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是应用于煤矿斜井串车提绞过程中的一种自动挡车装置。 煤矿斜井串车提绞中自动挡车器,主要是采用钢性挡车门结构,电控部分是采用干簧管控制。其缺点是这种刚性挡车门没有缓冲性能,一旦发生跑车事故,设备与挡车门均受到破坏,使生产受到损失。这种挡车门是封闭式,每挡一次车,挡车门都要开、关1次,动作频繁,事故率较高,影响生产;由于矿井使用绞车型号不同,安装方法也就不同,安装位置受到限制,调试较复杂,只能安装于井口门附近,应用范围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挡车的缺点,提供一种常开吸能式自动挡车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挡车装置由吸能装置和电控部分组成。吸能装置由吸能箱4与柔性网门7组成;吸能箱固定安装在两侧巷道底板2上,每侧巷道可安装1-3个吸能器;吸能钢丝绳5连接吸能箱与柔性网门支架6,支架固定在底板上,柔性网门另一端连接电磁铁8,电磁铁固定在巷道顶板上,柔性网门由多根钢丝绳串接而成;吸能箱内固定有并列的1-3个间隔套15,每个间隔套上有调整螺丝14,下端固定连接动轮17;定轮16与定轮轮压板13固定在箱体18上,定轮与动轮外圆上有两道槽,吸能钢丝绳从槽中通过,定轮与动轮径向同轴线。箱盖19与箱体固接。红外传感器1安装在巷道两侧壁上,距离轨道面200-600mm。
电控部分包括有电源电路、速度检测电路、红外传感电路、执行电路、时基电路。
速度检测电路的组成:集成块IC9-3输入端接红外传感器的输出端,IC9-3输出端接IC9-1、IC8;IC9-1的输出端接IC8、C13、IC6-2、IC7-3输入端;电容C13的另一端接二极管D3和电阻R19;D3的另一端接IC8;R19另一端接地;IC9-2输入端接时基电路输出端,IC9-2输出端接IC8;IC7-3的另一端接C12,C12另一端接电阻R16和二级管D2;R16另一端接正电源,二极管D2的另一端接IC7-1的输入端。IC7-1的输出端接IC7-2和IC6-2的输入端。IC7-4的输入端接IC8输出端,IC7-4输出端接IC7-2输入端。电阻R18一端接IC7-3输入端,另一端接地。电阻R17一端接IC7-4输入端,另一端接地。IC6-2输出端接IC6-1和IC6-3输入端,电阻R15接IC6-3的输出端,另一端经发光二极管LED3接地。IC6-1的输出端接执行电路输入端。
时基电路的组成:电阻R28一端接地,另一端接变压器B二次端,电容C27负极接地,正极接电阻R29和二极管D4及变压器B二次另一端,阻R29另一端接电源正 极。二极管D4正极接IC9-2的输入端,IC9-2的输出端接速度检测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红外传感电路把矿车地运行速度转变为电信号,输送到速度检测电路,速度检测电路把此信号与时基信号相比较,判断是否发生跑车。矿车正常运行时,速度检测电路无指令输出,当发生跑车事故时,矿车以较大的速度向下冲去,当到达红外传感器时,红外传感器把矿车的运行状态输送到速度检测电路,速度检测电路判断为跑车状态,立即向执行电路发出动作指令,电磁铁带电工作,柔性网门落下,由于下跑的矿车具有较大的动能,当与网门相撞后,柔性网门带着吸能钢丝绳向下滑动,通过吸能箱作用在吸能绳的阻力来消耗矿车的动能,以达到安全挡车且不损坏设备的目的。
本装置采用红外光监测,集成电路处理,动作灵敏可靠,安全性能高,由于各种原因发生的跑车事故,该装置都能实现自动监测挡车,减速、停车。又因本装置为常开式,网门采用油丝绳柔性结构,不影响串车正常提升,达到了不损坏矿车、轨道、巷道和各种设施的目的。网门执行机构,设计合理,下落迅速,恢复方便。本装置可安装在绞车道的任何位置达到监测目的,控制箱可放置于绞车房内监控。
本实用新型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1红外传感器、2巷道底板、3轨道、4吸能箱、5吸能钢丝绳、6支架、7柔性网门、8电磁铁、9限位绳、10提门绳、11减速机、12电动机、13轮压板、14调整螺栓、15间隔套、16定轮、17动轮、18箱体、19箱盖。
附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安装示意图。
附图2吸能箱主视图。
附图3吸能箱俯视图。
附图4电控线路图。
实施例:
本装置有吸能装置和电路控制部分:吸能装置由吸能箱4与柔性网门7组成。吸能箱固定安装在两侧巷道底板2上,每侧巷道可安装3个吸能箱。吸能钢丝绳5连接吸能箱与柔性网门支架6,支架固定在底板上,柔性网门另一端连接电磁铁8,电磁铁固定在巷道顶板上,柔性网门由多根钢丝绳串接而成。吸能箱内固定有并列的3个间隔套15,每个间隔套上有调整螺丝14,下端固定连接动轮17。定轮16与轮压板13固定在箱体18上,定轮与动轮外圆上有两道槽,吸能钢丝绳从槽中通过,定轮与动轮径向同轴线。箱盖19与箱体固接。红外传感器1安装在巷道两侧壁上,距离轨道面200-600mm。
电源电路组成:变压器B一次绕组接电源,二次输出交流电压接二极管D4、D7的正极和D5、D6的负极。电容C25的正极接稳压集成块CW1的3端,负极接地。电容C26正极接稳压集成块CW1的一端,负极接地。CW1的2端接地。
速度检测电路组成:集成块IC9-3输入端接红外传感器的输出端,IC9-3输出端接IC9-1、IC8。IC9-1的输出端接IC8、C13、IC6-2、IC7-3输入端。电容C13的另一端接二极管D3和电阻R19。D3的另一端接IC8。R19另一端接地。IC9-2输入端接时基电路输出端,IC9-2输出端接IC8。IC7-3的另一端接C12,C12另一端接电阻R16和二极管D2。R16另一端接正电源,二极管D2的另一端接IC7-1的输入端。IC7-1的输出端接IC7-2和IC6-2的输入端。IC7-4的输入端接IC8输出端,IC7-4输出端接IC7-2输入端。电阻R18一端接IC7-3输入端,另一端接地。电阻R17一端接IC7-4输入端,另一端接地,IC6-2输出端接IC6-1和IC6-3的输入端,电阻R15接IC6-3的输出端,另一端经发光二极管LED3接地。IC6-1的输出端接执行电路输入端。
红外传感电路组成:由元件参数相同的两部分组成,不同的是工作频率。以40KHZ为例。稳压集成块CW2的1端接正电源和CW3的1端,CW2的2端接地,其3端接红外发射管CR1-4的正极和IC1,电阻R1、CR1-4的另一端接IC1的输出端。电阻R1的另一端接电阻R2。R2另一端接IC1和电阻R3。R3另端接IC1和电容C1的正极,C1的负极接地。电容C2正极接IC1,负极接地。CW3的2端接地,3端接IC2、IC3、电阻R4和电阻R5。电阻R5另端接IC2,R5另端接IC2和电容C8。C8另端接IC3。红外接收管CR5-6正极接IC2,负极接地。电阻R6一端接IC2,另一端接电容C3正极。C3负极接地。电容C4、C5正极接IC2,负极接地。电容C6、C7正极接IC3,负极接地。电阻R7一端接IC3,另端接电阻R8。R8另端接IC3和电容C8正极,C8负极接地。电阻R9一端接正电源,另端接IC3和执行电路。
频率为60KHZ的线路组成同上。
执行电路组成:集成块IC4-1的输入端接红外传感电路输出端,其输出端接IC4-2和IC4-3的输入端。IC4-3输出端接电阻R10,R10的另一端经发光二极管LED1接地,IC4-2的输出端接电容C9正极,C9负极接电阻R11和R12。R11另一端接地,R12另一端接IC4-3输入端。IC4-3的输出端接IC4-2的输入端和IC5的输入端。电阻R13一端接正电源,另一端接IC5输入端和电容10的正极。C10的负极接地。C11正极接IC5,负极接地。继电器J一端接IC5输出端、二极管D1的正极和电阻R14。R14另端经发光二极管LED2接地。继电器和二极管D1另端接地。IC5的控制端接速度检测电路输出端。
时基电路组成:电阻R28一端接地,另一端接变压器B二次端,电容C27负极接地,正极接电阻R29和二极管D4及变压器B二次的另一端,电阻R29另一端接电源正极,二极管D4正极接IC9-2的输入端,IC9-2的输出端接速度检测电路。
电机12和减速机11安装在巷道顶板上。提门绳10安装在减速机和柔性网门上,限位绳9固定在顶板上和柔性网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