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彩椒抗病苗的培育方法.pdf

上传人:Y0****01 文档编号:189729 上传时间:2018-02-0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13.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352838.7

申请日:

2014.07.24

公开号:

CN104094764A

公开日:

2014.10.1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A01G 1/00登记生效日:20170707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寿光市新世纪种苗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寿光恒蔬无疆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262700 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黄海路北首变更后权利人:262702 山东省寿光市文家街道桑家庄村北|||授权|||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A01G 1/00变更事项:发明人变更前:田素波 胡永军变更后:田素波 胡永军 桑毅振 王明钦|||专利申请权的转移IPC(主分类):A01G 1/00登记生效日:20160128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胡永军变更后权利人:寿光市新世纪种苗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262700 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商务小区5号楼B座2楼农业局变更后权利人:262700 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黄海路北首|||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G 1/00申请日:20140724|||公开

IPC分类号:

A01G1/00; A01G31/00

主分类号:

A01G1/00

申请人:

胡永军

发明人:

田素波; 胡永军

地址:

262700 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商务小区5号楼B座2楼农业局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彩椒抗病苗的培育方法,该方法以玉米籽粒粒状物和麸皮按体积比1∶1组成发酵底物,通过固态发酵的方式使灵芝菌丝体在发酵底物内生长,得到富含灵芝菌丝体的灵芝菌发酵物,将灵芝菌发酵物、草炭与蛭石按体积比2∶10∶3配制育苗基质,进行穴盘育苗,彩椒幼苗根系吸收菌丝体中的灵芝多糖、灵芝酸和灵芝素后诱导植株对疫霉根腐病等病害产生抗性,得到的适龄苗即为彩椒抗病苗。本发明能够解决彩椒种植中由疫霉根腐病菌引起的“死棵”难题。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彩椒抗病苗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玉米籽粒粒状物和麸皮按体积比1∶1组成发酵底物,通过固态发酵的方式使灵芝菌丝体在发酵底物内生长,得到富含灵芝菌丝体的灵芝菌发酵物,将灵芝菌发酵物、草炭与蛭石按体积比2∶10∶3均匀混合配制育苗基质,进行基质育苗,得到的适龄苗即为彩椒抗病苗。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玉米籽粒粒状物为将玉米籽粒粉碎成的直径3~5mm大小的颗粒。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灵芝菌发酵物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1)将斜面保藏菌种经活化培养后,接入由马铃薯、葡萄糖、脱脂奶粉按质量比1000∶20∶2混合而成的半合成液体培养基中,20~28℃培养7~10天,即得灵芝液体菌种;
2)将发酵底物和水按照4∶1~6∶1的质量比混合后装入发酵容器,115~132℃灭菌15~30分钟,灭菌结束后,在洁净条件下冷却至常温,备用;
3)按发酵底物质量的10%~15%接入灵芝液体菌种,在20~28℃条件下,避光培养15~20天后,即得到灵芝菌发酵物。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苗方法为穴盘育苗。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适龄苗为3~5叶1心苗。

说明书

一种彩椒抗病苗的培育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彩椒抗病苗的培育方法,属于蔬菜种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彩椒死棵近年来在保护地栽培中发生严重,尤其是在连年以彩椒种植为主的地区发生较多,已经严重的影响了彩椒生产,使广大菜农的利益蒙受了巨大的损失,是目前彩椒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彩椒死棵主要是定植后由疫霉根腐病等引起的,如何培育对疫霉根腐病有抗病能力的彩椒苗,是目前人们共同关注的技术课题。
目前还没有关于将灵芝所特有的生物活性成分物运用于彩椒栽培增强彩椒植株抗病力的文献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彩椒抗病苗的培育方法,通过培制富含灵芝菌丝体的育苗基质,进行穴盘育苗,彩椒幼苗通过根系吸收菌丝体中的灵芝多糖、灵芝酸和灵芝素后诱导植株对疫霉根腐病等病害产生抗性,解决了彩椒种植中由疫霉根腐病菌引起的“死棵”难题。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彩椒抗病苗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玉米籽粒粒状物和麸皮按体积比1∶1组成发酵底物,通过固态发酵的方式使灵芝菌丝体在发酵底物内生长,得到富含灵芝菌丝体的灵芝菌发酵物,将灵芝菌发酵物、草炭与蛭石按体积比2∶10∶3混匀配制育苗基质,进行基质育苗,得到的适龄苗即为彩椒抗病苗。草炭直径1~5mm,蛭石直径3~5mm。
一种优化方案,所述玉米籽粒粒状物为将玉米籽粒粉碎成的直径3~5mm大小的颗粒。
另一种优化方案,所述灵芝菌发酵物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1)将斜面保藏菌种经活化培养后,接入由马铃薯、葡萄糖、脱脂奶粉按质量比1000∶20∶2混合而成的半合成液体培养基中,20~28℃培养7~10天,即得灵芝液体菌种;
2)将发酵底物和水按照4∶1~6∶1的质量比混合后装入发酵容器,115~132℃灭菌15~30分钟,灭菌结束后,在洁净条件下冷却至常温,备用;
3)按发酵底物质量的10%~15%接入灵芝液体菌种,在20~28℃条件下,避光培养15~20天后,即得到灵芝菌发酵物。
再一种优化方案,所述育苗方法为穴盘育苗。选用每个孔穴容积不小于100ml的穴盘进行育苗,保证培育1株秧苗上述基质的用量不低于100ml,将备好的基质装入穴盘后,逐穴播种,每穴播种一粒彩椒种子,播后将穴盘放入苗床按常规管理。
又一种优化方案,所述适龄苗为3~5叶1心苗。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通过培制富含灵芝菌丝体的育苗基质,进行穴盘育苗,彩椒幼苗吸收菌丝体中的灵芝多糖、灵芝酸和灵芝素后诱导植株对疫霉根腐病产生抗性物质,迅速歼灭入侵的病菌,使彩椒免受疫霉根腐病危害,从而解决了彩椒种植中难以防治的由疫霉根腐病引起的“死棵”问题。
(2)本发明培育出的彩椒秧苗在根系活力、壮苗指数及定植后产量方面都优于现有常规基质育苗技术。
(3)本发明培育出的彩椒秧苗含有多种抗性物质,不仅对疫霉根腐病有抗性,而且对其它彩椒病害也有不同程度的抗性,定植后病虫害发生少,用药量和次数减少,产品更加安全绿色。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日光温室冬春茬栽培彩椒,种植品种为红罗丹,9月5日播种,培育4叶1心苗,10月15日定植,地点在山东寿光某蔬菜温室。
处理1:采用本发明的方法进行穴盘育苗。基质配比为:灵芝菌发酵物、草炭与蛭石体积比2∶10∶3,草炭的粒径为1~5mm,蛭石粒径为3~5mm。
灵芝菌发酵物的制作步骤包括:将斜面保藏菌种经活化培养后,接入由马铃薯、葡萄糖、脱脂奶粉按质量比1000∶20∶2组成的半合成液体培养基中, 20~28℃培养7~10天,制成灵芝液体菌种;将玉米籽粒粉碎成粒径3~5mm大小的颗粒,以玉米颗粒和麸皮按1∶1的体积比混合成发酵底物;将上述发酵底物和水按照4∶1~6∶1的质量比混合后装入发酵容器,115~132℃灭菌15~30分钟,灭菌结束后,在洁净条件下冷却至常温,备用;按发酵底物质量的10%~15%接入灵芝液体菌种,在20~28℃条件下,避光培养15~20天后,即得到灵芝菌发酵物。
处理2:采用EM菌发酵物的育苗基质进行穴盘育苗。基质配比为:EM菌发酵物、草炭与蛭石体积比2∶10∶3,草炭的粒径为1~5mm,蛭石的粒径为3~5mm。
EM菌发酵物的制作步骤包括:将玉米籽粒粉碎成粒径3~5mm大小的颗粒,以玉米颗粒和麸皮按1∶1的体积比混合成发酵底物;用活性菌数≥2×109cfu/g的EM原液2.5g兑水1kg混合配成EM菌液,每100kg上述发酵底物喷施EM菌液3kg,混合均匀,加水至含水量65%;覆盖塑料薄膜保温、保湿,在30~40℃条件下进行堆沤发酵,期间进行适当透气、补水和翻动。经8~10天后堆沤后,即得到EM菌发酵物。
处理3:采用常规草炭育苗基质进行穴盘育苗。基质配比为:草炭、蛭石体积比4∶1,草炭的粒径为1~5mm,蛭石的粒径为3~5mm。
上述各处理均选用孔穴容积100ml的穴盘进行育苗,每株秧苗基质用量为100ml,秧苗3叶1心时,每个处理随机取10株测定壮苗指数,同时每个处理随机取50株接种疫霉根腐病病菌,20天后观察幼苗发病情况;4叶1心时定植,统计产量,观察整个生长期内其它主要病害的发生情况。
经试验,本发明培育出的幼苗壮苗指数为0.0371,EM菌发酵物育苗基质为0.0299,常规草炭育苗基质为0.0265,本发明较EM菌发酵物育苗基质、常规草炭育苗基质分别提高了24.1%、40%,差异达显著水平。
本发明培育出的幼苗接种疫霉根腐病病菌后发病率为6%,EM菌发酵物育苗基质培育出的幼苗接种疫霉根腐病病菌后发病率为92%,常规草炭育苗基质培育出的幼苗接种疫霉根腐病病菌后发病率为100%。
本发明培育出的幼苗定植后667m2产量为11036.5kg,EM菌发酵物育苗基 质为9620.2kg,常规草炭育苗基质为8611.7kg,本发明较EM菌发酵物育苗基质、常规草炭育苗基质分别提高了14.7%、28.2%,差异达显著水平。
本发明培育出的幼苗定植后未见细菌性叶斑病发生,而EM菌发酵物育苗基质和常规草炭育苗基质细菌性叶斑病分别为5.2%和8.5%。
本发明培育出的幼苗定植后灰霉病发生率为3.8%,而EM菌发酵物育苗基质和常规草炭育苗基质灰霉病发病率分别为8.7%和11.3%。
实施例2 日光温室越夏茬栽培彩椒,种植品种为世纪红,5月5日播种,培育4叶1心苗,6月10日定植,地点在山东寿光某蔬菜温室。
处理1:采用本发明的方法进行穴盘育苗。基质配比为:灵芝菌发酵物、草炭与蛭石体积比2∶10∶3,草炭的粒径1~5mm,蛭石的粒径为3~5mm。
灵芝菌发酵物的制作步骤包括:将斜面保藏菌种经活化培养后,接入由马铃薯、葡萄糖、脱脂奶粉按质量比1000∶20∶2组成的半合成液体培养基中,27℃培养7天,制成灵芝液体菌种;将玉米籽粒粉碎成粒径3~5mm大小的颗粒,以玉米颗粒和麸皮按1∶1的体积比混合成发酵底物;将上述发酵底物和水按照5∶1的质量比混合后装入发酵容器,120℃灭菌25分钟,灭菌结束后,在洁净条件下冷却至常温,备用;按发酵底物质量的12%接入灵芝液体菌种,在25℃条件下,避光培养16天后,即得到灵芝菌发酵物。
处理2:采用EM菌发酵物的育苗基质进行穴盘育苗。基质配比为:EM菌发酵物、草炭与蛭石体积比2∶10∶3,草炭的粒径为1~5mm,蛭石的粒径为3~5mm。
EM菌发酵物的制作步骤包括:将玉米籽粒粉碎成粒径3~5mm大小的颗粒,以玉米颗粒和麸皮按1∶1的体积比混合成发酵底物;用活性菌数≥2×109cfu/g的EM原液2.5g兑水1kg混合配成EM菌液,每100kg上述发酵底物喷施EM菌液3kg,混合均匀,加水至含水量65%;覆盖塑料薄膜保温、保湿,在30~40℃条件下进行堆沤发酵,期间进行适当透气、补水和翻动。经8~10天后堆沤后,即得到EM菌发酵物。
处理3:采用常规草炭育苗基质进行穴盘育苗。基质配比为:草炭、蛭石体积比4∶1,草炭的粒径为1~5mm,蛭石的粒径为3~5mm。
上述各处理均选用孔穴容积100ml的穴盘进行育苗,每株秧苗基质的用量为100ml,秧苗3叶1心时,每个处理随机取10株测定根系活力,同时每个处理随机取50株接种疫霉根腐病病菌,20天后观察幼苗发病情况;4叶1心时定植,统计产量,观察整个生长期内其它主要病害的发生情况。
经试验,本发明培育出的幼苗根系活力为85.38mg·g-1·h-1,EM菌发酵物育苗基质为78.65mg·g-1·h-1,常规草炭育苗基质为71.32mg·g-1·h-1,本发明较EM菌发酵物育苗基质、常规草炭育苗基质分别提高了8.6%、19.7%,差异达显著水平。
本发明培育出的幼苗接种疫霉根腐病病菌后发病率为12%,EM菌发酵物育苗基质培育出的幼苗接种疫霉根腐病病菌后发病率为100%,常规草炭育苗基质培育出的幼苗接种疫霉根腐病病菌后发病率为100%。
本发明培育出的幼苗定植后667m2产量为5342.7kg,EM菌发酵物育苗基质为4642.6kg,常规草炭育苗基质为4189.9kg,本发明较EM菌发酵物育苗基质、常规草炭育苗基质分别提高了15.1%、27.5%,差异达显著水平。
本发明培育出的幼苗定植后花叶病毒病发生率为3.1%,而EM菌发酵物育苗基质和常规草炭育苗基质花叶病毒病发生率分别为6.9%和8.4%。

一种彩椒抗病苗的培育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彩椒抗病苗的培育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彩椒抗病苗的培育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彩椒抗病苗的培育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彩椒抗病苗的培育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94764A43申请公布日20141015CN104094764A21申请号201410352838722申请日20140724A01G1/00200601A01G31/0020060171申请人胡永军地址262700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商务小区5号楼B座2楼农业局72发明人田素波胡永军54发明名称一种彩椒抗病苗的培育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彩椒抗病苗的培育方法,该方法以玉米籽粒粒状物和麸皮按体积比11组成发酵底物,通过固态发酵的方式使灵芝菌丝体在发酵底物内生长,得到富含灵芝菌丝体的灵芝菌发酵物,将灵芝菌发酵物、草炭与蛭石按体积比2103配制育苗基质,进行穴盘育苗,。

2、彩椒幼苗根系吸收菌丝体中的灵芝多糖、灵芝酸和灵芝素后诱导植株对疫霉根腐病等病害产生抗性,得到的适龄苗即为彩椒抗病苗。本发明能够解决彩椒种植中由疫霉根腐病菌引起的“死棵”难题。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94764ACN104094764A1/1页21一种彩椒抗病苗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玉米籽粒粒状物和麸皮按体积比11组成发酵底物,通过固态发酵的方式使灵芝菌丝体在发酵底物内生长,得到富含灵芝菌丝体的灵芝菌发酵物,将灵芝菌发酵物、草炭与蛭石按体积比2103均匀混合配制育苗基质,进行基质育苗。

3、,得到的适龄苗即为彩椒抗病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玉米籽粒粒状物为将玉米籽粒粉碎成的直径35MM大小的颗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灵芝菌发酵物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1将斜面保藏菌种经活化培养后,接入由马铃薯、葡萄糖、脱脂奶粉按质量比1000202混合而成的半合成液体培养基中,2028培养710天,即得灵芝液体菌种;2将发酵底物和水按照4161的质量比混合后装入发酵容器,115132灭菌1530分钟,灭菌结束后,在洁净条件下冷却至常温,备用;3按发酵底物质量的1015接入灵芝液体菌种,在2028条件下,避光培养1520天后,即得到灵芝菌发酵物。4根据权利要求。

4、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苗方法为穴盘育苗。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适龄苗为35叶1心苗。权利要求书CN104094764A1/4页3一种彩椒抗病苗的培育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彩椒抗病苗的培育方法,属于蔬菜种植技术领域。背景技术0002彩椒死棵近年来在保护地栽培中发生严重,尤其是在连年以彩椒种植为主的地区发生较多,已经严重的影响了彩椒生产,使广大菜农的利益蒙受了巨大的损失,是目前彩椒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问题。0003彩椒死棵主要是定植后由疫霉根腐病等引起的,如何培育对疫霉根腐病有抗病能力的彩椒苗,是目前人们共同关注的技术课题。0004目前还没有关于将灵芝所特有的生。

5、物活性成分物运用于彩椒栽培增强彩椒植株抗病力的文献报道。发明内容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彩椒抗病苗的培育方法,通过培制富含灵芝菌丝体的育苗基质,进行穴盘育苗,彩椒幼苗通过根系吸收菌丝体中的灵芝多糖、灵芝酸和灵芝素后诱导植株对疫霉根腐病等病害产生抗性,解决了彩椒种植中由疫霉根腐病菌引起的“死棵”难题。0006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彩椒抗病苗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玉米籽粒粒状物和麸皮按体积比11组成发酵底物,通过固态发酵的方式使灵芝菌丝体在发酵底物内生长,得到富含灵芝菌丝体的灵芝菌发酵物,将灵芝菌发酵物、草炭与蛭石按体积比2103混匀配制育。

6、苗基质,进行基质育苗,得到的适龄苗即为彩椒抗病苗。草炭直径15MM,蛭石直径35MM。0007一种优化方案,所述玉米籽粒粒状物为将玉米籽粒粉碎成的直径35MM大小的颗粒。0008另一种优化方案,所述灵芝菌发酵物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00091将斜面保藏菌种经活化培养后,接入由马铃薯、葡萄糖、脱脂奶粉按质量比1000202混合而成的半合成液体培养基中,2028培养710天,即得灵芝液体菌种;00102将发酵底物和水按照4161的质量比混合后装入发酵容器,115132灭菌1530分钟,灭菌结束后,在洁净条件下冷却至常温,备用;00113按发酵底物质量的1015接入灵芝液体菌种,在2028条件下,避光培。

7、养1520天后,即得到灵芝菌发酵物。0012再一种优化方案,所述育苗方法为穴盘育苗。选用每个孔穴容积不小于100ML的穴盘进行育苗,保证培育1株秧苗上述基质的用量不低于100ML,将备好的基质装入穴盘后,逐穴播种,每穴播种一粒彩椒种子,播后将穴盘放入苗床按常规管理。0013又一种优化方案,所述适龄苗为35叶1心苗。说明书CN104094764A2/4页40014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00151本发明通过培制富含灵芝菌丝体的育苗基质,进行穴盘育苗,彩椒幼苗吸收菌丝体中的灵芝多糖、灵芝酸和灵芝素后诱导植株对疫霉根腐病产生抗性物质,迅速歼灭入侵的病菌,使彩椒免受疫霉根腐病危害。

8、,从而解决了彩椒种植中难以防治的由疫霉根腐病引起的“死棵”问题。00162本发明培育出的彩椒秧苗在根系活力、壮苗指数及定植后产量方面都优于现有常规基质育苗技术。00173本发明培育出的彩椒秧苗含有多种抗性物质,不仅对疫霉根腐病有抗性,而且对其它彩椒病害也有不同程度的抗性,定植后病虫害发生少,用药量和次数减少,产品更加安全绿色。0018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0019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0020实施例1日光温室冬春茬栽培彩椒,种植品种为红罗丹,9月5日播种,培育4叶1心苗,10月15日定植,地点在山东寿光某蔬菜温室。0021处理1。

9、采用本发明的方法进行穴盘育苗。基质配比为灵芝菌发酵物、草炭与蛭石体积比2103,草炭的粒径为15MM,蛭石粒径为35MM。0022灵芝菌发酵物的制作步骤包括将斜面保藏菌种经活化培养后,接入由马铃薯、葡萄糖、脱脂奶粉按质量比1000202组成的半合成液体培养基中,2028培养710天,制成灵芝液体菌种;将玉米籽粒粉碎成粒径35MM大小的颗粒,以玉米颗粒和麸皮按11的体积比混合成发酵底物;将上述发酵底物和水按照4161的质量比混合后装入发酵容器,115132灭菌1530分钟,灭菌结束后,在洁净条件下冷却至常温,备用;按发酵底物质量的1015接入灵芝液体菌种,在2028条件下,避光培养1520天后,。

10、即得到灵芝菌发酵物。0023处理2采用EM菌发酵物的育苗基质进行穴盘育苗。基质配比为EM菌发酵物、草炭与蛭石体积比2103,草炭的粒径为15MM,蛭石的粒径为35MM。0024EM菌发酵物的制作步骤包括将玉米籽粒粉碎成粒径35MM大小的颗粒,以玉米颗粒和麸皮按11的体积比混合成发酵底物;用活性菌数2109CFU/G的EM原液25G兑水1KG混合配成EM菌液,每100KG上述发酵底物喷施EM菌液3KG,混合均匀,加水至含水量65;覆盖塑料薄膜保温、保湿,在3040条件下进行堆沤发酵,期间进行适当透气、补水和翻动。经810天后堆沤后,即得到EM菌发酵物。0025处理3采用常规草炭育苗基质进行穴盘育。

11、苗。基质配比为草炭、蛭石体积比41,草炭的粒径为15MM,蛭石的粒径为35MM。0026上述各处理均选用孔穴容积100ML的穴盘进行育苗,每株秧苗基质用量为100ML,秧苗3叶1心时,每个处理随机取10株测定壮苗指数,同时每个处理随机取50株接种疫霉根腐病病菌,20天后观察幼苗发病情况;4叶1心时定植,统计产量,观察整个生长期内其它主要病害的发生情况。0027经试验,本发明培育出的幼苗壮苗指数为00371,EM菌发酵物育苗基质为说明书CN104094764A3/4页500299,常规草炭育苗基质为00265,本发明较EM菌发酵物育苗基质、常规草炭育苗基质分别提高了241、40,差异达显著水平。。

12、0028本发明培育出的幼苗接种疫霉根腐病病菌后发病率为6,EM菌发酵物育苗基质培育出的幼苗接种疫霉根腐病病菌后发病率为92,常规草炭育苗基质培育出的幼苗接种疫霉根腐病病菌后发病率为100。0029本发明培育出的幼苗定植后667M2产量为110365KG,EM菌发酵物育苗基质为96202KG,常规草炭育苗基质为86117KG,本发明较EM菌发酵物育苗基质、常规草炭育苗基质分别提高了147、282,差异达显著水平。0030本发明培育出的幼苗定植后未见细菌性叶斑病发生,而EM菌发酵物育苗基质和常规草炭育苗基质细菌性叶斑病分别为52和85。0031本发明培育出的幼苗定植后灰霉病发生率为38,而EM菌发。

13、酵物育苗基质和常规草炭育苗基质灰霉病发病率分别为87和113。0032实施例2日光温室越夏茬栽培彩椒,种植品种为世纪红,5月5日播种,培育4叶1心苗,6月10日定植,地点在山东寿光某蔬菜温室。0033处理1采用本发明的方法进行穴盘育苗。基质配比为灵芝菌发酵物、草炭与蛭石体积比2103,草炭的粒径15MM,蛭石的粒径为35MM。0034灵芝菌发酵物的制作步骤包括将斜面保藏菌种经活化培养后,接入由马铃薯、葡萄糖、脱脂奶粉按质量比1000202组成的半合成液体培养基中,27培养7天,制成灵芝液体菌种;将玉米籽粒粉碎成粒径35MM大小的颗粒,以玉米颗粒和麸皮按11的体积比混合成发酵底物;将上述发酵底物。

14、和水按照51的质量比混合后装入发酵容器,120灭菌25分钟,灭菌结束后,在洁净条件下冷却至常温,备用;按发酵底物质量的12接入灵芝液体菌种,在25条件下,避光培养16天后,即得到灵芝菌发酵物。0035处理2采用EM菌发酵物的育苗基质进行穴盘育苗。基质配比为EM菌发酵物、草炭与蛭石体积比2103,草炭的粒径为15MM,蛭石的粒径为35MM。0036EM菌发酵物的制作步骤包括将玉米籽粒粉碎成粒径35MM大小的颗粒,以玉米颗粒和麸皮按11的体积比混合成发酵底物;用活性菌数2109CFU/G的EM原液25G兑水1KG混合配成EM菌液,每100KG上述发酵底物喷施EM菌液3KG,混合均匀,加水至含水量6。

15、5;覆盖塑料薄膜保温、保湿,在3040条件下进行堆沤发酵,期间进行适当透气、补水和翻动。经810天后堆沤后,即得到EM菌发酵物。0037处理3采用常规草炭育苗基质进行穴盘育苗。基质配比为草炭、蛭石体积比41,草炭的粒径为15MM,蛭石的粒径为35MM。0038上述各处理均选用孔穴容积100ML的穴盘进行育苗,每株秧苗基质的用量为100ML,秧苗3叶1心时,每个处理随机取10株测定根系活力,同时每个处理随机取50株接种疫霉根腐病病菌,20天后观察幼苗发病情况;4叶1心时定植,统计产量,观察整个生长期内其它主要病害的发生情况。0039经试验,本发明培育出的幼苗根系活力为8538MGG1H1,EM菌。

16、发酵物育苗基质为7865MGG1H1,常规草炭育苗基质为7132MGG1H1,本发明较EM菌发酵物育苗基质、常规草炭育苗基质分别提高了86、197,差异达显著水平。0040本发明培育出的幼苗接种疫霉根腐病病菌后发病率为12,EM菌发酵物育苗基说明书CN104094764A4/4页6质培育出的幼苗接种疫霉根腐病病菌后发病率为100,常规草炭育苗基质培育出的幼苗接种疫霉根腐病病菌后发病率为100。0041本发明培育出的幼苗定植后667M2产量为53427KG,EM菌发酵物育苗基质为46426KG,常规草炭育苗基质为41899KG,本发明较EM菌发酵物育苗基质、常规草炭育苗基质分别提高了151、275,差异达显著水平。0042本发明培育出的幼苗定植后花叶病毒病发生率为31,而EM菌发酵物育苗基质和常规草炭育苗基质花叶病毒病发生率分别为69和84。说明书CN104094764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