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敏胶粘接分离杯的制作工艺及其产品.pdf

上传人:xia****o6 文档编号:190034 上传时间:2018-02-01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558.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3116057.3

申请日:

2003.03.28

公开号:

CN1533811A

公开日:

2004.10.06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公开

IPC分类号:

A61M1/38; A61B5/15; C09J4/02

主分类号:

A61M1/38; A61B5/15; C09J4/02

申请人:

上海医药血液技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发明人:

鲍平

地址:

201203上海市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牛顿路200号1号楼2层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潘帼萍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敏胶粘接分离杯的制作工艺及其产品,制作工艺的特点是:一将外壳与下摩擦片连接构成组件一;二以直管为轴心,其上粘接下伞套构成组件二;三将上伞套套入组件二构成组件三;四将组件一套合在组件三上构成组件四;五以橡胶碗与上摩擦片和热宿套组合构成组件五,并在组件四上设置组件五构成组件六;六将三通与组件六的下伞套上部粘接构成组件七;七将大伞柱与内壳粘接形成内胆组件八;八把内胆组件八套装在组件七中,将组件八中的内壳与组件七中外壳粘接形成组件九;九将底盖与组件九中外壳粘接;分离杯的特点是:底盖与外壳通过结合部的光固化胶粘接在一起。由此本发明可避免轴心漂移、微粒、应力等不稳定因素,且密封牢固。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光敏胶粘接分离杯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制作工艺包括以 下步骤: 步骤一,将外壳(11)与下摩擦片(5)的连接部(58)用光固化胶粘接, 构成组件一; 步骤二,以直管(8)为轴心,其上套置下伞套(7),在直管(8)和下 伞套(7)的连接部(78)通过用光固化胶粘接,构成组件二; 步骤三,将上伞套(6)套入组件二且位于下伞套(7)之上,构成组件 三; 步骤四,将组件一套合在组件三上,构成组件四; 步骤五,以橡胶碗(2)与上摩擦片(4)和热宿套(3)组合构成组件五; 并在组件四上设置组件五组合构成组件六; 步骤六,三通(1)与组件六中的下伞套(7)的上结合部(78)采用光 固化胶粘接构成组件七; 步骤七,将大伞柱(9)与内壳(10)的结合部(108)用光固化胶粘接 形成内胆组件八; 步骤八,把内胆组件八套装在组件七中,并且位于直管(8)的下部外, 通过光固化胶将组件八中的内壳(10)与组件七中外壳(11)粘接形成组件 九; 步骤九,底盖(12)与组件九中外壳(11)的结合部(118)通过光固化 胶粘接在一起。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敏胶粘接分离杯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组件一与组件[二]、组件[三]、组件[四]、组件[五]与组件[六] 通过光固化胶粘接在一起。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敏胶粘接分离杯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光固化胶是一种高强度医用光敏胶,由组成丙烯酸组成。
4: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敏胶粘接分离杯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外壳(11)与下摩擦片(5)用光固化胶粘接的时间是30秒; 所述的直管(8)与下伞套(7)用光固化胶粘接的时间是20秒; 所述的三通(1)与下伞套(7)用光固化胶粘接的时间是35秒; 所述的大伞柱(9)与内壳(10)用光固化胶粘接的时间是35秒; 所述的组件五与组件四用光固化胶粘接的时间是30秒; 所述的底盖(12)与外壳(11)用光固化胶粘的时间是50秒。
5: 一种用上述制作工艺制作的分离杯,其特征在于:该分离杯包括:相 套的内壳(10)和外壳(11)、位于内壳(10)中央的直管(8),设置在外 壳(11)上端的下摩擦片(5),位于外壳(11)内且以直管(8)为轴心依 次套设在直管(8)上的下伞套(7)和上伞套(6),位于外壳(11)上且依 次套设在直管(8)上部的上摩擦片(4)、橡胶碗(2)和热宿套(3),设 置在下伞套(7)的上部的三通(1),以及位于底部的底盖(12);其特征 在于: 所述的底盖(12)与外壳(11)通过结合部(118)的光固化胶粘接在一 起。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离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11)与下摩 擦片(5)的连接部(58)用光固化胶粘接;所述的直管(8)和下伞套(7) 的连接部(78)通过用光固化胶粘接;所述的三通(1)与下伞套(7)的上 结合部(78)采用光固化胶粘接;所述的大伞柱(9)与内壳(10)的结合部 (108)用光固化胶粘接;所述的底盖(12)与外壳(11)的结合部(118) 通过光固化胶粘接。
7: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离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壳(10)上端部 向上延伸设置一内壳外肩定位部(101),所述的外壳(11)的内肩部(111) 位于内壳(10)的外肩定位部(101)外侧。
8: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离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通(1)端口设 置防尘帽(13)。

说明书


光敏胶粘接分离杯的制作工艺及其产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中的采血部件,尤其涉及一种光敏胶粘接分离杯的制作工艺及其产品。

    背景技术

    传统输血方式是给患者输注全血。随着人们对血液成份合理应用知识的深入了解以及临床医疗技术的提高,产生一种输血新概念:成份输血、自体血回输,并且正广为医务及患者所接受。

    人体的血液包括血浆、红细胞、血小板、白细胞等多种成份,对于大多数需输血患者,只需要部分血液成份即可满足治疗需求。血液成份采集技术就是根据这种情况,有针对性地从血液捐献者那里采集输血者需要的血液成份,把其它成份再回输给捐献者,从而避免了资源的浪费。然而血液自体回输可以有效地避免异体输血造成的病毒交叉感染和各种免疫反应,这是最安全的一种输血方式。

    无论是成份采集技术还是自体回输技术,其核心部件是血液成份分离杯;而分离杯的核心技术就是其零件联接技术,如果联接工艺技术不过关,在生产及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杯体内微粒超标、动平衡不好噪音大、离心率差回收率低、高速旋转容易爆杯等问题。

    目前国际、国内生产的分离杯,在联接工艺上大多采用超声波焊接技术或采用双组成份胶粘接技术。超声波焊接或双组成份胶粘接在实际操作中要求比较高。如:

    超声波焊接技术,由于焊接件在高频振荡条件下进行,因此热熔焊接需要克服如下技术问题:

    ①焊接件定位工装;

    ②克服工件的热变形;

    ③高频产生的静电微粒;

    ④高频联接后的应力消除;

    ⑤高速离心时容易发生爆裂。

    双组成份胶粘接技术,由于采用的是双组成份的胶,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需要克服如下技术问题;

    ①双组成份胶的固化剂一般都含有氨地成份;

    ②双组成份胶的固化时间长工件在固化期容易移位;

    ③工件在固化时长期暴露在空间容易造成污染;

    ④高速离心时容易发生渗漏。

    由此可见,采用超声波焊接技术或采用双组成份胶粘接技术进行部件之间的联接,不仅工艺上要求高,并且由于涉及外在的因素,使之成品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敏胶粘接分离杯的制作工艺及其产品,其新工艺能使相关工件配套组成全封闭的血液成份采集分离杯,并且解决了制作过程中产生的微粒及超声波联接应力和双组成份胶的固化剂含有一定毒性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光敏胶粘接分离杯的制作工艺,其特点是:该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外壳与下摩擦片的连接部用光固化胶粘接,构成组件一;

    步骤二,以直管为轴心,其上套置下伞套,在直管和下伞套的连接部通过用光固化胶粘接,构成组件二;

    步骤三,将上伞套套入组件二且位于下伞套之上,构成组件三;

    步骤四,将组件一套合在组件三上,构成组件四;

    步骤五,以橡胶碗与上摩擦片和热宿套组合构成组件五;并在组件四上设置组件五组合构成组件六;

    步骤六,三通与组件六中的下伞套的上结合部采用光固化胶粘接构成组件七;

    步骤七,将大伞柱与内壳的结合部用光固化胶粘接形成内胆组件八;

    步骤八,把内胆组件八套装在组件七中,并且位于直管的下部外,通过光固化胶将组件八中的内壳与组件七中外壳粘接形成组件九;

    步骤九,将底盖与组件九中外壳的结合部通过光固化胶粘接在一起。

    在上述的光敏胶粘接分离杯的制作工艺中,其中,所述的组件一与组件二、组件三、组件四、组件五与组件六通过光固化胶粘接在一起。

    在上述的光敏胶粘接分离杯的制作工艺中,其中,所述的光固化胶是一种高强度医用光敏胶,由组成丙烯酸组成。

    在上述的光敏胶粘接分离杯的制作工艺中,其中,所述的外壳与下摩擦片用光固化胶粘接的时间是30秒;所述的直管与下伞套用光固化胶粘接的时间是20秒;所述的三通与下伞套用光固化胶粘接的时间是35秒;所述的大伞柱与内壳用光固化胶粘接的时间是35秒;所述的组件五与组件四用光固化胶粘接的时间是30秒;所述的底盖与外壳用光固化胶粘的时间是50秒。

    一种用上述制作工艺制作的分离杯,其特点是:该分离杯包括:相套的内壳和外壳、位于内壳中央的直管,设置在外壳上端的下摩擦片,位于外壳内且以直管为轴心依次套设在直管上的下伞套和上伞套,位于外壳上且依次套设在直管上部的上摩擦片、橡胶碗和热宿套,设置在下伞套的上部的三通,以及位于底部的底盖;其特点是:

    所述的底盖与外壳通过结合部的光固化胶粘接在一起。

    在上述的分离杯中,其中,所述的外壳与下摩擦片的连接部用光固化胶粘接;所述的直管和下伞套的连接部通过用光固化胶粘接;所述的三通与下伞套的上结合部采用光固化胶粘接;所述的大伞柱与内壳的结合部用光固化胶粘接;所述的底盖与外壳的结合部通过光固化胶粘接。

    在上述的分离杯中,其中,所述的内壳上端部向上延伸设置一内壳外肩定位部,所述的外壳的内肩部位于内壳的外肩定位部外侧。

    在上述的分离杯中,其中,所述的三通端口设置防尘帽。

    本发明光敏胶粘接分离杯的制作工艺及其产品,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1.本发明由于以直管为轴心,顺序套装的伞套、小伞套、上摩擦片、橡胶碗、热缩套、三通为轴,下摩擦片、离心杯外壳、内胆、底盖且形成能旋转的结构,可有效地避免了轴心漂移、微粒、应力等不稳定因素;

    2.本发明由于各部件的粘接采用光固化胶粘接技术,因此不仅工艺时间缩短,并且可以保证分离杯在高速旋转离心条件下的密封性及牢固性。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对本发明光敏胶粘接分离杯的制作工艺及其产品的一实施例结合其附图的描述,可以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目的、具体结构特征和优点。其中,附图为:

    图1是本发明光敏胶粘接分离杯的制作工艺中步骤一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光敏胶粘接分离杯的制作工艺中步骤二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光敏胶粘接分离杯的制作工艺中步骤三至步骤五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光敏胶粘接分离杯的制作工艺中步骤六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光敏胶粘接分离杯的制作工艺中步骤七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光敏胶粘接分离杯的制作工艺中步骤八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光敏胶粘接分离杯的制作工艺中步骤九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分离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1至图7所示,本发明光敏胶粘接分离杯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外壳11与下摩擦片5的连接部58用光固化胶粘接,光固化胶粘接的时间是30秒左右,构成组件一;

    步骤二,以直管8为轴心,在直管8上套置下伞套7,在直管8和下伞套7的连接部78通过用光固化胶粘接,光固化胶粘接的时间是20秒,构成组件二;

    步骤三,将上伞套6套入组件二且位于下伞套7之上,构成组件三;

    步骤四,将组件一套合在组件三上,构成组件四;

    步骤五,以橡胶碗2与上摩擦片4和热宿套3组合构成组件五;并在组件四上设置组件五,并用光固化胶粘接,粘接的时间是30秒,组合构成组件六;

    即,把组件一与组件二、组件三、组件四、组件五与组件六通过光固化胶粘接在一起;

    步骤六,将三通1与组件六中的下伞套7的上结合部78采用光固化胶粘接,光固化胶粘接的时间是35秒,构成组件七;

    步骤七,将大伞柱9与内壳10的结合部108用光固化胶粘接,光固化胶粘接的时间是35秒,形成内胆组件八;

    步骤八,把内胆组件八套装在组件七中,并且位于直管8的下部外,通过光固化胶将组件八中的内壳10与组件七中外壳11粘接形成组件九;

    步骤九,将底盖12与组件九中外壳11的结合部118通过光固化胶粘接,光固化胶粘的时间是50秒,由此形成一完整的分离杯。

    上述的光固化胶是一种高强度的医用六级光敏胶,该光固化胶由组成丙烯酸组成;该高强度医用光敏胶在特定光谱的幅射下能较快固化,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是350~380光谱,在该幅射下光固化胶能在几秒钟内迅速固化,从而使所制作的分离杯具有高成品率。

    请结合图1至图7参见图8所示,这是本发明用上述制作工艺制作的分离杯的结构示意图。该分离杯包括:相套的内壳10和外壳11、位于内壳10中央的直管8,设置在外壳11上端的下摩擦片5,位于外壳11内并且以直管8为轴心依次套设在直管8上的下伞套7和上伞套6,位于外壳11上且依次套设在直管8上部的上摩擦片4、橡胶碗2和热宿套3,设置在下伞套7的上部的三通1,以及位于底部的底盖12;与现有技术分离杯不同的是,底盖12与外壳11通过结合部118的光固化胶粘接在一起。

    在本实施例中,外壳11与下摩擦片5的连接部58用光固化胶粘接;直管8和下伞套7的连接部78通过用光固化胶粘接;三通1与下伞套7的上结合部78采用光固化胶粘接;大伞柱9与内壳10的结合部108用光固化胶粘接(见图1至图7)。

    在内壳10上端部向上延伸设置一内壳外肩定位部101,使外壳11的内肩部111位于内壳10的外肩定位部101的外侧。本实施例在三通1端口设置防尘帽13。

    综上所述,本发明光敏胶粘接分离杯的制作工艺及其产品由于采用以直管为轴心的形成能旋转的结构,可有效地避免了轴心漂移、微粒、应力等不稳定因素;同时,由于各部件的粘接采用光固化胶粘接技术,可保证分离杯在高速旋转离心条件下的密封性及牢固性;从而解决了制作过程中产生的微粒及超声波联接应力和双组成份胶的固化剂含有一定毒性的问题,因此极为实用。

光敏胶粘接分离杯的制作工艺及其产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光敏胶粘接分离杯的制作工艺及其产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光敏胶粘接分离杯的制作工艺及其产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光敏胶粘接分离杯的制作工艺及其产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敏胶粘接分离杯的制作工艺及其产品.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敏胶粘接分离杯的制作工艺及其产品,制作工艺的特点是:一将外壳与下摩擦片连接构成组件一;二以直管为轴心,其上粘接下伞套构成组件二;三将上伞套套入组件二构成组件三;四将组件一套合在组件三上构成组件四;五以橡胶碗与上摩擦片和热宿套组合构成组件五,并在组件四上设置组件五构成组件六;六将三通与组件六的下伞套上部粘接构成组件七;七将大伞柱与内壳粘接形成内胆组件八;八把内胆组件八套装在组件七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