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胆结石的药物.pdf

上传人:000****221 文档编号:206314 上传时间:2018-02-02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30.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424119.1

申请日:

2014.08.27

公开号:

CN104147389A

公开日:

2014.11.19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A61K 36/8988申请公布日:20141119|||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8988申请日:20140827|||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8988; A61K36/896; A61K36/889; A61P1/16; A61K35/32(2006.01)N; A61K35/56(2006.01)N; A61K35/64(2006.01)N

主分类号:

A61K36/8988

申请人:

张龙轩

发明人:

张龙轩; 牛纪祥

地址:

276000 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解放路87号2号楼2单元102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代理人:

贾波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中草药为原料的排胆结石的药物,属于中医药技术领域。该药物包括口服组分和填于神阙穴内的外敷组分,配方中口服与外敷药物相结合,双管齐下,效果好,见效快,诸药配伍,清热利湿、活血散瘀;调节五腑功能,提高机体排石能力,有效预防体内的瘀结,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本发明中药药源丰富,价格低廉,无毒副作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排胆结石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口服组分和填于神阙穴内的外敷组分;
所述口服组分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车前草20-40份、葛根20-40份、合欢皮20-25 份、何首乌15-20 份、首乌藤15-20 份、川楝子10-15 份、 灵芝10-15份、芡实10-15份、附子3-6 份、川木香6-9份、天麻8-10份、藿香6-10份、川芎3-6份、艾纳香3-5份、五加皮3-6份、木通3-8份;
所述外敷组分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血竭5-15份、松香10-20份、水牛角浓缩粉2-6份、紫贝齿5-8份、全蝎3-8份、丁公藤2-6份、香油50-100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胆结石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口服组分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车前草20份、葛根20份、合欢皮20份、何首乌15份、首乌藤15份、川楝子10份、 灵芝10份、芡实10份、附子3份、川木香6份、天麻8份、藿香6份、川芎3份、艾纳香3份、五加皮3份、木通3份。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胆结石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敷组分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血竭5份、松香10份、水牛角浓缩粉2份、紫贝齿5份、全蝎3份、丁公藤2份、香油50份。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胆结石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口服组分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车前草30份、葛根30份、合欢皮22 份、何首乌18份、首乌藤18 份、川楝子13 份、 灵芝13份、芡实13份、附子5 份、川木香8份、天麻8份、藿香8份、川芎5份、艾纳香4份、五加皮5份、木通5份。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排胆结石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敷组分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血竭10份、松香15份、水牛角浓缩粉4份、紫贝齿6份、全蝎6份、丁公藤4份、香油70份。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胆结石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口服组分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车前草40份、葛根40份、合欢皮25份、何首乌20份、首乌藤20份、川楝子15份、 灵芝15份、芡实15份、附子6份、川木香9份、天麻10份、藿香10份、川芎9份、艾纳香5份、五加皮6份、木通8份。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排胆结石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敷组分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血竭15份、松香20份、水牛角浓缩粉6份、紫贝齿8份、全蝎8份、丁公藤6份、香油100份。

说明书

一种排胆结石的药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排胆结石的药物,具体地说是以中草药为原料制成的药物,属于中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胆结石是胆管树内(包括胆囊)形成的凝结物,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依据结石发生部位不同,分为胆囊结石、肝内胆管结石、胆总管结石。依据化学成分的不同,可以分为胆固醇结石、胆色素结石、混合性胆结石。胆结石的成因非常复杂,经过学者的大量临床观察与研究后认为:胆结石往往与胆汁淤积、胆固醇代谢失调紊乱或胆道感染等因素紧密相关,除此之外,还与其他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如不吃早餐、长期素食、嗜酒等以及遗传因素有关。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饮食结构的改变等,胆结石的发病率逐渐升高,我国成年人大概为10%,中年妇女甚至高达15%。有统计显示,与男子相比,患胆石症的女性要比男性高2-4倍。目前,对于胆结石的治疗主要有手术疗法和非手术疗法两大类。传统手术疗法虽然见效快但同时也具有风险高,费用大,复发率高以及可能留有后遗症的风险。非手术疗法有体外冲击波震波碎石法和药物疗法。体外冲击波震波碎石法并不能适合所有人,对一些功能不全及胆道狭窄或堵塞的患者不宜适用,且冲击波对人体器官或多或少还是有一定的伤害;而现今市场上有部分药物用于排石溶石,但其疗效不佳,副作用大,不安全。因而,寻找一种安全、高效、副作用小的排石药物成为医学领域的主要目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排胆结石的药物,具体的是一种由中草药原料配制的药物。本发明的药物具有疗效高,见效快,安全无副作用的特点,为广大胆结石患者带来福音。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排胆结石的药物,包括口服组分和填于神阙穴内的外敷组分;
所述口服组分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车前草20-40份、葛根20-40份、合欢皮20-25 份、何首乌15-20 份、首乌藤15-20 份、川楝子10-15 份、 灵芝10-15份、芡实10-15份、附子3-6 份、川木香6-9份、天麻8-10份、藿香6-10份、川芎3-6份、艾纳香3-5份、五加皮3-6份、木通3-8份;
所述外敷组分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血竭5-15份、松香10-20份、水牛角浓缩粉2-6份、紫贝齿5-8份、全蝎3-8份、丁公藤2-6份、香油50-100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所述口服组分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车前草20份、葛根20份、合欢皮20份、何首乌15份、首乌藤15份、川楝子10份、 灵芝10份、芡实10份、附子3份、川木香6份、天麻8份、藿香6份、川芎3份、艾纳香3份、五加皮3份、木通3份;
所述外敷组分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血竭5份、松香10份、水牛角浓缩粉2份、紫贝齿5份、全蝎3份、丁公藤2份、香油50份。
作为本发明的又一种优选,所述口服组分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车前草30份、葛根30份、合欢皮22 份、何首乌18份、首乌藤18 份、川楝子13 份、 灵芝13份、芡实13份、附子5 份、川木香8份、天麻8份、藿香8份、川芎5份、艾纳香4份、五加皮5份、木通5份;
所述外敷组分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血竭10份、松香15份、水牛角浓缩粉4份、紫贝齿6份、全蝎6份、丁公藤4份、香油70份。
作为本发明的再一种优选,所述口服组分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车前草40份、葛根40份、合欢皮25份、何首乌20份、首乌藤20份、川楝子15份、 灵芝15份、芡实15份、附子6份、川木香9份、天麻10份、藿香10份、川芎9份、艾纳香5份、五加皮6份、木通8份;
外敷组分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血竭15份、松香20份、水牛角浓缩粉6份、紫贝齿8份、全蝎8份、丁公藤6份、香油100份。
口服组分的制备方法如下:按量取配后,加水至超出药平面4-6cm,先以武火煎至沸腾后转文火煎30-40min,煎液过滤得汤剂。
外敷组分按量取配后,研磨成粉,之后加入香油调至膏状,取混合膏状物75g摊于10cm×10cm的纸上制成一贴膏药。
用法与用量:每日口服组分与外敷组分配合使用。口服组分:每日1剂,水煎后分两次早晚饭后服用,10天为一疗程。外敷组分:取一贴膏药纸敷于神阙穴,胶布固定,睡前外敷,于次日早晨取下,一日一贴,10天为一疗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配方中口服与外敷药物相结合,双管齐下,效果好,见效快,诸药配伍,清热利湿、活血散瘀;调节五腑功能,提高机体排石能力,有效预防体内的瘀结,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本发明中药药源丰富,价格低廉,无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排胆结石的药物,包括口服组分和填于神阙穴内的外敷组分;
其中,口服组分是由以下原料药制成:车前草20g、葛根20g、合欢皮20g、何首乌15g、首乌藤15g、川楝子10g、 灵芝10g、芡实10g、附子3g、川木香6g、天麻8g、藿香6g、川芎3g、艾纳香3g、五加皮3g、木通3g;
外敷组分是由以下重量原料药制成:血竭5g、松香10g、水牛角浓缩粉2g、紫贝齿5g、全蝎3g、丁公藤2g、香油50g。
上述口服组分原料药按量取配后,加水至超出药平面4-6cm,先以武火煎至沸腾后转文火煎30-40min,煎液过滤得汤剂。
上述外敷组分原料药按量取配后,研磨成粉,之后加入香油调至膏状,取混合膏状物75g摊于10cm×10cm的纸上制成一贴膏药。
实施例2
一种排胆结石的药物,包括口服组分和填于神阙穴内的外敷组分;
其中,口服组分是由以下原料药制成:车前草30g、葛根30g、合欢皮22 g、何首乌18g、首乌藤18 g、川楝子13 g、 灵芝13g、芡实13g、附子5 g、川木香8g、天麻8g、藿香8g、川芎5g、艾纳香4g、五加皮5g、木通5g;
外敷组分是由以下重量原料药制成:血竭10g、松香15g、水牛角浓缩粉4g、紫贝齿6g、全蝎6g、丁公藤4g、香油70g。
口服组分与外敷组分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一种排胆结石的药物,包括口服组分和填于神阙穴内的外敷组分;
其中,口服组分是由以下原料药制成:车前草40g、葛根40g、合欢皮25g、何首乌20g、首乌藤20g、川楝子15g、 灵芝15g、芡实15g、附子6g、川木香9g、天麻10g、藿香10g、川芎9g、艾纳香5g、五加皮6g、木通8g;
外敷组分是由以下重量原料药制成:血竭15g、松香20g、水牛角浓缩粉6g、紫贝齿8g、全蝎8g、丁公藤6g、香油100g。
口服组分与外敷组分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临床试验和典型病例
1.临床资料
临床对78例来院治疗病人进行治疗观察,其中,男性病人34例,女性病人44例,年龄最大67岁,最小25岁,平均年龄46岁。
2.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所有观察病例均为B超证实胆石症诊断,急性临床发病症状包括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发热、黄疸等症状。
3.治疗方法
患者治疗期间服用本发明实施例2的药物,期间停用其他任何药物。
用法与用量:每日口服组分与外敷组分配合使用。口服组分:每日1剂,水煎后分两次早晚饭后服用,10天为一疗程。外敷组分:取一贴膏药纸敷于神阙穴,胶布固定,睡前外敷,于次日早晨取下,一日一贴,10天为一疗程。
4.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经B超证实结石消失,胆囊壁及收缩功能恢复正常,随访一年未复发。
显效:症状、体征基本消失,经B超证实排出部分结石,胆囊壁及收缩功能明显改善。
无效:症状、体征无缓解,结石无变化。
5.治疗结果见下表: 

 病例数治愈n(%)显效n(%)无效n(%)总有效率n(%) 治疗组7874(94.9)3(3.8)1(1.3)76(98.7)

经临床观察,本发明药物见效快,一般使用本发明3天后恶心、呕吐、腹痛等临床症状消失或有所缓解,1个疗程后可见结石排出,根据病程情况,一般2-5个疗程即可全部治愈,治愈率达94.9%,总有效率达98.7%。
6.典型病例
病例1
黄某:女、48岁,患有胆结石一年有余,腹部呈持续性胀痛,向腰部放射,面目仓皇浮肿,痰凝,胸闷、腹胀。小便短赤、大便秘结。医院诊断:肝胆外管扩张,胆总管结石,拟予手术治疗。后经人介绍采用本发明药物治疗,一个疗程后腹部疼痛症状明显好转,继续使用本发明药物1个疗程,症状全部消失。
病例2
郭某某:男,32岁,2010年起开始厌食厌油,胸腹胀痛,医院就诊,B超检查发现胆囊有多个结石,最大达0.6*0.9cm。使用本发明2个疗程后排出结石十余颗,又继续使用2个疗程,经检查结石全部排出,症状全部消失,至今4年未曾复发。
病例3
孙某某:男,46岁,因胸腹结合部胀痛、厌食,来院就诊,B超检查诊断为胆囊结石,为沙石状结石,形状不规则。目前体制虚弱,神疲肢软,脘腹时有闷胀感。使用本发明1个疗程后,结石部分排出,气色明显好转,食欲增加,继续使用本发明药物3个疗程后症状全部消失,随访半年内无复发。
病例4
林某某:女,37岁,患者近些年进食油腻食物容易出现疼痛感,腹部伴有恶心呕吐的症状。经超声证实为胆囊泥沙样结石。使用本发明的药物1个疗程后,疼痛感明显减轻,气色恢复,继续使用本发明药物2个疗程,B超显示,结石全部排出,症状全部消失。
病例5
单某某:男56岁,2011年3月医院确诊为胆总管结石,遂于医院进行手术治疗,术后不久又出现腹痛、发热,黄疸等症状,后经B超显示胆囊内有结石,因为无法继续多次承受手术的痛苦和高额的手术费用开始采用保守治疗。使用本发明的药物1个疗程后,腹痛减轻,黄疸基本消失,继续服用本发明的药物4个疗程后,结石全部排出,所有症状全部消失,又加服一周巩固,至今未复发。

一种排胆结石的药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排胆结石的药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排胆结石的药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排胆结石的药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排胆结石的药物.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47389A43申请公布日20141119CN104147389A21申请号201410424119122申请日20140827A61K36/8988200601A61K36/896200601A61K36/889200601A61P1/16200601A61K35/32200601A61K35/56200601A61K35/6420060171申请人张龙轩地址276000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解放路87号2号楼2单元102室72发明人张龙轩牛纪祥74专利代理机构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37218代理人贾波54发明名称一种排胆结石的药物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以中草药为原料的。

2、排胆结石的药物,属于中医药技术领域。该药物包括口服组分和填于神阙穴内的外敷组分,配方中口服与外敷药物相结合,双管齐下,效果好,见效快,诸药配伍,清热利湿、活血散瘀;调节五腑功能,提高机体排石能力,有效预防体内的瘀结,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本发明中药药源丰富,价格低廉,无毒副作用。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47389ACN104147389A1/1页21一种排胆结石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口服组分和填于神阙穴内的外敷组分;所述口服组分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车前草2040份、葛根204。

3、0份、合欢皮2025份、何首乌1520份、首乌藤1520份、川楝子1015份、灵芝1015份、芡实1015份、附子36份、川木香69份、天麻810份、藿香610份、川芎36份、艾纳香35份、五加皮36份、木通38份;所述外敷组分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血竭515份、松香1020份、水牛角浓缩粉26份、紫贝齿58份、全蝎38份、丁公藤26份、香油5010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胆结石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口服组分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车前草20份、葛根20份、合欢皮20份、何首乌15份、首乌藤15份、川楝子10份、灵芝10份、芡实10份、附子3份、川木香6份、天麻8份、藿香6份。

4、、川芎3份、艾纳香3份、五加皮3份、木通3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胆结石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敷组分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血竭5份、松香10份、水牛角浓缩粉2份、紫贝齿5份、全蝎3份、丁公藤2份、香油50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胆结石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口服组分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车前草30份、葛根30份、合欢皮22份、何首乌18份、首乌藤18份、川楝子13份、灵芝13份、芡实13份、附子5份、川木香8份、天麻8份、藿香8份、川芎5份、艾纳香4份、五加皮5份、木通5份。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排胆结石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敷组分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血竭1。

5、0份、松香15份、水牛角浓缩粉4份、紫贝齿6份、全蝎6份、丁公藤4份、香油70份。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胆结石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口服组分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车前草40份、葛根40份、合欢皮25份、何首乌20份、首乌藤20份、川楝子15份、灵芝15份、芡实15份、附子6份、川木香9份、天麻10份、藿香10份、川芎9份、艾纳香5份、五加皮6份、木通8份。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排胆结石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敷组分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血竭15份、松香20份、水牛角浓缩粉6份、紫贝齿8份、全蝎8份、丁公藤6份、香油100份。权利要求书CN104147389A1/4页3一种排胆。

6、结石的药物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排胆结石的药物,具体地说是以中草药为原料制成的药物,属于中医药技术领域。背景技术0002胆结石是胆管树内(包括胆囊)形成的凝结物,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依据结石发生部位不同,分为胆囊结石、肝内胆管结石、胆总管结石。依据化学成分的不同,可以分为胆固醇结石、胆色素结石、混合性胆结石。胆结石的成因非常复杂,经过学者的大量临床观察与研究后认为胆结石往往与胆汁淤积、胆固醇代谢失调紊乱或胆道感染等因素紧密相关,除此之外,还与其他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如不吃早餐、长期素食、嗜酒等以及遗传因素有关。0003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饮食结构的改变等,胆结石的。

7、发病率逐渐升高,我国成年人大概为10,中年妇女甚至高达15。有统计显示,与男子相比,患胆石症的女性要比男性高24倍。目前,对于胆结石的治疗主要有手术疗法和非手术疗法两大类。传统手术疗法虽然见效快但同时也具有风险高,费用大,复发率高以及可能留有后遗症的风险。非手术疗法有体外冲击波震波碎石法和药物疗法。体外冲击波震波碎石法并不能适合所有人,对一些功能不全及胆道狭窄或堵塞的患者不宜适用,且冲击波对人体器官或多或少还是有一定的伤害;而现今市场上有部分药物用于排石溶石,但其疗效不佳,副作用大,不安全。因而,寻找一种安全、高效、副作用小的排石药物成为医学领域的主要目标。发明内容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

8、发明提供了一种排胆结石的药物,具体的是一种由中草药原料配制的药物。本发明的药物具有疗效高,见效快,安全无副作用的特点,为广大胆结石患者带来福音。0005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排胆结石的药物,包括口服组分和填于神阙穴内的外敷组分;所述口服组分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车前草2040份、葛根2040份、合欢皮2025份、何首乌1520份、首乌藤1520份、川楝子1015份、灵芝1015份、芡实1015份、附子36份、川木香69份、天麻810份、藿香610份、川芎36份、艾纳香35份、五加皮36份、木通38份;所述外敷组分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血竭515份、松香1020份、水牛角浓缩粉2。

9、6份、紫贝齿58份、全蝎38份、丁公藤26份、香油50100份。0006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所述口服组分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车前草20份、葛根20份、合欢皮20份、何首乌15份、首乌藤15份、川楝子10份、灵芝10份、芡实10份、附子3份、川木香6份、天麻8份、藿香6份、川芎3份、艾纳香3份、五加皮3份、木通3份;说明书CN104147389A2/4页4所述外敷组分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血竭5份、松香10份、水牛角浓缩粉2份、紫贝齿5份、全蝎3份、丁公藤2份、香油50份。0007作为本发明的又一种优选,所述口服组分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车前草30份、葛根30份、合欢皮22。

10、份、何首乌18份、首乌藤18份、川楝子13份、灵芝13份、芡实13份、附子5份、川木香8份、天麻8份、藿香8份、川芎5份、艾纳香4份、五加皮5份、木通5份;所述外敷组分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血竭10份、松香15份、水牛角浓缩粉4份、紫贝齿6份、全蝎6份、丁公藤4份、香油70份。0008作为本发明的再一种优选,所述口服组分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车前草40份、葛根40份、合欢皮25份、何首乌20份、首乌藤20份、川楝子15份、灵芝15份、芡实15份、附子6份、川木香9份、天麻10份、藿香10份、川芎9份、艾纳香5份、五加皮6份、木通8份;外敷组分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血竭15份、。

11、松香20份、水牛角浓缩粉6份、紫贝齿8份、全蝎8份、丁公藤6份、香油100份。0009口服组分的制备方法如下按量取配后,加水至超出药平面46CM,先以武火煎至沸腾后转文火煎3040MIN,煎液过滤得汤剂。0010外敷组分按量取配后,研磨成粉,之后加入香油调至膏状,取混合膏状物75G摊于10CM10CM的纸上制成一贴膏药。0011用法与用量每日口服组分与外敷组分配合使用。口服组分每日1剂,水煎后分两次早晚饭后服用,10天为一疗程。外敷组分取一贴膏药纸敷于神阙穴,胶布固定,睡前外敷,于次日早晨取下,一日一贴,10天为一疗程。00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配方中口服与外敷药物相结合,双管齐下,效果。

12、好,见效快,诸药配伍,清热利湿、活血散瘀;调节五腑功能,提高机体排石能力,有效预防体内的瘀结,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本发明中药药源丰富,价格低廉,无毒副作用。具体实施方式001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0014实施例1一种排胆结石的药物,包括口服组分和填于神阙穴内的外敷组分;其中,口服组分是由以下原料药制成车前草20G、葛根20G、合欢皮20G、何首乌15G、首乌藤15G、川楝子10G、灵芝10G、芡实10G、附子3G、川木香6G、天麻8G、藿香6G、川芎3G、艾纳香3G、五加皮3G、木通3G;外敷组分是由以下重量原料药制成血竭5G、松香10G、水牛角浓缩粉2G、紫贝齿5G。

13、、全蝎3G、丁公藤2G、香油50G。0015上述口服组分原料药按量取配后,加水至超出药平面46CM,先以武火煎至沸腾后转文火煎3040MIN,煎液过滤得汤剂。0016上述外敷组分原料药按量取配后,研磨成粉,之后加入香油调至膏状,取混合膏状物75G摊于10CM10CM的纸上制成一贴膏药。说明书CN104147389A3/4页50017实施例2一种排胆结石的药物,包括口服组分和填于神阙穴内的外敷组分;其中,口服组分是由以下原料药制成车前草30G、葛根30G、合欢皮22G、何首乌18G、首乌藤18G、川楝子13G、灵芝13G、芡实13G、附子5G、川木香8G、天麻8G、藿香8G、川芎5G、艾纳香4G。

14、、五加皮5G、木通5G;外敷组分是由以下重量原料药制成血竭10G、松香15G、水牛角浓缩粉4G、紫贝齿6G、全蝎6G、丁公藤4G、香油70G。0018口服组分与外敷组分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0019实施例3一种排胆结石的药物,包括口服组分和填于神阙穴内的外敷组分;其中,口服组分是由以下原料药制成车前草40G、葛根40G、合欢皮25G、何首乌20G、首乌藤20G、川楝子15G、灵芝15G、芡实15G、附子6G、川木香9G、天麻10G、藿香10G、川芎9G、艾纳香5G、五加皮6G、木通8G;外敷组分是由以下重量原料药制成血竭15G、松香20G、水牛角浓缩粉6G、紫贝齿8G、全蝎8G、丁公藤6G、香。

15、油100G。0020口服组分与外敷组分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0021临床试验和典型病例1临床资料临床对78例来院治疗病人进行治疗观察,其中,男性病人34例,女性病人44例,年龄最大67岁,最小25岁,平均年龄46岁。00222诊断标准诊断标准所有观察病例均为B超证实胆石症诊断,急性临床发病症状包括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发热、黄疸等症状。00233治疗方法患者治疗期间服用本发明实施例2的药物,期间停用其他任何药物。0024用法与用量每日口服组分与外敷组分配合使用。口服组分每日1剂,水煎后分两次早晚饭后服用,10天为一疗程。外敷组分取一贴膏药纸敷于神阙穴,胶布固定,睡前外敷,于次日早晨取下,一日一。

16、贴,10天为一疗程。00254疗效判定标准治愈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经B超证实结石消失,胆囊壁及收缩功能恢复正常,随访一年未复发。0026显效症状、体征基本消失,经B超证实排出部分结石,胆囊壁及收缩功能明显改善。0027无效症状、体征无缓解,结石无变化。00285治疗结果见下表病例数治愈N()显效N()无效N()总有效率N()治疗组7874(949)3(38)1(13)76(987)经临床观察,本发明药物见效快,一般使用本发明3天后恶心、呕吐、腹痛等临床症状消失或有所缓解,1个疗程后可见结石排出,根据病程情况,一般25个疗程即可全部治愈,治愈率达949,总有效率达987。说明书CN10414。

17、7389A4/4页600296典型病例病例1黄某女、48岁,患有胆结石一年有余,腹部呈持续性胀痛,向腰部放射,面目仓皇浮肿,痰凝,胸闷、腹胀。小便短赤、大便秘结。医院诊断肝胆外管扩张,胆总管结石,拟予手术治疗。后经人介绍采用本发明药物治疗,一个疗程后腹部疼痛症状明显好转,继续使用本发明药物1个疗程,症状全部消失。0030病例2郭某某男,32岁,2010年起开始厌食厌油,胸腹胀痛,医院就诊,B超检查发现胆囊有多个结石,最大达0609CM。使用本发明2个疗程后排出结石十余颗,又继续使用2个疗程,经检查结石全部排出,症状全部消失,至今4年未曾复发。0031病例3孙某某男,46岁,因胸腹结合部胀痛、厌。

18、食,来院就诊,B超检查诊断为胆囊结石,为沙石状结石,形状不规则。目前体制虚弱,神疲肢软,脘腹时有闷胀感。使用本发明1个疗程后,结石部分排出,气色明显好转,食欲增加,继续使用本发明药物3个疗程后症状全部消失,随访半年内无复发。0032病例4林某某女,37岁,患者近些年进食油腻食物容易出现疼痛感,腹部伴有恶心呕吐的症状。经超声证实为胆囊泥沙样结石。使用本发明的药物1个疗程后,疼痛感明显减轻,气色恢复,继续使用本发明药物2个疗程,B超显示,结石全部排出,症状全部消失。0033病例5单某某男56岁,2011年3月医院确诊为胆总管结石,遂于医院进行手术治疗,术后不久又出现腹痛、发热,黄疸等症状,后经B超显示胆囊内有结石,因为无法继续多次承受手术的痛苦和高额的手术费用开始采用保守治疗。使用本发明的药物1个疗程后,腹痛减轻,黄疸基本消失,继续服用本发明的药物4个疗程后,结石全部排出,所有症状全部消失,又加服一周巩固,至今未复发。说明书CN104147389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