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接头.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接头.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1952526A43申请公布日20110119CN101952526ACN101952526A21申请号200780102331422申请日20071219E04H15/60200601F16L21/0220060171申请人史金康股份有限公司地址瑞士卡姆72发明人RJ费舍尔李福壮74专利代理机构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1100代理人茅翊忞54发明名称管接头57摘要本发明涉及具有至少两条管子20,20和可插式管接头10的管状结构,所述的管接头10包括凸缘1,其中凸缘1担当两条管子20,20的终端21,21的轴向停止表面。在凸缘1的每一侧面上配有至少一凸出件3,以便与各。
2、管子20,20的终端21,21上的相应切口22啮合,其中与切口22啮合的凸出件3防止管子20,20之间的相互扭转。在凸缘1的每一侧面上设有可插入到各管子20,20内部的圆柱形部分5,5。此外,每一圆柱形部分5包括轴向间隙7,以致在所述间隙的上方和下方形成挠性端部9A,9B。第一挠性端部9A包括带有螺杆件13的径向孔11,以在管子20,20中紧紧地夹住所述管接头10。85PCT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2010081386PCT申请的申请数据PCT/EP2007/0642262007121987PCT申请的公布数据WO2009/077009DE20090625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
3、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2页CN101952531A1/1页21具有至少两条管子20,20和可插式管接头10的管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接头10是一整体件,其中所述的管接头10呈长圆柱形;包括带有圆周凸缘1的中间部位,其中所述凸缘1用作终端21,21的轴向停止表面;在凸缘1范围内的每一侧面上包括至少一凸出件3,以便与各管子20,20的终端21,21上的相应切口22啮合,其中与所述切口22啮合的凸出件3防止管子20,20之间的相互扭转;在凸缘1的每一侧面上设有可插入到各管子20,20内部的圆柱形部分5,5;每一圆柱形部分5包括轴向间隙7,所述间隙从圆柱形部分5,5的正面。
4、表面向中间部分的方向延伸,其中在所述间隙的上方和下方形成第一挠性端部9A和第二挠性端部9B;所述第一挠性端部9A包括带有螺杆件13的径向孔11,用于在管子20,20中夹紧所述管接头10,其中所述螺杆件13可拆卸地通过位于管子20,20的圆筒壁26内的开口2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7与圆柱形部分5,5的纵向圆柱体轴线并行。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周凸缘1具有第一直径D1,所述圆柱形部分5,5具有第二直径D2,所述第一直径D1大于第二直径D2。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径D1近似于其中一管子20,20的外径,所述第二直径D2近。
5、似于其中一管子20,20的内径,所述第一直径D1和第二直径D2之间的差异大约等于圆筒壁26的厚度。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螺杆件13拧入时,所述螺杆件13使端部9A,9B变弯而分开,並籍此使有效第二直径D2扩大,以便在管子20,20内夹紧管接头10。6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件13通过圆筒壁26中的开口24从圆柱形部分5,5伸出,以便在管子20,20内夹紧管接头10。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挠性端部9A包括接纳螺母17的沟槽15,其中所述螺杆件13可拧入螺母17内。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何一。
6、项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挠性端部9B包括夹在管子20,20相应的凹处内的隆起部19。9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以多个管接头10连接多个管子20,20,以便建立自立式承重结构30。10具有一种至少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结构的帐篷或脚手架。权利要求书CN101952526ACN101952531A1/3页3管接头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连接不同管子的管接头,以便形成一种自立式的管状结构,例如帐篷状结构、台架式建筑。背景技术0002在台架式建筑内的帐篷状结构和管状结构的领域中,已有各种连接这些结构的管子的方法。这些方法中最简单的是将较小口径管子的一。
7、端插入到另一个具有较大口径管子中。然而,这种方法因管子端部的外形而具有各种局限性,并且不能同时保证牢固的连接以及简便的组装。此外,如果管子是柔性的,则由于管子易变得松脱,这样的连接也是不可靠的。0003其它公知的管连接是在两条管子之间插入並通过摩擦力使两管接合。这些常见的延长连接的缺点在于它们同样不能保证连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而且最重要的是它们不能防止管子互相扭转的“剪切效应”。发明内容0004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管状结构的管接头,这种管接头非常牢固可靠,但仍可简便地连接管子并且防止管子互相扭转。0005本发明通过圆柱形管接头来达到这一目的,所述的管接头包括用作两条管子终端的轴向。
8、停止表面的圆周凸缘,以及在每一侧面上至少与管子终端上的对应切口接合的台阶,以防止管子互相扭转。该连接的强度由于所提供的挠性尾端件而得到保证,这是从在尾端件的终端内的空隙所获得的。每一尾端件包括各自接纳螺杆件的径向孔。为了在管子的内部夹紧管接头,这些螺杆件可通过管子圆柱形表面中的开口拧紧,以便使挠性尾端件变弯而分开。螺杆件还可略微拧出一些以使管接头贴到圆筒壁内。0006本发明的主要优点在于可以非常简单和快捷的使用管接头,而且管子自身之间的连接以及与管接头的连接仍然极其牢固和可靠。此外,在螺杆件拧入或拧出之后,管接头可容易地从管子内部拔出。0007本发明的另一优点在于管接头可在大量不同的可能应用中。
9、使用。此外,本发明的管接头可制造成差别很大的尺寸并可由不同的材料制造。例如,如果与管接头连接的管子是挠性的,并且如果整个结构也应当是挠性的话,则管接头可由柔性塑料制造。这种方式可以保证整个结构都是挠性的。另一方面,在十分稳固的结构中,诸如舞台或类似的结构以及脚手架,管接头最好由金属或纤维增强塑料制造。附图说明0008以下参考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进一步叙述本发明的细节及优点。其中0009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管接头的立体图;0010图2所示为本发明的管接头的侧视图;说明书CN101952526ACN101952531A2/3页40011图3所示为本发明的管接头如何连接两条管子的立体图;0012图4所。
10、示为本发明多个管接头可能使用时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0013本发明涉及用于简单、快捷且牢固连接的管子20、20、杆件或一般长形中空构件的管接头10。简单地说,管子、杆件或一般长形的中空构件将以下述的管子20、20作为参照。本发明特别适用于连接较大型帐篷的两条中空的帐篷支撑管,其中多条管子20、20与几个管接头连接,以便建立起自立式结构30例如,参照图40。根据本发明,其涉及可作为管接头10的整体件最好使塑胶或金属件。0014本发明的目的是一种管状结构30,其带有至少两条管子20、20和一长形三维圆柱形构件,管接头10可插到管子20、20的内部。管接头10使两条管子20、20连接,即管接头10插。
11、到两条管子20、20之间並插入管子终端21、21的内部,然后通过以下段落中所叙述的方法,在终端21、21的内部紧固管接头。0015图1所示为管接头较佳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管接头10包括位于中间部位的圆周凸缘1。该凸缘1的高度最好是大约等于圆筒壁26管子20或20的壁厚厚度的D1D2/2,也就是说,直径D2近似于管子20、20的外径。这种优选的方案是为了使管子20、20之间的无缝过渡成为可能。如果待连接的两条管子20和20具有不同的直径,可使用另一实施例的非对称的管接头,即,所述管接头包括具有不同直径D2的两圆筒形部分5、5。在这种情况下,中间的圆周凸缘1为圆锥形,并且凸缘1的第一侧上的直径相。
12、应于第一管子20的直径,而凸缘1的第二侧上的直径则相应于第二管子20的直径。此情形下的管接头10还可用作两条不同管子20和20之间的过渡元件。0016凸缘还可作为管子20、20的终端21、21的轴向停止表面,也就是说,凸缘的侧面应精确地适合终端21、21。在管接头10较佳的实施例中,至少一个但最好是两个凸出件3设置在凸缘1的每一侧面上。这些凸出件3直接与凸缘1连接,并最好具有与凸缘1相同的高度。这些凸出件3被构造为使它们与各管子20、20的终端21、21上的相应切口22啮合。这个特定有的特征非常重要,因为其实现了本发明的一个目的。由于这些凸出件3与切口22啮合,从而防止管子20、20相互扭转。。
13、凸出件3作为凸缘1轴向延伸的伸展部分与相应切口22啮合。如果这些凸出件3够长够牢靠,而且不会在切口22内移动,则管子20、20也就不可能相对于管接头本身而扭转。0017在本发明大多数普通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管接头10与圆周凸缘1对称设置,也就是说,管接头10在凸缘1的每一侧面上具有圆柱形部分5、5。这些圆柱形部分5、5可插入到各管子20和20的内部,即圆柱形部分5、5的直径D2大致相应于管子20、20的内径。为了能够容易地将圆柱形部分5、5插入管子20和20的内部,直径D2略微小于管子20和20的内径。0018在待连接的两条管子20和20具有不同内径的情况下,两圆柱形部分5、5是不对称的,。
14、也就是说,圆柱形部分5、5也具有不同的直径D2,以便使每一圆柱形部分5、5可嵌入相应的管子20、20中。0019为了实现管子20、20之间牢固的连接,长度L1最好相等于直径D2的至少两倍。圆柱形部分5、5的长度越长,管接头10的圆柱形部分5、5在管子20、20中变弯/移动说明书CN101952526ACN101952531A3/3页5的可能性越小。0020每一圆柱形部分5、5具有轴向间隙7的特征,该间隙从圆柱形部分5、5的正面表面向中间部分的方向延伸。所述间隙7的作用在于在间隙7的上方和下方提供第一挠性端部9A和的第二挠性端部9B。0021第一挠性端部9A设有径向孔11。螺杆件13可通过该径向。
15、孔11拧入。有两种不同的可能方式可以使管接头10在管子20和20内夹紧0022A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螺杆件13拧入径向孔11内的深处,使其可以压住第二挠性端部9B的表面16。然后,这种压力可使端部9A和9B变弯而分开,並因此产生有效第二直径D2。当位于第二挠性端部9B表面16的所述压力到达足够强度时,有效第二直径D2则可充分增大,然后,管接头10可在管子20、20内部被牢牢地夹住。用于制造管接头10的材料的刚性程度确定了间隙7的长度L2和高度H1。这些参数,材料的刚度、长度L2以及高度H1限定了挠性端部9A、9B的挠度,并因此限定了增大的第二直径D2。圆柱形部分5、5的外表面和圆筒壁26的。
16、内表面也起到稳固连接的作用。这些表面越是粗糙,管子20、20和管接头10之间的连接越是稳固。0023B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圆柱形部分5、5插到管子20、20内部之后,拧出螺杆件13,以便使螺杆件13固定在圆筒壁26内。为了能够使连接稳固,在这种情况下,可设置具有螺纹的开口24。0024作为一种辅助的措施,在圆筒壁26的内表面不够粗糙的情形下,第二挠性端部9B可以配以隆起部19,以夹入到管子20或20相应的凹处。但是,该端部9B的隆起部19不能凸出太高,免得阻挡圆柱形部分5、5插入管子20或20的内部,也就是说,包含该隆起部19的直径D2不应大于管子20、20的内径,或者如果直径过大,端部9。
17、A、9B的挠度则必须补偿该直径的差异。0025在图2所示的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一挠性端部9A包括可接纳螺母17的沟槽15。螺杆件13可拧入螺母17内。当管接头10由不能提供稳固连接的柔性材料制造时,这一辅助措施的优点更为突出。当管接头必须可重新再用时,也就是当螺纹不能磨损时,也需要上述螺母17。0026图3所示为管接头在插入到管子20、20内之后的运用。从图的左边可以看到上述的情形A,螺杆件13被拧入,以便增大圆柱形部分的有效直径D2。从图的右边可以看到上述情形B。其中螺杆件13被拧出,以便将其固定在圆筒壁26内。0027图3还示出凸出件3如何与相应的切口22在各管子20、20的圆筒壁26内的终端21、21上啮合。该特征可防止管子20、20相互扭转,并可使整个结构非常稳固。0028图4所示为管接头10用途的独特优点。该附图示出以多个管接头10连接多个管子20、20,并建立起自立式的承重结构30。根据本发明,该承重结构30可用于搭建帐篷、遮阳伞、轻便临时建筑、展览台或建立其它以长形支撑件构成的结构,例如舞台或脚手架。说明书CN101952526ACN101952531A1/2页6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1952526ACN101952531A2/2页7图3图4说明书附图CN101952526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