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直接粘贴血管覆膜.pdf

上传人:62****3 文档编号:1878247 上传时间:2018-07-19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58.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157160.3

申请日:

2011.06.13

公开号:

CN102824198A

公开日:

2012.12.1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B 17/03申请日:20110613|||公开

IPC分类号:

A61B17/03; A61F2/06; A61F2/04; A61L31/10; A61L31/14; A61L27/50; A61L27/34

主分类号:

A61B17/03

申请人: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发明人:

李永东; 李明华

地址:

200233 上海市徐汇区宜山路60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代理人:

王敏杰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直接粘贴血管覆膜,所述的人工血管覆膜表面涂覆有粘附性栓塞材料与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混合制成纳-----米凝胶涂---层。所述可/直接粘贴血管覆膜的纳-----米凝胶涂---层中的粘附性液体栓塞材料释放后,将人工血管覆膜与血管内膜紧密粘合在一起,并同时封堵动脉瘤,将动脉瘤与血流隔绝。本发明提供的可/直接粘贴血管覆膜在手术使用时,操作简单、价格低廉、安全可靠,适用于颅内动脉瘤、颈动脉海绵窦瘘、动静脉瘘、胸及腹主动脉瘤等病变,能在医学领域发挥很大功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可/直接粘贴血管覆膜,包括人工血管覆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人工血管覆膜表面涂覆有栓塞材料与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混合制成纳米凝胶涂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凝胶层由纳米凝胶微球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栓塞材料为粘附性栓塞材料。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覆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粘附性栓塞材料为2-甲基苯乙烯基-α-氰基丙烯酸异丁酯胶、α-氰基丙烯酸异丁酯及其他含有α-氰基丙烯酸异丁酯结构的化合物。5.一种可/直接粘贴血管覆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步骤1,制备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步骤2,将液体栓塞材料与所述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混合制成纳米凝胶微球;步骤3,将所述的纳米凝胶微球均匀涂覆在人工血管覆膜的外表面并使其干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膜,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将液体栓塞材料与所述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混合时的操作温度为10-30℃。7.一种承载可/直接粘贴血管覆膜的球囊导管,包括球囊和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囊的外部裹覆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直接粘贴血管覆膜,球囊末端连有导管。

说明书

一种可/直接粘贴血管覆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直接粘贴覆膜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包括承载可直接粘贴覆膜的球囊导管。具体说是涉及一种用于治疗颅内动脉瘤、颈动脉海绵窦瘘、动静脉瘘、外周动脉瘤、胸及腹主动脉瘤、气管瘘、食管瘘及胆道瘘等病变管的可直接粘贴覆膜。

背景技术

随着介入放射学技术的发展,覆膜支架在血管或非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日趋广泛,将其置入到人体动脉瘤或瘘口等处,可迅速封堵动脉瘤或瘘,使动脉瘤或瘘消失,从而达到解剖学治愈动脉瘤或瘘。而随着覆膜支架制造工艺的进步,所用的覆膜支架也不断地发展,得到改进,使得其在应用中更方便,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目前使用的覆膜支架多为金属覆膜支架,分为球囊扩张式金属覆膜支架与自膨胀式金属覆膜支架。球囊扩张式金属覆膜支架由金属内支架、球囊和人工覆膜组成,而自膨胀式金属覆膜支架由自膨式金属内支架和人工覆膜组成。由于金属内支架多为贵重金属,且制造工艺复杂,因此金属覆膜支架价格昂贵。而且金属覆膜支架置入人体后会产生内皮化延迟、再狭窄等并发症。因此找寻一种价格低廉、制作工艺简单且能够治愈颅内动脉瘤等疾病的产品显得尤为重要,同时也对该领域的技术发展和进步有这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直接粘贴血管覆膜以及它的制备方法和一种包含该种血管覆膜的球囊导管,可用于血管内也可用于非血管中。本发明利用温度敏感性纳米凝胶的特性,在低温时制成含纳米凝胶微球后均匀涂敷在人工血管覆膜的外表面构建可直接粘贴血管覆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直接粘贴血管覆膜,包括人工血管覆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人工血管覆膜表面涂覆有栓塞材料与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混合制成纳米凝胶涂层。

上述覆膜中,所述的凝胶层由纳米凝胶微球制成。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可/直接粘贴血管覆膜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制备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

步骤2,将液体栓塞材料与所述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混合制成纳米凝胶微球;

步骤3,将所述的纳米凝胶微球均匀涂覆在人工血管覆膜的外表面并使其干燥。

上述覆膜及其制备方法中,所述的栓塞材料为粘附性液体栓塞材料。

上述覆膜及其制备方法中,所述粘附性栓塞材料可为2-甲基苯乙烯基-α-氰基丙烯酸异丁酯胶、α-氰基丙烯酸异丁酯等含有α-氰基丙烯酸异丁酯结构的化合物。

上述覆膜的制备方法中,步骤2中将液体栓塞材料与所述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混合时的操作温度为10-30℃。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可直接粘贴血管覆膜系统,所述球囊导管包括球囊和导管,具体的,所述球囊的外部裹覆有上述的可直接粘贴血管覆膜,球囊末端连有导管。

本发明一种可/直接粘贴血管覆膜,优点在于:

1)本发明所提供的可/直接粘贴血管覆膜外表面的纳米凝胶涂层具有热缩冷胀的特性,在略高于人体温度时,纳米凝胶涂层收缩,将粘附性液体栓塞材料释放出来,然后将人工血管覆膜与血管内膜紧密粘合在一起,并同时封堵动脉瘤,将动脉瘤与血流隔绝,简化操作过程。

2)本发明所提供的可/直接粘贴血管覆膜在手术使用时,操作简单、并且价格低廉。

3)本发明所提供的可/直接粘贴血管覆膜在手术进行、术后康复及病患的日常生活中,都非常安全、可靠。

4)本发明所提供的可/直接粘贴血管覆膜具有很大的应用面,除去适用于颅内动脉瘤外,还适用于颈动脉海绵窦瘘、动静脉瘘、胸及腹主动脉瘤等病变。

综上,本发明一种可/直接粘贴血管覆膜的制备方法所提供的可/直接粘贴血管覆膜具有操作简单、价格低廉、安全的特性,能在医学领域发挥很大功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承载可/直接粘贴血管覆膜的球囊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可/直接粘贴血管覆膜送至靶血管处并覆盖动脉瘤口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可/直接粘贴血管覆膜留在血管内并封堵了动脉瘤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公开的是一种可/直接粘贴血管覆膜以及它的制备方法和一种包含该种血管覆膜的治疗系统。以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单体为基础,合成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随后,在低温时(10-30℃),将2-甲基苯乙烯基-α-氰基丙烯酸异丁酯胶(Glubran胶)等栓塞材料加入到PNIPAM中,形成纳米凝胶微球,然后均匀地涂敷在人工血管覆膜的外表面,干燥后就构建了本发明所述的可直接粘贴血管覆膜。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可/直接粘贴血管覆膜进行详细和具体的介绍,以使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但是下述具体实施例并不限制本发明范围。

实施例1

步骤1,取NIPAM单体聚合成纳米级PNIPAM凝胶;

步骤2,在15℃的条件下,将Glubran胶加入到PNIPAM中,形成含Glubran胶的纳米凝胶微球;

步骤3,然后将所得的纳米凝胶微球均匀地涂敷在人工血管覆膜的外表面,干燥后构建得到含Glubran胶涂层的可直接粘贴血管覆膜。

所得的可/直接粘贴血管覆膜,质量可靠,血管覆膜表面未出现瑕疵。

其中,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2-甲基苯乙烯基-α-氰基丙烯酸异丁酯(Glubran胶,NBCA-MS)即意大利胶是由意大利GEM公司生产的一种粘附性液体栓塞材料,是在常用的经典栓塞材料α-氰基丙烯酸异丁酯(NBCA)的基础上增加一个2-甲基苯乙烯而成,和NBCA相比其主要优点为将聚合时间由原来的15-40s延长到60-90s,为充分、均匀弥散栓塞脑AVMs提供了宝贵的时间窗,从而能避免了以往由于栓塞用胶过早聚合导致的微导管不能拔出的风险。

实施例2

步骤1,取NIPAM单体聚合成纳米级PNIPAM凝胶;

步骤2,在15℃的条件下,将α-氰基丙烯酸异丁酯加入到PNIPAM中,形成含α-氰基丙烯酸异丁酯的纳米凝胶微球;

步骤3,然后将所得的纳米凝胶微球均匀地涂敷在人工血管覆膜的外表面,干燥后构建得到含α-氰基丙烯酸异丁酯涂层的可直接粘贴血管覆膜。

所得的可/直接粘贴血管覆膜,质量可靠,血管覆膜表面未出现瑕疵。

在制备可直接粘贴血管覆膜时,在10℃、15℃、25℃等温度下,采用其他含有α-氰基丙烯酸异丁酯结构的化合物作为栓塞材料制备纳米凝胶微球且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同样获得质量可靠的可直接粘贴血管覆膜。说明本发明可直接粘贴血管覆膜的制备方法可有效制备所述可直接粘贴血管覆膜。

本发明血管覆膜在实际应用中用于治疗颅内动脉瘤、颈动脉海绵窦瘘、动静脉瘘、胸及腹主动脉瘤等病变,我们以治疗颈动脉瘤模型为例并结合附图,解释证明本发明所得的覆膜的有效性及实用性。

在可/直接粘贴血管覆膜治疗颈动脉瘤模型的实施例中,除去使用本发明所得的可直接粘贴血管覆膜外,还用到球囊。所述球囊可由两个腔体组成:导丝腔和注液腔,整个球囊导管分为导管近端、导管体和导管远端。导管近端为连接装置,其上有注射口,可连接注射器。导管远端安装有所述的可直接粘贴血管覆膜。导管的内腔为导丝腔,为导丝出入的通道,远端为导丝的进入口,近端为导丝的出口;导管远端的外壁上具有使导管远端注液腔与球囊连通的小孔。位于空心球囊部位的导丝管的管壁上嵌有标记点。

首先,依照本发明说提供的方法制备含Glubran胶涂层的可直接粘贴血管覆膜,所用的血管覆膜为医疗过程中常规医用血管覆膜。

如图1所示,将含Glubran胶的纳米凝胶微球可直接粘贴血管覆膜1压缩在球囊2上,球囊2与导管3相连。

如图2所示,在持续用冰盐水冲管的同时,将血管覆膜1、球囊2及导管3组成的血管覆膜系统送至靶血管4中并覆盖动脉瘤5的部位。接着通过导管3向球囊2中注入含造影剂的温水(约40℃),使其充盈球囊2,将血管覆膜撑开。

图3中,10左右,可/直接粘贴血管覆膜达到人体生理温度后,Glubran胶被释出,并迅速将靶血管与血管覆膜粘合在一起,撤出图2中的球囊2后,血管覆膜1就留在靶血管4内并封堵了动脉瘤5,达到了治愈颈动脉瘤的目的。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可/直接粘贴血管覆膜在治疗封堵如动静脉瘘、外周动脉瘤、胸及腹主动脉瘤等其他病变时,同样取得良好的疗效,达到治愈疾病的成功。

通过上述实验可知,本发明一种可/直接粘贴血管覆膜的方法可以有效治愈颅内动脉瘤、颈动脉海绵窦瘘、动静脉瘘、胸及腹主动脉瘤等病变,并且手术实施过程中操作简单,并且费用低廉,方法也安全可靠。在临床医学中,拥有广阔的前景。同时,也将极大加速该领域医学进步,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其只是作为范例,本发明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本发明进行的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发明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一种可/直接粘贴血管覆膜.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可/直接粘贴血管覆膜.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可/直接粘贴血管覆膜.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可/直接粘贴血管覆膜.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可/直接粘贴血管覆膜.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824198 A(43)申请公布日 2012.12.19CN102824198A*CN102824198A*(21)申请号 201110157160.3(22)申请日 2011.06.13A61B 17/03(2006.01)A61F 2/06(2006.01)A61F 2/04(2006.01)A61L 31/10(2006.01)A61L 31/14(2006.01)A61L 27/50(2006.01)A61L 27/34(2006.01)(71)申请人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地址 200233 上海市徐汇区宜山路600号(72)发明人李永东 李明华(74)专利。

2、代理机构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代理人王敏杰(54) 发明名称一种可/直接粘贴血管覆膜(57) 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直接粘贴血管覆膜,所述的人工血管覆膜表面涂覆有粘附性栓塞材料与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混合制成纳 米凝胶涂 层。所述可/直接粘贴血管覆膜的纳 米凝胶涂 层中的粘附性液体栓塞材料释放后,将人工血管覆膜与血管内膜紧密粘合在一起,并同时封堵动脉瘤,将动脉瘤与血流隔绝。本发明提供的可/直接粘贴血管覆膜在手术使用时,操作简单、价格低廉、安全可靠,适用于颅内动脉瘤、颈动脉海绵窦瘘、动静脉瘘、胸及腹主动脉瘤等病变,能在医学领域发挥很大功用。(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

3、4页 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2 页1/1页21.一种可/直接粘贴血管覆膜,包括人工血管覆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人工血管覆膜表面涂覆有栓塞材料与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混合制成纳米凝胶涂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凝胶层由纳米凝胶微球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栓塞材料为粘附性栓塞材料。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覆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粘附性栓塞材料为2-甲基苯乙烯基-氰基丙烯酸异丁酯胶、-氰基丙烯酸异丁酯及其他含有-氰基丙烯酸异丁酯结构的化合物。5.一种可/直接粘贴血管。

4、覆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步骤1,制备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步骤2,将液体栓塞材料与所述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混合制成纳米凝胶微球;步骤3,将所述的纳米凝胶微球均匀涂覆在人工血管覆膜的外表面并使其干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膜,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将液体栓塞材料与所述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混合时的操作温度为10-30。7.一种承载可/直接粘贴血管覆膜的球囊导管,包括球囊和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囊的外部裹覆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直接粘贴血管覆膜,球囊末端连有导管。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824198 A1/4页3一种可 / 直接粘贴血管覆膜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

5、直接粘贴覆膜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包括承载可直接粘贴覆膜的球囊导管。具体说是涉及一种用于治疗颅内动脉瘤、颈动脉海绵窦瘘、动静脉瘘、外周动脉瘤、胸及腹主动脉瘤、气管瘘、食管瘘及胆道瘘等病变管的可直接粘贴覆膜。背景技术0002 随着介入放射学技术的发展,覆膜支架在血管或非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日趋广泛,将其置入到人体动脉瘤或瘘口等处,可迅速封堵动脉瘤或瘘,使动脉瘤或瘘消失,从而达到解剖学治愈动脉瘤或瘘。而随着覆膜支架制造工艺的进步,所用的覆膜支架也不断地发展,得到改进,使得其在应用中更方便,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0003 目前使用的覆膜支架多为金属覆膜支架,分为球囊扩张式金属覆膜支架与自膨胀式金属覆膜支架。。

6、球囊扩张式金属覆膜支架由金属内支架、球囊和人工覆膜组成,而自膨胀式金属覆膜支架由自膨式金属内支架和人工覆膜组成。由于金属内支架多为贵重金属,且制造工艺复杂,因此金属覆膜支架价格昂贵。而且金属覆膜支架置入人体后会产生内皮化延迟、再狭窄等并发症。因此找寻一种价格低廉、制作工艺简单且能够治愈颅内动脉瘤等疾病的产品显得尤为重要,同时也对该领域的技术发展和进步有这重要的意义。发明内容0004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直接粘贴血管覆膜以及它的制备方法和一种包含该种血管覆膜的球囊导管,可用于血管内也可用于非血管中。本发明利用温度敏感性纳米凝胶的特性,在低温时制成含纳米凝胶微球后均匀涂敷在人工血管覆膜的外表面构建。

7、可直接粘贴血管覆膜。0005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直接粘贴血管覆膜,包括人工血管覆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人工血管覆膜表面涂覆有栓塞材料与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混合制成纳米凝胶涂层。0006 上述覆膜中,所述的凝胶层由纳米凝胶微球制成。0007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可/直接粘贴血管覆膜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制备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步骤2,将液体栓塞材料与所述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混合制成纳米凝胶微球;步骤3,将所述的纳米凝胶微球均匀涂覆在人工血管覆膜的外表面并使其干燥。0008 上述覆膜及其制备方法中,所述的栓塞材料为粘附性液体栓塞材料。0009 上述覆膜及其制备方法中,所述粘附性栓塞材。

8、料可为2-甲基苯乙烯基-氰基丙烯酸异丁酯胶、-氰基丙烯酸异丁酯等含有-氰基丙烯酸异丁酯结构的化合物。0010 上述覆膜的制备方法中,步骤2中将液体栓塞材料与所述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混合时的操作温度为10-30。0011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可直接粘贴血管覆膜系统,所述球囊导管包括球囊和导管,具体的,所述球囊的外部裹覆有上述的可直接粘贴血管覆膜,球囊末端连有导管。说 明 书CN 102824198 A2/4页40012 本发明一种可/直接粘贴血管覆膜,优点在于:1)本发明所提供的可/直接粘贴血管覆膜外表面的纳米凝胶涂层具有热缩冷胀的特性,在略高于人体温度时,纳米凝胶涂层收缩,将粘附性液体栓塞材料释。

9、放出来,然后将人工血管覆膜与血管内膜紧密粘合在一起,并同时封堵动脉瘤,将动脉瘤与血流隔绝,简化操作过程。0013 2)本发明所提供的可/直接粘贴血管覆膜在手术使用时,操作简单、并且价格低廉。0014 3)本发明所提供的可/直接粘贴血管覆膜在手术进行、术后康复及病患的日常生活中,都非常安全、可靠。0015 4)本发明所提供的可/直接粘贴血管覆膜具有很大的应用面,除去适用于颅内动脉瘤外,还适用于颈动脉海绵窦瘘、动静脉瘘、胸及腹主动脉瘤等病变。0016 综上,本发明一种可/直接粘贴血管覆膜的制备方法所提供的可/直接粘贴血管覆膜具有操作简单、价格低廉、安全的特性,能在医学领域发挥很大功用。附图说明00。

10、17 图1为本发明承载可/直接粘贴血管覆膜的球囊导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可/直接粘贴血管覆膜送至靶血管处并覆盖动脉瘤口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可/直接粘贴血管覆膜留在血管内并封堵了动脉瘤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18 本发明所公开的是一种可/直接粘贴血管覆膜以及它的制备方法和一种包含该种血管覆膜的治疗系统。以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单体为基础,合成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随后,在低温时(10-30),将2-甲基苯乙烯基-氰基丙烯酸异丁酯胶(Glubran胶)等栓塞材料加入到PNIPAM中,形成纳米凝胶微球,然后均匀地涂敷在人工血管覆膜的外表面,干燥后就构建。

11、了本发明所述的可直接粘贴血管覆膜。0019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可/直接粘贴血管覆膜进行详细和具体的介绍,以使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但是下述具体实施例并不限制本发明范围。0020 实施例1步骤1,取NIPAM单体聚合成纳米级PNIPAM凝胶;步骤2,在15的条件下,将Glubran胶加入到PNIPAM中,形成含Glubran胶的纳米凝胶微球;步骤3,然后将所得的纳米凝胶微球均匀地涂敷在人工血管覆膜的外表面,干燥后构建得到含Glubran胶涂层的可直接粘贴血管覆膜。0021 所得的可/直接粘贴血管覆膜,质量可靠,血管覆膜表面未出现瑕疵。0022 其中,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2-甲基苯乙烯基-氰基。

12、丙烯酸异丁酯(Glubran胶,NBCA-MS)即意大利胶是由意大利GEM公司生产的一种粘附性液体栓塞材料,是在常用的经典栓塞材料-氰基丙烯酸异丁酯(NBCA)的基础上增加一个2-甲基苯乙烯而成,和NBCA相比其主要优点为将聚合时间由原来的15-40s延长到60-90s,为充分、均匀弥散栓塞脑AVMs提供了宝贵的时间窗,从而能避免了以往由于栓塞用胶过早聚合导致的微导管不说 明 书CN 102824198 A3/4页5能拔出的风险。0023 实施例2步骤1,取NIPAM单体聚合成纳米级PNIPAM凝胶;步骤2,在15的条件下,将-氰基丙烯酸异丁酯加入到PNIPAM中,形成含-氰基丙烯酸异丁酯的纳。

13、米凝胶微球;步骤3,然后将所得的纳米凝胶微球均匀地涂敷在人工血管覆膜的外表面,干燥后构建得到含-氰基丙烯酸异丁酯涂层的可直接粘贴血管覆膜。0024 所得的可/直接粘贴血管覆膜,质量可靠,血管覆膜表面未出现瑕疵。0025 在制备可直接粘贴血管覆膜时,在10、15、25等温度下,采用其他含有-氰基丙烯酸异丁酯结构的化合物作为栓塞材料制备纳米凝胶微球且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同样获得质量可靠的可直接粘贴血管覆膜。说明本发明可直接粘贴血管覆膜的制备方法可有效制备所述可直接粘贴血管覆膜。0026 本发明血管覆膜在实际应用中用于治疗颅内动脉瘤、颈动脉海绵窦瘘、动静脉瘘、胸及腹主动脉瘤等病变,我们以治疗颈动脉。

14、瘤模型为例并结合附图,解释证明本发明所得的覆膜的有效性及实用性。0027 在可/直接粘贴血管覆膜治疗颈动脉瘤模型的实施例中,除去使用本发明所得的可直接粘贴血管覆膜外,还用到球囊。所述球囊可由两个腔体组成:导丝腔和注液腔,整个球囊导管分为导管近端、导管体和导管远端。导管近端为连接装置,其上有注射口,可连接注射器。导管远端安装有所述的可直接粘贴血管覆膜。导管的内腔为导丝腔,为导丝出入的通道,远端为导丝的进入口,近端为导丝的出口;导管远端的外壁上具有使导管远端注液腔与球囊连通的小孔。位于空心球囊部位的导丝管的管壁上嵌有标记点。0028 首先,依照本发明说提供的方法制备含Glubran胶涂层的可直接粘。

15、贴血管覆膜,所用的血管覆膜为医疗过程中常规医用血管覆膜。0029 如图1所示,将含Glubran胶的纳米凝胶微球可直接粘贴血管覆膜1压缩在球囊2上,球囊2与导管3相连。0030 如图2所示,在持续用冰盐水冲管的同时,将血管覆膜1、球囊2及导管3组成的血管覆膜系统送至靶血管4中并覆盖动脉瘤5的部位。接着通过导管3向球囊2中注入含造影剂的温水(约40),使其充盈球囊2,将血管覆膜撑开。0031 图3中,10左右,可/直接粘贴血管覆膜达到人体生理温度后,Glubran胶被释出,并迅速将靶血管与血管覆膜粘合在一起,撤出图2中的球囊2后,血管覆膜1就留在靶血管4内并封堵了动脉瘤5,达到了治愈颈动脉瘤的目。

16、的。0032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可/直接粘贴血管覆膜在治疗封堵如动静脉瘘、外周动脉瘤、胸及腹主动脉瘤等其他病变时,同样取得良好的疗效,达到治愈疾病的成功。0033 通过上述实验可知,本发明一种可/直接粘贴血管覆膜的方法可以有效治愈颅内动脉瘤、颈动脉海绵窦瘘、动静脉瘘、胸及腹主动脉瘤等病变,并且手术实施过程中操作简单,并且费用低廉,方法也安全可靠。在临床医学中,拥有广阔的前景。同时,也将极大加速该领域医学进步,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0034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其只是作为范例,本发明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本发明进行的等同修改和说 明 书CN 102824198 A4/4页6替代也都在本发明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说 明 书CN 102824198 A1/2页7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24198 A2/2页8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24198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