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变应性结节性皮肤血管炎的中药.pdf

上传人:a2 文档编号:211375 上传时间:2018-02-03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80.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345411.4

申请日:

2014.07.21

公开号:

CN104162043A

公开日:

2014.11.26

当前法律状态:

公开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8994; A61P9/14; A61P17/00; A61P29/00; A61K35/56(2006.01)N

主分类号:

A61K36/8994

申请人:

张育海

发明人:

张育海

地址:

036000 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府南小区13楼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代理人:

郑晋周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用于治疗变应性结节性皮肤血管炎的中药,是由下列药物制备而成的:半枝莲、金银花、连翘、鸡血藤、丹参、黃柏、牛膝、薏米、苍术、桂枝、茯苓皮、丹皮、赤芍、夏枯草、牡蛎、象贝母、甘草,将上述药物第一剂加水700毫升煎至200毫升,第二剂加水500毫升煎至200毫升,每日两次,早晚空服。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治疗变应性结节性皮肤血管炎的中药,是由以下重量的药物制成的:
半枝莲15克  金银花15克  连翘15克  鸡血藤30克  丹参30克  黃柏10克  牛膝10克  薏米15克    苍术15克  桂枝10克  茯苓皮20克  丹皮10克  赤芍10克  夏枯草15克  牡蛎30克  象贝母3克
甘草10克。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治疗变应性结节性皮肤血管炎的中药,其特征是将所述药物用水煎服成汤剂口服。

说明书

一种用于治疗变应性结节性皮肤血管炎的中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属于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变应性结节性皮肤血管炎的中药。
背景技术
变应性结节性皮肤血管炎主要是皮下脂肪小叶间隔内细小血管受累的血管炎性疾病。本病多因湿热之邪蕴结,聚而生痰,痹阻脉络而成。本病多见于青壮年女性,损害常发生于小腿,大都在春末夏初发病,盛夏较重,秋后减轻,冬天消退或残留少许无症状的结节,次年复发,可长达数十年。发作时可能发热,神疲乏力,食欲减退,膝关节酸痛等,皮损为皮下结节,大小不一,色鲜红、暗红或紫红色,有疼痛和压痛,虽多年反复发作但不破溃,属于中医的痹证范畴。
临床上治疗变应性结节性皮肤血管炎较为棘手,一般的治疗外用膏剂或口服中成药,治标不治本,达不到治疗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一种见效快、疗效好,无任何副作用的中药制剂。
本发明的药物是由以下重量的中药为原料制备而成的:
半枝莲15克  金银花15克  连翘15克  鸡血藤30克  丹参30克  黃柏10克  牛膝10克  薏米15克     苍术15克  桂枝10克  茯苓皮20克  丹皮10克  赤芍10克  夏枯草15克  牡蛎30克  象贝母3克
甘草10克
可以将上述药物制成药剂学上的任何一种内服剂型,本发明优选的剂型是汤剂。
本发明的药物的具体制备方法是将上述药物第一剂加水700毫升煎至200毫升,第二剂加水500毫升煎至200毫升。
使用方法是将煎好的汤剂口服,每日两次,早晚空服。
中医认为:治疗变应性结节性皮肤血管炎应以清热解毒利湿、活血化淤、消瘕散结为治疗原则。方中金银花、连翘、半枝莲、黃柏、牛膝、薏米、苍术清热解毒利湿;鸡血藤、丹参、桂枝、茯苓皮、丹皮、赤芍、夏枯草、牡蛎、象贝母活血化淤、消瘕散结;甘草调和诸药。上述药物配伍使用,协同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本发明的药物疗效好、见效快、服用方便、无副作用,对变应性结节性皮肤血管炎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为进一步证明本发明药物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选择69例患者对本发明药物进行临床观察。
例病人中,20天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痊愈者20例,二个疗程痊愈者21例,二个疗程以上痊愈者26例,无效2例。全部使用本发明进行治疗,每日一剂,每日两次,早晚空服。     
疗效标准:显效:皮损为皮下结节、发热、神疲乏力、食欲减退、膝关节酸痛症状消失;有效:皮损为皮下结节、发热、神疲乏力、食欲减退、膝关节酸痛症状缓减或消失;无效: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
表1   治疗后疗效统计结果

患者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一个疗程痊愈者2018(90)2(10)0(0)20(100)二个疗程痊愈者2115(71.4)6(29.6)0(0)21(100)二个疗程以上痊愈者2812(42.3)14(50)2(7.7)26(92.3)总计6945(65.2)22(31.9)2(2.9)67(97.1)

具体实施方式
半枝莲15克  金银花15克  连翘15克  鸡血藤30克  丹参30克  黃柏10克  牛膝10克  薏米15克     苍术15克  桂枝10克  茯苓皮20克  丹皮10克  赤芍10克  夏枯草15克  牡蛎30克  象贝母3克
甘草10克
将上述药物混合后煎成汤剂,第一剂加水700毫升煎至200毫升,第二剂加水500毫升煎至200毫升,每日两次,早晚空服。

一种用于治疗变应性结节性皮肤血管炎的中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种用于治疗变应性结节性皮肤血管炎的中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种用于治疗变应性结节性皮肤血管炎的中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用于治疗变应性结节性皮肤血管炎的中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用于治疗变应性结节性皮肤血管炎的中药.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62043A43申请公布日20141126CN104162043A21申请号201410345411422申请日20140721A61K36/8994200601A61P9/14200601A61P17/00200601A61P29/00200601A61K35/5620060171申请人张育海地址036000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府南小区13楼72发明人张育海74专利代理机构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4110代理人郑晋周54发明名称一种用于治疗变应性结节性皮肤血管炎的中药57摘要一种用于治疗变应性结节性皮肤血管炎的中药,是由下列药物制备而成的半枝莲、金银花。

2、、连翘、鸡血藤、丹参、黃柏、牛膝、薏米、苍术、桂枝、茯苓皮、丹皮、赤芍、夏枯草、牡蛎、象贝母、甘草,将上述药物第一剂加水700毫升煎至200毫升,第二剂加水500毫升煎至200毫升,每日两次,早晚空服。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62043ACN104162043A1/1页21一种用于治疗变应性结节性皮肤血管炎的中药,是由以下重量的药物制成的半枝莲15克金银花15克连翘15克鸡血藤30克丹参30克黃柏10克牛膝10克薏米15克苍术15克桂枝10克茯苓皮20克丹皮10克赤芍10克夏枯草15。

3、克牡蛎30克象贝母3克甘草10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治疗变应性结节性皮肤血管炎的中药,其特征是将所述药物用水煎服成汤剂口服。权利要求书CN104162043A1/2页3一种用于治疗变应性结节性皮肤血管炎的中药0001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属于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变应性结节性皮肤血管炎的中药。0002背景技术变应性结节性皮肤血管炎主要是皮下脂肪小叶间隔内细小血管受累的血管炎性疾病。本病多因湿热之邪蕴结,聚而生痰,痹阻脉络而成。本病多见于青壮年女性,损害常发生于小腿,大都在春末夏初发病,盛夏较重,秋后减轻,冬天消退或残留少许无症状的结节,次年复发,可长达数十年。发作时。

4、可能发热,神疲乏力,食欲减退,膝关节酸痛等,皮损为皮下结节,大小不一,色鲜红、暗红或紫红色,有疼痛和压痛,虽多年反复发作但不破溃,属于中医的痹证范畴。0003临床上治疗变应性结节性皮肤血管炎较为棘手,一般的治疗外用膏剂或口服中成药,治标不治本,达不到治疗的目的。0004发明内容本发明是一种见效快、疗效好,无任何副作用的中药制剂。0005本发明的药物是由以下重量的中药为原料制备而成的半枝莲15克金银花15克连翘15克鸡血藤30克丹参30克黃柏10克牛膝10克薏米15克苍术15克桂枝10克茯苓皮20克丹皮10克赤芍10克夏枯草15克牡蛎30克象贝母3克甘草10克可以将上述药物制成药剂学上的任何一种。

5、内服剂型,本发明优选的剂型是汤剂。0006本发明的药物的具体制备方法是将上述药物第一剂加水700毫升煎至200毫升,第二剂加水500毫升煎至200毫升。0007使用方法是将煎好的汤剂口服,每日两次,早晚空服。0008中医认为治疗变应性结节性皮肤血管炎应以清热解毒利湿、活血化淤、消瘕散结为治疗原则。方中金银花、连翘、半枝莲、黃柏、牛膝、薏米、苍术清热解毒利湿;鸡血藤、丹参、桂枝、茯苓皮、丹皮、赤芍、夏枯草、牡蛎、象贝母活血化淤、消瘕散结;甘草调和诸药。上述药物配伍使用,协同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0009本发明的药物疗效好、见效快、服用方便、无副作用,对变应性结节性皮肤血管炎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6、0010为进一步证明本发明药物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选择69例患者对本发明药物进行临床观察。0011例病人中,20天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痊愈者20例,二个疗程痊愈者21例,二个疗程以上痊愈者26例,无效2例。全部使用本发明进行治疗,每日一剂,每日两次,早晚空服。疗效标准显效皮损为皮下结节、发热、神疲乏力、食欲减退、膝关节酸痛症状消失;有效皮损为皮下结节、发热、神疲乏力、食欲减退、膝关节酸痛症状缓减或消失;无效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说明书CN104162043A2/2页40012表1治疗后疗效统计结果患者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一个疗程痊愈者2018902100020100二个疗程痊愈者211571462960021100二个疗程以上痊愈者2812423145027726923总计69456522231922967971具体实施方式半枝莲15克金银花15克连翘15克鸡血藤30克丹参30克黃柏10克牛膝10克薏米15克苍术15克桂枝10克茯苓皮20克丹皮10克赤芍10克夏枯草15克牡蛎30克象贝母3克甘草10克将上述药物混合后煎成汤剂,第一剂加水700毫升煎至200毫升,第二剂加水500毫升煎至200毫升,每日两次,早晚空服。说明书CN104162043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