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空织物编织法及相应的中空织物.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212893 上传时间:2018-02-03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735.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3119141.6

申请日:

1993.10.19

公开号:

CN1101953A

公开日:

1995.04.26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D04B21/20

主分类号:

D04B21/20

申请人:

翊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宏恩

地址:

中国台湾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刘国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空织物编织法及相应编织物,该编织法包括:将多根经纱线以顺向方式排列并分成既定数目的经纱层,于该经纱层依序作开、闭口运动时,将纬纱线依序循环织入;以及利用具有既定数目的筘齿的钢筘打紧织物该钢筘,该钢筘具不同高度的往复拍击功能,并赋予所编织的中空织物密度及幅宽的变化。而该中空织物则依上述编织法由多根顺向纱线及横向纱线垂直排列并交错或互锁构成。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中空织物的编织法,该编织法包括: 将多根经纱线以同一顺向方式排列,并分成既定数目的经纱层以及由该经纱层分组构成不同的织造群,由既定数目的提吊组件依序提吊所控制的经纱线而进行开闭口运动,以形成织口; 将纬纱线存在于一投梭机构中,于经纱线进行开口运动时,将纬纱线投入并贯穿经纱线所形成的开口,该纬纱线连续循环编织于各独立经纱线的织造群中,并与多根经纱线呈相互垂直交错或互锁状态; 以钢筘将纬纱线打入多根经纱线的织口,以拍紧织物。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法,其中,钢筘可受一高度调节机构升降控制,以控制该钢筘以其不同高度位置将纬纱线打入多根经纱线的织口。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法,其中,多根经纱线可依编织物结构、形态的需求,穿排所需的根数,并依所需调整织物的密度、幅宽、组织及厚度。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编织法,其中,多根经纱线可依编织物结构、形态的需求,穿排所需的根数,并依所需调整织物的密度、幅宽、组织及厚度。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法,其中,钢筘以不同锥度的筘齿排列组成,具有不同的筘齿间距及筘齿幅宽,以赋予织物密度、幅宽的变化。
6: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编织法,其中,钢筘以不同锥度的筘齿所排列组成,具有不同的筘齿间距及筘齿幅宽,以赋予织物密度、幅宽的变化。
7: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编织法,其中,高度调节机构具有相互连接的曲柄、摇杆、活动套筒,该活动套筒套接一支杆,该支杆上端连接钢筘,下端则与一齿杆枢接,该齿杆下端与一螺杆借助变速机组而相互结合传动;该高度调节机构能配合纱线的开闭口运动以及该高度调节机构电流讯号的传入而控制钢筘以不同高度往复拍击织物,赋予该织物密度、幅宽的变化。
8: 一种中空编织物,该编织物由多根顺向排列的纱线及横向纱线垂直交错或互锁构成。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编织物,其特征在于,多根顺向排列的纱线包含轴向纱线及辐射纱线,而横向纱线指圆周纱线。
10: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编织物,其特征在于该编织物由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编织法编织而成。
11: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编织物,其特征在于该编织物由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编织法编织而成。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编织法及编织物。本发明的编织物特别为一种中空编织物(亦称中空织物),由相互垂直的纱线交织而成。用以编织本发明中空织物的编织法,由多层顺向排列的经纱线及横向的纬纱线进行的编织动作,又,该中空织物其中的锥度变化由一可调整高度的锥形钢筘拍击而成。

    众所皆知传统有梭织机已能巧妙地运用纱线的相对运动来织造不同花样纹路的平面织物,但以往复投梭方式欲织造圆形织物、甚至圆锥形织物则有许多技术有待突破。因此便有圆绕走梭的圆织机被开发出,但是此类型圆织机若欲织造如已知平面织物花纹则非但组件繁多、动作复杂外,更有其实际的困难,如织密无法提高、织物外形一定以及无法同时适应编织各种尺寸织物的需要等等,以致严重影响其实用性及经济价值。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解决上述两类型织机的问题,而提供一种中空锥形织物及拥有轴向纱线(axial yarns)、圆周纱线(circum ferential yarns)及辐射纱线(radial yarns)等三方向纱线相互垂直的立体中空织物及其编织法。依本发明,除可提供编织技术及织品多样化的经济效益外,尤能满足纤维强化复合材料对于结构体成形性及立体多方向性强化的需求。

    本发明的中空织物编织法包括:

    将多根经纱线,以同一顺向方式排列,并择分为既定数目的经纱层,以决定该中空织物地组织、厚度、幅宽及密度,且该既定数目的经纱层受相对等的提吊机构所控制,并依序作开、闭口运动以形成织口;

    将一纬纱线,存在于一投梭机构,用以于所述的经纱层依序作开、闭口运动时织入;以及

    使用一钢筘,该钢筘具有既定数目的筘齿,且该既定数目的筘齿呈不同锥度排列,用以于纬纱线织入后,打紧该中空织物,且该钢筘可依需求调整高度,用以织造不同锥度及密度的中空织物。

    本发明的中空织物,则依上述编织法将由多根经纱线及纬纱线垂直交织或互锁而成。

    依据上述本发明的编织法及中空织物,由于采用连续生产方式,故代表织物长度的经纱线长度不受限制;且由于以开、闭口投梭的织造方式,该中空织物的组织、幅宽及密度的变化率亦可提高;又因有锥形钢筘来打紧、变化织物结构,更有相乘的效果。

    本发明的编织法可运用于已知的有梭织机上,其准备工序如下:

    一、依所欲织的织物组织拉出必要的经纱数及经纱层数,并如已知的穿线穿筘及卷取工序而将经纱线定位于织机上。

    二、将纬纱线定位于习知有梭织机的投梭机构上。

    三、依所欲织的织物组织及外形,调整各纱层的开、闭口运动循环周期及钢筘升降高度的循环周期。

    四、依织造速率对等调整喂入机构及输出机构的运转速率,并调整有关的纱线张力控制装置。

    附图简要说明图:

    图1a-图1d:为本发明运用于单层平纹中空织物实施例的编织程序及各纱线相对位置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的单层平纹中空织物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所使用的锥形钢筘20的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中所设高度调节机构的一实施例构造图。

    图5:为本发明中空织物锥度变化实施例平面图。

    图6:为本发明立体中空织物及各方向纱线相对位置立体图。

    图7a-图7d为本发明运用于立体中空织物实施例的编织程序及各纱线相对位置立体图。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请参照图1a-图1d所示。图1a显示一经纱层11(由复数经纱线组成)被提吊组件(未图示)上提,另三层经纱层12、13、14被下压而形成开口(其中,经纱层11、12构成一织造群,经纱层13、14构成另一织造群),此时纬纱线群10藉由投梭机构(未图示)由左至右穿过开口隧道。图1b显示了在图1a所示的状态下,三层经纱层11、12、13被上提,另一层经纱层14被下压而形成开口,此时纬纱线10藉由投梭机构由右至左穿过开口隧道。图1c显示在图1b所示的状态下,一层经纱层12被上提,另三层经纱层11、13、14被下压而形成开口,此时纬纱线10藉由投梭机构而由左至右穿过开口隧道。图1d显示在图1c的状态下,三层经纱层11、12、14被上提,另一层纱线层13被下压而形成开口,此时纬纱线10藉由投梭机构而由右至左穿过开口隧道。因此重复图1a-图1d所示的编织程序,即可编织出本发明的中空织物。所编织而成的中空织物,经展开后的单层平纹中空织物(A)立体图式请参照图2。

    请参照图3,该锥形钢筘20,采用多个筘齿21(图3中虽仅显示15根筘齿,但可依需求增减)成不同锥度排列于上下框架22、23中并固定后组合而成。而该锥形钢筘20,除具习知织机的钢筘有往复拍紧织物的功能外,亦可配设高度调节机构30(见图4,其实施例构造如下述),以织造不同组态的织物。亦即,上述筘齿21的形态设计,配合高度调节机构,可用于以连续织造及同时适用于不同织密、幅宽、形态的织物织造需求。因此,由于本发明采用锥形钢筘20及高度调节机构等的设计,不但可使织物产品多样化,织机多功能化,生产上更极具效益。

    上述高度调节机构30,其中一实施例构造如图4所示,具有曲柄31、摇杆32、活动套筒33,为相互连接状态,该活动套筒接一支杆34,该支杆上端连接上述的钢筘20,下端则与一齿杆35枢接,该齿杆35下端与一螺杆36借助变速机组37,而相互结合传动。上述曲柄31配合纱线的开闭口运动,而依序使摇杆32、活动套筒33以及支杆34产生前后摆动(如图中左右箭头所示),因而连接于支杆34上端的锥形钢筘20便可藉由该支杆的运动而进行打纬动作,以提高织物的纬密;再者,该机构下端的螺杆36可藉由电流讯号的传入而产生正、反转及静止的动作,并将此正、反转及静止动作传入变速机组37中,而使齿杆35产生升降动作(如图中上下箭头所示),随着该齿杆35的升降运动,以及支杆34的传动,使得锥形钢筘20亦作相对的升降运动,因此,该锥形钢筘便可依其不同高度的打击点,而赋予织物不同结构形态与组织变化。

    请参照图5,该图显示了本发明中空织物A’锥形变化实施例平面图,且请一并参照图3。图5显示可升降高度的锥形钢筘20因不同高度的拍击点,相应于不同的多个筘齿21的排列宽度,而织成不同幅宽的织物;且因不同高度的拍击点,相应于不同多数筘齿21的排列间距距度,而织成不同密度的织物。因此连续性的不同织物幅宽及不同织物密度,即形成本发明锥形变化的中空织物。同理,使锥形钢筘20的拍击高度固定,且持续织造,即可织出等幅宽、等密度的中空织物。

    请参照图6为显示本发明编织物一实施例的立体中空织物A”及各方向纱线相对位置立体图。该立体中空织物由多根轴向纱线(即,经纱线)、多根辐射纱线50以及多根圆周纱线60(即,纬纱线)组合而成(图6中虽仅虽显3层的织物结构,但可依需求增减)。多根轴向纱线40的准备、穿排及其控制方式相同于图1a-d所示的经纱层11、12、13、14,如习知有梭织机经纱层的准备、穿排与控制方式。多根辐射纱线50则自多根轴向纱线40所组成的多根轴向纱层中选出上下二层独立运动的辐射纱线51、52(见图7a-图7d),且上层辐射纱线51专用于织造体上半部织造群所需辐射纱线的织造(即,立体中空织物平放时的上半中空体的织造),下层辐射纱线52则专用于织造体下半部织造群所需辐射纱线的织造(即,立体中空织物平放时的下半中空体的织造)。多根圆周纱线由一根的圆周纱线连续环绕而成。圆周纱线60的准备与控制方式亦相同于图1a-d所示的纬纱线10,如已知有梭织机纬纱的准备与控制方式,并藉一投梭机构进行织造运动。

    请参照图7a-图7d为显示本发明运用于立体中空织物实施例的编织程序及各纱线相对位置,且请一并参照图6。图6中,多根轴向纱线(经纱线)40于图7a-d中细分成多根轴向纱线41、42、43、44、45、46。且图6中多根辐射纱线50于图7a-d中细分成多数纬辐射纱线51、52。

    请参照图7a为显示本发明运用于立体中空织物编织程序中,圆周纱线(纬纱线)60由内圈向外圈的编织程序,亦请一并参照图6及图1a-d。图7a中最内圈圆周纱线60的编织法为:上织造群三层轴向纱线41、42、43及上、下两层辐射纱线51、52被上提,下织造群三层轴向纱线44、45、46被下压而形成闭口(如图1a-d所示经纱层的开、闭口运动),此时圆周纱线60由左至右藉由投梭机构(未图示)穿过开口隧道(如图1a-d所示纬纱线的投纬运动),且后续上织造群三层轴向纱线41、42、43被上提,上下两层辐射纱线51、52及下织造群三层轴向纱线44、45、46被下压而形成开口,此时圆周纱线60藉由投梭机构由右至左穿过开口隧道,而完成图7a所示最内圈圆周纱线60的编织程序。

    图7a中所显示圆周纱线60于各圈的编织法相同于图7a中最内圈圆周纱线60的编织法,唯依圆周纱线60于编织圈数的不同,轴向纱线41、42、43、44、45、46及辐射纱线51、52的开、闭口顺序也相对调整,以完成圆周纱线60依次由内圈向外圈的编织程序。

    请参照图7b,该图7b显示在图7a所示状态下,上层辐射纱线51被上提且穿越上织造群所有轴向纱线41、42、43,及下层辐射纱线52被下压且穿越下织造群所有轴向纱线44、45、46,而完成图7b中辐射纱线51、52的编织程序。其中最内圈的圆周纱线60及辐射纱线51、52间的互锁作用,有稳固织物结构的功用。

    请参照图7c,该图7c显示在图7b所示状态下,圆周纱线60由外圈向内圈的编织程序。其中图7c中最外圈圆周纱线60的,编织法为:上层辐射纱线51及所有轴向纱线41、42、43、44、45、46被上提,下层辐射纱线52被下压而形成开口,此时圆周纱线60藉由投梭机构由左至右穿过开口隧道,且后续上层辐射纱线51仍被上提,所有轴向纱线41、42、43、44、45、46及下层辐射纱线52被下压而形成开口,此时圆周纱线60藉由投梭机构由右至右穿过开口隧道,而完成图7c中所示最外圈圆周纱线60的编织程序。

    请仍参照图7c,该图7c中所显示圆周纱线60于各圈的编织法相同于图7c中最外圈圆周纱线60的编织法。唯依圆周纱线60于编织圈数的不同,轴向纱层线41、42、43、44、45、46及辐射纱线51、52的开、闭口顺序也相对调整,以完成圆周纱线60依次由外圈向内圈的编织程序。

    请参照图7d,该图7d显示在图7c所示的状态下,上层辐射纱线51被下压,且穿越上织造群所有轴向纱线41、42、43,及下层辐射纱线52被上提且穿越下织造群所有轴向纱线44、45、46,而完成图7d所示辐射纱线51、52的编织程序。其中最外圈的圆周纱线60及辐射纱线51、52间的互锁作用有稳固织物结构的功能。

    请参照图7a-d,且请一并参照图1a-d以及图6。图7a-d中显示本发明用于以编织立体中空织物,将织造体分成上下两织造群而由一连续纱线依序上下交织而成(如图1a-d所示),因此重复图7a-d所示的编织程序即可编织本发明的中空织物,所编织而成的中空织物经展开后,即为图6所示的立体中空织物,其各方向纱线的相对位置一并如图7a-d所示。

    如上所示,依据本发明的编织法及其编织物,由于采用连续式生产方式及开、闭口织造方式,故中空织物的组织、幅宽及密度的变化率与适用性将可提高,又有锥形钢筘来打紧、变化织物结构,更有相乘之效果。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范围所确定的为准。

一种中空织物编织法及相应的中空织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一种中空织物编织法及相应的中空织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一种中空织物编织法及相应的中空织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中空织物编织法及相应的中空织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中空织物编织法及相应的中空织物.pdf(1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空织物编织法及相应编织物,该编织法包括:将多根经纱线以顺向方式排列并分成既定数目的经纱层,于该经纱层依序作开、闭口运动时,将纬纱线依序循环织入;以及利用具有既定数目的筘齿的钢筘打紧织物该钢筘,该钢筘具不同高度的往复拍击功能,并赋予所编织的中空织物密度及幅宽的变化。而该中空织物则依上述编织法由多根顺向纱线及横向纱线垂直排列并交错或互锁构成。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编织;花边制作;针织;饰带;非织造布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