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新生儿肺热血瘀型脐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新生儿肺热血瘀型脐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38505A43申请公布日20141112CN104138505A21申请号201410409671322申请日20140820A61K36/8966200601A61P11/00200601A61P11/10200601A61P17/02200601A61K33/06200601A61K35/56200601A61K35/64200601A61K9/06200601A61K9/1620060171申请人孔春妍地址250001山东省济南市经八路1号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72发明人孔春妍朱靖74专利代理机构济南智圆行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37231代理人刘。
2、尔才54发明名称一种治疗新生儿肺热血瘀型脐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新生儿肺热血瘀型脐炎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原料药材蝉蜕、菊花、浮萍、寒水石、天花粉、鸭跖草、黄芩、黄柏、龙胆、苦参、白鲜皮、苦豆子、马尾连、连翘、穿心莲、重楼、金荞麦、金果榄、木蝴蝶、马齿苋、甘草、刺五加、绞股蓝、水红花子、天浆壳、金瓜核、吉祥草、伊贝母、猪仔笠、大肺筋草、秋海棠根、蝤蛑和天脚板根。本发明具有清肺化痰,活血化瘀的功效,主治新生儿肺热血瘀型脐炎。本发明治疗新生儿肺热血瘀型脐炎,内外兼治,治表的同时治本,并且采用纯天然中药材,重视整体观念,靶向性较强,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少。
3、,同时可提高整体免疫力,及时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等。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14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14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38505ACN104138505A1/2页21一种治疗新生儿肺热血瘀型脐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原料药材蝉蜕、菊花、浮萍、寒水石、天花粉、鸭跖草、黄芩、黄柏、龙胆、苦参、白鲜皮、苦豆子、马尾连、连翘、穿心莲、重楼、金荞麦、金果榄、木蝴蝶、马齿苋、甘草、刺五加、绞股蓝、水红花子、天浆壳、金瓜核、吉祥草、伊贝母、猪仔笠、大肺筋草、秋海棠根、蝤蛑和天脚板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
4、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蝉蜕1030重量份、菊花1532重量份、浮萍1028重量份、寒水石1225重量份、天花粉1028重量份、鸭跖草1020重量份、黄芩1525重量份、黄柏1020重量份、龙胆1226重量份、苦参1020重量份、白鲜皮1525重量份、苦豆子612重量份、马尾连1020重量份、连翘1525重量份、穿心莲511重量份、重楼815重量份、金荞麦1020重量份、金果榄1425重量份、木蝴蝶1026重量份、马齿苋1528重量份、甘草1026重量份、刺五加1020重量份、绞股蓝1020重量份、水红花子1528重量份、天浆壳1028重量份、金瓜核1530重量份、吉。
5、祥草1020重量份、伊贝母1527重量份、猪仔笠1028重量份、大肺筋草1228重量份、秋海棠根1026重量份、蝤蛑1324重量份和天脚板根1020重量份。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蝉蜕2030重量份、菊花2532重量份、浮萍1018重量份、寒水石1220重量份、天花粉1018重量份、鸭跖草1520重量份、黄芩1520重量份、黄柏1520重量份、龙胆1220重量份、苦参1520重量份、白鲜皮1520重量份、苦豆子67重量份、马尾连1520重量份、连翘1520重量份、穿心莲57重量份、重楼812重量份、金荞麦1520重量份、金果榄14。
6、20重量份、木蝴蝶1016重量份、马齿苋1520重量份、甘草1016重量份、刺五加1015重量份、绞股蓝1520重量份、水红花子1520重量份、天浆壳1018重量份、金瓜核1520重量份、吉祥草1520重量份、伊贝母1520重量份、猪仔笠1018重量份、大肺筋草1220重量份、秋海棠根1016重量份、蝤蛑1320重量份和天脚板根1520重量份。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蝉蜕10重量份、菊花22重量份、浮萍28重量份、寒水石25重量份、天花粉25重量份、鸭跖草12重量份、黄芩25重量份、黄柏14重量份、龙胆26重量份、苦参13重。
7、量份、白鲜皮25重量份、苦豆子8重量份、马尾连12重量份、连翘25重量份、穿心莲9重量份、重楼14重量份、金荞麦12重量份、金果榄25重量份、木蝴蝶26重量份、马齿苋28重量份、甘草26重量份、刺五加20重量份、绞股蓝20重量份、水红花子28重量份、天浆壳28重量份、金瓜核30重量份、吉祥草2重量份、伊贝母27重量份、猪仔笠20重量份、大肺筋草25重量份、秋海棠根26重量份、蝤蛑24重量份和天脚板根13重量份。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蝉蜕20重量份、菊花25重量份、浮萍18重量份、寒水石20重量份、天花粉18重量份、鸭跖草2。
8、0重量份、黄芩20重量份、黄柏15重量份、龙胆12重量份、苦参15重量份、白鲜皮20重量份、苦豆子6重量份、马尾连20重量份、连翘15重量份、穿心莲7重量份、重楼8重量份、金荞麦15重量份、金果榄14重量份、木蝴蝶16重量份、马齿苋20重量份、甘草16重量份、刺五加15重量份、绞股蓝20重量份、水红花子15重量份、天浆壳18重量份、金瓜核15重量份、吉祥草20重量份、伊贝母20重量份、猪仔笠18重量份、大肺筋草20重量份、秋海棠根16重量份、蝤蛑20重量份和天脚板根20重量份。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权利要求书CN104138505A2/2页。
9、3涂抹剂时,其制备方法为步骤一先将所述原料药材粉碎成粗粉,再进一步粉碎,过200目筛,使能通过200目筛的细粉量至少达到80,收集通过200目筛的细粉得细粉A;步骤二将不能通过200目筛的粗粉投入多功能提取罐提取两次,第一次加重量份810倍量水煎煮13小时,过滤获得煎液;第二次加重量份610倍量水煎煮13小时,过滤获得煎液;合并两次煎液,过滤得滤液;将所得滤液加热浓缩至糊状,放入烘箱70烘干后,室温冷却,研磨成细粉B;步骤三将细粉A与细粉B混合后调入甘油制成涂抹剂。7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颗粒剂时,其制备方法为步骤一将所述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
10、合,加相对于混合物48倍的醇浓度为8090的乙醇,加热至沸腾回流24小时,过滤,采用渗漉法以每分钟1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随后在真空度006009MPA下减压浓缩至5560时相对密度为114120的膏体,喷雾干燥,喷雾干燥机的进风温度170175、出风温度7085,随后粉碎成粉末,制成干膏粉;步骤二在获得的干膏粉中加入相对于干膏粉质量0204倍的蔗糖粉和0102倍的糊精,制成颗粒,于4550干燥,获得颗粒剂。8一种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涂抹剂,其制备方法为步骤一先将所述原料药材粉碎成粗粉,再进一步粉碎,过200目筛,使能通。
11、过200目筛的细粉量至少达到80,收集通过200目筛的细粉得细粉A;步骤二将不能通过200目筛的粗粉投入多功能提取罐提取两次,第一次加重量份810倍量水煎煮13小时,过滤获得煎液;第二次加重量份610倍量水煎煮13小时,过滤获得煎液;合并两次煎液,过滤得滤液;将所得滤液加热浓缩至糊状,放入烘箱70烘干后,室温冷却,研磨成细粉B;步骤三将细粉A与细粉B混合后调入甘油制成涂抹剂。9一种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颗粒剂,其制备方法为步骤一将所述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48倍的醇浓度为8090的乙醇,加热至沸腾回流24小时,过滤,采。
12、用渗漉法以每分钟1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随后在真空度006009MPA下减压浓缩至5560时相对密度为114120的膏体,喷雾干燥,喷雾干燥机的进风温度170175、出风温度7085,随后粉碎成粉末,制成干膏粉;步骤二在获得的干膏粉中加入相对于干膏粉质量0204倍的蔗糖粉和0102倍的糊精,制成颗粒,于4550干燥,获得颗粒剂。10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片剂、薄膜衣片剂、糖衣片剂、软胶囊滴剂、口含剂、颗粒剂、肠溶衣片剂、冲剂、蜜丸剂、口服液、溶液剂、丹剂、栓剂、糖浆剂、注射剂、散剂、涂抹剂、喷雾剂、滴剂、贴剂和擦剂。权利要求书CN。
13、104138505A1/14页4一种治疗新生儿肺热血瘀型脐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0001技术领域0002本发明涉及含有来源于植物、动物或矿物原料的医用配制品,特别涉及一种治疗新生儿肺热血瘀型脐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0003背景技术0004脐带,哺乳类的连接胎儿和胎盘的管状结构,由两条动脉和一条脐带静脉构成。船舶工程中,脐带指潜水器和其他水下装置从水面或水下补给基地获得气体、淡水、电能和联络信号的一束管线。0005哺乳类的连接胎儿和胎盘的管状结构。原来是由羊膜包卷着卵黄囊和尿膜的柄状伸长部而形成的。脐带中通过尿膜的血管即脐动脉和脐静脉,卵黄囊的血管即脐肠系膜动脉及脐肠系膜静脉。当卵黄囊。
14、及其血管退化,脐动脉和脐静脉就发达起来,在这些间隙中可以看到疏松的胶状的间充质。在子宫中,子宫动脉在胎盘的母体部分出的毛细血管,与胎盘的子体部胎儿毛细血管靠近,在此处母体和胎儿的血液间进行CO2和O2,代谢产物即代谢废物和营养物质的交换。脐动脉将胎儿来的废物运送至胎盘,脐静脉将O2和营养物质从胎盘运送给胎儿。最后由子宫静脉将来自胎儿的代谢废物运走。某种激素和抗体等也通过脐带从母体移交给胎儿。此外,在哺乳类以外的羊膜类动物的胚胎上,对其胚体下方的卵黄囊等与胚体相连的部分,也称脐带。0006胎儿出生后,医务人员会将脐带结扎,切断。断脐后,脐带残端逐渐干枯变细,而成为黑色。一般在宝宝出生后后37天脐。
15、带脱落,脐带脱落前伤口很容易感染而发生脐炎。脐炎是指脐残端被细菌入侵、繁殖所引起的急性炎症。0007在断脐时,或断脐后,消毒处理不严,护理不当就很容易造成细菌污染,引起脐部发炎。常见的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其次为溶血性链球菌,或混合细菌感染等。0008局部分泌物培养阳性并不表示存在感染,必须具有脐部的炎症表现,应予鉴别。脐带根部发红,或脱落后伤口不愈合,脐窝湿润、流水,这是脐带发炎的最早表现。以后脐周围皮肤发生红肿,脐窝有浆液脓性分泌物,带臭味,脐周皮肤红肿加重,或形成局部脓肿,败血症,病情危重会引起腹膜炎,并有全身中毒症状。发热,不吃奶,精神不好,烦躁不安等。慢性脐炎时局形成脐部肉。
16、芽肿,为一小樱红色肿物突出、常常流粘性分泌物,经久不愈。0009轻者脐轮与脐周皮肤轻度红肿,可伴有少量浆液脓性分泌物。重者脐部和脐周明显红肿发硬,分泌物呈脓性且量多常有臭味。可向周围皮肤或组织扩散,引起腹壁蜂窝织炎、皮下坏疽、腹膜炎、败血症、门静脉炎、以后可发展为门静脉高血症、肝硬化。0010中医学认为,新生儿脐炎属于祖国医学“脐疮”、“脐湿”等范畴。说明书CN104138505A2/14页50011病因病机主要是由于断脐后护理不当,感受外邪所致。婴儿洗浴时,脐部为水湿所侵,或为尿液浸渍;或脐带未干,脱落过早;或为衣服摩擦损伤等,使湿浊浸淫皮肤,久而不干者,则为脐湿。若湿郁化热,或污秽化毒,则。
17、湿热之邪蕴郁,致营卫失和、气滞血瘀,而致脐部红、肿、热、痛,进而湿热酿毒化火,毒聚成疮,致脐部溃烂化腐,则为脐疮。0012临床诊断1有脐带处理不洁,尿液及水湿浸渍脐部或脐带根痂撕伤等病史。2有脓性分泌物渗出,气味臭秽者为脐疮。脐疮临床上应辨常证与变证。仅见脐部发红,创面肿胀,有脓水渗出,一般情况尚好为常证;若脐部红肿,有脓性或血性渗出,伴烦躁不宁,甚则昏迷抽风为变证。辩证分类风寒袭肺哭声低弱,口吐白沫,喉有痰鸣,面白肢冷,口周微紫,鼻翼轻微煽动,点头呼吸,体温正常或稍低。舌质淡红,舌苔白,指纹在风关或气关色泽淡红。风热犯肺发热咳嗽,气急痰鸣,吮乳困难,口唇微紫,点头呼吸。舌苔黄,舌质红,指纹紫。
18、红。肺热血瘀精神萎软,拒食咳嗽,呼吸浅快。肢端及口唇发紫,面色灰黯,体温不稳定,甚至出现黄疸或瘀点。舌质微紫,苔黄,指纹紫滞。0013西医治疗新生儿脐炎1、保持局部干燥,勤换尿布,防止尿液污染;2、局部换药;3、抗生素如青霉素等治疗。轻者局部用2碘酒及75酒精清洗,每日23次,重者需选用适当的抗生素静脉注射,如有脓肿形成、则需行切除引流。但是,西医治疗新生儿脐炎存在需应用大量抗生素不良反应较多,毒副作用较大等不足之处。脐部疾患发生在新生儿期,一般预后良好。但是,脐疮处置不当亦可酿成败血症等重症。0014中医治疗新生儿脐炎,内外兼治,治表的同时治本,并且采用纯天然中药材,重视整体观念,靶向性较强。
19、,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少,同时可提高整体免疫力,及时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等。0015发明内容0016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具有清肺化痰,活血化瘀的功效,主治新生儿肺热血瘀型脐炎的中药组合物。本发明治疗新生儿肺热血瘀型脐炎,内外兼治,治表的同时治本,并且采用纯天然中药材,重视整体观念,靶向性较强,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少,同时可提高整体免疫力,及时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等。001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新生儿肺热血瘀型脐炎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原料药材蝉蜕、菊花、浮萍、寒水石、天花粉、鸭跖草、黄芩、黄柏、龙胆、苦参、白鲜皮、苦豆子、马尾连、连翘、穿心莲、。
20、重楼、金荞麦、金果榄、木蝴蝶、马齿苋、甘草、刺五加、绞股蓝、水红花子、天浆壳、金瓜核、吉祥草、伊贝母、猪仔笠、大肺筋草、秋海棠根、蝤蛑和天脚板根。0018所述中药组合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蝉蜕1030重量份、菊花1532重量份、浮萍1028重量份、寒水石1225重量份、天花粉1028重量份、鸭跖草1020重量份、黄芩1525重量份、黄柏1020重量份、龙胆1226重量份、苦参1020重量份、白鲜皮1525重量份、苦豆子612重量份、马尾连1020重量份、连翘1525重量份、穿心莲511重量份、重楼815重量份、金荞麦1020重量份、金果榄1425重量份、木蝴蝶1026重量份、马齿苋152。
21、8重量份、甘草1026重量份、刺五加1020重量份、绞股蓝1020重量份、水红花子1528重量份、天浆壳1028重量份、金瓜核1530重量份、吉祥草1020重量份、说明书CN104138505A3/14页6伊贝母1527重量份、猪仔笠1028重量份、大肺筋草1228重量份、秋海棠根1026重量份、蝤蛑1324重量份和天脚板根1020重量份。0019所述中药组合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蝉蜕2030重量份、菊花2532重量份、浮萍1018重量份、寒水石1220重量份、天花粉1018重量份、鸭跖草1520重量份、黄芩1520重量份、黄柏1520重量份、龙胆1220重量份、苦参1520重量份、白鲜。
22、皮1520重量份、苦豆子67重量份、马尾连1520重量份、连翘1520重量份、穿心莲57重量份、重楼812重量份、金荞麦1520重量份、金果榄1420重量份、木蝴蝶1016重量份、马齿苋1520重量份、甘草1016重量份、刺五加1015重量份、绞股蓝1520重量份、水红花子1520重量份、天浆壳1018重量份、金瓜核1520重量份、吉祥草1520重量份、伊贝母1520重量份、猪仔笠1018重量份、大肺筋草1220重量份、秋海棠根1016重量份、蝤蛑1320重量份和天脚板根1520重量份。0020所述中药组合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蝉蜕10重量份、菊花22重量份、浮萍28重量份、寒水石25重。
23、量份、天花粉25重量份、鸭跖草12重量份、黄芩25重量份、黄柏14重量份、龙胆26重量份、苦参13重量份、白鲜皮25重量份、苦豆子8重量份、马尾连12重量份、连翘25重量份、穿心莲9重量份、重楼14重量份、金荞麦12重量份、金果榄25重量份、木蝴蝶26重量份、马齿苋28重量份、甘草26重量份、刺五加20重量份、绞股蓝20重量份、水红花子28重量份、天浆壳28重量份、金瓜核30重量份、吉祥草2重量份、伊贝母27重量份、猪仔笠20重量份、大肺筋草25重量份、秋海棠根26重量份、蝤蛑24重量份和天脚板根13重量份。0021所述中药组合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蝉蜕20重量份、菊花25重量份、浮萍1。
24、8重量份、寒水石20重量份、天花粉18重量份、鸭跖草20重量份、黄芩20重量份、黄柏15重量份、龙胆12重量份、苦参15重量份、白鲜皮20重量份、苦豆子6重量份、马尾连20重量份、连翘15重量份、穿心莲7重量份、重楼8重量份、金荞麦15重量份、金果榄14重量份、木蝴蝶16重量份、马齿苋20重量份、甘草16重量份、刺五加15重量份、绞股蓝20重量份、水红花子15重量份、天浆壳18重量份、金瓜核15重量份、吉祥草20重量份、伊贝母20重量份、猪仔笠18重量份、大肺筋草20重量份、秋海棠根16重量份、蝤蛑20重量份和天脚板根20重量份。002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
25、备方法,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涂抹剂时,其制备方法为步骤一先将所述原料药材粉碎成粗粉,再进一步粉碎,过200目筛,使能通过200目筛的细粉量至少达到80,收集通过200目筛的细粉得细粉A;步骤二将不能通过200目筛的粗粉投入多功能提取罐提取两次,第一次加重量份810倍量水煎煮13小时,过滤获得煎液;第二次加重量份610倍量水煎煮13小时,过滤获得煎液;合并两次煎液,过滤得滤液;将所得滤液加热浓缩至糊状,放入烘箱70烘干后,室温冷却,研磨成细粉B;步骤三将细粉A与细粉B混合后调入甘油制成涂抹剂。0023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颗粒剂时,其制备方法为步骤一将所述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
26、48倍的醇浓度为8090的乙醇,加热至沸腾回流24小时,过滤,采用渗漉法以每分钟12ML的速度缓缓说明书CN104138505A4/14页7渗漉,收集渗漉液,随后在真空度006009MPA下减压浓缩至5560时相对密度为114120的膏体,喷雾干燥,喷雾干燥机的进风温度170175、出风温度7085,随后粉碎成粉末,制成干膏粉;步骤二在获得的干膏粉中加入相对于干膏粉质量0204倍的蔗糖粉和0102倍的糊精,制成颗粒,于4550干燥,获得颗粒剂。0024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片剂、薄膜衣片剂、糖衣片剂、软胶囊滴剂、口含剂、颗粒剂、肠溶衣片剂、冲剂、蜜丸剂、口服液、溶液剂、丹剂、栓剂、糖浆剂、注射。
27、剂、散剂、涂抹剂、喷雾剂、滴剂、贴剂和擦剂。0025所述中药组合物,药物在使用时煎汤剂服用,每日1剂,水煎分两次服,每7天为一疗程;当本中药组合物为贴剂、擦剂使用时,一日2次,每7天为一疗程;当本中药组合物为喷雾剂、滴剂使用时,一日46次,每7天为一疗程。002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具有清肺化痰,活血化瘀的功效,主治新生儿肺热血瘀型脐炎。本发明治疗新生儿脐炎,内外兼治,治表的同时治本,并且采用纯天然中药材,重视整体观念,靶向性较强,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少,同时可提高整体免疫力,及时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等。0027具体实施方式0028祖国医学认为,脐带脱落前后,脐部湿润浸淫,久而不干,。
28、称为脐湿;脐周皮肤红、肿、热、痛,或形成脓疡,称为脐疮;发于脐带脱落之后者,称落脐疮。脐湿、脐疮二者,是一个疾病的两个阶段。脐湿为脐疮的初起阶段,脐疮则是脐湿的发展和加重。0029脐部为水湿或尿液浸渍,或为秽毒之邪所侵袭,壅于肌表,故局部渗出脂水,浸淫不干。秽毒之邪侵入脐部,壅于肌肤,经络受阻,气血凝滞,发为脐疮。局部红、肿、热、痛,渐为糜烂化脓,溃则脓血流溢。风火交织,邪毒内攻,则见恶寒发热,啼哭烦躁。0030因此本发明治疗新生儿肺热血瘀型脐炎,以清肺化痰,活血化瘀为主要治疗原则,选用以下原料药材蝉蜕、菊花、浮萍、寒水石、天花粉、鸭跖草、黄芩、黄柏、龙胆、苦参、白鲜皮、苦豆子、马尾连、连翘、。
29、穿心莲、重楼、金荞麦、金果榄、木蝴蝶、马齿苋、甘草、刺五加、绞股蓝、水红花子、天浆壳、金瓜核、吉祥草、伊贝母、猪仔笠、大肺筋草、秋海棠根、蝤蛑和天脚板根。0031其中,蝉蜕、菊花、浮萍、寒水石、天花粉、鸭跖草祛风清热;黄芩、黄柏、龙胆、苦参、白鲜皮、苦豆子、马尾连清热燥湿;连翘、穿心莲、重楼、金荞麦、金果榄、木蝴蝶、马齿苋清热解毒,消肿;甘草、刺五加、绞股蓝益气健脾,清热解毒;水红花子、天浆壳、金瓜核、吉祥草、伊贝母、猪仔笠、大肺筋草清肺化痰;秋海棠根、蝤蛑和天脚板根活血化瘀。全方配伍严谨,疗效显著。0032现将各味药的药理情况分述如下蝉蜕甘,寒;归肺、肝经。本草衍义“治目昏翳。又水煎壳汁,治。
30、小儿出疮疹不快。“本草纲目“治头风眩运,皮肤风热,痘疹作痒,破伤风及疗肿毒疮,大人失音,小儿噤风天吊,惊哭夜啼,阴肿。“散风除热,利咽,透疹,退翳,解痉。用于风热感冒,咽痛,音哑,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目赤翳障,惊风抽搐,破伤风。说明书CN104138505A5/14页80033菊花性微寒,味苦、辛。本草汇言“破血疏肝,解疔散毒。主妇人腹内宿血,解天行火毒丹疔。洗疮疥,又能去风杀虫。”具有疏风、清热、明目、解毒之功效。主要治疗头痛、眩晕、目赤、心胸烦热、疔疮、肿毒等症。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菊花具有治疗冠心病、降低血压、预防高血脂、抗菌、抗病毒、抗炎、抗衰老等多种药理活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喉杆菌。
31、、链球菌、绿脓杆菌、蒺疾杆菌、流感病毒,均有抑制作用。对疔疮,痈疽,丹毒,湿疹,皮炎,风热感冒,咽喉肿痛,高血压病等都有很好疗效。0034浮萍辛,寒;入肺、小肠经。唐本草“水萍者,有三种大者名苹;水中又有蒋菜,亦相似而叶圆;水上小浮萍主火疮。”名医别录“主消渴者,以湿热之邪去,则津液自生,而渴自止也。其曰下气,以休浴生毛发者,亦以寒能除热,凉血之验也。”发汗,祛风,行水,清热,解毒。治时行热痈,斑疹不透,风热痛疹,皮肤瘙痒,水肿,经闭,疮癣,丹毒,烫伤。浮萍有利尿作用,其有效成分主要为醋酸钾及氯化钾。用于外感风热及麻疹透发不畅等症,临床常与西河柳、牛蒡子、薄荷等配伍应用。对风热瘾疹亦可内服、外。
32、用。浮萍能泄热利水,故对于水肿而有表热者用之。浮萍水浸膏对奎宁引起衰竭的蛙心有强心作用,钙可增强之,大剂量使心脏停止于舒张期;并能收缩血管使血压上升。0035寒水石辛、咸,寒;归心、胃、肾经。名医别录“凝水石,色如云母,可拆者良,盐精也。生常山山谷又中水县及邯郸。”本草纲目“治小便白,内痹,凉血降火,止牙疼,坚牙明。”主治时行热病,壮热烦渴,咽喉肿痛,水肿,尿闭,口舌生疮,痈疽,丹毒,烫伤。寒水石治五脏六腑积熟,天行时气疫热,以致烦满消渴,治伤寒发狂,或弃衣奔走。治风热心躁,口干狂言,浑身壮热及中诸毒。0036天花粉甘、微苦,微寒;归肺、胃经。清热生津,消肿排脓。本草正义“药肆之所谓天花粉者,。
33、即以萎根切片用之,有粉之名,无粉之实。其捣细澄粉之法。”本草求真“天花粉,较之栝楼,其性稍平,不似萎性急迫,而有推墙倒壁之功也。至经有言安中续绝,似非正说,不过云其热除自安之意。”用于热病烦渴,肺热燥咳,内热消渴,疮疡肿毒。0037鸭跖草甘,寒,淡;入心,肝、脾、肾、大小肠诸经。本草拾遗“主寒热瘴疟,痰饮,丁肿,肉症涩滞,小儿丹毒,发热狂痫,大腹痞满,身面气肿,热痢,蛇犬咬,痈疽等毒。”滇南本草“补养气血,疗妇人白带、红崩,生新血,止尿血、鼻衄血、血淋。”用于外感发热,或热性病发热不退,或咽喉肿痛,以及痈肿疮疡等症。用于小便不利、水肿,或湿入下注膀胱、小便淋沥涩痛等症。同属植物茎叶的水浸剂或煎。
34、剂能兴奋子宫、收缩血管,并能缩短凝血时间。0038黄芩性苦,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本草汇言“清肌退热,柴胡最佳,然无黄芩不能凉肌达表。上焦之火,山桅可降,然舍黄芩不能上清头目。所以方脉科以之清肌退热,疮疡科以之解毒生肌,光明科以之散热明目,妇女科以之安胎理经,此盖诸科半表半里之首剂也。”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降血压。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黄芩有解热、镇静、降血压、利尿、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肠管蠕动等作用,对葡萄球菌、血溶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伤寒杆菌、痢疾球菌、新城疫、绿脓杆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35、,对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菌痢等有较好的疗效。0039黄柏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或黄檗的干燥树皮。前者习称“川黄柏”,后者习称“关黄柏”。可入药,性味苦寒,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之功效。黄檗分布于中国东北和说明书CN104138505A6/14页9华北各省等地区,喜生长于山区、杂林之中,适应性强,适合阳光充足的地方栽培,也能抗严寒。黄柏为常用中药,其性寒、味苦,具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等功效,常用于湿热泻痢、黄疸、白带以及热痹、热淋等症。现代研究表明,黄柏含小蘖碱、黄柏酮等主要成分,有抗菌、收敛、消炎的作用,对各种皮肤湿毒、疮疡等症状,功效良好。本经逢原曰“黄柏,生用降实火,酒制治阴火上。
36、炎,盐制治下焦之火,姜制治中焦痰火,姜汁炒黑治湿热,盐酒炒黑制虚火,阴虚火盛面赤戴阳,附子汁制”。0040龙胆味苦,性寒;归肝、胆经。本草纲目“疗咽喉痛,风热盗汗。相火寄在肝胆,有泻无补,故龙胆之益肝胆之气,正以其能泻肝胆之邪热也。但大苦大寒,过服恐伤胃中生发之气,反助火邪,亦久服黄连反从火化之义。”本草经疏“草龙胆味既大苦,性复大寒,纯阴之药也,虽能除实热,胃虚血少之人不可轻试。空腹饵之令人溺不禁,以其太苦则下泄太甚故也。”药性论“主小儿惊痫入心,壮热骨热,痈肿;治时疾热黄,口疮。”功用清热燥湿,泻肝定惊。主治湿热黄疸,小便淋痛,阴肿阴痒,湿热带下,肝胆实火之头胀头痛,目赤肿痛,耳聋耳肿,胁。
37、痛口苦,热病惊风抽搐。0041苦参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对痤疮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均有抑制作用,能利尿、抗过敏、镇痛、平喘、祛痰。味苦;性寒。归肝;肾;大肠;小肠经;膀胱;心经;膀胱经。功效清热燥湿广泛应用与多重湿热病症,如湿热泻痢外用可以煎汤外洗,用于痔疮,妇女妇科;杀虫(外用),利尿。可清热燥湿;祛风杀虫。主湿热泻痢,肠风便血,黄疸,小便不利,水肿,带下,阴痒,疥癣,麻风,皮肤瘙痒,湿毒疮疡。本草纲目曰“苦参、黄柏之苦寒,皆能补肾,盖取其苦燥湿,寒除热也。热生风,湿生虫,故又能治风杀虫。惟肾水弱而相火胜者用之相宜,若火衰精冷,真元不足,及年高之人不可用也。张从正亦云,凡药皆毒也,虽甘。
38、草、苦参,不可不谓之毒,久服则五味各归其脏,必有偏胜气增之患,诸药皆然,学者当触类而长之可也,至于饮食亦然。又按史记云,太仓公淳于意医齐大夫病龋齿,灸左手阳明脉,以苦参汤日漱三升,出入慎风,五、六日愈,此亦取其去风气湿热杀虫之义”。0042白鲜皮苦,咸,寒;入脾经,肺经,小肠经,胃经,膀胱经。名医别录“白鲜。生上谷及宛朐。四月、五月采根、阴干。”药性论“治一切热毒风,恶风,风疮、疥癣赤烂,眉发脱脆,皮肌急,壮热恶寒;主解热黄、酒黄、急黄、谷黄、劳黄等。”本草纲目“白鲜皮,气寒善行,味苦性燥,为诸黄风痹要药,世医止施之疮科,浅矣。”本品所含白藓碱于小量时对离体蛙心有兴奋作用,可使心肌张力增加,分。
39、钟输出量及博出量均增加。白藓碱对家兔和豚鼠子宫平滑肌有强力的收缩作用,伊红染色法结果表明本品非极性溶剂提取物及挥发油有体外抗癌活性,根皮有解热作用,给发热(温刺法)之家兔口服其煎剂,能使体温下降。0043苦豆子性味苦,寒。清热燥湿,止痛,杀虫。主治湿热泄痢,白带过多,溃疡等。从全草中提取的苦豆子总生物碱有抗炎、抗癌、抗变态反应、抗心率失常、抗溃疡、升高白细胞、平喘、解热、杀虫、镇静、镇痛、抗病毒等作用。苦豆子生物碱的药理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体现在镇静催眠、镇痛及降温;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体现在抗心律失常、正性肌力作用,降压和降低心率作用,对心肌缺血和梗塞的保护作用,降血脂作用;抗病毒、抗。
40、炎及免疫抑制作用,苦参总碱能抑制多种病毒繁殖增强免疫调节功能和免疫促进作用;抗肿瘤作用,对肝癌细胞抑制作用明显,对宫颈癌、淋巴肉瘤、肺癌也有抑制作用;对平滑肌的作用,总碱和一些单体生物碱均能对抗由炎症介质诱导的离体回肠收缩,对支气管平滑肌具有松弛作用,对整体模型也有作用。说明书CN104138505A7/14页100044马尾连性味苦寒,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治湿热泻痢,黄疸,热病烦躁,肺热咳嗽,痈疮肿毒,目赤肿痛。现在应用于肠炎,传染性肝炎,感冒,麻疹,痈肿疮疖,结膜炎。非替定碱有降压作用,其粗制剂可治高血压。木兰花碱、小檗碱、药根碱等参见青木香、黄连条。同属植物瓣蕊唐松草THALICTRUM。
41、PETALOIDEUM或箭头唐松草TSIMPLEX含箭头唐松草碱(THALSIMINE),对动物有消炎、镇痛、降温作用紫唐松草TDASYCARPUM含唐松草卡品碱(THALICARPINE)、紫唐松草碱(THALIDASINE)、香唐松草碱,对大鼠瓦G癌一256及小鼠LEWIS肺癌有效。唐松草卡品碱还有弱的降压作用。0045连翘味苦,性微寒;入心、肺、小肠经。药性论“主通利五淋,小便不通,除心家客热。”唐本草“连翘有两种,大翘、小翘。大翘叶狭长,如水苏,花黄可爱,生下湿地,著子似椿实之未开者,作房翘出众草。其小翘生岗原之上,叶花实皆似大翘而小细,山南人并用之。今京下惟用大翘子,不用茎花也。”有。
42、抗菌、强心、利尿、镇吐等药理作用,是清热解毒的中药,主治热病初起,风热感冒、发热、心烦、咽喉肿痛、急性肾炎、痈肿疮毒等症状,其抑菌作用与金银花大体相似。脾胃虚弱,气虚发热,痈疽已溃、脓稀色淡者忌服。本品所含齐墩果酸有强心、利尿及降血压作用,维生素P可降低血管通透性及脆性,防止溶血。煎剂有镇吐作用、抗肝损伤作用。0046穿心莲有清热解毒、消炎、消肿止痛作用。主治细菌性痢疾、尿路感染、急性扁桃体炎、肠炎、咽喉炎、肺炎和流行性感冒等,外用可治疗疮疖肿毒、外伤感染等。穿心莲具有消炎解毒作用,临床上曾应用于多种感染性疾病,包括外伤感染、疖、痈、丹毒、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扁桃体炎、急慢性咽喉炎、急慢性支气。
43、管炎、急性菌痢、急性胃肠炎、尿路感染、子宫内膜炎、盆腔炎、中耳炎、牙周炎等,均有不同程度的疗效。0047重楼苦、寒;入肝经。南方主要有毒植物“七叶一枝花有毒部位,地下茎,皮部含毒较多。中毒症状恶心、呕吐、头痛,严重者引起痉挛。”有清热解毒、凉肝定惊之功,适用于多种热毒疮疡,咽喉肿痛,痄腮,毒蛇咬伤,惊痫,高热神昏等。药理研究表明,本品对肠道杆菌、化脓性球菌等多种细菌的抗菌作用,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且有一定的平喘,止咳作用,但无祛痰作用。因此,感冒咽痛时,吃些蚤休或蚤休粥,能清热解毒,散瘀消肿,对咽喉肿痛有明显疗效。0048金荞麦性凉,味辛、苦。能清热解毒,活血消痈,祛风除湿疮毒,蛇虫咬伤。主。
44、肺痈,肺热咳喘,咽喉肿痛,痢疾,风湿痹证,跌打损伤,痈肿癌。体外实验虽无明显抗菌作用,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凝固酶、溶血素及绿脓杆菌内毒素有对抗作用。0049金果榄苦,寒。归肺、大肠经。药性考“解毒。咽喉痹急,口烂宜服。疽痈发背,焮赤疔瘯,蛇蝎虫伤,磨涂。治目痛,耳胀,热嗽,岚瘴,吐衄,一切外症。”柑园小识“祛内外结热,遍身恶毒,消瘴疠,双单喉蛾及齿痛,切薄片含;磨涂疔疮肿毒。”功用清热解毒,利咽,消肿止痛。用于咽喉肿痛,痈疽疔毒,泄泻,痢疾,脘腹热痛。0050木蝴蝶味微苦,甘,性微寒;归肺、肝、胃经。滇南本草“定喘,消痰,破蛊积,除血蛊、气蛊之毒。又能补虚,宽中,进食。”纲目拾遗“治心气痛,肝。
45、气痛,下部湿热。又项秋子云,凡痈毒不收口,以此贴之。”利咽润肺,疏肝和胃,敛疮生肌。主治咽痛喉痹,声音嘶哑,咳嗽,肝胃气痛,疮疡久溃不敛,浸淫疮。种子、茎皮含黄芩甙元,有抗炎、抗变态反应、利尿、利胆,降胆固醇的作用。种子和茎皮中含白杨素,对人体鼻咽癌(KB)细胞有细胞毒活性,其半数有效量为13MG/ML。说明书CN104138505A108/14页110051马齿苋性寒,味甘酸;入心、肝、脾、大肠经。本草纲目“散血消肿,利肠滑胎,解毒通淋,治产后虚汗。”开宝本草“服之长年不白。治痈疮,杀诸虫。生捣汁服,当利下恶物,去白虫。”功用清热解毒,利水去湿,散血消肿,除尘杀菌,消炎止痛,止血凉血。主治痢。
46、疾,肠炎,肾炎,产后子宫出血,便血,乳腺炎等病症。散血消肿,利肠滑胎,解毒通淋,治产后虚汗。0052甘草性味甘,平。入脾、胃、肺经。本经曰“主五脏六府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疮肿,解毒”。人阴(不)药性论曰“主腹中冷痛,治惊痫,除腹胀满;补益五脏;制诸药毒;养肾气内伤,令痿;主妇人血沥腰痛;虚而多热;加而用之”。可益气补中,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泻火解毒,调和诸药。主倦怠食少,肌瘦面黄,心悸气短,腹痛便溏,四肢挛急疼痛,脏躁,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痈疮肿痛,小儿胎毒,及药物、食物中毒。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西医药理发。
47、现,甘草剂有抗炎和抗变态反映的功能,因此在西医临床上主要作为缓和剂。缓解咳嗽,祛痰,治疗咽痛喉炎;甘草或甘草次酸有去氧皮质酮类作用,对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有良好功效;甘草制剂能促进胃部粘液形成和分泌,延长上皮细胞寿命,有抗炎活性,常用于慢性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甘草的黄酮具有消炎、解痉和抗酸作用;甘草也是人丹的主要原料之一。0053刺五加味辛、苦、微甘,性温,入脾、肾、心经,具有益气健脾,补肾安神,祛风除湿的功效,用于风寒湿痹、腰膝疼痛、筋骨痿软、行动迟缓、体虚羸弱、跌打损伤、骨折、水肿、脚气、阴下湿痒等证。刺五加甘A为胡萝卜素,人蔘中也含这类成分。在人体内能促进胆固醇的排泄,可防治血。
48、液中胆固醇含量过高症。刺五加甘B为紫丁香素(SYRINGIN),是刺五加的主要强壮成分,有促性腺、抗辐射、抗疲劳等作用,具有与人蔘皂素相似的生理活性。刺五加含超氧化歧化酵素SODSUPEROXIDEDIMUTASE)复合物,SOD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功能,可以增强人体免疫以及抵抗自由基攻击的效果,具有抗氧化作用,可增强人体免疫力、防止老化及促进健康。0054绞股蓝味甘、苦,性微寒;归肺经、脾经、肾经。能益气,安神,降血压,清热解毒,止咳祛痰。服绞股蓝后,肠胃蠕动加快,食欲增加耐饥渴的时间长,既治便秘又治便溏。对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的反应能保持适当的平衡,对中枢神经有双向调节作用。具有优良的镇痛、安眠。
49、、抗紧张的功效。在降低心肌壁紧张、缓和脑血管及外周血管阻力的基础上,能增强心脑活力,加大冠状动脉流量,缓和动脉硬化,促使整体循环更加旺盛而流畅。0055水红花子性味咸,寒。别录“味咸,微寒,无毒。“滇南本草“性寒平,味苦。“药材资料汇编“辛,无毒。“药材学“性平,味甘。“功能主治消瘀破积,健脾利湿。治胁腹症积,水臌,胃疼,食少腹胀,火眼,疮肿,瘰疬。别录“主消渴,去热,明目,益气。“滇南本草“破血,治小儿痞块积聚,消年深坚积,疗妇人石瘕症。“品汇精要“明眼目,消疮毒。“国药提要“去热,治烦渴及颈淋巴腺炎。“药材学“清肺化痰,降气通便,透疹。治痰嗽喘咳,大小便不利,麻疹不透。“上海常用中草药“散血,消积,止痛。“新疆中草药手册)“健脾利湿,清热明目。治慢性肝炎,肝硬化腹水,颈淋巴结核,脾肿大,消化不良,腹胺胃痛,小儿食积,结膜炎。“天浆壳性味甘、辛、性平。归经肺;肾经。功能主治清肺化痰;散瘀止血。主咳嗽痰多;气喘;百日咳;惊痫;麻疹不透;跌打损伤;外伤出血。说明书CN104138505A119/14页120056金瓜核性味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甘微酸,寒。“功能主治清热化痰,凉血解毒。治肺热咳血,小儿疳积,痢疾,疔肿疖疮。广西药植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