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大规模集成会计及其记帐用的文具印刷品系列,特别是涉及一种能把单、复二种记帐方式重合运用,把收付、借贷、增减三种记帐方法合页对照,把帐证的抄写操作集成复写操作,把时序、期别、证号、发生额、余额五栏帐素集中一栏反映,把多本帐薄缩微订本合成一本,把多种帐务处理程序合而为一,把珠算、笔算、口算结合起来的会计及其记帐用的文具印刷品系列。 在我国出售的会计记帐用的文具印刷品中,和世界上大多数非集成电路化的会计记帐用的印刷品一样,由于简纯分散的复式记帐造成大量的重复写算,分散孤立的记帐法造成的概念不易普及,分散费工的抄写传输造成大量错帐,查正费时费力,分散孤立的帐户栏造成卷页繁,使用不易等等都使帐目的记、算、报、用、查、建、学、审等的效率极低,会计信息的详细性、及时性、准确性、普及时更是顾此失彼,不可能同时提高,已远远不适应现代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因此,在欧美日一些富裕地区已逐步改用集成电路作记帐工具来解决以上问题。但是我国和世界上大多数地区,由于贫穷还用不上大规模集成电路这个富裕办法;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另外提供一个“科学的穷办法”,更好更快地在我国和世界上大多数地区普遍地解决这个问题。(参看资料:候文 编财务会计手册)。
图1(a、b)、图2、图3(a、b、c、d)就是体现本发明主题地文具印刷品示意图。
图1(a、b)是大规模集成会计用的空白记帐凭证示意图,其中图1a是借贷为主的三结合记帐凭证示意图,图b是以收付为主的三结合记帐凭证示意图。
图2是大规模集成会计记帐用的空白明细帐户示意图。
图3(a、b、c、d)是大规模集成会计记帐用的各级帐户“全盘合页,全户合栏汇总分类帐页”示意图,其中图3(a)是已开帐待登记的结存类汇总分类帐示意图,图3(b)是已开帐待用的结欠类汇总分类帐示意图,图3(c)是已开帐待登记的运用类汇总分类帐页示意图,图3(d)是已开帐特登记的实源类汇总分类帐示意图。
图1(a、b)的大规模集成会计用空白凭证示意图,它的第一特征是把如“图1”左起1~9栏所示的科目名称方向栏的科目设置由现在通行的单层设置为多层设置,依次使收付、借贷、增减三种主要记帐方法的方向类别能互相结合,互相注解,从而使全部会计原理彻底直观化,实现了各种会计原理和优点的大规模集成,使会计帐目的普及和提高问题得到了彻底的解决。
“图1”所示的大规模集成会计记帐用的空白记帐凭证的第二个特征是其11~12栏的现行摘要金额栏同时容纳了数量、月、日、号及方向期别等记录,把需要抄录的帐、表、单上的全部篇幅压缩了百分之七十以上,这不但使帐本的页数和卷数大大减少而且还可以利用这个篇幅够小的条件运用“指压套叠复写法”或“多重活夹固定复写法”把填制凭证和登记明细帐等抄写操作叠合成复写操作,杜绝帐证、帐表、帐单之间各种传抄不符的发生根源,彻底解决历来存在的“记帐容易查帐难”问题。(如叠合复写三层以上时,要把底层明细帐设成每页一栏的微型本,用活夹把各层连同帐夹一起固定再插复写纸复写)。
“图1”的规模集成计记帐用的空白凭证的第三个特征是所有结算类科目如“库存现金”、“银行存款”、“银行借(贷)款”及“非现金银行结算收支额”等都已印定在每件空白凭证的相应位置上,要使用这些科目的分录行,只需在已印定的上述科目名称旁边打个“V”号即可,不需逐字写科目名称,如果略去打“V”号的工夫不计,这就等于在文字书写方面,以单式记帐的书写,得到了复式记帐的凭证了;加上在发生额汇总计算方面,通过“图3”的特殊处理,得到以单式记帐用的汇总计算形成复式记帐的科目汇总平衡帐,避免了现行凭证在书写和计算两方面的全部重复劳动,实现了单式记帐和复式记帐的科学集成。
“图1”的大规模集成用空白凭证的等四个特征是利用印定两个新增科目的办法实现了现金银行转帐等结算科目总发生额分别等于对方分摊总发生额,使科目汇总表的平衡试算范围缩小了一半,使平衡试算及其查正工作量和工作难度都大大降低。这种发生额的试算平衡法称“发生半范围平衡法”。
上述两个新增印定的科目就是“图1”中左起第2、4、5、6、9栏中的“非现金银行结算收支额”和“存取和蓝结红摊额”科目。其中设立“非现金银行结算收支额”科目的理由是:在现行会计记帐科目表中,如果把库存现金、银行存款、银行借贷算结算型科目划为结算科目类,把除上述结算类科目划作对方分摊科目,那么在大多数的会计业务中,复式记帐所涉及的科目都是两类对称的,即每笔会计业务的科目发生额在上述两类科目中都是对称入帐的,例如“现支费用5元”这笔业务,既要记入结算类的现金发生5元又要记入对方分摊类的费用科目发生5元等,所有这样的业务形成的结算类发生额是一定等于对方分摊科目类发生额的,但是有少数业务是不通过现金银行结算的,如予提费用,冲转低消等用转帐凭证分录的业务对于上述结算类和对方分摊类两类科目的发生额就是不对称的,为了使这些业务在结算类和对方分摊类中的科目发生额保持对称,使这些业务所形成的结算类科目发生额也算等于对方分摊类科目发生总额,本发明也是和历史上曾长期有过的做法一样,以增设一个虚收虚付的转帐收支额科目与现金银行共同组成一个结算类来解决。为了避免“转帐”二字与当前通行的银行转帐相混淆而把这个增设的科目名改为“非现金银行结算收支额”,有了这个科目,对于那些现在通过转帐凭证分录的,在结算类和对方分摊类中不能对称发生的业务,例如“予提税金××元”之类的业务就可以用下列两笔两类对称的分录代替原来不对称的一笔分录了,这两笔代替分录应当是:
付借增,费用××元;付贷增,非现金银行结算收支××元。
收借减,非现金银行结算收支××元,收贷增应付税金××元。
同样由于还有现金银行之间的存取转库业务和某些需要作一红一蓝分录入帐的业务也会造成上述结算类科目和对方分摊类科目之间的发生额不对称,所以也要在对方分摊类中增设一个“存取及蓝结红摊额”的来源科目来解决,这个“存取及蓝结红摊额”的来源科目的用法是:
①在存取业务上,例如从银行取回现金50元。当增设“存取及蓝结及红摊”科目的分录是:
收借增,库存现金50元;付贷减,银行存款50元。
付借减,存取及蓝结红摊额50元;收贷增,存取及蓝结红摊额50元。
②在蓝结红摊业务上例如现付顾客退款100元。当运用“存取及蓝结红摊额”科目时所作分录是:
(蓝书)付贷减,库存现金100元;(红书)收贷增,销售100100元。
付借减,存取及蓝结红摊100元;收贷增存取及蓝结红摊100元。
可以看出用上面四笔代替分录入帐的存取转库及蓝结红摊业务也能够在结算类和对方分摊类科目之间保持发生额的对称相等了。
“图1”的大规模集成会计记帐用的空白记帐凭证的第五个特征是所有分录都是逐行对称自动平衡的,由于每笔分录的全部资料都已在同一行里集中,所以既可以利用复写把涉及同一对方科目的分录集中在一个连续页的凭证系列中以利于汇总对方科目的分录甚至代替对方科目分户帐,也可以利用复写把涉及同一结算科目的分录集中在一个连续页凭证系列中以代替现金银行及转帐日记帐,还可以定期使全部连续页的凭证系列形成帐目公布单利用静电复印成任意多份上报及发行,实行会计帐目的全部上报或送审制度使全部会计帐目全程报刊化成为现实,(当采取上述连续页凭证页系列做法时,其各附件分叠用的间隔页就要改用附件编号间隔单代替)。
使用图1的记帐凭证,还可以利用其科目空栏较多的条件,把每期或页内各科目汇总额用“=”号附注在末尾和科目栏内,兼成汇总记帐凭证或记帐凭证科目汇总表以实现多种帐务处理程序优点的大集成,附注的要领是,当汇总对象只是一行时,汇总等号附在科目名称右侧以凭证分录金额为该科目汇总额,当汇总对象在两行以上时,汇总等号附在末尾一行该科目名下部或上部并附注汇总额。当汇总对象是某一科目群类集团时其等号及汇总额附注在栏首的该栏类别上部或下部(上述类别汇总额中具有相等关系的两方应分别注在各自栏内的相同部位)。
以说过的大规模集成会计基本原理也可以用图解来说明:
会计原理的大规模集成图解:
可以看出,会计原理集成的结果不但明确了各种会计业务和各种记帐法的全部联系而且指出了一个大大缩小查帐范围的“发生额半范围平衡法”
以上图解是以借贷记帐法为主的,如果以收付记帐法为主另列图解则上述“半范围发生额平衡法”可以得到更好的显示如:
可以看出,以收入、付出为主的三结合记帐法,除通俗直观外还能收付双方各自平衡,互不干扰地实现“半范围发生额平衡”。“图2”是大规模集成会计用的各明细帐户栏的空白格式示意图,其特征是篇幅比现行帐户缩小70%,并便于与有关凭证单表套叠复写,从而对大幅度提高帐目的记、算、报、用、查、建、学、审和性能起了承担落实的作用。本帐户栏第1栏是年、季、月、日次序共用栏,年序共用栏上页或空白的第一行格,这行的摘要栏要同时标明和上页的月日和页号。季号写在季结行,以春夏秋冬等字序区别于月序,月和日同格写在发生额和月结行,余额行写“二”号。本帐户栏是数量,摘要,借方发生号。借方年季月期结,借方余额的共同栏,其中如有数量发生的帐页摘要栏要简化,由于各金额数位栏都印有1、2、3、4、5、6、7、8、9、0等编号,所以其方向号及其别可在序数与所属期别数相同的金额数位上沿打上“V”的方法表示,这样划记的期号和方向号不但省工省位,而且十分便于期内发生额和计汇总及查平错帐时的索引工作,是一个十分关键的创造,不可等闲视之。(此种帐户栏设置可称为“数位编码记序栏”设置)。
本帐户栏第三栏是凭证号码栏兼结计名称共用栏,其发生额行格填凭证号,余额行格填“=”号,年季日结行格分别填年、季、日等字样。
本帐户栏第四栏是发生额、贷方发生号、贷方年季月结额、贷方余额的共用栏,填法参照上述第二栏的填法。
本帐户的成页规格可以一户一页也可以一户多页,一般以每页三户、五户的规格较通用,本帐户页的行距上下宽0.7公分,数位栏距左右宽0.33公分为最好,要用红油印制。
以上说过的“压指套叠复写法”是本发明的核心部份之一,是各帐证表单之间传输文字符号用的一种先进方法,其要领是当压套页和被压套页对正待复写栏格时,以左手四指固定待写页左边即插上复写纸进行复写。完全省去通常复写操作中的别针、铁夹等工具和装拆时间。对于小面积的进行选格复写传输效率极高,进行压套叠复写法,用的表格必须足够透明,并最好用红油印表格,蓝复写纸复写。(三层以上大面积复写改用活铁夹固定。
以上说过的“数位编码记序栏”设置,是本发明的重要部份,这个设置不但可以记录期别、方向,也可以记录月日、帐号、证号等序别,对压缩薄记编幅,提高索引效率有极高功效,有了这个方法对一些适用单位再提“以表代帐”就不会再出现我国五十年代有些以表代帐的单位所出现的帐单帐表帐帐不符的现象了。
使用“数位编码记序栏”的设置要领是每个金额栏至少设10个数位栏,每个数位栏目上附印1、2、3、4、5、6、7、8、9、0等10个数位编码作为各金额栏要登记的顺序的个位待用码,各金额格要登记本格所属的凭证、帐户顺序号时,只需在那个数位编码与要登记的顺序码相同的个位格上划“V”号或写上十、百号即可。
“图2”的明细帐和以后所述各帐,均可将余额栏内各有关加减额当成一个加减竖式子,用笔算计出结果,其要领是,进位点要在得数格的上部空位中,而错位点则点在该得数格的右界线上,实现了笔算、珠算集成运用。
“图3”(a、b、c、d)是大规模集成会计用的“各级帐户全盘合页,全户合栏汇总结算分类帐页示意图,其特征是金额栏数位栏的左右宽度与有关证单表一致,便于复写传递,每个金额数位格上的上部加印红色梅花点,每点代替一个十位数码以其所在的数位代码为个位码共同组成数十个特点记的所属凭证序号,(每点代码与数位编码记序格)梅点中顺序,中点代0,左上点代10,左下点代30右下点代40,余类推,每个帐户只需一个金额栏即可完成天天清或日清月结的核算任务,每页各金额栏都分上中下三部份核算相应期的期初余额,本期正方发生额和反发生额,帐本采取订本式,首页设各帐户顺序变动登记表及每天每期帐页次序登记表以便索引,各科目的四柱金额分上中下合记一栏,这样除试算索引方便外,还可以把它当成一个加减竖式运用,通过笔算或口算出新余额。
在图3a是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等结存科目的方向组合,中部收增借,下部付减贷,图3b是银行借款等结欠科目的方向组合,中部是收减借,下部是付增贷。图3c是应付款等来源科目的方向组合,中部是收增贷,下部是付减借。图3d是应收款等运用科目的方向组合中部是收减贷,下部是付增借。
图3(a、b、c、d)的上部期初余额正方用兰书,负方用红书加以区别。
本大规模集成会计核算的记帐程序图示如下:
由于记帐程序的全程同步,不但会计帐目的月清月结这个大部份单位都难以实现的要求已可易如反掌,而且还可以做到日清日结时清时结,在帐目的清算、结计方面立即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图1b第13、14栏的余额栏和1、2、3、4、5、6、9栏的附註累计,就是为实行时清时结或日清日结,日清期结设的其过程是:当每一时日的会计分录已同步复写到有关帐证单表並附在图1b的有关栏行上计出本时(日)的发生额小计后,立即把这些小计的所在顺序号点储到图3各页的相应本期待填汇总额格位的梅点上,並通过本时(日)点储的顺序码查出上(时)日的相应累计和余额,用草写金额分别填写到图1b的1、2、3、4、6、7、8、9栏的附註空格和11、12栏的余额栏上即得。为了突出最后累计以便复查试算,应在写下每一笔时(日)累计时划销上时(日)的累计额。在试算本时(日)累计时要在参试累计额上部点记上以额位代码的参试期别点,以利于事后复核。
在有了上述的时清时结或日清日结记录后再搞期结或月结就只须将分散在图1b中的有关累计和余额抄到图3的汇总分类帐相应帐户就得了。
为了适应中国会计改革过程中的各种不同情况,图1b的各栏栏目内容可以改为空白,形成各式各法通用的中规模集成抽卡日记帐兼记帐凭证及公布单,其每时每刻清和日清日结、期结、月结同步实现的栏目内容,根据所用记帐法的不同改为下表所示:
图1b的栏次改用借贷帐栏名改用收付帐栏名改用增减帐栏名1、2借方科目兼小计结存收入科目名兼小计(附结存付出累计)占增科目名兼小计(附占减累计)3、4借方各户累计额结存付出科目名小兼小计(附结存收入小计)占减科目名兼小计(附占增累计)6、7贷方科目名兼小计来运收入科目名兼小计(附来运付出累计)来增科目名兼小(计(附来减累计)8、9贷方各户累计额来运付出科目名兼小计(附来运收入累计)来减科目名兼小计(附来增累计)
图3(a、b、c、d)各户的8个方向组合“收增借”、“付减贷”、“收减借”、“付增贷”、“收增贷”、“付增借”,在图中的现排列是以中以下付为准则选排的,如果改为中借下贷或中增下减的原则排列其性能除民族性稍有不同外,其余均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