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树脂传递模塑注胶装置.pdf

上传人:zhu****_FC 文档编号:1962342 上传时间:2018-07-30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01.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778293.6

申请日:

2014.12.15

公开号:

CN104526954A

公开日:

2015.04.2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29C 45/02申请日:20141215|||公开

IPC分类号:

B29C45/02; B29C45/46

主分类号:

B29C45/02

申请人:

湖北三江航天红阳机电有限公司

发明人:

罗海涛

地址:

432100湖北省孝感市长征路95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武汉东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2224

代理人:

方放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树脂传递模塑注胶装置,属于树脂注胶设备,解决现有注胶装置的注胶管路温度控制精度差,导致树脂温度降低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压力釜和烘箱,压力釜位于烘箱内,压力釜由釜体、釜盖、压盘和螺杆构成,在模具置入烘箱后,通过阀门将所述釜体的出胶口与模具的注胶口连接在一起。采用本发明注胶时,树脂不需经过传统的注胶管路,而是直接由压力釜注入模具,树脂在注胶过程中流道的温度与模具保持一致,避免了管路温度变化对树脂的影响,能够有效的保持树脂粘度的稳定性,防止由于温度降低而造成的粘度增大而导致注胶失败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树脂传递模塑注胶装置,包括压力釜(10)和烘箱(20),其 特征在于:
所述压力釜(10)由釜体(11)、釜盖(12)、压盘(13)和螺杆(14) 构成,所述釜体(11)为敞口罐,其底部具有出胶口(11A);所述釜盖(12) 为圆盘形,其中心具有螺纹孔(12A);所述压盘(13)为圆盘形,圆盘的 外径与所述釜体(11)的内径相适应以形成活塞结构,圆盘上表面中心固 连有连接架(13A);所述螺杆(14)和顶盘(14A)固连为一体,螺杆一端 固连于顶盘(14A)的中心;
所述压力釜(10)位于烘箱(20)内,工作时,在模具(30)置入烘 箱(20)后,通过阀门(40)将所述釜体(11)的出胶口(11A)与模具(20) 的注胶口连接在一起,阀门(40)处于关闭状态;然后将所需要注胶的树 脂放入釜体(11),再将压盘(13)放入釜体(11),将螺杆一端的顶盘(14A) 与所述连接架(13A)连接,螺杆(14)另一端与所述釜盖(12)的螺纹孔 (12A)螺纹配合并旋转穿出釜盖(12);最后用螺栓(15)将釜盖(12) 连接在所述釜体(11)的上敞口,将釜体(11)封闭。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传递模塑注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架(13A)为具有台阶孔的矩形块,台阶孔和矩形块的一个侧 面径向贯通,以便于将所述螺杆(14)和顶盘(14A)从矩形块的所述侧面 分别纳入台阶孔的小孔和大孔。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树脂传递模塑注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盘(13)与釜体(11)的配合部位嵌有密封圈;
所述釜盖(12)连接在所述釜体(11)的上敞口时,加装有密封圈。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树脂传递模塑注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树脂注胶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树脂传递模塑注胶装置。
背景技术
某些树脂结构件的使用温度由常温逐步上升,达到100℃以上,并且 逐步向200℃,甚至300℃发展。由于使用温度的变化,要求采用耐高温 的复合材料,如双马来酰亚胺树脂、聚酰亚胺树脂,导致复合材料的成 型温度也越来越高。
如图1所示,现有的树脂传递模塑(Resin Transfer Moiding---RTM) 注胶装置包括压力釜10和烘箱20,压力釜和烘箱分别单独控温,工作时, 模具30置于烘箱内,压力釜和模具通过注胶管路连接,注胶管路以保温 材料辅助保温。该装置在常温或低温环境下进行制品生产时效果良好, 但当装置的工作温度达到100℃甚至200℃时,由于注胶管路的温度控制 精度差,树脂在流经注胶管路时,温度降低,粘度随之加大,导致树脂 在注胶管路中的流速降低甚至停止流动,最终使注胶过程提前中止。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树脂传递模塑注胶装置,解决现有注胶装置的注胶 管路温度控制精度差,导致树脂温度降低的问题。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树脂传递模塑注胶装置,包括压力釜和烘箱, 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力釜由釜体、釜盖、压盘和螺杆构成,所述釜体为敞口罐, 其底部具有出胶口;所述釜盖为圆盘形,其中心具有螺纹孔;所述压盘 为圆盘形,圆盘的外径与所述釜体的内径相适应以形成活塞结构,圆盘 上表面中心固连有连接架;所述螺杆和顶盘固连为一体,螺杆一端固连 于顶盘的中心;
所述压力釜位于烘箱内,工作时,在模具置入烘箱后,通过阀门将 所述釜体的出胶口与模具的注胶口连接在一起,阀门处于关闭状态;然 后将所需要注胶的树脂放入釜体,再将压盘放入釜体,将螺杆一端的顶 盘与所述连接架连接,螺杆另一端与所述釜盖的螺纹孔螺纹配合并旋转 穿出釜盖;最后用螺栓将釜盖连接在所述釜体的上敞口,将釜体封闭。
所述连接架为具有台阶孔的矩形块,台阶孔和矩形块的一个侧面径 向贯通,以便于将所述螺杆和顶盘从矩形块的所述侧面分别纳入台阶孔 的小孔和大孔。
所述压盘与釜体的配合部位可以嵌有密封圈;
所述釜盖连接在所述釜体的上敞口时,可以加装有密封圈。
本发明工作时,将模具置入烘箱,通过阀门将所述釜体的出胶口与 模具的注胶口连接在一起,阀门处于关闭状态;然后将所需要注胶的树 脂放入釜体,再将压盘放入釜体,将螺杆一端的顶盘与所述连接架连接, 螺杆另一端与所述釜盖的螺纹孔螺纹配合并旋转穿出釜盖;最后用螺栓 将釜盖连接在所述釜体的上敞口,将釜体封闭;通过加热装置为烘箱加 热,使压力釜和模具同时达到树脂的注胶温度;打开阀门后,旋转压杆 的螺杆,压盘提供压力,将树脂注入模具型腔。
采用本发明进行RTM注胶时,树脂不需经过传统的注胶管路,而是 直接由压力釜注入模具,树脂在注胶过程中流道的温度与模具保持一致, 避免了管路温度变化对树脂的影响,能够有效的保持树脂粘度的稳定性, 防止由于温度降低而造成的粘度增大而导致注胶失败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注胶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3为压力釜结构示意图;
图4为釜盖结构示意图;
图5(A)为压盘俯视图;
图5(B)为图5(A)的A-A剖视图;
图5(C)为图5(A)的B-B剖视图;
图6为螺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2所示,本发明包括压力釜10和烘箱20,所述压力釜10由釜 体11、釜盖12、压盘13和螺杆14构成,
如图3所示,所述釜体11为敞口罐,其底部具有出胶口11A;
如图4所示,所述釜盖12为圆盘形,其中心具有螺纹孔12A;
如图5(A)、图5(B)、图5(C)所示,所述压盘13为圆盘形,圆 盘的外径与所述釜体11的内径相适应以形成活塞结构,圆盘上表面中心 固连有连接架13A;所述连接架13A为具有台阶孔的矩形块,台阶孔和矩 形块的一个侧面径向贯通,以便于将所述螺杆14和顶盘14A从矩形块的 所述侧面分别纳入台阶孔的小孔和大孔。
如图6所示,所述螺杆14和顶盘14A固连为一体,螺杆一端固连于 顶盘14A的中心;
所述压力釜10位于烘箱20内,工作时,在模具30置入烘箱20后, 通过阀门40将所述釜体11的出胶口11A与模具20的注胶口连接在一起, 阀门40处于关闭状态;然后将所需要注胶的树脂放入釜体11,再将压盘 13放入釜体11,将螺杆一端的顶盘14A与所述连接架13A连接,螺杆14 另一端与所述釜盖12的螺纹孔12A螺纹配合并旋转穿出釜盖12;最后用 螺栓将釜盖12连接在所述釜体11的上敞口,将釜体11封闭。
本发明工作时,将模具30置入烘箱20,通过阀门40将所述釜体11 的出胶口11A与模具20的注胶口连接在一起,阀门40处于关闭状态; 然后将所需要注胶的树脂放入釜体11,再将压盘13放入釜体11,将螺 杆一端的顶盘14A与所述连接架13A连接,螺杆14另一端与所述釜盖12 的螺纹孔12A螺纹配合并旋转穿出釜盖12;最后用螺栓将釜盖12连接在 所述釜体11的上敞口,将釜体11封闭;通过加热装置为烘箱加热,使 压力釜和模具同时达到树脂的注胶温度;打开阀门后,旋转压杆的螺杆, 压盘提供压力,将树脂注入模具型腔。
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压盘13与釜体11的配合部位嵌有密封 圈;所述釜盖12连接在所述釜体11的上敞口时,加装有密封圈。
所述压力釜为耐温300℃的高温加热釜,耐压不小于1.5MPa。
所述阀门为使用温度为室温~300℃的耐高温阀门。

一种树脂传递模塑注胶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树脂传递模塑注胶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树脂传递模塑注胶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树脂传递模塑注胶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树脂传递模塑注胶装置.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树脂传递模塑注胶装置,属于树脂注胶设备,解决现有注胶装置的注胶管路温度控制精度差,导致树脂温度降低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压力釜和烘箱,压力釜位于烘箱内,压力釜由釜体、釜盖、压盘和螺杆构成,在模具置入烘箱后,通过阀门将所述釜体的出胶口与模具的注胶口连接在一起。采用本发明注胶时,树脂不需经过传统的注胶管路,而是直接由压力釜注入模具,树脂在注胶过程中流道的温度与模具保持一致,避免了管路温度变化对树脂的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塑料的加工;一般处于塑性状态物质的加工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