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具清洗机.pdf

上传人:e2 文档编号:212326 上传时间:2018-02-03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926.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10028445.7

申请日:

2004.03.11

公开号:

CN1530063A

公开日:

2004.09.22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A47L 15/00申请日:20040311授权公告日:20060726终止日期:20160311|||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A47L15/00

主分类号:

A47L15/00

申请人: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发明人:

菊川智之; 乾浩章; 大山真; 宫内隆; 井上隆幸; 上崎昌芳; 田中淳裕

地址:

日本大阪府

优先权:

2003.03.14 JP 2003-069962; 2003.04.25 JP 2003-121200

专利代理机构: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汪惠民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餐具清洗机,清洗泵(6)内的叶轮(20)的旋转轴(21)、与马达(7)的旋转轴(22)同心并沿大致竖直方向构成。并且,在从清洗槽(1)的底部向下方鼓出的储水部(4)的一侧,且在与清洗喷嘴(8)的旋转轨迹的下方对向的清洗槽(1)的底部下方形成空间部(C)。在该空间部(C)配置马达(7)以及清洗泵(6)。利用吸入路径连通清洗槽(1)内的储水部(4)和清洗泵(6)之间,使吸入路径和清洗泵(6)的连接部与叶轮(20)的旋转轴(21)同心构成。这种餐具清洗机无需主体形状大型化而扩大清洗槽的容积来增加可清洗餐具数量。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餐具清洗机,其特征在于,具备:具有储水部的清洗槽、对 所述储水部的清洗水进行加压的清洗泵、将被所述加压泵加压了的清洗水 喷射到所述清洗槽内的旋转自如的清洗喷嘴、驱动所述清洗泵的马达, 同心并沿大致竖直方向构成所述清洗泵的叶轮旋转轴和所述马达的 旋转轴,同时,在从所述清洗槽的底部向下方鼓出的所述储水部的侧方, 且在与所述清洗喷嘴的旋转轨迹对向的所述清洗槽的底部下方形成空间 部,并在所述空间部配置所述马达以及清洗泵。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具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泵设 置成其底部与所述储水部的底部大致在同一高度、或者位于所述储水部 的底部的上方。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餐具清洗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清 洗槽的外底部安装所述清洗泵以及所述马达。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餐具清洗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清洗泵 的上方设置所述马达,并将所述马达安装在所述清洗槽的外底部。
5: 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餐具清洗机,其特征在于: 使所述马达的外形比所述清洗泵的外形大。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餐具清洗机,其特征在于:设置与所述马 达电连接的端子部,所述端子部从所述马达的下端向配置在所述马达下方 的所述清洗泵的侧方突出而构成。
7: 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餐具清洗机,其特征在于: 由环式马达构成所述马达。
8: 一种餐具清洗机,其特征在于,具备:具有储水部的清洗槽、对 所述储水部的清洗水进行加压的清洗泵、连通所述储水部和所述清洗泵之 间的吸入路径、将被加压泵加压的清洗水喷射到所述清洗槽内的旋转自如 的清洗喷嘴、驱动所述清洗泵的马达, 同心并沿大致竖直方向构成所述清洗泵的叶轮旋转轴和所述马达的 旋转轴,并与所述叶片的旋转轴同心地构成所述吸入路径和所述清洗泵的 连接部。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餐具清洗机,其特征在于:在从所述清洗 槽的底部向下方鼓出的所述储水部的侧方,且在与所述清洗喷嘴的旋转轨 迹对向的所述清洗槽的底部下方形成空间部,并在所述空间部配置所述马 达以及清洗泵。
10: 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餐具清洗机,其特征在于:由O形圈 构成所述连接部的密封。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餐具清洗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吸入路 径上设有所述连接部的所述O形圈的壳体。
12: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餐具清洗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清洗 泵的壳套上设置所述连接部的所述O形圈的壳体。
13: 根据权利要求10述的餐具清洗机,其特征在于:由所述清洗泵 的壳套和所述吸入路径构成所述连接部的所述O形圈的壳体
14: 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餐具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入路 径与所述清洗泵的壳套一体构成。

说明书


餐具清洗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清洗泵将清洗水加压而从清洗喷嘴喷射出来进行餐具的清洗的餐具清洗机。

    背景技术

    使用图9对其所属领域的现有餐具清洗机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9所示,在餐具清洗机5内设有清洗槽1。清洗槽1配置有餐具框2对餐具3进行清洗,在其底部设有储存供给水的储水部4。

    清洗泵6由马达7驱动,对储存的水加压并从旋转自如的清洗喷嘴8向收放在餐具框2内的餐具喷射清洗水。

    使清洗泵6与马达7的旋转轴(未图示出)同心并沿大致竖直方向构成。另外,吸入路径13和清洗泵6的连接部14,与马达7的旋转轴垂直交错并配设在清洗槽1的下方空间。

    供水阀(未图示出)向清洗槽1内供水,加热器10将清洗槽1内的清洗水加热成温水。过滤器11拦住从餐具3上除去的剩饭菜、脏物等。

    控制装置12控制马达7、供水阀、加热器10等的动作,是依次控制清洗、涮洗、干燥一系列过程地装置。

    接下来对从清洗直至干燥的一系列动作进行说明。

    将餐具3收放到餐具框2,并将餐具框2放置在清洗槽1内,投入洗涤剂并开始运转。利用控制装置12打开供水阀向清洗槽1内供水。到达规定水位后立即停止供水并驱动清洗泵6。然后,储存部4的清洗水被清洗泵6加压,通过导水路被加压送往清洗喷嘴8,从清洗喷嘴8向收放在清洗槽1内的餐具框2的餐具3喷射、清洗。

    清洗后的清洗水再次返回储水部4,此时,清洗水被加热器10加热,达到预先设定的适当温度以提高清洗能力。然后,由于清洗后的清洗水中的污染物在再次返回储水部4时已被过滤器拦住,因此抑制了循环进行清洗时污染物的再附着。

    一旦清洗结束,利用排水泵(未图示出)将清洗槽1内的清洗水排出去。

    随后,再次向清洗槽1内供水进行涮洗,涮洗结束后给加热器10通电进行干燥。

    所述结构的餐具清洗机已公布于特开平9-131292号公报中。在所述结构中,为了加大清洗空间考虑了以下方案。

    即,如图10所示,即使避开清洗泵6并最大程度地使清洗槽1不在主体5内形成没用的空间,也不能使在清洗喷嘴8的旋转轨迹9之外的空间部成为有效的可清洗区域。因而,清洗槽1内的可清洗空间会变得狭窄。

    另外,若确保规定的可清洗空间,则容纳清洗槽1的主体5将增大,存在难以在狭小的空间内设置的问题。对此,在特开2001-198071号公报中公布了不使主体5大型化即可确保可清洗空间的结构。它是如图11所示,使清洗泵6与马达7的旋转轴同心并沿大致水平方向构成。而且,在与清洗喷嘴8的旋转轨迹对向的清洗槽1的底部下方空间部B配设有小型化的清洗泵6和马达7。

    然而,采用这种结构的话,由于清洗泵6以及马达7的外形变小,马达7的转速必须大幅度上升才能达到规定的泵的功能。为此,马达7驱动时的噪音及振动增大,又产生了给马达的寿命带来不利影响的新问题。也就是说,难以不使主体5大型化而增大清洗槽1内的清洗空间。并且,在图9所示的现有结构中,吸入路径13和清洗泵6的连接部14一般是用软管等连接大致圆筒状的接头之间。因此,要确保吸入路径13的水路面积,就必须使接头的直径增大,这样一来清洗槽1内的可清洗空间就变得狭小了。也就是说,要确保规定的可清洗空间,容纳有清洗槽1的餐具清洗机主体5将增大,存在难以在狭小的空间设置的这种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所述的课题,提供一种无需餐具清洗机主体的外部轮廓的大型化而通过扩大清洗槽的容积来增加可收放的餐具数量的餐具清洗机。

    提供一种餐具清洗机,其具备:具有储水部的清洗槽、对所述储水部的清洗水进行加压的清洗泵、将被加压泵加压了的清洗水喷射到所述清洗槽内的旋转自如的清洗喷嘴、驱动所述清洗泵的马达,使所述清洗泵的叶轮旋转轴和所述马达的旋转轴同心并沿大致竖直方向构成,同时,在从所述清洗槽的底部向下方鼓出的所述储水部的一侧,且在与所述清洗喷嘴的旋转轨迹对向的所述清洗槽的底部下方形成空间部,在所述空间部设置所述马达以及清洗泵。

    另外,提供一种餐具清洗机,其具备:具有储水部的清洗槽、对所述储水部的清洗水进行加压的清洗泵、连通所述储水部和所述清洗泵之间的吸入路径、将被加压泵加压了的清洗水喷射到所述清洗槽内的旋转自如的清洗喷嘴、驱动所述清洗泵的马达,使所述清洗泵的叶轮旋转轴和所述马达的旋转轴同心并沿大致竖直方向构成,所述吸入路径和所述清洗泵的连接部与所述叶片的旋转轴同心构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餐具清洗机的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餐具清洗机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餐具清洗机的清洗泵及马达的放大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中餐具清洗机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中餐具清洗机的清洗泵及马达的放大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3中餐具清洗机的清洗泵及马达的放大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例4中餐具清洗机的剖视图。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例5中餐具清洗机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图9是现有餐具清洗机的剖视图。

    图10是现有餐具清洗机的俯视图。

    图11是其它的现有餐具清洗机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附图是示意图,不正确地表示各尺寸位置。另外,与现有技术相同的构成部件赋予同一参照符号而省略其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3所示,设置餐具框2来清洗餐具的清洗槽1,其底部配置有:将自来水导向餐具清洗机主体5的供水路径(未图示出)、停止或供给自来水的供水阀(未图示出)、将供给的水保持在规定水位的水位传感器(未图示出)、以及储存由控制电路等构成的储水量控制装置(未图示出)供给的水的储水部4。

    使作为清洗泵6的驱动源的马达7的旋转轴22与对储存的水加压的清洗泵6内的叶轮20的旋转轴21同心并沿大致竖直方向构成。同时,在从清洗槽1的底部向下方鼓出的储水部4的一侧,且作为清洗餐具的清洗机构,在与向放置在餐具框2中的餐具喷射清洗水的清洗喷嘴8的旋转轨迹对向的清洗槽1的底部下方形成空间部C。在该空间部C中配置马达7以及清洗泵6。马达7由适合于低高度形成的环式马达(toroidal motor)构成。还具备对储水部4内的水进行加热的加热器10、过滤器11、用于将餐具清洗后的污水排到外部的排水泵23。

    如上所述,由于在空间部C配置马达7以及清洗泵6,从而能够确保清洗槽1内的可清洗空间。另外,由于也可以确保清洗泵6的外形尺寸,马达7必须高速旋转的问题就不存在了。

    其结果,无需餐具清洗机主体5的外形的大型化而扩大清洗槽1的容积,就能够使增加可收放的餐具数量。也就是说,能够在确保紧凑的餐具清洗机主体5的形状的同时,对大量的餐具进行清洗。另外,在将清洗槽1设定成规定容积的场合,能够促进餐具清洗机主体5的小型化,从而能够提高设置在狭小场所的可能性。

    另外,清洗泵6设置成其底部与储水部4的底部大致在同一高度,或者比储水部4的底部更靠上方。

    这样,在清洗或者涮洗结束后,由于水不会滞留在清洗泵6内而是向储水部4流动,因此能够减少排水时的剩余水而提高清洗效率。

    另外,用螺丝等从下方将清洗泵6以及马达7直接安装在清洗槽1的外底部。现有技术由于是介由防震橡胶来安装的,因此减少清洗槽1和清洗泵6的相对位置关系的偏差是个问题。由于能够减少这种偏差,从而提高了使清洗水循环的导水路24等循环水路的水密封性。并且,以清洗泵6和马达7为主要震动源的旋转方向的震动(电磁声),可以由设置在清洗槽1的安装部16沿扭转的方向承受。其结果,能够减少马达驱动时对餐具清洗机主体5的震动传递。当然,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设置防震橡胶等防震机构的话,能够进一步较少其震动传递。

    另外,由于通过将马达7配置在清洗泵6的上方,再将马达7安装在清洗槽1的外底部,就能够缩短安装部16的长度,因此能够提高安装部16沿扭转的方向的刚性。这样一来,震动振幅得到抑制,使重量大的马达7的驱动稳定的同时,能够使与施加在连结清洗泵6以及与该清洗泵6的循环路径上的振动相随的机械应力减少。因此能够提高在导水路24等连接部中水密密封的可靠性。

    另外,在马达7的上面和清洗槽1的底部外面之间形成有间隙17。通过使马达7的冷却用的空气在该间隙17内流动,能够高效冷却马达7的上面并抑制其温度上升。并且,由于能够通过清洗泵6直径变大来抑制转速的提高,因此能够实现在低温度下的运转。

    在马达7的上面设置冷却马达7的风扇19,同时,在清洗槽1的底部设置向上方凹进去的凹部18。由于至少风扇19的一部分收放在该凹部18内,故风扇19很紧凑地收放在清洗槽1底部下方的空间中,从而能够高效地进行马达7的冷却。

    在马达7的内部形成具有与其旋转轴22向同一方向延伸的区域的通气路25。因马达7的驱动而从下方进入的空气,像图3的箭头所示的那样,通过通气路25,从设在与清洗槽1的底部外面之间的间隙17流出向马达1的外圆周方向。这样一来,就能够同时高效冷却马达7的内部、下面以及上面。

    在设置于清洗槽1底部的凹部18,设有在其开口一侧的外周边缘向内侧斜向上的倾斜部26。其结果,由于能够使通过马达7的内部而到达清洗槽1底部外面的空气向马达7的外圆周方向顺利地流动,因此能够提高冷却效果。另外,倾斜部26也可以由曲面部形成。在风扇19上设有将从马达7的通气路25流出来的空气导向马达7的旋转轴22一侧的导向件27。

    这样,在提高风扇19的能力的同时,抑制从风扇19出来之后的空气立即流向风扇19,由于冷却流与马达7上面接触的面积增大,所以能够提高冷却效果。

    将马达7的外形制成比清洗泵6的外形大,同时,设置进行马达7的电连接的端子部(terminal部)28。

    该端子部28从马达7的下端向配置在马达7下方的清洗泵6一侧突出构成。

    这样一来,能够使马达7的厚度变薄而降低清洗槽1底部下方的空间,从而能够促进主体5的小型化或者清洗槽1的大型化。并且,在能够有效地利用形成于清洗泵6一侧的马达7的下方空间来进行马达7的电连接的同时,还能够很容易地进行安装在清洗槽1底部的马达7的电连接。

    其次,对本实施例中的餐具清洗机的动作进行说明。首先,利用储水量控制装置(未图示出)向清洗槽1的内部供给自来水。供给的水储存在设置于清洗槽1底部的储水部4,到达规定水位时由储水量控制装置停止供水。

    接着,清洗泵6动作,储水部4的清洗水被清洗泵6加压,通过导水路24并被送到清洗喷嘴8,从其喷嘴孔15向放置在清洗槽1内的餐具框2中的餐具喷射并进行清洗。

    进行了清洗后的清洗水,再次返回储水部4,构成多个循环路径。此时,清洗水被加热器10加热,到达预定的适当温度时清洗力提高。然后,进行了清洗后的清洗水中的污染物在再次返回储水部4时被过滤器11拦住,抑制了循环进行清洗时污染物的再附着。一旦清洗结束,清洗槽1内的清洗水被排水泵23排出。以上是从清洗至干燥的过程。

    (实施例2)

    如图4以及图5所示,在餐具清洗机主体5的内部,设有配置餐具框2来清洗餐具的清洗槽1。

    并且,在清洗槽1的底部设有储存供给的水的储水部4。清洗泵6由马达7驱动将储存的水加压向旋转自如的清洗喷嘴8传送,从清洗喷嘴8向收放在配置于清洗槽1内的餐具框2中的餐具喷射清洗水。使马达7的旋转轴22与清洗泵6内叶轮20的旋转轴21同心并大致沿竖直方向构成。并且,在从清洗槽1的底部向下方鼓出的储水部4的一侧,且在与清洗喷嘴8的旋转轨迹对向的清洗槽1的底部下方形成空间部C。然后,在该空间部C配置马达7以及清洗泵6。

    吸入路径35连通储水部4和清洗泵6,吸入路径35的一端由螺丝(未图示出)固定在清洗泵6上。吸入路径35和清洗泵6的连接部36与叶轮20的旋转轴21同心构成。连接部36的密封结构由O形圈37构成。将O形圈37设置在吸入路径35上形成的壳体38上,用设置于清洗泵6的壳套39上的法兰按压O形圈37而密封。

    加热器10对清洗槽1内的清洗水加热使之成为温水。

    过滤器11拦住从餐具上除去的剩饭菜、脏物等。

    在所述结构中,从清洗至干燥的基本动作由于与实施例1相同而省略其说明。

    在这里,清洗泵6内的叶轮20的旋转轴21和马达7的旋转轴22为同心并沿大致竖直方向构成。并且,在从清洗槽1的底部向下方鼓出的储水部4的一侧,且在与清洗喷嘴8的旋转轨迹对向的清洗槽1的底部下方形成空间部C。由于在该空间部C配置马达7以及清洗泵6,所以无需餐具清洗机主体5大型化就能够扩大清洗槽1的容积。也就是说,能够增加可收放餐具的量,以形状紧凑的餐具清洗机主体5就能够清洗大量的餐具。另外,在将清洗槽1设定在规定容积的场合,由于能够促进餐具清洗机主体5的小型化,从而能够提高设置在狭小场所的可能性。

    另外,由于以O形圈37构成连接部36的密封,所以,能够使连接部36薄型化。其结果,无需餐具清洗机主体5大型化就能够扩大清洗槽1的容积。

    这样,能够增加可收放餐具的数量,能够以形状紧凑的餐具清洗机主体5清洗大量的餐具。

    另外,由于在吸入路径35设置连接部36的O形圈37的壳体38,所以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构成连接部36。

    (实施例3)

    如图6所示,吸入路径35和清洗泵6的连接部36,与叶轮20的旋转轴21同心构成。连接部36的密封用O形圈37来进行。将O形圈37的壳体33设置在清洗泵6的壳套(casing)39上。并且,用设置于吸入路径35的法兰34按压O形圈37来构成密封。其他结构与实施例2相同。

    另外,从清洗至干燥的基本动作由于与实施例1相同而省略其说明。

    这样,吸入路径35和清洗泵6的连接部36的密封结构用O形圈37构成。将O形圈37的壳体33设置在清洗泵6的壳套39上,用设置在吸入路径35上的法兰34按压O形圈37构成密封。因此,可以使连接部36薄型化,由于能够抑制包括吸入路径35底面在内的清洗泵6的高度,从而能够确保清洗槽1内的可清洗空间。

    (实施例4)

    如图7所示,吸入路径35和清洗泵6的连接部36与叶轮20的旋转轴21同心构成。连接部36的密封结构用O形圈37构成。利用分别设置在吸入路径35和清洗泵6的壳套39上的助肋40、41对O形圈37的壳体38进行径向的密封。并且,利用吸入路径35、清洗泵6的壳套39的面进行轴向的密封。其它结构与实施例2相同。

    另外,从清洗至干燥的基本动作由于与实施例1相同而省略其说明。

    这样,吸入路径35和清洗泵6的连接部36的密封结构用O形圈37构成。利用分别设置在吸入路径35和清洗泵6的壳套39上的助肋40、41对O形圈37的壳体38进行径向的密封。并且,由于形成利用吸入路径35、清洗泵6的壳套39的面进行轴向的密封的结构,所以,除连接部36的轴向密封外还可以进行径向的密封,从而能够提高连接部36的水密的可靠性。

    (实施例5)

    如图8所示,吸入路径42连通储水部4和清洗泵6,吸入路径42和清洗泵6的壳套43利用振动焊接等一体化而构成。其他结构与所述实施例2相同。另外,从清洗至干燥的基本动作由于与实施例1相同而省略其说明。

    这样,由于吸入路径42和清洗泵6的壳套43一体构成,所以不需要连接部。其结果,仅连接部的高度部分就能够降低清洗槽15的底部。

    这样一来,无需餐具清洗机主体5大型化就能够扩大清洗槽1的容积,从而能够增加可收放餐具的数量。也就是说,能够以形状紧凑的餐具清洗机主体5清洗大量的餐具。另外,在将清洗槽1设定在规定容积的场合,由于能够促进餐具清洗机主体5的小型化,从而能够提高设置在狭小场所的可能性。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各实施例,将它们组合起来当然也可以。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需主体形状大型化而扩大清洗槽的容积就能够增加可清洗餐具的数量、结构紧凑的餐具清洗机。

餐具清洗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餐具清洗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餐具清洗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餐具清洗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餐具清洗机.pdf(1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一种餐具清洗机,清洗泵(6)内的叶轮(20)的旋转轴(21)、与马达(7)的旋转轴(22)同心并沿大致竖直方向构成。并且,在从清洗槽(1)的底部向下方鼓出的储水部(4)的一侧,且在与清洗喷嘴(8)的旋转轨迹的下方对向的清洗槽(1)的底部下方形成空间部(C)。在该空间部(C)配置马达(7)以及清洗泵(6)。利用吸入路径连通清洗槽(1)内的储水部(4)和清洗泵(6)之间,使吸入路径和清洗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家具;家庭用的物品或设备;咖啡磨;香料磨;一般吸尘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