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开门用自动关门铰链以及双向开门的门结构.pdf

上传人:大师****2 文档编号:200063 上传时间:2018-02-02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516.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80104312.4

申请日:

2009.01.28

公开号:

CN101970783A

公开日:

2011.02.0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5F 3/20申请日:20090128|||公开

IPC分类号:

E05F3/20; E05D3/08; E05D7/086; E05F1/12; E05F3/02

主分类号:

E05F3/20

申请人:

佐波有限公司

发明人:

佐波和

地址:

日本东京都

优先权:

2008.02.05 JP 2008-024822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代理人:

张雨;杨楷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是能够设置于向内外打开的双向打开式的门的、带有缓冲功能的双向开门用自动关闭铰链,其具有:气缸(2);操作杆(3),其能够转动且在纵长方向的移动被限制地安装于气缸(2)的一端;两个大致V字形的凸轮槽(33),它们对置地设置在气缸(2)内的操作杆(3)的外周面;两个球体(55),它们配设成与大致V字形的凸轮槽(33)卡合并且彼此对置;上部活塞(5),其与球体(55)卡合,并且该上部活塞(5)在气缸(2)内的沿纵长方向的移动与球体(55)相对于大致V字形的凸轮槽(33)的移动联动;压缩螺旋弹簧(4),其配设在上部活塞(5)与气缸(2)的上端部之间,并对上部活塞(5)向气缸(2)的另一端侧施力;以及流体压力缓冲机构,其利用液压对上部活塞(5)向另一端侧的移动进行缓冲。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双向开门用自动关门铰链, 其特征在于, 包括 : 气缸 ; 操作杆, 其能够转动且在纵长方向的移动被限制地安装于所述气缸的一端 ; 两个大致 V 字形的槽, 它们对置地设置在所述气缸内的操作杆的外周面 ; 两个球体, 它们配设成与所述大致 V 字形的槽卡合并且彼此对置 ; 活塞, 其与所述球体卡合, 并且该活塞在所述气缸内的沿纵长方向的移动与所述球体 相对于所述大致 V 字形的槽的移动联动 ; 压缩螺旋弹簧, 其配设在所述活塞与所述气缸的上端部之间, 并对所述活塞向所述气 缸的另一端侧施力 ; 以及 流体压力缓冲机构, 其利用液压对所述活塞向另一端侧的移动进行缓冲。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双向开门用自动关门铰链,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大致 V 字形的槽呈周状地连续形成。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双向开门用自动关门铰链,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流体压力缓冲机构中, 由底板和轴部构成另一活塞, 将该另一活塞的所述轴部 固定于所述活塞的底部, 从而将该另一活塞设置于所述活塞的下侧, 在所述活塞的底部与 所述另一活塞的底部之间设置具有流路的间隔壁, 将所述活塞的底部与所述间隔壁之间作 为第一流体室, 将所述间隔壁与所述另一活塞的底部之间作为第二流体室, 并且使流体从 第一流体室流向第二流体室的情况下的所述间隔壁的流路的隘路比流体从第二流体室流 向第一流体室的情况下的所述间隔壁的流路的隘路小。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双向开门用自动关门铰链,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气缸的底部设置空气孔, 对应于所述另一活塞的上升, 在所述另一活塞的底部 与所述气缸的底部之间形成空气贮存部, 对应于所述另一活塞的下降, 所述空气贮存部消 失。
5: 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4 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双向开门用自动关门铰链, 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体压力缓冲机构为利用油压对所述活塞的向另一端侧的移动进行缓冲的油压 缓冲机构。
6: 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4 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双向开门用自动关门铰链, 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体压力缓冲机构为利用空气压力对所述活塞的向另一端侧的移动进行缓冲的 空气压力缓冲机构。
7: 一种能够向内外开闭的双向开门的门结构, 其特征在于, 权利要求 1 至 6 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双向开门用自动关门铰链设置于门支承部或者设置 于门, 安装在所述双向开门用自动关门铰链上的支撑铰链设置于门或者设置于门支承部。

说明书


双向开门用自动关门铰链以及双向开门的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双向开门用自动关门铰链以及具有该双向开门 用自动关门铰链的双向开门的门结构。
     背景技术 以往, 公知有带缓冲功能的自动关门铰链, 其利用螺旋弹簧的回复力使打开的门 自动地向关闭的方向转动, 并且利用油压缸对关门时的冲击进行缓冲。 另外近年来, 代替油 压缸, 还提出了利用空气阻尼器进行缓冲的自动关门铰链。例如, 在专利文献 1( 日本特开 2002-303072 号公报 )、 以及专利文献 2( 日本特开 2005-113682 号公报 ) 中, 公开了使用空 气阻尼器的自动关门铰链, 其将活塞收纳配置在设置于一对叶片板的一方的气缸内, 将固 定于另一叶片板的上部的操作杆配置在气缸内, 使能够滚动地配设在活塞的预定位置并且 在内周突出的球体与形成于操作杆的下部外周的具有倾斜部的凸轮槽卡合, 使活塞对应于 球体相对于凸轮槽的倾斜部的移动而进退, 利用关门时的活塞的返回动作所产生的气缸内 的空气垫作用来对冲击进行缓冲。
     但是, 上述利用油压或者空气压力来缓冲关门时的冲击的自动关门铰链是外开式 或者内开式的单向打开的门用铰链, 其无法设置于向内外打开的双向打开式的门。 因此, 要 求能够设置于向内外打开的双向打开式的门的带有缓冲功能的自动关门铰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 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设置于向内外打开的 双向打开式的门的带缓冲功能的双向开门用自动关门铰链、 以及具有该自动关门铰链的双 向开门的门结构。
     本发明的双向开门用自动关门铰链的特征在于, 包括 : 气缸 ; 操作杆, 其能够转动 且在纵长方向的移动被限制地安装于所述气缸的一端 ; 两个大致 V 字形的槽, 它们对置地 设置在所述气缸内的操作杆的外周面 ; 两个球体, 它们配设成与所述大致 V 字形的槽卡合 并且彼此对置 ; 活塞, 其与所述球体卡合, 并且该活塞在所述气缸内的沿纵长方向的移动与 所述球体相对于所述大致 V 字形的槽的移动联动 ; 压缩螺旋弹簧, 其配设在所述活塞与所 述气缸的上端部之间, 并对所述活塞向所述气缸的另一端侧施力 ; 以及流体压力缓冲机构, 其利用液压对所述活塞向另一端侧的移动进行缓冲。
     并且, 本发明的双向开门用自动关门铰链的特征在于, 所述大致 V 字形的槽呈周 状连续地形成。
     另外, 本发明的双向开门用自动关门铰链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流体压力缓冲机构 中, 由底板和轴部构成另一活塞, 将该另一活塞的所述轴部固定于所述活塞的底部, 从而将 该另一活塞设置于所述活塞的下侧, 在所述活塞的底部与所述另一活塞的底部之间设置具 有流路的间隔壁, 将所述活塞的底部与所述间隔壁之间作为第一流体室, 将所述间隔壁与 所述另一活塞的底部之间作为第二流体室, 并且使流体从第一流体室流向第二流体室的情
     况下的所述间隔壁的流路的隘路比流体从第二流体室流向第一流体室的情况下的所述间 隔壁的流路的隘路小。
     另外, 本发明的双向开门用自动关门铰链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气缸的底部设置空 气孔, 对应于所述另一活塞的上升, 在所述另一活塞的底部与所述气缸的底部之间形成空 气贮存部, 对应于所述另一活塞的下降, 所述空气贮存部消失。
     另外, 本发明的双向开门用自动关门铰链的特征在于, 所述流体压力缓冲机构为 利用油压对所述活塞的向另一端侧的移动进行缓冲的油压缓冲机构。 通过形成为油压缓冲 机构, 能够进行更加顺畅的缓冲动作。另外, 也可以代替油而使用其他的粘性液体等。
     另外, 本发明的双向开门用自动关门铰链的特征在于, 所述流体压力缓冲机构为 利用空气压力对所述活塞的向另一端侧的移动进行缓冲的空气压力缓冲机构。 通过形成为 空气压力缓冲结构, 能够防止在使用油的情况下所产生的漏油等。
     另外, 本发明的双向开门用自动关门铰链是一种能够向内外开闭的双向开门的门 结构, 其特征在于, 本发明的双向开门用自动关门铰链设置于门支承部或者设置于门, 将安 装在所述双向开门用自动关门铰链上的支撑铰链设置于门或者设置于门支承部。 所述门支 承部例如为柱体、 门框等适当部件。 另外, 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发明中, 除了各发明和各实施方式的结构之外, 将它们的 部分结构变更为本说明书公开之外的其他结构而特定得到的构造、 或者在这些结构中追加 了本说明书公开之外的其他结构而特定得到的构造、 或者将这些部分结构在能够获得部分 作用效果的限度内删除而特定得到的上位概念化的构造都包括在本发明。
     本发明中, 在门向内侧打开的情况下, 球体相对于大致 V 字形的槽的一个倾斜部 相对地移动, 在门向外侧打开的情况下, 球体相对于大致 V 字形的槽的另一个倾斜部相对 地移动, 由此, 能够利用螺旋压缩弹簧自动地关闭能向内外开闭的双向打开门, 并且能够利 用油压或者空气压力来缓冲所述双向打开门的关门动作。另外, 由于是简单的结构, 因此, 能够容易且以低成本来进行制造, 并且能够实现小型化和设置空间的节省化。 另外, 通过使 球体与大致 V 字形的槽卡合的结构, 能够自由地设定大致 V 字形的槽的倾斜和间距, 能够自 如地适应双向打开门的打开程度等双向打开门的开闭状态。另外, 通过球体沿着大致 V 字 形的槽移动的结构, 使得球体能够以小的摩擦阻力顺畅地移动, 使活塞顺畅地行进, 从而实 现双向打开门的开闭动作的顺畅化。
     另外, 通过将大致 V 字形的槽呈周状地连续形成, 能够简化制造工序。
     另外, 通过在活塞上固定另一活塞, 并利用所述活塞和另一活塞以及间隔壁来构 成第一和第二流体室, 使流体在第一和第二流体室之间来回流动从而构成流体压力缓冲机 构, 能够在与活塞的进退动作联动的同时简单且以低成本获得缓冲机构。 另外, 通过上述结 构, 能够进行稳定性优良的冲击缓冲。
     另外, 对应于另一活塞的上升, 在所述另一活塞的底部与气缸的底部之间形成空 气贮存部, 对应于另一活塞的下降, 空气贮存部消失, 通过这样的结构, 除了能够利用所述 流体压力来缓冲冲击, 还能够利用空气垫作用来缓冲关门动作。
     附图说明
     图 1 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双向开门用自动关门铰链的与关门时对应的状态的局部纵向剖视说明图。
     图 2 是表示图 1 中的双向开门用自动关门铰链的与开门时对应的状态的局部纵向 剖视说明图。
     图 3 是表示具有图 1 中的双向开门用自动关门铰链的双向开门的门结构的部分正 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 1 和图 2 所示, 本实施方式的双向开门用自动关门铰链 1 包括 : 气缸 2 ; 操作 杆 3, 其能转动地安装于气缸 2, 并且该操作杆 3 的一部分从气缸 2 的上端侧向外侧突出 ; 压 缩螺旋弹簧 4, 其内置于气缸 2 中并且配置在操作杆 3 的外周 ; 上部活塞 5, 其内置于气缸 2 中并且配置在操作杆 3 的外周 ; 以及下部活塞 6, 其内置于气缸 2 中并且安装在上部活塞 5 的下侧。
     气缸 2 具有大致圆筒形的中空部 21, 在其内表面在前后位置分别沿上下方向形成 有凹槽 22。在气缸 2 的背面侧向左右侧方突出地一体形成有矩形的安装板 23, 通过将埋头 螺钉等贯穿插入到安装板 23 的安装孔 24 中, 能够将气缸 2 安装到柱体或者门框等上。在 气缸 2 的上端通过埋头螺钉 252 固定并安装有上部帽 25, 在上部帽 25 的中央形成有用于贯 穿插入操作杆 3 的贯穿插入孔 251。另外, 在气缸 2 的下端通过安装销 262 固定并安装有下 部帽 26, 在下部帽 26 的中央形成有空气孔 261。
     操作杆 3 具有大致上部的小径部 31 和大径部 32。在小径部 31 的上端形成有俯视 观察呈六边形的安装孔 311, 并且, 在小径部 31 的大致中央设置有突出部 313, 安装销 312 左右贯通该突出部 313, 在突出部 313 的下侧, 在小径部 31 的外周可空转地沿周向设置有 对冲击进行缓冲的间隙配合环 314。小径部 31 贯穿插入在固定于中空部 21 的上端的上部 帽 25 的贯穿插入孔 251 中, 被突出部 313 从上侧按压的间隙配合环 314 与上部帽 25 的上 表面抵接。并且, 在该状态下, 大径部 32 的上端面与上部帽 25 的下表面接近地配置, 间隙 配合环 314 与大径部 32 的上端面勾挂于上部帽 25 的上下表面, 从而限制了操作杆 3 在上 下方向的移动。
     在大径部 32 的大致下部的外周面呈周状地连续形成有设置在对置位置的两个大 致 V 字形的凸轮槽 33。在图 1 的与关门时对应的状态下, 大致 V 字形的凸轮槽 33 的正面中 心位置为上端, 从其正面中心位置分别向左右沿外周面向斜下方形成, 从正面中心位置朝 向左右 90 度的侧面中心位置为下端。另外, 从成为所述下端的侧面中心位置到背面中心位 置沿着外周面向斜上方形成, 在背面中心位置成为上端, 凸轮槽 33 的上端和下端形成在对 应位置。即, 凸轮槽 33 在与关门对应的状态下从正面观察和背面观察为大致倒 V 字形, 从 侧面观察为 V 字形, 而在与开门对应的状态下则相反。
     上部活塞 5 是具有底板 51 和周壁 52 的大致有底圆筒形。在底板 51 的下表面中 央非贯通地形成有安装孔 511, 该安装孔 511 用于固定后述的下部活塞 6 的轴部 62, 在安装 孔 511 中例如形成有内螺纹, 其与形成于轴部 62 的外螺纹旋合从而进行固定。在底板 51 的外周面沿周向连续地形成有作为密封部的油封 57, 从而防止油流出到油封 57 的上侧。 在 周壁 52 上, 在图 1 和图 2 中的正面以及背面的各中心位置设置有向外侧突出的销 53, 销 53与气缸 2 的内表面的凹槽 22 卡合。所述销 53 在与凹槽 22 卡合的同时上下进行移动, 从而 上部活塞 5 能够上下移动而不旋转。
     另外, 在周壁 52 的内周面, 在图 1 中的左右侧面中心位置分别形成有大致半球面 状的球面凹部 54, 并且能滚动地配设有分别与球面凹部 54 以及操作杆 3 的凸轮槽 33 卡合 的两个球体 55。通过球体 55 与不能旋转的上部活塞 5 的卡合, 即使在操作杆 3 转动的时 候, 球体 55 也始终位于图 1 中的左右侧面中心位置。并且, 在通过外力使操作杆 3 从图 1 向图 2 的状态转动的时候, 球体 55 沿着凸轮槽 33 的倾斜而滚动, 并相对于凸轮槽 33 从凸 轮槽 33 的下端向上端移动, 上部活塞 5 进行上升移动。另外, 周壁 52 中的、 上部活塞 5 的 内周面与上端面的接合部位呈圆周状地切口成 L 字形, 从而形成了高度低于上端面的凹部 56。
     压缩螺旋弹簧 4 周向设置于操作杆 3 的大径部 32 的外周, 压缩螺旋弹簧 4 的下端 载置于上部活塞 5 的凹部 56 的下表面, 压缩螺旋弹簧 4 的上端与上部帽 25 的下表面抵接。 当通过外力使操作杆 3 转动从而上部活塞 5 上升的时候, 通过凹部 56 的上升, 压缩螺旋弹 簧 4 被压缩, 并且, 当去除所述外力时, 通过压缩螺旋弹簧 4 的回复伸长而凹部 56 被向下方 施力的上部活塞 5 下降, 球体 55 相对于凸轮槽 33 从大致 V 字形的凸轮槽 33 的上端向下端 移动, 操作杆 3 从图 2 向图 1 的状态转动。 下部活塞 6 是具有底板 61 和从底板 61 的中央向上方突出形成的轴部 62 的大致 图钉形状。在底板 61 的外周面, 在周向上连续地形成有作为密封部的油封 63, 从而防止了 油流出到油封 63 的下侧。轴部 62 的末端插入并固接在上部活塞 5 的安装孔 511 中, 所述 固接例如为轴部 62 与安装孔 511 的螺纹安装等。另外, 在下部活塞 6 的底板 61 的下表面 与下部帽 26 之间, 在下部活塞 6 的上升时, 通过从下部帽 26 的空气孔 261 吸入空气而形成 了空气贮存部 9。
     在上部活塞 5 的底板 51 与下部活塞 6 的底板 61 之间设置有间隔壁 27。在上部活 塞 5 的底板 51 与间隔壁 27 之间形成有第一流体室 7, 在间隔壁 27 与下部活塞 6 的底板 61 之间形成有第二流体室 8, 在第一流体室 7 和第二流体室 8 中分别填充有油。另外, 在间隔 壁 27 中形成设置有座阀 281 的流路 28a 和设置有流路调整销 282 的流路 28b。在流路 28a 的周围附近位置, 座阀 281 的一部分固接在间隔壁 27 的上表面, 对于从第二流体室 8 向第 一流体室 7 的油的流动, 座阀 281 的没有固接的部分提起, 油流入第一流体室 7, 对于从第 一流体室 7 向第二流体室 8 的油的流动, 座阀 281 封闭流路 28a 的上部开口, 从而切断了油 的流入。流路调整销 282 以封闭流路 28b 的方式插设于相对于流路 28b 的纵长方向成直角 的方向, 流路调整销 282 在与流路 28b 对应的部位形成有贯通孔。并且, 通过在从沿着流路 28b 的方向到与流路 28b 成直角的方向之间调整所述贯通孔的贯通方向, 能够调整流经流 路 28b 的油的量。
     关于上述双向开门用自动关门铰链 1, 例如如图 3 所示, 使气缸 2 的安装板 23 沿着 柱体 101 的侧面, 在安装孔 24 中贯穿插入埋头螺钉等, 从而将上述双向开门用自动关门铰 链 1 安装于柱体 101。另外, 在门 102 的右上角, 通过将埋头螺钉贯穿插入到叶片板 12 与门 102 中等来进行固定, 从而安装支撑铰链 10。在形成于支撑铰链 10 的基体 11 的下表面的 安装孔 13 的上端, 向下方突出地形成有俯视观察为六边形的突起 14, 在所述安装孔 12 中插 入操作杆 3 的上端, 并且将突起 14 与操作杆 3 的上端的安装孔 311 配合, 从而将支撑铰链
     10 固定并安装于操作杆 3。另外, 在门 102 的右下角以及柱体 101 的与其对应的部分, 可以 同样地设置支撑铰链 10 和双向开门用自动关门铰链 1, 或者设置普通的向内外打开的双向 开门用的铰链, 在后者的情况下, 可以是不具有缓冲功能或关门功能的空铰链。
     在图 3 的关门状态下, 双向开门用自动关门铰链 1 成为图 1 所示的状态。然后, 在 打开门 102 时, 操作杆 3 转动, 球体 55 滚动, 并从大致 V 字形的凸轮槽 33 的下端转移到大 致上端, 上部活塞 5 上升, 从而压缩螺旋弹簧 4 压缩, 并且, 下部活塞 6 对应于上部活塞 5 的 上升而上升, 直至图 2 的开门状态。在所述活塞 5、 6 的上升中, 通过上部活塞 5 的上升, 使 第一流体室 7 的容积扩张, 而且第一流体室 7 内被减压, 并且, 通过下部活塞 6 的上升, 使第 二流体室 8 的容积缩小, 而且第二流体室 8 内被加压, 第二流体室 8 的油通过流路 28a、 28b 而流入到第一流体室 7 中。关于所述流入, 在具有座阀 281 的流路 28a 中, 将座阀 281 提起 从而油流入, 在具有流路调整销 282 的流路 28b 中, 油通过由流路调整销 282 略微打开的间 隙流入。另外, 通过下部活塞 6 的上升, 空气从空气孔 261 流入到气缸 2 内, 在下部活塞 6 的底部与下部帽 26 之间形成了空气贮存部 9。
     在手离开门 102 从而去除了外力的时候, 压缩螺旋弹簧 4 回复而伸长, 上部活塞 5 下降, 球体 55 滚动并从大致 V 字形的凸轮槽 33 的大致上端转移到下端, 操作杆 3 转动, 从 而从图 2 的开门状态达到图 1 的关门状态。在所述关门动作中, 随着所述上部活塞 5 的下 降, 下部活塞 6 也下降, 通过上部活塞 5 的下降, 第一流体室 7 的容积缩小, 而且第一流体室 7 内被加压, 并且, 通过下部活塞 6 的下降, 第二流体室 8 的容积扩张, 而且第二流体室 8 内 被减压, 第一流体室 7 的油通过流路 28b 流入到第二流体室 8 中, 关于所述流入, 具有座阀 281 的流路 28a 由于座阀 281 压靠于流路 28a 的周围的间隔壁 27 而被封闭, 因此, 在具有流 路调整销 282 的流路 28b 中, 油通过由流路调整销 282 略微打开的间隙流入。
     即, 在油从第二流体室 8 流向第一流体室 7 的情况下的间隔壁 27 的流路的隘路 ( 瓶颈 ) 为流路 28a 的基于座阀 281 的开口量以及流路 28b 的基于流路调整销 282 的开口 量, 在油从第一流体室 7 流向第二流体室 8 的情况下的间隔壁 27 的流路的隘路 ( 瓶颈 ) 为 流路 28b 的基于流路调整销 282 的开口量, 与流体从第二流体室 8 流向第一流体室 7 的情 况下的间隔壁 27 的流路 28a、 28b 的隘路 ( 瓶颈 ) 相比, 油从第一流体室 7 流向第二流体室 8 的情况下的间隔壁 27 的流路 28b 的隘路 ( 瓶颈 ) 小。因此, 油的流动变得缓慢, 关门动作 的冲击被缓冲。另外, 通过下部活塞 6 的下降, 气缸 2 内的空气从空气孔 261 流出到外部, 空气贮存部 9 消失。即使是空气从所述小的空气孔 261 的流出, 也会发挥空气垫作用, 所述 空气垫作用也有助于关门动作的冲击缓冲。
     另外,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 可以进行各种变更。例如, 上述实施方式 中的、 在操作杆 3 的外周面对置地设置的两个大致 V 字形的凸轮槽 33 呈周状连续地形成, 但是大致 V 字形的凸轮槽 36 也可以在彼此对置的位置分离地形成于两个部位。另外, 填充 在流体室 7、 8 中的流体并不限定于油, 也可以是其他的粘性液体、 或者空气。另外, 在使用 空气作为流体压力缓冲机构的情况下, 也可以在活塞之下使用例如专利文献 1、 2 那样的已 有的空气阻尼部。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能够作为向内外打开的双向门的铰链使用。

双向开门用自动关门铰链以及双向开门的门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双向开门用自动关门铰链以及双向开门的门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双向开门用自动关门铰链以及双向开门的门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双向开门用自动关门铰链以及双向开门的门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向开门用自动关门铰链以及双向开门的门结构.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1970783A43申请公布日20110209CN101970783ACN101970783A21申请号200980104312422申请日20090128200802482220080205JPE05F3/20200601E05D3/08200601E05D7/086200601E05F1/12200601E05F3/0220060171申请人佐波有限公司地址日本东京都72发明人佐波和74专利代理机构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72001代理人张雨杨楷54发明名称双向开门用自动关门铰链以及双向开门的门结构57摘要本发明是能够设置于向内外打开的双向打开式的门的、带有缓冲功能的。

2、双向开门用自动关闭铰链,其具有气缸2;操作杆3,其能够转动且在纵长方向的移动被限制地安装于气缸2的一端;两个大致V字形的凸轮槽33,它们对置地设置在气缸2内的操作杆3的外周面;两个球体55,它们配设成与大致V字形的凸轮槽33卡合并且彼此对置;上部活塞5,其与球体55卡合,并且该上部活塞5在气缸2内的沿纵长方向的移动与球体55相对于大致V字形的凸轮槽33的移动联动;压缩螺旋弹簧4,其配设在上部活塞5与气缸2的上端部之间,并对上部活塞5向气缸2的另一端侧施力;以及流体压力缓冲机构,其利用液压对上部活塞5向另一端侧的移动进行缓冲。30优先权数据85PCT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2010080586PCT申。

3、请的申请数据PCT/JP2009/0518202009012887PCT申请的公布数据WO2009/099078JA20090813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附图3页CN101970783A1/1页21一种双向开门用自动关门铰链,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缸;操作杆,其能够转动且在纵长方向的移动被限制地安装于所述气缸的一端;两个大致V字形的槽,它们对置地设置在所述气缸内的操作杆的外周面;两个球体,它们配设成与所述大致V字形的槽卡合并且彼此对置;活塞,其与所述球体卡合,并且该活塞在所述气缸内的沿纵长方向的移动与所述球体相对于所述大致V字形的槽的。

4、移动联动;压缩螺旋弹簧,其配设在所述活塞与所述气缸的上端部之间,并对所述活塞向所述气缸的另一端侧施力;以及流体压力缓冲机构,其利用液压对所述活塞向另一端侧的移动进行缓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开门用自动关门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致V字形的槽呈周状地连续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向开门用自动关门铰链,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流体压力缓冲机构中,由底板和轴部构成另一活塞,将该另一活塞的所述轴部固定于所述活塞的底部,从而将该另一活塞设置于所述活塞的下侧,在所述活塞的底部与所述另一活塞的底部之间设置具有流路的间隔壁,将所述活塞的底部与所述间隔壁之间作为第一流体室,将所述间隔壁与所述另一活塞的底。

5、部之间作为第二流体室,并且使流体从第一流体室流向第二流体室的情况下的所述间隔壁的流路的隘路比流体从第二流体室流向第一流体室的情况下的所述间隔壁的流路的隘路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向开门用自动关门铰链,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气缸的底部设置空气孔,对应于所述另一活塞的上升,在所述另一活塞的底部与所述气缸的底部之间形成空气贮存部,对应于所述另一活塞的下降,所述空气贮存部消失。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双向开门用自动关门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压力缓冲机构为利用油压对所述活塞的向另一端侧的移动进行缓冲的油压缓冲机构。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双向开门用自动关门铰链,其特征在于,所。

6、述流体压力缓冲机构为利用空气压力对所述活塞的向另一端侧的移动进行缓冲的空气压力缓冲机构。7一种能够向内外开闭的双向开门的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双向开门用自动关门铰链设置于门支承部或者设置于门,安装在所述双向开门用自动关门铰链上的支撑铰链设置于门或者设置于门支承部。权利要求书CN101970783A1/5页3双向开门用自动关门铰链以及双向开门的门结构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双向开门用自动关门铰链以及具有该双向开门用自动关门铰链的双向开门的门结构。背景技术0002以往,公知有带缓冲功能的自动关门铰链,其利用螺旋弹簧的回复力使打开的门自动地向关闭的方向。

7、转动,并且利用油压缸对关门时的冲击进行缓冲。另外近年来,代替油压缸,还提出了利用空气阻尼器进行缓冲的自动关门铰链。例如,在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303072号公报、以及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113682号公报中,公开了使用空气阻尼器的自动关门铰链,其将活塞收纳配置在设置于一对叶片板的一方的气缸内,将固定于另一叶片板的上部的操作杆配置在气缸内,使能够滚动地配设在活塞的预定位置并且在内周突出的球体与形成于操作杆的下部外周的具有倾斜部的凸轮槽卡合,使活塞对应于球体相对于凸轮槽的倾斜部的移动而进退,利用关门时的活塞的返回动作所产生的气缸内的空气垫作用来对冲击进行缓冲。0003但是,上述利用油压。

8、或者空气压力来缓冲关门时的冲击的自动关门铰链是外开式或者内开式的单向打开的门用铰链,其无法设置于向内外打开的双向打开式的门。因此,要求能够设置于向内外打开的双向打开式的门的带有缓冲功能的自动关门铰链。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设置于向内外打开的双向打开式的门的带缓冲功能的双向开门用自动关门铰链、以及具有该自动关门铰链的双向开门的门结构。0005本发明的双向开门用自动关门铰链的特征在于,包括气缸;操作杆,其能够转动且在纵长方向的移动被限制地安装于所述气缸的一端;两个大致V字形的槽,它们对置地设置在所述气缸内的操作杆的外周面;两个球体,它们配设成与所述大致。

9、V字形的槽卡合并且彼此对置;活塞,其与所述球体卡合,并且该活塞在所述气缸内的沿纵长方向的移动与所述球体相对于所述大致V字形的槽的移动联动;压缩螺旋弹簧,其配设在所述活塞与所述气缸的上端部之间,并对所述活塞向所述气缸的另一端侧施力;以及流体压力缓冲机构,其利用液压对所述活塞向另一端侧的移动进行缓冲。0006并且,本发明的双向开门用自动关门铰链的特征在于,所述大致V字形的槽呈周状连续地形成。0007另外,本发明的双向开门用自动关门铰链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流体压力缓冲机构中,由底板和轴部构成另一活塞,将该另一活塞的所述轴部固定于所述活塞的底部,从而将该另一活塞设置于所述活塞的下侧,在所述活塞的底部与所。

10、述另一活塞的底部之间设置具有流路的间隔壁,将所述活塞的底部与所述间隔壁之间作为第一流体室,将所述间隔壁与所述另一活塞的底部之间作为第二流体室,并且使流体从第一流体室流向第二流体室的情说明书CN101970783A2/5页4况下的所述间隔壁的流路的隘路比流体从第二流体室流向第一流体室的情况下的所述间隔壁的流路的隘路小。0008另外,本发明的双向开门用自动关门铰链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气缸的底部设置空气孔,对应于所述另一活塞的上升,在所述另一活塞的底部与所述气缸的底部之间形成空气贮存部,对应于所述另一活塞的下降,所述空气贮存部消失。0009另外,本发明的双向开门用自动关门铰链的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压力缓。

11、冲机构为利用油压对所述活塞的向另一端侧的移动进行缓冲的油压缓冲机构。通过形成为油压缓冲机构,能够进行更加顺畅的缓冲动作。另外,也可以代替油而使用其他的粘性液体等。0010另外,本发明的双向开门用自动关门铰链的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压力缓冲机构为利用空气压力对所述活塞的向另一端侧的移动进行缓冲的空气压力缓冲机构。通过形成为空气压力缓冲结构,能够防止在使用油的情况下所产生的漏油等。0011另外,本发明的双向开门用自动关门铰链是一种能够向内外开闭的双向开门的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本发明的双向开门用自动关门铰链设置于门支承部或者设置于门,将安装在所述双向开门用自动关门铰链上的支撑铰链设置于门或者设置于门支承。

12、部。所述门支承部例如为柱体、门框等适当部件。0012另外,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发明中,除了各发明和各实施方式的结构之外,将它们的部分结构变更为本说明书公开之外的其他结构而特定得到的构造、或者在这些结构中追加了本说明书公开之外的其他结构而特定得到的构造、或者将这些部分结构在能够获得部分作用效果的限度内删除而特定得到的上位概念化的构造都包括在本发明。0013本发明中,在门向内侧打开的情况下,球体相对于大致V字形的槽的一个倾斜部相对地移动,在门向外侧打开的情况下,球体相对于大致V字形的槽的另一个倾斜部相对地移动,由此,能够利用螺旋压缩弹簧自动地关闭能向内外开闭的双向打开门,并且能够利用油压或者空气压力来。

13、缓冲所述双向打开门的关门动作。另外,由于是简单的结构,因此,能够容易且以低成本来进行制造,并且能够实现小型化和设置空间的节省化。另外,通过使球体与大致V字形的槽卡合的结构,能够自由地设定大致V字形的槽的倾斜和间距,能够自如地适应双向打开门的打开程度等双向打开门的开闭状态。另外,通过球体沿着大致V字形的槽移动的结构,使得球体能够以小的摩擦阻力顺畅地移动,使活塞顺畅地行进,从而实现双向打开门的开闭动作的顺畅化。0014另外,通过将大致V字形的槽呈周状地连续形成,能够简化制造工序。0015另外,通过在活塞上固定另一活塞,并利用所述活塞和另一活塞以及间隔壁来构成第一和第二流体室,使流体在第一和第二流体。

14、室之间来回流动从而构成流体压力缓冲机构,能够在与活塞的进退动作联动的同时简单且以低成本获得缓冲机构。另外,通过上述结构,能够进行稳定性优良的冲击缓冲。0016另外,对应于另一活塞的上升,在所述另一活塞的底部与气缸的底部之间形成空气贮存部,对应于另一活塞的下降,空气贮存部消失,通过这样的结构,除了能够利用所述流体压力来缓冲冲击,还能够利用空气垫作用来缓冲关门动作。附图说明0017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双向开门用自动关门铰链的与关门时对应的状态的局部说明书CN101970783A3/5页5纵向剖视说明图。0018图2是表示图1中的双向开门用自动关门铰链的与开门时对应的状态的局部纵向剖视说明图。001。

15、9图3是表示具有图1中的双向开门用自动关门铰链的双向开门的门结构的部分正视图。具体实施方式0020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0021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双向开门用自动关门铰链1包括气缸2;操作杆3,其能转动地安装于气缸2,并且该操作杆3的一部分从气缸2的上端侧向外侧突出;压缩螺旋弹簧4,其内置于气缸2中并且配置在操作杆3的外周;上部活塞5,其内置于气缸2中并且配置在操作杆3的外周;以及下部活塞6,其内置于气缸2中并且安装在上部活塞5的下侧。0022气缸2具有大致圆筒形的中空部21,在其内表面在前后位置分别沿上下方向形成有凹槽22。在气缸2的背面侧向左右侧方突出地一体形成有矩。

16、形的安装板23,通过将埋头螺钉等贯穿插入到安装板23的安装孔24中,能够将气缸2安装到柱体或者门框等上。在气缸2的上端通过埋头螺钉252固定并安装有上部帽25,在上部帽25的中央形成有用于贯穿插入操作杆3的贯穿插入孔251。另外,在气缸2的下端通过安装销262固定并安装有下部帽26,在下部帽26的中央形成有空气孔261。0023操作杆3具有大致上部的小径部31和大径部32。在小径部31的上端形成有俯视观察呈六边形的安装孔311,并且,在小径部31的大致中央设置有突出部313,安装销312左右贯通该突出部313,在突出部313的下侧,在小径部31的外周可空转地沿周向设置有对冲击进行缓冲的间隙配合。

17、环314。小径部31贯穿插入在固定于中空部21的上端的上部帽25的贯穿插入孔251中,被突出部313从上侧按压的间隙配合环314与上部帽25的上表面抵接。并且,在该状态下,大径部32的上端面与上部帽25的下表面接近地配置,间隙配合环314与大径部32的上端面勾挂于上部帽25的上下表面,从而限制了操作杆3在上下方向的移动。0024在大径部32的大致下部的外周面呈周状地连续形成有设置在对置位置的两个大致V字形的凸轮槽33。在图1的与关门时对应的状态下,大致V字形的凸轮槽33的正面中心位置为上端,从其正面中心位置分别向左右沿外周面向斜下方形成,从正面中心位置朝向左右90度的侧面中心位置为下端。另外,。

18、从成为所述下端的侧面中心位置到背面中心位置沿着外周面向斜上方形成,在背面中心位置成为上端,凸轮槽33的上端和下端形成在对应位置。即,凸轮槽33在与关门对应的状态下从正面观察和背面观察为大致倒V字形,从侧面观察为V字形,而在与开门对应的状态下则相反。0025上部活塞5是具有底板51和周壁52的大致有底圆筒形。在底板51的下表面中央非贯通地形成有安装孔511,该安装孔511用于固定后述的下部活塞6的轴部62,在安装孔511中例如形成有内螺纹,其与形成于轴部62的外螺纹旋合从而进行固定。在底板51的外周面沿周向连续地形成有作为密封部的油封57,从而防止油流出到油封57的上侧。在周壁52上,在图1和图。

19、2中的正面以及背面的各中心位置设置有向外侧突出的销53,销53说明书CN101970783A4/5页6与气缸2的内表面的凹槽22卡合。所述销53在与凹槽22卡合的同时上下进行移动,从而上部活塞5能够上下移动而不旋转。0026另外,在周壁52的内周面,在图1中的左右侧面中心位置分别形成有大致半球面状的球面凹部54,并且能滚动地配设有分别与球面凹部54以及操作杆3的凸轮槽33卡合的两个球体55。通过球体55与不能旋转的上部活塞5的卡合,即使在操作杆3转动的时候,球体55也始终位于图1中的左右侧面中心位置。并且,在通过外力使操作杆3从图1向图2的状态转动的时候,球体55沿着凸轮槽33的倾斜而滚动,并。

20、相对于凸轮槽33从凸轮槽33的下端向上端移动,上部活塞5进行上升移动。另外,周壁52中的、上部活塞5的内周面与上端面的接合部位呈圆周状地切口成L字形,从而形成了高度低于上端面的凹部56。0027压缩螺旋弹簧4周向设置于操作杆3的大径部32的外周,压缩螺旋弹簧4的下端载置于上部活塞5的凹部56的下表面,压缩螺旋弹簧4的上端与上部帽25的下表面抵接。当通过外力使操作杆3转动从而上部活塞5上升的时候,通过凹部56的上升,压缩螺旋弹簧4被压缩,并且,当去除所述外力时,通过压缩螺旋弹簧4的回复伸长而凹部56被向下方施力的上部活塞5下降,球体55相对于凸轮槽33从大致V字形的凸轮槽33的上端向下端移动,操。

21、作杆3从图2向图1的状态转动。0028下部活塞6是具有底板61和从底板61的中央向上方突出形成的轴部62的大致图钉形状。在底板61的外周面,在周向上连续地形成有作为密封部的油封63,从而防止了油流出到油封63的下侧。轴部62的末端插入并固接在上部活塞5的安装孔511中,所述固接例如为轴部62与安装孔511的螺纹安装等。另外,在下部活塞6的底板61的下表面与下部帽26之间,在下部活塞6的上升时,通过从下部帽26的空气孔261吸入空气而形成了空气贮存部9。0029在上部活塞5的底板51与下部活塞6的底板61之间设置有间隔壁27。在上部活塞5的底板51与间隔壁27之间形成有第一流体室7,在间隔壁27。

22、与下部活塞6的底板61之间形成有第二流体室8,在第一流体室7和第二流体室8中分别填充有油。另外,在间隔壁27中形成设置有座阀281的流路28A和设置有流路调整销282的流路28B。在流路28A的周围附近位置,座阀281的一部分固接在间隔壁27的上表面,对于从第二流体室8向第一流体室7的油的流动,座阀281的没有固接的部分提起,油流入第一流体室7,对于从第一流体室7向第二流体室8的油的流动,座阀281封闭流路28A的上部开口,从而切断了油的流入。流路调整销282以封闭流路28B的方式插设于相对于流路28B的纵长方向成直角的方向,流路调整销282在与流路28B对应的部位形成有贯通孔。并且,通过在从。

23、沿着流路28B的方向到与流路28B成直角的方向之间调整所述贯通孔的贯通方向,能够调整流经流路28B的油的量。0030关于上述双向开门用自动关门铰链1,例如如图3所示,使气缸2的安装板23沿着柱体101的侧面,在安装孔24中贯穿插入埋头螺钉等,从而将上述双向开门用自动关门铰链1安装于柱体101。另外,在门102的右上角,通过将埋头螺钉贯穿插入到叶片板12与门102中等来进行固定,从而安装支撑铰链10。在形成于支撑铰链10的基体11的下表面的安装孔13的上端,向下方突出地形成有俯视观察为六边形的突起14,在所述安装孔12中插入操作杆3的上端,并且将突起14与操作杆3的上端的安装孔311配合,从而将。

24、支撑铰链说明书CN101970783A5/5页710固定并安装于操作杆3。另外,在门102的右下角以及柱体101的与其对应的部分,可以同样地设置支撑铰链10和双向开门用自动关门铰链1,或者设置普通的向内外打开的双向开门用的铰链,在后者的情况下,可以是不具有缓冲功能或关门功能的空铰链。0031在图3的关门状态下,双向开门用自动关门铰链1成为图1所示的状态。然后,在打开门102时,操作杆3转动,球体55滚动,并从大致V字形的凸轮槽33的下端转移到大致上端,上部活塞5上升,从而压缩螺旋弹簧4压缩,并且,下部活塞6对应于上部活塞5的上升而上升,直至图2的开门状态。在所述活塞5、6的上升中,通过上部活塞。

25、5的上升,使第一流体室7的容积扩张,而且第一流体室7内被减压,并且,通过下部活塞6的上升,使第二流体室8的容积缩小,而且第二流体室8内被加压,第二流体室8的油通过流路28A、28B而流入到第一流体室7中。关于所述流入,在具有座阀281的流路28A中,将座阀281提起从而油流入,在具有流路调整销282的流路28B中,油通过由流路调整销282略微打开的间隙流入。另外,通过下部活塞6的上升,空气从空气孔261流入到气缸2内,在下部活塞6的底部与下部帽26之间形成了空气贮存部9。0032在手离开门102从而去除了外力的时候,压缩螺旋弹簧4回复而伸长,上部活塞5下降,球体55滚动并从大致V字形的凸轮槽3。

26、3的大致上端转移到下端,操作杆3转动,从而从图2的开门状态达到图1的关门状态。在所述关门动作中,随着所述上部活塞5的下降,下部活塞6也下降,通过上部活塞5的下降,第一流体室7的容积缩小,而且第一流体室7内被加压,并且,通过下部活塞6的下降,第二流体室8的容积扩张,而且第二流体室8内被减压,第一流体室7的油通过流路28B流入到第二流体室8中,关于所述流入,具有座阀281的流路28A由于座阀281压靠于流路28A的周围的间隔壁27而被封闭,因此,在具有流路调整销282的流路28B中,油通过由流路调整销282略微打开的间隙流入。0033即,在油从第二流体室8流向第一流体室7的情况下的间隔壁27的流路。

27、的隘路瓶颈为流路28A的基于座阀281的开口量以及流路28B的基于流路调整销282的开口量,在油从第一流体室7流向第二流体室8的情况下的间隔壁27的流路的隘路瓶颈为流路28B的基于流路调整销282的开口量,与流体从第二流体室8流向第一流体室7的情况下的间隔壁27的流路28A、28B的隘路瓶颈相比,油从第一流体室7流向第二流体室8的情况下的间隔壁27的流路28B的隘路瓶颈小。因此,油的流动变得缓慢,关门动作的冲击被缓冲。另外,通过下部活塞6的下降,气缸2内的空气从空气孔261流出到外部,空气贮存部9消失。即使是空气从所述小的空气孔261的流出,也会发挥空气垫作用,所述空气垫作用也有助于关门动作的。

28、冲击缓冲。0034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进行各种变更。例如,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在操作杆3的外周面对置地设置的两个大致V字形的凸轮槽33呈周状连续地形成,但是大致V字形的凸轮槽36也可以在彼此对置的位置分离地形成于两个部位。另外,填充在流体室7、8中的流体并不限定于油,也可以是其他的粘性液体、或者空气。另外,在使用空气作为流体压力缓冲机构的情况下,也可以在活塞之下使用例如专利文献1、2那样的已有的空气阻尼部。0035工业实用性0036本发明能够作为向内外打开的双向门的铰链使用。说明书CN101970783A1/3页8图1说明书附图CN101970783A2/3页9图2说明书附图CN101970783A3/3页10图3说明书附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锁;钥匙;门窗零件;保险箱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