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氰沉淀的处理.pdf

上传人:大师****2 文档编号:213062 上传时间:2018-02-03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892.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87102076.9

申请日:

1987.08.26

公开号:

CN1031515A

公开日:

1989.03.08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审定||||||公开

IPC分类号:

C01C3/12; A62D3/00

主分类号:

C01C3/12; A62D3/00

申请人:

湘潭钢铁厂

发明人:

王炳浚

地址:

湖南省湘潭市岳塘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湖南省专利服务中心

代理人:

张美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含氰沉淀的处理属于用化学试剂处理泥渣。本发明将含氰沉淀经过碱洗、水洗、酸洗、再水洗的反复处理,直至沉淀中亚铁氰络离子[Fe(CN)6]4-含量小于0.1g/l。处理后的沉淀进一步加工,可以得到氧化铁黄或氧化铁红。所得到的亚铁氰络离子滤液经浓缩、净化可以生产黄血盐或铁蓝。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产品都加以合理利用,避免环境二次污染的产生,处理方法可靠,经济效益高。

权利要求书

1: 1、一种含氰沉淀的处理,为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碱溶后经过滤、浓缩等步骤,生成黄血盐,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将含氰沉淀进行碱洗、水洗、酸洗、再水洗的多次重复处理,並过滤分离出滤液,直至含氰沉淀中亚铁氰络离子[Fe(CN) 6 ] 4- 含量小于0.1g/l。 ①含亚铁氰络离子的滤液经浓缩至亚铁氰络离子含量为50-150g/l,在PH<7条件下,加入适量的可溶性亚铁离子、搅拌、静置、过滤,得到净化的黄血盐溶液; ②处理后的沉淀用水稀释后,在PH=1~12条件下,通入空气,同时搅拌,经8-10小时氧化,生成用于制造氧化铁黄的黄色晶核溶液; ③处理后的沉淀也可以经水稀释后,在PH=1~9条件下,通入空气并搅拌,经10-16小时氧化,静置,倾出上部清液,加水洗涤,过滤后将滤饼干燥,然后在600-700℃温度下煅烧,生成氧化铁红。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氰沉淀的处理,其特征在于碱洗、水洗、酸洗、再水洗的多次重复处理方法为: ①碱洗:含氰沉淀中加入适量碱,加碱浓度必须使反应开始时混合液中的游离态氢氧根离子〔OH〕 - 浓度达到0.9-
2: 5N/l。并搅拌1-3小时,静置1-3小时后过滤分离; ②水洗:经碱洗分离出亚铁氰络离子的含氰沉淀加入为沉淀体积3-5倍的水,在混合溶液的PH>8.5条件下,搅拌、静置后过滤; ③酸洗:经碱洗、水洗的含氰沉淀在温度10-100℃条件下酸洗,加酸量要使反应开始时混合液中游离氢离子〔H + 〕浓度保持在0.01-10N,并搅拌、静置、过滤; ④水洗:酸洗后的含氰沉淀再次加入为沉淀体积4-10倍的水进行洗涤,并搅拌、静置、过滤。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含氰沉淀的处理,其特征在于碱洗、水洗、酸洗、再水洗的重复次数及先后次序应视含氰沉淀中亚铁氰化物的含量和其他杂质的含量而定。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含氰沉淀的处理,其特征在于加入碱的总量按公式Ⅰ计算: N OH ≥K 1 N A +N g ……Ⅰ 式中 N OH -使亚铁氰化物分解所加碱的总当量数 N A -含氰沉淀中所含亚铁氰化物的当量数 N g -含氰沉淀中能与〔OH - 〕结合的其他化学物质当量数 K 1 -亚铁氰化物分解过量系数,一般取0.9~2 5、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含氰沉淀的处理,其特征在于加入酸的总量按公式Ⅱ计算: N H =K 2 N Fe +N y +N B ……Ⅱ 式中 N H -处理含氰沉淀所加酸的总当量数 N Fe -含氰沉淀中铁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当量数总和 N y -含氰沉淀中所含其他碱的当量数 N B -含氰沉淀中除N Fe 和N y 以外,能和酸反应的其他化学物质当量数 K 2 -酸洗过量系数,一般取1.1~
3: 0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氰沉淀的处理,其特征在于在浓缩的亚铁氰络离子滤液中加入的可溶性亚铁离子的总量按公式Ⅲ计算: N F =N g +N S +K 3 ……Ⅲ 式中 N F -所加可溶性亚铁离子的总当量数 N g -溶液中铁氰络离子〔F e (CN) 6 〕 3- 的当量数 N S -溶液中所含的硫化物的当量数 K 3 -净化过量系数,一般取1-5毫克当量/升 7、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含氰沉淀的处理,其特征在于所加入的碱可以是一种碱,也可以是二种或二种以上的碱组合的混合碱。

说明书


含氰沉淀的处理属于用化学试剂处理泥渣。

    使用硫酸亚铁处理含氰废水,是一种常见的废水脱氰方法,具有脱氰效果好、成本低、操作简便等优点。近年来,脱氰方法得到进一步发展,许多国家还利用氯化亚铁、酸式亚硫酸亚铁脱氰;采用可溶性亚铁离子脱氰,使废水达到排放标准,而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沉淀含有亚铁氰化亚铁、亚铁氰化铁等亚铁氰化物,这种含氰沉淀色度高,体积庞大,排放时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因此处理这种含氰沉淀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

    含氰沉淀化学处理的方法,国内外文献报导的尚不多,1986年第2期《燃料与化工》上介绍了本溪钢铁公司钢研所用碱溶、浓缩、结晶的方法处理含氰沉淀-蓝饼,使氰回收率达73-76%。但是氰回收率尚待进一步提高,碱溶后剩余沉淀中的各种成份也需要加以处理和利用。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氰化物的回收率,充分利用含氰沉淀中的其他成份,并防止产生第二次环境污染。

    实现本发明任务的解决方案为:将含氰沉淀进行碱洗、水洗、酸洗、再水洗的多次重复处理,並过滤分离出滤液直至含氰沉淀中亚铁氰络离子〔Fe(CN)6〕4-含量小于0.1g/l;含亚铁氰络离子的滤液经浓缩至亚铁氰络离子含量为50-150g/l,在PH<7条件下,加入适量的可溶性亚铁离子,搅拌、静置、过滤,得到净化的黄血盐溶液;处理后的沉淀用水稀释,在PH=1~12条件下,通入空气,同时搅拌,经8-10小时氧化,生成用于制造氧化铁黄的黄色晶核溶液;处理后的沉淀也可经水稀释,在PH=1~9的条件下,通入空气并搅拌,经10-16小时氧化,静置,倾出上部清液,加水洗涤,过滤后将滤饼干燥,然后在600-700℃温度下煅烧,生成氧化铁红。

    沉淀碱洗处理时,加碱浓度必须使反应开始时混合液中的游离态氢氧根离子〔OH-〕浓度达0.9-1.5N/l,并搅拌1-3小时,静置1-3小时后,过滤分离;含氰沉淀处理过程中加入碱的总量按公式Ⅰ计算:

    NoH≥K1NA+Nq……Ⅰ

    式中 NoH-是使亚铁氰化物分解所加碱的总当量数

    NA-含氰沉淀中所含亚铁氰化物地当量数

    Nq-含氰沉淀中能与OH-结合的其他化学物质当量数

    K1-亚铁氰化物分解过量系数,一般取0.9~2

    所加入的碱可以是一种碱,也可以是二种或二种以上的碱组合的混合碱。经碱洗分离出亚铁氰络离子的含氰沉淀,加入为沉淀体积3-5倍的水,在混合溶液的PH>8.5条件下,搅拌、静置后过滤;经碱洗、水洗的含氰沉淀在温度10-100℃条件下酸洗,加酸量要使反应开始时混合液中游离氢离子〔H+〕浓度保持在0.01-10N,并搅拌、静置、过滤,加酸的总量按公式Ⅱ计算:

    NH=K2NFe+Ny+NB……Ⅱ

    式中 NH-处理含氰沉淀所加酸的总当量数

    NFe-含氰沉淀中铁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当量数总和

    Ny-含氰沉淀中所含其他碱的当量数

    NB-含氰沉淀中,除NFe和Ny以外,能和酸反应的其他化学物质当量数

    K2-酸洗过量系数,一般取1.1~2.0

    酸洗后的含氰沉淀再次加入为沉淀体积4-10倍的水进行洗涤,并搅拌、静置、过滤。含氰沉淀进行碱洗、水洗、酸洗、再水洗的重复次数及先后次序应视含氰沉淀中亚铁氰化物的含量和其他杂质的含量而定;处理含氰沉淀过程中所得到的含亚铁氰络离子的滤液,浓缩后加入可溶性亚铁离子进一步净化,加入的可溶性亚铁离子总量按公式Ⅲ计算:

    NF=Ng+NS+K3……Ⅲ

    式中 NF-所加可溶性亚铁离子的总当量数

    Ng-溶液中铁氰络离子〔Fe(CN)6〕3-的当量数

    NS-溶液中所含硫化物的当量数

    K3-净化过量系数,一般取1-5毫克当量/升

    本发明处理的含氰沉淀是指含有亚铁氰化物的沉淀物和混合物。亚铁氰化物如亚铁氰化亚铁Fe2〔Fe(CN)6〕、亚铁氰化铁Fe4〔Fe(CN)6〕3、亚铁氰化钠、亚铁氰化铵、亚铁氰化钾以及其他含有亚铁氰络离子〔Fe(CN)6〕4-的化合物或混合物。

    由于脱氰工艺的不同,含氰废水经处理后产生的含氰沉淀的成份不一,根据所含的杂质可分成硫化物型、氢氧化物型和净化型三种含氰沉淀。硫化物型含氰沉淀中的主要杂质是硫化物,油类和悬浮物;氢氧化物型含氰沉淀中含有较多的氢氧化物类杂质;申请号为85100375的《铁蓝法处理含氰废水》技术,采用预处理的方法,预先除去了含氰废水中的硫化物等杂质,因而得到的亚铁氰化物沉淀为白色或浅湖绿色,杂质含量很少,称为净化型含氰沉淀。

    本发明提出的碱洗、水洗、酸洗、再水洗的反复处理的基本技术可用于上述各种含氰沉淀处理,下面以净化型含氰沉淀为例详细介绍本发明的具体处理方法:

    1、加碱分解(即碱洗)

    根据公式Ⅰ计算,加入分解含氰沉淀所需要的碱,加碱后,其中的亚铁氰化亚铁立即分解,生成黄血盐,其反应方程式如下:

    此反应速度很快,但要使亚铁氰化亚铁充分分解,很不容易,这是由于分解反应中产生的氢氧化亚铁也是沉淀物,它包围在亚铁氰化亚铁的表面,使OH-离子无法同沉淀核心内的亚铁氰化亚铁继续作用,因此含氰沉淀中亚铁氰化物的分解率很低,一般只能达到10-40%,要使亚铁氰化物的分解率提高到90%以上,加碱分解操作中应满足以下要求。

    (1)保证〔OH〕-的反应开始浓度

    加入碱的浓度必须保证碱和含氰沉淀混匀以后,分解反应刚开始时:混合液中游离态氢氧根离子OH-的浓度达到0.9-1.5克当量/升;

    (2)加碱量应按公式Ⅰ计算,如果按公式Ⅰ计算出的加入量,不能保证反应开始时〔OH-〕离子的浓度为0.9-1.5N,则应增大分解过量系数K1,以增加加碱量。

    (3)保证足够的反应时间

    为使含氰沉淀的分解反应进行完全,加碱后应搅拌1-3小时,然后静置1-3小时;

    (4)所加的碱可以是一种碱,也可以是二种或二种以上的碱组成的混合碱。

    分解含氰沉淀所用的碱有氢氧化钠、氨水、氢氧化钾、碳酸钠、碳酸钾或其他碱。加碱时,可以把两种强碱混合后使用;也可以把弱碱和强碱混合使用,这时是在强碱中添加少量的弱碱。

    含氰沉淀加碱后,经搅拌和静置即可过滤,滤液透明、浅黄色,称为“黄血盐溶液”,滤饼为浅灰色或灰棕色,需再进行水洗。

    2、水洗:

    加碱分解后的沉淀中含有的氢氧化亚铁对黄血盐有吸附作用,虽经过滤,仍有约1/3的黄血盐留在沉淀中,因此可以采用加水洗涤的办法,洗出被吸附的黄血盐。

    水洗时的加水量要掌握适量,加水太少,则黄血盐洗不干净,必须进行第二次水洗;加水太多,黄血盐溶液过稀,增加溶液浓缩时的耗热量。加水太多还会造成水和沉淀混合液的PH值下降至8以下,已分解的黄血盐重新与氢氧化亚铁化合,生成“亚铁氰化亚铁”,因此加水量应为沉淀体积的3-5倍,同时要保持混合液的PH值>8.5。

    加水后搅拌1-2小时,静置1-6小时,然后过滤,此时,含氰沉淀中氰化物回收率可达到90-94%。

    3、酸洗:

    经碱洗、水洗后的含氰沉淀的主要成份为氢氧化亚铁、氧化亚铁以及少量的四氧化三铁,并尚存6-10%的亚铁氰化物未分解。这些剩余的亚铁氰化物的外表面被氢氧化亚铁包围,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OH-〕无法与其反应,如继续加碱,即使把〔OH-〕离子浓度提高到2-3N,残余的亚铁氰化物仍不能被分解,要把包围在亚铁氰化物表面的氢氧化亚铁去掉,必须加酸洗涤。加酸量按公式Ⅱ计算,並要使反应开始时混和液中的〔H+〕的浓度保持在0.01-10N,酸洗时要保持温度10-100℃,搅拌1-3小时,静置1-3小时,使沉淀中所含的氢氧化亚铁、氢氧化铁、氧化亚铁、四氧化三铁和硫化亚铁等杂质溶解于酸,然后过滤除去。

    酸洗操作的滤液中主要成分为亚铁离子,经净化可用以处理含氰废水。

    4、水洗:

    为减少酸洗沉淀中未反应的余酸以及亚铁离子的含量,有必要再一次加水洗涤,加水量为沉淀体积的4-10倍,搅拌1-3小时,静置1-3小时,然后过滤。

    为简化操作,酸洗和其后的水洗可合并进行,即加酸反应1-3小时后,不过滤,即加入4-10倍的水,再搅拌、静置、过滤,所得亚铁离子滤液可用于处理含氰废水。

    第一次碱、水、酸、水洗涤后,氰化物回收率为90-94%,沉淀体积为洗涤前的1/8-1/10,可继续进行第二次的碱、水、酸、水洗涤,一般三次反复洗涤后,沉淀中亚铁氰离子〔Fe(CN)6〕4-的含量可降至0.1g/l以下。

    整个操作过程中采用的过滤方法可以连续过滤、间隙过滤、真空过滤、离心过滤或其它方法过滤。

    将过滤所得到的黄血盐溶液浓缩,当溶液中亚铁氰络离子〔Fe(CN)6〕4-含量达到50-150g/l时,可直接作为生产铁蓝的原料,把亚铁氰络离子的含量浓缩到170-210g/l,可生产黄血盐晶体。

    黄血盐溶液中尚有一部分杂质,杂质的主要成分是铁氰化物、硫化物及氢氧化铁胶体等,这些杂质对铁蓝的质量影响极大。铁氰化物性质与黄血盐很接近,因此很难分离,在生产铁蓝的过程中,它和亚铁离子生成滕堡蓝。

    虽然滕堡蓝也是蓝色,但色光暗淡、着色力差、混入铁蓝后,严重影响产品质量;硫化物往往成胶体状态,混入黄血盐溶液中,与亚铁离子反应生成黑色的硫化亚铁,

    沉淀

    即使只有少量硫化亚铁混入铁蓝中,对质量影响也很大。氢氧化铁是在加碱分解含氰沉淀时产生的,成胶体状态,在过滤时混入黄血盐溶液,酸性条件下,它与黄血盐生成柏林蓝。柏林蓝色光暗淡,着色力与耐光性差,对铁蓝质量影响极大。

    柏林蓝

    由于上述杂质对铁蓝的质量影响大,当它们的含量超过1g/l时黄血盐溶液必须净化处理。

    净化处理是在酸性条件(PH<7)下,加入适量的可溶性亚铁离子,与铁氰化物、硫化物发生下列反应

    滕堡蓝

    黑色沉淀

    溶液中的氢氧化铁胶体在PH<7条件下转化成Fe3+离子,与亚铁氰络离子反应,生成柏林蓝。

    柏林蓝

    过量的亚铁离子同时和溶液中的亚铁氰络离子反应,生成亚铁氰化亚铁白色沉淀(白浆),

    白色沉淀

    白浆起凝聚作用,将滕堡蓝、硫化亚铁、柏林蓝吸附在一起,混合成蓝色(夹白色)沉淀一起沉降析出,经过滤,滤去蓝色沉淀,即可得到浅黄色、明亮的黄血盐溶液。

    经一系列处理并过滤分离后的含氰沉淀其主要成份已转变为氢氧化亚铁以及氧化铁黄。沉淀用水稀释,在PH=1~12条件下,通入空气,使其氧化,同时进行搅拌,经8-10小时以后,即可得到黄色的氧化铁黄晶核,

    氧化铁黄晶核

    晶核经进一步加工,可得到氧化铁黄。

    氧化铁黄晶核溶液的底部可看到直径为0.1~1.5mm、深色的不溶性固体颗粒,其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铁、以及含氰沉淀中尚存的其他不溶性杂质,这种固态不溶性颗粒比重大,而氧化铁黄晶核比重小,当搅拌停止后,颗粒很快沉降至反应容器底部,氧化铁黄晶核悬浮在溶液中部,因此可采用沉降分离办法,将上述不溶性固体颗粒从溶液底部排出,除去,也可用过滤办法除去,除去的固体颗粒经干燥后,鼓风焚烧,得到氧化铁粉可作炼铁厂烧结矿的原料。

    为了保证氧化铁黄晶核的质量,含氰沉淀的碱洗、水洗、酸洗和再水洗的操作,宜在隔离空气的条件下进行。

    处理后的沉淀除了可以制造氧化铁黄晶核以外,还可用于生产氧化铁红,其方法如下:

    将沉淀按1∶10~1∶20比例用水稀释,在PH=1~9条件下,通入空气使其氧化,同时进行搅拌,经10-16小时,即可得到橙黄色沉淀,静置,倾去上部清液,接着加水洗涤,洗去水溶性杂质,然后过滤,将所得到的橙黄色滤并干燥,然后在600-700℃温度下煅烧,即可得到氧化铁红。

    硫化物型的含氰沉淀,在碱洗和水洗时,要将溶液上层的油泡沫除去,酸洗时,应使反应开始时〔H+〕离子浓度在1-10N,反应温度为50-100℃条件下进行,酸洗时,会产生有害气体H2S,必须用液体吸收,吸收液可用碱液、可溶性亚铁盐溶液或其他脱硫剂。

    氢氧化物型含氰沉淀中,由于含有较多的氢氧化物,它会妨碍沉淀中亚铁氰化物的完全分解,因此必须先酸洗,然后再碱洗和水洗,並应注意酸洗时除了按公式Ⅱ计算加酸量外,还应保持溶液中〔H+〕离子的反应开始浓度为1-10N,经搅拌1-3小时,静置1-3小时,然后过滤,再按净化型含氰沉淀的处理方法进行。

    本发明的主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

    1、氰化物回收率高

    经本方法处理的含氰沉淀,氰化物回收率达到98%以上。对于一座年产60万吨焦炭的焦化厂,采用本方法处理含氰沉淀,得到黄血盐溶液,然后用于制造铁蓝,每年可增加利润50万元。

    2、分解产物充分利用

    处理含氰沉淀过程中,得到的各种产品均可充分利用。

    (1)黄血盐溶液:生产高质量的黄血盐,也可直接用于制造高质量的铁蓝;

    (2)亚铁离子溶液:用于处理含氰废水,也可用于生产铁蓝或氧化铁黄;

    (3)分解后的含氰沉淀:用于生产氧化铁黄晶核或氧化铁红。

    3、保护环境

    本发明对处理含氰沉淀过程中得到的各种产品充分利用,产生的少量废渣及废气(如四氧化三铁、硫化氢气体)也有妥善的治理措施,因此避免了环境二次的污染。

    实施例:(净化型脱氰沉淀的处理)

    实例一:

    取脱氰沉淀495毫升。沉淀为浅天蓝色,浆状液体,经分析沉淀中〔Fe(CN)6〕4-含量为53.5克/升。

    加入35克纯度为80%的固体氢氧化钾,搅拌1小时30分,沉淀转为中灰色。过滤,得到312毫升浅黄色溶液,溶液中〔Fe(CN)6〕4-的浓度为1.012N。(1N=0.25摩尔以下同)。剩下的滤饼中灰色,加水740毫升,搅拌1小时,过滤,得到淡黄色溶液720毫升,经分析〔Fe(CN)6〕4-浓度为0.216N。所得滤饼深灰色,加入7.2N的硫酸66毫升,搅拌1小时,变成蓝色浆状液体,用水把它冲稀到800毫升,继续搅拌1小时,静置3小时,过滤,所得730毫升微绿色溶液弃去,剩下蓝色滤饼70毫升。

    称取固体氢氧化钾(纯度80%)5.26克,加入上述蓝色沉淀中,搅拌,溶液渐渐由稠转稀,由蓝色变成黑色。过滤,得到淡黄色溶液42毫升,〔Fe(CN)6〕4-浓度为0.52N。剩下滤饼,黑色,体积26毫升。往上述滤饼中,加水到500毫升,搅拌1小时,将上部清液弃去(清液中〔Fe(CN)6〕4-浓度为0.007N)剩下黑色滤饼20毫升。往黑色滤饼中加入7.2N硫酸15毫升,用水冲稀到55毫升,搅拌30分钟,过滤得到草绿色滤饼6毫升。

    加纯度为80%氢氧化钾固体1.2克于上述滤饼中,搅拌10分钟,滤饼转棕黄色,用水冲稀到500毫升,鼓风6小时,沉淀转黄色,底部有少量0.2~1.0毫米黑色小颗粒。利用沉降分离的办法,分离除去上述颗粒。余下的黄色沉淀,用0.5升的水冲洗2次,静置8小时,除去上部清水,得到鲜艳的黄色浆液20毫升。以该浆液为晶种经过进一步加工,得到合格的氧化铁黄10克。

    实例二

    取脱氰沉淀350毫升,沉淀为浅湖蓝色较稠的浆状液体,经分析,得知溶液中亚铁氰络离子〔Fe(CN)6〕4-的含量为75.7克/升。

    加入16%氢氧化钾溶液152毫升,搅拌80分钟,静置60分,沉淀转豆绿色,过滤,得到1N的浅黄色滤液322毫升。(滤液浓度指〔Fe(CN)6〕4-离子的当量浓度,1N=0.25摩尔。下述浓度的意义相同)剩下的滤饼加水冲稀到900毫升,搅拌1小时,过滤,得到0.224N的淡黄色黄血盐滤液700毫升。所得沉淀加入7.2N硫酸68毫升,搅拌1小时,静置1小时,过滤,将所得沉淀加水冲稀到600毫升,搅拌1小时,静置1小时,过滤,得到蓝色沉淀52毫升。

    称取纯度为80%固体氢氧化钾3.5克,倒入上述蓝色沉淀中,搅拌30分钟,沉淀转变成棕黄色稀浆,过滤,得到0.588N的淡黄色黄血盐滤液23毫升。所得滤饼加水冲稀到250毫升,搅拌30分钟,过滤,随后往所得沉淀中加1N硫酸20毫升,搅拌30分钟,得到浅果绿色沉淀17毫升。

    称取1.6克固体氢氧化钾(纯度80%)倒入上述沉淀中,沉淀迅速转为深黄色,经水洗三遍,静置,分离出上层清水,得到深黄色浓浆25毫升,用水冲稀后,鼓风12小时,静置,倾去上部清液,得到黄色浆状液体50毫升。加水冲稀到1升,搅拌,洗涤二遍,然后过滤,所得黄色滤饼,干燥,然后在700℃,煅烧24小时,得到氧化铁红4.5克。

    实例三

    取分解脱氰沉淀所得到的黄血盐溶液1500毫升,加热浓缩到300毫升,溶液为茶黄色,经分析得知,溶液中〔Fe(CN)6〕4-含量为56克/升带有Fe(OH)3及〔Fe(CN)6〕3-离子。

    用硫酸调节上述溶液PH=6,然后加入2毫升1N硫酸亚铁溶液,搅拌,溶液迅速转深绿色,并出现蓝色夹白色的沉淀,搅拌20分,静置30分,过滤,得到浅黄色滤液298毫升。

    实例四

    取390毫升浅湖绿色浆状脱氰沉淀,其中〔Fe(CN)6〕4-含量为62.5克/升。加入5N氢氧化钠溶液75毫升,5N氢氧化钾溶液25毫升,搅拌2小时,过滤,得浅黄色溶液280毫升,其中亚铁氰络离子浓度为0.92N。所得滤饼,加水到800毫升,搅拌,过滤,得到0.244N(亚铁氰离子浓度)溶液650毫升。剩余滤饼,先加酸洗涤,再加水洗涤,得蓝色滤饼50毫升。

    称5克纯度为80%的固体氢氧化钠,倒入上述蓝色滤饼中,搅拌,过滤,得0.632N亚铁氰化物溶液28毫升。所得沉淀用水洗涤,过滤,得到0.096N亚铁氰化物溶液180毫升。剩下深灰色滤饼28毫升。

    上述灰色滤饼经酸洗、碱洗、水洗、鼓风氧化、然后静置,倾去上部清液,得到黄色浆状液体40毫升,经进一步加工,得到氧化铁黄9.6克。

含氰沉淀的处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含氰沉淀的处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含氰沉淀的处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含氰沉淀的处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含氰沉淀的处理.pdf(1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含氰沉淀的处理属于用化学试剂处理泥渣。本发明将含氰沉淀经过碱洗、水洗、酸洗、再水洗的反复处理,直至沉淀中亚铁氰络离子Fe(CN)64-含量小于0.1g/l。处理后的沉淀进一步加工,可以得到氧化铁黄或氧化铁红。所得到的亚铁氰络离子滤液经浓缩、净化可以生产黄血盐或铁蓝。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产品都加以合理利用,避免环境二次污染的产生,处理方法可靠,经济效益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无机化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