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氨酯发泡剂及聚氨酯泡沫体.pdf

上传人:xia****o6 文档编号:193619 上传时间:2018-02-0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492.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317809.7

申请日:

2014.07.04

公开号:

CN104119553A

公开日:

2014.10.29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C08J 9/14申请公布日:20141029|||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8J 9/14申请日:20140704|||公开

IPC分类号:

C08J9/14; C08L75/04

主分类号:

C08J9/14

申请人:

常熟三爱富中昊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国伟

地址:

215517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海虞镇氟化学工业园兴虞路1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代理人:

朱林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氨酯发泡剂及聚氨酯泡沫体,该聚氨酯发泡剂由以下组分构成:重量份数为35~80的1,1,1,2,3-五氟丙烷(245eb)、重量份数为1~60的1,1-二氟-1-一氯乙烷(F142b)以及重量份数为1~20的硬脂酸;该聚氨酯泡沫体由以下组分构成:29~35重量份的复合多元醇胺、6~8重量份的聚氨酯发泡剂、40~48重量份的5-异氰脲酸三烯丙脂、2~7重量份的锌氧粉及7~11重量份的表面活性剂;本发明的发泡剂适合基于异氰酸酯的泡沫材料的制备,发泡所得材料更具柔软、弹性、止滑等特点。另外,在聚氨酯泡沫体中,只需加入少量的发泡剂即可实现发泡,减少了发泡剂的用量,不仅减少了生产成本,而且还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聚氨酯发泡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组分构成:重量份数为35~80的1,1,1,2,3-五氟丙烷(245eb)、重量份数为1~60的1,1-二氟-1-一氯乙烷(F142b)以及重量份数为1~20的硬脂酸。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氨酯发泡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组分构成:重量份数为35的1,1,1,2,3-五氟丙烷(245eb)、重量份数为60的1,1-二氟-1-一氯乙烷(F142b)以及重量份数为5的硬脂酸。

3.
  一种聚氨酯泡沫体,其特征在于由以下组分构成:29~35重量份的复合多元醇胺、6~8重量份的发泡剂、40~48重量份的5-异氰脲酸三烯丙脂、2~7重量份的锌氧粉及7~11重量份的表面活性剂,所述发泡剂含有以下组分:重量份数为35~80的1,1,1,2,3-五氟丙烷(245eb)、重量份数为1~60的1,1-二氟-1-一氯乙烷(F142b)以及重量份数为1~20的硬脂酸。

说明书

一种聚氨酯发泡剂及聚氨酯泡沫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氨酯发泡剂,本发明还涉及采用上述聚氨酯发泡剂的聚氨酯泡沫体。
背景技术
在发泡行业一直使用CFC和HCFC化合物,例如三氯氟甲烷(CFC11)和二氯氟乙烷(HCFC141b)。由于该种氟碳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挥发性而起到发泡作用,且给聚氨酯泡沫体良好的隔热性能。因而氟碳化合物被广泛应用于聚氨酯发泡行业。聚氨酯泡沫材料的隔热广泛应用于电冰箱、建筑板材、屋顶系统和冷冻机上。但是由于上两种化合物其分子中仍含有氯原子,破坏臭氧层。CFC11已经被淘汰,HCFC141b发达国家已于2003年全面禁止生产和应用,我国也加快了淘汰HCFC141b的步伐,在近几年内将全面停止HCFC141b的生产,因此发泡行业必需更换新型的发泡剂。
国际上霍尼韦尔、大金和苏威主要是采用1,1,1,3,3-五氟丙烷(245fa)和1,1,1,3,3-五氟丁烷(365mfc)作为聚氨酯的发泡剂。如文献US5496866,US5574192,US5917098,US6080799,CN1541261A,CN1608102A等都作了阐述。这些新型的发泡专利几乎都被国外这几家公司控制。
为了避开国外公司所控制的专利技术,公开号为CN101747525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新型的聚氨酯发泡剂,组分为1,1,1,2,3-五氟丙烷(245eb)和1,1-二氟乙烷化合物(152a)的组合物。该发泡剂特别适合于基于异氰酸酯的泡沫材料的制备的发泡剂,能很好的适用于特别是异氰酸酯基体的硬化发泡或是软化发泡,且能用于整体发泡。
长期生产使用发现,在生产聚氨酯泡沫体过程中,上述聚氨酯发泡剂使用量较大,不仅增加生产成本,而且使用上述发泡剂所得材料在柔软、弹性以及止滑等性能上并不十分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聚氨酯发泡剂,以及提供一种利用上述发泡剂的聚氨酯泡沫体。
为了到达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聚氨酯发泡剂,由以下组分构成:重量份数为35~80的1,1,1,2,3-五氟丙烷(245eb)、重量份数为1~60的1,1-二氟-1-一氯乙烷(F142b)以及重量份数为1~20的硬脂酸。
上述组分优选:重量份数为35的1,1,1,2,3-五氟丙烷(245eb)、重量份数为60的1,1-二氟-1-一氯乙烷(F142b)以及重量份数为5的硬脂酸。
一种聚氨酯泡沫体,由以下组分构成:29~35重量份的复合多元醇胺、6~8重量份的发泡剂、40~48重量份的5-异氰脲酸三烯丙脂、2~7重量份的锌氧粉及7~11重量份的表面活性剂,所述发泡剂含有以下组分:重量份数为35~80的1,1,1,2,3-五氟丙烷(245eb)、重量份数为1~60的1,1-二氟-1-一氯乙烷(F142b)以及重量份数为1~20的硬脂酸。
本发明的发泡剂适合基于异氰酸酯的泡沫材料的制备,不仅能很好的适用于异氰酸酯基体的硬化发泡、软化发泡及整体发泡,还可使发泡所得材料更具柔软、弹性、止滑等特点。另外,在聚氨酯泡沫体中,只需加入少量的发泡剂即可实现发泡,减少了发泡剂的用量,不仅减少了生产成本,而且还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将复合多元醇胺9.5公斤,发泡剂2公斤(由1,1,1,2,3-五氟丙烷(245eb)0.7公斤和1,1-二氟-1-一氯乙烷(F142b)1.2公斤以及硬脂酸0.1公斤 混合制的),5-异氰脲酸三烯丙脂15.7公斤,锌氧粉2.3公斤以及CGY-1硅油3.3公斤用搅拌器搅拌12秒,至物料刚变成乳白色,迅速灌入模具中,熟化50分钟后,脱模取出固化后的泡沫塑料试件。对发泡剂进行性能检测,其中反应特性检测结果列入表1中,泡沫性能检测列入表2中。
实施例2
将复合多元醇胺9.5公斤,发泡剂2.2公斤(由1,1,1,2,3-五氟丙烷(245eb)1.7公斤和1,1-二氟-1-一氯乙烷(F142b)0.1公斤以及硬脂酸0.4公斤混合制的),5-异氰脲酸三烯丙脂13.0公斤,锌氧粉0.5公斤以及CGY-1硅油1.9公斤用搅拌器搅拌10秒,至物料刚变成乳白色,迅速灌入模具中,熟化35分钟后,脱模取出固化后的泡沫塑料试件。对发泡剂进行性能检测,其中反应特性检测结果列入表1中,泡沫性能检测列入表2中。
实施例3
将复合多元醇胺9.5公斤,发泡剂1.9公斤(由1,1,1,2,3-五氟丙烷(245eb)1公斤和1,1-二氟-1-一氯乙烷(F142b)0.8公斤以及硬脂酸0.1公斤混合制的),5-异氰脲酸三烯丙脂10.8公斤,锌氧粉2.1公斤以及CGY-1硅油3公斤用搅拌器搅拌14秒,至物料刚变成乳白色,迅速灌入模具中,熟化40分钟后,脱模取出固化后的泡沫塑料试件。对发泡剂进行性能检测,其中反应特性检测结果列入表1中,泡沫性能检测列入表2中。
实施例4
将复合多元醇胺9.5公斤,发泡剂2.3公斤(由1,1,1,2,3-五氟丙烷(245eb)1.4公斤和1,1-二氟-1-一氯乙烷(F142b)0.45公斤以及硬脂酸0.45公斤混合制的),5-异氰脲酸三烯丙脂13.0公斤,锌氧粉1.5公斤以及CGY-1硅油2.5公斤用搅拌器搅拌15秒,至物料刚变成乳白色,迅速灌入模具中,熟化 40分钟后,脱模取出固化后的泡沫塑料试件。对发泡剂进行性能检测,其中反应特性检测结果列入表1中,泡沫性能检测列入表2中。
表1 实例中发泡剂组合的反应特性

表2 实例中发泡剂组合的泡沫性能

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凡是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一种聚氨酯发泡剂及聚氨酯泡沫体.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聚氨酯发泡剂及聚氨酯泡沫体.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聚氨酯发泡剂及聚氨酯泡沫体.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聚氨酯发泡剂及聚氨酯泡沫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聚氨酯发泡剂及聚氨酯泡沫体.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19553A43申请公布日20141029CN104119553A21申请号201410317809722申请日20140704C08J9/14200601C08L75/0420060171申请人常熟三爱富中昊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地址215517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海虞镇氟化学工业园兴虞路10号72发明人王国伟74专利代理机构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32237代理人朱林54发明名称一种聚氨酯发泡剂及聚氨酯泡沫体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氨酯发泡剂及聚氨酯泡沫体,该聚氨酯发泡剂由以下组分构成重量份数为3580的1,1,1,2,3五氟丙烷245EB、重量份数为160的1,1二氟1一。

2、氯乙烷F142B以及重量份数为120的硬脂酸;该聚氨酯泡沫体由以下组分构成2935重量份的复合多元醇胺、68重量份的聚氨酯发泡剂、4048重量份的5异氰脲酸三烯丙脂、27重量份的锌氧粉及711重量份的表面活性剂;本发明的发泡剂适合基于异氰酸酯的泡沫材料的制备,发泡所得材料更具柔软、弹性、止滑等特点。另外,在聚氨酯泡沫体中,只需加入少量的发泡剂即可实现发泡,减少了发泡剂的用量,不仅减少了生产成本,而且还减少对环境的影响。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19553ACN104119553A1/1。

3、页21一种聚氨酯发泡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组分构成重量份数为3580的1,1,1,2,3五氟丙烷245EB、重量份数为160的1,1二氟1一氯乙烷F142B以及重量份数为120的硬脂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氨酯发泡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组分构成重量份数为35的1,1,1,2,3五氟丙烷245EB、重量份数为60的1,1二氟1一氯乙烷F142B以及重量份数为5的硬脂酸。3一种聚氨酯泡沫体,其特征在于由以下组分构成2935重量份的复合多元醇胺、68重量份的发泡剂、4048重量份的5异氰脲酸三烯丙脂、27重量份的锌氧粉及711重量份的表面活性剂,所述发泡剂含有以下组分重量份数为3580的1,1,。

4、1,2,3五氟丙烷245EB、重量份数为160的1,1二氟1一氯乙烷F142B以及重量份数为120的硬脂酸。权利要求书CN104119553A1/3页3一种聚氨酯发泡剂及聚氨酯泡沫体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聚氨酯发泡剂,本发明还涉及采用上述聚氨酯发泡剂的聚氨酯泡沫体。背景技术0002在发泡行业一直使用CFC和HCFC化合物,例如三氯氟甲烷CFC11和二氯氟乙烷HCFC141B。由于该种氟碳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挥发性而起到发泡作用,且给聚氨酯泡沫体良好的隔热性能。因而氟碳化合物被广泛应用于聚氨酯发泡行业。聚氨酯泡沫材料的隔热广泛应用于电冰箱、建筑板材、屋顶系统和冷冻机上。但是由于上两种化合物其。

5、分子中仍含有氯原子,破坏臭氧层。CFC11已经被淘汰,HCFC141B发达国家已于2003年全面禁止生产和应用,我国也加快了淘汰HCFC141B的步伐,在近几年内将全面停止HCFC141B的生产,因此发泡行业必需更换新型的发泡剂。0003国际上霍尼韦尔、大金和苏威主要是采用1,1,1,3,3五氟丙烷245FA和1,1,1,3,3五氟丁烷365MFC作为聚氨酯的发泡剂。如文献US5496866,US5574192,US5917098,US6080799,CN1541261A,CN1608102A等都作了阐述。这些新型的发泡专利几乎都被国外这几家公司控制。0004为了避开国外公司所控制的专利技术,。

6、公开号为CN101747525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新型的聚氨酯发泡剂,组分为1,1,1,2,3五氟丙烷245EB和1,1二氟乙烷化合物152A的组合物。该发泡剂特别适合于基于异氰酸酯的泡沫材料的制备的发泡剂,能很好的适用于特别是异氰酸酯基体的硬化发泡或是软化发泡,且能用于整体发泡。0005长期生产使用发现,在生产聚氨酯泡沫体过程中,上述聚氨酯发泡剂使用量较大,不仅增加生产成本,而且使用上述发泡剂所得材料在柔软、弹性以及止滑等性能上并不十分理想。发明内容0006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聚氨酯发泡剂,以及提供一种利用上述发泡剂的聚氨酯泡沫体。0007为了到达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

7、聚氨酯发泡剂,由以下组分构成重量份数为3580的1,1,1,2,3五氟丙烷245EB、重量份数为160的1,1二氟1一氯乙烷F142B以及重量份数为120的硬脂酸。0008上述组分优选重量份数为35的1,1,1,2,3五氟丙烷245EB、重量份数为60的1,1二氟1一氯乙烷F142B以及重量份数为5的硬脂酸。0009一种聚氨酯泡沫体,由以下组分构成2935重量份的复合多元醇胺、68重量份的发泡剂、4048重量份的5异氰脲酸三烯丙脂、27重量份的锌氧粉及711重量份的表面活性剂,所述发泡剂含有以下组分重量份数为3580的1,1,1,2,3五氟丙烷245EB、重量份数为160的1,1二氟1一氯乙烷。

8、F142B以及重量份数为1说明书CN104119553A2/3页420的硬脂酸。0010本发明的发泡剂适合基于异氰酸酯的泡沫材料的制备,不仅能很好的适用于异氰酸酯基体的硬化发泡、软化发泡及整体发泡,还可使发泡所得材料更具柔软、弹性、止滑等特点。另外,在聚氨酯泡沫体中,只需加入少量的发泡剂即可实现发泡,减少了发泡剂的用量,不仅减少了生产成本,而且还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具体实施方式0011实施例10012将复合多元醇胺95公斤,发泡剂2公斤由1,1,1,2,3五氟丙烷245EB07公斤和1,1二氟1一氯乙烷F142B12公斤以及硬脂酸01公斤混合制的,5异氰脲酸三烯丙脂157公斤,锌氧粉23公斤以及。

9、CGY1硅油33公斤用搅拌器搅拌12秒,至物料刚变成乳白色,迅速灌入模具中,熟化50分钟后,脱模取出固化后的泡沫塑料试件。对发泡剂进行性能检测,其中反应特性检测结果列入表1中,泡沫性能检测列入表2中。0013实施例20014将复合多元醇胺95公斤,发泡剂22公斤由1,1,1,2,3五氟丙烷245EB17公斤和1,1二氟1一氯乙烷F142B01公斤以及硬脂酸04公斤混合制的,5异氰脲酸三烯丙脂130公斤,锌氧粉05公斤以及CGY1硅油19公斤用搅拌器搅拌10秒,至物料刚变成乳白色,迅速灌入模具中,熟化35分钟后,脱模取出固化后的泡沫塑料试件。对发泡剂进行性能检测,其中反应特性检测结果列入表1中,。

10、泡沫性能检测列入表2中。0015实施例30016将复合多元醇胺95公斤,发泡剂19公斤由1,1,1,2,3五氟丙烷245EB1公斤和1,1二氟1一氯乙烷F142B08公斤以及硬脂酸01公斤混合制的,5异氰脲酸三烯丙脂108公斤,锌氧粉21公斤以及CGY1硅油3公斤用搅拌器搅拌14秒,至物料刚变成乳白色,迅速灌入模具中,熟化40分钟后,脱模取出固化后的泡沫塑料试件。对发泡剂进行性能检测,其中反应特性检测结果列入表1中,泡沫性能检测列入表2中。0017实施例40018将复合多元醇胺95公斤,发泡剂23公斤由1,1,1,2,3五氟丙烷245EB14公斤和1,1二氟1一氯乙烷F142B045公斤以及硬脂酸045公斤混合制的,5异氰脲酸三烯丙脂130公斤,锌氧粉15公斤以及CGY1硅油25公斤用搅拌器搅拌15秒,至物料刚变成乳白色,迅速灌入模具中,熟化40分钟后,脱模取出固化后的泡沫塑料试件。对发泡剂进行性能检测,其中反应特性检测结果列入表1中,泡沫性能检测列入表2中。0019表1实例中发泡剂组合的反应特性0020说明书CN104119553A3/3页50021表2实例中发泡剂组合的泡沫性能00220023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凡是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说明书CN104119553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其制备或化学加工;以其为基料的组合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