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厂热电联产供暖的新方案.pdf

上传人:a2 文档编号:207863 上传时间:2018-02-02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87.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6109538.5

申请日:

1996.08.27

公开号:

CN1180815A

公开日:

1998.05.06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申请的视为撤回公告日:1998.5.6|||公开

IPC分类号:

F24D3/02

主分类号:

F24D3/02

申请人:

宋之平; 张光; 那希志

发明人:

宋之平; 张光; 那希志

地址:

100085北京市清河华北电力大学研究生部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是火电厂热电联产供暖的一种新方案,应用同一机组本发明可提高供暖热量50%以上,使供热煤耗和供热成本降低30%以上,并适用于中间再热大中型热电联产机组,主要技术措施是把热电联产系统中60℃~50℃的低品位热能和35℃~25℃的超低品位热能充分利用起来,并引入高效散热器和/或热泵等技术与设备使之与火电厂热电联产系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确保满足用户的采暖需要。

权利要求书

一种火电厂热电联产的新方案,包括中间再热式或非中间再
热式汽轮机(1)、凝汽器I(2)、凝汽器II(3)、热网水常规加热设
备(4)、常规散热器(5)、高效散热器(6)、循环水(7)、热泵(8)、调温池(9)
和A、B、C、D、E五个环节,其中A为65℃以上的“传统品位”热能利
用环节,B为60℃~50℃“低品位”热能利用环节,C为35℃~25℃的“超
低品位”热能利用环节,D为通过单压或多压凝汽器对循环水进行加
热的环节,E为循环水调温环节,在这五个环节中,环节D和环节E是
必不可少的基础性环节,可以与其余三环节A、B、C中的一个或数个
环节组合成热电联产供暖系统,其特征是引入高效散热器和/或热泵
设备与技术,使之与汽轮机热电联产系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对
不论是具有非中间再热式还是中间再热式汽轮机组的热电联产系
统都能在确保机组运行安全的前提下,将凝汽器循环水中的“低品
位”热能和/或“超低品位”热能在热电联产供暖系统中加以利用。

说明书

火电厂热电联产供暖的新方案

本发明涉及一种火电厂汽轮机组热电联产供暖的新方案。

目前的现有技术中,火电厂汽轮机热电联产供暖所提供的热能
品位不能太低,否则不能满足用户的采暖要求。对近距离的采暖热用
户供热品位一般为90℃~95℃以上,随着采暖热用户与联产电厂间距
离的加长和用户规模的扩大,供热品位有明显的提高趋势,达到130℃
~150℃,甚至已在考虑180℃~250℃等级的品位(见<热电联产>,武学
素著,西交大出版社1988年版,p.19~20和p.250表.10-1)。供热品位的提高
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它使供热煤耗和供热成本提高;使单位长度
热网投资加大;使单位长度热网散热损失加大,使联产机组因供热的欠
发电量加大等等。

与现有技术相反,本发明面对任何供暖距离和供暖规模均不是
提高而是降低供热的品位。为了以下的叙述方便,我们把65℃以上的
温度水平定义为“传统品位”,60℃~50℃的温度水平定义为“低品位”;
35℃~25℃的温度水平定义为“超低品位”。本发明把热电联产系统中
低品位热能和超低品位热能充分利用起来,其目的是通过降低供热品
位显著地降低供热煤耗和供热成本,消除由于供热品位的提高带来的
一系列问题,并采取新的技术措施确保满足用户的采暖需要。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一是不论联产系统中的汽轮机组是
中间再热式的还是非中间再热式的,其凝汽器出口的循环水在各种工
况下都不超过低品位的水平,并使此循环水兼作联产系统的热网水;二
是引入高效散热器和热泵技术使之与联产供热系统有机地结合在一
起。本发明中有五个环节,其中凝汽器加热环节和热网水调温环节是
必不可少的基础性环节,另外还有三种热能利用环节。第一种是把低
品位的循环水通过常规加热设备加热到传统品位并在热网内的常规
散热器中供暖降温成为低品位循环水,称为传统品位热能利用环节;第
二种是把低品位循环水在热网内的高效散热器中供暖降温成为超低
品位循环水,称为低品位热能利用环节;第三种是把超低品位的循环水
作为热网内热泵的低温热源,通过热泵向用户供暖并把循环水温降至
25℃以下,称为超低品位热能利用环节。上述三种热能利用环节与基
础性环节的结合有不同的方式:低品位热能利用环节和超低品位热能
利用环节可分别单独地结合,也可串联后结合,也可单独地或共同地
与传统品位热能利用环节串联后结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有以下几点:1.使
用同一热电联产机组可比现有技术提高供暖热量50%以上;2.可使
供热煤耗和供热成本比现有技术降低30%以上;3.扩大供暖范围的
主要措施是在联产系统中采用200MW及以上的大中型汽轮机组,而
这种机组都是具有中间再热的按现有技术,循环水热能只能在非中
间再热式汽轮机组构成的热电联产系统中加以利用,如在具有中间
再热式汽轮机组的热电联产系统中加以利用会使机组的末级出口
蒸汽温度过高,且蒸汽的容积流量过小,从而引起机组的强烈振动,
危及运行安全。本发明用于具有中间再热式机组的联产系统中不
会出现安全问题,从而消除了热电联产供暖规模的限制;4.单独使
用本发明的低品位热能利用环节与基础性环节的结合可使联产机
组因供热所欠发的电量从现有技术的大于40kWh/GJ降至小于20kWh
/GJ,而单独使用超低品位热能利用环节与基础性环节的结合,其欠
发电量基本为零,后一结合使联产机组解脱了供热对发电的牵制作
用;5超低品位热能利用环节使热网的散热损失几乎为零,从而为
热电联产系统远距离和超远距离的供暖开辟了前景。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中1.汽轮机 2.凝汽器I 3.凝汽器II 4.热网水常规加热设
备 5.常规散热器 6.高效散热器 7.循环水 8.热泵 9.调温池。图
中,用虚线框标出了A、B、C、D、E五个环节,其中A为传统品位热
能利用环节,B为低品位热能利用环节,C为超低品位热能利用环
节,D为通过单压或多压凝汽器对循环水进行加热的环节,E为循
环水调温环节。在这五个环节中,环节D和环节E是必不可少的
基础性环节,可以与其余三环节A、B、C中的一个或数个环节结
合。

下面结合某城市热电联产采暖工程改造的方案设计对本发
明的应用作实施例说明。原热电联产采暖系统为具有中间再热
式汽轮机的传统系统,只有环节A。改造的目的是引入本发明的
新方案。本期改造工程的设计方案未引入环节C,仅仅是D、E两
个基础性环节与环节A、B的结合,其中环节D是由汽轮机(1)的凝
汽器I(2)和凝汽器II(3)组成的双压凝汽器。改造后的循环水(7)
流量为6000t/h。从双压凝汽器(2)(3)出来的54℃的循环水(即热网
水)经热网水常规加热设备(4)加热至80℃后送往使用常规散热器
(5)的采暖用产。从环节A出来的约50℃的循环水(7)在环节B中通
过高效散热器(6)使这一区段的采暖用户得到与环节A用户同样充
分的热量。从环节B出来的约30℃的循环水(7)由环节E中的调温
池(9)调节到18℃后依次返回环节D中的凝汽器II(3)和凝汽器I
(2)。改造前的采暖面积为650万平方米,改造后的采暖面积为910万
平方米,即在未引入环节C的情况下就使采暖面积增加了40%。由
于增加采暖供热量所欠发的电量远小于20kWh/GJ。以1996年该地
区价格为基准按每年五个月的供暖期计算,新供暖方案比传统方
案年净增收益为1770万元。

火电厂热电联产供暖的新方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火电厂热电联产供暖的新方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火电厂热电联产供暖的新方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火电厂热电联产供暖的新方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火电厂热电联产供暖的新方案.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是火电厂热电联产供暖的一种新方案,应用同一机组本发明可提高供暖热量50%以上,使供热煤耗和供热成本降低30%以上,并适用于中间再热大中型热电联产机组,主要技术措施是把热电联产系统中6050的低品位热能和3525的超低品位热能充分利用起来,并引入高效散热器和/或热泵等技术与设备使之与火电厂热电联产系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确保满足用户的采暖需要。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供热;炉灶;通风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