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草的吡喃酮.pdf

上传人:00062****4422 文档编号:207487 上传时间:2018-02-02 格式:PDF 页数:55 大小:1.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1101113.7

申请日:

1991.01.22

公开号:

CN1055931A

公开日:

1991.11.06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C07D491/00; A01N47/40

主分类号:

C07D491/00; A01N47/40

申请人:

邓莉娜有限公司;

发明人:

安德里·J·利帕

地址: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

优先权:

1990.01.22 AU PJ8283/90; 1990.02.01 AU PJ8409/90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曹恒兴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式(2)化合物及其同分异构体和/或互变异构件及其制备方法、含有该活性组份的除草和调节植物生长的组合物,以及用其调节植物生长和选择性地抑制、破环或杀死阔叶作物中的杂草的方法,式(2)中R1、R2、R3、R4、R5、R6、R7、R8、R9、A和X的定义参阅说明书。

权利要求书

1: 式(2)的化合物及其同分异构和/或互变异构形式: 其中: A是被1-4个C 1 -C 3 烷基取代基任意取代的C 1 -C 4 亚烷基或C 3 -C 4 亚链烯基; X是O、S、SO、SO 2 、NR 10 或单键; R 1 是H,C 1 -C 4 烷基,C 2 -C 4 链烯基,C 2 -C 4 链炔基,C 5 -C 6 环烷基,C 5 -C 6 环烯基,被1-3个选自卤素、C 1 -C 4 烷基、C 1 -C 4 烷氧基、C 1 -C 4 烷硫基、硝基、氰基、C 1 -C 4 卤代烷基、氨基和C 1 -C 4 卤代烷氧基的取代基任意取代的苯基,C 1 -C 4 烷磺酰基,苯磺酰基,C 1 -C 4 烷羰基,C 2 -C 8 烷氧烷基,C 2 -C 8 烷硫烷基,C 7 -C 10 苯基烷基或 M; R 2 是C 1 -C 6 烷基,C 2 -C 6 链烯基,C 2 -C 6 链炔基,C 1 -C 4 卤代烷基,C 1 -C 4 烷硫基,C 3 -C 6 环烷基,C 5 -C 6 环烯基,被1-3个选自卤素、C 1 -C 4 烷基、C 1 -C 4 烷硫基、硝基、氰基、C 1 -C 4 卤代烷基、氨基和C 1 -C 4 卤代烷氧基的取代基任意取代的苯基,C 2 -C 8 烷氧烷基,C 2 -C 8 烷硫烷基或被选自苯基、苯氧基和硫代苯氧基的取代基取代的C 1 -C 4 烷基、其中的苯基可以被1-3个选自卤素、C 1 -C 4 烷基、C 1 -C 4 烷氧基、C 1 -C 4 烷硫基,硝基、氰基、氨基、C 1 -C 4 卤代烷基和C 1 -C 4 卤代烷氧基的取代基取代; R 3 和R 4 独立地是H或C 1 -C 4 烷基; R 5 和R 6 独立地是C 1 -C 4 烷基,C 2 -C 4 链烯基,C 2 -C 6 烷硫烷基,C 1 -C 4 卤代烷基,C 2 -C 4 卤代链烯基,被选自C 1 -C 4 烷氧羰基和苯基的取代基任意取代的C 3 -C 5 环烷基,其中的苯基可以被选自、卤素、C 1 -C 4 烷基、C 1 -C 4 烷氧基、C 1 -C 4 烷硫基、硝基、氰基、C 1 -C 4 卤代烷基和C 1 -C 4 卤代烷氧基的取代基取代; R 5 和R 6 与它们所连接的碳原子一起形成完全饱和或未饱和的3-7-元碳环,或完全饱和或未饱和的、含选自0-3个氨、0-2个氧和0-2个硫原子的1-3个杂原子的5-至7-元杂环;所述的环可以被选自卤素、C 1 -C 4 卤代烷基、C 2 -C 4 链烯基、C 2 -C 4 链炔基、C 1 -C 4 烷羰基、C 1 -C 4 烷氧基、C 1 -C 4 烷硫基、C 1 -C 4 烷氧羰基、-COOH、C 2 -C 8 烷氧烷基、C 2 -C 8 烷硫烷基和苯基的1-4个取代基 取代,该苯基可被选自卤素、C 1 -C 4 烷氧基、C 1 -C 4 卤代烷氧基的取代基任意取代;所述的碳原子之一可以是羰基或与其相应的二甲基,二乙基或1,2-亚乙基或1,2-亚丙基缩酮形式; R 7 、R 8 和R 9 独立的是H、卤素、C 1 -C 4 烷基、C 1 -C 4 烷氧基、C 1 -C 4 烷硫基、C 1 -C 4 烷基亚硫酰基、C 1 -C 4 烷基磺酰基、C 1 -C 4 卤代烷基、C 1 -C 4 卤代烷氧基、硝基、氰基、C 1 -C 4 烷氧羰基、C 1 -C 4 烷基氨基羰基、C 2 -C 6 二烷基氨基羰基、氨基羰基、苯基、氨基、C 1 -C 4 烷氨基或C 2 -C 6 二烷基氨基; R 10 是H、C 1 -C 4 烷基或被选自卤素、C 1 -C 4 烷基、C 1 -C 4 烷氧基、C 1 -C 4 烷硫基、C 1 -C 4 卤代烷基和C 1 -C 4 卤代烷氧基的1-3个取代基任意取代的苯基;和 M是Li + 、Na + 、K + 、NH 4 + 或N(R 11 ) 4 + ,其中R 11 是C 1 -C 4 烷基。
2: 根据权利要求1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 R 1 是H或M;和 R 2 是C 1 -C 4 烷基、C 1 -C 4 卤代烷基、C 2 -C 4 链烯基或C 2 -C 4 链炔基。
3: 根据权利要求2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 A是被CH 3 或C 2 H 5 任意取代的C 1 -C 2 亚烷基或C 3 -C 4 亚链烯基; R 7 、R 8 和R 9 独立地是H、Cl、Br、F、C 1 -C 3 烷基、C 1 -C 3 烷氧基、C 1 -C 3 烷硫基、C 1 -C 3 卤代烷基、 C 1 -C 3 卤代烷氧基、硝基、氰基或C 1 -C 3 烷氧羰基;和 R 10 是H或CH 3 。
4: 根据权利要求3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X是O。
5: 根据权利要求3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X是S、SO或SO 2 。
6: 根据权利要求3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X是NR 10 。
7: 根据权利要求3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X是单键。
8: 根据权利要求7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 A是-CH 2 -、-CH 2 CH 2 -或-CH 2 CH=CH-; R 1 是H、Li + 、Na + 或K + ; R 2 是CH 3 、C 2 H 5 、n-C 3 H 7 或n-C 4 H 9 ; R 3 和R 4 独立地是H、CH 3 或C 2 H 5 ;和 R 7 、R 8 和R 9 独立地是H、Cl、Br、F、CH 3 、C 2 H 5 、OCH 3 、OC 2 H 5 、SCH 3 、SC 2 H 5 、CF 3 、CHF 2 、CF 2 CF 3 、OCHF 2 、OCF 3 、OCH 2 CF 3 、NO 2 、CN或CO 2 CH 3 。
9: 根据权利要求7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 R 5 和R 6 独立地是C 1 -C 4 烷基、C 2 -C 4 链烯基、C 2 -C 4 链炔基,C 1 -C 4 烷硫基或C 2 -C 6 烷硫烷基。
10: 根据权利要求7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 R 5 和R 6 与它们所连接的碳原子一起形成饱和或未饱和的被1-4个CH 3 基任意取代的5-、6-或7-元碳环。
11: 根据权利要求10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 A是-CH 2 -、-CH 2 CH 2 -或-CH 2 CH=CH-; R 1 是H、Li + 、Na + 或K + ; R 2 是CH 3 、C 2 H 5 、n-C 3 H 7 或n-C 4 H 9 ; R 3 和R 4 独立地是H、CH 3 ;和 R 7 、R 8 和R 9 独立地是H、Cl、Br、F、CH 3 、C 2 H 5 、OCH 3 、OC 2 H 5 、SCH 3 、SC 2 H 5 、CF 3 、CHF 2 、CF 2 CF 3 、OCHF 2 、OCF 3 、OCH 2 CF 3 、NO 2 、CN或CO 2 CH 3 。
12: 根据权利要求7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 R 5 和R 6 与它们所连接的碳原子一起形成饱和或未饱和的,含1-2个选自0-2个氮、0-1个氧和0-2个硫原子的杂原子的5-,6-或7-元杂环;所述的环可被1-4个CH 3 基任意取代。
13: 根据权利要求12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 A是-CH 2 -、-CH 2 CH 2 -或-CH 2 CH=CH-; R 1 是H、Li + 、Na + 或K + ; R 2 是CH 3 、C 2 H 5 、n-C 3 H 7 或n-C 4 H 9 ; R 3 和R 4 独立地是H、CH 3 或C 2 H 5 ;和 R 7 、R 8 和R 9 独立地是H、Cl、Br、F、CH 3 、C 2 H 5 、OCH 3 、OC 2 H 5 、SCH 3 、SC 2 H 5 、CF 3 、CHF 2 、CF 2 CF 3 、OCHF 2 、OCF 3 、OCH 2 CF 3 、NO 2 、CN或CO 2 CH 3 。
14: 8-[1-((3-氯苯基)甲氧亚氨基)丁基]-9-羟基-6-氧杂螺[4.5]癸-8-烯-7-酮,其结构式为:
15: 9-羟基-8-[1-(3-苯基烯丙氧亚氨基)丁基]-6-氧杂螺[4.5]癸-8-烯-7-酮,其结构式为:
16: 前述表1至4中列举的化合物。
17: 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和定义的通式(2)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使通式(8)化合物: 其中R 2 、R 3 、R 4 、R 5 和R 8 如权利要求1定义,与下式O-取代的羟胺反应: 其中R 7 、R 8 和R 9 如权利要求1定义,生成通式(2)化合物,其中R 1 是氢,然后,如果需要,将如此制得的化合物转化成R 1 不是氢的化合物。
18: 根据权利要求17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Fries重排将式(7)化合物酰化和异构化制备式(8)化合物: 其中R 4 和R 5 如权利要求1定义。
19: 根据权利要求18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其中M + 是Li + 的乙酰乙酸酯的二价阴离子(a)与酮(b)反应: 其中R 3 、R 4 、R 5 和R 6 如权利要求1定义,并且在有或没有中间体水解的情况下环化所得产物。
20: 调节植物生长、破坏植物或杀灭植物的组合物,该组合物含有权利要求1定义的式(2)化合物及其载体。
21: 调节植物生长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有数量的权利要求1定义的式(2)化合物施用于该植物、植物的种子或植物的生长介质。
22: 选择性抑制、破坏或杀灭阔叶作物中的杂草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有效量的权利要求1定义的式(2)化合物施用于农作物或其种植地。
23: 除草组合物,其中含有权利要求1定义的式(2)化合物和至少一种其它的除草剂。
24: 调节植物生长的组合物,其中含有权利要求1定义的式(2)化合物及其隋性载体。
25: 式(2)化合物作为除草剂或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26: 权利要求18所述及和定义的式(7)化合物。
27: 权利要求17所述及和定义的式(8)化合物。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具有除草性能和植物生长调节性能的有机化合物;除草组合物和使用该化合物的方法及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和使用该组合物的方法。

    用某种环己烷-1,3-二酮的衍生物作为禾本科植物除草剂是已知技术。例如:《Agricultural  Chemicals-Book  Ⅱ Herbicides  1983-84  Revision》(W.T.Thomson编辑,Thomson出版,Califor-nia,U.S.A.)的摘要中描述了作为选择性芽后除草剂的工业上公知的环己烷-1,3-二酮衍生物Alloxydim  Sodium(甲基-3-[1-(烯丙氧亚氨基)丁基]-4-羟基-6,6-二甲基-2-氧杂环己-3-烯羧酸盐),Cycloproxydim((E,E)-2-[1-[1-[(3-氯-2-丙烯基)氧]亚氨基]丁基]-5-[2-(乙基硫)丙基]-3-羟基-2-环己烯-1-酮)和Sethoxydim(2-[1-1-(乙氧亚氨基)丁基]-5-[2-乙基硫]丙基-3-羟基-2-环己烯-1-酮)。Alloxydim和Sethoxdim已经分别在澳大利亚专利号464,655和澳大利亚专利申请号35314/78中公开。

    ICI澳大利亚有限公司(ICI  Australia  Limited)的澳大利亚专利560,716(申请号27196/84),于1984年11月12日出版,公开了下式除草化合物:

    其中

    R是取代的苯基;

    R1是H,烷基,链烯基,链炔基,烷氧烷基,

    烷硫烷基,烷基磺酰基,烷氧基,烷硫基,酰基,(未)取代的苯基烷基或phSO2;

    R2是烷基,链烯基,卤代链烯基,链炔基,卤代链炔基,卤代烷基,烷氧烷基,烷硫烷基或(未)取代的苯基烷基;如

    R3是烷基,氟烷基,链烯基,链炔基或苯基。

    此说明书揭示了在6-位被取代苯基取代的四氢吡喃-2,4-二酮衍生物具有特别有用的除草活性。

    Hirono等人的美国专利4,008,067(1977年2月15日出版)公开了除草的下式氧杂己烷衍生物:

    其中:

    R1是低级烷基;

    R2是低级烷基,低级链烯基或低级链炔基;

    A是

    其中

    R3是H或低级烷基;

    R4是低级烷基或苯基;或

    R3与R4结合形成4至5个碳原子的环烯;或

    其中

    R5和R7选自由H和低级烷基组成的一组基团;

    R6是低级烷基;

    或

    其中

    R8是H或低级烷基;和

    R9是低级烷基。

    以上化合物在吡喃环的5和/或6位被一或二个烷基取代。

    本发明申请人于1987年7月27日提出的国际专利申请PCT/AU87/00236(国际专利公开号WO8800945)及相应的澳大利亚专利申请号77583/87,欧洲专利申请号87904820,日本专利申请号504646和美国申请顺序号188,800描述了具有除草作用的下式吡喃酮:

    其中,部分为

    R1是H;

    R2是取代的烷基,其中烷基被任意取代的苯基和任意取代地杂环取代;

    R3是烷基;

    R4和R5与它们连接的碳原子一起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饱和或部分饱和的含3个或多个环原子的杂环或碳环;等等。这仅是相关基团的主要列举。

    最后提及的螺环类似物被认为是一个较优选的亚属,进一步优选的是R1是H,R2是烷基,链烯基或卤代链烯基(特别是乙基,烯丙基,2-氯烯丙基和3-氯烯丙基)和R3是乙基或正丙基的化合物。

    在WO8800945的表1-4中列举了91个具体的螺环化合物,所有化合物的R2只有是乙基,烯丙基或氯代烯丙基的情况。此说明书第23A页指出“实际上本发明化合物对单子叶植物或禾本科物种较双子叶植物或阔叶物种更有效”,虽然在此说明书第23A和25页也说明了“某些化合物……对单子叶作物物种中的野生杂草显示了选择性除草活性,因此可用来选择性控制禾本科作物中的野生杂草”,在申请中强调指出公开的化合物用于控制阔叶作物中的禾本科杂草而不伤害阔叶作物。

    本发明申请人在国际专利申请PCT/AU89/00191中还描述了与WO8800945中描述的化合物相类似的、具有除草作用的吡喃酮,只是在吡喃酮环有另外的取代基R6。PCT/89/00191中描述的化合物具有如下通式:

    其中取代基R1至R5与WO8800945中描述的相类似,以及R6是选自烷基,烷氧基,烷硫基,卤素或取代的烷基,其中烷基被选自烷氧基,烷硫基或卤素的取代基取代。

    对肟的封端基团R2较优选的是烷基,链烯基,链炔基和卤代链烯基;特别优选的是乙基,炔丙基,烯丙基,2-氯烯丙基和3-氯烯丙基。

    此说明书说明了“某些式2化合物可用于选择控制禾本科农作物中的杂草”,但并没有特别指明是哪些化合物或指明是用于稻类作物。

    PCT/AU89/00191说明书中包含了15个有关螺环衍生物的实施例,但肟的封端基团限制在乙基,烯丙基或氯代烯丙基。

    我们已经发现与国际专利申请WO8800945和PCT/AU89/00191中描述的化合物相类似的、其中R2包括苯基或取代的苯基的化合物是高活性的芽前和/或芽后除草剂或植物生长调节剂,并且特别适用于控制陆稻和水稻中的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

    因此,本发明提供了式(2)化合物:

    其中R4和R5如权利要求1定义。

    19.根据权利要求18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其中M+是Li+的乙酰乙酸酯的二价阴离子(a)与酮(b)反应:

    其中R3、R4、R5和R6如权利要求1定义,并且在有或没有中间体水解的情况下环化所得产物。

    20.调节植物生长、破坏植物或杀灭植物的组合物,该组合物含有权利要求1定义的式(2)化合物及其载体。

    21.调节植物生长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有效量的权利要求1定义的式(2)化合物施用于该植物、植物的种子或植物的生长介质。

    22.选择性抑制、破坏或杀灭阔叶作物中的杂草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有效量的权利要求1定义的式(2)化合物施用于农作物或其种植地。

    23.除草组合物,其中含有权利要求1定义的式(2)化合物和至少一种其它的除草剂。

    选自C1-C4烷氧羰基和苯基的取代基任意取代的C3-C6环烷基,其中的苯基可以被选自卤素,C1-C4烷基、C1-C4烷氧基、C1-C4烷硫基、硝基、氰基、C1-C4卤代烷基和C1-C4卤代烷氧基的取代基取代;

    或

    R5和R6与它们连接的碳原子一起形成完全饱和或未饱和的3-至7-元碳环,或完全饱和或未饱和的、含有1-3个选自0-3个氮、0-2个氧和0-2个硫原子的杂原子的5-至7-元杂环;所述的环可以被1-4个选自由卤素、C1-C4烷基、C1-C4卤代烷基、C2-C4链烯基、C2-C4链炔基、C1-C4烷基羰基、C1-C4烷氧基、C1-C4烷硫基、C1-C4烷氧基羰基、-COOH、C2-C8烷氧基烷基、C2-C8烷硫基烷基和苯基的取代基取代,其苯基可被选自卤素、C1-C4烷氧基、C1-C4烷硫基、C1-C4卤代烷基、硝基、氰基和C1-C4卤代烷氧基的取代基任意取代;所述环上的碳原子之一可以是羰基或其相应的二甲基,二乙基或1,2-亚乙基或1,2-亚丙基缩酮的形式;

    R7、R8和R9独立地是H、卤素、C1-C4烷基、C1-C4烷氧基、C1-C4烷硫基、C1-C4烷基亚硫酰基、C1-C4烷基磺酰基、C1-C4卤代烷基、C1-C4卤代烷氧基、硝基、氰基、C1-C4烷氧羰基、C1-C4烷基氨羰基、C2-C6二烷基氨羰基、氨基羰基、苯基、氨基、C1-C4烷基氨基、C2-C6二烷基氨基;

    R10是H、C1-C4烷基或被1-3个选自卤素、C1-C4烷基,C1-C4烷氧基,C1-C4烷硫基,C1-C4卤代烷基和

    C1-C4卤代烷氧基的取代基任意取代的苯基;和

    M是Li+、Na+、K+、NH+4或N(R11)+4,其中R11是C1-C4烷基。

    在上述定义中,单独使用或在化合物名称如“烷硫基”或“卤代烷基”中使用的术语“烷基”表示直链或支链烷基,例如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或丁基、戊基或己基的不同异构体。

    烷氧基表示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异丙氧基和不同的丁氧基异构体。

    链烯基表示直链或支链的烯烃,如乙烯基、1-丙烯基、2-丙烯基、3-丙烯基等。

    链炔基表示直链或支链的炔烃,如乙炔基、1-丙炔基、2-丙炔基和不同的丁炔基异构体。

    烷磺酰基表示甲磺酰基、乙磺酰基、丙磺酰基和不同的丁磺酰基异构体。

    烷硫基、烷基亚硫酰基、烷氨基等按类似的方法定义。

    环烷基表示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环己基和环庚基。

    单独使用或在化合物名称如“卤代烷基”中使用的术语“卤素”表示氟、氯、溴或碘。另外,当在化合物名称中使用时,例如“卤代烷基”,所述烷基可以被相同或不同的卤原子部分卤化或完全取代,卤代烷基的例子包括CH2CH2F、CF2CF3和CH2CHFCl。

    烷基羰基表示乙酰基、丙酰基和不同的丁酰基异构体。

    烷氧羰基表示甲氧羰基、乙氧羰基、丙氧羰基、异丙氧羰基和不同的丁氧羰基异构体。

    取代基中碳原子的总数用词头Ci-Cj表示,其中i和j为1至10的数,例如C2-C3烷硫烷基指-CH2SCH3、-CH2SC2H5、-CH2CH2SCH3或-CH(CH3)SCH3和C2-C5烷氧烷基表示从-CH2OCH3至-(CH2)4OCH3或-CH2O(CH2)3CH3和其中包括的各种结构的异构体。

    亚烷基表示亚甲基(-CH2)、1,2-亚乙基(-CH2CH2-)、1,2-亚丙基和1,2-亚丁基;亚链烯基表示-CH=CHCH2-CH=CHCH2CH2-和-CH2CH=CHCH2-。

    易合成并且具有较好的除草效果的通式(2)化合物的较优选的基团包括下列情况:

    (1)式2化合物,其中

    R1是H或M;和

    R2是C1-C4烷基、C1-C4卤代烷基、C2-C4链烯基或C2-C4链炔基。

    (2)上述1化合物,其中

    A是由CH3或C2H5任意取代的C1-C2亚烷基或C3-C4亚链烯基;

    R7、R8和R9独立地是H、Cl、Br、F、C1-C3烷基、C1-C3烷氧基、C1-C3烷硫基、C1-C3卤代烷基、C1-C3卤代烷氧基、硝基、氰基或C1-C3烷氧羰基;和

    R10是H或CH3。

    (3)上述2化合物,其中X是O。

    (4)上述2化合物,其中X是S,SO或SO2。

    (5)上述2化合物,其中X是NR10。

    (6)上述2化合物,其中X是单键。

    (7)上述6化合物,其中:

    A是-CH2-、-CH2CH2-或-CH2CH=CH-;

    R1是H、Li+、Na+或K+;

    R2是CH3、C2H5、n-C3H7或n-C4H9;

    R3和R4独立地是H、CH3或C2H5;和

    R7,R8和R9独立地是H、Cl、Br、F、CH3、C2H5、OCH3、OC2H5、SCH3、SC2H5、CF3、CHF2、CF2CF3、OCHF2、OCF3、OCH2CF3、NO2、CN或CO2CH3。

    (8)上述6化合物,其中R5和R6独立地是C1-C4烷基、C2-C4链烯基、C2-C4链炔基、C1-C4烷硫基或C2-C6烷硫烷基。

    (9)上述6化合物,其中R5和R6与它们所连接的碳原子一起形成饱和或未饱和的,被1-4个CH3基团任意取代的5-、6-或7-元碳环。

    (10)上述9化合物,其中:

    A是-CH2-、CH2CH2-或CH2CH=CH-;

    R1是H、Li+、Na+或K+;R2是CH3、C2H5、

    n-C3H7或n-C4H9;

    R3和R4独立地是H或CH3;和

    R7、R8和R9独立地是H、Cl、Br、F、CH3、C2H5、OCH3、OC2H5、SCH3、SC2H5、CF3、CHF2、CF2CF3、OCHF2、OCF3、OCH2CF3、NO2、CN或CO2CH3。

    (11)上述6化合物,其中:

    R5和R6与它们所连接的碳原子一起形成饱和或未饱和的,含有选自0-2个氮,0-1个氧和0-2个硫原子的1-2个杂原子的5-,6-或7-元杂环;所述的环被1-4个CH3基任意取代。

    (12)上述11化合物,其中:

    A是-CH2-、-CH2CH2-或-CH2CH=CH-;

    R1是H、Li+、Na+或K+;

    R2是CH3、C2H5、n-C3H7或n-C4H9;

    R3和R4独立地是H、CH3或C2H5;

    和R7、R8和R9独立的是H、Cl、Br、F、CH3、C2H5、OCH3、OC2H5、SCH3、SC2H5、CF3、CHF2、CF2CF3、OCHF2、OCF3、OCH2CF3、NO2、CN或CO2CH3。

    具有最好的除草效果,对稻子最具选择性和/或最易于合成的特别优选的是:

    8-[1-((3-氯苯基)甲氧亚氨基)丁基]-9-羟基-6-氧杂螺[4.5]癸-8-烯-7-酮,其结构式为:

    和9-羟基-8-[1-(3-苯基烯丙氧亚氨基)丁基]-6-氧杂螺[4.5]癸-8-烯-7-酮,其结构式为:

    本发明式(2)化合物具体的实例包括下列表1-4中详述的化合物。在表中除非另有说明外,X表示单键。

    表1

    R9=H

    化合物 n A X R R2R3R4R7R8

    1.1 0 CH2H Et H H 3-Cl H

    1.2 0 CH2H Pr Et H H H

    1.3 0 CH2Ph Pr H H 3-Cl H

    1.4 1 CH2H Et H H 2-Cl H

    1.5 1 CH2H Et H H 3-Cl H

    1.6 1 CH2H Et H H 4-Cl H

    1.7 1 CH2H Et Me Me 2-F H

    1.8 1 CH2H Et Et H 3-F H

    1.9 1 CH2H Et H H 3-Me H

    1.10 1 CH2H Et H H 3-NO2H

    1.11 1 CH2H Et H H 3-OMe H

    1.12 1 CH2CH=CH H Et H H H H

    1.13 1 CH2H Pr H H H H

    1.14 1 CH2H Pr Me H 2-Cl H

    1.15 1 CH2H Pr H H 3-Cl H

    1.16 1 CH2H Pr Et H 4-Cl H

    1.17 1 CH2OMe Pr H H 2-Cl 3-Cl

    1.18 1 CH2H Pr H H 2-F H

    1.19 1 CH2H Pr H H 2-F 6-F

    1.20 1 CH2H Pr H H 3-Me H

    1.21 1 CH2H Pr H H 4-Me H

    1.22 1 CH2H Pr H H 2-Me 4-Bu

    1.23 1 CH2H Pr Et H 3-Cl 5-Cl

    1.24 1 CH2COOMe Pr H H 2-Br H

    1.25 1 CH2H Pr H H 3-Br H

    1.26 1 CH2H Pr Me Me 3-NO2H

    1.27 1 CH2H Pr H H 4-NO2H

    1.28 1 CH2H Pr H H 3-CF3H

    1.29 1 CH2SPh Pr H H 2-CF34-CF3

    1.30 1 CH2H Pr H H 3-CF35-CF3

    1.31 1 CH2H Pr H H 3-OMe H

    1.32 1 CH2H Pr H H 3-OCF3H

    1.33 1 CH2H Pr Me H 3-NO24-Me

    1.34 1 CH2H Pr H H 2-NO25-Me

    1.35  1  CH(Me)  H  Pr  H  H  4-Cl  H

    1.36 1 CH2CH=CH H Pr H H H H

    1.37 1 CH2CH=CH H Pr H H 3-Cl H

    1.38 1 CH2H Bu H H H H

    1.39 1 CH2Me Bu H H 2-F H

    1.40 1 CH2H Bu Me H 3-F 4-Pr

    1.41 1 CH2NO2Bu H H 3-Me H

    1.42 1 CH2Me Pr H H 3-Cl H

    1.43 1 CH2Me Pr H H 4-Cl H

    1.44 1 CH2Me Pr Me H 2-F H

    1.45 1 CH2Me Pr Me Me 3-F H

    1.46 1 CH2Me Pr Et H 3-Me H

    1.47 1 CH2Me Pr H H 3-NO2H

    1.48 1 CH2Me Pr H H 3-CF3H

    1.49 1 CH2Et Pr H H 2-Me 5-isoPr

    1.50 1 CH2Me Pr H H 3-OMe H

    1.51  1  CH(Me)  Me  Pr  H  H  3-Cl  H

    1.52 1 CH2CH2Me Pr H H H H

    1.53 1 CH2CH=CH Me Pr H H H H

    1.54 2 CH2H Et H H 3-Cl H

    1.55 2 CH2H Et Me H 4-Cl H

    1.56 2 CH2H Et Me Me 2-F H

    1.57 2 CH2H Et H H 3-F H

    1.58 2 CH2H Et Et H 3-Me H

    1.59 2 CH2CH=CH H Et H H H H

    1.60 2 CH2CH2H Et H H H H

    1.61 2 CH2H Pr H H 3-Cl H

    1.62 2 CH2H Pr H H 4-Cl H

    1.63 2 CH2H Pr H H 2-F H

    1.64 2 CH2H Pr H H 3-F H

    1.65 2 CH2H Pr H H 2-F 4-Bu

    1.66 2 CH2H Pr Me H 3-NO2H

    1.67 2 CH2H Pr Me Me 3-CF3H

    1.68 2 CH2H Pr H H 3-OMe H

    1.69 2 CH2SMe Pr H H 3-SMe H

    1.70 2 CH2H Pr H H 3-COOMe H

    1.71 2 CH2H Pr H H 3-OCF3H

    1.72 2 CH2CH2H Pr H H H H

    1.73 2 CH2CH=CH H Pr H H H H

    1.74 2 CH2CH=CH H Pr H H 3-Cl H

    1.75 2 CH2Me Pr H H 3-Cl H

    1.76 2 CH2Me Pr H H 4-Cl H

    1.77 2 CH2NMe Me Pr H H 2-F H

    1.78 2 CH2Me Pr Me H 3-F H

    1.79 2 CH2Me Pr Me Me 3-Me H

    1.80 2 CH2Me Pr H H 3-NO2H

    1.81 2 CH2SO Me Pr H H 3-CF3H

    1.82 2 CH2Me Pr H H 3-OMe H

    1.83 2 CH2Me Pr H H 3-OCF3H

    1.84  2  CH(Me)  Me  Pr  H  H  3-Cl  H

    1.85 2 CH2CH=CH Me Pr H H H H

    1.86 2 CH2CH=CH Me Pr H H 3-Cl H

    1.87 3 CH2H Et H H 3-F H

    1.88 3 CH2H Et H H 4-NO2H

    1.89 3 CH2CH2H Et H H H H

    1.90 3 CH2CH=CH H Et H H H H

    1.91 3 CH2H Pr H H 3-Cl H

    1.92 3 CH2H Pr H H 4-Cl H

    1.93 3 CH2H Pr Me H 2-F H

    1.94 3 CH2H Pr Me Me 3-F H

    1.95 3 CH2H Pr Et H 3-Me H

    1.96 3 CH2H Pr H H 3-CF3H

    1.97 3 CH2H Pr H H 3-OMe H

    1.98 3 CH2H Pr H H 3-OCF3H

    1.99 3 CH2CH2H Pr H H H H

    1.100 3 CH2CH=CH H Pr H H H H

    1.101 3 CH2CH=CH H Pr H H 3-Cl H

    1.102  3  CH(Me)  Me  Pr  H  H  3-Cl  H

    1.103 0 CH2NH H Et Me H H H

    1.104 1 CH2NH Me Et H H 3-OCF3H

    1.105 1 CH2NH Et Pr Pr H 2-CF3H

    1.106 1 CH2NH H Pr H H 2-Me H

    1.107 3 CH2NH Me Pr Me H 3-NO2H

    1.108 2 CH2NMe H Et H H 3-CF3H

    1.109 2 CH2NMe Me Pr H H 2-F H

    1.110 1 CH2NMe H Et H H 2-CF3H

    1.111 1 CH2NMe SMe Et H H 3-Pr H

    1.112 1 CH2NEt H Pr H H 2-Me Me

    1.113 1 CH2NEt Me Pr H H 3-OCF3H

    1.114 2 CH2S Me Pr H H 3-F H

    1.115 2 CH2S H Pr H H H H

    1.116 3 CH2S H Pr H H H H

    1.117 1 CH2S H Et H H H H

    1.118 1 CH2S H Pr H H H H

    1.119 1 CH2S H Pr H H 3-Cl H

    1.120 1 CH2S Me Pr H H 3-F H

    1.121 1 CH2SO H Pr H H 2-Cl 3-Cl

    1.122 0 CH2SO Me Pr Me Me 3-F 4-Me

    1.123 1 CH2SO H Pr H H 3-F H

    1.124 2 CH2SO Me Pr H H 3-CF3H

    1.125 2 CH2SO2H Pr H H 3-Me H

    1.126 1 CH2SO2H Pr H H 3-F H

    1.127 0 CH2SO2SMe Pr Me H 3-NO24-Me

    1.128 2 CH2SO2H Et H H 3-NO2H

    1.129 1 CH2S H Me H H 4-Cl H

    1.130 1 CH2H Me H H 2-Cl H

    1.131 1 CH2H Me H H 3-Cl H

    1.132 1 CH2H Me H H 2-Cl 3-Cl

    1.133 1 CH2H Me H H 3-F H

    1.134 1 CH2H Et H H 2-Cl 4,5-OCH2O-

    1.135 1 CH2H Pr H H 2-Cl 4,5-OCH2O-

    1.136 1 CH2H Pr Me H 2-Cl 4,5-OCH2O-

    1.137 1 CH2H Pr Me Me 2-Cl 4,5-OCH2O-

    1.138 1 CH2Me Pr H H 2-Cl 4,5-OCH2O-

    1.139 1 CH2H Pr H H 3,5-diCl

    1.140 1 CH2H Pr H H 4-OMe

    1.141 1 CH2H Pr H H 2,5-diF

    1.142 2 CH2H Pr H H 2-Cl 4,5-OCH2O-

    1.143 1 CH2H Pr H H 3-F

    表2

    R9=H

    化合物 A X R2R3R4R7R8

    2.1 CH2Et H H 3-Me H

    2.2  CH(Me)  Et  H  H  3-Cl  H

    2.3 CH2Pr H H H H

    2.4 CH2Pr Me H 2-Cl H

    2.5 CH2Pr H H 2-Cl 3-Cl

    2.6 CH2Pr H H 3-Cl H

    2.7 CH2Pr Et H 4-Cl H

    2.8 CH2NMe Pr H H 2-F H

    2.9 CH2Pr H H 3-F H

    2.10 CH2Pr H H 2-Me H

    2.11 CH2Pr H H 3-Me H

    2.12 CH2Pr Me H 3-NO2H

    2.13 CH2Pr Me Me 2-CF3H

    2.14 CH2Pr H H 2-CF34-CF3

    2.15  CH(Me)  Pr  H  H  3-Cl  H

    2.16 CH2CH2Pr H H H H

    2.17 CH2CH=CH Pr H H H H

    2.18 CH2Bu H H 3-Cl H

    2.19 CH2Bu H H 3-F H

    2.20 CH2NH Me H H 2-Cl H

    2.21 CH2CH2Me H H 3-Cl H

    2.22 CH2CH2Me Me Me 3-F H

    2.23 CH2Me H H 2-Cl H

    2.24 CH2Me Et H 3-Cl H

    2.25 CH2S Pr H H 3-F H

    2.26 CH2SO Et H H 3-F H

    2.27 CH2SO2Pr H H H H

    2.28 CH2CH2S Me Me H 3-Cl H

    表3

    R9=H

    化合物 n A X R2R3R4R7R8

    3.1 0 CH2Et H H H H

    3.2 0 CH2Et Et H 4-Me H

    3.3 0 CH2Et Me Me 4-Cl H

    3.4 0 CH2Pr H H H H

    3.5 0 CH2Pr H H 2-F H

    3.6 0 CH2Pr H H 3-Cl H

    3.7 0 CH2Pr H H 3-Me H

    3.8 0 CH2Pr H H 4-OMe H

    3.9 1 CH2Me H H 3-F H

    3.10 1 CH2Me H H 3-Cl H

    3.11 1 CH2Et Et H H H

    3.12 1 CH2Et H H 3-Cl H

    3.13 1 CH2Et H H 3-F H

    3.14 1 CH2Et Me H 3-NO2H

    3.15 1 CH(Me) Et H H 2-CF3H

    3.16 1 CH2CH2Et H H H H

    3.17 1 CH2CH=CH Et H H H H

    3.18  1  CH(Me)  Et  H  H  3-Cl  H

    3.19 1 CH2Pr H H 2-Cl H

    3.20 1 CH2Pr H H 3-Cl H

    3.21 1 CH2Pr H H 4-Cl H

    3.22 1 CH2Pr Me H 2-F H

    3.23 1 CH2Pr Me Me 3-F H

    3.24 1 CH2Pr Et H 3-Me H

    3.25 1 CH2Pr H H 3-NO2H

    3.26 1 CH2Pr H H 3-CF3H

    3.27 1 CH2Pr H H 3-OMe H

    3.28 1 CH2Pr H H 3-OCF3H

    3.29 1 CH2Pr H H 3-NO24-Me

    3.30  1  CH(Me)  Pr  H  H  3-Cl  H

    3.31 1 CH2CH2Pr H H H H

    3.32 1 CH2CH=CH Pr H H H H

    3.33 1 CH2Bu H H 3-Cl H

    3.34 1 CH2Bu Me H 3-F H

    3.35 2 CH2Me H H 3-F H

    3.36 2 CH2Et H H H H

    3.37 2 CH2Et H H 3-Cl H

    3.38 2 CH2Et H H 3-F H

    3.39 2 CH2Et H H 3-NO2H

    3.40 2 CH2CH2Et Me H H H

    3.41 2 CH2CH=CH Et H H H H

    3.42  2  CH(Me)  Et  H  H  3-Cl  H

    3.43 2 CH2Pr H H 2-Br H

    3.44 2 CH2Pr H H 2-Cl H

    3.45 2 CH2Pr H H 3-Cl H

    3.46 2 CH2Pr H H 4-Cl H

    3.47 2 CH2Pr Me H 2-F H

    3.48 2 CH2Pr Me Me 3-F H

    3.49 2 CH2Pr H H 3-Me H

    3.50 2 CH2Pr H H 3-NO2H

    3.51 2 CH2Pr H H 3-CF3H

    3.52 2 CH2Pr H H 3-OCF3H

    3.53 2 CH2Pr H H 3-NO24-Me

    3.54  2  CH(Me)  Pr  H  H  3-Cl  H

    3.55 2 CH2CH2Pr H H H H

    3.56 2 CH2CH=CH Pr H H H H

    3.57 2 CH2Bu H H 3-Cl H

    3.58 2 CH2Bu H H 3-F H

    3.59 1 CH2NH Pr H H H H

    3.60 0 CH2NH Pr Me Me H H

    3.61 2 CH2NH Pr H H 3-OMe H

    3.62 0 CH2NH Me H H 3-Cl H

    3.63 2 CH2NEt Pr H H H H

    3.64 1 CH2NMe Pr H H 2-Br H

    3.65 0 CH2NMe Pr Et H 3-F H

    3.66 0 CH2S Pr H H 3-CF3H

    3.67 1 CH2S Et H H H H

    3.68 1 CH2S Pr H H H H

    3.69 1 CH2S Me Me H H H

    3.70 2 CH2S Me Et H H H

    3.71 2 CH2S Pr H H H H

    3.72 2 CH2S Et H H 2-CF3H

    3.73 0 CH2SO Me Me H 3-F 4-NHMe

    3.74 0 CH2SO2Pr Me H H H

    3.75 2 CH2SO2Et H H H H

    3.76 0 CH2Me H H 3-Cl H

    3.77 2 CH2Me Me H 3-Cl H

    表4

    R9=H

    化合物 A X R2R3R4R5R6R7R8

    4.1 CH2Me H H Me Me 2-F H

    4.2 CH2Et H H Me Et 3-OMe H

    4.3  CH(Me)  Pr  H  H  Me  Et  2-F  3-Cl

    4.4 CH2Pr H H Me Et 4-OCF3H

    4.5 CH2Bu H H Me Et H H

    4.6 CH2Et H H Me CH=CH2H H

    4.7 CH2Pr Me H Me CH2OMe 2-CO2Me H

    4.8 CH2Me H H Et Et H H

    4.9 CH2CH2Me H H Et Et 2-Cl 4-Cl

    4.10 CH2CH=CH Et H H Et Et H H

    4.11 CH2Pr H H Et Et 3-Cl 4-F

    4.12 CH2Pr Me Me Et Et 4-F H

    4.13 CH2Pr Et H Et Et 4-CN H

    4.14 CH2Pr H H Et CH2CH2SMe H H

    4.15 CH2Me Me H Et Pr H H

    4.16 CH2Et H H Et Pr 4-OEt H

    4.17 CH2Pr H H Et Pr H H

    4.18  CH(Me)  Pr  Me  H  Et  Pr  3-COOH  H

    4.19 CH2Bu H H Et iso-Pr 2-F 4-Cl

    4.20 CH2Pr H H Et iso-Pr 4-CN H

    4.21 CH2Pr H H Et Bu H H

    4.22 CH2Pr H H Et Bu 3-COOMe 4-F

    4.23 CH2Pr H H Me CH2Ph H H

    4.24 CH2Pr Me H Me CH2Ph 3-Br H

    4.25 CH2Pr H H Pr Pr H H

    4.26 CH2Pr Me H Pr Pr 3-F 4-F

    4.27 CH2NH Pr H H Me Et 3-NO2H

    4.28 CH2NH Pr Me Me Me Me 4-Me H

    4.29 CH2NMe Pr Et H Et Et 3-Et H

    4.30 CH2S Me Me H Me Me 3-Cl H

    4.31 CH2S Pr Me Me Et Pr 4-Me H

    4.32 CH2S Et H H Et Et 3-SOMe H

    4.33 CH2SO Et Me H Et Et 2-OMe 4-Cl

    4.34 CH2SO2Pr Me H Et iso-Pr 3-Cl 4-OCF3

    4.35 CH2SO2Pr Et H Me Et 3-Cl H

    4.36 CH2Pr H H Me Me 2-Cl 4,5-OCH2

    4.37 CH2Pr H H Me Et 2-Cl 4,5-OCH2

    4.38 CH2Pr H H Me iso-Pr 2-Cl 4,5-OCH2

    4.39 CH2Pr H H Me Me 3-Cl H

    4.40 CH2Pr H H Me Me H H

    4.41 CH2Pr H H Me Me H 4-F

    4.42 CH2Pr Me H Me Et H 4-NO2

    4.43 CH2Pr Me Me Me Me H 3-Cl

    4.44 CH2Pr H H Et Et H 3-F

    可以公认的是当R1为氢时本发明的化合物(2)会有互变异构现象,所有的互变异构形式也包括与本发明的范围内。

    本发明的化合物可用起始试剂的适当变体,用与WO8800945中公开的相类似的方法制备。例如,本发明的化合物可由乙酰乙酸酯的二价阴离子通过与适当的酮缩合(参见Hukin,S.N.和Weller,L.,Can.J.Chem.1974,52,2157),接着进行伴随有或不伴随有中间体水解的环化,生成新的四氢-2H-吡喃-2,4-二酮来制备。吡喃二酮或它们的互变异构等同物4-羟基-5,6-二氢-2H-吡喃-2-酮还可以用该文献中所述的常规方法得到。如此制得的6,6-二取代吡喃-2,4-二酮可在氧上酰化和烯醇酯异构化(Fries重排)给出C-取代产物。C-酰化的衍生物可与O-取代的羟胺反应给出R1是氢的通式(2)的衍生物,羟胺本身可由适当的前体现场制备。

    R1不是氢的本发明的式(2)化合物可用标准合成方法制备。例如,由R1为氢的本发明的式(2)化合物,使其与适当的无机或有机碱反应可制备R1为有机或无机阳离子的本发明的式(2)化合物。

    在R1为氢的本发明的式(2)化合物之中插烯酸(vinylogousacid)的酯化进一步提供了除草和调节植物生长的衍生物。

    制备本发明化合物的一般方法在下一部分中详细叙述。

    制备本发明化合物的一般方法

    (a)吡喃-2,4-二酮的合成

    在氮气氛下,于冷至0℃的、搅拌的乙酰乙酸烷基酯钠盐(大约55mmol,或者予先制备,或者按照Huckin,S.N.和weiler,L.Can.J.Chem.1974,52,2157的方法,由乙酰乙酸烷基酯(55mmol)和氢化钠(55mmol)在现场制备)的无水四氢呋喃(50ml)溶液中滴加正丁基锂(21.2ml,2.6M己烷溶液,55mmol)溶液。1小时后该混合物用适当的酮(50mmol)(固体的酮在加入前先溶于四氢呋喃)进行处理,并在0℃继续搅拌120分钟,然后用甲醇(2.4ml,60mmol)停止反应。在再加入甲醇(20ml)和水(10ml)之后(在某些实例中加酸),将混合物沸腾大约30分钟,然后用水(40ml)稀释,减压浓缩(至大约40ml),冷却并加入水(大约150ml),混合物用乙醚(2×100ml)萃取,用水(50ml)洗涤醚萃取液,将合并的水相用浓盐酸酸化至PH1-2并用乙醚(100ml)萃取,(在某些反应的这一阶段由醚溶液结晶出第一批吡喃二酮并通过过滤回收。)然后乙醚溶液经蒸发,并先用乙醇/苯,再用苯进行共沸蒸馏以去除产品混合物中残留的水。残余物或者用色谱分离(SiO2,二氯甲烷)或者在某些实例中,用环己烷小心地将残留的、经浓缩的苯溶液(大约20ml)稀释至稍有混浊,然后剧烈搅拌得到吡喃二酮结晶。当再形成结晶时,混合物再用环己烷(约20ml)小心稀释并搅拌4小时,之后收集并用环己烷/苯(4∶1)洗涤沉淀,给出吡喃二酮。

    方法B

    在氩气氛中向搅拌的二异丙胺(15.6ml,111mmol)的四氢呋喃(50ml)溶液中加入正丁基锂溶液(45ml,2.45M己烷溶液,110mmol),使之保持0℃。在室温下继续搅拌15分钟,然后使混合物在冰中冷却。加入乙酰乙酸烷基酯(52.5mmol),结果混合物在0℃搅拌30分钟后加入适当的酮(50mmol,溶解在最小量的四氢呋喃中形成均相溶液),再继续搅拌90分钟(或直到反应混合物变成淡桔黄色或黄色才停止搅拌),然后用甲醇(4.8ml,120mmol)停止反应。然后反应混合物按方法A进行纯化处理给出吡喃二酮。

    (b)吡喃二酮的酰化

    在0℃下,向搅拌的吡喃二酮(6.10mmol)和DBU[1,8-二氮杂二环(5.4.0)-7-十一烯](0.99g,6.5mmol)的甲苯(20ml)溶液中加入适当的酰基氯(6.6mmol),混合物在0℃搅拌2小时,然后在室温搅拌24小时。混合物用水(50ml)和甲苯(30ml)稀释、振荡给出有机相,将其用5%盐酸快速洗涤、干燥(硫酸钠)并真空蒸发。将残余物和4-二甲氨基吡啶(40mg,0.3mmol)在甲苯(10ml)中加热回流3小时(或者由薄层色谱知反应已经完成再停止),然后真空蒸除甲苯,残余物经色谱处理[SiO2,二氯甲烷∶石油醚(b.p40-60℃)∶乙酸乙酯(4∶4∶1)给出C-酰化化合物。

    (c)酰化化合物的肟化

    将C-酰化化合物(3.75mmol)、适当的O-取代羟胺氢氯化物(4.00mmol)、三乙胺(0.41g,4.0mmol)和甲醇(5ml)的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48小时,然后将其倾入水(50ml)中。混合物用5M盐酸酸化至PH4,用乙醚或乙酸乙酯(2×50ml)萃取,蒸发有机相并用色谱处理[SiO2,二氯甲烷或二氯甲烷∶石油醚(b.p.40-60℃)∶乙酸乙酯(4∶4∶1)]残余物给出本发明化合物(2)的实例。

    本发明化合物的活性

    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的化合物是高活性的芽前和/或芽后除草剂或植物生长调节剂。这些化合物对防治旱稻和水稻(Oryza  sativa)中的禾本科或阔叶杂草特别有用,在这些杂草的实例之中包括、但并不限于植物的Indica和Japonica的变种。本发明的很多化合物对水稻中某些选定的禾本科杂草如稗(Echinochloa  crusgalli)的防治是特别有用的。

    使用适当的施用比,这些化合物也能在要求控制所有植物的区域进行广谱的芽前和/或芽后杂草的防治,另外,这些化合物也用于调节植物生长。

    本发明化合物的施用比决定于多种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制剂的选择、施用的方法、植物存在的数量、生长条件等。一般来说,本主题化合物应以0.05至10kg/ha的比例施用,优选的施用比范围为0.1至2kg/ha。本专业技术人员很容易确定所需杂草控制水平必须使用的施用比。

    本发明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与其它商品化的除草剂,杀虫剂或杀真菌剂结合使用。说明书的附录A中给出了这些商品化合物的一览表。因此,在另外的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了除草组合物,它包括至少一种上文定义的式(2)的除草化合物与至少一种其它除草剂的混合物。

    在本发明已有的另外实施方案中提供了调节植物生长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对植物、植物的种子、或植物的生长介质施用有效量的上文所定义的式(2)化合物。

    这些化合物的施用比可能受很多环境因素的影响,应该根据实际的使用条件确定施用比。用每公顷小于0.1至大约20Kg活性组分的施用比进行处理通常可以杀死禾本科作物中的杂草。

    为了以最少时间、劳动和材料达到予期的目的可将本发明化合物与杀真菌剂、杀菌剂、杀螨剂、杀线虫剂、杀虫剂或其它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混合,对每一重量份数的本发明组合物要加入的这些生物活性材料的量可在0.05至25重量份数之间变化,合适的这类附加剂是本领域专业人员所熟知的。

    制剂

    在本发明范围内有用的化合物制剂可用常规方法制备,它们包括粉剂、粒剂、丸剂、溶液、乳液、可湿性粉剂、乳油等等,它们之中很多可直接使用。喷雾制剂可扩散至适当介质,并且使用的喷洒体积可由每公顷1升至几百升。高强度组合物主要是用作进一步制剂的中间体。制剂中宽范围地含有1%至99%重量比的一种或多种活性成分以及(a)和(b)中至少一种,其中(a)大约0.1%至20%的一种或多种表面活性剂和(b)大约5%至99%的一种或多种固体或液体惰性稀释剂。更具体地说,它们含有的组分为下面大致的比例

    重量百分数

    活性成分  稀释剂  表面活性剂

    可湿性粉剂  20-90  0-74  1-10

    油悬浮剂、乳剂、  5-50  40-95  0-15

    溶液(包括乳油)

    水悬浮液  10-50  40-84  1-20

    粉剂  1-25  70-99  0-5

    粒剂或丸剂  1-95  5-99  0-15

    高强度组合物  90-99  0-10  0-2

    当然,根据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和预定的用途,可以有较低或较高含量的活性成分。有时要求较高的表面活性剂与活性成分比,并可用掺入制剂或容器混合来实现。

    因此,组合物可以是撒布粉或者颗粒的形式,它们含有活性成分和固体稀释剂或载体,例如高岭土、膨润土、硅藻土(Kieselguhr)、石灰石、碳酸钙、滑石粉、粉末状镁土、漂白土、石膏、Hewitt's  earth、硅藻土(diatomaceous  earth)和瓷土。组合物也可以是含有湿润剂的可分散粉末或颗粒形式,该湿润剂有助于其中还含有固体稀释剂、填充剂和悬浮剂的粉末或颗粒分散于粉剂或粒剂的液体之中。

    在Watkins等人的“Handbook  of  Insecticide  Dust  Diluents  and  Carriers”,2nd  Ed,Dorland  Books,Caldwell,N.J.中描述了典型的固体稀释剂。对可湿性粉剂优先选用吸附性更强的稀释剂,对粉剂优先选用密度更大的稀释剂。在所有的制剂中都可含有小量的填加剂以减少泡沫、结块、腐蚀、微生物生长等。例如拌种用的组合物可以含有有助于组合物粘附于种子上的试剂(如矿物油)。

    把一种或多种活性成分溶解在任意地含有一种或多种湿润剂、分散剂或乳化剂的有机溶剂中,然后再把此混合物加入也可含有一种或多种湿润剂、分散剂或乳化剂的水中可制成水悬浮剂或乳剂。适当的溶剂包括丙酮、1,2-二氯乙烷、异丙醇、1,2-丙二醇、双丙酮醇、甲苯、煤油、甲基萘、二甲苯和三氯乙烯。对悬浮剂浓液,优先选用溶解度低于0.1%的溶剂;对溶剂浓液优先选用在0℃时对相分离是稳定的溶剂。在“Mc  Cutcheon's  Detergents and  Emulsifiers  Annual”,MC  publishing  Corp.,Ridgewood,N.J.,以及在Sisely和Wood的“Encyclopedia  of  Surface  Active  Agents”,Chemical  Publishing  Co.,Inc.,New  York,1964中列举了表面活性剂及推荐的应用。

    制造这些组合物的方法是已知的。溶液用各组分的简单混合制备。精细固体组合物再掺合,以及通常采用在锤磨机或流体能量磨中研磨的方法制造。悬浮剂用湿磨法制造(例如参见Littler,U.S.P3,060,084)。粒剂或丸剂可用在预制的颗粒载体上喷撒活性材料或用凝聚造粒技术制造。

    本发明化合物的合成通过下述实施例的描述来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化合物1.15)

    8-[1-((3-氯苯基)甲氧亚氨基)丁基]-9-羟基-6-氧杂螺[4.5]癸-8-烯-7-酮的制备

    将N-((3-氯苯基)甲氧基)邻苯二甲酰亚胺(1.15g)和2-二乙氨基乙胺(0.522g)在乙醇(10.0ml)中的混合物在20℃下搅拌,直至薄层色谱分析表明不再有起始的邻苯二甲酰亚胺为止,向所得溶液中加入8-丁酰基-6-氧杂螺[4.5]癸-7,9-二酮(0.785g),24小时后,在20℃下将混合物用水(100ml)稀释,用5N盐酸酸化至pH3并用乙醚萃取,蒸发有机相,残余物在硅胶上进行色谱层析而后给出产物(0.47g),为无色结晶,m.p.98-100℃。

    1H nmr.δ(CDCl3)0.94,宽t,J 7Hz,CH3;1,4-2.2,m,10H,环戊基和CH2CH3;2.61,s,COCH2;2.96,宽t,J 8Hz,CH2CH2CH3;5.0,s,OCH2和7.34,宽s,芳基H。

    实施例2(化合物1.36)

    9-羟基-8-[1-(3-苯基烯丙氧基亚氨基)丁基]-6-氧杂螺[4.5]癸-8-烯-7-酮的制备

    将N-(1-(3-苯基烯丙)氧基)邻苯二甲酰亚胺(1.12g)和2-二乙氨基乙胺(0.522g)在乙醇(10.0ml)中的混合物在20℃进行搅拌,直至薄层色谱分析表明不再有起始的邻苯二甲酰亚胺存在才停止。向所得溶液中加入8-丁酰基-6-氧杂螺[4.5]癸-7,9-二酮(0.785g),24小时后,将该混合物在20℃下用水(100ml)稀释,用5N盐酸酸化至pH3并用乙醚萃取。蒸发有机相,残余物用氧化铝进行色谱层析给出产物(0.37g),为浅黄色油。

    1H nmr.δ(CDCl3)0.97,宽t,J8Hz;1.3-2.4,m,环戊基和CH2CH3;2.62,s,COCH2;3.0,宽t,J 8Hz,CH2CH2CH3;4.66,d,J 6Hz,OCH2;6.3-6.7,m,CH=CH和7.35,宽s,芳基H。

    实施例3(化合物1.5)

    8-[1-((3-氯苯基)甲氧亚胺基)丁基]-10-乙基-9-羟基-6-氧杂螺[4.5]癸-8-烯-7-酮的制备

    将N-((3-氯苯基)甲氧基)邻苯二甲酰亚胺(0.86g)和2-二甲氨基乙胺(0.38g)在乙醇(10.0ml)中的混合物在20℃搅拌4小时,向所得溶液中加入8-丁酰基-10-乙基-6-氧杂螺[4.5]癸-7,9-二酮(0.53g),24小时后将该混合物在20℃下用水(100ml)稀释,用5N盐酸酸化至pH3并用乙醚萃取。蒸发有机相,残余物用硅胶进行色谱层析,接着用石油醚结晶给出产物(0.33g),为无色油。

    1H nmr.δ(CDCl3)0.95,宽t,J 7Hz,2×CH2CH3;1.2-2.3,m,12H,环戊基和2×CH2CH3;2.7-3.1,宽m,CH2CH2CH3和CHCH2;5.0,s,OCH2和7.22,宽s,芳基H。

    实施例4(化合物1.13)

    9-羟基-8-[1-(苯甲氧基亚氨基)丁基]-6-氧杂螺[4.5]癸-8-烯-7-酮的制备

    将N-(苯甲氧基)邻苯二甲酰亚胺(1.01g)和2-二乙氨基乙胺(0.522g)在乙醇(10.0ml)中的混合物在20℃搅拌8小时,向溶液中加入8-丁酰基-6-氧杂螺[4.5]癸-7,9-二酮(0.785g),24小时后将该混合物在20℃用水(100ml)稀释,用5N盐酸酸化至pH3并用乙醚萃取。蒸发有机相,残余物用硅胶进行色谱层析给出产物(0.38g),为浅黄色油。

    1H nmr.δ(CDCl3)0.97,宽t,J 7Hz,CH3;1.2-2.3,m,10H,环戊基和CH2CH3;2.6,s,COCH2;2.98,宽t,J 8Hz,CH2CH2CH3;5.04,s,OCH2和7.3,s,芳基H。

    实施例5(化合物1.21)

    9-羟基-8-[1-((4-甲苯基)甲氧基亚氨基)丁基]-6-氧杂螺[4.5]癸-8-烯-7-酮的制备

    将N-((4-甲苯基)甲氧基)邻苯二甲酰亚胺(1.28g)和2-二乙氨基乙胺(0.522g)在乙醇(10.0ml)中的混合物于20℃搅拌24小时,向所得溶液中加入8-丁酰基-6-氧杂螺[4.5]癸-7,9-二酮(0.785g),24小时后,将混合物在20℃下用水(100ml)稀释,用5N盐酸酸化至pH3并用乙醚萃取。蒸发有机相,残余物用硅胶进行色谱层析给出产物(0.48g),为无色晶体,m.p.85-87℃。

    1H nmr.δ(CDCl3)0.98,宽t,J 7Hz,CH3;1.2-2.2,m,10H,环戊基和CH2CH3;2.40,s,芳基的CH3;2.64,s,COCH2;2.96,宽t,J 8Hz,CH2CH2CH3;4.96,s,OCH2和7.3,s,芳基H。

    实施例6(化合物1.25)

    8-[1-((3-溴苯基)甲氧亚氨基)丁基]-9-羟基-6-氧杂螺[4.5]癸-8-烯-7-酮的制备

    将N-((3-溴苯基)甲氧基)邻苯二甲酰亚胺(1.33g)和2-二乙氨基乙胺(0.52g)在乙醇(10.0ml)中的混合物在20℃搅拌6小时,向溶液中加入8-丁酰基-6-氧杂螺[4.5]癸-7,9-二酮(0.78g),24小时后,将该混合物在20℃下用水(100ml)稀释,用5N盐酸酸化至pH3并用乙醚萃取。蒸发有机相;残余物用硅胶进行色谱层析给出产物(0.47g),为无色结晶,m.p.94-96℃。

    1H nmr.δ(CDCl3)0.98,宽t,J 7Hz,CH3;1.2-2.2,m,10H,环戊基和CH2CH3;2.65,s,COCH2;3.05,宽t,J 8Hz,CH2CH2CH3;5.04,s,OCH2和7.2-7.5,宽m,芳基H。

    实施例7(化合物1.28)

    9-羟基-8-[1-((3-三氟甲基苯基)甲氧亚氨基)丁基]-6-氧杂螺[4.5]癸-8-烯-7-酮的制备

    将N-((3-三氟甲基苯基)甲氧基)邻苯二甲酰亚胺(1.28g)和2-二乙氨基乙胺(0.522g)在乙醇(10.0ml)中的混合物在20℃搅拌4小时。向所得溶液中加入8-丁酰基-6-氧杂螺[4.5]癸-7,9-二酮(0.785g),24小时后,在20℃下将混合物用水(100ml)稀释,用5N盐酸酸化至pH3并用乙醚萃取。蒸发有机相,残余物用硅胶进行色谱层析,接着用石油醚结晶给出产物(0.52g),为无色晶体,m.p.89-91℃。

    1H nmr.δ(CDCl3)0.97,宽t,J 7Hz,CH3;1.2-2.4,m,10H,环戊基和CH2CH3;2.63,s,COCH2;2.96,宽t,J 8Hz,CH2CH2CH3;5.28,s,OCH2和7.6-7.9,宽s,芳基H。

    实施例8(化合物1.135)

    8-[1-((2-氯-4,5-亚甲二氧基苯基)甲氧亚氨基)丁基]-9-羟基-6-氧杂螺[4.5]癸-8-烯-7-酮的制备

    将N-((2-氯-4,5-亚甲二氧基苯基)甲氧基)邻苯二甲酰亚胺(1.33g)和2-二乙氨基乙胺(0.52g)在乙醇(10.0ml)中的混合物在60℃搅拌2小时,向该溶液中加入8-丁酰基-6-氧杂螺[4.5]癸-7,9-二酮(0.785g),接着加入乙酸(0.2g),24小时后,在20℃下将混合物用水(100ml)稀释,用5N盐酸酸化至pH3并用乙醚萃取。蒸发有机相,残余物用硅胶进行色谱层析给出产物(0.38g),为无色油。

    1H nmr.δ(CDCl3)0.95,宽t,J 7Hz,CH31.1-2.4,m,10H,环戊基和CH2CH3;2.63,s,COCH2;2.96,宽t,J 8Hz,CH2CH2CH3;5.04,s,OCH2;5.98,s,OCH2O和6.82,s,芳基H。

    实施例9(化合物1.140)

    8-[1-((3,5-二氯苯基)甲氧亚氨基)丁基]-9-羟基-6-氧杂螺[4.5]癸-8-烯-7-酮的制备

    将N-((3,5-二氯苯基)甲氧基)邻苯二甲酰亚胺(1.29g)和2-二甲氨基乙胺(0.5g)在乙醇(10.0ml)中的混合物在20℃搅拌8小时,在向所得的溶液中加入8-丁酰基-6-氧杂螺[4.5]癸-7,9-二酮(0.785g),24小时后,在20℃下将混合物用水(100ml)稀释,用5N盐酸酸化至pH3并用乙醚萃取。蒸发有机相,残余物用硅胶进行色谱层析给出产物(0.48g),为无色晶体,m.p.91-94℃。

    1H nmr.δ(CDCl3)0.98,宽t,J 7Hz,CH3;1.2-2.3,m,10H,环戊基和CH2CH3,2.6,s,COCH2;2.9,宽t,J 8Hz,CH2CH2CH3;4.98,s,OCH2和7.0-7.5,宽m,芳基H。

    实施例10(化合物1.142)

    8-[1-((2.5-二氟苯基)甲氧亚氨基)丁基]-9-羟基-6-氧杂螺[4.5]癸-8-烯-7-酮的制备

    将N-((2,5-二氟苯基)甲氧基)邻苯二甲酰亚胺(0.87g)和2-二乙氨基乙胺(0.41g)在乙醇(10.0ml)中的混合物在20℃搅拌6小时,向该溶液中加入8-丁酰基-6-氧杂螺[4.5]癸-7,9-二酮(0.6g),24小时后,在20℃下将混合物用水(100ml)稀释,用5N盐酸酸化至pH3并用乙醚萃取。蒸发有机相,残余物用硅胶进行色谱层析给出产物(0.36g),为无色油。

    1H nmr.δ(CDCl3)0.96,宽t,J 7Hz,CH3;1.3-2.3,m,10H,环戊基和CH2CH3;2.67,s,COCH2;2.97,宽t,J 8Hz,CH2CH2CH3;5.15,s,OCH2和6.8-7.3,宽m,芳基H。

    实施例11(化合物1.143)

    3-[1-((2-氯-4,5-亚甲二氧基苯基)甲氧亚氨基)丁基]-4-羟基-1-氧杂螺[5.5]十一-3-烯-2-酮的制备

    将N-((2-氯-4,5-亚甲二氧基苯基)甲氧基邻苯二甲酰亚胺(1.33g)和2-二乙氨基乙胺(0.52g)在乙醇(10.0ml)中的混合物在60℃搅拌2小时,向该溶液中加入3-丁酰基-1-氧杂螺[4,5]癸-2,4-二酮(0.8g),接着加入乙酸(0.2g),24小时后,在20℃下将混合物用水(100ml)稀释,用5N盐酸酸化至pH3并用乙醚萃取。蒸发有机相,残余物用硅胶进行色谱层析给出产物(0.42g),为无色结晶,m.p.91-92℃。

    1H nmr.δ(CDCl3)0.96,宽t,J 7Hz,CH3;1.2-2.2,m,12H,环戊基和CH2CH3;2.6,s,COCH2;2.95,宽t,J 8Hz,CH2CH2CH3;5.01,s,OCH2;5.96,s,OCH2O和6.8,s,芳基H。

    实施例12(化合物1.144)

    8-[1-((3-氟苯基)甲氧亚氨基)丁基]-9-羟基-6-氧杂螺[4.5]癸-8-烯-7-酮的制备

    将N-((3-氟苯基)甲氧基)邻苯二甲酰亚胺(1.08g)和2-二乙氨基乙胺(0.522g)在乙醇(10.0ml)中的混合物于20℃搅拌6小时,向所得溶液中加入8-丁酰基-6-氧杂螺[4.5]癸-7,9-二酮(0.785g),24小时后,在20℃下将混合物用水(100ml)稀释,用5N盐酸酸化至pH3并用乙醚萃取。蒸发有机相,残余物用硅胶进行色谱层析而后给出产物(0.51g),为无色晶体,m.p.74-77℃。

    1H nmr.δ(CDCl3)0.96,宽t,J 7Hz,CH3;1.2-2.2,m,10H,环戊基和CH2CH3;2.62,s,COCH2;2.97,宽t,J 8Hz,CH2CH2CH3;5.04,s,OCH2和6.9-7.4,宽m,芳基H。

    实施例13(化合物4.36)

    3-[1-((2-氯-4,5-亚甲二氧基苯基)甲氧亚氨基)丁基]-6,6-二甲基-4-羟基-5,6-二氢-2H-吡喃-2-酮的制备

    将N-((2-氯-4,5-亚甲二氧基苯基)甲氧基)邻苯二甲酰亚胺(1.33g)和2-二乙氨基乙胺(0.522g)在乙醇(10.0ml)中的混合物于20℃搅拌6小时,向所得溶液中加入粗制3-丁酰基-6,6-二甲基吡喃-2,4-二酮(0.74g);24小时后,将该混合物在20℃下用水(100ml)稀释,用5N盐酸酸化至pH3并用乙醚萃取,蒸发有机相,残余物用硅胶色谱层析给出产物(0.92g),为无色油。

    1H nmr.δ(CDCl3)0.98,宽t,J 7Hz,CH3;1.43,s,C(CH3)2;1.4-1.8,宽m,CH2CH2CH3;2.59,s,COCH2;3.0,宽t,J 8Hz,CH2CH2CH3;5.04,s,OCH2,5.98,s,OCH2O和6.82,s,芳基H。

    实施例14(化合物4.39)

    3-[1-((3-氯苯基)甲氧亚氨基)丁基]-6,6-二甲基-4-羟基-5,6-二氢-2H-吡喃-2-酮的制备

    将N-((3-氯苯基)甲氧基)邻苯二甲酰亚胺(1.15g)和2-二乙氨基乙胺(0.522g)在乙醇(10.0ml)中的混合物在20℃搅拌6小时,向所得溶液中加入粗制3-丁酰基-6,6-二甲基吡喃-2,4-二酮(0.74g),24小时后,在20℃下将混合物用水(100ml)稀释,用5N盐酸酸化至pH3并用乙醚萃取。蒸发有机相,残余物用硅胶进行色谱层析而后给出产物(0.17g),为无色晶体,m.p.74-78℃。

    1H nmr.δ(CDCl3)0.98,宽t,J 7Hz,CH3;1.42,s,C(CH3)2;1.4-1.8,宽m,CH2CH2CH3;2.57,s,COCH2;3.0,宽t,J 8Hz,CH2CH2CH3;5.08,s,OCH2和7.2-7.5,宽m,芳基H。

    实施例15(化合物4.40)

    6.6-二甲基-4-羟基-3-[1-(苯甲氧亚氨基)丁基]-5,6-二氢-2H-吡喃-2-酮的制备

    将N-(苯甲氧基)邻苯二甲酰亚胺(1.0g)和2-二乙氨基乙胺(0.522g)在乙醇(10.0ml)中的混合物在20℃搅拌6小时,向所得的溶液中加入粗制3-丁酰基-6,6-二甲基吡喃-2,4-二酮(0.74g),24小时后,将混合物在20℃下用水(100ml)稀释,用5N盐酸酸化至pH3并用乙醚萃取。蒸发有机相,残余物用硅胶色谱层析而后用石油醚结晶给出产物(0.65g),为无色晶体,m.p.81℃

    1H nmr.δ(CDCl3)0.97,宽t,J 7Hz,CH3;1.40,s,C(CH3)2;1.4-1.8,宽m,CH2CH2CH3;2.56,s,COCH2;3.0,宽t,J 8Hz,CH2CH2CH3;5.02,s,OCH2和7.40,宽s,芳基H。

    实施例16(化合物4.41)

    6,6-二甲基-3-[1-((4-氟苯基)甲氧亚氨基)丁基]-4-羟基-5,6-二氢-2H-吡喃-2-酮的制备

    将N-(4-氟苯基甲氧基)邻苯二甲酰亚胺(1.1g)和2-二乙氨基乙胺(0.522g)在乙醇(10.0ml)中的混合物在20℃搅拌6小时,向所得溶液中加入粗制3-丁酰基-6,6-二甲基吡喃-2,4-二酮(0.75g),24小时后,将混合物在20℃用水(100ml)稀释,用5N盐酸酸化至pH3并用乙醚萃取。蒸发有机相,残余物用硅胶色谱层析给出产物(0.47g),为无色晶体,m.p.80℃。

    1H nmr.δ(CDCl3)0.95,宽t,J 7Hz,CH3;1.41,s,C(CH3)2;1.4-1.8,宽m,CH2CH2CH3;2.58,s,COCH2;2.99,宽t,J 8Hz,CH2CH2CH3;5.0,s,OCH2和6.9-7.5,m,芳基H。

    实施例17(化合物4.42)

    5,6-二甲基-6-乙基-3-[1-((4-硝基苯基)甲氧亚氨基)丁基]-4-羟基-5,6-二氢-2H-吡喃-2-酮的制备

    将N-(4-硝基苯基甲氧基)邻苯二甲酰亚胺(0.95g)和2-二乙氨基乙胺(0.5g)在乙醇(10.0ml)中的混合物在20℃搅拌6小时,向所得溶液中加入粗制3-丁酰基-5,6-二乙基-6-甲基吡喃-2,4-二酮(0.85g),24小时后,在20℃下将混合物用水(100ml)稀释,用5N盐酸酸化至pH3并用乙醚萃取。蒸发有机相,残余物用硅胶色谱层析给出产物(0.56g),为无色油。

    1H nmr.δ(CDCl3)0.8-2.0,宽m,2×CH2CH3和2×CH3;2.3-2.8,m,COCH;3.03,宽t,J 8Hz,CH2CH2CH3;5.2,s,OCH2;7.6,d,J 8Hz,芳基H和8.2,d,J 8Hz,芳基H。

    实施例18(化合物4.43)

    3-[1-((3-氯苯基)甲氧亚氨基)丁基]-4-羟基-5,5,6,6-四甲基-5,6-二氢-2H-吡喃-2-酮的制备

    将N-((3-氯苯基)甲氧基)邻苯二甲酰亚胺(0.48g)和2-二乙氨基乙胺(0.3g)在乙醇(6.0ml)中的混合物在20℃下搅拌6小时,向所得混合物中加入粗制3-丁酰基-5,5,6,6-四甲基吡喃-2,4-二酮(0.54g),24小时后将混合物在20℃下用水(70ml)稀释,用5N盐酸酸化至pH3并用乙醚萃取。蒸发有机相,残余物用硅胶进行色谱层析而后给出产物(0.19g),为无色油。

    1H nmr.δ(CDCl3)0.8-1.8,宽m,CH2CH3;1.18,1.36,s,s,2×C(CH3)2;3.0,宽t,J 8Hz,CH2CH2CH3;5.02,s,OCH2和7.2,宽s,芳基H。

    实施例19(化合物4.44)

    6,6-二乙基-3-[1-((3-氟苯基)甲氧亚氨基)丁基]-4-羟基-5,6-二氢-2H-吡喃-2-酮的制备

    将N-(3-氟苯基甲氧基)邻苯二甲酰亚胺(1.1g)和2-二乙氨基乙胺(0.522g)在乙醇(10.0ml)中的混合物在20℃搅拌6小时,向得到的混合物中加入粗制3-丁酰基-6,6-二乙基吡喃-2,4-二酮(0.85g),24小时后,在20℃下将混合物用水(100ml)稀释,用5N盐酸酸化至pH3并用乙醚萃取。蒸发有机相,残余物用硅胶色谱层析给出产物(0.53g),为无色油。

    1H nmr.δ(CDCl3)0.7-1.2,宽m,3×CH2CH3;1.2-1.9,宽m,3×CH2CH3;2.58;s;COCH2;3.01,宽t,J 8Hz,CH2CH2CH3;5.03,s,OCH2和6.9-7.4,m,芳基H。

    稗草是最难于从稻类作物中消除的杂草之一,因为它与稻很相似,目前使用的除草剂对选择性地除去稻类作物中的杂草是不能令人满意的。为说明本发明式(2)化合物作为选择性除草剂对防止稻类作物中的杂草的效力,将表1的式1.22和1.49化合物施用于稗草和稻,将US4008067(Hirono等人)和AU560716(27196/84)(Watson等人)的化合物也施用于稗草和稻以作为对照。除草数据列于表4,表中的0表示无效,10表示植物死亡。

    由表5可以看出,在选择性防止稻类作物中的杂草方面本发明的化合物显然要优于现有技术中的化合物。

    表5  本发明化合物与已知化合物的比较

    化合物  除草剂施用比0.4kg/ha(0-10级)

    芽后  芽前

    稗  稻  稗  稻

    1.5  8  0  0  0

    1.13  9  0  8  0

    1.21  9  3  7  0

    1.22  9  1  10  0

    1.25  8  2  9  0

    1.28  8  0  3  0

    1.49  9  0  7  0

    1.135  9  3  9  2

    1.140  9  2  10  0

    1.142  9  4  8  0

    1.143  9  2  3  0

    1.144  9  2  10  0

    4.36  9  3  10  0

    4.39  5  1  8  0

    4.40  9  0  2  0

    4.41  10  1  8  5

    4.42  10  8  10  2

    4.43  7  0  6  0

    4.44  5  0  6  0

    A  9  9  9  6

    B  10  9  10  9

    C  0  5  0  0

    Hirono等人公开,

    A:8-(1-烯丙氧基氨基亚丁基(butylidine))-6,10-二氧杂螺[4,5]癸-7,9-二酮

    B:9-(1-烯丙氧基氨基亚丁基)-7,11-二氧杂螺[5.5]-4-甲基十一烯-8,10-二酮

    Watson等公开,

    C:3-(1-烯丙氧基亚氨基丁基)-6-(4-氯苯基)-4-羟基吡喃-2-酮

    本专业技术人员知道这里所描述的发明可以有变化和改进而不只是这些特定的描述,因此,当然本发明包括在发明的实质和范围之内的所有变化和改进。

除草的吡喃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除草的吡喃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除草的吡喃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除草的吡喃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除草的吡喃酮.pdf(5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式(2)化合物及其同分异构体和/或互变异构件及其制备方法、含有该活性组份的除草和调节植物生长的组合物,以及用其调节植物生长和选择性地抑制、破环或杀死阔叶作物中的杂草的方法,式(2)中R1、R2、R3、R4、R5、R6、R7、R8、R9、A和X的定义参阅说明书。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化学〔2〕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