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过植物组织培养进行种苗培育的方法及其容器.pdf

上传人:a3 文档编号:194404 上传时间:2018-02-01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445.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10015512.1

申请日:

2004.03.02

公开号:

CN1559194A

公开日:

2005.01.05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A01H 4/00申请日:20040302授权公告日:20060215终止日期:20130302|||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A01H4/00; A01G9/10

主分类号:

A01H4/00; A01G9/10

申请人: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

发明人:

廖飞雄

地址:

510640广东省广州市五山路广东省农科院花卉研究所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粤高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何燕玲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通过植物组织培养进行种苗培育的方法及其容器,包括下列步骤:(1)制备培养基:在轻质多孔性基质中加入培养营养液和生根促进剂,装入育苗盘和培养容器;(2)室内种苗培养:在超净工作台上,取增殖培养的芽苗切分,接种于育苗盘基质中,装入培养盒中,于培养室培养架或育苗温室中培养;(3)温室育苗:芽苗生根后,育苗盘从培养容器中取出,继续于温室中炼苗后移入常规温室育苗盘或育苗袋中培育。该容器包括底盘、育苗盘和上盖,底盘设有内、外沿,育苗盘置于培养容器内,由微穴育苗盘和中空育苗盘组成,上盖两侧中部设有可调滤菌气孔。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减少成本、减少污染、提高移栽成活率和种苗质量的优点。

权利要求书

1: 1、一种通过植物组织培养进行种苗培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1)制备培养基 采用轻质多孔性基质,加入培养营养液和生根促进剂,装入育苗盘和培养盒;培 养基置于高压灭菌锅内
2: 0-1.5kg/cm 2 的压力下灭菌20-30分钟。 (2)室内种苗培养 在超净工作台上,取通过组织培养增殖的芽苗,接种于育苗盘基质中,装入培养 容器中,于培养室培养架或育苗温室中培养15-50天; (3)温室育苗 芽苗生根后,育苗盘从培养容器中取出,继续于温室中炼苗10-15天后移入常 规温室育苗盘或育苗袋中培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植物组织培养进行种苗培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质用泥炭、珍珠岩、木屑等混配而成,或是水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过植物组织培养进行种苗培育的方法,其特征 在于所述基质可部分回收再利用或带入温室育苗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过植物组织培养进行种苗培育的方法,其特征 在于所述步骤(3)还可采用下述步骤进行:芽苗生根后,育苗盘从培养容器中取出, 将苗带基质或不带基质直接移栽常规温室育苗盘中炼苗和育苗。 5、一种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植物组织培养进行种苗培育的方法的 容器,包括底盘(1)、育苗盘和上盖(7),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设有内、外沿, 育苗盘置于培养容器内,由微穴育苗盘(2)和中空育苗盘(3)组成,所述上盖(7) 两侧中部设有可调滤菌气孔(4)。 6、根据权利要求5述的通过植物组织培养进行种苗培育的方法的容器,其特征 在于所述底盘(1)的内沿高、外沿低。 7、根据权利要求5述的通过植物组织培养进行种苗培育的方法的容器,其特征 在于所述底盘(1)的内外沿间为凹槽,内置密封胶圈。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过植物组织培养进行种苗培育的方法的容器,其特征 在于所述底盘(1)两侧设弹性扣孔(5),上盖(7)的两侧设置与扣孔(5)相配的 突扣(6)。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过植物组织培养进行种苗培育的方法的容器,其特征 在于所述微穴育苗盘(2)具有小孔穴(10),穴内有微导根槽。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过植物组织培养进行种苗培育的方法的容器,其特 征在于所述可调滤菌气孔(4)位于突扣(6)的上方,并且相互对称,气孔为圆柱状, 上有微通气孔(9),外接滤膜和可转动盖(8)。

说明书


一种通过植物组织培养进行种苗培育的方法及其容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进行种苗培育的方法,具体是改进育苗中壮苗和生根培养阶段的方法、及其培养容器。

                                 背景技术

    目前,许多植物可通过植物组织培养进行种苗的培育,并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应用,形成了规模化工厂化生产,促进了许多植物的商品化生产,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效益。一般组织培养的方法,是在密封无菌玻璃瓶中,用一定的培养基和生长调节物质,诱导植株的再生和增殖大量芽苗,然后于生根培养基上诱导生根成完整幼苗,移栽瓶外培育而成。由于密封瓶内高湿,不通气等人工环境,生长条件与大田有较大差异,幼苗较幼嫩,器官发育较差,移栽时适应环境的能力弱,易受污染影响,出瓶时,在清洗培养基的过程中伤根、叶和苗体严重,导致移栽成活率降低。一般培养方法中费工费时费水电,生产成本高,成为工厂化生产应用中重要的限制因素。过去组织培养研究中注重再生体系的建立,对提高培养效率和种苗质量的技术力法研究较少,随着种苗工厂化生产的发展,改进组织培养技术和完善生产工艺的研究受到重视,如日本学者发明了无糖培养技术、闭锁型种苗生产技术,在组织培养过程中人工增施二氧化碳促进种苗生长和实现生产的自动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改进的壮苗和生根培养地方法及其配套的容器,目的是:(1)使室内种苗培养和温室育苗二个环节有机衔接,简化生产工艺;(2)提高种苗对移栽环境的适应能力,减少洗苗对种苗和其根系的损伤;(3)降低生产成本;(4)提供与现有生产工艺能相适用的实用培养容器。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

    (1)制备培养基

    采用轻质多孔性基质,加入培养营养液和生根促进剂,装入育苗盘和培养盒;培养基置于高压灭菌锅内1.0-1.5kg/cm2的压力下灭菌20-30分钟。

    (2)室内种苗培养

    在超净工作台上,取通过组织培养增殖的芽苗,接种于育苗盘基质中,装入培养容器中,于培养室培养架或育苗温室中培养15-50天;

    (3)温室育苗

    芽苗生根后,育苗盘从培养容器中取出,继续于温室中炼苗10-15天后移入常规温室育苗盘或育苗袋中培育。

    上述基质是用泥炭、珍珠岩、木屑或混配而成的,兰花培养可用水苔。

    上述基质可部分回收再利用或带入温室育苗中。

    上述步骤(3)还可采用下述步骤进行:芽苗生根后,育苗盘从培养容器中取出,将苗带基质或不带基质直接移栽常规温室育苗盘中炼苗和育苗。

    一种用于实现上述的通过植物组织培养进行种苗培育的方法的容器,包括底盘1、育苗盘和上盖7,其特点是底盘1设有内、外沿,育苗盘置于培养容器内,由微穴育苗盘2和中空育苗盘3组成,所述上盖7两侧中部设有可调滤菌气孔4。

    上述底盘1可起补充水份和营养的功能,它的内沿高、外沿低,内沿可用于承托育苗盘。

    上述底盘1的内外沿间为凹槽,内置密封胶圈。

    上述底盘1两侧设弹性扣孔5,以密封培养容器,兼作提手,底盘1内可盛培养用的水或营养液。上盖7是长方型或梯形,它的两侧设置与扣孔5相配的突扣6。

    上述微穴育苗盘2具有小孔穴10,穴内有微导根槽。

    上述可调滤菌气孔4位于突扣6的上方,并且相互对称,可使培养盒内气体流动交换。气孔4为圆柱状,上有微通气孔9,外接滤膜和可转动盖8调节通气孔大小,可转动盖8有通气孔与微通气孔9对应,可使微通气孔9闭合或者开启。

    容器可依比例扩大成大型培养容器。小型容器比例可与现成国产高压灭菌锅、大棚育苗盘配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1、将室内诱导生根培养和温室炼苗变成一个生产环节和过程,简化生产过程和操作,缩短培养时间,节约人工成本达20%。

    2、出瓶移栽时不需要洗苗,减少对苗的损伤,提高移栽成活率,节约用水成本和用工成本约0.04元/株。

    3、此方法培育的种苗,由于是一个可通气开放环境中生长,适应能力强,移栽苗成活率可稳定在98%以上,无缓苗期,提高苗的质量。

    4、节约常规培养中蔗糖使用成本约0.01元/株。

    5、减少生根培养所用琼脂基质,节约生产成本约0.02元/株。

    6、减少污染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用于实现通过植物组织培养进行种苗培育的方法容器的结构分解图;

    图2为该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该容器的局部剖视图;

    图4为底盘的俯视图;

    图5为微穴育苗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A的放大图。

    图中:底盘1、微穴育苗盘2、中空育苗盘3、气孔4、扣孔5、突扣6、上盖7、可转动盖8、微通气孔9、小孔穴10。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以非洲菊种苗培养为例:

    (1)制备培养基质,用泥炭作基质,每升基质中加入0.5升1/2MS(大量元素减半)的培养基成份和1mg/L NAA,拌匀装入育苗盘和培养盒,于高压灭菌锅内1kg/cm2的压力下灭菌20分钟;

    (2)在超净工作台上,取增殖培养的2cm以上的非洲菊芽苗,切取唔根芽苗,接种于育苗盘基质中,装入培养容器中,于培养室培养架或育苗温室中培养20天,壮苗生根。

    (3)生根后,可从培养容器中取出育苗盘,继续于温室中炼苗10天后移入常规温室育苗盘或育苗袋中培育,培育1-2月后可销售或用于生产。

    为实现以上方法,本发明提供一套培养容器。

    配套培养容器的设计实例:

    培养容器材质用耐酸碱和高温高压的聚丙烯或聚碳酸酯。

    如附图1、2所示,培养容器由底盘1、育苗盘和上盖7组成。底盘1如图4所示,设有内外沿,内沿高、外沿低,内外沿间为凹槽,内置密封胶圈,转角弧形,底盘1两侧设弹性扣孔,兼作提手;上盖7如图6所示,它是用高透光材料制成,长方形或梯形,两侧设置与底盘扣孔相配的突扣,中部设有可调滤菌气孔4,气孔4为圆柱状,上有微通气孔,外接滤膜和可转动盖,可转动盖8上有通气孔与微通气孔9对应,可使微通气孔9闭合或者开启;育苗盘置于培养容器内,分为微穴育苗盘2和中空育苗盘3,如图3所示,苗盘可调整大小;微穴苗盘2上具用于培养幼苗的小孔穴10,上口大,下口小,孔穴内侧设4双8条微导根槽,如图5所示,孔穴大小可依培养苗的种类情况调整,配置不同孔穴数的苗盘。

    实施例2:

    以红掌种苗培养为例:

    (1)制备培养基质,用木屑作基质,每升基质中加入0.5升1/2MS培养基成分和0.5mg/L NAA,拌匀装入育苗盘和培养容器,于高压灭菌锅内1.5kg/cm2的压力下灭菌25分钟。

    (2)在超净工作台上,取增殖培养的2cm高的红掌芽苗,切取芽苗,接种于育苗盘基质中,装入培养容器中,于培养室培养架或育苗温室中培养30天,壮苗生根。

    (3)生根后,可从培养盒中取出育苗盘,继续于温室中炼苗15天后移入常规温室育苗盘或育苗袋中培育,培育2月后可销售或用于生产。

    实施例3:

    以绿巨人种苗培养为例:

    (1)制备培养基质,用泥炭、珍珠岩混配基质,每升基质中加入0.5升1/2MS培养基成分和1mg/L NAA,拌匀装入育苗盘和培养容器,于高压灭菌锅内1.2kg/cm2的压力下灭菌30分钟。

    (2)在超净工作台上,取增殖培养的2cm高的绿巨人芽苗,或苗丛,接种于育苗盘基质中,装入培养容器中,于培养室培养架或育苗温室中培养20天,壮苗生根。

    (3)生根后,可从培养容器中取出育苗盘,取带基质苗移栽入常规温室育苗盘或育苗袋中培育,培育1-2月后可销售或用于生产。

    实施例4:

    以蝴蝶兰种苗培养为例:

    (1)制备培养基质,用水苔作基质,水苔于每升含1/3大量元素的MS培养基成分、20克香蕉汁、20克苹果汁、1克蛋白胨配制的培养液中浸润,拌匀装入瓶中,于高压灭菌锅内1.2kg/cm2的压力下灭菌30分钟,培养容器同时灭菌。

    (2)在超净工作台上,取无菌播种或分生培养的具2片叶以上的蝴蝶兰苗,接种于育苗盘中,加入基质后装入培养容器中,于培养室培养架或育苗温室中培养50天,壮苗生根。

    (3)生根后,可从培养盒中取出育苗盘,将苗带不带基质直接移栽常规温室育苗杯中炼苗培养。

一种通过植物组织培养进行种苗培育的方法及其容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一种通过植物组织培养进行种苗培育的方法及其容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一种通过植物组织培养进行种苗培育的方法及其容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通过植物组织培养进行种苗培育的方法及其容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通过植物组织培养进行种苗培育的方法及其容器.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通过植物组织培养进行种苗培育的方法及其容器,包括下列步骤:(1)制备培养基:在轻质多孔性基质中加入培养营养液和生根促进剂,装入育苗盘和培养容器;(2)室内种苗培养:在超净工作台上,取增殖培养的芽苗切分,接种于育苗盘基质中,装入培养盒中,于培养室培养架或育苗温室中培养;(3)温室育苗:芽苗生根后,育苗盘从培养容器中取出,继续于温室中炼苗后移入常规温室育苗盘或育苗袋中培育。该容器包括底盘、育苗盘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