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灌注填补快速止漏工艺 本发明涉及墙壁渗水的止漏工程,进一步说,是指一种聚氨酯灌注填补快速止漏的工艺。
台湾为一海岛型地区,雨水量丰富,尤其于梅雨季节中有大量雨水,因此房屋建筑结构往往必须承受湿气与雨水的侵蚀。
一般来讲,地面上的建筑物造成墙壁面渗水原因,其一为窗台隙缝处理不完善,一到下雨天,则雨水经由窗台渗入,造成漏水,又有一种漏水情形为房屋主体建筑结构不健全,墙壁表面就会产生裂缝,此建筑物经过一段时间,雨水亦会沿着此裂缝渐渐窜入,逐步侵蚀墙壁使其裂缝加大,若没有及时处理,则甚至会因此破坏整个墙壁及整体建筑物的结构。
而位于地下层的建筑物,一方面必须承受地面下土地推挤的压力,又因为大量地下水的水压,使得墙壁面必须承受的压力大于地面上的建筑物,因此更容易使墙壁面产生裂缝,导致漏水现象。一旦具酸性的地下水开始渗入墙壁,就会逐步腐蚀墙壁内埋设的钢筋,这一点可由流出的水都呈黄褐色的现象可得知。如此一来,建筑物内钢筋结构开始遭受破坏,如果未马上修补,时日一久将严重影响整栋建筑物支撑结构,产生重大危机。
解决此漏水问题的传统方法,往往是仅在找到漏水点后以粘结剂刷铺、填补于墙壁面外,阻挡漏水再继续渗出墙壁,而地面上建筑物则于外墙处同步刷铺、填补,如此以消极方式封住雨水渗入,实不能解决已存在于墙壁内的渗水,时间一久,墙壁仍会有被存置于内的水继续腐蚀的忧虑。
而位于地下层的漏水就更难解决了,因为它无法自外墙面双向防堵,如此一来,仅以单面(即墙壁内部)涂抹粘结剂、或导引水流的作法,以处理漏水点,将造成墙壁内积水由墙壁外部继续增加,却反而没有宣泄管道纾解的局面,如此将更容易破坏整个墙壁结构,造成无以弥补的缺失。
本发明人基于多年从事这类工程施工的经验,积极加以研究改进,经过多次实验与改进,创立了一个新的止漏工艺。
本发明地目的是提供一种聚氨酯灌注填补快速止漏工艺,它能快速止渗,且确实充填于墙壁内的任何微小缝隙中,达到由墙壁内彻底填补快速止漏的效果。
本发明一种聚氨酯灌注填补快速止漏的工艺,其工艺步骤如下:
步骤一:检查并设定出墙壁面漏水点;
步聚二:依设定的漏水点,以钻孔机向该墙壁表面由外向内钻设一预定深度之孔洞;
步骤三:将一中空式灌注体装设进入此孔洞,直达孔洞底端,但保留中空式灌注体的预定折断部于该墙壁孔洞的外端;
步骤四:以亲水性的聚氨酯灌注剂,配合高压泵及导管与已装设于孔洞的中空式灌注体相结合;
步骤五:高压泵所产生的压力将亲水性的聚氨酯灌注剂压入中空式灌注体中,经中空式灌注体使亲水性的聚氨酯灌注剂在墙壁内,循着因渗水所造成的微小缝隙四处窜流;
步骤六:亲水性的聚氨酯灌注剂与墙壁面内的水接触,经一预定时间后即产生膨胀、硬质且紧闭、密闭的发泡体;
步骤七:待亲水性的聚氨酯灌注剂发泡完成后,即可将露出露壁面中空式灌注体的预定折断部折断;
步骤八:最后以平面砂轮机整平、环氧树脂及刮刀修饰整平墙壁面,如此即可得一永久性防渗、止漏的墙壁。
在设定墙壁面上的漏水点时,为考虑聚氨酯灌注剂的压力必须是墙壁所能承受的情况下,每一漏水点设定距离约15~30公分为最佳。
工艺中所述聚氨酯灌注剂是由一调整主剂及促进剂以2∶1的比例混合搅拌而成,调整主剂为发泡型聚氨酯成份为最佳,促进剂是以亲水性的催化剂,例如多羟基聚醚为最佳。
本发明优点,本发明一种聚氨酯灌注填补快速止漏工艺,是以完全创新的工艺达到已知施工技术无法做到的境界,彻底防渗止漏。本发明的止渗防漏工艺,与已知施工技术最大的不同在于本工艺可以主动性找出每一个位在墙壁内肉眼无法辨视的微小缝隙,而在不必挖凿、破坏墙壁的结构下,确实填补每一道微小缝隙,进行由墙壁内彻底填补,以积极方法完全阻断渗水、漏缝,确保墙壁结构不再继续被渗水腐蚀,并且施工快速简捷,是一种完全突破已知施工技术的新工艺。
下述附图和实施例将有助于进一步阐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施工示意图之一。
图3是本发明的施工示意图之二。
图4是本发明中空式灌注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聚氨酯灌注剂发泡示意图。
图的符号说明
10—墙壁面 60—中空式灌注体
20—漏水点 61—注射头
40—高压泵 62—容室
41—导管 63—注射口
50—孔洞
请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聚氨酯灌注填补快速止漏工艺,其实施步骤为:
步骤一:先于漏水墙壁面10找出水渗出的漏水点20,当然也许整面墙壁的漏水点20可能超过一个以上,但为防止所搜寻设定的漏水点20相距太近或太远,导致墙壁面10无法承受施工压力,因此每一个被设定的漏水点20,皆要相距15~30公分才合适。
步骤二:于每一个被搜寻出来设定的漏水点20上,以钻孔机向墙壁面10处钻设一预定深度的孔洞50,此时每一孔洞50的宽度必须略大于本发明中所需应用的中空式灌注体60直径,如图2和图3所示。
步骤三:设一中空式灌注体60如图4所示,其主要是呈一中空管体状,前端形成注射头61,而后段则形成一较宽的容室62,于尾部呈现开放式注射口63,将该中空式灌注体60装设进入墙壁面10内部,并直达到孔洞50底端,但保留中空式灌注体的预定折断部于该墙壁孔洞之外端。
步骤四:将亲水性的聚氨酯灌注剂,配合高压泵40及导管41与已装设于孔洞50的中空式灌注体60的开放式注射口63结合。该聚氨酯灌注剂是以发泡聚氨酯为调整主剂,亲水性催化剂多羟基聚醚为促进剂,将两剂约以2∶1的比例调配充分搅拌,搅拌完成的聚氨酯灌注剂具有亲水的特性,完全不受隙缝中潮湿环境的影响,且更能因此粘处于隙缝各角落,该聚氨酯灌注剂且具有遇水发泡特性,当经过一预定时间后即产生膨胀、硬质且紧闭、密闭的发泡体,并充填于其所在的空间内。如图5所示,该发泡后的聚氨酯灌注剂,形成有蜂巢状连接组织,每一发泡体成六角结合形彼此紧密连接,形成一道最佳防线,制止水分通过,为一最佳的止水材料。
步骤五:于施工现场备置一高压泵40,输出一压力(此高压泵40所输出的压力,其设定推力必大于墙壁10内所存有的压力)将亲水性的聚氨酯灌注剂压入中空式灌注体60,经中空式灌注体60的开放式注射口63、内部的容室62、前端的注射头61灌入墙壁内,循着因渗水所造成的微小缝隙四处窜流,并扩散至整条微小缝隙通道间,使得位于墙壁面10内部以肉眼无法辨识的微小缝隙,都能确实被聚氨酯灌注剂完全填补。
步骤六:完成步骤五的填补后,亲水性的聚氨酯灌注剂与墙壁面10的水接触经一预定时间后即产生膨胀、硬质且紧闭、密闭的发泡体,如此使得墙壁面10内原本遭渗水侵入后所形成的微小缝隙,被完全充满填补。
步骤七:待亲水性的聚氨酯灌注剂发泡完成以后,即可将露出墙壁面10的中空式灌注体60的预定折断部折断。
步骤八:最后以环氧树脂及刮刀清除修饰整个墙壁面10,使溢出的聚氨酯灌注剂被修整,还原墙壁面10鲜丽的外貌,如此即可永久性地止住漏水情形,而完成整个快速止漏施工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