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热采井口软管联接工艺方法.pdf

上传人:32 文档编号:115381 上传时间:2018-01-25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31.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3110066.6

申请日:

1993.02.02

公开号:

CN1090621A

公开日:

1994.08.10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E21B43/24

主分类号:

E21B43/24

申请人:

朱学坤;

发明人:

朱学坤; 赵善海; 张鸣奇; 孙玉平

地址:

124012辽宁省盘锦市渤海辽河油田输胶管厂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田热采稠油井井口上软联接工艺方法,将原先稠油井口上的金属硬管线:输油管线、掺油管线,回收套管气管线分别改为耐高温、高压、耐酸、耐碱、耐摩擦的选用合成橡胶以钢丝编织,缠绕为骨架软橡管与金属接头,金属外套。采用先进工艺法而制成的软管线总成代替,联接简便。本发明适应油田稠油井井口上经常注气管线联接的需要,联接简便,节约人力,材料,确保安全,能给油田经济代来可喜的效益。

权利要求书

1: 采油树抽油杆1,安装在采油树抽油杆固定套2中,采油树第二节四通伐3同软输油管线总成4一端用卡瓦上下紧固地用螺栓联接在一起,软输管线另一端头也用卡瓦上下同金属管线头用螺栓紧固地联接在一起,软掺油管线总成6一端也用卡瓦同采油树第一节四通伐上的大押门5用螺栓紧固地联接在一起,软掺油管线6另一端与金属管线用卡瓦紧固地用螺栓联接在一起,软回收套管气管线总成7分别将押门9用卡瓦螺栓紧固联接在一起。
2: 按权利要求1规定油田热采井口软管联接工艺方法,其特征是选用合成橡胶及以钢丝编织,缠绕为骨架,采用先进工艺方法制成的软高温高压胶管总成。
3: 按权利要求1或2规定的油田热采井口软联接工艺方法,其特征是采用的软高温高奢管线总成,技术指标是:内径:51-85MM,使用长度,1-10M以内,工作价值耐稠油、水蒸汽、酸、碱、盐、工作环境适应于-40°-180℃,工作压力15Mpa。
4: 按权利要求3规定油田热采井口软管联接工艺方法,其特征是软高温高压胶管总成管线两端可用螺纹、卡箍,由径联接。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田热采稠油井口上软管联接工艺方法,特别是在油田热采稠油井井口上管线联接采用的软管联接工艺方法。

    现有油田热采稠油井井口上的管线联接采用的是金属硬管线联接工艺方法,在油田热采稠油井注蒸气时需要拆除部分金属硬管线,再联接上注热蒸汽用的专用管线,往稠油井内加注热蒸汽,注入井内的热蒸汽将使稠油粘度降低,便于稠油的开采,注气施工完成后,需要重新联接(焊接)拆除的部分金属硬管线,但由于原先拆除部分金属硬管线变形移位等原因,部分金属硬管线不能再继续使用,造成了金属管线材料的浪费,而且应为稠油井内经常地需用要加注热蒸汽金属硬管线就要经常地焊接和割除这样就要消耗一定的人力及金属管材等材料。由于经常地需要拆割和焊接金属硬管线联接井口,这样要延长稠油井热注施工后的开井产油时间,影响原油日产量的增加。另外,由于施工现场有油污的存在,有的井场周围又长满了芦苇,在焊接或割除金属硬管线时,极易发生火灾,对安全生产十分不利。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油田热采稠油井井口上软管线联接工艺方法。取代原油田热采稠油井井口上金属硬管线联接工艺方法,它能在油田稠油井经常需用注气时节约人力,材料,同时缩短了稠油井注气后联接管线的施工工期,可提前开井产油,增加单井日产油量,而且还确保了安全生产,减少了需用焊接或拆割金属硬管线易发生着火的可能性。

    本发明的任务是以下方式完成的,在油田稠油井井口上将原先的金属硬管线,输油管线,掺油管线,回收套管气管线分别改为耐高温、高压、耐酸、耐碱、耐摩擦选用合成橡胶及以钢丝编织或缠绕为骨架软胶管与金属接头、金属外套相结合。采用先进工艺方法而制成的软管线总成来代替。采用的软管线总成的主要技术指标是:

    规格尺寸:内径  51-85MM

    使用长度:1-10M以内

    工作价值:耐稠油、水、蒸汽、酸、碱、盐

    工作环境:-40°-180℃以内

    工作压力:15Mpa

    联接方式:软管线总成两端可用螺纹,由任卡瓦联接

    本发明使用方法,除了将原先在稠油井井口上金属硬管线,输油管线、掺油管线、回收套管气管线、在稠油井井口管线联接方法上分别改为软管线联接外,其它部位未作改动。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图1,是本发明油稠油井井口上软管线联接工艺图

    图2,是本发明软管线总成图(代法兰盘)

    图3,是本发明软管线总成图(代卡箍头)

    参照图1,采油树抽油杆1,安装在采油树抽油杆固定套2中,采油树第二节四通伐3同软输油管线总成4一端用卡瓦上下紧固地用螺栓联接在一起,(卡瓦图中未给出),软输管线另一端头也用卡瓦同金属管线头用螺栓紧固地联接在一起,软掺油管线6一端也用长瓦同采油树第一节四通伐上的大闸门5用螺栓紧固联接在一起,软掺油管线6另一端头与金属管线用卡瓦紧固地用螺栓联接在一起。软回收套气管线总成7分别将小闸门9用卡瓦螺栓紧固地联接在一起。

    稠油井需用注气时分别将第一节四通伐3与软输油管线总成4一端头紧固上的卡瓦拆下来。软回收气管线6,掺油管线7,分别将大闸门5,小闸门9上的联接卡瓦螺栓也拿下,(图中未给出)联接注气管线可注气了。注气施工完毕后,即可将拆下软输油管线总成4一端,软掺油管线总成6一端,软回收气管线总成7一端分别用卡瓦及法兰用螺栓牢固地联接起来就可开井采油。

    图2是本发明软管线总成图(代法兰盘头)

    图3是本发明软管线总成图(代卡箍头)

油田热采井口软管联接工艺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油田热采井口软管联接工艺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油田热采井口软管联接工艺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油田热采井口软管联接工艺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田热采井口软管联接工艺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田热采稠油井井口上软联接工艺方法,将原先稠油井口上的金属硬管线:输油管线、掺油管线,回收套管气管线分别改为耐高温、高压、耐酸、耐碱、耐摩擦的选用合成橡胶以钢丝编织,缠绕为骨架软橡管与金属接头,金属外套。采用先进工艺法而制成的软管线总成代替,联接简便。本发明适应油田稠油井井口上经常注气管线联接的需要,联接简便,节约人力,材料,确保安全,能给油田经济代来可喜的效益。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