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电空气输送调节装置的有抗电弧保护功能的电极自清洁机构.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92885 上传时间:2018-02-01 格式:PDF 页数:45 大小:2.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10043214.3

申请日:

2004.05.14

公开号:

CN1550237A

公开日:

2004.12.01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A61L9/16; A61L9/18; A61L9/015; A61L9/00; F24F3/16; B01J19/08; B03C3/00; C01B13/10; C01B13/11; H01T23/00

主分类号:

A61L9/16; A61L9/18; A61L9/015; A61L9/00; F24F3/16; B01J19/08; B03C3/00; C01B13/10; C01B13/11; H01T23/00

申请人:

高超明智公司;

发明人:

刘锡辉; A·帕克; G·S·斯尼德尔; J·P·里弗斯

地址: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优先权:

2003.05.14 US 60/470519; 2004.04.12 US 10/823346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代理人:

胡强;蔡民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带有小珠构件的动电式静电空气调节装置,该小珠构件有一个孔,一个电极丝穿过该孔。当取出一个电极组时,使该小珠沿电极丝移动以便清洁电极丝。一个小珠提臂被安装到所述电极组上。当从该空气调节装置中取出该电极组以便进行清洁时,该小珠提臂可以移动小珠以清洁所述电极。所述动电式静电空气调节装置具有绝缘部件,它们保护该装置不受高压电弧放电影响和与这些电极相关的导电沉积物的影响。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空气清洁装置,它包括: 一个外壳,该外壳有一个顶部和一个底部; 至少一个发射电极,它布置在所述外壳内; 至少一个收集电极,它布置在所述外壳内; 至少一个支架,它把每个发射电极与该外壳的底部固定在一起; 一个阻挡壁,它靠近所述外壳的底部并且在该发射电极与该收集 电极之间;及 一个光源,它位于所述外壳内并产生杀菌作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壁 有一个唇缘。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 含绝缘材料,所述绝缘材料选自玻璃、陶瓷和基于陶瓷的复合物。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由 绝缘材料构成,所述绝缘材料选自玻璃、陶瓷和基于陶瓷的复合物。
5: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阻挡壁的 唇缘涂有绝缘材料,该绝缘材料选自玻璃、陶瓷和基于陶瓷的复合物。
6: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壁 的唇缘由绝缘材料构成,所述绝缘材料选自玻璃、陶瓷和基于陶瓷的 复合物。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阻挡壁涂 有绝缘材料,该绝缘材料选自由玻璃、陶瓷和基于陶瓷的复合物。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阻挡壁由 绝缘材料构成,所述绝缘材料选自玻璃、陶瓷和基于陶瓷的复合物。
9: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阻挡壁的 唇缘涂有绝缘材料,该绝缘材料选自玻璃、陶瓷和基于陶瓷的复合物。
10: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阻挡壁 的唇缘由绝缘材料构成,该绝缘材料选自玻璃、陶瓷和基于陶瓷的复 合物。
11: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 和所述阻挡壁被涂有绝缘材料,所述绝缘材料选自玻璃、陶瓷和基于 陶瓷的复合物。
1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 和所述阻挡壁由绝缘材料构成,所述绝缘材料选自玻璃、陶瓷和基于 陶瓷的复合物。
1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 所述阻挡壁及其唇缘涂有绝缘材料,所述绝缘材料选自玻璃、陶瓷和 基于陶瓷的复合物。
1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 所述阻挡壁及其唇缘由绝缘材料构成,所述绝缘材料选自玻璃、陶瓷 和基于陶瓷的复合物。
15: 一种空气清洁装置,它包括: 一个外壳,它有一个顶部和一个底部; 至少一个发射电极,它布置在该外壳内; 至少一个支架,它布置在该外壳的底部内并用来固定该发射电极; 至少一个收集电极,它可取出地布置在该外壳内以便进行清洁; 一个高电压源,它耦接在该发射电极与该收集电极之间; 一个阻挡壁,它在该发射电极与该收集电极之间被固定在该支架 里并用来避免高压电弧放电; 一个唇缘,它位于所述阻挡壁的上边缘上; 一个带有通孔的物体,所述发射电极穿过该通孔地设置,从而所 述物体可以移动并清洁所述发射电极; 一个物体提臂,它可移动地连接在该收集电极上并可以与该物体 配合以便在经所述外壳的顶部取出该收集电极以进行清洁时沿该发射 电极移动并升高所述物体;及 一个杀菌光源。
16: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空气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 被涂有绝缘材料,该绝缘材料选自玻璃、陶瓷和基于陶瓷的复合物。
17: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空气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 由绝缘材料铸成,所述绝缘材料选自玻璃、陶瓷和基于陶瓷的复合物。
18: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空气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 壁涂有绝缘材料,所述绝缘材料选自玻璃、陶瓷和基于陶瓷的复合物。
19: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空气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阻挡壁 由绝缘材料构成,该绝缘材料选自玻璃、陶瓷和基于陶瓷的复合物。
20: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空气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支架和 该阻挡壁涂有绝缘材料,该绝缘材料选自玻璃、陶瓷和基于陶瓷的复 合物。
21: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空气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 和所述阻挡壁由绝缘材料构成,所述绝缘材料选自玻璃、陶瓷和基于 陶瓷的复合物。
22: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 壁及其唇缘由绝缘材料构成。
2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 壁及其唇缘涂有绝缘材料。
2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 和所述阻挡壁的唇缘由绝缘材料构成。
25: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 和所述阻挡壁的上唇缘涂有绝缘材料。
2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 和所述阻挡壁由绝缘材料构成。
2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 和所述阻挡壁涂有绝缘材料。
28: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空气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 和所述阻挡壁中的至少一个由绝缘材料构成。
29: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空气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 和所述阻挡壁中的至少一个涂有绝缘材料。
30: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空气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 和所述阻挡壁由绝缘材料构成。
31: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空气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 和所述阻挡壁涂有绝缘材料。

说明书


动电空气输送调节装置的有抗电弧保护功能的电极自清洁机构

    本申请要求在2003年5月14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序号60/470519的优先权,特此引入这篇申请。

    对有关申请的参照

    本申请涉及在2001年8月8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序号09/924600,它是在2000年5月4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序号09/564960的延续部分并且目前已成为美国专利6350417B1,而该专利又是在1998年11月5日提交的且目前已成为美国专利6176977的美国专利申请序号09/186471的申请延续部分。本申请也涉及2000年12月5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序号09/730499,它是在1998年11月5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序号09/186471的延续部分且目前成为美国专利6176977。本申请还涉及在2002年6月20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序号60/391070。在这里,参考引入所有以上参考文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的涉及产生臭氧和已从中基本除去了微粒物质的动电空气流的装置,确切地说,本发明涉及存在于该装置中的电极丝或线状电极的清洁。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很早就知道用电动机来驱动扇叶转动以产生空气流。可惜,这种风扇产生相当大地噪声并且给试图把手指或铅笔捅进转动扇叶中的孩子带来危险。尽管这种风扇可以产生相当大的空气流(如1000ft3/分钟或更大),但需要相当大的电能来运转电动机并且基本上不发生流动空气的调节。

    早已知道给这种风扇配备高效微粒空气过滤器件(HEPA filter)来消除可能大于0.3μm的微粒物质。可惜,该过滤元件表现出的对气流的阻力可能需要使电动机尺寸加倍,以保持空气流的预期大小。另外,高效微粒空气过滤器件(HEPA)比较贵并且可能占了高效微粒空气过滤器(HEPA)-风扇装置的销售价格的相当大的一部分。尽管这种过滤器风扇装置能通过除去大微粒来调节空气,但不能除去小到足以穿过该过滤器件的微粒物质,其中例如包括细菌。

    在现有技术中还已经知道了用动电技术来产生空气流,通过这种技术,电能被直接转换为空气流而无须使用机械运动部件。1988年授予Lee的美国专利No.4789801描述了这样一个系统,在这里描述如图1A、1B的简化形式。Lee的系统10包括一个小面积(“最小截面”)电极组20,它们与一个大面积(“最大截面”)电极组30对称间隔开。把一个输出一串高电压脉冲(如0KV至可能+5KV)的脉冲发生器40的正端耦接到最小截面组上,把脉冲发生器的负端耦接到所述的最大截面组上。

    高电压脉冲使这些组之间的空气电离并且产生从所述最小截面组流向最大截面组的气流50,这不需要任何运动部件。空气中的微粒物质被夹带在气流50中并且也移向最大截面电极30。大量微粒物质被静电吸引到最大截面电极组的表面上并附着在那里,因此,调节了离开系统10的气流。此外,出现在电极组之间的高压电场可以把臭氧释放到周围环境中,臭氧似乎消灭或至少改变了气流所夹带的物质,其中包括如细菌。

    在图1A所示的实施例中,最小截面电极20的横截面呈圆形并有约0.003英寸(0.08毫米)的直径,最大截面电极30的面积相当大且横截面成“泪珠”形状。从Lee的图中看到,最大截面电极与最小截面电极之间的横截面曲率半径之比似乎超过10∶1。在这里,如图1A所示,最大截面电极的球形正面面向最小截面电极,而略尖的后缘面朝向气流流出方向。在最大截面电极上的“削尖”后缘显然改善了气流所夹带的微粒物质的静电吸附。Lee没有公开泪珠形最大截面电极是如何构成的,但估计可能是用较昂贵的模铸成型或挤压法制成的。

    在图1B所示的另一个实施例中,Lee的系统的最大截面电极30的横截面是对称且细长的。在最大截面电极上的细长后缘提供了增大的面积,气流所夹带的微粒物质可以附着在该面积上。Lee指出,释放到环境中的阴离子的沉积效率和理想减少可能是由于包含一个被动的第三电极组70而造成的。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增加第三电极组来提高效率将增加最终系统的生产成本和维护成本。

    虽然Lee所公开的静电技术比传统的电风扇过滤装置有利,但Lee的系统的最大截面电极的制造比较昂贵。此外,过滤效率要是比Lee的实施例所能产生的更高,则这将是有利的,尤其是不包含一个第三电极组。

    在申请人的母申请案中提出的发明提供了一种带有第一、第二电极组构造的动电空气输送调节装置,它具有比Lee的系统更高的效率而又不需要昂贵的电极制造技术。这一情况也允许用户选择将产生的臭氧量的可接受量。

    第二电极组是要收集微粒物质并且用户可以从输送调节装置中把它取出来以便进行常规清理,以便从电极表面上除取微粒物质。但在这种构造中,用户必须小心以确保,如果用水清洁第二电极组,则在重新插入到输送调节装置中之前要彻底干燥所述电极。如果当来自刚清洁完的电极的水分被允许聚集在该装置内时接通了该装置,则吸收的水分可能导致在第一电极组与第二电极组之间的高压电弧放电,这可能损坏该装置。

    第一电极组中的电极丝或线状电极不如第二电极组坚固。(在这里,术语“丝”或“线状”可互换用来表示由金属丝构成的的电极,或比丝更粗更硬的并成丝状物制成的电极)。在用户可从输送调节装置中取出第一电极组的实施例中,在清洁时要小心防止因过度用力而自然折断电极丝。不过,或许在第一电极组上可能会积上一层沉积材料或细灰状材料覆层。

    如果允许这种沉积物累积,则最终会降低输送调节装置的效率。此外,由于不完全明白的原因,这种沉积物可能产生可听见的振动,这可能干扰在输送调节装置附近的人。

    此外,需要一种机构,可通过该机构来定期清洁在输送调节装置中的第一电极组的电极丝。该清洁机构最好易于实施并不需要从该输送调节装置中取出第一电极组并且用户就能定期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对现有技术有所改进。尤其是,本发明包括一种空气清洁装置,它有至少一个发射电极和至少一个收集电极。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包括一个小珠或其它物体,它具有一个通孔,而所述发射电极穿过该小珠或其它物体的通孔。在该空气清洁装置中设有一个小珠或物体移动臂,该臂可以与该小珠或物体有效相连,以便相对该发射电极移动小珠或物体来清洁发射电极。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可以从该空气清洁装置中取出收集电极以便进行清洁并且小珠或物体移动臂可以与收集电极有效相连,从而当该收集电极从该空气清洁装置中被取出来时,该小珠或物体移动臂移动小珠或物体以便清洁所述收集电极。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该空气清洁装置包括一个外壳,该外壳有一个顶部和一个底部,其中,可以通过顶部取出收集电极以便进行清洁,并且可以从顶部取出收集电极,小珠或物体移动臂使小珠或物体朝顶部移动以便清洁发射电极。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发射电极有一个底端止挡,当小珠位于发射电极底部上时,小珠可以留在该底端止挡上。小珠移动臂可移动地被安装到收集电极上,结果,小珠或物体压在底端止挡上,小珠或物体移动臂可以经过该小珠或物体并且重新定位在小珠或物体之下,以准备移动该小珠或物体来清洁发射电极。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一种空气清洁装置的清洁方法包括从外壳顶部上取出第二电极组并同时因被小珠或物体移动臂推动而使该小珠或物体沿第一电极移动的步骤,该空气清洁装置具有一个外壳,该外壳有一个顶部和一个底部,所述空气清洁装置在外壳中有一个第一电极、一个第二电极组以及一个安装在第一电极上的小珠或物体和一个安装在第二电极组上的小珠或物体移动臂。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包括用于防止高压电弧放电的主要部件的绝缘材料,即支承发射电极的支架、在发射电极与收集电极之间的并靠近收集电极的阻挡壁,或者在阻挡壁的上边缘上的唇缘以及用来清洁发射电极的小珠。尤其要小心防止由被UV光源发出的UV光吸引的昆虫所造成的高压电弧放电。因此,在本发明的这个实施例中,绝缘材料被用来铸造或涂覆阻挡壁和支架以避免放电。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

    图1A以横截面平面图表示根据现有技术的动电空气输送调节系统的第一实施例。

    图1B以横截面平面图表示根据现有技术的动电空气输送调节系统的第二实施例。

    图2A以透视图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图2B以透视图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图2A的实施例,其中,第二电极组组件部分缩回,该图示出了自动清洁第一电极组组件的机构。

    图3以电气框图表示本发明。

    图4A以透视图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电极组件的第一实施例。

    图4B以平面结构图表示图4A的实施例。

    图4C以平面透视图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电极组件的第二实施例。

    图4D以平面结构图表示图4C的实施例的变型方案。

    图4E以透视图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电极组件的第三实施例。

    图4F以平面图表示图4E的实施例。

    图5A以透视图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电极组件,它示出了用于清洁第一电极组的机构的第一实施例。

    图5B以侧视图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图5A所示的电极清洁机构。

    图5C以平面图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图5B所示的电极清洁机构。

    图6A以透视图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可旋转的电极清洁机构。

    图6B-6D以侧视图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处于不同位置的图6A所示的清洁机构。

    图7A-7E以横截面图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清洁第一电极组电极的小珠状机构。

    图8A以横断面图表示本发明清洁机构的另一个实施例,它示出了一个位于小珠提臂之上的小珠。

    图8B是图8A的发明实施例分解图,它示出了小珠提臂。

    图8C以透视图表示图8A、8B所示的发明实施例。

    图8D以透视图表示图8A、8B和8C所示的发明实施例并且表示一个绝缘的阻挡壁、阻挡壁唇缘和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给出以下描述是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实现并使用本发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然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各种修改,并且在不超出如后续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在此详细说明的普通原理可被用于其它实施例和应用场合。因此,本发明不局限于所示实施例,而要遵循与所述原理和特征相符的最广泛的范围。在本文中,作为参考地引入本申请所述的所有专利和专利申请的附图和说明书,以便能够让人们完全理解所公开的发明。

    概述地讲,申请人的母案申请提供一种没有运动部件的动电式空气输送调节系统。空气在这样的意义上接受处理,即它被电离并含有适量的臭氧且除去了至少某些空气传播的微粒。在此所述的动电式空气输送调节装置包括一个罩住一个离子发生器单元的百叶窗或栅格体。离子发生器单元包括一个将普通的110VAC升高到高电压的高电压DC转换器和一个接收高电压DC并输出可能有10KV峰-峰值的高电压脉冲的发生器,尽管基本上100%的工作循环(如高电压DC)输出可以用来代替脉冲。该装置还包括一个电极组件单元,该电极组件单元包括相互间隔的第一电极组和第二电极组,所述第一组和第二组最好分别与该高电压发生器的正、负输出端相连。

    最好用第一组、第二组易制造的电极构造形成该电极组件。在与本申请相关的实施例中,第一组电极包括线状电极(或电极丝)。第二组电极包括“U”形或“L”形电极,它有一个或两个末端面及故意增大的外表面区域,以便收集空气中的微粒物质。在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二组电极与第一组电极的有效曲率半径之比约为至少20∶1。

    高电压脉冲在第一电极组与第二电极组之间产生一个电场。这个电场产生从第一电极组流向第二电极组的动电空气流,该空气流最好富含净余的负离子和臭氧。包括灰尘颗粒和其它不希望有的成分(或许是细菌)的周围空气经栅格口或百叶窗口进入外壳,而经过电离的清洁空气(含臭氧)通过在外壳下游侧的开口离开。

    灰尘和其它微粒物质被静电吸附在第二组(收集电极)电极上,而输出的空气基本上不含这种微粒物质。此外,该输送调节装置所产生的臭氧可杀灭某些类型的细菌等并且还消除了输出空气中的气味。该输送调节装置最好按周期脉冲方式工作并且一个控制装置允许用户临时增大如高电压脉冲发生器的输出,以便更快速消除环境中的气味。

    本申请人提出的母案申请提供了第二组电极单元,它们非常耐用并且用户可从该输送调节装置中取出它们以进行清洁。这些第二组电极单元可以简单地向上滑出输送调节装置外并用湿布擦拭干净并放回到该装置中。但偶尔,如果把(由于清洁而)仍然湿的电极装置放回输送调节装置里,则聚集的水分可能使第一、第二电极组之间的阻抗减小到发生高压电弧放电的程度。

    另一个问题是,第一电极组中的电极丝随时间变脏并且可能积上一层沉积材料或细灰状材料覆层。这种在第一组电极上的积累物质最终会降低电离效率。此外,积累的覆层也可能致使输送调节装置产生500Hz-5KHz的可听到的振颤,这可能打扰了与该装置同处一室的人。

    在第一实施例中,本发明从可取出的第二组电极单元的下部起布置一个或多个由MYLAR(聚酯薄膜)或KAPTON(聚酰胺)薄膜型材料构成的软薄片。这个(这些)薄片面向第一组电极并且通常位于一个与第一、第二组电极的纵轴线垂直的平面内。这种薄片材料具有高电压击穿性能和高的介电常数并能耐受高温且易弯曲。在这种用于每个第一组电极的薄片的远端边缘内切出一条缝隙,从而使每个第一组电极四嵌入该薄片内的缝隙。无论用户何时从输送调节装置中取出第二电极组,该材料薄片也被取出。但在取出过程中,该材料薄片也被向上拉并且包围每个电极丝的内缝边缘之间的摩擦趋向于擦掉在第一组电极上的任何覆层。当把第二组电极单元重新插入输送调节装置内时,薄片内的缝隙自动包住相关的第一电极组的电极。因此,无论何时从该输送调节装置中取出第二组电极单元或在该输送调节装置内使其上、下移动,都对第一电极组的电极产生上、下擦拭作用。

    作为可选方式,当第二组电极单元被完全插入时,向上突出的柱可布置在输送调节装置的内底面上,以便当第二组电极单元被完全插入时使薄片材料的末端边缘向上偏转离开第一组电极。这一特征减小了薄片本身减小两个电极组之间阻抗的可能性。

    在一个目前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二组电极的下端被装到一个包括转动臂的限位件上,一条MYLAR或KAPTON型材料带被连接在转动臂上。或者,两条重叠的带材可以被接到转动臂上。每条带的末端边缘有一条缝隙,并且每条带(和其中的缝隙)被布置成与一根相关的电极丝自动对齐。一个基座自该限位件的底部起向下延伸,当被完全插入输送调节装置内时,该基座伸入该装置的底层内的基座开口内。面向第一电极组的底座开口推动这些臂和在每个臂上的带向上转动,即从水平位置转到垂直位置。这种构造可以增大电极组之间的阻抗。

    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第一电极组中的电极丝的清洁机构,其中,一个或多个小珠状构件包围每个电极丝,电极丝穿过小珠内的一个孔。当自上而下并接着自下而上地颠倒输送调节装置时,小珠滑过它们所包围的电极丝段,在此过程中擦掉了碎屑。利用小珠的实施例可以结合任何或所有的各种薄片实施例,从而允许用户安全清洁在输送调节装置内的第一电极组的电极丝。

    此外,正如从对目前的说明书的回顾中发现的那样,本发明的实施例包括一个小珠和一个小珠提臂,小珠提臂与小珠及收集电极有效连接。当取出收集电极以进行清洁时,小珠提臂接触小珠,以便沿发射电极向上推动小珠来清洁发射电极。当自外壳中取出收集电极时,小珠提臂与小珠分开,从而使小珠落入发射电极的底部。当把收集电极重新插入外壳内时,小珠提臂重新接合现在在发射电极底部的小珠。

    图2A、2B表示一个动电空气输送调节装置100,它的外壳102包括在后面的进气口或百叶窗104。另外,外壳102包括位于正面和侧面的排气口106和底部基座108。在该输送调节装置的外壳内有一个离子发生单元160,它由一个可用开关S1通电或激发的电源来供电。合适的电源包括如AC:DC电源。除周围空气外,离子发生单元160也是自含的,因而不需要输送调节装置外壳外的任何东西,这为本发明的实施节省了外部操作潜力。

    外壳102的顶面包括一个可由用户升高的把手构件112,在一个电极组件220内,第二组240的电极242固定在把手构件112上。电极组件220还包括第一组电极230,这里表示成唯一一个线状电极或电极丝232。在所示实施例中,当第一电极组230留在装置100内时,把手状升高构件112使用户能够升高第二组电极240,并且在必要时拿到装置100外面。在图2B中,第二组电极242的底端被接到一个底部构件113上,该底部构件连接在一个机构500上,无论用户何时向上或向下移动把手构件112,该机构都清洁第一电极组的电极,在这里是电极232。下述图5A-7E进一步提供了关于各种机构500的细节,它们被用来清洁第一电极组230的电极丝232并保持第一电极组230与第二电极组240之间的高阻抗,即使允许一些水分聚集在装置100的底部内。

    第一、第二组电极串联在离子发生单元160的输出端之间,如图3所示。为了清洁和在必要时更换,使把手112升高的能力已经容易使构成电极组件的电极能够被清洁和需要的话被更换。

    为了示范说明,给出了图2A、2B所示的本发明的通用形状。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使用其它形状。一个实施例的从顶到底的高度可能为1米,从左到右的宽度可能为15厘米,而从前到后的进深可能为10厘米,当然也可以使用其它的尺寸和形状。百叶窗构造在经济型外壳构造中提供了宽敞的通风入口和出口。在通风口104与106之间实际上不必有差别,除了它们相对第二组电极的位置以外,实际上可以使用一个公共的通风口。这些通风口用来确保足够的环境气流可被吸到装置100中或被装置100所用并确保包含安全量臭氧(O3)的足够的电离空气流流出该装置100。

    如将要描述地,当以S1给装置100通电时,离子发生器160的高电压输出在第一电极组上产生离子,这些离子被吸引到第二电极组上。离子从“IN”到“OUT”方向的运动带动了空气分子,因此,以动电方式产生电离空气流出。图2A、2B中的“IN”符号表示带有微粒物质60的周围空气的流入。图中的“OUT”符号表示基本上没有微粒物质的清洁空气的流出,所述微粒物质被静电吸附在第二组电极的表面上。在产生电离空气流的过程中,有利地产生了安全量的臭氧(O3)。需要设置有防静电功能的外壳102内表面以减少可检测到的电磁辐射。例如,可以把一个金属防护物布置在外壳内或者可以使外壳内部的一部分涂有金属涂料以减少这种辐射。

    如图3清楚所示,离子发生单元160包括一个高电压发生器单元170和用来把原交流电压(如117VAC)转换成直流(“DC”)电压的电路180。电路180最好包括控制发生器单元170所输出电压的形状和/或工作循环的电路(用如200表示的用户开关S2可改变所述控制)。电路180最好还包括一个耦接至开关S3(未示出)的脉冲模式元件,以便暂时突然更多地输出臭氧。电路180还可以包括一个定时器电路和一个视觉指示器如发光二极管(“LED”)。当出现离子发生时,LED或其它指示器(必要时包括可听指示器)发出信号。定时器在指示器和/或可听指示器的某个预定时间如30分钟后可以自动中断离子和/或臭氧的产生。

    如图3所示,高电压发生器单元170最好包括一个可能为20KHz频率的低电压振荡电路190,它输出低电压脉冲给一个电子开关200如一个可控硅元件等。开关200使低电压脉冲开关耦接至一个升压变压器T1的输入绕组。T1的第二绕组被接到输出高电压脉冲的高电压倍增电路210上。包括高电压脉冲发生器170和电路180的电路和组件最好制作在一个装在外壳102内的印刷电路板上。必要时,外部音频输入(如来自立体声调谐器)可以适当地被接至振荡器190上,以便从听觉上调制该单元160所产生的流动气流。结果将是一个静电扬声器,人耳可以根据音频输入信号而听到其输出气流。此外,输出气流仍将含有离子和臭氧。

    来自高电压发生器170的输出脉冲最好有至少为10KV的峰-峰值,其有效的DC偏量是峰-峰值的一半,该输出脉冲具有可能为20KHz的频率。脉冲序列输出最好具有可能为10%的工作循环,这将延长电池使用寿命。当然,可以取而代之以不同的最大峰-峰幅值、DC偏量、脉冲序列波形、工作循环和/或重复频率。实际上,可以使用100%的脉冲序列(如基本为直流高电压),尽管有较短的电池使用寿命。因此,发生器单元170可被称作高电压脉冲发生器。

    振荡频率不是特别重要的,但最好至少约为20KHz,因为人类无法听到它。如果宠物与该装置100同处一室,则可能需要使用甚至更高的工作频率以防止宠物不适和/或嚎叫。如图5A-6E所示,为减小可听到振颤,需要有至少一个用于清洁第一电极组230的电极232的机构。

    高电压脉冲发生器单元170的输出被接到一个包括第一电极组230和第二电极组240的电极组件220上。单元170起到DC:DC高电压发生器的功能并且可以用其它电路和/或技术实现输出高电压脉冲,所述高电压脉冲被输入电极组件220中。

    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单元170的正输出端被接到第一电极组230上,负输出端被接到第二电极组240上。已经发现,这种耦接极性工作良好,包括尽可能减小了讨厌的可听到的电极振颤或蜂鸣声。产生从第一电极组流向第二电极组的静电气流(这种气流在图中表示为“OUT”)。因此,电极组件220被安装在输送调节装置100内,使第二电极组240靠近OUT通风口并且使第一电极组230靠近IN通风口。

    当来自高电压脉冲发生器170的电压或脉冲横跨过第一电极组230和第二电极组240时,据信在第一电极组230内的电极232周围产生了等离子体状电场。该电场使第一、第二电极组之间的周围空气电离并产生流向第二电极组的“OUT”气流。当然,IN气流经通风口104流入,OUT气流经通风口106流出。

    据信,通过第一组电极232同时产生了臭氧和离子,尤其是作为接到第一电极组上的发生器170所产生的电位的函数来产生臭氧和离子。通过升高或降低第一电极组的电位,可以增强或减少臭氧发生。极性相反的电位被接到第二组电极242上,这尤其加速了在第一组电极上产生的离子运动,结果产生了如图所示的“OUT”气流。当离子朝第二组电极移动时,据信它把空气分子推向或移向第二组电极。通过相对第一组电极的电位降低第二组电极的电位,可以提高这种运动的相对速度。

    例如,如果把+10KV施加于第一组电极上,而在第二组电极上不施加电位,则一团离子(净电荷为正)会形成在第一电极组附近。此外,较高的10KV电位将产生相当多的臭氧。通过把相对负的电位接到第二组电极上,提高了由发出的净离子带动的气团的速度,这是因为保存了移动离子的动量。

    另一方面,如果需要保持相同的有效流出(OUT)速度但产生较少臭氧,在电极组之间可以分配如10KV电位。例如,发生器170可以把+4KV(或某些其它值)供给第一组电极,而把-6KV(或某些其它值)供给第二组电极。在这个例子中,+4KV和-6KV当然都是对地而言。可以理解的是,该装置100最好工作输出安全量的臭氧。因此,最好把高电压分解开,在第一租电极上施加约+4KV和在第二组电极上施加约-6KV。

    正如所提出的,流出(OUT)气流最好包含安全量的臭氧,它可以消灭或至少基本上改变遇到流出气流的细菌、芽孢或其它的活性(半活性)物质。因此,当开关S1被接入并且电池B1具有足够的工作电位时,高电压脉冲发生器单元170所产生的脉冲产生电离空气和臭氧(O3)的流出(OUT)气流。当开关S1被接通时,LED在发生电离时会发出可视信号。

    最好在制造期间里设定装置100的运行参数而用户不可调节。例如,增大脉冲发生器单元170所产生的高电压脉冲输出电压的最大峰-峰值或工作循环,这可以提高空气流速、离子含量和臭氧含量。在一个实施例中,输出流速约为200英尺/分钟,离子含量约为2000000/cc(立方厘米),臭氧含量约为40ppb(超过周围环境)至可能的2000ppb(超过周围环境)。把R2/R1之比减小到20∶1以下会降低流速,因为这会减小耦接在第一、第二电极组之间的高电压脉冲的电压最大峰-峰值和/或工作循环。

    实际上,装置100安置在室内并被连接至适当的通常为117VAC的工作电压源上。在开关S1接通供电的情况下,电离装置160经通风出口150发出电离空气和最好是一些臭氧(O3)。与离子和臭氧结合的气流使室内空气变新鲜并且臭氧可以有利地消灭或至少减小某些气味、细菌、幼芽等的不希望有的作用。实际上,气流是动电产生的,即在装置100内没有故意设置运动部件(正如所提出的,某些机械振动可以发生在所述电极内)。如图4A将要描述地,实际上,装置100最好输出净余的负离子,因为这些负离子被认为比正离子更利于健康。

    尽管已总体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各方面,但现在将描述电极组件220的多个实施例。在不同的实施例中,电极组件220包括有至少一个电极232的第一电极组230并且进一步包括最好有至少一个电极242的第二电极组240。可以理解的是,用于电极232和242的材料应该导电,要耐施加高电压引起的侵蚀,还要坚固到足以进行清洁。

    在这里将要描述的不同电极组件中,第一电极组230中的电极232最好用钨制成。钨坚固到足以经受住清洁,它有高熔点以阻止由于电离而引起的击穿并具有似乎能促进有效电离的粗糙外表面。另一方面,电极242最好具有高度抛光的外表面以使有害的点对点辐射最小。电极243也最好用不锈钢、黄铜或其它材料制成。电极232的抛光面也使得电极清洁更简单。

    与Lee所公开的现有技术的电极相比,用于装置100的上述电极232和242重量轻、易制造且适合批量生产。此外,所述的电极232和242促成电离空气的更有效产生和安全量臭氧(O3)的产生。

    在装置100中,在第一电极组230与第二电极组240之间耦接一个高电压脉冲发生器170。高电压脉冲产生从第一电极组流向第二电极组(这里由空心箭头“OUT”表示)的电离空气流。同样,电极232可以被称作发射电极,而电极242可以被称作收集电极。这种流出气流有利地含有安全量的臭氧(O3)并且从通风口106离开装置100。

    高电压脉冲发生器的正输出端或输出口最好接在电极232上,而负输出端或输出口最好接在电极242上。据信,发出的离子的有效极性为正,例如发出了比负离子多的正离子。无论如何,与相反极性(如互换正负输出端的连接)不同,这种优选的电极组件电气连接使电极232发出的可听见的蜂鸣声最小。

    然而,尽管正离子产生有助于较安静的气流,但从健康角度出发,需要输出气流中富含负离子而不是正离子。但请注意,在某些实施例中,高电压脉冲发生器的一端(最好是负端)实际上可以是周围空气。因此,第二电极组的电极不必用电线接到高电压脉冲发生器上。尽管如此,在第二组电极与高电压脉冲发生器的一个输出端之间仍将存在  “有效连接”,在这里是通过周围空气。

    现在,参见图4A、4B的实施例,电极组件220包括第一组230电极丝232和第二组240通常呈“U”形的电极242。构成第一组的电极数量N1可以与构成第二组的电极数量U2不同。在所示的多个实施例中,N2>N1。然而在必要时,在图4A中,可以把附加的第一电极232加到第一电极组230的外端上,结果,N1>N2,如五个电极232对四个电极242。

    电极232最好是成段的钨丝,然而,电极242用金属片最好是不锈钢制成,尽管可以使用黄铜或其它金属片。金属片容易被构造成界定出用于空心细长“U”形电极242的侧面区域244和球状鼻区域246。图4A表示第二电极组240中的四个电极242和第一电极组230中的三个电极232,正如所提到地,在每个电极组中可以使用其它数量的电极,最好保持如图所示的对称交错排列。在图4A中可以看到,当微粒物质60存在于流入(IN)空气中时,流出(OUT)空气基本上没有微粒物质,这些微粒物质吸附到由第二组电极提供的最好较大的表面区域上(参见图4B)。

    如图4B所示,电极组之间的间隔排列是交错的,从而使第一组的每个电极232基本上与第二组的两个电极242等距隔开。已经发现,这种对称交错是特别有效的电极布局。交错排列最好是对称的,即相邻的电极232或242分别间隔一定距离Y1和Y2。然而,也可以采用不对称排列,尽管这将可能减少离子发出和气流。不用说,电极232和242的数量也可以不同于所示数量。

    在图4A中,尺寸一般如下:电极232直径约为0.08mm,距离Y1和Y2分别约为16mm,距离X1约为16mm,距离L约为20mm,而电极高度Z1和Z2分别约为1m。电极242的宽度W约为4mm,而制成电极242的材料厚度约为0.5mm。当然可以使用其它尺寸和形状。电极232的直径可以小到能帮助产生所需的高压电场。另一方面,无论粗细多少,希望电极232(及电极242)坚固到足以经受住不定期的清洁。

    第一组230的电极232经一条导线234被接到高电压脉冲发生器170的第一(最好是正)输出端上,第二组240的电极242经一条导线244被接到发生器170的第二(最好是负)出端上。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地,在各电极上的其它位置可被用来与导线234或244电连接。因此,例如图4B表示与某些电极242内部的球状端246接通的导线244,而其它电极242与在别处电极上的导线244电连接。电连接不同的电极242也可以产生在基本不损害流出气流的电极外表面上。

    为帮助从装置100中取出电极组件(如图2B所示),各电极的底端可以被构造成匹配于线或其它导线234或244的匹配部分。例如,“杯状”构件可被固定到导线234、244上,当电极组220被完全插入装置100外壳102时,各电极的自由端可嵌入其中。

    电极232的有效电场发射面积与最近的电极242有效面积之比至少约为15∶1,最好至少为20∶1。因此,在图4A、4B所示的实施例中,比例R2/R1=2mm/0.04mm=50∶1。然而,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使用其它比例。

    在这个和其它要描述的实施例中,电离看起来发生在第一电极组230的较小电极232处。臭氧的产生是高电压电弧放电的函数。例如,增大高电压脉冲发生器170所产生的脉冲最大峰-峰值电压幅值和/或工作循环,可以增大流出的电离空气流中的臭氧含量。必要时,可以采用用户控制S2,以便通过(安全地)改变幅值和/或工作循环来略微改变臭氧含量。在本领域中早就知道用于实现这种控制的特定电路,这里不必详细描述。

    注意,在图4A和4B中加入了至少一个输出控制电极243,最好是电连接至与第二组240电极相同的电位。电极242最好在侧面轮廓中限定出一个尖角形,如三角形。在电极232上的尖点(因为电极被连接至相对负的高电位上)导致相当多的负离子的产生。这些负离子中和了另外出现在输出气流中的过多的正离子,使得OUT气流具有负的净负电荷。电极243最好为不锈钢、铜或其它导体并且其底部可能20mm高、约12mm宽。

    设置尖角电极243的另一优势是,它们可以固定安装在装置100的外壳内,因此,在清洁该装置时,人手不易触及。要不然,在电极243上的尖点可能容易造成伤口。已经发现加入一个电极243足以提供足够多的输出负离子,但也可以加入更多这种电极。

    在图4A和4C所示的实施例中,每个“U”形电极242有两个后缘,它们加强了电离空气和臭氧(O3)流出的有效动态输送。注意,在后缘的至少一部分上加有一个尖角电极区域243’。电极区域243’以图4A和4B所述的方式促动负离子输出。但注意,当使用者用布等擦拭电极242以除去沉积在那里的微粒物质时,他或她更可能弄伤自己。在图4C和以后的图中,为便于示范说明而省略了微粒物质。然而,从图2A-4B的所示中,微粒物质会存在于流入空气中,而流出空气中基本上没有微粒物质。如上所述,微粒物质60通常会被静电沉积到电极242的表面区域上。如图4C所示,在电极组上的何处进行电连接并不重要。因此,第一组电极232如图所示地在底部区域连接在一起,而第二组电极242如图所示地在中间区域连接在一起。两个电极组可以在不止一个的区域里如在顶部和底部相互连接。当线、带或其它互连机构位于第二组电极242的顶部、底部或周围时,空气流动的障碍最小。

    注意,图4C和4D所示的实施例描述了呈略微截短形式的电极242。图4B所示实施例中的尺寸L约为20mm,但在图4C中已缩短为约8mm。图4C中的其它尺寸最好类似于图4A、4B所规定的尺寸。在图4C、4D中,在电极242后缘上的点状区域243似乎促进了电离空气流的更有效产生。可以预料到,图4C中的第二电极组240的构造可能因较短的后缘结构而比图4A、4B的构造更坚固。如上所述,关于图4C的构造,优选用于所述第一、第二电极组的对称交错结构。

    在图4D的实施例中,最外侧的第二电极242-1和242-2基本上没有最外侧的后缘。图4D中的尺寸L最好约为3mm,其它尺寸可以是在图4A、4B的构造中描述的尺寸。此外,对于图4D的实施例,R2/R1之比最好超过约20∶1。

    图4E、4F表示电极组件220的另一实施例,其中,第一电极组包括唯一一个电极丝232,而第二电极组包括唯一一对横截面为“L”形的电极242。与在上述实施例中规定的尺寸不同地,典型的尺寸是X1=12mm,Y1=6mm,Y2=5mm,而L1=3mm。有效的R2/R1之比再次大于约20∶1。构成图4E、4F的组件220的较少电极提高了结构的经济性并且易于清洁,尽管当然可以使用不止一个电极232和不止两个电极242。这个实施例再次包含了前述的交错对称结构,其中,电极232与两个电极242等距离分开。

    现在参见图5A,描述了一个电极清洁机构500的第一实施例。在所示实施例中,机构500包括一个绝缘材料软片515,该绝缘材料如聚酯或聚酰胺薄膜如可以使用杜邦公司的Mylar7或Kapton7或其它耐高电压高温击穿材料,薄片厚度可以约为0.1mm。薄片515一端固定在底部113上或固定于第二电极组240下端上的其它机构上。薄片515超过第一电极组230的电极232的位置地延伸或突出底部113之外。在图5A中的薄片515的整个突出长度将足以横跨第二电极组240的底部113与在第一组230中的电极232的位置之间的距离。这种横跨距离将取决于电极组构造,但通常约为几英寸。清洁机构500的末端边缘最好略微超过电极232的位置,可能超出0.5英寸。如图5A和5C所示,清洁机构500的末端边缘如最靠近电极232的边缘形成有一条对应于一个电极232位置的缝隙510。该缝隙的向内端最好形成一个小圆520,它可以增强易曲性。

    电极清洁机构500的薄片或带515和缝隙510被构造成第一电极组230中的每个线状电极或电极丝232擦身安装在一个相应的缝隙510内。如图5A、5C所示,取代有许多缝隙510的唯一一个薄片地,可以设置清洁机构500的单独的薄片或带515,每个带的远端有一条包围一个相应电极丝232的缝隙510。注意,在图5B和5C中,清洁机构500或薄片或带515形成有开口119,这些开口可以连接到从第二电极组240底部113上突出的钉117上。当然,可以使用其它的连接手段,其中包括如胶、双面带、把面向第二电极组240的薄片边缘插入底部113内的一条水平缝或凸起内,等等。

    图5A表示在向上移动过程中的第二电极组240,这种上移运动可能是用户想取出第二电极组240以便从电极242表面上除去微粒物质而进行的。注意,当第二电极组240向上(或向下)移动时,用于薄片或带515的清洁机构500也向上(或向下)移动。第二电极组240的这种垂直运动产生了清洁机构或薄片或带515的垂直运动,致使电极232的外表面相对地刮擦一条相应缝隙510的内表面。例如,图5A示出位于清洁机构500上方的在电极丝232上的碎屑和其它沉积物612(由“x”表示)。当第二电极组240和清洁机构500向上移动时,电极丝上的碎屑被擦掉并落下(当装置100被再次重新装配并启动时,碎屑将被蒸发或作为微粒物质被收走)。因此,电极232的在图5A的清洁机构500下方的外表面如图所示地比同一电极的在清洁机构500上方的表面干净,在那里还没有发生刮擦。

    听见装置100发出的过大噪声或蜂鸣声的使用者可以简单地关掉该装置并使第二电极组240(及因而使清洁机构500或薄片或带515)上、下滑动(在图5A中由上/下箭头表示)以擦拭第一电极组中的电极丝。这一技术不会损坏电极丝并允许用户在必要时进行清洁。

    如上所指出地,用户可以取出第二电极组240以进行清洁(因此,也取出了清洁机构500,它在向上的垂直运动路径上会擦拭电极232)。如果用户用水清洁电极242并在没有完全干燥第二电极组240的情况下把它放回装置100内,则水分可能形成在装置100内的水平布置的构件550的顶面上。因此,如图5B所示,最好把向上突出的叶片560布置在每个电极232的底部附近,从而在第二电极组240被完全插入装置100内时,清洁机构500或最好是薄片或带515的远端部向上偏转。尽管清洁机构500或薄片或带515通常限定出一个约90°的角θ,但当底部113被完全插入装置100时,该角度θ会增大,接近0°,如该薄片几乎垂直向上延伸。必要时,通过重叠至少两层由上述MYLAR或其它材料构成的合适薄膜,可以提高清洁机构500或薄片或带515的一部分的刚性。例如,图5B中的带515的远尖端可以是一个厚层,但用一个附加层或两层膜如上述MYLAR或其它材料的薄膜使最靠近电极242的带长度的大约一半变硬。

    图5B所示的构造中有一个突出叶片560有利地破坏了在清洁机构500或薄片或带515与电极232之间的实体接触,因此,趋向于保持第一电极组230与第二电极组240之间的高欧姆阻抗。图5A-5D的实施例有利地用来使清洁机构500或薄片或带515基本上与电极232平行地向上转动,以有助于保持第一电极组与第二电极组之间的高阻抗。注意,使图5B的清洁机构500或薄片或带515的缝隙远端向上偏转造成形成一条空隙513。

    在图6A中,由一个底部113保持第二组电极242的底边,可以绕转轴687旋转的臂677从底部113突出来。转轴687最好使臂677偏向水平排列,如θ约等于90°。臂645自底部113纵轴线突出来,以帮助底部113定位在下述的形成在构件550内的开口655中。底部113和臂677最好由显示出高电压击穿性且能耐受高温的材料形成。陶瓷是优选材料(如果不考虑成本和重量),但也可以使用某些塑料。每个臂677的自由尖端终止于聚酯或聚酰胺薄膜如Mylar7、Kapton7或类似材料的薄片或带515内,臂677的远端终止于一条缝隙510内。人们看到,转动臂677和薄片或带515被布置成每条缝隙510自己会与第一电极组230内的电极丝或线状电极232对齐。电极232最好从一个底部构件550的支架627起延伸,该底部构件从输送调节装置外壳的内在底部的腿565起延伸。为进一步有助于保持第一、第二电极组之间的高阻抗,底部构件550最好包括一个阻挡壁665和向上延伸的叶片675。叶片675、支架627和阻挡壁665向上延伸达约1英寸,这取决于这两个电极的构造,并且它们可以用显示出高电压击穿性且能耐受高温的材料如陶瓷或某些塑料如铸成一体。

    如图6A所示,底部构件550包括一个尺寸适合容纳第二电极组底部113的下部的开口655。在图6A、6B中示出从底部113其绕轴687旋转角度θ约为90°的臂677和薄片材料515。在这种配置中,电极232将位于形成在每个薄片材料件515的远端中的缝隙510内。

    假定用户已从输送调节装置中完全取出第二电极组240以进行清洁并且图6A和6B表示正被重新插入装置内的第二电极组240。当用户把第二电极组240插入装置100时,与转轴687相关的卷簧或其它偏压机构把臂677推向θ约为90°的方向。侧突起部645有助于底部113适当对齐,以使每个线状电极或电极丝232截留在臂677上薄片或带515的缝隙510内。当用户使第二电极组240向下滑入装置100内时,在缝隙510任一侧的薄片或带515部分和基本卡在槽内的电极232外表面之间存在擦拭作用。摩擦有助于消除可形成在电极232表面上的细菌或沉积物。用户可以向上和向下滑动第二电极组240以进一步加强从电极232上除去细菌或沉积物。

    在图6C中,用户使第二电极组240向下几乎完全滑入装置100内。在所示实施例中,当底部113的最下面部分可能比构件550平面高出约1英寸时,叶片675的向上边缘会撞到突出臂677的一个下表面区域。结果,使臂677和附接的开缝薄片或带515绕轴687旋转以减小角度θ。在图6C所示的配置中,θ约为45°且不再产生与一个相应电极232接触的缝隙。

    在图6D中,用户已经牢固地把第二电极组240向下完全推入输送调节装置100内。在这种配置中,当底部113的最低突出部开始进入底部构件550的开口655时,在构件550的内壁657部分之间的接触促使每个臂677完全向上转动,如θ约等于0°。因此,在图6D所示的完全插入布局中,使每个开缝的电极清洁构件515平行于与其有关的电极232地向上转动。同样,臂677或构件515都不会减小第一电极组230与第二电极组240之间的阻抗。此外,叶片675和阻挡壁665的存在进一步增大了高阻抗。

    因此,图5A-6D所示的实施例描述了用于输送调节装置的线状电极或电极丝的清洁机构的可选构造。

    现在参见图7A-7E,示出多种小珠状装置,它们用于从输送调节装置的第一电极组230的电极丝232的外表面上清除掉沉积物。在图7A中示出了包围电极丝232的一个对称小珠600,在制造第一电极组时,使它穿过小珠通孔610。小珠600用能耐受高温和高电压且不可能被烧焦的材料如陶瓷或玻璃制成。虽然金属小珠也可以使用,但导电的小珠材料将略微易于使隔离第一、第二电极组的阻抗路径减小如约金属小珠的半径。在图7A中,电极232上的细菌和沉积物612表示为“x”。在图7A中,小珠600在箭头所示的方向上移向电极丝232。这种运动可以因用户颠倒装置100如使装置上部向下翻转而发生。当小珠600在箭头方向上滑动时,细菌和沉积物612刮擦通孔610内壁并被除去。除去的细菌最终可被收集在输送调节装置的内底部上。当使用该装置时,这种细菌将被毁灭和蒸发,或作为微粒物质积累在电极242表面上。如果电极丝232具有假定0.1mm的标称直径,则小珠通孔610的直径将是它的几倍,可能约为0.8mm,尽管可以使用更大或更小的尺寸公差。小珠600不必呈圆形而可用圆柱形取代,如图7A所示的小珠600。圆形小珠可具有可能0.3英寸至可能0.5英寸的直径。圆柱形小珠可以有如0.3英寸直径且约0.5英寸高,尽管当然可以使用不同的尺寸。

    如图7A所示,电极232可以穿过不止一个小珠600、600’。此外,如图7B-7D所示,也可以使用具有不同通道对称和取向的小珠。要注意的是,虽然形成有圆形横断面的通孔610是最方便的,但横断面实际上可以呈非圆形如三角形、方形或不规则形状等。

    图7B示出一个类似于图7A的小珠,但其中形成偏离中心的通孔610以使小珠不对称。当小珠向上或向下滑动时,偏离中心的通孔会有一个机械力矩且趋向于略微拉紧电极丝232,并且可以加强清洁。为了易于说明,图7B-7E没有示出在线状电极或电极丝上的或从其上除去的细菌或沉积物。在图7C所示实施例中,小珠通孔610基本上位于小珠600的中心,但又略微倾斜以提供不同的摩擦清洁作用。在图7D所示的实施例中,小珠600有一个偏离中心且再次倾斜以提供不同摩擦清洁作用的通孔610。通常,优选小珠通道或通孔的对称取向。

    图7E示出一个实施例,其中一个铃形壁小珠620的形状和尺寸被定为能装在一个连接至该装置100内底部的一个水平部560上的柱550上。柱550固定线状电极或电极丝2 32的下端,该下端穿过小珠620内的通孔630,也穿过另一小珠600内的通孔610。图7E用局剖图表示小珠600以表明它是可选的。

    当小珠620上、下滑过电极丝段时,如当用户颠倒输送调节装置100以清洁电极232时,电极232上的细菌612与通孔630嘴之间的摩擦将迫使从电极上除去细菌。当然,每个电极232将包括自己的小珠,某些小珠可以具有对称布置的通孔,而其它小珠可以具有非对称布置的通孔。图7E所示结构的优点是,当正使用装置100时,如当小珠620套住柱550但其间留有一道空气间隙时,尤其是当小珠620用玻璃或陶瓷或其它不易烧焦的耐高电压高温击穿材料制成时,由此产生了更高的抗击穿性。在柱550的外表面与铃形小珠620的内表面之间存在空隙有助于提高抵抗高压击穿或电弧放电及烧焦的能力。

    现在参见图8A的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以侧视图表示清洁机构500。在该优选实施例中,清洁机构500包括从收集电极底部113的纵轴线起延伸到水平位置的突出的小珠提臂677。小珠提臂677有一个有两个分叉的叉形远端679,分叉在发射电极或第一电极232的每一侧延伸(图8C)。与其它实施例不同,当如下所述地用小珠600完成清洁时,远端679的两个分叉不接触电极232。小珠提臂677最好由绝缘材料或其它耐高电压高温击穿材料构成。例如,ABS塑料可被用来构造小珠提臂677。

    在优选实施例中,当收集电极242整个落在装置100内时,小珠提臂677被构造成其位于小珠600的下方,如图8B所示。当从该装置100中取出电极242时,小珠提臂677沿电极232长度向上升高小珠600而离开支架或电极底端的止挡627。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了解到,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内,如图所示的小珠600可以有多种形状和构造。例如,关于孔的定向,小珠600就可有如图7所示的多种构造。同样,关于形状,在不脱离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范围内,小珠通孔可以成圆形、半球形、方形、矩形或其它的多种形状。此外,小珠600可以由如上所述的多种材料构成。

    现在见图8B,它示出在装置100内的电极242。在此实施例中,小珠提臂677可转动地安装在收集电极242底部113的转轴687上。小珠提臂677的末端681具有一个装在那的弹簧802。弹簧802的另一端被接在一个在收集电极242下方突出的悬臂804上。因此,当从外壳102中取出电极242时,小珠提臂677能偏转。弹簧802的刚性足以在从外壳102中取出电极242时沿电极232表面升高小珠600。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了解地,小珠不必被升高达电极242的整个长度,而只要沿能使电极完成既定功能的电极242长度升高。

    图8A、8B、8C和8D所示的本发明实施例这样工作。在电极242处于下面或处于工作位置时,电极242底部113位于阻挡壁665的后面,如图8B所示。为到达此位置,当小珠提臂677绕小珠600偏转而如图8A和8B所示地定位在小珠600下方时,它们绕旋转支点687旋转。一旦小珠提臂677已偏转并由此围绕小珠600地被推压到小珠下面,则小珠提臂677迅速跳回图8A、8B所示的下水平位置并准备升高小珠600。

    当需要清洁电极时,从外壳中升高收集电极242。随后,小珠提臂677把小珠600从图8A、8B所示的位置升高至发射电极232的顶部,由此在小珠升高时清洁了发射电极。一旦小珠被升高至发射电极232的顶部,随着小珠提臂677绕旋转支点687转动,就使小珠提臂677绕小珠600偏转。当这样做时,由于从外壳中完全取出收集电极242,所以小珠600落下离开小珠提臂677。然后,小珠落到发射电极232的底部并开始接触支架627,小珠留在支架上,直到它又与小珠提臂677接触。在如用布擦拭清洁完电极242后,电极242被重新插入外壳内,电极242底部113再次进入阻挡壁665的附近。同时,小珠提臂677再次绕小珠600偏转而进入小珠600与支架627之间的位置并又准备好在收集电极242被再次向上取出到外壳外以便清洁电极时又向上升高小珠600。当然,小珠600以与图7A-7E大致相同的方式工作,以便清洁发射电极。

    在替换实施例中,小珠提臂677事实上本身接触并清洁发射电极232,如其它实施例所述。在这种布置中,小珠提臂677也可以被构造成几乎与图6A所示的小珠提臂677的远端及图5C所示的带515的远端相同。在这些实施例中,小珠提臂677的远端接触并清洁发射电极232且升高同样清洁发射电极232的小珠。同样,在这些替换实施例中,提臂必须足够坚硬以便清洁电极并且还能够提起小珠600的重量。

    在另一个替换实施例中,空气清洁装置包括杀菌UV光源以除去霉菌、细菌、病毒空气。UV光可吸引昆虫。当昆虫接近UV光源时,它可以在发射电极与收集电极之间飞行。昆虫可以使电极短路并造成高电压电弧放电。昆虫身体的碎屑可以落到外壳底部上并还能沉积在发射电极与收集电极之间,结果,在发射电极与收集电极之间产生一条碳通路。

    图8D所示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绝缘了关键元件,以便抑制由昆虫残肢引起的电弧放电。这些主要元件是:(1)支架627,它把发射电极232固定在底部上(2)阻挡壁665,它位于发射电极232与收集电极之间并靠近收集电极,或在阻挡壁的上边缘上的唇缘667,以及(3)小珠600,它清洁发射电极。绝缘材料可以包括玻璃、陶瓷材料或两者的任何组合形式。小珠600、支架627、阻挡壁665和/或唇缘667最好由玻璃构成。除玻璃或陶瓷外,绝缘材料可以包括基于陶瓷的复合物。这种陶瓷可以包括如陶瓷氧化物,例如ABS塑料且最好是高温ABS塑料。给上述元件注塑或或涂上绝缘材料被认为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要了解的是,如果涂覆被用于绝缘,则适用于消费电子产品的塑料将属于绝缘涂层。这种塑料可包括如工程塑料。因此,本发明的实施例在发射电极与收集电极之间提供了绝缘阻隔,以便中断任何可能会由被杀死的昆虫产生的潜在的碳通路。

    以上对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了示范说明和描述。这不是穷尽的或要把本发明限制到具体的公开形式。想染,许多修改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并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最清楚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由此使本领域的其他技术人员能够从各种实施例和各种适应于预期的特殊用途的改进方案当中了解本发明。我们想要通过下面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动电空气输送调节装置的有抗电弧保护功能的电极自清洁机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动电空气输送调节装置的有抗电弧保护功能的电极自清洁机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动电空气输送调节装置的有抗电弧保护功能的电极自清洁机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动电空气输送调节装置的有抗电弧保护功能的电极自清洁机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电空气输送调节装置的有抗电弧保护功能的电极自清洁机构.pdf(4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带有小珠构件的动电式静电空气调节装置,该小珠构件有一个孔,一个电极丝穿过该孔。当取出一个电极组时,使该小珠沿电极丝移动以便清洁电极丝。一个小珠提臂被安装到所述电极组上。当从该空气调节装置中取出该电极组以便进行清洁时,该小珠提臂可以移动小珠以清洁所述电极。所述动电式静电空气调节装置具有绝缘部件,它们保护该装置不受高压电弧放电影响和与这些电极相关的导电沉积物的影响。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