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窗隔热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开窗隔热结构.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88565A43申请公布日20141008CN104088565A21申请号201410273462022申请日20140618E06B3/26320060171申请人苏州金螳螂幕墙有限公司地址215106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临湖镇渡村工业园东山大道888号苏州金螳螂幕墙有限公司72发明人刘振华沈筠佴军朱春宏周海涛包文权周进进章启明徐伟龙朱春江74专利代理机构苏州铭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46代理人张一鸣54发明名称一种开窗隔热结构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开窗隔热结构,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包括开扇隔热挡条和扇框隔热挡条,所述开扇隔热挡条固定在开扇的顶部或者底。
2、部,所述扇框隔热挡条固定在扇框上,并与所述开扇隔热挡条相对设置且之间留有间隙;所述扇框隔热挡条和/或所述开扇隔热挡条设有若干折弯部,形成多个位于开扇与扇框之间的空腔。本发明的开窗隔热结构通过隔热挡条将开扇与扇框之间的空隙分隔成多个空腔,合理利用了开启空间,并形成更好的隔热效果。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3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88565ACN104088565A1/1页21一种开窗隔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开扇隔热挡条和扇框隔热挡条,所述开扇隔热挡条固定在开扇的顶部或者底部,所述扇框隔热挡条固。
3、定在扇框上,并与所述开扇隔热挡条相对设置且之间留有间隙;所述扇框隔热挡条和/或所述开扇隔热挡条设有若干折弯部,形成多个位于开扇与扇框之间的空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窗隔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扇隔热挡条上设有滴水凸出部,所述扇框隔热挡条设有与所述滴水凸出部配合的挡水边和盛水边,所述挡水边位于相对所述滴水凸出部一侧。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窗隔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扇隔热挡条和所述扇框隔热挡条设有相对水平线倾斜的锥形长坡,所述锥形长坡之间设有间隙。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窗隔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长坡与水平线的夹角为58,所述锥形长坡之间的间隙为25MM。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窗隔热结。
4、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扇隔热挡条和所述扇框隔热挡条的材质为尼龙。权利要求书CN104088565A1/2页3一种开窗隔热结构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建筑的开窗隔热结构。背景技术0002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的高能耗建筑已不能满足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节能型建筑是未来的发展方向。目前建筑开窗的隔热措施通常是在窗周边设置隔热胶条,然而隔热胶条难以设置在开扇和扇框之间的衔接部位,造成该部位隔热很差,影响建筑整体的节能效果。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开扇与扇框之间没有隔热措施,造成整体隔热效果降低的问题。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5、,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开窗隔热结构,包括开扇隔热挡条和扇框隔热挡条,所述开扇隔热挡条固定在开扇的顶部或者底部,所述扇框隔热挡条固定在扇框上,并与所述开扇隔热挡条相对设置且之间留有间隙;所述扇框隔热挡条和/或所述开扇隔热挡条设有若干折弯部,形成多个位于开扇与扇框之间的空腔。0005优选的,所述开扇隔热挡条上设有滴水凸出部,所述扇框隔热挡条设有与所述滴水凸出部配合的挡水边和盛水边,所述挡水边位于相对所述滴水凸出部更靠近室内的一侧。0006优选的,所述开扇隔热挡条和所述扇框隔热挡条设有相对水平线倾斜的锥形长坡,所述锥形长坡之间设有间隙。0007优选的,所述锥形长坡与水平线的夹角为58,所述锥形长坡之间的。
6、间隙为25MM。0008优选的,所述开扇隔热挡条和所述扇框隔热挡条的材质为尼龙。0009本发明的开窗隔热结构通过隔热挡条将开扇与扇框之间的空隙分隔成多个空腔,合理利用了开启空间,并形成更好的隔热效果。附图说明0010图1是本发明的开窗隔热结构与开窗的的装配示意图。0011图2是图1中的开窗隔热结构及开窗的拆解示意图。0012图3是图1中的开窗隔热结构的结构示意图。0013图4是图1中的开扇隔热挡条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说明书CN104088565A2/2页40015如图1和。
7、图2所示,开窗隔热结构的开扇隔热挡条1固定在窗户开扇2的顶部或者底部,通过自带的卡扣与开扇2对应部位卡接,也可以采用螺栓连接等其他固定方式。扇框隔热挡条3也采用卡接的方式固定在窗户的扇框4上,并且位置与窗户开扇2对应,开扇隔热挡条1与扇框隔热挡条3之间保留25MM的间隙。开扇2与扇框4装配组合后,开扇2可以通过转轴5相对扇框4旋转,以实现窗户的开与关。开窗2的中部为玻璃板11。0016如图2至图4所示,开扇隔热挡条1与扇框隔热挡条3呈不规则的曲线状,通过这些折弯部的相互配合,将开扇2与扇框4之间的空间分割成4个的空腔6,这使得室外热量传入室内的效率大大降低,达到了在开扇2与扇框4的接合部进行隔。
8、热处理的目的。0017在碰到雨水天气时,由于开扇2与扇框4接合部即使进行水密性处理,仍会有部分雨水渗入,因而必须将这部分雨水排出,防止其进入室内。为此,开扇隔热挡条1上设有滴水凸出部7,而扇框隔热挡条3设有与滴水凸出部7配合的挡水边8和盛水边9,滴水凸出部7对准盛水边9,挡水边8位于更靠近室内的一侧。雨水进入后会由滴水凸出部7引流到盛水边9上,由盛水边9引导到室外排口,而挡水边8起到阻挡雨水向室内流动的作用。0018为了人们开窗方便,该开窗隔热结构增加了开启导向功能。开扇隔热挡条1与扇框隔热挡条3的折弯部分别形成与水平线呈58夹角的锥形长坡10,并且锥形长坡10之间留有23MM间隙。当开扇2闭。
9、合时,两条锥形长坡10相互平行且有间隙,当开扇2逐渐打开后,两条锥形长坡10相对转轴5转动,锥形长坡间的距离逐渐缩小直到接触,最后发生弹性变形直至开扇2完全打开,这样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来调节开扇2的开口大小,并使开扇2在任何角度都能得到有效固定。0019开扇隔热挡条1与扇框隔热挡条3的材质为尼龙,也可以采用其他树脂类隔热材料制作。0020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发明的范畴,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说明书CN104088565A1/3页5图1说明书附图CN104088565A2/3页6图2说明书附图CN104088565A3/3页7图3图4说明书附图CN104088565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