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防水和防霉织物.pdf

上传人:Y0****01 文档编号:210508 上传时间:2018-02-03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25.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88102761.8

申请日:

1988.05.13

公开号:

CN1037556A

公开日:

1989.11.29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申请人陈生才长沙印染厂|||地址湖北省蒲圻市城北路25号410007湖南长沙韶山路58号|||授权|||审定|||公开|||

IPC分类号:

D06B3/10; D03D1/00

主分类号:

D06B3/10; D03D1/00

申请人:

陈生才

发明人:

陈生才

地址:

湖北省蒲圻市城北路25号针织厂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三友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杨佩璋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用于防火、防水和防霉的织物。坯布经退浆、漂炼和烘干后,用由磷酸氢二铵90~100克/升、磷酸二氢铵40~50克/升、尿素180~200克/升、六羟甲基三聚氰胺8~9克/升、防水剂(EM或AC)84~95克/升、聚乙烯醇15~20克/升、三氧化二锑15~20克/升和渗透剂(JFC)1克/升及适量水组成的防火、防水和防霉组合物进行浸轧、再经烘干和焙烘制成防火、防水和防霉织物,所说的织物无毒,无异味,皮肤对它不敏感,可制成各种服装、帐篷等。

权利要求书

1: 防火、防水和防霉织物,其特征在于,坯布经退浆、漂炼、烘干后,用由磷酸氢二铵90~100克/升、磷酸二氢铵40~50克,尿素180~200克/升,六羟甲基三聚氰胺8~9克/升,防水剂(EM或AC)84~95克/升、聚乙烯醇15~20克/升、三氧化二锑15~20克/升和渗透剂(JFC)1克/升及适量水组成的防火、防水和防霉组合物进行浸轧,再经在60~80℃下烘干,和在200℃下焙烘制成。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用于防火、防水和防霉的织物。

    目前在世界上包括我国在内,由于纺织品着火而引起的火灾比例相当大,因此对阻燃织物的需求量逐渐增多,但有些织物常常又要防火、防水也要防霉,因此需要多功能的织物制成各种产品。在现有技术中也有各种阻燃布,虽然这种阻燃布往往也能防水或者防霉,但是能同时达到优良的防火、防水和防霉性能的织物尚少,而且有些阻燃布含有例如磷化氢之类的毒物,不适于使用。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时具有优良防火、防水和防霉的无毒无嗅织物。

    经过发明人多年研究,将坯布退浆、漂炼和烘干后用由磷酸氢二铵90~100克/升、磷酸二氢铵40~50克/升、尿素180~200克/升、六羟甲基三聚氰胺8~9克/升,防水剂(EM或AC)84~95克/升,聚乙烯醇15~20克/升,三氧化二锑15~20克/升和渗透剂(JFC)1克/升及适量水组成的防火、防水和防霉组合物(三防组合物)进行浸轧,再经烘干和焙烘制成防火、防水和防霉织物(三防布),以上的目的完全达到了。

    现在对本发明三防布进行详细说明。

    坯布本身由于棉纱曾上浆,因此坯布也带着浆,为使其能经受三防组合物的浸渍,退浆后才可用,但是退浆后坯布发黄,因此再用漂炼工序将坯布漂白,随后在60~80℃烘干室内烘干,即用下列组分组成的三防组合物进行浸渍和轧制(简称为浸轧):

    磷酸氢二铵90~100克/升、磷酸二氢铵40~50克/升、尿素180~200克/升、六羟甲基三聚氰胺8.0~8.5克/升、防水剂(EM或AC)84~95克/升,聚乙烯醇15~20克/升、三氧化二锑15~20克/升、渗透剂(JFC)0.5~1克/升及适量水。

    在浸渍所说的三防组合物后即在一对轧辊中间通过进行压轧,使其中所含多余水份挤掉,随后在60~80℃的烘干室内烘干,在120℃的焙烘室内焙烘后即制成三防布。

    本发明三防布所以能防火是因为加入了能抑制织物燃烧过程的材料,从而达到阻燃的目的,燃烧过程所以受到抑制是因为改变了织物在燃烧过程中的分解过程,减慢分解速度及改变分解产生的物质组成,使其放出不燃、难燃或燃烧程度较低的气体。磷酸氢二铵和磷酸二氢铵都是无氧化性的盐,它们能起到改变织物燃烧过程的作用,同时在反应中形成熔体包围在织物表面,从而使织物与空气隔绝,阻碍热量的传递,促使织物只碳化而不起火焰。磷酸二氢铵能使织物在浸渍于所说的三防组合物中时与该组合物中地渗透剂(JFC)等作用而释放出来邻苯基苯酚,它使织物发生膨化,并促进药物充分浸透织物。

    磷酸盐本身就有杀菌防霉的作用,磷酸盐又是良好的杀虫剂,因此磷酸氢二铵与磷酸二氢铵的加入能够防火又防霉。

    磷酸氢二铵在三防组合物中的用量对于薄织物为90克/升,如对于帆布等厚织物则可为100克/升,小于此量则防火防霉效率差,若大于100克/升则易使织物脆损。磷酸二氢铵还是一种良好催化剂,加入量小于40克/升则效果不佳,大于50克/升使织物发硬。

    至于尿素,它起到三种作用:(1)有很好的溶解力,对于难溶解的药剂如六羟甲基三聚氰胺与聚乙烯醇均有助溶作用;(2)尿素是良好的吸湿剂,吸湿量为2.44%,故能促进织物的纤维膨化,提高浸透性能;(3)尿素在焙烘中受热分解,生成氨气,氨能使药物固定在织物的纤维中。尿素的加入量不宜大于200克/升,如大于此量,则成品织物发潮,不适于穿着。

    六羟甲基三聚氰胺是作为防霉添加剂,与防水剂(EM或AC)配合使用的,不能单独加入,防水剂加入量在84~95克/升为宜,大于95克/升则稳定性不好,而小于84克/升则效果不佳,六羟甲基三聚氰胺的加入量与之相适应,超过9克/升则作用不大。

    聚乙烯醇是供药剂起膜用的,小于15克/升则起膜不良,大于20克/升则使三防组合物结牢而不能应用。

    三氧化二锑用来加入厚织物如帆布中防火效果更佳,它与聚乙烯醇结胶后渗透到织物间隙里,使厚织物在800℃燃烧时不易碳化。

    渗透剂(JFC)的作用是使其它药剂易于渗透到织物中,加入量0.5~1克/升为宜,若加过量则反而使它们不易渗入织物内。

    织物经过浸轧工序后在60~80℃烘干室内烘干,再在200℃的焙烘室内焙烘,即制成防火、防水和防霉的织物。

    防水剂(EM或AC)和渗透剂(JFC)都是普通化学药剂,在市场上可买得到。

    经蒲圻市经委组织测验,使用本生灯45℃试验方法,余燃为0秒,碳化长10~12毫米,燃烧时间12秒,织物处理后的手感好,没有毒性,强度允许降低15%,耐燃温度为800~850℃,阴燃时间为0秒。

    在防水测试中,用自来水冲洗、无浸润。

    在防霉测试中,在蒲圻市18~20℃的季节,将普通织物和三防布成品打包在仓库内存放三个月,打开包以后没有经三防组合物处理的普通布长霉发烂,而本发明三防布则无恙。

    本发明防火、防水和防霉织物具有防火、防水、防霉多种功能,特别是无毒无异味,皮肤对它不敏感,因此除军用外,在民用中也占重要位置,可做消防服,供冶炼、铸造、锻造、电焊工人的工作服,帐蓬、蒙古包、邮袋等用布,效果良好。此外,本发明防火,防水和防霉组合物还能用于羽绒化纤、地毯上,也能起防火、防水和防霉作用。

防火、防水和防霉织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防火、防水和防霉织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防火、防水和防霉织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防火、防水和防霉织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火、防水和防霉织物.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用于防火、防水和防霉的织物。坯布经退浆、漂炼和烘干后,用由磷酸氢二铵90100克/升、磷酸二氢铵4050克/升、尿素180200克/升、六羟甲基三聚氰胺89克/升、防水剂(EM或AC)8495克/升、聚乙烯醇1520克/升、三氧化二锑1520克/升和渗透剂(JFC)1克/升及适量水组成的防火、防水和防霉组合物进行浸轧、再经烘干和焙烘制成防火、防水和防霉织物,所说的织物无毒,无异味,皮肤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织物等的处理;洗涤;其他类不包括的柔性材料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