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莲胆消炎片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pdf

上传人:r5 文档编号:217411 上传时间:2018-02-03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447.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309654.2

申请日:

2014.07.02

公开号:

CN104083419A

公开日:

2014.10.08

当前法律状态:

公开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19; A61K9/28; C12Q1/06; C12Q1/14; A61P1/12; A61P31/04; A61P1/00; C12R1/19(2006.01)N; C12R1/445(2006.01)N; C12R1/725(2006.01)N; C12R1/685(2006.01)N; C12R1/125(2006.01)N

主分类号:

A61K36/19

申请人:

广西迪泰制药有限公司

发明人:

不公告发明人

地址:

530003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科园大道43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莲胆消炎片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该中药复方制剂是由苦木和穿心莲两味中药组方,加入适量的辅料而成。其制备方法是采用醇提前处理,收膏浓缩干燥后制粒,加入辅料压片,每片素片重0.23g,包衣后进行分装和外包。质量控制方法建立了微生物限度验证方法。与原有的制剂工艺及质量标准相比,该制备方法对乙醇提取的添加倍量的具体参数进行研究和优化;对素片的片重进行分析,提高了患者服用药物剂量的准确度;通过实验建立本发明的微生物验证方法。本发明方法所制备得到的片剂具有安全性高、疗效好、生产成本低等优点。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莲胆消炎片,其是由苦木和穿心莲按照1∶1的质量比以及辅料制取得到,每片素片重0.23g。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莲胆消炎片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1):按照1∶1的质量比称取苦木和穿心莲,破碎后进行浸提,将浸提得到的提取液浓缩成浸膏;
(2):将浸膏和淀粉混合进行造粒,将造粒的干颗粒和0.3%硬脂酸镁混匀后压制素片,然后在对素片进行包糖衣和包装。

3.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莲胆消炎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1)先对苦木和穿心莲进行炮制,炮制后烘干进行破碎。
(2)苦木和穿心莲分别醇提两次,提取剂为80~85%乙醇,每次提取剂的加量为药材的7倍,浸提时保持提取罐内压力为0.1~0.25Mpa,第一次提取煮沸并保持2小时,过滤提取液置于贮罐中;药渣再加入提取剂煮沸浸提,保持2小时,过滤提取液置于贮罐中。
(3)提取液置于真空浓缩罐中常压回收粗乙醇,然后真空进行浓缩,浓缩过程中,控制真空度为0.04~0.06Mpa,蒸汽压力为0.1~0.2Mpa,待浓缩至密度为1.25~1.30g/ml时,停止加热,取出浓缩的浸膏待用。
(4)取淀粉置于槽型混合机中,逐步加入部分浸膏搅拌均匀制成软材,分三槽进行制湿颗粒,将湿颗粒投入沸腾制粒机中,开热风加热,沸腾混合干燥,喷入余下的浸膏进行干燥,控制干燥温度为60~80℃,干燥至含水量为5%以内时停止干燥,倒出颗粒置于摇摆式颗粒机过14目筛整粒得到干颗粒。
(5)将制得的干颗粒投入总混设备中,加0.3%的硬脂酸镁,搅拌30分钟,倾出放置于洁净的容器内,选择合适的冲模,装好冲模,加料试机,直至调出符合标准要求的素片,每素片重0.23g。
(6)将素片放入糖衣锅进行包衣,首先包隔离层,用70%的明 胶浆包衣,包衣温度为35~50℃,使片芯全部包严、包牢并烘干为止,第一层过程维持60分钟,以后每层间隔约30分钟,总共包4~5层;再用糖浆和滑石粉包粉衣层,总共包10~15层,每层间隔时间约30分钟,连续操作至片芯棱角完全包没,片面包平、圆整为度;接着用糖浆包糖衣层,总共包5~10层,每层操作温度从40℃降至30℃,间隔时间为15分钟;然后,用糖浆及食用色素包有色衣层,总共包8层~15层,温度控制在室温,每层间隔时间为15分钟,连续操作至颜色均匀一致;接着闷锅20分钟,闷锅过程,间隔数分钟转动一次锅头;最后,每锅加虫白蜡细粉打光,先加入2/3虫白蜡打光至片面有光泽,然后再加入1/3的虫蜡细粉,直至片面光亮。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莲胆消炎片的质量控制方法,包括微生物限度检查,具体如下:
(1)取供试品10g,加稀释剂100ml,制成1∶10供试液备用。
(2)取1∶10的供试液1ml,注入平皿,平行制备2个皿,培养观察结果
(3)取供试液1ml和50-100cfu试验菌,平行制备2个平皿,按平皿法测定其菌数,计算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和黑曲霉等五种规定试验菌的回收率。
(4)取供试液1ml接种至胆盐乳糖培养基中,采用常规法检测。每1g供试液的细菌数不超过700个;霉菌、酵母菌数不超过10个,大肠埃希氏菌、大肠菌群、活螨不得检出。

说明书

一种中药莲胆消炎片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品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莲胆消炎片和其制备方法以及质量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莲胆消炎片收载于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10册第139页,其处方由穿心莲和苦木两味中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制菌消炎作用。用于细菌性痢疾、急性胃肠炎及各种急性感染性疾患。但在莲胆消炎片原生产工艺中有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乙醇提取的添加倍量没有明确;素片的片重没有明确。为此通过工艺研究对这两个问题加以实验数据来论证,同时建立了微生物验证方法来控制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莲胆消炎片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对乙醇提取的添加倍量的具体参数进行研究和优化;对素片的片重进行分析,提高了患者服用药物剂量的准确度;通过实验建立本发明的微生物验证方法。本发明方法所制备得到的片剂具有安全性高、疗效好、生产成本低等优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的莲胆消炎片,其是由苦木和穿心莲按照1∶1的质量比以及辅料制取得到,素片片重为0.23g。辅料包括淀粉、明胶、滑石粉、硬脂酸镁、食用色素、滑石粉。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的莲胆消炎片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1、苦木和穿心莲破碎前先对其进行炮制,炮制后烘干进行破碎。
2、苦木和穿心莲分别浸提两次,提取剂为80~85%乙醇,每次提取剂的加量为药材的7倍,浸提时保持提取罐内压力为0.1~0.25Mpa,第一次提取煮沸并保持2小时,过滤提取液置于贮罐中;药渣再加入提取剂煮沸浸提,保持2小时,过滤提取液置于贮罐中。
3、提取液置于真空浓缩罐中常压回收粗乙醇,然后真空进行浓缩,浓缩过程中,控制真空度为0.04~0.06Mpa,蒸汽压力为0.1~0.2Mpa,待浓缩至密度为1.25~1.30g/ml时,停止加热,取出浓缩的浸膏待用。
4、取淀粉置于槽型混合机中,逐步加入部分浸膏搅拌均匀制成软材,分三槽进行制湿颗粒,将湿颗粒投入沸腾制粒机中,开热风加热,沸腾混合干燥,喷入余下的浸膏进行干燥,控制干燥温度为60~80℃,干燥至含水量为5%以内时停止干燥,倒出颗粒置于摇摆式颗粒机过14目筛整粒得到干颗粒。
5、将制得的干颗粒投入总混设备中,加适量的硬脂酸镁,搅拌30分钟,倾出放置于洁净的容器内,选择合适的冲模,装好冲模,加料试机,直至调出符合标准要求的素片,每素片重0.23g。
6、将素片放入糖衣锅进行包衣,首先包隔离层,用70%的明胶浆包衣,包衣温度为35~50℃,使片芯全部包严、包牢并烘干为止,第一层过程维持60分钟,以后每层间隔约30分钟,总共包4~5层;再用糖浆和滑石粉包粉衣层,总共包10~15层,每层间隔时间约30分钟,连续操作至片芯棱角完全包没,片面包平、圆整为度;接着用糖浆包糖衣层,总共包5~10层,每层操作温度从40℃降至30℃,间隔时间为15分钟;然后,用糖浆及食用色素包有色衣层,总共包8层~15层,温度控制在室温,每层间隔时间为15分钟,连续操作至颜色均匀一致;接着闷锅20分钟,闷锅过程,间隔数分钟转动一次锅头;最后,每锅加虫白蜡细粉打光,先加入2/3虫白蜡打光至片面有光泽,然后再加入1/3的虫蜡细粉,直至片面光亮。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莲胆消炎片的质量控制方法,包括微生物限度检查,具体的操作为:
(1)取供试品10g,加稀释剂100ml,制成1∶10供试液备用。
(2)取1∶10的供试液1ml,注入平皿,平行制备2个皿,培养观察结果
(3)取供试液1ml和50-100cfu试验菌,平行制备2个平皿,按平皿法测定其菌数,计算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和黑曲霉等五种规定试验菌的回收率。
(4)取供试液1ml接种至胆盐乳糖培养基中,采用常规法检测。每1g供试液的细菌数不超过700个;霉菌、酵母菌数不超过10个,大肠埃希氏菌、大肠 菌群、活螨不得检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一、产品概述
药品名称:莲胆消炎片
剂    型:片剂
规    格:每素片重0.23g
性    状:本品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褐绿色;味苦
贮    藏:密封
有效期:18个月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63563。
二、处方和依据及制备方法:
1.处方
穿心莲1000g、苦木1000g,制成1000片
2.制备方法
以上二味,分别粉碎成粗粉,各用80~85%乙醇加热提取二次,加醇量均为7倍量,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分别回收乙醇,浓缩成浸膏。合并上述浸膏,加辅料适量,制成颗粒,干燥,压制成1000片,包糖衣,即得。
三、工艺流程和洁净区域划分
详见附图1。
四、制备工艺研究
1、制法依据
本品中的穿心莲全草含大量的苦味素,主要为穿心莲内酯,其次为新穿心莲内酯和14-去氧穿心莲内酯。此外,尚含微量14-去氧-11-氧穿心莲内酯及14-去氧-11、12-二去氢穿心莲内酯。另含β-谷甾醇-D-葡萄糖苷及黄酮化合物等。苦木含有苦木内酯A-N,苦木素B-G,此外 尚含苦木酮,甲基苦木酮,1-羟甲基-β-卞波林等多种β-卞波林衍生物。这些成分均易溶于较高浓度的乙醇中,故用80~85%乙醇加热回流提取,浓缩,加适量辅形剂制粒,干燥,压片,包糖衣即得。
2、工艺研究
2.1第一次小试  取穿心莲粗粉及苦木粗粉各1000g,分别置中药多功能提取罐中,各加82%乙醇9000ml,回流提取2小时,回流压力1.2mpa,温度95℃,滤过,药渣再加82%乙醇9000ml,回流提取2小时,回流压力1.2mpa,温度95℃,滤过,分别合并2次滤液(滤布300目),置真空浓缩罐中,以70~80℃浓缩至相对密度1.05~1.08(80℃测),得稠膏,加淀粉适量混匀,在70~80℃干燥得干膏,将干膏粉碎,过80目筛,以适量淀粉浆制成颗粒,于70℃干燥,使颗粒水分控制在4%以内,整粒,在旋转压片机中压片(基片重0.23g),包糖衣即得。
2.2第二次小试  提取用82%乙醇量改为7000ml,其余均同第一次小试。
2.3小试小结  详见表1。
表1:两次小试小结


2.3.1从上述试验结果看:每次加7倍量乙醇提取得干膏228.5g,加9倍量乙醇提取得膏为229.1g,无显著增加,为了节约能源,降低成本,选择加7倍量乙醇提取为宜。
2.3.2质量检验  按原质量标准对产品的性状,鉴别,检查及微生物限度检查,结果符合规定。认为小试成功,可进行中试。
2.4中试  根据上述工艺研究,进行了3批产品中试,结果见表2。
表2:

3、小结
综上所述,经工艺研究表明:本品穿心莲,苦木二味,每次加80~85%乙醇7倍量加热提取,浓缩,合并稠膏加适量淀粉混匀,干燥,粉碎,再加适量淀粉浆制粒,干燥,压片,包糖衣,三批中试成品按本品质量标准检验,均符 合规定,理论素片重和实际素片重都在0.23g范围,经常温6个月的稳定性试验及3个月的加速稳定性试验,质量稳定,说明工艺合理可行,可操作性强。
五、质量控制方法
按照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附录XIIC的有关规定,本发明建立了莲胆消炎片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并加以验证。
1、材料
1.1实验仪器:高压蒸汽灭菌锅  恒温培养箱  无菌柜  电子天平
1.2药品  莲胆消炎片(广西迪泰制药有限公司批号20130501、20130502、20130801)
1.3培养基及稀释剂:营养琼脂培养基、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营养肉汤培养基、胆盐乳糖培养基、MUG培养基、曙红亚甲蓝培养基、乳糖胆盐发酵培养基、改良马丁琼脂培养基、PH=7.0的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0.9%无菌氯化钠溶液
1.4菌种  大肠埃希氏菌(MCCCB)44102 金黄色葡萄球菌(MCCCB)26003枯草芽孢杆菌(MCCCB)63501 白色念珠菌(MCCCF)98001
黑曲霉(MCCCF)98003由广东省食品微生物安全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提供(第0代)
2、方法与结果
2.1菌液的制备
接种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新鲜培养物至营养琼脂培养基上,培养18-24小时;接种白色念珠菌的新鲜培养物至改良马丁琼脂培养基上,培养24-48小时。上述培养物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每1ml含菌数为50-100cfu的菌悬液。接种黑曲霉的新鲜培养物至改良马丁琼脂斜面培养基上,培养5-7天,加入3-5ml含0.05%(ml/ml)聚山梨酯80的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每1ml含孢子数50-100cfu的孢子悬液。
2.2供试液制备
取供试品10g,加稀释剂100ml,制成1∶10供试液备用。
2.3实验方法
常规法  取1∶10的供试液1ml,注入平皿,平行制备2个皿,培养观察 结果
2.4回收率实验
2.4.1试验组  取供试液1ml和50-100cfu试验菌,分别注入平皿中,立即倾注琼脂培养基,每株试验菌平行制备2个平皿,按平皿法测定其菌数。
2.4.2菌液组  测定所加的实验菌数
2.4.3供试品对照组  取供试液1ml,按菌落计数方法测定供试品本底菌数。
2.4.4稀释剂对照组  取稀释剂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1ml和试验菌50-100cfu,分别注入同一平皿中,考察稀释剂对试验有无干扰。

结果应≥70%
2.4.5预试验结果
常规法  预试验选用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作为敏感菌株进行试验,结果见表3:
表3:

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回收率均大于70%,采用常规法检测莲胆消炎片的细菌、霉菌及酵母菌数方法可行。
2.5细菌数、霉菌及酵母菌数的计数方法验证(见表4)
表4:

从表4中三批莲胆消炎片的验证结果表明,采用常规法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五种规定试验菌的回收率均大于70%,符合《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附录XII的有关规定,方法可行。
3、控制菌检验方法的建立及验证
3.1大肠埃希菌
常规法
试验组  取1∶10的供试液10ml接种至100ml胆盐乳糖培养基中,同时加入大肠埃希菌10-100cfu,35℃培养18-24小时。取培养物0.2ml,接种至含5mlMUG培养基的试管中,35℃24小时;366nm紫外灯下观察荧光,然后进行靛基质试验,观察结果;另取培养物划线接种于曙红亚甲蓝平板(EMB),35℃培养24-48h,观察其菌落形态。
阴性对照组  取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阴性对照试验菌,方法同试验组。
3.2大肠菌群
常规法
试验组  取乳糖胆盐发酵培养基管3支,分别加入1∶10,1∶100,1∶1000供试液1ml,同时加入大肠埃希氏菌10-100cfu,35℃培养18-24小时,观察结果。然后将发酵管中的培养物划线接种于曙红亚甲蓝琼脂(EMB)培养基,35℃培养18-24h,观察其菌落形态。
阴性对照组  取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阴性对照试验菌,方法同试验组。
3.3试验结果
3.3.1大肠埃希氏菌(见表5)
表5:

结果表明,采用常规法检出大肠埃希氏菌,方法成立。
3.3.2大肠菌群(见表6)
表6:

结果表明,采用常规法检出大肠菌群,方法成立。
4 三批莲胆消炎片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按上述建立的莲胆消炎片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对三批莲胆消炎片样品进行检验,结果见表7。
表7:

小结:莲胆消炎片采用常规法制备供试液用常规法检查,所要验证的菌种的回收率均大于70%;控制菌检查验证时,试验组呈阳性检出试验菌,阴性对照组呈阴性未检出阴性菌。说明莲胆消炎片采用常规法制备供试液用常规法检查合理、可行。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种中药莲胆消炎片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种中药莲胆消炎片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种中药莲胆消炎片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中药莲胆消炎片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中药莲胆消炎片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83419A43申请公布日20141008CN104083419A21申请号201410309654222申请日20140702A61K36/19200601A61K9/28200601C12Q1/06200601C12Q1/14200601A61P1/12200601A61P31/04200601A61P1/00200601C12R1/19200601C12R1/445200601C12R1/725200601C12R1/685200601C12R1/12520060171申请人广西迪泰制药有限公司地址530003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科园大道43号72发明人不公告发。

2、明人54发明名称一种中药莲胆消炎片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莲胆消炎片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该中药复方制剂是由苦木和穿心莲两味中药组方,加入适量的辅料而成。其制备方法是采用醇提前处理,收膏浓缩干燥后制粒,加入辅料压片,每片素片重023G,包衣后进行分装和外包。质量控制方法建立了微生物限度验证方法。与原有的制剂工艺及质量标准相比,该制备方法对乙醇提取的添加倍量的具体参数进行研究和优化;对素片的片重进行分析,提高了患者服用药物剂量的准确度;通过实验建立本发明的微生物验证方法。本发明方法所制备得到的片剂具有安全性高、疗效好、生产成本低等优点。51INTCL权利要求书。

3、1页说明书7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7页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83419ACN104083419A1/1页21一种莲胆消炎片,其是由苦木和穿心莲按照11的质量比以及辅料制取得到,每片素片重023G。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莲胆消炎片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操作步骤1按照11的质量比称取苦木和穿心莲,破碎后进行浸提,将浸提得到的提取液浓缩成浸膏;2将浸膏和淀粉混合进行造粒,将造粒的干颗粒和03硬脂酸镁混匀后压制素片,然后在对素片进行包糖衣和包装。3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莲胆消炎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1先对苦木和穿心莲进行炮制,炮制后烘干进。

4、行破碎。2苦木和穿心莲分别醇提两次,提取剂为8085乙醇,每次提取剂的加量为药材的7倍,浸提时保持提取罐内压力为01025MPA,第一次提取煮沸并保持2小时,过滤提取液置于贮罐中;药渣再加入提取剂煮沸浸提,保持2小时,过滤提取液置于贮罐中。3提取液置于真空浓缩罐中常压回收粗乙醇,然后真空进行浓缩,浓缩过程中,控制真空度为004006MPA,蒸汽压力为0102MPA,待浓缩至密度为125130G/ML时,停止加热,取出浓缩的浸膏待用。4取淀粉置于槽型混合机中,逐步加入部分浸膏搅拌均匀制成软材,分三槽进行制湿颗粒,将湿颗粒投入沸腾制粒机中,开热风加热,沸腾混合干燥,喷入余下的浸膏进行干燥,控制干燥。

5、温度为6080,干燥至含水量为5以内时停止干燥,倒出颗粒置于摇摆式颗粒机过14目筛整粒得到干颗粒。5将制得的干颗粒投入总混设备中,加03的硬脂酸镁,搅拌30分钟,倾出放置于洁净的容器内,选择合适的冲模,装好冲模,加料试机,直至调出符合标准要求的素片,每素片重023G。6将素片放入糖衣锅进行包衣,首先包隔离层,用70的明胶浆包衣,包衣温度为3550,使片芯全部包严、包牢并烘干为止,第一层过程维持60分钟,以后每层间隔约30分钟,总共包45层;再用糖浆和滑石粉包粉衣层,总共包1015层,每层间隔时间约30分钟,连续操作至片芯棱角完全包没,片面包平、圆整为度;接着用糖浆包糖衣层,总共包510层,每层。

6、操作温度从40降至30,间隔时间为15分钟;然后,用糖浆及食用色素包有色衣层,总共包8层15层,温度控制在室温,每层间隔时间为15分钟,连续操作至颜色均匀一致;接着闷锅20分钟,闷锅过程,间隔数分钟转动一次锅头;最后,每锅加虫白蜡细粉打光,先加入2/3虫白蜡打光至片面有光泽,然后再加入1/3的虫蜡细粉,直至片面光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莲胆消炎片的质量控制方法,包括微生物限度检查,具体如下1取供试品10G,加稀释剂100ML,制成110供试液备用。2取110的供试液1ML,注入平皿,平行制备2个皿,培养观察结果3取供试液1ML和50100CFU试验菌,平行制备2个平皿,按平皿法测定其菌数,计算。

7、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和黑曲霉等五种规定试验菌的回收率。4取供试液1ML接种至胆盐乳糖培养基中,采用常规法检测。每1G供试液的细菌数不超过700个;霉菌、酵母菌数不超过10个,大肠埃希氏菌、大肠菌群、活螨不得检出。权利要求书CN104083419A1/7页3一种中药莲胆消炎片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药品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莲胆消炎片和其制备方法以及质量控制方法。背景技术0002莲胆消炎片收载于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10册第139页,其处方由穿心莲和苦木两味中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制菌消炎作用。用于细菌性痢疾、急性胃肠炎及各种急性。

8、感染性疾患。但在莲胆消炎片原生产工艺中有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乙醇提取的添加倍量没有明确;素片的片重没有明确。为此通过工艺研究对这两个问题加以实验数据来论证,同时建立了微生物验证方法来控制质量。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莲胆消炎片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对乙醇提取的添加倍量的具体参数进行研究和优化;对素片的片重进行分析,提高了患者服用药物剂量的准确度;通过实验建立本发明的微生物验证方法。本发明方法所制备得到的片剂具有安全性高、疗效好、生产成本低等优点。000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0005本发明提供的莲胆消炎片,其是由苦木和穿。

9、心莲按照11的质量比以及辅料制取得到,素片片重为023G。辅料包括淀粉、明胶、滑石粉、硬脂酸镁、食用色素、滑石粉。0006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的莲胆消炎片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操作步骤00071、苦木和穿心莲破碎前先对其进行炮制,炮制后烘干进行破碎。00082、苦木和穿心莲分别浸提两次,提取剂为8085乙醇,每次提取剂的加量为药材的7倍,浸提时保持提取罐内压力为01025MPA,第一次提取煮沸并保持2小时,过滤提取液置于贮罐中;药渣再加入提取剂煮沸浸提,保持2小时,过滤提取液置于贮罐中。00093、提取液置于真空浓缩罐中常压回收粗乙醇,然后真空进行浓缩,浓缩过程中,控制真空度为004006MPA。

10、,蒸汽压力为0102MPA,待浓缩至密度为125130G/ML时,停止加热,取出浓缩的浸膏待用。00104、取淀粉置于槽型混合机中,逐步加入部分浸膏搅拌均匀制成软材,分三槽进行制湿颗粒,将湿颗粒投入沸腾制粒机中,开热风加热,沸腾混合干燥,喷入余下的浸膏进行干燥,控制干燥温度为6080,干燥至含水量为5以内时停止干燥,倒出颗粒置于摇摆式颗粒机过14目筛整粒得到干颗粒。00115、将制得的干颗粒投入总混设备中,加适量的硬脂酸镁,搅拌30分钟,倾出放置于洁净的容器内,选择合适的冲模,装好冲模,加料试机,直至调出符合标准要求的素片,每素片重023G。00126、将素片放入糖衣锅进行包衣,首先包隔离层,。

11、用70的明胶浆包衣,包衣温度为3550,使片芯全部包严、包牢并烘干为止,第一层过程维持60分钟,以后每层间隔约说明书CN104083419A2/7页430分钟,总共包45层;再用糖浆和滑石粉包粉衣层,总共包1015层,每层间隔时间约30分钟,连续操作至片芯棱角完全包没,片面包平、圆整为度;接着用糖浆包糖衣层,总共包510层,每层操作温度从40降至30,间隔时间为15分钟;然后,用糖浆及食用色素包有色衣层,总共包8层15层,温度控制在室温,每层间隔时间为15分钟,连续操作至颜色均匀一致;接着闷锅20分钟,闷锅过程,间隔数分钟转动一次锅头;最后,每锅加虫白蜡细粉打光,先加入2/3虫白蜡打光至片面有。

12、光泽,然后再加入1/3的虫蜡细粉,直至片面光亮。0013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莲胆消炎片的质量控制方法,包括微生物限度检查,具体的操作为00141取供试品10G,加稀释剂100ML,制成110供试液备用。00152取110的供试液1ML,注入平皿,平行制备2个皿,培养观察结果00163取供试液1ML和50100CFU试验菌,平行制备2个平皿,按平皿法测定其菌数,计算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和黑曲霉等五种规定试验菌的回收率。00174取供试液1ML接种至胆盐乳糖培养基中,采用常规法检测。每1G供试液的细菌数不超过700个;霉菌、酵母菌数不超过10个,大肠埃希氏菌、大。

13、肠菌群、活螨不得检出。具体实施方式0018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0019一、产品概述0020药品名称莲胆消炎片0021剂型片剂0022规格每素片重023G0023性状本品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褐绿色;味苦0024贮藏密封0025有效期18个月0026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63563。0027二、处方和依据及制备方法00281处方0029穿心莲1000G、苦木1000G,制成1000片00302制备方法0031以上二味,分别粉碎成粗粉,各用8085乙醇加热提取二次,。

14、加醇量均为7倍量,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分别回收乙醇,浓缩成浸膏。合并上述浸膏,加辅料适量,制成颗粒,干燥,压制成1000片,包糖衣,即得。0032三、工艺流程和洁净区域划分0033详见附图1。0034四、制备工艺研究说明书CN104083419A3/7页500351、制法依据0036本品中的穿心莲全草含大量的苦味素,主要为穿心莲内酯,其次为新穿心莲内酯和14去氧穿心莲内酯。此外,尚含微量14去氧11氧穿心莲内酯及14去氧11、12二去氢穿心莲内酯。另含谷甾醇D葡萄糖苷及黄酮化合物等。苦木含有苦木内酯AN,苦木素BG,此外尚含苦木酮,甲基苦木酮,1羟甲基卞波林等多种卞波林衍生物。这些成分。

15、均易溶于较高浓度的乙醇中,故用8085乙醇加热回流提取,浓缩,加适量辅形剂制粒,干燥,压片,包糖衣即得。00372、工艺研究003821第一次小试取穿心莲粗粉及苦木粗粉各1000G,分别置中药多功能提取罐中,各加82乙醇9000ML,回流提取2小时,回流压力12MPA,温度95,滤过,药渣再加82乙醇9000ML,回流提取2小时,回流压力12MPA,温度95,滤过,分别合并2次滤液滤布300目,置真空浓缩罐中,以7080浓缩至相对密度10510880测,得稠膏,加淀粉适量混匀,在7080干燥得干膏,将干膏粉碎,过80目筛,以适量淀粉浆制成颗粒,于70干燥,使颗粒水分控制在4以内,整粒,在旋转压。

16、片机中压片基片重023G,包糖衣即得。003922第二次小试提取用82乙醇量改为7000ML,其余均同第一次小试。004023小试小结详见表1。0041表1两次小试小结00420043说明书CN104083419A4/7页60044231从上述试验结果看每次加7倍量乙醇提取得干膏2285G,加9倍量乙醇提取得膏为2291G,无显著增加,为了节约能源,降低成本,选择加7倍量乙醇提取为宜。0045232质量检验按原质量标准对产品的性状,鉴别,检查及微生物限度检查,结果符合规定。认为小试成功,可进行中试。004624中试根据上述工艺研究,进行了3批产品中试,结果见表2。0047表2004800493。

17、、小结0050综上所述,经工艺研究表明本品穿心莲,苦木二味,每次加8085乙醇7倍量加热提取,浓缩,合并稠膏加适量淀粉混匀,干燥,粉碎,再加适量淀粉浆制粒,干燥,压片,包糖衣,三批中试成品按本品质量标准检验,均符合规定,理论素片重和实际素片重都在023G范围,经常温6个月的稳定性试验及3个月的加速稳定性试验,质量稳定,说明工艺合理可行,可操作性强。0051五、质量控制方法0052按照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附录XIIC的有关规定,本发明建立了莲胆消炎片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并加以验证。00531、材料005411实验仪器高压蒸汽灭菌锅恒温培养箱无菌柜电子天平说明书CN104083419A5/7页。

18、7005512药品莲胆消炎片广西迪泰制药有限公司批号20130501、20130502、20130801005613培养基及稀释剂营养琼脂培养基、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营养肉汤培养基、胆盐乳糖培养基、MUG培养基、曙红亚甲蓝培养基、乳糖胆盐发酵培养基、改良马丁琼脂培养基、PH70的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09无菌氯化钠溶液005714菌种大肠埃希氏菌MCCCB44102金黄色葡萄球菌MCCCB26003枯草芽孢杆菌MCCCB63501白色念珠菌MCCCF980010058黑曲霉MCCCF98003由广东省食品微生物安全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提供第0代00592、方法与结果006021菌液的制备00。

19、61接种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新鲜培养物至营养琼脂培养基上,培养1824小时;接种白色念珠菌的新鲜培养物至改良马丁琼脂培养基上,培养2448小时。上述培养物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每1ML含菌数为50100CFU的菌悬液。接种黑曲霉的新鲜培养物至改良马丁琼脂斜面培养基上,培养57天,加入35ML含005ML/ML聚山梨酯80的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每1ML含孢子数50100CFU的孢子悬液。006222供试液制备0063取供试品10G,加稀释剂100ML,制成110供试液备用。006423实验方法0065常规法取110的供试液1ML,注入平皿,平行制备2个皿,培养观察结果0。

20、06624回收率实验0067241试验组取供试液1ML和50100CFU试验菌,分别注入平皿中,立即倾注琼脂培养基,每株试验菌平行制备2个平皿,按平皿法测定其菌数。0068242菌液组测定所加的实验菌数0069243供试品对照组取供试液1ML,按菌落计数方法测定供试品本底菌数。0070244稀释剂对照组取稀释剂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1ML和试验菌50100CFU,分别注入同一平皿中,考察稀释剂对试验有无干扰。00710072结果应700073245预试验结果0074常规法预试验选用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作为敏感菌株进行试验,结果见表30075表30076说明书CN104083419。

21、A6/7页80077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回收率均大于70,采用常规法检测莲胆消炎片的细菌、霉菌及酵母菌数方法可行。007825细菌数、霉菌及酵母菌数的计数方法验证见表40079表400800081从表4中三批莲胆消炎片的验证结果表明,采用常规法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五种规定试验菌的回收率均大于70,符合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附录XII的有关规定,方法可行。00823、控制菌检验方法的建立及验证008331大肠埃希菌0084常规法0085试验组取110的供试液10ML接种至100ML胆盐乳糖培养基中,同时加入大肠埃希菌10100CFU,35培养1824小时。取培养物02ML,接种至含5。

22、MLMUG培养基的试管中,3524小时;366NM紫外灯下观察荧光,然后进行靛基质试验,观察结果;另取培养物划线接种于曙红亚甲蓝平板EMB,35培养2448H,观察其菌落形态。0086阴性对照组取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阴性对照试验菌,方法同试验组。008732大肠菌群0088常规法0089试验组取乳糖胆盐发酵培养基管3支,分别加入110,1100,11000供试液1ML,同时加入大肠埃希氏菌10100CFU,35培养1824小时,观察结果。然后将发酵管中的培养物划线接种于曙红亚甲蓝琼脂EMB培养基,35培养1824H,观察其菌落形态。0090阴性对照组取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阴性对照试验菌,方法同试验。

23、组。009133试验结果0092331大肠埃希氏菌见表50093表5说明书CN104083419A7/7页900940095结果表明,采用常规法检出大肠埃希氏菌,方法成立。0096332大肠菌群见表60097表600980099结果表明,采用常规法检出大肠菌群,方法成立。01004三批莲胆消炎片的微生物限度检查0101按上述建立的莲胆消炎片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对三批莲胆消炎片样品进行检验,结果见表7。0102表701030104小结莲胆消炎片采用常规法制备供试液用常规法检查,所要验证的菌种的回收率均大于70;控制菌检查验证时,试验组呈阳性检出试验菌,阴性对照组呈阴性未检出阴性菌。说明莲胆消炎片采用常规法制备供试液用常规法检查合理、可行。0105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说明书CN104083419A1/1页10图1说明书附图CN104083419A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