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叶有效成份提取物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桑叶有效成份提取物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桑叶最早见于东汉的《神农本草经》,在《本草图经》中谓之“神仙叶”,具有滋阴补血,疏风散热,益肝通气,降压利尿之功效。现代药学研究指出,桑叶含有多种功能性成份。其中含有约0.1%的野尻霉素(DNJ),在小肠中能与α-糖苷酶结合,从而抑制了麦芽糖、蔗糖等二糖分解为葡萄糖,抑制血糖值的升高。桑叶中还含有功能因子γ-氨基丁酸,不仅能作为神经传递物质,改善脑功能并且具有降血压的作用,精神安定作用和改善肝、肾功能等方面的作用。
现有的桑叶提取方法有醇提和水提两种方法。醇提法中,桑叶提取物由于桑叶中含有大量的叶绿素等脂溶性成份,使提取物含有黑绿色的色泽,还需用易燃、易爆、毒性较大的低极性有机溶剂经一步去除叶绿素等脂溶性杂质,不利于工业化生产。单纯用水提取桑叶中上述两种成份,由于桑叶中含有大量的桑叶多糖,及树脂树胶等桑叶水提液十分粘稠,难以过滤和浓缩,制造工序十分恶劣,而且浸膏干涸后,γ-氨基丁酸和野尻霉素含量低,γ氨基丁酸0.09%,野尻霉素0.13%(专利号CN1394623A),没有达到浓缩桑叶中γ-氨基丁酸和野尻霉素的目的。作为含有功效成份的食品、保健食品和用于治疗目的药物的原料成分是有缺陷的。按照CN1394623A所述工艺所提取的桑叶提取物,即使采用中药制剂常用的水提醇沉提取工艺,桑叶提取物中的γ-氨基丁酸和野尻霉素的含量有所提高,但作为食品、保健品和药物原料仍有距离,而且提取物的颜色深。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采用更为合理的提取和分离杂质的方法,获得一种活性成份含量较高的桑叶提取物。
本发明公开的桑叶提取物是通过在桑叶水提后获得的水提液中加入助沉淀剂进行絮凝沉淀,再经醇沉后获得,其中含野尻霉素1.0-3.0%,γ-氨基丁酸0.8-1.5%。
本发明所述的助沉淀剂为硫酸铝钾、硫酸铝。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公开上述桑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和质量检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地桑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水提物制备
桑叶中粗粉中加入10-20倍的水,加热提取,过滤,得水提取液;
2.絮凝沉淀
取上述水提取液,过40目筛,加入助沉淀剂溶解后使pH为3-4,搅拌,静置20-30min,絮凝物析出沉淀,过滤,真空浓缩成浸膏,比重为1.20;
3.醇沉
浸膏中加入2-3倍体积乙醇,使乙醇浓度为50%(v/v)搅拌均匀后静置,待上液澄清后取上清液,真空浓缩到含固形物10%,喷雾干燥,得黄色桑叶提取物粉末。
本发明采用HPLC对桑叶提取物建立了质量检测的方法:
1.实验条件
采用C18十二甲基硅烷基反相色谱柱(5u,4.6×250mm),流动相条件为:0.05M磷酸氢二纳溶液-甲醇,在0到20分钟内使乙腈的比例由20%升至80%,检测波长为264nm,流速为1.5ml/min,柱温为35℃。
2.实验内容
标准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定适量标准品野尻霉素和γ-氨基丁酸,分别用水溶解并定容使浓度约为0.1mg/mL。精密吸取溶液2.0ml,并分别精密加入以下溶液:2.0ml碳酸氢钠溶液(0.2M)和4.0ml(sigma)9-flourenylmethyl chloroformate丙酮溶液(0.005M)。将该混合溶液在30℃条件下振摇30分钟后,用乙酸乙酯-环己烷(20-80)混合液充分提取,弃上层清液。
提取物样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定适量提取物样品,用水溶解并定容使浓度约为0.1mg/mL。精密吸取该溶液2.0ml,并分别精密加入以下溶液:2.0ml碳酸氢钠溶液(0.2M)和4.0ml(sigma)9-flourenylmethyl chloroformate丙酮溶液(0.005M)。将该混合溶液在30℃条件下振摇30分钟后,用乙酸乙酯-环己烷(20-80)混合液充分提取,弃上层清液。
分别取以上两标准品溶液和样品溶液20цl进样。记录峰面积,以外标法计算样品百分含量。
结果见图3,图1、图2分别为标准品γ-氨基丁酸和野尻霉素的HPLC测试图谱。
本发明利用桑叶中的γ-氨基丁酸和野尻霉素不为明矾絮凝的特点,在桑叶水提液中添加硫酸铝钾,使桑叶水提液的pH为3-4,使明矾与蛋白质、鞣质、桑叶多糖等物质形成絮状沉淀,从而除去杂质和显色成份,使固形物中γ-氨基丁酸和野尻霉素的含量大大上升。水提溶液的颜色从深褐色变成黄棕色。值得注意的是,活性炭并不能使桑叶水提液脱色。
采用本发明方法获得的桑叶提取物与未采用硫酸铝钾进行杂质沉淀方法获得的提取物进行比较,见表1外观收率 提取率 含量γ-氨基丁酸野尻霉素γ-氨基丁酸野尻霉素本发明方法黄色生药量7.5%68.13%92.05%1.0%1.35%原方法褐色生药量14.5%53.17%68.55%0.44%0.52%
结果显示,本发明方法获得的桑叶提取物纯度大大提高,有效成分含量明显增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再一技术问题在于公开上述桑叶提取物在制备降低血糖、控制血压、改善肠道功能的食品、保健品及药品中的应用。
野尻霉素是α-糖苷酶强有力的抑制剂,能抑制食用的淀粉和蔗糖代谢为葡萄糖,野尻霉素能与小肠中的麦芽糖酶、蔗糖酶和乳糖酶等α-糖苷酶结合,且结合亲和性大于麦芽糖、蔗糖和乳糖与上述酶的结合,使双糖不能进一步分解,从而明显抑制了食后血糖急剧升高的现象,野尻霉素的这一效应呈明显的剂量依存性。而γ-氨基丁酸可抑制血压,改善肝肾功能,故可添加到糕点、口香糖、巧克力、糖果、饮料及调味品中,及保健品和药品中无异味。减少摄入食物的卡路里,降低血糖,控制血压,改善胃肠道功能。
【附图说明】
图1γ-氨基丁酸标准品HPLC图谱
图2野尻霉素标准品HPLC图谱
图3本发明桑叶提取物HPLC图谱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桑叶提取物的制备
10kg桑叶粗粉含γ-氨基丁酸0.12%,野尻霉素0.11%,加入200L自来水,搅拌加热到80℃,一小时后40目筛过筛。桑叶再加入100L自来水,同上处理,合并得滤液(1),滤液(1)中加入明矾使pH为3-4。搅拌5min,静置20-30min,絮凝物析出沉淀。过滤,真空浓缩成浸膏,比重为1.20。浸膏中加入2-3倍体积50%乙醇,使乙醇浓度为50%(v/v),搅拌均匀后静置。待上液澄清后取上清液,真空浓缩到含固形物10%,喷雾干燥,得黄色桑叶提取物粉末,收率为生药量的7.5%,γ-氨基丁酸和野尻霉素按测定方法测定,含量分别为1.0%和1.35%。γ-氨基丁酸和野尻霉素的提取率为68.13%和92.05%。
实施例2 泡腾片的制备
泡腾片配方:
维生素C 4.5g
乳糖 120g
碳酸氢钠 290g
无水柠檬酸 380g
果粉 50g
阿斯巴甜 88g
香精(粉末) 5g
亮氨酸 20g
β-胡萝卜素 2.5g
桑叶提取物 110g
合计 1000g
制备方法:
乳糖和碳酸氢钠混合过筛,加入桑叶提取物、粘合剂,制成碱性颗粒。干燥后与无水柠檬酸、果糖、阿斯巴甜等各种辅料混匀,压片。
实施例3
饼干配方
砂糖 175g
白脱 150g
鸡蛋 150g
面粉 520g
香料 适量
桑叶提取物 5g
合计 1000g
制备方法:
先将白脱软化,然后加入砂糖、鸡蛋充分乳化,再加面粉、香料、桑叶提取物和匀成面团即成胚料。将胚料分成大块,用各种各样的小模子扣或用各种挤嘴挤成小饼干,摆入烤盘内,进烤箱200℃-220℃烤熟即可。
实施例4 巧克力配方
可可粉 450g
砂糖 420g
可可脂 110g
大豆磷脂 适量
香料 适量
桑叶提取物 10g
合计 1000g
制备方法:
桑叶提取物拌入可可粉和糖粉中,拌匀后加入熔化的可可脂中,保温条件下搅拌加入香料,灌入印模即得。
实施例5 果汁配方
转化糖 77g
砂糖 65g
果汁 40g
酸味剂 10g
香料 1g
维生素C 0.2g
桑叶提取物 0.5g
水添加至 1000ml
制备方法:
将砂糖用50ml开水溶化,晾凉后与果汁、酸味剂、维生素C、香料、桑叶提取物、转化糖混合,再加入凉开水到1000ml,搅拌均匀,分装即得。
实施例6 调味料配方
胡椒粉 600g
盐 200g
味精 100g
桑叶提取物 100g
合计 1000g
制备方法
桑叶与盐、味精混合均匀后再与胡椒粉混合均匀,即得。
实施例7 中药配方
本发明中的桑叶提取物可添加到以桑叶为原料的中药单味或复方制剂中,制成现代中药制剂。
传统中药“桑麻丸”为迎风流泪类非处方药。用于肝肾不足,头昏眼花,视物不清,迎风流泪。
桑叶提取物(γ-氨基丁酸、野尻霉素) 50%
芝麻提取物(芝麻素、黑芝麻色素) 50%
每丸1g,每日3丸。
制备方法:
桑叶提取物与芝麻素,黑芝麻色素混匀,过80目筛。填充胶囊,即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