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苏芡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苏芡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82075A43申请公布日20141008CN104082075A21申请号201410329618222申请日20140711A01G13/0020060171申请人吴江市同里镇生元水八仙蔬菜专业合作社地址215000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同里镇屯村三港村72发明人潘复生怀于生74专利代理机构苏州翔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51代理人王华54发明名称一种苏芡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法57摘要一种苏芡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法,所述苏芡栽培时采用壮苗定植,所述壮苗的苗龄为60天70天;所述定植初期保持水位10CM,然后随所述苏芡植株的生长,水位逐渐增至30CM50CM;在7月上中旬,。
2、向所述苏芡第一次喷洒药剂,该药剂由10腈菌唑乳油40ML、科博可溶性粉剂50G和卫农1号2ML混合于12515KG水中制得;在7月底8月初,向所述苏芡第二次喷洒药剂,该药剂由25腈菌唑乳油20ML、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G和卫农1号2ML混合于12515KG水中制得。本发明从保持生态平衡、维护生态环境出发,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可以安全、经济、有效地综合防治苏芡的各种病虫害。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82075ACN104082075A1/1页21一种苏芡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
3、所述苏芡栽培时采用壮苗定植,所述壮苗的苗龄为60天70天;所述定植初期保持水位10CM,然后随所述苏芡植株的生长,水位逐渐增至30CM50CM;在7月上中旬,向所述苏芡第一次喷洒药剂,该药剂由10腈菌唑乳油40ML、78科博可湿性粉剂50G和卫农1号2ML混合于125KG15KG水中制得;在7月底8月初,向所述苏芡第二次喷洒药剂,该药剂由25腈菌唑乳油20ML、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G和卫农1号2ML混合于125KG15KG水中制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苏芡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苏芡栽培时不单独施氮肥,在封行喷药时叶面增喷质量浓度为01的硼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苏芡病虫害综。
4、合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壮苗具有圆叶3张4张、大叶直径20CM25CM,叶柄长40CM50CM,粗10CM15C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苏芡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苏芡栽培时的前茬选用茭白、水芹、油菜、小麦、地四季豆或蚕豆轮作。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苏芡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苏芡选择紫花苏芡、姑苏芡2号或姑苏芡4号。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苏芡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8月上中旬,向所述苏芡第三次喷洒药剂,该药剂由30爱苗乳油8ML、20阿米西达悬浮剂20ML、卫农1号2ML混合于125KG15KG水中制得。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苏芡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
5、用45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或5225农地乐乳油1500倍2000倍液喷于所述苏芡的叶片表面及水中防治黑摇蚊、黄摇蚊、莲藕潜叶摇蚊、水蝇以及食根金花虫。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苏芡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用3瓢甲敌乳油1000倍液与10吡虫啉1000倍液组成的混合液或45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与10吡虫啉1000倍液组成的混合液喷于所述苏芡的叶片表面及水中防治菱莹叶甲。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苏芡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用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5ML10ML/亩,或24美满悬浮剂2000倍3000倍液或5抑太保乳油1500倍液防治斜纹夜蛾。权利要求书CN104082075A1/4页。
6、3一种苏芡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苏芡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法,属于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领域。背景技术0002苏芡曾名南芡,别名“南荡鸡头”(SUZHOUSGORGONEURVALE)。我国芡实分为两类,一类为“刺芡”,曾名北芡,属野生、半野生种,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和种植,另一类为“苏芡”,曾名南芡,是人工培育而成的栽培种,原产于苏州市,栽培历史己逾500年,其植株除叶缘和叶背面的叶脉上有稀疏刺毛外,其余部位均无刺毛,因此可根据需要按不同成熟期分批采收,加工成“鲜米”和“干米”等商品芡米,其米仁大,性糯,品质佳,产量高,经济效益高,是国内外公认的名特优水生蔬菜种类之一,也是苏州。
7、市“水八仙”中的佼佼者。0003“芡实叶瘤病”为苏芡生长前中期的主要病害之一,多在果实采收前期即发生,发病初期在叶面出现淡绿色黄斑,后隆起膨大呈瘤状。“芡实叶斑病”俗称“麸皮瘟”,又称“芡实黑斑病”,为苏芡生长中后期又一主要病害,多在果实采收后期发生,发病初期芡叶外缘有许多暗绿色圆形病斑,后转为深褐色,有时具轮纹,一般直径在34MM,最大可达8MM,易腐烂。严重时病斑连片,使整片叶腐烂,对产量影响较大。引起芡实叶斑病、叶瘤病的主要因素有A)气候变暖,超过35的高温日增多;B)连作重茬;C)水位偏低、导致水温偏高;D)死水、不流动、水质差;E)有机肥过多、氮肥偏多;F)用药种类不当,用药时间偏迟。
8、(过去常用的多菌灵、井岗霉素、代森锰锌、甲基硫菌灵等防治叶瘤病和叶斑病效果只有5060和45,且多在发病后用药)。除上述两大病害外,为害苏芡生长的还有黑摇蚊(红丝虫)、黄摇蚊(白丝虫)、莲藕潜叶摇蚊、水蝇、食根金花虫、菱莹叶甲、斜纹夜蛾等虫害,及螺类(锥实螺、扁卷螺、福寿螺)、丝状藻类(俗称青苔、水绵)、萍类(浮萍、槐叶萍、滿江红)等其它有害生物。其主要发生期在播种前、移栽期和定植前,这是防治的关键期。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苏芡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法。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苏芡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法,所述苏芡栽培时采用壮苗定植,所述壮苗的苗龄为60天70天;所。
9、述定植初期保持水位10CM,然后随所述苏芡植株的生长,水位逐渐增至30CM50CM;在7月上中旬,向所述苏芡第一次喷洒药剂,该药剂由10腈菌唑乳油40ML、78科博可湿性粉剂50G和卫农1号2ML混合于125KG15KG水中制得;在7月底8月初,向所述苏芡第二次喷洒药剂,该药剂由25腈菌唑乳油20ML、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G和卫农1号2ML混合于125KG15KG水中制得。0006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苏芡栽培时不单独施氮肥,在封行喷药时叶面增喷质量浓度为01的硼肥。0007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壮苗具有圆叶3张4张、大叶直径20CM25CM,叶柄长40CM50CM,粗10CM15CM。说明书。
10、CN104082075A2/4页40008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苏芡栽培时的前茬作物选用茭白、水芹、油菜、小麦、地四季豆或蚕豆等。0009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苏芡选择紫花苏芡、姑苏芡2号或姑苏芡4号。0010优选的技术方案为在8月上中旬,向所述苏芡第三次喷洒药剂,该药剂由30爱苗乳油4ML、20阿米西达悬浮剂20ML、卫农1号2ML混合于125KG15KG水中制得。0011优选的技术方案为用45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或5225农地乐乳油1500倍2000倍液喷于所述苏芡的叶片表面及水中防治黑摇蚊、黄摇蚊、莲藕潜叶摇蚊、水蝇以及食根金花虫。0012优选的技术方案为用3瓢甲敌乳油1000倍液与10。
11、吡虫啉1000倍液组成的混合液或45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与10吡虫啉1000倍液组成的混合液喷于所述苏芡的叶片表面及水中防治菱莹叶甲。0013优选的技术方案为用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5ML10ML/亩,或24美满悬浮剂2000倍3000倍液或5抑太保乳油1500倍液防治斜纹夜蛾。0014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本发明从保持生态平衡、维护生态环境出发,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可以安全、经济、有效地综合防治苏芡的各种病虫害。具体实施方式0015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0016实施例一一种苏芡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法一、农业防治应用农业综合措施,增强植株长势。
12、,提高抗病、抗逆能力。0017A合理轮作前茬宜选用茭白、水芹、油菜、小麦、地四季豆、蚕豆等作物轮作。0018B选育良种选择苏芡或其杂种后代,如紫花苏芡、姑苏芡2号、姑苏芡4号等良种。0019C精细育苗做好苗床,清除丝状藻类及浮萍。0020D壮苗定植应具苗龄60D70D、圆叶3张4张、大叶直径20CM25CM,叶柄长40CM50CM,粗10CM15CM。0021E巧施肥料增施有机肥作基肥,不单施氮肥,在封行喷药时可叶面增喷01的硼肥和微量元素,提高结果率。0022F调节水位定植初期保持水位10CM穴内水深25CM,以后随植株生长,水位逐渐增至30CM50CM。0023G采收清园及时采收,清除残枝。
13、败叶,减少病源基数。0024二、药剂防治抓住关键时期,采用组合式高效防治方法。0025A种植前重点防食草鱼类及小龙虾等有害生物。0026每667撒施茶籽饼或石灰或氯氰菊酯等清塘,用后3D放清水更换,一般水旱轮作田也不需使用,养鱼田禁用。0027B生长早期重点防虫害黑摇蚊(红丝虫)、黄摇蚊(白丝虫)、莲藕潜叶摇蚊、水蝇、食根金花虫主要在土壤和水中危害植株幼芽、幼根及潜食嫩叶,可用45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或5225农地说明书CN104082075A3/4页5乐乳油1500倍液喷于叶片表面及水中防治。45氯氰菊酯乳油是指氯氰菊酯乳油产品中含有质量百分含量为的45氯氰菊酯。本发明中产品之前的数字。
14、均指产品中有效成分的含量为数字;菱莹叶甲以成虫和幼虫啃食叶片为主,可用3瓢甲敌乳油1000倍液或45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另加10吡虫啉1000倍液喷于叶片表面及水中防治;斜纹夜蛾用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510ML/亩,或24美满悬浮剂20003000倍液或,5抑太保乳油1500倍液防治;螺类(锥实螺、扁卷螺、福寿螺)主要啃食植株胚芽和嫩叶,可用20硫酸烟酰苯胺含量的“灭螺鱼安”或“百螺杀丁”粉剂每亩500G撒于水中防治;丝状藻类(俗称青苔、水绵)苗期及定植后均可发生危害,缠绕茎叶,影响植株生长,可用80波尔多液200倍液喷于水中防治;萍类(浮萍、槐叶萍、滿江红)浮萍沾于芡实叶片上,会使叶。
15、片下沉、积水、腐烂,应及时人工捞除或放水冲除。0028C生长中期重点防治叶瘤病、叶斑病,采取2次组合式防治,并于封行前(7月底至8月初)结束,这是苏芡栽培成功,获取高效益的关键;植株生长盛期易发病,应及早预防,定植后1520D开始打药,封行后停用,共防治23次。第1次于7月上中旬,以防叶瘤病为主,兼防叶斑病,每桶15KG水用10腈菌唑乳油40ML、78科博可湿性粉剂(含有48波尔多液、30代森锰锌)50G、卫农1号2ML;第2次于7月底至8月初,以防叶斑病为主,兼防叶瘤病,每桶15KG水用25腈菌唑乳油20ML、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G、卫农1号2ML;对防治不到位,病害仍较重的,或遇高温年。
16、分,可于8月上中旬,每桶15KG水用30爱苗(50苯醚甲环唑、50丙环唑)乳油4ML、20阿米西达悬浮剂20ML、卫农1号2ML等,进行第3次防治,并以防治叶斑病为主。0029实施例二一种苏芡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法一种苏芡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法,所述苏芡栽培时采用壮苗定植,所述壮苗的苗龄为60天70天;所述定植初期保持水位10CM,然后随所述苏芡植株的生长,水位逐渐增至30CM50CM;在7月中旬,向所述苏芡第一次喷洒药剂,该药剂由10腈菌唑乳油40ML、78科博可溶性粉剂50G和卫农1号2ML混合于14KG水中制得;在7月底8月初,向所述苏芡第二次喷洒药剂,该药剂由25腈菌唑乳油20ML、65代森锌。
17、可湿性粉剂50G和卫农1号2ML混合于14KG水中制得。所述苏芡栽培时不单独施氮肥,在封行喷药时叶面增喷质量浓度为01的硼肥。所述壮苗具有圆叶3张4张、大叶直径20CM25CM,叶柄长40CM50CM,粗10CM15CM。所述苏芡栽培时的前茬选用茭白、水芹、油菜、小麦、地四季豆或蚕豆等作物。所述苏芡选择紫花苏芡、姑苏芡2号或姑苏芡4号。在8月上中旬,向所述苏芡第三次喷洒药剂,该药剂由30爱苗乳油4ML、20阿米西达悬浮剂20ML、卫农1号2ML混合于14KG水中制得。用45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或5225农地乐乳油2000倍液喷于所述苏芡的叶片表面及水中防治黑摇蚊、黄摇蚊、莲藕潜叶摇蚊、水蝇以及食根金花虫。用3瓢甲敌乳油1000倍液与10吡虫啉1000倍液组成的混合液或45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与10吡虫啉1000倍液组成的混合液喷于所述苏芡的叶片表面及水中防治菱莹叶甲。用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510ML/亩,或24美满悬浮剂20003000说明书CN104082075A4/4页6倍液或5抑太保乳油1500倍液防治斜纹夜蛾。0030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说明书CN104082075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