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祛风湿中药药油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祛风湿中药药油及其制备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89325A43申请公布日20141210CN104189325A21申请号201410460192422申请日20140911A61K36/8888200601A61P29/00200601A61P19/08200601A61P19/02200601A61P25/02200601A61K33/06200601A61K33/34200601A61K33/0020060171申请人洛阳民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地址471000河南省洛阳市高新开发区三山路007号1楼012室72发明人常康南王瑞琼74专利代理机构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41120代理人张燕54发明名称一种。
2、祛风湿中药药油及其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祛风湿中药药油,其原料药由以下原料组成生川草、生草乌、花椒、羌活、独活、防风、透骨草、姜石、红花、狼毒、半夏、白附子、地骨皮、蛇床子、艾叶、木贼、甘松、硫黄、栀子、胆矾、白鲜皮、川木通、猪牙皂、秦艽、络石藤、徐长卿、五加皮、苍术和明矾。本发明提供的祛风湿中药药油可敷于痛点或穴位,有驱风散寒、温经通络,强筋壮骨的作用,对慢性腰肌劳损、椎间盘脱出,坐骨神经痛、关节退行性病变初期、骨刺、寒疾凝结形成的肿块等症有显著疗效。经大量临床验证,有效率达到95,治愈率达到80以上。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
3、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89325ACN104189325A1/1页21一种祛风湿中药药油,其特征在于其原料药按照重量份数由以下原料组成生川草711份、生草乌711份、花椒711份、羌活711份、独活711份、防风711份、透骨草1018份、姜石711份、红花1018份、狼毒1018份、半夏46份、白附子711份、地骨皮1018份、蛇床子711份、艾叶0813份、木贼1115份、甘松711份、硫磺0813份、栀子711份、胆矾711份、白鲜皮68份、川木通711份、猪牙皂711份、秦艽610份、络石藤1015份、徐长卿24份、五加皮69份、苍术610份和明矾711。
4、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祛风湿中药药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按照重量份数取以下原材料生川草711份、生草乌711份、花椒711份、羌活711份、独活711份、防风711份、透骨草1018份、姜石711份、红花1018份、狼毒1018份、半夏46份、白附子711份、地骨皮1018份、蛇床子711份、艾叶0813份、木贼1115份、甘松711份、硫磺0813份、栀子711份、胆矾711份、白鲜皮68份、川木通711份、猪牙皂711份、秦艽610份、络石藤1015份、徐长卿24份、五加皮69份、苍术610份和明矾711份,备用;步骤二、取步骤一得到的除胆矾、硫磺和明矾外的原材。
5、料,分别清洗、晾干,然后进行脱水处理,使原料中的含水量不超过5,得到经预处理的原材料,备用;步骤三、将步骤二得到的经预处理的原材料混合均匀后置于超微粉碎机中,粉碎至平均粒径为011微米,得到中药混合细粉,备用;步骤四、将步骤三得到的中药混合细粉置于山茶油中,先浸泡12天,再开火煎煮至油沸腾,然后降低火力,煎至中药混合细粉呈焦黄色,过滤除渣,得到初级药油,备用;步骤五、开火将步骤四得到的初级药油煎至无水汽,然后停火降温,待初级药油温度降至100时,加入步骤一得到的胆矾、硫磺和明矾,搅拌均匀,降至常温后即得到祛风湿中药药油。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祛风湿中药药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所述的山。
6、茶油的量为中药混合细粉重量的37倍。权利要求书CN104189325A1/4页3一种祛风湿中药药油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中药外用药油制备领域,主要涉及一种祛风湿中药药油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0002在慢性痹症患者当中,以风湿寒症最为多见,在病理上慢性腰肌劳损、椎间盘脱出,坐骨神经痛、关节退行性病变、骨刺、寒疾凝结形成的肿块,发病后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传统的治疗方法中,主要是以消炎镇痛为主,达不到标本兼治目的。市场上现有的中药膏或药油药效不够持久,而且对中药材的利用率也比较低。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祛风湿中药药油及其制备方法,该中药药油敷于痛点或穴位,有驱风散寒。
7、、温经通络、强筋壮骨的作用,治愈率达到80以上。0004本发明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祛风湿中药药油,其原料药按照重量份数由以下原料组成生川草711份、生草乌711份、花椒711份、羌活711份、独活711份、防风711份、透骨草1018份、姜石711份、红花1018份、狼毒1018份、半夏46份、白附子711份、地骨皮1018份、蛇床子711份、艾叶0813份、木贼1115份、甘松711份、硫磺0813份、栀子711份、胆矾711份、白鲜皮68份、川木通711份、猪牙皂711份、秦艽610份、络石藤1015份、徐长卿24份、五加皮69份、苍术610份和明矾711份。0005所述的祛风。
8、湿中药药油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按照重量份数取以下原材料生川草711份、生草乌711份、花椒711份、羌活711份、独活711份、防风711份、透骨草1018份、姜石711份、红花1018份、狼毒1018份、半夏46份、白附子711份、地骨皮1018份、蛇床子711份、艾叶0813份、木贼1115份、甘松711份、硫磺0813份、栀子711份、胆矾711份、白鲜皮68份、川木通711份、猪牙皂711份、秦艽610份、络石藤1015份、徐长卿24份、五加皮69份、苍术610份和明矾711份,备用;步骤二、取步骤一得到的除胆矾、硫磺和明矾外的原材料,分别清洗、晾干,然后进行脱水处理,使原。
9、料中的含水量不超过5,得到经预处理的原材料,备用;步骤三、将步骤二得到的经预处理的原材料混合均匀后置于超微粉碎机中,粉碎至平均粒径为011微米,得到中药混合细粉,备用;步骤四、将步骤三得到的中药混合细粉置于山茶油中,先浸泡12天,再开火煎煮至油沸腾,然后降低火力,煎至中药混合细粉呈焦黄色,过滤除渣,得到初级药油,备用;步骤五、开火将步骤四得到的初级药油煎至无水汽,然后停火降温,待初级药油温度降至100时,加入步骤一得到的胆矾、硫磺和明矾,搅拌均匀,降至常温后即得到祛风湿中药药油。说明书CN104189325A2/4页40006步骤四所述的山茶油的量为中药混合细粉重量的37倍。0007本发明的有。
10、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祛风湿中药药油可敷于痛点或穴位,有驱风散寒、温经通络,强筋壮骨的作用,对慢性腰肌劳损、椎间盘脱出,坐骨神经痛、关节退行性病变初期、骨刺、寒疾凝结形成的肿块等症有显著疗效。经大量临床验证,有效率达到95,治愈率达到80以上。具体实施方式0008一种祛风湿中药药油,其原料药按照重量份数由以下原料组成生川草711份、生草乌711份、花椒711份、羌活711份、独活711份、防风711份、透骨草1018份、姜石711份、红花1018份、狼毒1018份、半夏46份、白附子711份、地骨皮1018份、蛇床子711份、艾叶0813份、木贼1115份、甘松711份、硫磺0813份、栀子711。
11、份、胆矾711份、白鲜皮68份、川木通711份、猪牙皂711份、秦艽610份、络石藤1015份、徐长卿24份、五加皮69份、苍术610份和明矾711份。0009所述的祛风湿中药药油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按照重量份数取以下原材料生川草711份、生草乌711份、花椒711份、羌活711份、独活711份、防风711份、透骨草1018份、姜石711份、红花1018份、狼毒1018份、半夏46份、白附子711份、地骨皮1018份、蛇床子711份、艾叶0813份、木贼1115份、甘松711份、硫磺0813份、栀子711份、胆矾711份、白鲜皮68份、川木通711份、猪牙皂711份、秦艽610份、。
12、络石藤1015份、徐长卿24份、五加皮69份、苍术610份和明矾711份,备用;步骤二、取步骤一得到的除胆矾、硫磺和明矾外的原材料,分别清洗、晾干,然后进行脱水处理,使原料中的含水量不超过5,得到经预处理的原材料,备用;步骤三、将步骤二得到的经预处理的原材料混合均匀后置于超微粉碎机中,粉碎至平均粒径为011微米,得到中药混合细粉,备用;步骤四、将步骤三得到的中药混合细粉置于山茶油中,先浸泡12天,再开火煎煮至油沸腾,然后降低火力,煎至中药混合细粉呈焦黄色,过滤除渣,得到初级药油,备用;步骤五、开火将步骤四得到的初级药油煎至无水汽,然后停火降温,待初级药油温度降至100时,加入步骤一得到的胆矾、。
13、硫磺和明矾,搅拌均匀,降至常温后即得到祛风湿中药药油。0010步骤四所述的山茶油的量为中药混合细粉重量的37倍。0011步骤四种所述的中底火和步骤五所述的大中火是按照大火、大中火、中火、中底火和底火五类划分选择的。0012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一种祛风湿中药药油,其原料药按照重量份数由以下原料组成生川草7份、生草乌7份、花椒7份、羌活7份、独活7份、防风7份、透骨草10份、姜石7份、红花10份、狼毒10份、半夏4份、白附子7份、地骨皮10份、蛇床子7份、艾叶08份、木贼11份、甘松7份、硫磺08份、栀子7份、胆矾7份、白鲜皮6份、川木通7份、猪牙皂7份、秦艽6份、络石藤。
14、10份、徐长卿2份、五加皮6份、苍术6份和明矾7份。说明书CN104189325A3/4页50013所述的祛风湿中药药油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按照上述配方中的重量份数取以下原材料生川草、生草乌、花椒、羌活、独活、防风、透骨草、姜石、红花、狼毒、半夏、白附子、地骨皮、蛇床子、艾叶、木贼、甘松、硫磺、栀子、胆矾、白鲜皮、川木通、猪牙皂、秦艽、络石藤、徐长卿、五加皮、苍术和明矾,备用;步骤二、取步骤一得到的除胆矾、硫磺和明矾外的原材料,分别清洗、晾干,然后进行脱水处理,使原料中的含水量不超过5,得到经预处理的原材料,备用;步骤三、将步骤二得到的经预处理的原材料混合均匀后置于超微粉碎机中,粉。
15、碎至平均粒径为011微米,得到中药混合细粉,备用;步骤四、将步骤三得到的中药混合细粉置于山茶油中,山茶油的量为中药混合细粉重量的3倍,先浸泡1天,再开火煎煮至油沸腾,然后降低火力,煎至中药混合细粉呈焦黄色,过滤除渣,得到初级药油,备用;步骤五、开火将步骤四得到的初级药油煎至无水汽,然后停火降温,待初级药油温度降至100时,加入步骤一得到的胆矾、硫磺和明矾,搅拌均匀,降至常温后即得到祛风湿中药药油。0014实施例2一种祛风湿中药药油,其原料药按照重量份数由以下原料组成生川草11份、生草乌11份、花椒11份、羌活11份、独活11份、防风11份、透骨草18份、姜石11份、红花18份、狼毒18份、半夏。
16、6份、白附子11份、地骨皮18份、蛇床子11份、艾叶13份、木贼15份、甘松11份、硫磺13份、栀子11份、胆矾11份、白鲜皮8份、川木通11份、猪牙皂11份、秦艽10份、络石藤15份、徐长卿4份、五加皮9份、苍术10份和明矾11份。0015所述的祛风湿中药药油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按照上述配方中的重量份数取以下原材料生川草、生草乌、花椒、羌活、独活、防风、透骨草、姜石、红花、狼毒、半夏、白附子、地骨皮、蛇床子、艾叶、木贼、甘松、硫磺、栀子、胆矾、白鲜皮、川木通、猪牙皂、秦艽、络石藤、徐长卿、五加皮、苍术和明矾,备用;步骤二、取步骤一得到的除胆矾、硫磺和明矾外的原材料,分别清洗、晾干。
17、,然后进行脱水处理,使原料中的含水量不超过5,得到经预处理的原材料,备用;步骤三、将步骤二得到的经预处理的原材料混合均匀后置于超微粉碎机中,粉碎至平均粒径为011微米,得到中药混合细粉,备用;步骤四、将步骤三得到的中药混合细粉置于山茶油中,山茶油的量为中药混合细粉重量的7倍,先浸泡2天,再开火煎煮至油沸腾,然后降低火力,煎至中药混合细粉呈焦黄色,过滤除渣,得到初级药油,备用;步骤五、开火将步骤四得到的初级药油煎至无水汽,然后停火降温,待初级药油温度降至100时,加入步骤一得到的胆矾、硫磺和明矾,搅拌均匀,降至常温后即得到祛风湿中药药油。0016实施例3一种祛风湿中药药油,其原料药按照重量份数由。
18、以下原料组成生川草9份、生草乌9份、花椒9份、羌活9份、独活9份、防风9份、透骨草14份、姜石9份、红花14份、狼毒14份、半夏5份、白附子9份、地骨皮14份、蛇床子9份、艾叶1份、木贼13份、甘松9份、硫磺1份、栀子9份、胆矾9份、白鲜皮7份、川木通9份、猪牙皂9份、秦艽8份、络石藤13份、徐说明书CN104189325A4/4页6长卿3份、五加皮8份、苍术8份和明矾9份。0017所述的祛风湿中药药油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按照上述配方中的重量份数取以下原材料生川草、生草乌、花椒、羌活、独活、防风、透骨草、姜石、红花、狼毒、半夏、白附子、地骨皮、蛇床子、艾叶、木贼、甘松、硫磺、栀子、。
19、胆矾、白鲜皮份、川木通、猪牙皂、秦艽、络石藤、徐长卿、五加皮、苍术和明矾,备用;步骤二、取步骤一得到的除胆矾、硫磺和明矾外的原材料,分别清洗、晾干,然后进行脱水处理,使原料中的含水量不超过5,得到经预处理的原材料,备用;步骤三、将步骤二得到的经预处理的原材料混合均匀后置于超微粉碎机中,粉碎至平均粒径为011微米,得到中药混合细粉,备用;步骤四、将步骤三得到的中药混合细粉置于山茶油中,山茶油的量为中药混合细粉重量的5倍,先浸泡15天,再开火煎煮至油沸腾,然后降低火力,煎至中药混合细粉呈焦黄色,过滤除渣,得到初级药油,备用;步骤五、开火将步骤四得到的初级药油煎至无水汽,然后停火降温,待初级药油温度。
20、降至100时,加入步骤一得到的胆矾、硫磺和明矾,搅拌均匀,降至常温后即得到祛风湿中药药油。0018临床试验数据随机抽取临床上记录的160例患者进行治疗效果统计,该160例患者分别患有慢性腰肌劳损、椎间盘脱出,坐骨神经痛、关节退行性病变初期、骨刺、寒疾凝结形成的肿块等症,用本发明的药油后,分别观察其用药30MIN、1H后的止痛效果以及两个疗程后的整体治愈情况。0019本发明的使用方法涂抹于穴位或者患处,一天3次,10天为一个疗程。0020经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表1由表1可知,本发明对慢性腰肌劳损、椎间盘脱出,坐骨神经痛、关节退行性病变初期、骨刺、寒疾凝结形成的肿块等症有显著疗效。说明书CN104189325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