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反射电磁脉冲治疗仪.pdf

上传人:a2 文档编号:203537 上传时间:2018-02-02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2.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337878.4

申请日:

2014.07.16

公开号:

CN104083828A

公开日:

2014.10.08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N 2/04申请日:20140716|||公开

IPC分类号:

A61N2/04

主分类号:

A61N2/04

申请人:

辽宁中医药大学

发明人:

马铁明; 岳慧平; 岳志刚

地址:

110847 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崇山东路7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107

代理人:

许宇来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电子反射电磁脉冲治疗仪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反射电磁脉冲治疗仪。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效果显著的电子反射电磁脉冲治疗仪。本发明包括第一电脉冲电极、第二电脉冲电极、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其结构要点第一电脉冲电极、第二电脉冲电极之间的连线与第一电磁铁、第二电磁铁之间的连线相互垂直,第一电磁铁、第二电磁铁分别设置在第一电脉冲电极、第二电脉冲电极之间连线的两侧,第一电磁铁与第二电磁铁同极相对;所述第一电脉冲电极、第二电脉冲电极分别与电脉冲治疗仪输出端相连,第一电磁铁输入端分别与第二电磁铁输入端、励磁信号输出设备的励磁信号输出端口相连。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电子反射电磁脉冲治疗仪,包括第一电脉冲电极、第二电脉冲电极、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其特征在于第一电脉冲电极、第二电脉冲电极之间的连线与第一电磁铁、第二电磁铁之间的连线相互垂直,第一电磁铁、第二电磁铁分别设置在第一电脉冲电极、第二电脉冲电极之间连线的两侧,第一电磁铁与第二电磁铁同极相对;所述第一电脉冲电极、第二电脉冲电极分别与电脉冲治疗仪输出端相连,第一电磁铁输入端分别与第二电磁铁输入端、励磁信号输出设备的励磁信号输出端口相连。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子反射电磁脉冲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脉冲电极与第一针灸针的针柄相连,第二电脉冲电极与第二针灸针的针柄相连。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子反射电磁脉冲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励磁信号输出设备包括单片机、正弦交流励磁信号输出控制转换部分、方波励磁信号输出控制转换部分、显示部分和按钮控制部分,按钮控制部分的输出端口与单片机控制信号输入端口相连,单片机的显示信号输出端口与显示部分的显示信号输入端口相连,单片机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口分别与正弦交流励磁信号输出控制转换部分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口、方波励磁信号输出控制转换部分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口相连,正弦交流励磁信号输出控制转换部分的信号输出端口、方波励磁信号输出控制转换部分的信号输出端口均与第一电磁铁输入端相连。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电子反射电磁脉冲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励磁信号输出设备的单片机采用PIC16F873单片机U1,正弦交流励磁信号输出控制转换部分包括第一光耦U7,U7输入端一端通过电阻R13与U1的 I/O口RA5相连,U7输入端另一端接地,U7输出端一端与电阻R14一端相连,R14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9一端、电容C12一端相连,R9另一端分别与双向可控硅一端、变压器原边一端相连,双向可控硅另一端分别与交流220V电源一端、C12另一端相连,双向可控硅控制端与U7输出端另一端相连,变压器原边另一端与交流220V电源另一端相连,变压器副边与第一电磁铁输入端相连;
所述方波励磁信号输出控制转换部分包括第二光耦U2,U2输入端一端通过电阻R6与U1的I/O口RA2相连,U2输入端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3一端、地线相连,电容C3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1一端、电阻R2一端、二极管D1阳极相连,电阻R1另一端分别与电源VCC、二极管D1阴极相连,电阻R2另一端与U1的1脚相连;U2输出端一端与电源+12V相连,U2输出端另一端与电阻R11一端相连,电阻R11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7一端、场效应管的门极相连,电阻R7另一端分别与地线、场效应管的源极、电容C6一端、电容C5一端相连,场效应管的漏极分别与励磁线圈原边一端、二极管D3阳极相连,二极管D3阴极分别与励磁线圈原边另一端、电源+12V、电容C6另一端、电容C5另一端相连;
所述显示部分采用CM12232-1液晶显示器U3,U3的4、5、6、7、8、9、10、11、12、13、14、15、16引脚分别与U1的14、15、16、17、18、21、22、23、24、25、26、27、28引脚对应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子反射电磁脉冲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脉冲治疗仪包括PIC16F873芯片U1,NPN三极管Q5、Q6、Q3、Q4,PNP三极管Q1、Q2;Q5基极通过电阻R24与U1的2脚相连,Q5集电极通过电阻R20与Q2基极相连,Q2发射极分别与二极管D1阴极、二极管D2阴极、电源+12V、Q1发射极相连,Q1集电极分别与D1阳极、Q4集电极、脉冲变压器原边一端相连,脉冲变压器原边另一端分别与D2阳极、Q2集电极、Q3集电极相连,Q3发射极分别与Q4发射极、地线连接,Q4基极分别与电阻R23一端、电阻R28一端相连,R23另一端与U1的7脚相连,电阻R28另一端分别与Q6发射极、Q5发射极、电阻R27一端相连,电阻R27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22一端、Q3基极相连,R22另一端与U1的4脚相连,Q6基极通过电阻R25与U1的3脚相连,Q6集电极通过电阻R21与Q1基极相连;所述脉冲变压器副边一端与第一电脉冲电极,脉冲变压器副边一端通过变阻器R26与第二电脉冲电极相连。

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电子反射电磁脉冲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弦交流励磁信号输出控制转换部分输出正弦波频率为100Hz或50Hz,幅度恒定。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电子反射电磁脉冲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100Hz正弦波与50Hz正弦波交替输出,各持续1秒。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电子反射电磁脉冲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100Hz正弦波与50Hz正弦波交替输出,100Hz正弦波持续8秒,50Hz正弦波持续4秒。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子反射电磁脉冲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励磁信号输出设备的励磁信号为三角波,输出36V的交流电压,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为棒型、角型、半圆型、马蹄型或弓型。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子反射电磁脉冲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往复移动,同时转动。

说明书

一种电子反射电磁脉冲治疗仪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反射电磁脉冲治疗仪。
背景技术
电脉冲治疗仪和磁脉冲治疗仪被广泛的应用于现代的医疗保健中。电脉冲治疗仪和磁脉冲治疗仪以传统针灸理论和按摩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局部的直接作用,和神经、体液的间接作用引起人体反应,调整血液循环,改善营养代谢,提高免疫功能,调节神经系统功能,促进组织修复,因而消除致病因素,改善病理过程。具有疏通经脉、舒筋活血、通经活络、活血化淤、调节神经的兴奋和抑制性的功效,而且能调五脏六腑、平衡阴阳,激活病灶周围组织的细胞活性,增强局部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能力,提高免疫力,调节内分泌,起到病灶周围组织修复治疗效果。也有皮肤电极对人体穴位进行电刺激学说,由于人体中含有水分,同时又有正负两种类型的电荷,所以绝大多数组织都是可以导电的,运用电子仪器结合针炙原理,给人体以针和电相结合的治疗。也有细胞分子规律排列学说,人体是由无数个不同的细胞组成的,而每一个细胞都是由分子有规律的排列而成,并按一定规律不断的运动着,健康的人体细胞运动有规律,发挥着各种组织器官营内卫外的作用。相反,人体病灶部位是细胞分子排列发生紊乱,运动失去规律和平衡,那么就达不到协调内外平衡阴阳的作用。电疗法能使有病部位细胞内的分子重新排列,变无序为有序,变无规律运动为有规律运动,达到其协调内外平衡阴阳的目的。除上述学说外,我们发现由于电脉冲、磁脉冲在人体内的作用,可以改变局部病体电荷的分布,局部分布有电化学的状况发生、有电化学治疗疾病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治疗效果显著的电子反射电磁脉冲治疗仪。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包括第一电脉冲电极、第二电脉冲电极、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其结构要点第一电脉冲电极、第二电脉冲电极之间的连线与第一电磁铁、第二电磁铁之间的连线相互垂直,第一电磁铁、第二电磁铁分别设置在第一电脉冲电极、第二电脉冲电极之间连线的两侧,第一电磁铁与第二电磁铁同极相对;所述第一电脉冲电极、第二电脉冲电极分别与电脉冲治疗仪输出端相连,第一电磁铁输入端分别与第二电磁铁输入端、励磁信号输出设备的励磁信号输出端口相连。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发明所述第一电脉冲电极与第一针灸针的针柄相连,第二电脉冲电极与第二针灸针的针柄相连。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发明所述励磁信号输出设备包括单片机、正弦交流励磁信号输出控制转换部分、方波励磁信号输出控制转换部分、显示部分和按钮控制部分,按钮控制部分的输出端口与单片机控制信号输入端口相连,单片机的显示信号输出端口与显示部分的显示信号输入端口相连,单片机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口分别与正弦交流励磁信号输出控制转换部分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口、方波励磁信号输出控制转换部分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口相连,正弦交流励磁信号输出控制转换部分的信号输出端口、方波励磁信号输出控制转换部分的信号输出端口均与第一电磁铁输入端相连。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发明所述励磁信号输出设备的单片机采用PIC16F873单片机U1,正弦交流励磁信号输出控制转换部分包括第一光耦U7,U7输入端一端通过电阻R13与U1的 I/O口RA5相连,U7输入端另一端接地,U7输出端一端与电阻R14一端相连,R14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9一端、电容C12一端相连,R9另一端分别与双向可控硅一端、变压器原边一端相连,双向可控硅另一端分别与交流220V电源一端、C12另一端相连,双向可控硅控制端与U7输出端另一端相连,变压器原边另一端与交流220V电源另一端相连,变压器副边与第一电磁铁输入端相连。
所述方波励磁信号输出控制转换部分包括第二光耦U2,U2输入端一端通过电阻R6与U1的I/O口RA2相连,U2输入端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3一端、地线相连,电容C3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1一端、电阻R2一端、二极管D1阳极相连,电阻R1另一端分别与电源VCC、二极管D1阴极相连,电阻R2另一端与U1的1脚相连;U2输出端一端与电源+12V相连,U2输出端另一端与电阻R11一端相连,电阻R11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7一端、场效应管的门极相连,电阻R7另一端分别与地线、场效应管的源极、电容C6一端、电容C5一端相连,场效应管的漏极分别与励磁线圈原边一端、二极管D3阳极相连,二极管D3阴极分别与励磁线圈原边另一端、电源+12V、电容C6另一端、电容C5另一端相连。
所述显示部分采用CM12232-1液晶显示器U3,U3的4、5、6、7、8、9、10、11、12、13、14、15、16引脚分别与U1的14、15、16、17、18、21、22、23、24、25、26、27、28引脚对应连接。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发明所述电脉冲治疗仪包括PIC16F873芯片U1,NPN三极管Q5、Q6、Q3、Q4,PNP三极管Q1、Q2;Q5基极通过电阻R24与U1的2脚相连,Q5集电极通过电阻R20与Q2基极相连,Q2发射极分别与二极管D1阴极、二极管D2阴极、电源+12V、Q1发射极相连,Q1集电极分别与D1阳极、Q4集电极、脉冲变压器原边一端相连,脉冲变压器原边另一端分别与D2阳极、Q2集电极、Q3集电极相连,Q3发射极分别与Q4发射极、地线连接,Q4基极分别与电阻R23一端、电阻R28一端相连,R23另一端与U1的7脚相连,电阻R28另一端分别与Q6发射极、Q5发射极、电阻R27一端相连,电阻R27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22一端、Q3基极相连,R22另一端与U1的4脚相连,Q6基极通过电阻R25与U1的3脚相连,Q6集电极通过电阻R21与Q1基极相连;所述脉冲变压器副边一端与第一电脉冲电极,脉冲变压器副边一端通过变阻器R26与第二电脉冲电极相连。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发明所述正弦交流励磁信号输出控制转换部分输出正弦波频率为100Hz或50Hz,幅度恒定。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发明所述100Hz正弦波与50Hz正弦波交替输出,各持续1秒。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发明所述100Hz正弦波与50Hz正弦波交替输出,100Hz正弦波持续8秒,50Hz正弦波持续4秒。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发明所述励磁信号输出设备的励磁信号为三角波,输出36V的交流电压,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为棒型、角型、半圆型、马蹄型或弓型。
其次,本发明所述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往复移动,同时转动。
另外,本发明所述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分别设置在往复移动、转动驱动装置上。
本发明有益效果。
本发明第一电脉冲电极、第二电脉冲电极之间流动的电子,置于两相斥的磁场中,电子在洛伦磁力的作用下发生反射、散射,脉冲与磁场的结合在治疗中会起到综合性作用;电子撞击到病体部位时,改变了病灶部位的带电电荷量状况。
本发明电子在洛伦兹力的作用下,向载流体的一个侧面偏转,造成该侧面上电子的堆积,引起相对的另一个侧面空穴的堆积,产生了霍尔电动势。
在痛风病的治疗机理上,尿酸盐MCU结晶在急性痛风关节炎的发病过程中是重要因素之一,研究发现,关节正常的滑液中存在少量的球蛋白IgG(表面带负电荷),IgG与MSU亲和力很强,当MSU结晶落入滑膜液后,MSU(不完整抗原)和IgG迅速结合成MSU-IgG,MSU-IgG是全抗原,可以刺激相关组织产生相关抗体,抗原MSU-IgG与抗体相结合,产生免疫复合物和补体等物质,引起免疫反应。但是,在相斥的磁场作用下,电子将发生反射、散射,反射、散射的电子,空穴,碰到关节正常的滑液中存在少量的球蛋白IgG(表面带负电荷的电荷量),MSU-IgG的结构就发生变化;结合尿酸的分子式结构,因为流动电子的存在,尿酸分子亦可发生化学反应\电化学变化,因此,本发明治疗痛风等相关疾病效果十分显著。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保护范围不仅局限于以下内容的表述。
图1是本发明原理框图。
图2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励磁信号输出设备电路原理图。
图4、5是本发明电脉冲治疗仪电路原理图。
图2中,1为第一电脉冲电极,2为第二电脉冲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发明包括第一电脉冲电极、第二电脉冲电极、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其结构要点第一电脉冲电极、第二电脉冲电极之间的连线与第一电磁铁、第二电磁铁之间的连线相互垂直,第一电磁铁、第二电磁铁分别设置在第一电脉冲电极、第二电脉冲电极之间连线的两侧,第一电磁铁与第二电磁铁同极相对;所述第一电脉冲电极、第二电脉冲电极分别与电脉冲治疗仪输出端相连,第一电磁铁输入端分别与第二电磁铁输入端、励磁信号输出设备的励磁信号输出端口相连。
所述第一电脉冲电极和第二电脉冲电极可采用附有粘性的导电橡胶作为极片。
所述第一电脉冲电极与第一针灸针的针柄相连,第二电脉冲电极与第二针灸针的针柄相连。
所述励磁信号输出设备包括单片机、正弦交流励磁信号输出控制转换部分、方波励磁信号输出控制转换部分、显示部分和按钮控制部分,按钮控制部分的输出端口与单片机控制信号输入端口相连,单片机的显示信号输出端口与显示部分的显示信号输入端口相连,单片机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口分别与正弦交流励磁信号输出控制转换部分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口、方波励磁信号输出控制转换部分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口相连,正弦交流励磁信号输出控制转换部分的信号输出端口、方波励磁信号输出控制转换部分的信号输出端口均与第一电磁铁输入端相连。
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线圈的交流电的通断时间可用单片机的进行控制。
励磁线圈的工作时间,方波励磁的占空比,波形等参数,都存于单片机的程序中,3个按键,用于调出程序,采用的工作方式;设定工作时间。
所述励磁信号输出设备的单片机采用PIC16F873单片机U1,正弦交流励磁信号输出控制转换部分包括第一光耦U7,U7输入端一端通过电阻R13与U1的 I/O口RA5相连,U7输入端另一端接地,U7输出端一端与电阻R14一端相连,R14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9一端、电容C12一端相连,R9另一端分别与双向可控硅一端、变压器原边一端相连,双向可控硅另一端分别与交流220V电源一端、C12另一端相连,双向可控硅控制端与U7输出端另一端相连,变压器原边另一端与交流220V电源另一端相连,变压器副边与第一电磁铁输入端相连。
所述方波励磁信号输出控制转换部分包括第二光耦U2,U2输入端一端通过电阻R6与U1的I/O口RA2相连,U2输入端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3一端、地线相连,电容C3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1一端、电阻R2一端、二极管D1阳极相连,电阻R1另一端分别与电源VCC、二极管D1阴极相连,电阻R2另一端与U1的1脚相连;U2输出端一端与电源+12V相连,U2输出端另一端与电阻R11一端相连,电阻R11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7一端、场效应管的门极相连,电阻R7另一端分别与地线、场效应管的源极、电容C6一端、电容C5一端相连,场效应管的漏极分别与励磁线圈原边一端、二极管D3阳极相连,二极管D3阴极分别与励磁线圈原边另一端、电源+12V、电容C6另一端、电容C5另一端相连。
所述显示部分采用CM12232-1液晶显示器U3,U3的4、5、6、7、8、9、10、11、12、13、14、15、16引脚分别与U1的14、15、16、17、18、21、22、23、24、25、26、27、28引脚对应连接。
所述励磁信号输出设备中的R13为220欧姆,R14为330欧姆,R9为2K欧姆,R6为470欧姆,R1为10K欧姆,R2为100欧姆,R11为2K欧姆,R7为470K欧姆,C12为0.2微法,C3为0.1微法,C5为100微法,C6为0.1微法。
所述电脉冲治疗仪包括PIC16F873芯片U1,NPN三极管Q5、Q6、Q3、Q4,PNP三极管Q1、Q2;Q5基极通过电阻R24与U1的2脚相连,Q5集电极通过电阻R20与Q2基极相连,Q2发射极分别与二极管D1阴极、二极管D2阴极、电源+12V、Q1发射极相连,Q1集电极分别与D1阳极、Q4集电极、脉冲变压器原边一端相连,脉冲变压器原边另一端分别与D2阳极、Q2集电极、Q3集电极相连,Q3发射极分别与Q4发射极、地线连接,Q4基极分别与电阻R23一端、电阻R28一端相连,R23另一端与U1的7脚相连,电阻R28另一端分别与Q6发射极、Q5发射极、电阻R27一端相连,电阻R27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22一端、Q3基极相连,R22另一端与U1的4脚相连,Q6基极通过电阻R25与U1的3脚相连,Q6集电极通过电阻R21与Q1基极相连;所述脉冲变压器副边一端与第一电脉冲电极,脉冲变压器副边一端通过变阻器R26与第二电脉冲电极相连。
所述电脉冲治疗仪中R20为1K欧姆,R21为1K欧姆,R22为2K欧姆,R23为2K欧姆,R24为10K欧姆,R25为10K欧姆,R27为220K欧姆,R28为220K欧姆。
通过单片机可控制电磁波的大小、波形和时序;同时对电脉冲的波形和时序进行控制,使得相斥磁波和电波能更好的在时序上的结合,使之有利于治疗。
所述正弦交流励磁信号输出控制转换部分输出正弦波频率为100Hz或50Hz,幅度恒定。经长期试验,输出正弦波频率为100Hz,患者有针刺感,细震动,止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效果非常好。输出正弦波频率为50Hz,患者有强的震颤感、压紧感,使腱肌收缩,止痛功效显著。
所述100Hz正弦波与50Hz正弦波交替输出,各持续1秒。经长期试验,采用此种输出设置,有效促进渗出物吸收。
所述100Hz正弦波与50Hz正弦波交替输出,100Hz正弦波持续8秒,50Hz正弦波持续4秒。经长期试验,采用此种输出设置,患者有渐升和渐降的蚁爬感,止痛效果非常好。
所述励磁信号输出设备的励磁信号为三角波,输出36V的交流电压,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为棒型、角型、半圆型、马蹄型或弓型。
所述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往复移动,同时转动。
所述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分别设置在运动驱动装置上。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使用过程。
应用时将电脉冲治疗仪的电极置于病人病体要治疗处两侧。进行电脉冲治疗,将交变相斥磁场垂直脉冲电磁治疗仪电流线两侧,可往复移动、转动,进行电子反射电磁脉冲治疗。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发明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受限于本发明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电子反射电磁脉冲治疗仪.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一种电子反射电磁脉冲治疗仪.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一种电子反射电磁脉冲治疗仪.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电子反射电磁脉冲治疗仪.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电子反射电磁脉冲治疗仪.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83828A43申请公布日20141008CN104083828A21申请号201410337878422申请日20140716A61N2/0420060171申请人辽宁中医药大学地址110847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崇山东路79号72发明人马铁明岳慧平岳志刚74专利代理机构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21107代理人许宇来54发明名称一种电子反射电磁脉冲治疗仪57摘要一种电子反射电磁脉冲治疗仪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反射电磁脉冲治疗仪。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效果显著的电子反射电磁脉冲治疗仪。本发明包括第一电脉冲电极、第二电脉冲电极、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其结。

2、构要点第一电脉冲电极、第二电脉冲电极之间的连线与第一电磁铁、第二电磁铁之间的连线相互垂直,第一电磁铁、第二电磁铁分别设置在第一电脉冲电极、第二电脉冲电极之间连线的两侧,第一电磁铁与第二电磁铁同极相对;所述第一电脉冲电极、第二电脉冲电极分别与电脉冲治疗仪输出端相连,第一电磁铁输入端分别与第二电磁铁输入端、励磁信号输出设备的励磁信号输出端口相连。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5页附图4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5页附图4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83828ACN104083828A1/2页21一种电子反射电磁脉冲治疗仪,包括第一电脉冲电极、第二电脉。

3、冲电极、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其特征在于第一电脉冲电极、第二电脉冲电极之间的连线与第一电磁铁、第二电磁铁之间的连线相互垂直,第一电磁铁、第二电磁铁分别设置在第一电脉冲电极、第二电脉冲电极之间连线的两侧,第一电磁铁与第二电磁铁同极相对;所述第一电脉冲电极、第二电脉冲电极分别与电脉冲治疗仪输出端相连,第一电磁铁输入端分别与第二电磁铁输入端、励磁信号输出设备的励磁信号输出端口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子反射电磁脉冲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脉冲电极与第一针灸针的针柄相连,第二电脉冲电极与第二针灸针的针柄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子反射电磁脉冲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励磁信号输出设备包括。

4、单片机、正弦交流励磁信号输出控制转换部分、方波励磁信号输出控制转换部分、显示部分和按钮控制部分,按钮控制部分的输出端口与单片机控制信号输入端口相连,单片机的显示信号输出端口与显示部分的显示信号输入端口相连,单片机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口分别与正弦交流励磁信号输出控制转换部分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口、方波励磁信号输出控制转换部分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口相连,正弦交流励磁信号输出控制转换部分的信号输出端口、方波励磁信号输出控制转换部分的信号输出端口均与第一电磁铁输入端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电子反射电磁脉冲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励磁信号输出设备的单片机采用PIC16F873单片机U1,正弦交流励磁信号输出控制。

5、转换部分包括第一光耦U7,U7输入端一端通过电阻R13与U1的I/O口RA5相连,U7输入端另一端接地,U7输出端一端与电阻R14一端相连,R14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9一端、电容C12一端相连,R9另一端分别与双向可控硅一端、变压器原边一端相连,双向可控硅另一端分别与交流220V电源一端、C12另一端相连,双向可控硅控制端与U7输出端另一端相连,变压器原边另一端与交流220V电源另一端相连,变压器副边与第一电磁铁输入端相连;所述方波励磁信号输出控制转换部分包括第二光耦U2,U2输入端一端通过电阻R6与U1的I/O口RA2相连,U2输入端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3一端、地线相连,电容C3另一端分别与电阻。

6、R1一端、电阻R2一端、二极管D1阳极相连,电阻R1另一端分别与电源VCC、二极管D1阴极相连,电阻R2另一端与U1的1脚相连;U2输出端一端与电源12V相连,U2输出端另一端与电阻R11一端相连,电阻R11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7一端、场效应管的门极相连,电阻R7另一端分别与地线、场效应管的源极、电容C6一端、电容C5一端相连,场效应管的漏极分别与励磁线圈原边一端、二极管D3阳极相连,二极管D3阴极分别与励磁线圈原边另一端、电源12V、电容C6另一端、电容C5另一端相连;所述显示部分采用CM122321液晶显示器U3,U3的4、5、6、7、8、9、10、11、12、13、14、15、16引脚分别。

7、与U1的14、15、16、17、18、21、22、23、24、25、26、27、28引脚对应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子反射电磁脉冲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脉冲治疗仪包括PIC16F873芯片U1,NPN三极管Q5、Q6、Q3、Q4,PNP三极管Q1、Q2;Q5基极通过电阻R24与U1的2脚相连,Q5集电极通过电阻R20与Q2基极相连,Q2发射极分别与二极管D1阴极、二极管D2阴极、电源12V、Q1发射极相连,Q1集电极分别与D1阳极、Q4集电极、脉冲变压器原边一端相连,脉冲变压器原边另一端分别与D2阳极、Q2集电极、Q3集电极相连,Q3发射极分别与Q4发射极、地线连接,Q4基极分别与电。

8、阻R23一端、电阻R28一端相连,R23另一端与U1的7脚相连,电阻R28另一端分别与Q6发射极、Q5发射极、电阻R27一端相连,电权利要求书CN104083828A2/2页3阻R27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22一端、Q3基极相连,R22另一端与U1的4脚相连,Q6基极通过电阻R25与U1的3脚相连,Q6集电极通过电阻R21与Q1基极相连;所述脉冲变压器副边一端与第一电脉冲电极,脉冲变压器副边一端通过变阻器R26与第二电脉冲电极相连。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电子反射电磁脉冲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弦交流励磁信号输出控制转换部分输出正弦波频率为100HZ或50HZ,幅度恒定。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电。

9、子反射电磁脉冲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100HZ正弦波与50HZ正弦波交替输出,各持续1秒。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电子反射电磁脉冲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100HZ正弦波与50HZ正弦波交替输出,100HZ正弦波持续8秒,50HZ正弦波持续4秒。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子反射电磁脉冲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励磁信号输出设备的励磁信号为三角波,输出36V的交流电压,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为棒型、角型、半圆型、马蹄型或弓型。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子反射电磁脉冲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往复移动,同时转动。权利要求书CN104083828A1/5页4一种电子反射电磁脉冲治疗仪技。

10、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反射电磁脉冲治疗仪。背景技术0002电脉冲治疗仪和磁脉冲治疗仪被广泛的应用于现代的医疗保健中。电脉冲治疗仪和磁脉冲治疗仪以传统针灸理论和按摩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局部的直接作用,和神经、体液的间接作用引起人体反应,调整血液循环,改善营养代谢,提高免疫功能,调节神经系统功能,促进组织修复,因而消除致病因素,改善病理过程。具有疏通经脉、舒筋活血、通经活络、活血化淤、调节神经的兴奋和抑制性的功效,而且能调五脏六腑、平衡阴阳,激活病灶周围组织的细胞活性,增强局部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能力,提高免疫力,调节内分泌,起到病灶周围组织修复治疗效果。也有皮肤电。

11、极对人体穴位进行电刺激学说,由于人体中含有水分,同时又有正负两种类型的电荷,所以绝大多数组织都是可以导电的,运用电子仪器结合针炙原理,给人体以针和电相结合的治疗。也有细胞分子规律排列学说,人体是由无数个不同的细胞组成的,而每一个细胞都是由分子有规律的排列而成,并按一定规律不断的运动着,健康的人体细胞运动有规律,发挥着各种组织器官营内卫外的作用。相反,人体病灶部位是细胞分子排列发生紊乱,运动失去规律和平衡,那么就达不到协调内外平衡阴阳的作用。电疗法能使有病部位细胞内的分子重新排列,变无序为有序,变无规律运动为有规律运动,达到其协调内外平衡阴阳的目的。除上述学说外,我们发现由于电脉冲、磁脉冲在人体。

12、内的作用,可以改变局部病体电荷的分布,局部分布有电化学的状况发生、有电化学治疗疾病的作用。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治疗效果显著的电子反射电磁脉冲治疗仪。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包括第一电脉冲电极、第二电脉冲电极、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其结构要点第一电脉冲电极、第二电脉冲电极之间的连线与第一电磁铁、第二电磁铁之间的连线相互垂直,第一电磁铁、第二电磁铁分别设置在第一电脉冲电极、第二电脉冲电极之间连线的两侧,第一电磁铁与第二电磁铁同极相对;所述第一电脉冲电极、第二电脉冲电极分别与电脉冲治疗仪输出端相连,第一电磁铁输入端分别与第二电磁铁输入端、励。

13、磁信号输出设备的励磁信号输出端口相连。0005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发明所述第一电脉冲电极与第一针灸针的针柄相连,第二电脉冲电极与第二针灸针的针柄相连。0006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发明所述励磁信号输出设备包括单片机、正弦交流励磁信号输出控制转换部分、方波励磁信号输出控制转换部分、显示部分和按钮控制部分,按钮控制部分的输出端口与单片机控制信号输入端口相连,单片机的显示信号输出端口与显示部分的显示信号输入端口相连,单片机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口分别与正弦交流励磁信号输出控制转换部分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口、方波励磁信号输出控制转换部分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口说明书CN104083828A2/5页5相连,正弦交流励磁。

14、信号输出控制转换部分的信号输出端口、方波励磁信号输出控制转换部分的信号输出端口均与第一电磁铁输入端相连。0007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发明所述励磁信号输出设备的单片机采用PIC16F873单片机U1,正弦交流励磁信号输出控制转换部分包括第一光耦U7,U7输入端一端通过电阻R13与U1的I/O口RA5相连,U7输入端另一端接地,U7输出端一端与电阻R14一端相连,R14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9一端、电容C12一端相连,R9另一端分别与双向可控硅一端、变压器原边一端相连,双向可控硅另一端分别与交流220V电源一端、C12另一端相连,双向可控硅控制端与U7输出端另一端相连,变压器原边另一端与交流220V。

15、电源另一端相连,变压器副边与第一电磁铁输入端相连。0008所述方波励磁信号输出控制转换部分包括第二光耦U2,U2输入端一端通过电阻R6与U1的I/O口RA2相连,U2输入端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3一端、地线相连,电容C3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1一端、电阻R2一端、二极管D1阳极相连,电阻R1另一端分别与电源VCC、二极管D1阴极相连,电阻R2另一端与U1的1脚相连;U2输出端一端与电源12V相连,U2输出端另一端与电阻R11一端相连,电阻R11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7一端、场效应管的门极相连,电阻R7另一端分别与地线、场效应管的源极、电容C6一端、电容C5一端相连,场效应管的漏极分别与励磁线圈原边一端、二。

16、极管D3阳极相连,二极管D3阴极分别与励磁线圈原边另一端、电源12V、电容C6另一端、电容C5另一端相连。0009所述显示部分采用CM122321液晶显示器U3,U3的4、5、6、7、8、9、10、11、12、13、14、15、16引脚分别与U1的14、15、16、17、18、21、22、23、24、25、26、27、28引脚对应连接。0010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发明所述电脉冲治疗仪包括PIC16F873芯片U1,NPN三极管Q5、Q6、Q3、Q4,PNP三极管Q1、Q2;Q5基极通过电阻R24与U1的2脚相连,Q5集电极通过电阻R20与Q2基极相连,Q2发射极分别与二极管D1阴极、二极管D。

17、2阴极、电源12V、Q1发射极相连,Q1集电极分别与D1阳极、Q4集电极、脉冲变压器原边一端相连,脉冲变压器原边另一端分别与D2阳极、Q2集电极、Q3集电极相连,Q3发射极分别与Q4发射极、地线连接,Q4基极分别与电阻R23一端、电阻R28一端相连,R23另一端与U1的7脚相连,电阻R28另一端分别与Q6发射极、Q5发射极、电阻R27一端相连,电阻R27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22一端、Q3基极相连,R22另一端与U1的4脚相连,Q6基极通过电阻R25与U1的3脚相连,Q6集电极通过电阻R21与Q1基极相连;所述脉冲变压器副边一端与第一电脉冲电极,脉冲变压器副边一端通过变阻器R26与第二电脉冲电极相。

18、连。0011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发明所述正弦交流励磁信号输出控制转换部分输出正弦波频率为100HZ或50HZ,幅度恒定。0012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发明所述100HZ正弦波与50HZ正弦波交替输出,各持续1秒。0013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发明所述100HZ正弦波与50HZ正弦波交替输出,100HZ正弦波持续8秒,50HZ正弦波持续4秒。0014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发明所述励磁信号输出设备的励磁信号为三角波,输出36V的交流电压,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为棒型、角型、半圆型、马蹄型或弓型。0015其次,本发明所述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往复移动,同时转动。0016另外,本发明所述第一电磁铁和。

19、第二电磁铁分别设置在往复移动、转动驱动装置说明书CN104083828A3/5页6上。0017本发明有益效果。0018本发明第一电脉冲电极、第二电脉冲电极之间流动的电子,置于两相斥的磁场中,电子在洛伦磁力的作用下发生反射、散射,脉冲与磁场的结合在治疗中会起到综合性作用;电子撞击到病体部位时,改变了病灶部位的带电电荷量状况。0019本发明电子在洛伦兹力的作用下,向载流体的一个侧面偏转,造成该侧面上电子的堆积,引起相对的另一个侧面空穴的堆积,产生了霍尔电动势。0020在痛风病的治疗机理上,尿酸盐MCU结晶在急性痛风关节炎的发病过程中是重要因素之一,研究发现,关节正常的滑液中存在少量的球蛋白IGG表。

20、面带负电荷,IGG与MSU亲和力很强,当MSU结晶落入滑膜液后,MSU(不完整抗原)和IGG迅速结合成MSUIGG,MSUIGG是全抗原,可以刺激相关组织产生相关抗体,抗原MSUIGG与抗体相结合,产生免疫复合物和补体等物质,引起免疫反应。但是,在相斥的磁场作用下,电子将发生反射、散射,反射、散射的电子,空穴,碰到关节正常的滑液中存在少量的球蛋白IGG表面带负电荷的电荷量,MSUIGG的结构就发生变化;结合尿酸的分子式结构,因为流动电子的存在,尿酸分子亦可发生化学反应电化学变化,因此,本发明治疗痛风等相关疾病效果十分显著。附图说明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保。

21、护范围不仅局限于以下内容的表述。0022图1是本发明原理框图。0023图2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0024图3是本发明励磁信号输出设备电路原理图。0025图4、5是本发明电脉冲治疗仪电路原理图。0026图2中,1为第一电脉冲电极,2为第二电脉冲电极。具体实施方式0027如图所示,本发明包括第一电脉冲电极、第二电脉冲电极、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其结构要点第一电脉冲电极、第二电脉冲电极之间的连线与第一电磁铁、第二电磁铁之间的连线相互垂直,第一电磁铁、第二电磁铁分别设置在第一电脉冲电极、第二电脉冲电极之间连线的两侧,第一电磁铁与第二电磁铁同极相对;所述第一电脉冲电极、第二电脉冲电极分别与电脉冲治疗仪输。

22、出端相连,第一电磁铁输入端分别与第二电磁铁输入端、励磁信号输出设备的励磁信号输出端口相连。0028所述第一电脉冲电极和第二电脉冲电极可采用附有粘性的导电橡胶作为极片。0029所述第一电脉冲电极与第一针灸针的针柄相连,第二电脉冲电极与第二针灸针的针柄相连。0030所述励磁信号输出设备包括单片机、正弦交流励磁信号输出控制转换部分、方波励磁信号输出控制转换部分、显示部分和按钮控制部分,按钮控制部分的输出端口与单片机控制信号输入端口相连,单片机的显示信号输出端口与显示部分的显示信号输入端口相连,单片机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口分别与正弦交流励磁信号输出控制转换部分的控制信号输说明书CN104083828A4/。

23、5页7入端口、方波励磁信号输出控制转换部分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口相连,正弦交流励磁信号输出控制转换部分的信号输出端口、方波励磁信号输出控制转换部分的信号输出端口均与第一电磁铁输入端相连。0031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线圈的交流电的通断时间可用单片机的进行控制。0032励磁线圈的工作时间,方波励磁的占空比,波形等参数,都存于单片机的程序中,3个按键,用于调出程序,采用的工作方式;设定工作时间。0033所述励磁信号输出设备的单片机采用PIC16F873单片机U1,正弦交流励磁信号输出控制转换部分包括第一光耦U7,U7输入端一端通过电阻R13与U1的I/O口RA5相连,U7输入端另一端接地,U7输出端一。

24、端与电阻R14一端相连,R14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9一端、电容C12一端相连,R9另一端分别与双向可控硅一端、变压器原边一端相连,双向可控硅另一端分别与交流220V电源一端、C12另一端相连,双向可控硅控制端与U7输出端另一端相连,变压器原边另一端与交流220V电源另一端相连,变压器副边与第一电磁铁输入端相连。0034所述方波励磁信号输出控制转换部分包括第二光耦U2,U2输入端一端通过电阻R6与U1的I/O口RA2相连,U2输入端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3一端、地线相连,电容C3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1一端、电阻R2一端、二极管D1阳极相连,电阻R1另一端分别与电源VCC、二极管D1阴极相连,电阻R2另一。

25、端与U1的1脚相连;U2输出端一端与电源12V相连,U2输出端另一端与电阻R11一端相连,电阻R11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7一端、场效应管的门极相连,电阻R7另一端分别与地线、场效应管的源极、电容C6一端、电容C5一端相连,场效应管的漏极分别与励磁线圈原边一端、二极管D3阳极相连,二极管D3阴极分别与励磁线圈原边另一端、电源12V、电容C6另一端、电容C5另一端相连。0035所述显示部分采用CM122321液晶显示器U3,U3的4、5、6、7、8、9、10、11、12、13、14、15、16引脚分别与U1的14、15、16、17、18、21、22、23、24、25、26、27、28引脚对应连接。0。

26、036所述励磁信号输出设备中的R13为220欧姆,R14为330欧姆,R9为2K欧姆,R6为470欧姆,R1为10K欧姆,R2为100欧姆,R11为2K欧姆,R7为470K欧姆,C12为02微法,C3为01微法,C5为100微法,C6为01微法。0037所述电脉冲治疗仪包括PIC16F873芯片U1,NPN三极管Q5、Q6、Q3、Q4,PNP三极管Q1、Q2;Q5基极通过电阻R24与U1的2脚相连,Q5集电极通过电阻R20与Q2基极相连,Q2发射极分别与二极管D1阴极、二极管D2阴极、电源12V、Q1发射极相连,Q1集电极分别与D1阳极、Q4集电极、脉冲变压器原边一端相连,脉冲变压器原边另一端。

27、分别与D2阳极、Q2集电极、Q3集电极相连,Q3发射极分别与Q4发射极、地线连接,Q4基极分别与电阻R23一端、电阻R28一端相连,R23另一端与U1的7脚相连,电阻R28另一端分别与Q6发射极、Q5发射极、电阻R27一端相连,电阻R27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22一端、Q3基极相连,R22另一端与U1的4脚相连,Q6基极通过电阻R25与U1的3脚相连,Q6集电极通过电阻R21与Q1基极相连;所述脉冲变压器副边一端与第一电脉冲电极,脉冲变压器副边一端通过变阻器R26与第二电脉冲电极相连。0038所述电脉冲治疗仪中R20为1K欧姆,R21为1K欧姆,R22为2K欧姆,R23为2K欧姆,R24为10K欧。

28、姆,R25为10K欧姆,R27为220K欧姆,R28为220K欧姆。0039通过单片机可控制电磁波的大小、波形和时序;同时对电脉冲的波形和时序进行控制,使得相斥磁波和电波能更好的在时序上的结合,使之有利于治疗。说明书CN104083828A5/5页80040所述正弦交流励磁信号输出控制转换部分输出正弦波频率为100HZ或50HZ,幅度恒定。经长期试验,输出正弦波频率为100HZ,患者有针刺感,细震动,止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效果非常好。输出正弦波频率为50HZ,患者有强的震颤感、压紧感,使腱肌收缩,止痛功效显著。0041所述100HZ正弦波与50HZ正弦波交替输出,各持续1秒。经长期试验,采用此。

29、种输出设置,有效促进渗出物吸收。0042所述100HZ正弦波与50HZ正弦波交替输出,100HZ正弦波持续8秒,50HZ正弦波持续4秒。经长期试验,采用此种输出设置,患者有渐升和渐降的蚁爬感,止痛效果非常好。0043所述励磁信号输出设备的励磁信号为三角波,输出36V的交流电压,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为棒型、角型、半圆型、马蹄型或弓型。0044所述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往复移动,同时转动。0045所述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分别设置在运动驱动装置上。0046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使用过程。0047应用时将电脉冲治疗仪的电极置于病人病体要治疗处两侧。进行电脉冲治疗,将交变相斥磁场垂直脉冲电磁治疗仪电流线两侧,可往复移动、转动,进行电子反射电磁脉冲治疗。0048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发明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受限于本发明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说明书CN104083828A1/4页9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4083828A2/4页10图3说明书附图CN104083828A103/4页11图4说明书附图CN104083828A114/4页12图5说明书附图CN104083828A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