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中风疾病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防中风疾病的药物,它属于一种由中草药为原料制成的中成药,本发明还涉及该药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中风(偏瘫)是一种中、老年易得、易犯的疾病,这种疾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都很高。而目前治疗中风的药物分为两类,一类是华佗再造丸、消栓通等中成药;另一类是脉通注射液等西药。这些药物偏重于疾病发生后的治疗。它们虽然能将病人从死亡线上抢救回来,但都使患者留下了难以治愈的残疾。因此这些药物存在着防治不及时、治疗费用高等难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治疗中风疾病的药物存在的防治不及时、治疗费用高等技术难点并提供一种能预防中风疾病发生和费用低地预防中风疾病的药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该药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药物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药剂:
生黄芪 12-18克 太子参 13-19克 云茯苓 12-16克
杭白芍 15-19克 生地黄 14-18克 玉竹 18-23克
淡竹茹 12-17克 生白术 8-12克 小甘草 10-14克
全当归 7-12克 怀牛膝 9-14克 白茅根 25-30克
鸡内金 10-15克 赭石粉 28-35克 炒桑枝 28-32克。
本发明药物的最佳重量配比是:
生黄芪 15克 太子参 15克 云茯苓 15克 杭白芍 15克
生地黄 15克 玉竹 20克 淡竹茹 15克 生白术 10克
小甘草 10克 全当归 10克 怀牛膝 10克 白茅根 30克
鸡内金 15克 赭石粉 30克 炒桑枝 30克。
本发明药物的药剂为胶囊或散粉剂中的一种。
制备本发明药物的方法是:首先按上述重量配比称取生黄芪、太子参、云茯苓、杭白芍、生地黄、玉竹、淡竹茹、生白术、小甘草、全当归、怀牛膝、白茅根、鸡内金、赭石粉和炒桑枝原料,接着将上述原料粉碎成200目的细粉,然后混合均匀装入胶囊中。
本发明药物采用太子参、黄芪和玉竹为君药以补气养血;采用当归、白芍、小甘草和生地黄为臣药以凉血清热;采用白茅根和炒桑枝为佐药以化瘀凉血、化痰、祛风通经络而治拘挛;采用鸡内金、赭石粉、怀牛膝和淡竹茹为使药以平肝镇气、添精益髓和舒肝解郁。因此,与背景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预防中风疾病发生和费用低等优点。经对有中风症状的860名患者进行临床试验,总有效率为95.8%,其效果十分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按下述重量配比称取原料:
生黄芪15千克、太子参15千克、云茯苓15千克、杭白芍15千克、生地黄15千克、玉竹20千克、淡竹茹15千克、生白术10千克、小甘草10千克、全当归10千克、怀牛膝10千克、白茅根30千克、鸡内金15千克、赭石粉30千克、炒桑枝30千克。
生产方法如下:
首先将上述原料粉碎成200目的细粉,然后混合均匀装入胶囊中。每个胶囊中装药0.3克。
使用方法:每日三次,每次4粒。
实施例2
按下述重量配比称取原料:
生黄芪12千克、太子参13千克、云茯苓12千克、杭白芍17千克、生地黄14千克、玉竹18千克、淡竹茹12千克、生白术8千克、小甘草12千克、全当归7千克、怀牛膝9千克、白茅根25千克、鸡内金10千克、赭石粉28千克、炒桑枝28千克。
生产方法与实施例1的相同。每个胶囊中装药0.4克。
实施例3
按下述重量配比称取原料:
生黄芪18千克、太子参19千克、云茯苓16千克、杭白芍19千克、生地黄18千克、玉竹23千克、淡竹茹17千克、生白术12千克、小甘草14千克、全当归12千克、怀牛膝14千克、白茅根28千克、鸡内金13千克、赭石粉35千克、炒桑枝32千克。
生产方法与实施例1的相同。每个胶囊中装药0.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