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舟浮桥连接装置.pdf

上传人:Y94****206 文档编号:1945552 上传时间:2018-07-28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242.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86200249

申请日:

1986.01.21

公开号:

CN86200249U

公开日:

1987.06.24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授权|||公开

IPC分类号:

E01D19/04

主分类号:

E01D19/04

申请人:

浙江省湖州市人民政府湖州市军分区交通战备领导小组办公室

发明人:

洪正芳

地址:

浙江省湖州市交通局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浙江省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张建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民舟浮桥的连接装置。此装置的基座固定于甲板(5)上,车道纵梁(6)通过连接器(7)固定于基座,桥面板通过卡边槽钢和松紧螺丝固定在车道纵梁上。此结构使舟和桥面部分联为一体。该浮桥在战时或紧急情况下能克服江河障碍,保证公路畅通,且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独特,制造方便,通车稳定可靠,不用电源及起重设备就能用人力迅速架设或拆除。

权利要求书

1: 连接舟和桥的民舟浮桥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民舟浮桥连接装置(3)的基座(4)固定于甲板(5)上,车道纵梁(6)通过连接器(7)固定于基座,桥面板(8)通过卡边槽钢(9)用松紧螺丝(10)固定在车道纵梁上。
2: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民舟浮桥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自两岸岸边开始,连接器(7)只与舟靠岸边一舷的基座相接。
3: 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民舟浮桥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基座(4)采用焊接或用紧固件固定于六十吨以上的民用钢驳甲板上。

说明书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民舟浮桥的连接装置。

    传统的浮桥建造极其简单,只要在舟上或其它漂浮物上放置几根纵梁和横梁,再铺上桥面板,用绳索固定就成了,(见《铁路舟桥》)。现代的民舟浮桥,把舟身作为浮墩或弹性支座,桥面部份还要配制庞大的装配式钢架,而且对舟身改动较大,有些民舟浮桥要通过立柱、拉索、垫木等各种繁琐的方式保证半甲板强度。

    为改变繁琐、笨重、耗费大的浮桥装配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在战时或紧急情况下克服江河障碍,保证公路畅通,并且要贯彻“平战结合”的方针;其设计原则为,充分利用民间大量的运输钢驳船架设浮桥,并且把普通运输钢驳改装设计成战备钢驳后不增加造船材料和费用,不影响生产及船员生活,从实战出发,尽量控制单个构件的尺寸、重量。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对六十吨以上的普通运输钢驳,如:六十吨、八十吨、一百吨、一百二十吨,正确设计计算其船体局部强度,把强肋骨相对集中到安装车道的部位;舟和桥面部份的连接采用了异常独特的连接装置,此连接装置的基座固定于甲板上,车道纵梁通过连接器固定于基座,桥面板通过卡边槽钢用松紧螺丝固定在车道纵梁上;考虑到民舟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变形,为便于迅速安装桥面部份,自两岸岸边开始,每舟只在一舷布置连接器,另一舷只设基座。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民舟浮桥连接装置而架设的民舟浮桥不仅解决了战时或紧急情况下保证公路畅通的问题,而且该连接装置制造方便,架桥极其简便、迅速。

    图1是架桥平面示意图

    图2是半甲板受力情况简图

    图3是连接装置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A剖视

    图5是桥面板固定方法示意图

    图6是图5的A-A剖视

    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用下例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施例的形成是在对普通运输六十吨钢驳(1)经船体处理,在江河中采用较密的横向排列,通过连接装置(3)配上简单轻盈的上部结构(桥面部份)(2),以钢(搁)接方式使岸桥相连,保证汽车——15和三十六吨坦克通过。其具体措施为:

    对船体处理方面,在普通运输六十吨钢驳地设计基础上,把强肋骨相对集中到安装车道的部位(即船体中部),其目的是保证半甲板强度(半甲板受力情况见图2)。

    在船位布置方面,采用了横向密布排列,目的是利用舟来直接承担大部份载荷,船与船之间的间隙在保证水流畅通的前提下,人员直接跨得过为佳。

    在车道纵梁设计、连接器位置和形式的选择方面,设计制造了将舟桥融合为一体的民舟浮桥连接装置(3)(见图3)。此连接装置的基座(4)是采用焊接板材加衬板做成,平时不装在船上,需要时再固定在钢驳甲板(5)上;由槽钢构成的车道纵梁(6)通过连接器(7)固定在基座(4)上;连接器(7)两侧每边开四个孔,用钢接或铰接接通两组车道纵梁;连接器同基座的连接用两只螺栓螺母紧固;钢驳半甲板上每舷设有基座,连接器只与钢驳半甲板上其中靠两岸岸边一舷的基座相连,以便迅速安装桥面部份。

    桥岸部位连接采取跳板式连接法,一头同船舷接头钢接,另一头搁接在便道桥台上。

    对桥面板的固定是采用卡边槽钢(9)通过松紧螺丝(10)固定在车道纵梁上的办法(见图5),这样既保证了桥面板(8)的固定,又不影响车道宽度。

    以上实施例经秘密测试、评审、验收,南京军区专门调了三十六吨坦克及其他装备进行技术上的检验性演练,均证明了该浮桥设计原理合理,结构简单、新颖、独特,制造、装拆简便,造价经济,(不用电源及起重设备,一般未经过训练的人员两小时左右就能架设完毕,拆除就更快;这些钢驳平时投入运输,在需要时才集中)。该浮桥通车稳定可靠,且能做到通车通人同时进行,通车通航交替进行。

民舟浮桥连接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民舟浮桥连接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民舟浮桥连接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民舟浮桥连接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舟浮桥连接装置.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民舟浮桥的连接装置。此装置的基座固定于甲板(5)上,车道纵梁(6)通过连接器(7)固定于基座,桥面板通过卡边槽钢和松紧螺丝固定在车道纵梁上。此结构使舟和桥面部分联为一体。该浮桥在战时或紧急情况下能克服江河障碍,保证公路畅通,且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独特,制造方便,通车稳定可靠,不用电源及起重设备就能用人力迅速架设或拆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