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式舱体.pdf

上传人:a1 文档编号:1905672 上传时间:2018-07-24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283.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620076791.7

申请日:

2006.10.09

公开号:

CN200949269Y

公开日:

2007.09.19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有效期届满IPC(主分类):E04B 1/344申请日:20061009授权公告日:20070919|||授权

IPC分类号:

E04B1/344(2006.01)

主分类号:

E04B1/344

申请人:

苏州江南航天机电工业公司;

发明人:

华希康; 胡能

地址:

215101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镇中山东路14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范晴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折叠式舱体,包括顶板和底板,所述顶板的前、后两端和底板的前、后两端之间分别设有端板,端板的下端通过铰链与底板连接,端板的上端通过锁定装置与顶板连接固定,顶板的左、右两侧和底板的左、右两侧之间分别设有可折叠的侧板;本实用新型通过端板向内翻转和侧板的折叠,使舱体的体积缩小为原来体积的五分之一,在运输中能一车多舱,减少了配套装备问题,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折叠式舱体,包括顶板(1)和底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的前、后两端和底板(2)的前、后两端之间分别设有端板(3),端板(3)的下端通过铰链(11)与底板(2)连接,端板(3)的上端通过锁定装置(4)与顶板(1)连接固定,顶板(1)的左、右两侧和底板(2)的左、右两侧之间分别设有可折叠的侧板(5)。

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5)包括上部的上侧板(6)和下部的下侧板(7),上侧板(6)与下侧板(7)之间设有中铰链(8),中铰链(8)可使上侧板(6)与下侧板(7)作180度转动,顶板(1)的两侧通过上铰链(9)与上侧板(6)连接,并使上侧板(6)可向内作90度转动,底板(2)的两侧通过下铰链(10)与下侧板(7)连接,并使下侧板(7)可向内做90度转动。

3.  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式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的长度至少为端板(3)高度的两倍,侧板(5)处于折叠状态时,下侧板(7)与底板(2)之间的间隔略大于端板(3)的厚度。

4.  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式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11)使端板(3)可向内作90度转动。

说明书

说明书折叠式舱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舱体,特别涉及一种折叠式舱体。
背景技术
目前,在使用的舱体一般都设计成固定式的,在高度上不能进行展收,因此其体积固定,在运输中只能一车一舱,物力和装备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折叠式舱体,这种舱体通过端板向内翻转和侧板的折叠,使舱体的体积缩小为原来体积的五分之一,在运输中能一车多舱,减少了配套装备问题,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折叠式舱体,包括顶板和底板,所述顶板的前、后两端和底板的前、后两端之间分别设有端板,端板的下端通过铰链与底板连接,端板的上端通过锁定装置与顶板连接固定,顶板的左、右两侧和底板的左、右两侧之间分别设有可折叠的侧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折叠式舱体,包括顶板和底板,所述顶板的前、后两端和底板的前、后两端之间分别设有端板,端板的下端通过铰链与底板连接,端板的上端通过锁定装置与顶板连接固定,顶板的左、右两侧和底板的左、右两侧之间分别设有可折叠的侧板;所述侧板包括上部的上侧板和下部的下侧板,上侧板与下侧板之间设有中铰链,中铰链可使上侧板与下侧板作180度转动,顶板的两侧通过上铰链与上侧板连接,并使上侧板可向内作90度转动,底板的两侧通过下铰链与下侧板连接,并使下侧板可向内做90度转动。
本实用新型更详细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折叠式舱体,包括顶板和底板,所述顶板的前、后两端和底板的前、后两端之间分别设有端板,端板的下端通过铰链与底板连接,端板的上端通过锁定装置与顶板连接固定,顶板的左、右两侧和底板的左、右两侧之间分别设有可折叠的侧板;所述侧板包括上部的上侧板和下部的下侧板,上侧板与下侧板之间设有中铰链,中铰链可使上侧板与下侧板作180度转动,顶板的两侧通过上铰链与上侧板连接,并使上侧板可向内作90度转动,底板的两侧通过下铰链与下侧板连接,并使下侧板可向内做90度转动;所述底板的长度至少为端板高度的两倍,侧板处于折叠状态时,下侧板与底板之间的间隔略大于端板的厚度;所述铰链使端板可向内作90度转动。
上述锁定装置可以为插环、插销,在端板的上部和顶板的两端分别固定插环,当舱体需要扩展时,只要将L形插销插入对应的两个插环中,就能竖直固定端板,同时也使展开后的侧板得到了定位。
本实用新型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端板向内翻转和侧板的折叠,使舱体的体积缩小为原来体积的五分之一,在运输中能一车多舱,减少了配套装备问题,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
2.本实用新型利用端板与顶板的锁定,解决了侧板展开后的锁紧问题,无需另外的锁紧机构即可轻松地实现舱体的展开,不但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方便了使用。
3.本实用新型的底板的长度至少为端板高度的两倍,侧板处于折叠状态时,下侧板与底板之间的间隔略略大于端板的厚度,这保证了底板两端的端板向内翻转后,能平铺在底板上,而且使舱体折叠后高度的尽可能地降到了最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侧板的展开状态示意图;(未画出端板)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板的折叠过程状态示意图;(未画出端板)
图3为本实用新型侧板的折叠状态示意图;(未画出端板)
图4为本实用新型端板的展开状态示意图;(未画出侧板)
图5为本实用新型端板的收拢状态示意图;(未画出侧板)
图6为本实用新型折叠状态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运输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顶板;2底板;3端板;4锁定装置;5侧板;6上侧板;7下侧板;8中铰链;9上铰链;10下铰链;11铰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折叠式舱体,包括顶板1和底板,顶板1的前、后两端和底板2的前、后两端之间分别设有端板3,底板2的长度至少为端板3高度的两倍,端板3的下端通过铰链11与底板2连接,铰链11使端板3可向内作90度转动,端板3的上端通过锁定装置4与顶板1连接固定;顶板1的左、右两侧和底板2的左、右两侧之间分别设有侧板5,侧板5包括上部的上侧板6和下部的下侧板7,上侧板6与下侧板7之间设有中铰链8,中铰链8可使上侧板6与下侧板7作180度转动,顶板1的两侧通过上铰链9与上侧板6连接,并使上侧板6可向内作90度转动,底板2的两侧通过下铰链10与下侧板7连接,并使下侧板7可向内做90度转动;侧板5处于折叠状态时,下侧板7与底板2之间的间隔略大于端板3的厚度。
上述锁定装置4可以为插环、插销,在端板3的上部和顶板1的两端分别固定插环,当舱体需要扩展时,只要将L形插销插入对应的两个插环中,就能竖直固定端板3,同时也使展开后的侧板5得到了定位。当然,也可以通过其它能起到类似效果的锁定装置4固定端板3。
折叠时,先使端板3向内作90度转动,实现端板3的折叠状态,再将上侧板6、下侧板7通过上铰链9、下铰链10向内作90度转动,中铰链8作180度转动,实现整个舱体的折叠。舱体折叠后的体积缩小为原来体积的五分之一,在运输中能一车多舱,减少了配套装备问题,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如图7所示。
本实用新型利用端板3与顶板1的锁定,解决了侧板5展开后的锁紧问题,无需另外的锁紧机构即可轻松地实现舱体的展开,不但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方便了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底板2的长度至少为端板3高度的两倍,侧板5处于折叠状态时,下侧板7与底板2之间的间隔略略大于端板3的厚度,这保证了底板2两端的端板3向内翻转后,能平铺在底板2上,而且使舱体折叠后高度的尽可能地降到了最低。

折叠式舱体.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折叠式舱体.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折叠式舱体.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折叠式舱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折叠式舱体.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折叠式舱体,包括顶板和底板,所述顶板的前、后两端和底板的前、后两端之间分别设有端板,端板的下端通过铰链与底板连接,端板的上端通过锁定装置与顶板连接固定,顶板的左、右两侧和底板的左、右两侧之间分别设有可折叠的侧板;本实用新型通过端板向内翻转和侧板的折叠,使舱体的体积缩小为原来体积的五分之一,在运输中能一车多舱,减少了配套装备问题,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