纺丝法和平行索股法,但是都非常复杂,而且工序很多,还需要架设猫道,而本申请悬索桥施工避开了这些问题,仅仅简单5个施工步骤操作就可以了;对于桥面系的架设,常规悬索桥需要配置拦在吊机等大型吊装设备,而我们这种悬索桥的桥面系不需要大型机械设备,甚至完全可以人工架设,省时省力。因此安拆都很方便,快捷。0038本申请方案,通过大型有限元计算,全面分析了在混凝土泵送、工作人员施工作业以及。

18、空载抗台的情况下,利用该结构体系计算得到的内力及线形均能保证结构的正常使用,确保了在上述两种情况下结构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整个体系受力明确,传力可靠、便于施工。003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克服了传统栈桥要么不能拉通要么跨度太小,不能满足通航要求的缺点,同时又克服了常规悬索桥施工复杂、投入大型设备多、施工周期长等缺点,对于水上特别是海上架桥施工,采用该新型结构及施工工艺,能极大地节约工程造价,极大地提高施工效率。附图说明0040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立面结构示意图;0041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塔柱结构的侧面结构示意图;0042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桥面系的侧面结构示意图;说明书CN104060545A4/5页。

19、70043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施工方法步骤1的工艺示意图;0044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施工方法步骤2的工艺示意图;0045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施工方法步骤3的工艺示意图;0046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施工方法步骤4的工艺示意图;0047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施工方法步骤4的工艺示意图;0048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施工方法步骤4的工艺示意图;0049其中1为贝雷栈桥、2为塔柱结构、3为地锚、4为主缆、5为可调节吊杆、6为横向分配梁、7为桥面系、8为索夹、9为索鞍、10为方驳船、21为竖直钢管、22为钢横撑、51为吊杆、52为调节器、53为钢板、54为调节螺栓、71为踏步木方、72为钢丝面网。具体实施方式0050。

20、下列非限制性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0051如图1至3所示,一种可用于泵送混凝土的水上悬索栈桥,包括通航孔两侧的贝雷栈桥1,横跨通航孔连接两侧贝雷栈桥1的悬索栈桥,以及沿悬索栈桥安装的混凝土泵管,悬索栈桥由依托贝雷栈桥1设置的两塔柱结构2,依托贝雷栈桥1外的岸上地基设置的两组地锚3,设于塔柱结构2顶端的两组索鞍9,连接两组地锚3并由索鞍9支撑的两主缆4,沿主缆4分布的若干可调节吊杆5以及连接两主缆4上对应可调节吊杆5的横向分配梁6,以及沿主缆4依次架设连接各横向分配梁6直至连接两塔柱结构2的桥面系7五个部分组成,桥面系7由连接横向分配梁6的踏步木方71,以及设于踏步木方71上的钢丝面网72组成,。

21、桥面系7呈水平状态且高于贝雷栈桥1桥面,混凝土泵管沿桥面系7安装,塔柱结构2包括两依托贝雷栈桥1设置的竖直钢管21,以及连接两竖直钢管21的钢横撑22,且其中一钢横撑22兼做桥面系7端头的横向分配梁6如图2所示自上而下的第二钢横撑22,另一钢横撑22兼做贝雷栈桥1端头的横梁如图2所示自上而下的第三钢横撑22。作为选择,如本实施例所示,可调节吊杆5由两段吊杆51经调节器52连接构成,其上段吊杆51顶端经索夹8与主缆4连接,两主缆4上对应的两下段吊杆51底端间连接横向分配梁6。调节器52由可拆卸设于两段吊杆51相对端头上的两钢板53,以及连接两钢板53的调节螺栓54构成。地锚3位置设有调整主缆4的。

22、可调节拉杆,用以调整主缆至设计线形。0052以跨度为68M的水上悬索栈桥为例,结构组成可以采用以下方案0053该栈桥两端接12M跨的贝雷栈桥1,中间塔柱结构2采用直径为12M、壁厚为12MM的钢管21,立柱悬臂高度为1676M,为保证其稳定性,侧向采用2HM588300的H型钢横撑22连接,该构件既起到平联的作用,减小了立柱的平面内计算长度;又起到横梁的作用,为后续作业提供支撑。0054主缆4采用强度为1960MPA镀锌钢芯钢丝绳;吊杆51采用的精轧螺纹钢,为了在安装的过程中方便调节桥面系线形,吊杆上安装了调节器52,吊杆52跟主缆4采用索夹8连接;桥面系7采用横向分配梁6、踏步木方71和钢丝。

23、面网72。0055前述水上悬索栈桥能够用于通航净宽不小于80M的航道等级为III级以上的的跨江、跨海桥梁的建设,且可以仅在待建桥梁的一侧岸边建立混凝土搅拌站,并通过水上悬索栈桥完成两侧的混凝土的运输和泵送。0056如图49所示,前述可用于泵送混凝土的水上悬索栈桥的施工方法,依次由以下说明书CN104060545A5/5页8步骤组成00571施工塔柱结构2和地锚3,安装索鞍90058分别以贝雷栈桥1和岸上路基为依托,施工塔柱结构2和地锚3,待塔柱结构2施工完成后,在塔柱结构2顶处安装索鞍9,其中索鞍9和地锚3中心线与主索4的设计中心线尽量对中。00592主缆4、索夹8和可调节吊杆5的布置安装及主。

24、缆运输0060根据设计主缆线形,将主缆4主跨对应位置的索夹8、可调节吊杆5和横向分配梁6预先安装好,有序地安放在方驳船10上,利用方驳船10将其运输到位;00613完成主缆4架设和线形控制0062将主缆4从主跨穿过塔柱结构2顶上的索鞍9,向边跨安装固定至地锚3处上,在地锚位置通过可调节拉杆调整主缆至设计线形;00634安装踏步木方71和钢丝面网72、调整线形0064从两端塔柱结构2向跨中依次对称安装踏步木方71和钢丝网面72,安装完成后,调节可调节吊杆5的长度,使桥面系7呈水平状态,利用钢丝将踏步木方71和横向分配梁6紧固,从而形成一个受力明确的传力机构;00655安装混凝土泵管0066在桥面系7中心线处安装混凝土泵管,再将桥面系7线形进行微调,线形监测合格后即可投入使用。0067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说明书CN104060545A1/5页9图1说明书附图CN104060545A2/5页10图2说明书附图CN104060545A103/5页11图3图4说明书附图CN104060545A114/5页12图5图6图7说明书附图CN104060545A125/5页13图8图9说明书附图CN104060545A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