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酒渣鼻的中药.pdf

上传人:大师****2 文档编号:203121 上传时间:2018-02-02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64.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358379.3

申请日:

2014.07.26

公开号:

CN104189227A

公开日:

2014.12.10

当前法律状态:

公开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804; A61P17/00; A61K33/06(2006.01)N

主分类号:

A61K36/804

申请人:

贺珍

发明人:

贺珍

地址:

036900 山西省朔州市山阴县西环路贺珍诊所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代理人:

郑晋周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用于治疗酒渣鼻的中药,是由下列药物制备而成的:生石膏、栀子、银花、生地、川芎、黄芩、枇杷叶、桑白皮、陈皮、红花、桃仁、赤芍、甘草,将上述药物第一剂加700毫升水煎至200毫升,第二剂加500毫升水煎至200毫升,每日两次,早晚空服。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治疗酒渣鼻的中药,是由以下重量的药物制成的:
生石膏30g  栀子10g  银花15克  生地10克  川芎10克  黄芩10克  枇杷叶15克  桑白皮10克 陈皮10克  红花10克  桃仁10克  赤芍10克  甘草10克。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治疗酒渣鼻的中药,其特征是将所述药物混合后煎成汤剂口服。

说明书

一种用于治疗酒渣鼻的中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属于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酒渣鼻的中药。
背景技术
酒渣鼻是发生于面部中央和鼻部红赤,并伴有局部组织增生肥厚的皮肤病。多见于中年男女,其临床特征为:颜面中央部、鼻部潮红、丘疹、脓疱,并伴有局部毛细血管扩张,皮脂腺和结缔组织增生。中医称本病为“酒渣鼻”,其基本病机为肺热胃火上攻,血淤成齄。
临床上治疗酒渣鼻较为棘手,一般的治疗只是西药输液或口服成药,达不到治疗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一种见效快,疗效好,无副作用的药物。
本发明的药物是由以下重量的中药为原料制备而成的。
生石膏30g  栀子10g  银花15克  生地10克  川芎10克  黄芩10克  枇杷叶15克  桑白皮10克
陈皮10克  红花10克  桃仁10克  赤芍10克  甘草10克
可以将上述药物制成药剂学上的任何一种内服剂型,本发明优选的剂型是汤剂。
本发明是将上述药物第一剂加700毫升水煎至200毫升,第二剂加500毫升水煎至200毫升。
使用方法是将煎好的汤剂口服,每日两次,早晚空服。
中医认为:酒渣鼻应以泻肺清热、凉血活血化淤为治疗原则。方中黄芩、枇杷叶、桑白皮、栀子、银花泻肺清热;生地、川芎、红花、桃仁、赤芍凉血活血化淤;生石膏清泻胃火;甘草调和诸药。上述药物配伍使用,协同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本发明的药物见效快,疗效好,对酒渣鼻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为进一步证明本发明的药物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选择80位患者进行临床观察,80例患者中男性45例,女性35例,全部使用本发明药物进行治疗,每日两次,早晚空服。
疗效标准:显效:鼻部潮红、丘疹、脓疱、局部毛细血管扩张症状消失;有效:鼻部潮红、丘疹、脓疱、局部毛细血管扩张症状减轻或消失;无效:无明显变化。
表1   治疗后疗效统计结果  

患者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男性4528(62.2)13(28.9)4(8.9)41(91.1)女性3520(57.1)14(40)1(2.9)34(97.1)总计8048(60)27(33.7)5(6.3)75(93.4)

    具体实施方式
生石膏30g  栀子10g  银花15克  生地10克  川芎10克  黄芩10克  枇杷叶15克  桑白皮10克
陈皮10克  红花10克  桃仁10克  赤芍10克  甘草10克
本发明是将上述药物第一剂用700毫升水煎至200毫升,第二剂用500毫升水煎至200毫升,每日两次,早晚空服。

一种用于治疗酒渣鼻的中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一种用于治疗酒渣鼻的中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一种用于治疗酒渣鼻的中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种用于治疗酒渣鼻的中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用于治疗酒渣鼻的中药.pdf(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89227A43申请公布日20141210CN104189227A21申请号201410358379322申请日20140726A61K36/804200601A61P17/00200601A61K33/0620060171申请人贺珍地址036900山西省朔州市山阴县西环路贺珍诊所72发明人贺珍74专利代理机构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4110代理人郑晋周54发明名称一种用于治疗酒渣鼻的中药57摘要一种用于治疗酒渣鼻的中药,是由下列药物制备而成的生石膏、栀子、银花、生地、川芎、黄芩、枇杷叶、桑白皮、陈皮、红花、桃仁、赤芍、甘草,将上述药物第一剂加700毫。

2、升水煎至200毫升,第二剂加500毫升水煎至200毫升,每日两次,早晚空服。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89227ACN104189227A1/1页21一种用于治疗酒渣鼻的中药,是由以下重量的药物制成的生石膏30G栀子10G银花15克生地10克川芎10克黄芩10克枇杷叶15克桑白皮10克陈皮10克红花10克桃仁10克赤芍10克甘草10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治疗酒渣鼻的中药,其特征是将所述药物混合后煎成汤剂口服。权利要求书CN104189227A1/1页3一种用于治疗酒渣鼻的中药。

3、0001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属于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酒渣鼻的中药。0002背景技术酒渣鼻是发生于面部中央和鼻部红赤,并伴有局部组织增生肥厚的皮肤病。多见于中年男女,其临床特征为颜面中央部、鼻部潮红、丘疹、脓疱,并伴有局部毛细血管扩张,皮脂腺和结缔组织增生。中医称本病为“酒渣鼻”,其基本病机为肺热胃火上攻,血淤成齄。0003临床上治疗酒渣鼻较为棘手,一般的治疗只是西药输液或口服成药,达不到治疗的目的。0004发明内容本发明是一种见效快,疗效好,无副作用的药物。0005本发明的药物是由以下重量的中药为原料制备而成的。0006生石膏30G栀子10G银花15克生地10克川芎10克。

4、黄芩10克枇杷叶15克桑白皮10克陈皮10克红花10克桃仁10克赤芍10克甘草10克可以将上述药物制成药剂学上的任何一种内服剂型,本发明优选的剂型是汤剂。0007本发明是将上述药物第一剂加700毫升水煎至200毫升,第二剂加500毫升水煎至200毫升。0008使用方法是将煎好的汤剂口服,每日两次,早晚空服。0009中医认为酒渣鼻应以泻肺清热、凉血活血化淤为治疗原则。方中黄芩、枇杷叶、桑白皮、栀子、银花泻肺清热;生地、川芎、红花、桃仁、赤芍凉血活血化淤;生石膏清泻胃火;甘草调和诸药。上述药物配伍使用,协同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0010本发明的药物见效快,疗效好,对酒渣鼻有很好的治疗效果。00。

5、11为进一步证明本发明的药物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选择80位患者进行临床观察,80例患者中男性45例,女性35例,全部使用本发明药物进行治疗,每日两次,早晚空服。0012疗效标准显效鼻部潮红、丘疹、脓疱、局部毛细血管扩张症状消失;有效鼻部潮红、丘疹、脓疱、局部毛细血管扩张症状减轻或消失;无效无明显变化。0013表1治疗后疗效统计结果患者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男性4528(622)13(289)4(89)41(911)女性3520(571)14(40)1(29)34(971)总计8048(60)27(337)5(63)75(934)具体实施方式生石膏30G栀子10G银花15克生地10克川芎10克黄芩10克枇杷叶15克桑白皮10克陈皮10克红花10克桃仁10克赤芍10克甘草10克本发明是将上述药物第一剂用700毫升水煎至200毫升,第二剂用500毫升水煎至200毫升,每日两次,早晚空服。说明书CN104189227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