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脾虚痰湿型肌痹的中药药剂.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88850 上传时间:2018-02-01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83.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470933.7

申请日:

2014.09.16

公开号:

CN104208591A

公开日:

2014.12.17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61K 36/9066申请公布日:20141217|||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9066申请日:20140916|||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9066; A61P21/00; A61P29/00; A61K33/28(2006.01)N; A61K35/64(2006.01)N

主分类号:

A61K36/9066

申请人:

张相骋

发明人:

张相骋

地址: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蒲鞋市街道兴墅南路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脾虚痰湿型肌痹的中药药剂,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材制备而成:朱砂3份、黄芪5份、肿节风15份、老君须8份、巴戟天9份、莪术6份、白薇5份、紫苏叶5份、刺五加20份、粟米1份、茯苓15份、楮实2份、蜂蜜15份、南瓜6份、山药5份。临床实验证明,本发明能够安全有效治疗脾虚痰湿型肌痹。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治疗脾虚痰湿型肌痹的中药药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材制备而成:朱砂3份、黄芪5份、肿节风15份、老君须8份、巴戟天9份、莪术6份、白薇5份、紫苏叶5份、刺五加20份、粟米1份、茯苓15份、楮实2份、蜂蜜15份、南瓜6份、山药5份。

说明书

一种治疗脾虚痰湿型肌痹的中药药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药剂,尤其是涉及一种治疗脾虚痰湿型肌痹的中药药剂。
背景技术
肌痹为五体痹之一,凡风寒湿、热毒等邪侵淫肌肉,闭阻脉络,气滞血瘀,出现一处或多处肌肉疼痛,麻木不仁,甚至肌肉萎缩,疲软无力,手足不随,谓之肌痹。肌痹主要包括多发性肌炎、皮肌炎,重症肌无力、流感病毒引起的肌炎,或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等病。肌痹的外因是风寒湿邪痹阻脉络、肌腠。内因是脾虚,气血不足,不能荣养肌腠,是一个虚实夹杂性病理机转。
在中医上称其为肌痹,又称多发性肌炎(PM)或皮肌炎(DM)是泛称,它包括横纹肌非化脓性炎症侵犯的一组病原不明的疾病,又称皮肌炎-多发性肌炎综合征(DM-PM),PM或DM是此征一类型,因此,是狭义的DM-PM。广义的DM-PM,可称肌肉炎症性疾病,它包括感染(病毒、细菌、寄生虫)、中毒、药物、内分泌疾病、代谢性疾病和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引起或伴发的肌炎。
本病在临床表现上常见为肢体肌肉软弱无力,肌肉酸痛,皮肤不仁为特征。初起可急骤出现,继则手软难握,臂软难举,足软难履。甚则累及咽、颈项及胸部肌肉。严重者可出现复视、斜视,声嘶,吞咽及呼吸困难等。
目前对于脾虚痰湿型肌痹目前尚缺少公认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 
本发明中药药剂所涉及药材的研究现状如下:
朱砂
【来源】 药材基源:为天然的辰砂矿石。
【性味】 甘,凉,有毒。
【功能主治】 安神,定惊,明日,解毒;养精神,安魂魄,益气,明目。
【用法用量】 内服:研末,1-3分
黄芪
【来源】 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Bge. var.mongholicus(Bge.)Hsiao的根。
【性味】 甘,微温。
【功能主治】 补齐固表,托疮生肌。主治体虚自汗,久泻,脱肛,子宫脱垂,慢性肾炎,体虚浮肿,慢性溃疡,疮口久不愈合。
【用法用量】 3~5钱
肿节风
【来源】 本品为金粟兰科植物草珊瑚Sarcandra glabra (Thunb.)Nakai的干燥全株。
【归经】 归心、肝经。
【功能主治】 清热凉血,活血消斑,祛风通络。用于血热紫斑、紫癜,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9~30g。
老君须
【来源】 为萝藦科植物雪里蟠桃的根及根茎(亦有用全株者)。
【性味】 辛,平。
【功能主治】 补肾,健脾,化毒。治虚痨久嗽,滋阴补肾,健脾益气,调经活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外用:捣敷。
巴戟天
【来源】 本品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Morinda officinalis How 的干燥根。
【归经】 归肾、肝经。
【功能主治】 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用于阳痿遗精,宫冷不孕,月经不调,少腹冷痛,风湿痹痛,筋骨痿软。
【用法用量】 3~9g。
莪术
【来源】 为姜科植物莪术Curcuma aerugionosa Roxb.的根茎。
【归经】 归肝、脾经。
【功能主治】 行气破血,消积止痛。用于燀瘕痞块,瘀血经闭,食积胀痛;早期宫颈癌。
【用法用量】 6~9g。
白薇
【来源】 本品为萝藦科植物白薇Cynanchum atratum Bge。或蔓生白薇Cynanchum versicolor Bge。
【归经】 归胃、肝、肾经。
【功能主治】 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用于温邪伤营发热,阴虚发热,骨蒸劳热,产后血虚发热,热淋,血淋,痈疽肿毒。
【用法用量】 4.5~9g。
紫苏叶
【来源】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紫苏Perilla frutescens (L.)Britt的干燥叶(或带嫩枝)。
【归经】 归肺、脾经。
【功能主治】 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用于风寒感冒,咳嗽呕恶,妊娠呕吐,鱼蟹中毒。
【用法用量】 5~9g。
刺五加
【来源】 本品为五加科植物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 (Rupr. et Maxim.) Harms 的干燥、根及根茎或茎。
【归经】 归脾、肾、心经。
【功能主治】 益气健脾,补肾安神。用于脾肾阳虚,体虚乏力,食欲不振,腰膝酸痛,失眠多梦。
【用法用量】 9~27g。
粟米
【来源】 为禾本科植物粟的种仁。
【归经】 ①《本草求真》:"专入肾,兼入脾、胃。"
【功能主治】主滋阴,养肾气,健脾胃,暖中。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
茯苓
【来源】 本品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 Poria cocos (Schw.) Wolf 的干燥菌核。
【归经】 归心、肺、脾、肾经。
【功能主治】 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用法用量】 9~15g。
楮实
【来源】 为桑科植物构树的果实。
【归经】 入肝,脾、肾经。
【功能主治】 滋肾,清肝,治虚劳,目昏,目翳,水气浮肿,健脾养肾,补虚劳,明目。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3钱;或入丸、散。外用:捣敷。
蜂蜜
【来源】 本品为蜜蜂科昆虫中华蜜蜂 Apis cerana Fabricius或意大利蜂APis mellifera Linnaeus所酿的蜜。
【归经】 归肺、脾、大肠经。
【功能主治】 补中,润燥,止痛,解毒。用于脘腹虚痛,肺燥干咳,肠燥便秘;外治疮疡不敛,水火烫伤。
【用法用量】 15~30g。
南瓜
【来源】 为葫芦科植物南瓜的果实。
【归经】 入脾、胃经。
【功能主治】 补中益气,消炎止痛,解毒杀虫。
【用法用量】 内服:蒸煮或生捣汁。外用:捣敷。
山药
【来源】 本品为薯蓣科植物薯蓣Dioscorea opposita Thunb. 的干燥根茎。
【归经】 归脾、肺、肾经。
【功能主治】 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麸炒山药补脾健胃。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白带过多。
【用法用量】 15~30g。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治疗脾虚痰湿型肌痹的中药药剂,通过选择合适的药材及其配比,达到安全有效治愈脾虚痰湿型肌痹的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脾虚痰湿型肌痹的中药药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材制备而成:朱砂3份、黄芪5份、肿节风15份、老君须8份、巴戟天9份、莪术6份、白薇5份、紫苏叶5份、刺五加20份、粟米1份、茯苓15份、楮实2份、蜂蜜15份、南瓜6份、山药5份。
下面结合临床实验数据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一般资料 
发明人2010年4月-2014年1月间共收集120例脾虚痰湿型肌痹的门诊患者,年龄22-52岁,病程2-12月。随机分为:治疗组85例,空白组35例。两组年龄、病情等资料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2、诊断依据
2.1诊断依据
2.1.以肢体肌肉软弱无力,肌肉酸痛,皮肤不仁为特征。初起可急骤出现,继则手软难握,臂软难举,足软难履。甚则累及咽、颈项及胸部肌肉。严重者可出现复视、斜视,声嘶,吞咽及呼吸困难。
2.2多见于20~40岁女性,病前可有外感史,或关节病及肿瘤史。
2.3四肢近端肌力明显减弱,肌肉疼痛质硬,病久可有肌肉萎缩。
2.4急性发病白细胞总数增高,血沉增快,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常显著增高,醛缩酶、乳酸脱氢酶、谷草、谷丙转氨酶及蛋白电泳α、β球蛋白在活动期增高。
2.5肌电图:低电位,短波幅,多相波;纤颤电位,阳性棘波,插入电位延长。
2.6组织病理检查示肌纤维有炎性改变,肌纤维破碎,透明变形,横纹不清,间质内有水肿和炎性细胞浸润。
3、试验方法 
3.1治疗组口服本发明按照具体实施例1制得的胶囊,早晚各一次,疗程15天。 
3.2空白组口服安慰剂胶囊,早晚各一次。疗程15天。 
4、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4.1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对于脾虚痰湿型肌痹疗效评定:
痊愈:肌肉软弱无力或酸痛等症状消除,临床症状全部消失,试验室检查正常,观察三个月未见反复。
好转:肌肉软弱、酸痛等症状缓解,临床症状减轻,病情得到控制,实验室检查改善或正常。
无效:临床症状、体征等均未消除、实验室检查无变化。 
4.2治疗统计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组别n痊愈好转无效总有效率(%)不良反应例治疗组8524(28.2%)52(61.1%)9(10.5%)89.4%0空白组350(0%)4(11.4%)31(88.6%)11.4%0

为证明本发明具有很好的疗效,列举典型病例如下: 
病例一:
1、俞某,男,36岁,2010年12月2日其本人发现身上皮肤出现红斑、水肿现象,同时伴有轻度头晕、呼吸困难,肌肉表现为无力、且有局部疼痛及肿胀等,肩膀手臂酸软,上举非常困难等系列症状,随后及时赴当地医院,医院检查报告显示后关节痛和肺、心肌等多脏器损害,血清肌酶、肌酸激酶(CK)与谷草转氨酶(AST) 等指标在肌炎活动时升高,24h尿中肌酸含量高于200mg[4mg/(kg·d)],同时伴有肌电图异常等现象,确诊为脾虚痰湿型肌痹病,后医院采用西医常规药物治疗一周后效果不佳,并伴有症状加重趋势。后给予本发明中药治疗,服用一周后,肢体肌肉软弱无力、红斑及水肿现象减轻等,续用一个月后,病情明显好转,并可参加一般日常工作。
2、吉某,女,51岁,2011年4月9日初诊。其主诉:双上眼睑上伴有水肿性紫红色斑,蔓延到眶周,逐渐向面、颈、上胸部V字区扩展,近期身心疲惫,体困,面色萎黄,食欲不佳胃纳减退,口舌发粘并有多痰,随后赴相关医院就诊,检查报告显示外周血管扩张,手指伸侧鳞屑性红斑或四肢躯干红斑,肌力降低,肌压痛和硬结,动作迟缓及四肢近端明显肌萎缩,肌活检:炎症细胞浸润、水肿、肌纤维透明性变或空泡性坏死等现象,随后确诊为肌痹病,医院立即采用西医治疗,经5天治疗不见症状有所好转。后给予本发明中药治疗,服用5天后,上述情况症状有所好转,继续服用一个月后,红斑现象全部褪去,体力逐渐恢复正常,并且至今无复发。
3、董某某,女,38岁,主诉:颈肌和上肢、肩胛带部肌肉疼痛,举臂困难,肌肉无力、压痛,活动后明显加重,并伴有抬头困难,梳头、刷牙无力,肌肤不仁,舌淡,苔白腻,脉濡或缓滑,发热,肌力减退等,随后及时赴当地中医院就诊,中医院检查结果显示患者近端肌肉无力,同时伴有特征性皮疹、血清肌酶含量升高及肌活检改变等症状通过中医证候分类并确诊为其属脾虚痰湿型肌痹,医院后采用中医常规治疗,一周后症状不见好转。随后给予本发明中药治疗,服用一周后,作相关检查均趋于正常化,肌肉疼痛减轻,肌肉力量逐渐恢复,一直服用至今,患者各方面反应良好,尚无复发,并能进行正常工作生活。
可见,本发明采用科学的配方及适宜的配比,各药物之间相互配合,协同作用,所制成的中药药物能够安全有效治疗脾虚痰湿型肌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本发明,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例1 
称取:朱砂3克、黄芪5克、肿节风15克、老君须8克、巴戟天9克、莪术6克、白薇5克、紫苏叶5克、刺五加20克、粟米1克、茯苓15克、楮实2克、蜂蜜15克、南瓜6克、山药5克,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过滤;滤渣加6倍量水,煎煮1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干燥,装入胶囊壳,即得符合正常成人1天用量的胶囊剂。 
用于治疗脾虚痰湿型肌痹。口服,每日分早晚两次服用。 
具体实施例2 
称取:朱砂3克、黄芪5克、肿节风15克、老君须8克、巴戟天9克、莪术6克、白薇5克、紫苏叶5克、刺五加20克、粟米1克、茯苓15克、楮实2克、蜂蜜15克、南瓜6克、山药5克,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过滤;滤渣加6倍量水,煎煮1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干燥,粉碎,即得符合正常成人1天用量的散剂。 
用于治疗脾虚痰湿型肌痹。口服,每日分早晚两次服用。 
具体实施例3 
称取:朱砂3克、黄芪5克、肿节风15克、老君须8克、巴戟天9克、莪术6克、白薇5克、紫苏叶5克、刺五加20克、粟米1克、茯苓15克、楮实2克、蜂蜜15克、南瓜6克、山药5克,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过滤;滤渣加6倍量水,煎煮1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干燥,再加入适量糊精和矫味剂,按照本领域常规工艺制粒,包装,即可制得符合正常成人1天用量的颗粒剂。 
用于治疗脾虚痰湿型肌痹。口服,每日分早晚两次服用。

一种治疗脾虚痰湿型肌痹的中药药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治疗脾虚痰湿型肌痹的中药药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治疗脾虚痰湿型肌痹的中药药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脾虚痰湿型肌痹的中药药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脾虚痰湿型肌痹的中药药剂.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208591A43申请公布日20141217CN104208591A21申请号201410470933722申请日20140916A61K36/9066200601A61P21/00200601A61P29/00200601A61K33/28200601A61K35/6420060171申请人张相骋地址325000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蒲鞋市街道兴墅南路72发明人张相骋54发明名称一种治疗脾虚痰湿型肌痹的中药药剂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脾虚痰湿型肌痹的中药药剂,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材制备而成朱砂3份、黄芪5份、肿节风15份、老君须8份、巴戟天9份、莪术6份、白薇5份、紫苏叶。

2、5份、刺五加20份、粟米1份、茯苓15份、楮实2份、蜂蜜15份、南瓜6份、山药5份。临床实验证明,本发明能够安全有效治疗脾虚痰湿型肌痹。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6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6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208591ACN104208591A1/1页21一种治疗脾虚痰湿型肌痹的中药药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材制备而成朱砂3份、黄芪5份、肿节风15份、老君须8份、巴戟天9份、莪术6份、白薇5份、紫苏叶5份、刺五加20份、粟米1份、茯苓15份、楮实2份、蜂蜜15份、南瓜6份、山药5份。权利要求书CN104208591A1/。

3、6页3一种治疗脾虚痰湿型肌痹的中药药剂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药剂,尤其是涉及一种治疗脾虚痰湿型肌痹的中药药剂。背景技术0002肌痹为五体痹之一,凡风寒湿、热毒等邪侵淫肌肉,闭阻脉络,气滞血瘀,出现一处或多处肌肉疼痛,麻木不仁,甚至肌肉萎缩,疲软无力,手足不随,谓之肌痹。肌痹主要包括多发性肌炎、皮肌炎,重症肌无力、流感病毒引起的肌炎,或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等病。肌痹的外因是风寒湿邪痹阻脉络、肌腠。内因是脾虚,气血不足,不能荣养肌腠,是一个虚实夹杂性病理机转。0003在中医上称其为肌痹,又称多发性肌炎(PM或皮肌炎(DM是泛称,它包括横纹肌非化脓性炎症侵犯的一组病原不明的疾病,又称皮肌炎多。

4、发性肌炎综合征(DMPM,PM或DM是此征一类型,因此,是狭义的DMPM。广义的DMPM,可称肌肉炎症性疾病,它包括感染(病毒、细菌、寄生虫、中毒、药物、内分泌疾病、代谢性疾病和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引起或伴发的肌炎。0004本病在临床表现上常见为肢体肌肉软弱无力,肌肉酸痛,皮肤不仁为特征。初起可急骤出现,继则手软难握,臂软难举,足软难履。甚则累及咽、颈项及胸部肌肉。严重者可出现复视、斜视,声嘶,吞咽及呼吸困难等。0005目前对于脾虚痰湿型肌痹目前尚缺少公认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0006本发明中药药剂所涉及药材的研究现状如下朱砂【来源】药材基源为天然的辰砂矿石。0007【性味】甘,凉,有毒。000。

5、8【功能主治】安神,定惊,明日,解毒;养精神,安魂魄,益气,明目。0009【用法用量】内服研末,13分黄芪【来源】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MEMBRANACEUS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的根。0010【性味】甘,微温。0011【功能主治】补齐固表,托疮生肌。主治体虚自汗,久泻,脱肛,子宫脱垂,慢性肾炎,体虚浮肿,慢性溃疡,疮口久不愈合。0012【用法用量】35钱肿节风【来源】本品为金粟兰科植物草珊瑚SARCANDRAGLABRA(THUNB)NAKAI的干燥全株。0013【归经】归心、肝经。0014【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活血消斑,祛风通络。用于血热紫。

6、斑、紫癜,风湿痹痛,跌打损伤。说明书CN104208591A2/6页40015【用法用量】930G。0016老君须【来源】为萝藦科植物雪里蟠桃的根及根茎(亦有用全株者)。0017【性味】辛,平。0018【功能主治】补肾,健脾,化毒。治虚痨久嗽,滋阴补肾,健脾益气,调经活血。0019【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捣敷。0020巴戟天【来源】本品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MORINDAOFCINALISHOW的干燥根。0021【归经】归肾、肝经。0022【功能主治】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用于阳痿遗精,宫冷不孕,月经不调,少腹冷痛,风湿痹痛,筋骨痿软。0023【用法用量】39G。0024莪术【来源】为。

7、姜科植物莪术CURCUMAAERUGIONOSAROXB的根茎。0025【归经】归肝、脾经。0026【功能主治】行气破血,消积止痛。用于燀瘕痞块,瘀血经闭,食积胀痛;早期宫颈癌。0027【用法用量】69G。0028白薇【来源】本品为萝藦科植物白薇CYNANCHUMATRATUMBGE。或蔓生白薇CYNANCHUMVERSICOLORBGE。0029【归经】归胃、肝、肾经。0030【功能主治】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用于温邪伤营发热,阴虚发热,骨蒸劳热,产后血虚发热,热淋,血淋,痈疽肿毒。0031【用法用量】459G。0032紫苏叶【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紫苏PERILLAFRUTESCE。

8、NS(L)BRITT的干燥叶(或带嫩枝)。0033【归经】归肺、脾经。0034【功能主治】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用于风寒感冒,咳嗽呕恶,妊娠呕吐,鱼蟹中毒。0035【用法用量】59G。0036刺五加【来源】本品为五加科植物刺五加ACANTHOPANAXSENTICOSUS(RUPRETMAXIM)HARMS的干燥、根及根茎或茎。0037【归经】归脾、肾、心经。0038【功能主治】益气健脾,补肾安神。用于脾肾阳虚,体虚乏力,食欲不振,腰膝酸痛,失眠多梦。0039【用法用量】927G。0040粟米说明书CN104208591A3/6页5【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粟的种仁。0041【归经】本草求真“专入肾,。

9、兼入脾、胃。“【功能主治】主滋阴,养肾气,健脾胃,暖中。0042【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0043茯苓【来源】本品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COCOS(SCHW)WOLF的干燥菌核。0044【归经】归心、肺、脾、肾经。0045【功能主治】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0046【用法用量】915G。0047楮实【来源】为桑科植物构树的果实。0048【归经】入肝,脾、肾经。0049【功能主治】滋肾,清肝,治虚劳,目昏,目翳,水气浮肿,健脾养肾,补虚劳,明目。0050【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或入丸、散。外用捣敷。0051蜂蜜【来源】。

10、本品为蜜蜂科昆虫中华蜜蜂APISCERANAFABRICIUS或意大利蜂APISMELLIFERALINNAEUS所酿的蜜。0052【归经】归肺、脾、大肠经。0053【功能主治】补中,润燥,止痛,解毒。用于脘腹虚痛,肺燥干咳,肠燥便秘;外治疮疡不敛,水火烫伤。0054【用法用量】1530G。0055南瓜【来源】为葫芦科植物南瓜的果实。0056【归经】入脾、胃经。0057【功能主治】补中益气,消炎止痛,解毒杀虫。0058【用法用量】内服蒸煮或生捣汁。外用捣敷。0059山药【来源】本品为薯蓣科植物薯蓣DIOSCOREAOPPOSITATHUNB的干燥根茎。0060【归经】归脾、肺、肾经。0061【。

11、功能主治】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麸炒山药补脾健胃。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白带过多。0062【用法用量】1530G。发明内容0063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治疗脾虚痰湿型肌痹的中药药剂,通过选择合适的药材及其配比,达到安全有效治愈脾虚痰湿型肌痹的目的。006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治疗脾虚痰湿型肌痹的中药药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材制备而成说明书CN104208591A4/6页6朱砂3份、黄芪5份、肿节风15份、老君须8份、巴戟天9份、莪术6份、白薇5份、紫苏叶5份、刺五加20份、粟米1份、茯苓。

12、15份、楮实2份、蜂蜜15份、南瓜6份、山药5份。0065下面结合临床实验数据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一般资料发明人2010年4月2014年1月间共收集120例脾虚痰湿型肌痹的门诊患者,年龄2252岁,病程212月。随机分为治疗组85例,空白组35例。两组年龄、病情等资料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00662、诊断依据21诊断依据21以肢体肌肉软弱无力,肌肉酸痛,皮肤不仁为特征。初起可急骤出现,继则手软难握,臂软难举,足软难履。甚则累及咽、颈项及胸部肌肉。严重者可出现复视、斜视,声嘶,吞咽及呼吸困难。006722多见于2040岁女性,病前可有外感史,或关节病及肿瘤史。006823四肢近端肌力明显。

13、减弱,肌肉疼痛质硬,病久可有肌肉萎缩。006924急性发病白细胞总数增高,血沉增快,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常显著增高,醛缩酶、乳酸脱氢酶、谷草、谷丙转氨酶及蛋白电泳、球蛋白在活动期增高。007025肌电图低电位,短波幅,多相波;纤颤电位,阳性棘波,插入电位延长。007126组织病理检查示肌纤维有炎性改变,肌纤维破碎,透明变形,横纹不清,间质内有水肿和炎性细胞浸润。00723、试验方法31治疗组口服本发明按照具体实施例1制得的胶囊,早晚各一次,疗程15天。007332空白组口服安慰剂胶囊,早晚各一次。疗程15天。00744、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41疗效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行业标准中医。

14、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对于脾虚痰湿型肌痹疗效评定痊愈肌肉软弱无力或酸痛等症状消除,临床症状全部消失,试验室检查正常,观察三个月未见反复。0075好转肌肉软弱、酸痛等症状缓解,临床症状减轻,病情得到控制,实验室检查改善或正常。0076无效临床症状、体征等均未消除、实验室检查无变化。007742治疗统计结果见表1。0078表1两组疗效比较组别N痊愈好转无效总有效率()不良反应例治疗组85242825261191058940空白组35004114318861140为证明本发明具有很好的疗效,列举典型病例如下病例一1、俞某,男,36岁,2010年12月2日其本人发现身上皮肤出现红斑、水肿现象,同时伴有轻度。

15、头晕、呼吸困难,肌肉表现为无力、且有局部疼痛及肿胀等,肩膀手臂酸软,上举非常说明书CN104208591A5/6页7困难等系列症状,随后及时赴当地医院,医院检查报告显示后关节痛和肺、心肌等多脏器损害,血清肌酶、肌酸激酶CK与谷草转氨酶AST等指标在肌炎活动时升高,24H尿中肌酸含量高于200MG4MG/KGD,同时伴有肌电图异常等现象,确诊为脾虚痰湿型肌痹病,后医院采用西医常规药物治疗一周后效果不佳,并伴有症状加重趋势。后给予本发明中药治疗,服用一周后,肢体肌肉软弱无力、红斑及水肿现象减轻等,续用一个月后,病情明显好转,并可参加一般日常工作。00792、吉某,女,51岁,2011年4月9日初诊。

16、。其主诉双上眼睑上伴有水肿性紫红色斑,蔓延到眶周,逐渐向面、颈、上胸部V字区扩展,近期身心疲惫,体困,面色萎黄,食欲不佳胃纳减退,口舌发粘并有多痰,随后赴相关医院就诊,检查报告显示外周血管扩张,手指伸侧鳞屑性红斑或四肢躯干红斑,肌力降低,肌压痛和硬结,动作迟缓及四肢近端明显肌萎缩,肌活检炎症细胞浸润、水肿、肌纤维透明性变或空泡性坏死等现象,随后确诊为肌痹病,医院立即采用西医治疗,经5天治疗不见症状有所好转。后给予本发明中药治疗,服用5天后,上述情况症状有所好转,继续服用一个月后,红斑现象全部褪去,体力逐渐恢复正常,并且至今无复发。00803、董某某,女,38岁,主诉颈肌和上肢、肩胛带部肌肉疼痛。

17、,举臂困难,肌肉无力、压痛,活动后明显加重,并伴有抬头困难,梳头、刷牙无力,肌肤不仁,舌淡,苔白腻,脉濡或缓滑,发热,肌力减退等,随后及时赴当地中医院就诊,中医院检查结果显示患者近端肌肉无力,同时伴有特征性皮疹、血清肌酶含量升高及肌活检改变等症状通过中医证候分类并确诊为其属脾虚痰湿型肌痹,医院后采用中医常规治疗,一周后症状不见好转。随后给予本发明中药治疗,服用一周后,作相关检查均趋于正常化,肌肉疼痛减轻,肌肉力量逐渐恢复,一直服用至今,患者各方面反应良好,尚无复发,并能进行正常工作生活。0081可见,本发明采用科学的配方及适宜的配比,各药物之间相互配合,协同作用,所制成的中药药物能够安全有效治。

18、疗脾虚痰湿型肌痹。具体实施方式0082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本发明,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0083具体实施例1称取朱砂3克、黄芪5克、肿节风15克、老君须8克、巴戟天9克、莪术6克、白薇5克、紫苏叶5克、刺五加20克、粟米1克、茯苓15克、楮实2克、蜂蜜15克、南瓜6克、山药5克,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过滤;滤渣加6倍量水,煎煮1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干燥,装入胶囊壳,即得符合正常成人1天用量的胶囊剂。0084用于治疗脾虚痰湿型肌痹。口服,每日分早晚两次服用。0085具体实施例2称取朱砂3克、黄芪5克、肿节风15克、老君须8克、巴戟天9克、莪术6克、白薇5克、紫苏叶5克、。

19、刺五加20克、粟米1克、茯苓15克、楮实2克、蜂蜜15克、南瓜6克、山药5克,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过滤;滤渣加6倍量水,煎煮1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干燥,粉碎,即得符合正常成人1天用量的散剂。0086用于治疗脾虚痰湿型肌痹。口服,每日分早晚两次服用。0087具体实施例3说明书CN104208591A6/6页8称取朱砂3克、黄芪5克、肿节风15克、老君须8克、巴戟天9克、莪术6克、白薇5克、紫苏叶5克、刺五加20克、粟米1克、茯苓15克、楮实2克、蜂蜜15克、南瓜6克、山药5克,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过滤;滤渣加6倍量水,煎煮1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干燥,再加入适量糊精和矫味剂,按照本领域常规工艺制粒,包装,即可制得符合正常成人1天用量的颗粒剂。0088用于治疗脾虚痰湿型肌痹。口服,每日分早晚两次服用。说明书CN104208591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