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板通孔模板装置.pdf

上传人:32 文档编号:202437 上传时间:2018-02-02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442.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533803.5

申请日:

2010.11.04

公开号:

CN102086697A

公开日:

2011.06.08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E04G 15/06申请公布日:20110608|||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4G 15/06申请日:20101104|||公开

IPC分类号:

E04G15/06

主分类号:

E04G15/06

申请人: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

谢彦波; 夏廷; 张玮

地址: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新南一路TCL大厦A座7F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广东国晖律师事务所 44266

代理人:

欧阳启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楼板通孔模板装置,用于楼板建筑中,其包括:一成型筒、一第一盖板件、一第二盖板件及若干个固定件。所述成型筒具有一筒壁界定一中空通道、一第一开口及一第二开口。所述第一盖板件及第二盖板件分别设置于所述成型筒的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所述若干个固定件贯穿所述成型筒的中空通道内且通过所述第一盖板件及第二盖板件上形成的若干对应固定孔,分别固定于第一盖板件及第二盖板件上,其中所述第一盖板件上若干对应固定孔的分布位置或所述第二盖板件上若干对应固定孔的分布位置共同定义出至少一个平面。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楼板通孔模板装置,用于楼板建筑,包括:一成型筒,具有一筒壁界定一中空通道、一第一开口及一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通过所述中空通道相互连通;一第一盖板件,设置于所述成型筒的第一开口;一第二盖板件,设置于所述成型筒的第二开口;以及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板通孔模板装置还包括:若干个固定件,贯穿所述成型筒的中空通道内且通过所述第一盖板件及第二盖板件上形成的若干对应固定孔,分别固定于第一盖板件及第二盖板件上,其中所述第一盖板件上若干对应固定孔的分布位置或所述第二盖板件上若干对应固定孔的分布位置共同定义出至少一个平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板通孔模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对应固定孔的分布位置共同定义的平面是一多边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楼板通孔模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边形为一等边多边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板通孔模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若干固定件的两相对末端形成外螺纹且每一末端的外螺纹用于匹配一对应螺帽,其中每一固定件的两相对末端分别贯穿第一盖板件及第二盖板件的对应固定孔,通过对应螺帽的螺固,让所述若干固定件的两相对末端分别固定于第一盖板件及第二盖板件的若干对应固定孔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板通孔模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板件具有一支撑架及一位于所述支撑架上的遮蔽板。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楼板通孔模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板件及第二盖板件的若干对应固定孔包括分布于所述遮蔽板上的若干第一固定孔、分布于支撑架上并对应所述遮蔽板上若干第一固定孔的位置的若干第二固定孔,以及分布于第二盖板件上的若干第三固定孔。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楼板通孔模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板还包括一中心凹陷部及一环绕所述中心凹陷部的外环片,其中所述若干第一固定孔分布于遮蔽板的外环片或中心凹陷部上。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楼板通孔模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外环片界定的面积大于所述中心凹陷部的底部界定的面积。9.根据权利要求6述的楼板通孔模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还包括一环形部、一座部及若干条突肋,所述若干条突肋分别径向连接所述环形部及座部,且所述座部用于支撑所述遮蔽板,其中所述若干第二固定孔分布于支撑架的座部或若干突肋上。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楼板通孔模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部围绕并界定出一中间面积,且所述遮蔽板占所述中间面积的20%以上。

说明书

楼板通孔模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楼板通孔模板装置,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高度耐冲力的板通孔模板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大型建筑物如厂房建筑中,需要运用一种通孔成型装置或模板装置事先预留出每一个通孔需要的空间,之后浇筑混凝土至这通孔成型装置或模板装置的周围,待混凝土凝固后,除形成每一层的混凝土楼板外,也同时形成通孔以作为通风孔或供水管或线路通过之用。特别是,高级洁净厂房的工艺层和下回风夹层之间的混凝土楼板需要开设通孔通风,除了要加厚混凝土楼板厚度以提高厂房楼板的承重力外,同时还要保有较大的通风量,因此要求混凝土楼板通孔的孔长度较长,孔径较大。但是通孔的孔长度变长,将使通孔成型装置或模板装置对应混凝土冲击的受力面积变得更广。

一些现有技术如日本实用新型的实开平5-32586、特开平11-81663及特开2000-145142皆已提供各式通孔成型装置或模板装置,其主要结构大多具有一上盖、一下盖、一中空的直立筒及单支固定件。以图1所示的日本特开2000-145142发明专利为例说明如下:中空的直立筒5具有上开口及下开口连通其中空的空间,且其下盖2及上盖4的中间位置皆形成一开孔或内螺孔。组装时,所述单支固定件3可以被收容于直立筒5的中空空间内,上盖4用于覆盖直立筒5的上开口,下盖2用于覆盖直立筒5的下开口,接着利用固定件3末端的螺纹及/或一外加的螺帽,使固定件3的两相对末端分别上下锁固至上盖4及下盖2,让下盖2、上盖4及直立筒5三者结合成一体,且所述通孔成型装置或模板装置仅仅通过其下盖2或单一固定件3末端以竖直方向连接混凝土楼板的一水平方向的建筑模板。但是在实际的施工中,当浇筑混凝土时,因为混凝土对通孔成型装置或模板装置的冲击力主要沿着水平方向,如果通孔成型装置或模板装置没有十分牢固的固定在混凝土楼板的水平方向的建筑模板上,浇筑混凝土的冲击力很容易使通孔成型装置或模板装置倾斜或变形,相对使凝固成型后的混凝土楼板的通孔跟着变形或被破坏。另外,因为上下盖4、2仅仅通过单一支固定件分别螺固于所述上下盖4、2的中心固定点,使上下盖4、2受到压力易产生形变或歪斜而沿着直立筒5的筒壁方向滑动,进而使得直立筒5变形及倾斜。再者,当混凝土楼板成型之后,上述现有技术的通孔成型装置或模板装置的上盖、下盖及固定件皆会拆除去掉,仅留下直立筒在混凝土楼板的通孔内,使直立筒筒壁和混凝土楼板通孔孔壁外围间形成一环形缝隙曝露在外,而易积尘土或通孔孔壁易受外力产生应变破坏,且施工中的混凝土楼板可能会产生压力挤压直立筒。

有鉴于此,需要发展一种可以强化整体结构的通孔模板装置,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前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楼板通孔模板装置,通过若干固定件的固定位置组成一共平面排列,强化其整体结构,因此在混凝土楼板通孔的成型过程中,可以提供一高度的耐冲力,防止楼板通孔模板装置变形或倾斜。

为达到前述发明目的,本发明之一较佳实施例提供一种楼板通孔模板装置,用于楼板建筑中,其主要结构包括:一成型筒、一第一盖板件、一第二盖板件及若干个固定件。

所述成型筒,具有一筒壁界定一中空通道、一第一开口及一第二开口,其中所述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通过所述中空通道相互连通。

所述第一盖板件,用于设置于所述成型筒的第一开口上,且具有一支撑架及一位于所述支撑架上的遮蔽板,其中所述遮蔽板还包括一中心凹陷部及一环绕所述中心凹陷部的外环片,且所述外环片界定的面积大于所述中心凹陷部的底部界定的面积。所述支撑架还包括一环形部、一座部及若干条突肋,所述若干条突肋两端分别径向连接所述环形部及座部,且所述座部用于支撑所述遮蔽板。所述环形部围绕并界定出一中间面积,且所述遮蔽板占所述中间面积的20%至100%间。

所述第一盖板件上形成若干对应固定孔,其包括:分布于遮蔽板的外环片或中心凹陷部上的若干第一固定孔且所述若干第一固定孔的分布位置共同定义出一个第一平面,以及分布于支撑架的座部或若干突肋上的若干第二固定孔以对应所述遮蔽板的若干第一固定孔的分布位置且所述若干第二固定孔的分布位置共同定义出一个第二平面。

所述第二盖板件,用于设置于所述成型筒的第二开口上且形成若干对应固定孔包括分布于第二盖板件上的若干第三固定孔且若干第三固定孔的分布位置共同定义出一个第三平面。

若干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孔及第三固定孔的分布位置分别定义的第一平面、第二平面及第三平面皆为一多边形,例如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等。于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多边形为一等边多边形,例如等边三角形、等边四边形及等边五边形等。

所述若干个固定件,贯穿所述成型筒的中空通道内,且每一固定件的两相对末端形成外螺纹且每一末端的外螺纹用于匹配一对应螺帽,其中每一固定件的两相对末端分别贯穿第一盖板件及第二盖板件的所述若干第一固定孔、若干第二固定孔及若干第三固定孔,再通过对应螺帽的螺固,让所述若干固定件的两相对末端分别固定于第一盖板件及第二盖板件的若干对应固定孔上。通过若干固定件的相对末端与若干第一固定孔、若干第二固定孔及若干第三固定孔的固定,所述若干固定件的若干固定位置可在第一盖板件的遮蔽板及支撑架、及第二盖板件的第一平面、第二平面及第三平面的每一层平面中分别构成一共平面排列,形成多层次的多点固定,因此可以强化其整体结构,在混凝土楼板通孔的成型过程中,可以提供一高度的耐冲力,特别是提供楼板通孔模板装置一水平方向的牢固结合,防止楼板通孔模板装置变形或倾斜。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内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绘示一种现有楼板通孔模板装置的剖视图。

图2绘示依据本发明一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楼板通孔模板装置由上往下的零件爆炸图。

图3绘示依据本发明一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楼板通孔模板装置由下往上的零件爆炸图。

图4绘示依据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楼板通孔模板装置的上视组合图。

图5绘示依据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楼板通孔模板装置的下视组合图。

图6绘示依据图4的楼板通孔模板装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通过所附图式与下面的说明作详细描述,在不同的图式中,相同的组件符号表示相同或相似的组件。

图2及3绘示依据本发明一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楼板通孔模板装置10,用于混凝土结构的楼板建筑中,其主要结构包括:一成型筒100、一第一盖板件110、一第二盖板件120及三支固定件130。

所述成型筒100利用各种金属或塑料材料制成,用于事先埋入楼板建筑中,再通过浇筑混凝土至成型筒100周围,待混凝土凝固后即形成一需要的通孔,这通孔可作为通风孔或供水管或线路通过之用。所述成型筒100具有一筒壁102且所述筒壁102界定一中空通道104、一第一开口106及一第二开口108,所述第一开口106及第二开口108分别位于所述成型筒100的两相对末端并通过所述通道104相互连通。

所述第一盖板件110,用于设置于所述成型筒100的第一开口106上且具有一支撑架112及一位于所述支撑架112上的遮蔽板118。

所述遮蔽板118为一体制成的金属圆板,包括一位于遮蔽板118中心的第一中心凹陷部1182,以及一围绕所述第一中心凹陷部1182圆周的环形第一外环片1184,其中所述第一中心凹陷部1182具有一平坦底部1186低于第一外环片1184的板面进而形成一高度差,且所述底部1186的中心形成一十字形突条以强化所述遮蔽板118结构。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外环片1184围绕界定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中心凹陷部1182的底部1186界定的面积,以扩大遮蔽板118与所述若干个固定件130的固定区域,因此所述遮蔽板118的第一外环片1184上形成三个第一固定孔1188(如贯孔或内螺孔),且所述三个第一固定孔1188在第一外环片1184上的分布位置可以共同定义出一个第一平面“P1”(如图2中的虚线表示)。

于另一实施例中,所述三个第一固定孔1188是分布于遮蔽板118的第一中心凹陷部1182上,且所述三个第一固定孔1188位在第一中心凹陷部1182的分布位置共同定义出一个第一平面“P1”。

所述支撑架112采用一体形成的弹性材质如可射出成型的塑料制成,包括一环形部1220、一座部1222及若干条突肋1228,其中所述环形部1220位于支撑架112的最外围处,由一环形竖直壁及一环形水平壁组成,且所述环形竖直壁及环形水平壁间界定出一具有“L”形横切面的环形道1221(如图3所示)。所述座部1222位于支撑架112的中心,用于收容并支撑所述遮蔽板118,其包括一位于座部1222中心且呈现圆形的第二中心凹陷部1224,以及一围绕所述第二中心凹陷部1224圆周的环形第二外环片1225。所述座部1222的第二外环片1225及第二中心凹陷部1224的尺寸及形状皆可与所述遮蔽板118的第一外环片1184及第一中心凹陷部1182相配合,例如第二中心凹陷部1224同样具有一平坦底部1226低于第二外环片1225的板面进而形成一高度差,且这高度差相同于所述遮蔽板118的第一中心凹陷部1182的底部1186的高度差,使所述遮蔽板118的第一中心凹陷部1182可完全被容置于支撑架112的第二中心凹陷部1224中。

如图2及图3所示,若干条突肋1228间以空间分隔且每一条突肋1228的一端径向连接上述环形部1220的环形竖直壁及环形水平壁,另一相对端则反向连接所述座部1222的第二外环片1225及第二中心凹陷部1224的底部1226边缘,因此所述若干突肋1228可强化环形部1220的水平向结构,特别是当所述支撑架112设置于成型筒100的第一开口106上时,通过若干突肋1228可以防止成型筒100变形。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112的环形部1220围绕并界定出一中间面积,其中所述遮蔽板118占所述中间面积的20%至100%间,以扩大遮蔽板118与所述若干个固定件130间的固定区域,其中所述支撑架112的第二外环片1225上形成三个第二固定孔1229(如贯孔或内螺孔)以分别对应遮蔽板118的三个第一固定孔1188的分布位置,且所述三个第二固定孔1229在第二外环片1225上的分布位置可以共同定义出一个第二平面“P2”(如图2中的虚线表示)。

于另一实施例中,所述三个第二固定孔1229是分布于支撑架112的第二中心凹陷部1224上以分别对应所述遮蔽板118的三个第一固定孔1188的分布位置,且所述三个第二固定孔1229位在第二中心凹陷部1224的分布位置共同定义出一个第二平面“P2”。

于另一实施例中,若所述座部1222的第二外环片1225的尺寸小于所述遮蔽板118的第一外环片1184,所述三个第二固定孔1229可以分布于支撑架112的若干突肋1228上以分别对应所述遮蔽板118的三个第一固定孔1188的分布位置,且所述三个第二固定孔1229的分布位置共同定义出一个第二平面“P2”。

所述第二盖板件120,用于设置于所述成型筒100的第二开口108上,且形成三个第三固定孔1209(如贯孔或内螺孔)分布于第二盖板件120上且所述三个第三固定孔1209的分布位置共同定义出一个第三平面“P3”。

于本实施例中,上述所述三个第一固定孔1188、所述三个第二固定孔1229及所述三个第三固定孔1209的分布位置定义的第一平面“P1”、第二平面“P2”及第三平面“P3”皆形成一多边形如三角形,且所述三个平面“P1”、“P2”及“P3”构成的多边形尺寸及形状皆相同或类似。

于另一实施例中,所述若干第一固定孔1188、若干第二固定孔1229及若干第三固定孔1209的分布位置定义的第一平面“P1”、第二平面“P2”及第三平面“P3”亦可组成四边形、五边形或五边形以上。

于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多边形可为一种等边多边形,例如等边三角形、等边四边形及等边五边形或等边五边形以上。

所述三支长杆状的固定件130,用于贯穿所述成型筒100的中空通道104内,且每一固定件130的两相对末端分别形成一外螺纹以延伸至成型筒100的第一开口106及第二开口108外,且每一末端的外螺纹用于匹配一对应螺帽160。

在组合楼板通孔模板装置10时,如图4及图6所示,每一支固定件130的其中一末端向上依序贯穿第一盖板件110的遮蔽板118的对应第一固定孔1188及支撑架112的对应第二固定孔1229,使遮蔽板118恰好置放于支撑架112的座部1222中心上方且所述支撑架112置于成型筒100的第一开口106上,其中支撑架112的环形部1220的环形道1221套设于成型筒100的筒壁102上方。再通过所述固定件130末端与对应螺帽160间的螺固,使所述固定件130末端固定于第一盖板件110的若干对应固定孔1188、1229上。另外,如图5及图6所示,所述固定件130的另一相对末端向下贯穿第二盖板件120的对应第三固定孔1209,使所述第二盖板件120设置于成型筒100的第二开口108上,再通过所述固定件130的另一相对末端与对应螺帽160间的螺固,使所述固定件130的另一相对末端固定于第二盖板件120的对应固定孔1209上。组合结果如图6所示,第一盖板件110的遮蔽板118及支撑架112、第二盖板件120及成型筒100可以牢固地结合在一起。

如图6所示,通过所述三支固定件130的相对末端在所述三个第一固定孔1188、第二固定孔1229及第三固定孔1209的固定,所述三支固定件130的若干固定位置可在第一盖板件110的第一平面“P1”及第二平面“P2”与第二盖板件120的第三平面“P3”的每一层平面中皆构成一共平面排列,形成多层次的多点固定,因此可以强化其整体结构,在混凝土楼板通孔的成型过程中,可以提供一高度的耐冲力,特别是提供楼板通孔模板装置10一水平方向的牢固结合,防止楼板通孔模板装置10变形或倾斜。

于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130不限于三支,可配合若干第一固定孔1188、若干第二固定孔1229及若干第三固定孔1209分布位置定义的多边形第一平面“P1”、多边形第二平面“P2”及多边形第三平面“P3”而使用三支以上的固定件130。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楼板通孔模板装置可在混凝土楼板通孔的成型过程中,提供一高度的耐冲力,特别是在水平方向上浇筑混凝土的冲击力,防止楼板通孔模板装置变形或倾斜。

楼板通孔模板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楼板通孔模板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楼板通孔模板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楼板通孔模板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楼板通孔模板装置.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086697A43申请公布日20110608CN102086697ACN102086697A21申请号201010533803522申请日20101104E04G15/0620060171申请人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地址518057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新南一路TCL大厦A座7F72发明人谢彦波夏廷张玮74专利代理机构广东国晖律师事务所44266代理人欧阳启明54发明名称楼板通孔模板装置57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楼板通孔模板装置,用于楼板建筑中,其包括一成型筒、一第一盖板件、一第二盖板件及若干个固定件。所述成型筒具有一筒壁界定一中空通道、一第一开口及一第二开口。所述第一盖。

2、板件及第二盖板件分别设置于所述成型筒的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所述若干个固定件贯穿所述成型筒的中空通道内且通过所述第一盖板件及第二盖板件上形成的若干对应固定孔,分别固定于第一盖板件及第二盖板件上,其中所述第一盖板件上若干对应固定孔的分布位置或所述第二盖板件上若干对应固定孔的分布位置共同定义出至少一个平面。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附图5页CN102086702A1/1页21一种楼板通孔模板装置,用于楼板建筑,包括一成型筒,具有一筒壁界定一中空通道、一第一开口及一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通过所述中空通道相互连通;一第一盖板件,设置于。

3、所述成型筒的第一开口;一第二盖板件,设置于所述成型筒的第二开口;以及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板通孔模板装置还包括若干个固定件,贯穿所述成型筒的中空通道内且通过所述第一盖板件及第二盖板件上形成的若干对应固定孔,分别固定于第一盖板件及第二盖板件上,其中所述第一盖板件上若干对应固定孔的分布位置或所述第二盖板件上若干对应固定孔的分布位置共同定义出至少一个平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板通孔模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对应固定孔的分布位置共同定义的平面是一多边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楼板通孔模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边形为一等边多边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板通孔模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若干固定。

4、件的两相对末端形成外螺纹且每一末端的外螺纹用于匹配一对应螺帽,其中每一固定件的两相对末端分别贯穿第一盖板件及第二盖板件的对应固定孔,通过对应螺帽的螺固,让所述若干固定件的两相对末端分别固定于第一盖板件及第二盖板件的若干对应固定孔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板通孔模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板件具有一支撑架及一位于所述支撑架上的遮蔽板。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楼板通孔模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板件及第二盖板件的若干对应固定孔包括分布于所述遮蔽板上的若干第一固定孔、分布于支撑架上并对应所述遮蔽板上若干第一固定孔的位置的若干第二固定孔,以及分布于第二盖板件上的若干第三固定孔。7根据权利要求6。

5、所述的楼板通孔模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板还包括一中心凹陷部及一环绕所述中心凹陷部的外环片,其中所述若干第一固定孔分布于遮蔽板的外环片或中心凹陷部上。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楼板通孔模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外环片界定的面积大于所述中心凹陷部的底部界定的面积。9根据权利要求6述的楼板通孔模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还包括一环形部、一座部及若干条突肋,所述若干条突肋分别径向连接所述环形部及座部,且所述座部用于支撑所述遮蔽板,其中所述若干第二固定孔分布于支撑架的座部或若干突肋上。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楼板通孔模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部围绕并界定出一中间面积,且所述遮蔽板占所述中间。

6、面积的20以上。权利要求书CN102086697ACN102086702A1/5页3楼板通孔模板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楼板通孔模板装置,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高度耐冲力的板通孔模板装置。背景技术0002现有的大型建筑物如厂房建筑中,需要运用一种通孔成型装置或模板装置事先预留出每一个通孔需要的空间,之后浇筑混凝土至这通孔成型装置或模板装置的周围,待混凝土凝固后,除形成每一层的混凝土楼板外,也同时形成通孔以作为通风孔或供水管或线路通过之用。特别是,高级洁净厂房的工艺层和下回风夹层之间的混凝土楼板需要开设通孔通风,除了要加厚混凝土楼板厚度以提高厂房楼板的承重力外,同时还要保有较大的通风量,。

7、因此要求混凝土楼板通孔的孔长度较长,孔径较大。但是通孔的孔长度变长,将使通孔成型装置或模板装置对应混凝土冲击的受力面积变得更广。0003一些现有技术如日本实用新型的实开平532586、特开平1181663及特开2000145142皆已提供各式通孔成型装置或模板装置,其主要结构大多具有一上盖、一下盖、一中空的直立筒及单支固定件。以图1所示的日本特开2000145142发明专利为例说明如下中空的直立筒5具有上开口及下开口连通其中空的空间,且其下盖2及上盖4的中间位置皆形成一开孔或内螺孔。组装时,所述单支固定件3可以被收容于直立筒5的中空空间内,上盖4用于覆盖直立筒5的上开口,下盖2用于覆盖直立筒5。

8、的下开口,接着利用固定件3末端的螺纹及/或一外加的螺帽,使固定件3的两相对末端分别上下锁固至上盖4及下盖2,让下盖2、上盖4及直立筒5三者结合成一体,且所述通孔成型装置或模板装置仅仅通过其下盖2或单一固定件3末端以竖直方向连接混凝土楼板的一水平方向的建筑模板。但是在实际的施工中,当浇筑混凝土时,因为混凝土对通孔成型装置或模板装置的冲击力主要沿着水平方向,如果通孔成型装置或模板装置没有十分牢固的固定在混凝土楼板的水平方向的建筑模板上,浇筑混凝土的冲击力很容易使通孔成型装置或模板装置倾斜或变形,相对使凝固成型后的混凝土楼板的通孔跟着变形或被破坏。另外,因为上下盖4、2仅仅通过单一支固定件分别螺固于。

9、所述上下盖4、2的中心固定点,使上下盖4、2受到压力易产生形变或歪斜而沿着直立筒5的筒壁方向滑动,进而使得直立筒5变形及倾斜。再者,当混凝土楼板成型之后,上述现有技术的通孔成型装置或模板装置的上盖、下盖及固定件皆会拆除去掉,仅留下直立筒在混凝土楼板的通孔内,使直立筒筒壁和混凝土楼板通孔孔壁外围间形成一环形缝隙曝露在外,而易积尘土或通孔孔壁易受外力产生应变破坏,且施工中的混凝土楼板可能会产生压力挤压直立筒。0004有鉴于此,需要发展一种可以强化整体结构的通孔模板装置,以解决上述的问题。发明内容0005为解决前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楼板通孔模板装置,通过若干固定件。

10、的固定位置组成一共平面排列,强化其整体结构,因此在混凝说明书CN102086697ACN102086702A2/5页4土楼板通孔的成型过程中,可以提供一高度的耐冲力,防止楼板通孔模板装置变形或倾斜。0006为达到前述发明目的,本发明之一较佳实施例提供一种楼板通孔模板装置,用于楼板建筑中,其主要结构包括一成型筒、一第一盖板件、一第二盖板件及若干个固定件。0007所述成型筒,具有一筒壁界定一中空通道、一第一开口及一第二开口,其中所述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通过所述中空通道相互连通。0008所述第一盖板件,用于设置于所述成型筒的第一开口上,且具有一支撑架及一位于所述支撑架上的遮蔽板,其中所述遮蔽板还包括一。

11、中心凹陷部及一环绕所述中心凹陷部的外环片,且所述外环片界定的面积大于所述中心凹陷部的底部界定的面积。所述支撑架还包括一环形部、一座部及若干条突肋,所述若干条突肋两端分别径向连接所述环形部及座部,且所述座部用于支撑所述遮蔽板。所述环形部围绕并界定出一中间面积,且所述遮蔽板占所述中间面积的20至100间。0009所述第一盖板件上形成若干对应固定孔,其包括分布于遮蔽板的外环片或中心凹陷部上的若干第一固定孔且所述若干第一固定孔的分布位置共同定义出一个第一平面,以及分布于支撑架的座部或若干突肋上的若干第二固定孔以对应所述遮蔽板的若干第一固定孔的分布位置且所述若干第二固定孔的分布位置共同定义出一个第二平面。

12、。0010所述第二盖板件,用于设置于所述成型筒的第二开口上且形成若干对应固定孔包括分布于第二盖板件上的若干第三固定孔且若干第三固定孔的分布位置共同定义出一个第三平面。0011若干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孔及第三固定孔的分布位置分别定义的第一平面、第二平面及第三平面皆为一多边形,例如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等。于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多边形为一等边多边形,例如等边三角形、等边四边形及等边五边形等。0012所述若干个固定件,贯穿所述成型筒的中空通道内,且每一固定件的两相对末端形成外螺纹且每一末端的外螺纹用于匹配一对应螺帽,其中每一固定件的两相对末端分别贯穿第一盖板件及第二盖板件的所述若干第一固定孔、若干第二。

13、固定孔及若干第三固定孔,再通过对应螺帽的螺固,让所述若干固定件的两相对末端分别固定于第一盖板件及第二盖板件的若干对应固定孔上。通过若干固定件的相对末端与若干第一固定孔、若干第二固定孔及若干第三固定孔的固定,所述若干固定件的若干固定位置可在第一盖板件的遮蔽板及支撑架、及第二盖板件的第一平面、第二平面及第三平面的每一层平面中分别构成一共平面排列,形成多层次的多点固定,因此可以强化其整体结构,在混凝土楼板通孔的成型过程中,可以提供一高度的耐冲力,特别是提供楼板通孔模板装置一水平方向的牢固结合,防止楼板通孔模板装置变形或倾斜。0013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内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

14、,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0014图1绘示一种现有楼板通孔模板装置的剖视图。0015图2绘示依据本发明一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楼板通孔模板装置由上往下的零件爆炸图。0016图3绘示依据本发明一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楼板通孔模板装置由下往上的零件爆说明书CN102086697ACN102086702A3/5页5炸图。0017图4绘示依据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楼板通孔模板装置的上视组合图。0018图5绘示依据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楼板通孔模板装置的下视组合图。0019图6绘示依据图4的楼板通孔模板装置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0020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通过所附图式与下面的说明作详细描述,在不同的图式中,相同的组件符。

15、号表示相同或相似的组件。0021图2及3绘示依据本发明一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楼板通孔模板装置10,用于混凝土结构的楼板建筑中,其主要结构包括一成型筒100、一第一盖板件110、一第二盖板件120及三支固定件130。0022所述成型筒100利用各种金属或塑料材料制成,用于事先埋入楼板建筑中,再通过浇筑混凝土至成型筒100周围,待混凝土凝固后即形成一需要的通孔,这通孔可作为通风孔或供水管或线路通过之用。所述成型筒100具有一筒壁102且所述筒壁102界定一中空通道104、一第一开口106及一第二开口108,所述第一开口106及第二开口108分别位于所述成型筒100的两相对末端并通过所述通道104相。

16、互连通。0023所述第一盖板件110,用于设置于所述成型筒100的第一开口106上且具有一支撑架112及一位于所述支撑架112上的遮蔽板118。0024所述遮蔽板118为一体制成的金属圆板,包括一位于遮蔽板118中心的第一中心凹陷部1182,以及一围绕所述第一中心凹陷部1182圆周的环形第一外环片1184,其中所述第一中心凹陷部1182具有一平坦底部1186低于第一外环片1184的板面进而形成一高度差,且所述底部1186的中心形成一十字形突条以强化所述遮蔽板118结构。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外环片1184围绕界定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中心凹陷部1182的底部1186界定的面积,以扩大遮蔽板118与。

17、所述若干个固定件130的固定区域,因此所述遮蔽板118的第一外环片1184上形成三个第一固定孔1188如贯孔或内螺孔,且所述三个第一固定孔1188在第一外环片1184上的分布位置可以共同定义出一个第一平面“P1”如图2中的虚线表示。0025于另一实施例中,所述三个第一固定孔1188是分布于遮蔽板118的第一中心凹陷部1182上,且所述三个第一固定孔1188位在第一中心凹陷部1182的分布位置共同定义出一个第一平面“P1”。0026所述支撑架112采用一体形成的弹性材质如可射出成型的塑料制成,包括一环形部1220、一座部1222及若干条突肋1228,其中所述环形部1220位于支撑架112的最外围。

18、处,由一环形竖直壁及一环形水平壁组成,且所述环形竖直壁及环形水平壁间界定出一具有“L”形横切面的环形道1221如图3所示。所述座部1222位于支撑架112的中心,用于收容并支撑所述遮蔽板118,其包括一位于座部1222中心且呈现圆形的第二中心凹陷部1224,以及一围绕所述第二中心凹陷部1224圆周的环形第二外环片1225。所述座部1222的第二外环片1225及第二中心凹陷部1224的尺寸及形状皆可与所述遮蔽板118的第一外环片1184及第一中心凹陷部1182相配合,例如第二中心凹陷部1224同样具有一平坦底部1226低于第二外环片1225的板面进而形成一高度差,且这高度差相同于所述遮蔽板118。

19、的说明书CN102086697ACN102086702A4/5页6第一中心凹陷部1182的底部1186的高度差,使所述遮蔽板118的第一中心凹陷部1182可完全被容置于支撑架112的第二中心凹陷部1224中。0027如图2及图3所示,若干条突肋1228间以空间分隔且每一条突肋1228的一端径向连接上述环形部1220的环形竖直壁及环形水平壁,另一相对端则反向连接所述座部1222的第二外环片1225及第二中心凹陷部1224的底部1226边缘,因此所述若干突肋1228可强化环形部1220的水平向结构,特别是当所述支撑架112设置于成型筒100的第一开口106上时,通过若干突肋1228可以防止成型筒1。

20、00变形。0028于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112的环形部1220围绕并界定出一中间面积,其中所述遮蔽板118占所述中间面积的20至100间,以扩大遮蔽板118与所述若干个固定件130间的固定区域,其中所述支撑架112的第二外环片1225上形成三个第二固定孔1229如贯孔或内螺孔以分别对应遮蔽板118的三个第一固定孔1188的分布位置,且所述三个第二固定孔1229在第二外环片1225上的分布位置可以共同定义出一个第二平面“P2”如图2中的虚线表示。0029于另一实施例中,所述三个第二固定孔1229是分布于支撑架112的第二中心凹陷部1224上以分别对应所述遮蔽板118的三个第一固定孔1188的分。

21、布位置,且所述三个第二固定孔1229位在第二中心凹陷部1224的分布位置共同定义出一个第二平面“P2”。0030于另一实施例中,若所述座部1222的第二外环片1225的尺寸小于所述遮蔽板118的第一外环片1184,所述三个第二固定孔1229可以分布于支撑架112的若干突肋1228上以分别对应所述遮蔽板118的三个第一固定孔1188的分布位置,且所述三个第二固定孔1229的分布位置共同定义出一个第二平面“P2”。0031所述第二盖板件120,用于设置于所述成型筒100的第二开口108上,且形成三个第三固定孔1209如贯孔或内螺孔分布于第二盖板件120上且所述三个第三固定孔1209的分布位置共同定。

22、义出一个第三平面“P3”。0032于本实施例中,上述所述三个第一固定孔1188、所述三个第二固定孔1229及所述三个第三固定孔1209的分布位置定义的第一平面“P1”、第二平面“P2”及第三平面“P3”皆形成一多边形如三角形,且所述三个平面“P1”、“P2”及“P3”构成的多边形尺寸及形状皆相同或类似。0033于另一实施例中,所述若干第一固定孔1188、若干第二固定孔1229及若干第三固定孔1209的分布位置定义的第一平面“P1”、第二平面“P2”及第三平面“P3”亦可组成四边形、五边形或五边形以上。0034于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多边形可为一种等边多边形,例如等边三角形、等边四边形及等边五边形或。

23、等边五边形以上。0035所述三支长杆状的固定件130,用于贯穿所述成型筒100的中空通道104内,且每一固定件130的两相对末端分别形成一外螺纹以延伸至成型筒100的第一开口106及第二开口108外,且每一末端的外螺纹用于匹配一对应螺帽160。0036在组合楼板通孔模板装置10时,如图4及图6所示,每一支固定件130的其中一末端向上依序贯穿第一盖板件110的遮蔽板118的对应第一固定孔1188及支撑架112的对应第二固定孔1229,使遮蔽板118恰好置放于支撑架112的座部1222中心上方且所述支撑架112置于成型筒100的第一开口106上,其中支撑架112的环形部1220的环形道1221说明。

24、书CN102086697ACN102086702A5/5页7套设于成型筒100的筒壁102上方。再通过所述固定件130末端与对应螺帽160间的螺固,使所述固定件130末端固定于第一盖板件110的若干对应固定孔1188、1229上。另外,如图5及图6所示,所述固定件130的另一相对末端向下贯穿第二盖板件120的对应第三固定孔1209,使所述第二盖板件120设置于成型筒100的第二开口108上,再通过所述固定件130的另一相对末端与对应螺帽160间的螺固,使所述固定件130的另一相对末端固定于第二盖板件120的对应固定孔1209上。组合结果如图6所示,第一盖板件110的遮蔽板118及支撑架112、。

25、第二盖板件120及成型筒100可以牢固地结合在一起。0037如图6所示,通过所述三支固定件130的相对末端在所述三个第一固定孔1188、第二固定孔1229及第三固定孔1209的固定,所述三支固定件130的若干固定位置可在第一盖板件110的第一平面“P1”及第二平面“P2”与第二盖板件120的第三平面“P3”的每一层平面中皆构成一共平面排列,形成多层次的多点固定,因此可以强化其整体结构,在混凝土楼板通孔的成型过程中,可以提供一高度的耐冲力,特别是提供楼板通孔模板装置10一水平方向的牢固结合,防止楼板通孔模板装置10变形或倾斜。0038于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130不限于三支,可配合若干第一固定。

26、孔1188、若干第二固定孔1229及若干第三固定孔1209分布位置定义的多边形第一平面“P1”、多边形第二平面“P2”及多边形第三平面“P3”而使用三支以上的固定件130。0039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楼板通孔模板装置可在混凝土楼板通孔的成型过程中,提供一高度的耐冲力,特别是在水平方向上浇筑混凝土的冲击力,防止楼板通孔模板装置变形或倾斜。说明书CN102086697ACN102086702A1/5页8图1说明书附图CN102086697ACN102086702A2/5页9图2说明书附图CN102086697ACN102086702A3/5页10图3说明书附图CN102086697ACN102086702A4/5页11图4图5说明书附图CN102086697ACN102086702A5/5页12图6说明书附图CN102086697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