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滑脱外固定复位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骨科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治疗人体脊柱滑脱用的外固定复位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骨科治疗脊柱滑脱,均采用内固定复位器,它是由钉棒或钉板类结构组成,属于短节段器械。该内固定治疗器治疗时创伤较大,器械安装拆卸不便,坚固稳定性较差,复位力较弱。它治疗时为一次性复位,有时不易成功,还可能引起神经损伤。又因为内固定复位器属短节段器械,其受力机制如同悬臂吊,使其下位螺钉的受力很大,易出现螺钉松动、折弯、断裂,甚至拔出,达不到治疗的目的。此外由于人体第4、5腰椎椎弓根外倾角较大,则用内固定复位器治疗时,因器械本身或手术野暴露困难,往往不能适应如此大的外倾角,使得内固定复位器的螺钉外倾角减少,椎体内钉道长度变短,最终致使螺钉固着力减小,影响治疗效果。另外,内固定复位器治疗人体第5腰椎滑脱时,其下位钉只能固定于骶骨,而骶骨为松质骨,不能提供螺钉良好的固着基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治疗时创伤小,治疗成功率高,器械安装拆卸方便,坚固稳定性好,对滑脱椎复位力强的脊柱滑脱外固定复位器。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
一种脊柱滑脱外固定复位器,其特征在于它由上、下支撑机构和中间的悬吊机构组成,上、下支撑机构的结构相同,均由支架板和一对可调节支柱钉构成,上、下支撑机构的上、下支架板之间通过三根三角形排列的纵向长螺杆连接在一起,悬吊机构由横条、提拉条和牵引钉构成,横条通过提拉杆与提拉条相连,提拉条上设有一对可调节牵引钉,横条两端通过侧架座与对应两端的两根长螺杆的中间可调节连接,横条中间向后通过吊座与后方的一根长螺杆可调节连接。
本发明的外固定复位器属长节段器械,其受力机制如同龙门吊,各支柱螺钉受力均匀,不会出现松动、折弯、断裂等现象,它地治疗方法是采用第一期体外缓慢复位,第二期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治疗成功率高,神经损伤并发症少。本发明治疗时创伤小,器械安装拆卸方便,坚固稳定性好,对滑脱椎复位力强。本发明第一期复位时充当复位器功能,第二期前路植骨后又可充当外固定器功能,无需内固定。本发明治疗第4、5腰椎滑脱时,其长柄椎弓根钉经皮穿钉时外倾角基本不受限制,钉道长度较长,螺钉固着力大。它在治疗第5腰椎滑脱时,其下位长柄椎弓根支柱钉可选择性地固定在骶髂关节旁的坚质骨内,能提供良好的固着基础,可有效保证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的B-B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本发明的脊柱滑脱外固定复位器由上、下支撑机构1、2和中间的悬吊机构3组成,上、下支撑机构1、2的结构相同,均由支架板4和一对可调节支柱钉5构成,上、下支撑机构1、2的上、下支架板4之间通过三根三角形排列的纵向长螺杆6连接在一起,悬吊机构3由横条7、提拉条8和牵引钉9构成,横条7通过提拉杆10与提拉条8相连,提拉条8上设有一对可调节牵引钉9,横条7两端通过侧架座11与对应两端的两根长螺杆6的中间可调节连接,横条7中间向后通过吊座12与后方的一根长螺杆6可调节连接。
本发明的上、下支撑机构1、2中,其支架板4可为T型板,该T型板的横板两侧开有双槽13,两侧的双槽13内均穿连有紧固件14,两可调节支柱钉5就与对应一侧双槽13内的紧固件14连接,所述紧固件14可由锁杆15、垫圈16和螺帽17构成,锁杆15为台阶圆柱体,其内端粗段杆上开有与可调节支柱钉5外径相吻合的通孔18,且通孔18边缘正好位于锁杆15外端细段杆处,锁杆15的细段杆为螺杆,它穿过与其相吻合的垫圈16后再从支架板4对应双槽13中穿过与螺帽17配接,当可调节支柱钉5从支架板4对应一侧双槽13中的两紧固件14的锁杆15的通孔18穿过后,该可调节支柱钉5对应位置外壁就紧贴在两紧固件14的对应垫圈16上,拧紧两紧固件14锁杆15的螺帽17,就通过两垫圈16锁紧可调节支柱钉5。松开螺帽17则可对可调节支柱钉5进行前后移动调节,若两紧固件14沿对应支架板4的对应双槽13移动,又可调节两可调节支柱钉5之间的距离,若两紧固件14沿支架板4对应双槽13移动距离不同,又可调节两可调节支柱钉5的倾斜角度,以满足不同人体脊柱结构的需要。上、下支撑机构1、2中的T型支架板4的横板两端及竖板后端均通过万向球窝关节19与三根长螺杆6对应一端可调节连接,使得上、下支撑机构1、2可调连接在三根长螺杆6的上、下端。
上述万向球窝关节19可由万向球20和锁紧盖21构成,万向球20内设有与长螺杆6相配合的螺孔,且万向球20的外端整体连有带相同内螺孔的方头22,它们的内螺孔连通在一起,相应地,支架板4对应端表面及锁紧盖21的内表面均设有与万向球20相吻合的球窝面,万向球20的内螺孔旋套在对应长螺杆6的一端后,其球表面正好由支架板4对应端球窝面及对应锁紧盖21的球窝面包住,且锁紧盖21通过紧固螺钉23与支架板4对应端固连,构成万向球窝关节19。
本发明的悬吊机构3中,其横条7开有贯穿前后方向的长槽24,横条7两端的侧架座11由万向球窝关节25(其结构与前述万向球窝关节19的结构相同)和向前一体连接的基座26构成,两侧架座11的万向球窝关节25就与横条7两端可调节连接,两侧架座11的基座26就套装在两端长螺杆6的中部,并由上、下螺杆螺帽27锁定,横条7中间的吊座12可由吊杆28和吊头29构成,吊杆28从横条7的长槽24中间穿过并通过螺母30紧定,吊杆28后端与吊头29铰接,吊头29通过其上的上、下方向贯通的通孔套装在后方的一根长螺杆6中间,并亦由螺杆螺帽27锁定。悬吊机构3的提拉条8上开有上、下贯通的双长槽31,该双长槽31中的两侧均设有两对紧固件32,它们的结构与上、下支撑机构1、2中的紧固件14的结构相同,其中一对紧固件32与对应一根提拉杆10前端可调节连接,提拉杆10后端穿过横条7长槽24并通过提拉杆螺帽33定位,提拉条8的双长槽31中另一对紧固件32与对应一根牵引钉9可调节连接。
本发明工作时,先将上支撑机构1中的一对支柱钉5固定于患者的胸12或腰1椎弓根中,将下支撑机构2中的一对支柱钉5固定于患者腰5或骶骨耳状面外侧,然后通过它们的紧固件14将其锁定。再将悬吊机构3中的一对牵引钉9固定于患者腰4或腰5滑脱脊椎的椎根弓中,亦通过它们的紧固件32将其固定。此时,通过转动上、下支撑机构1、2中上、下支架板4与三根长螺杆6连接的万向球窝关节19,即可调大上、下支架板4之间的距离,使患者的滑脱脊椎上提,再通过旋紧提拉杆螺帽33,就使提拉条8带动一对牵引钉9向后移动,使患者向前滑脱的椎体后移复位,达到治疗脊椎滑脱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