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具有引导速度的预测功能的精轧机列的运行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具有引导速度的预测功能的精轧机列的运行方法.pdf(3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939173 A(43)申请公布日 2013.02.20CN102939173A*CN102939173A*(21)申请号 201180022850.6(22)申请日 2011.03.0910162135.7 2010.05.06 EPB21B 37/74(2006.01)C21D 11/00(2006.01)(71)申请人西门子公司地址德国慕尼黑(72)发明人克劳斯魏因齐尔(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代理人余刚 李慧(54) 发明名称用于具有引导速度的预测功能的精轧机列的运行方法(57) 摘要控制计算机(8)最晚在带材(2)。
2、的第一带点(12)尚处于精轧机列(1)前方的时间点时,对于带材(2)的第一和一定数量的第二和第三带点(12,13,13)而言,分别已知实际参数(G)和额定参数(G*)。对于每个带点(12,13,13)而言,实际参数(G)表征各自的带点(12,13,13)在精轧机列(1)前方的位置(xE)上所具有的实际能量含量。对于每个带点(12,13,13)而言,额定参数(G*)表征各自的带点(12,13,13)在精轧机列(1)后方的位置(xA)上所具有的额定能量含量。第二带点(13)在第一带点(12)之后进入精轧机列(1),第三带点(13)在第一带点(12)之前进入精轧机列。在第一带点(12)进入精轧机列(。
3、1)之前,控制计算机(8)根据各自的测定规则为第一带点(12)和至少一部分第二带点(13)分别测定引导参数(L*)。控制计算机(8)根据各自的引导参数(L*)分别测定引导速度(vL),并且在各自的带点(12,13)进入精轧机列(1)的时间点时,以各自的引导速度(vL)运行精轧机列(1)。对于各自的引导参数(L*)而言,在这个时间点时分别进入精轧机列(1)的带点(12,13)的实际参数和额定参数(G,G*)以及至少一个在这个时间点时已经进入精轧机列(1)的带点(12,13,13)的实际参数和额定参数(G,G*)参与到各自的引导参数的测定规则中。(30)优先权数据(85)PCT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2。
4、012.11.06(86)PCT申请的申请数据PCT/EP2011/053513 2011.03.09(87)PCT申请的公布数据WO2011/138067 DE 2011.11.10(51)Int.Cl.权利要求书4页 说明书18页 附图9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 4 页 说明书 18 页 附图 9 页1/4页21.一种用于轧制带材(2)的精轧机列(1)的运行方法,-其中,用于所述精轧机列(1)的控制计算机(8)最晚在所述带材(2)的第一带点(12)尚处于所述精轧机列(1)前方的时间点时,对于所述带材(2)的所述第一带点(12)、一定数量的第二带点。
5、(13)和一定数量的第三带点(13)而言,分别已知实际参数(G)和额定参数(G*),-其中,对于每个带点(12,13,13)而言,各自的实际参数(G)表征各自的带点(12,13,13)的实际能量含量,并且各自的额定参数(G*)表征各自的带点(12,13,13)的额定能量含量,-其中,对于每个带点(12,13,13)而言,各自的实际参数(G)涉及所述精轧机列(1)前方的位置(xE),并且各自的额定参数(G*)涉及所述精轧机列(1)后方的位置(xA),-其中,所述第二带点(13)在所述第一带点(12)之后进入所述精轧机列(1),并且所述第三带点(13)在所述第一带点(12)之前进入所述精轧机列(1。
6、),-其中,在所述第一带点(12)进入所述精轧机列(1)之前,所述控制计算机(8)根据专门用于各自的带点(12,13)的测定规则为所述第一带点(12)和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二带点(1)分别测定引导参数(L*),-其中,所述控制计算机(8)根据为各自的带点(12,13)测定的所述引导参数(L*)分别测定引导速度(vL),并且在各自的带点(12,13)进入所述精轧机列(1)的时间点时,以各自的引导速度(vL)运行所述精轧机列(1),并且-其中,对于各自的引导参数(L*)而言,在所述时间点时分别进入所述精轧机列(1)的所述带点(12,13)的所述实际参数(G)和所述额定参数(G*)以及至少一个在所述时间。
7、点时已经进入所述精轧机列(1)的带点(12,13)的所述实际参数(G)和所述额定参数(G*)参与到各自的引导参数的测定规则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计算机(8)根据多个单独的引导参数(1*)测定每个引导参数(L*),-每个单独的引导参数(1*)分别涉及其中一个带点(12,13,13),所述带点的实际参数和额定参数(G,G*)参与到各自的引导参数(L*)的测定中,-所述控制计算机(8)这样为每个带点(12,13,13)测定所述带点的单独的引导参数(1*),使得各自的期待参数(GE)与相应的所述额定参数(G*)一致,并且-各自的期待参数(GE)表征期待的能量含量,。
8、如果所述控制计算机(8)在各自的带点(12,13,13)经过所述精轧机列(1)的整个经过期间以与所述单独的引导参数(1*)相应的引导速度(vL)运行所述精轧机列(1),那么各自的带点(12,13,13)在所述精轧机列(1)后方的、分别相应的额定参数(G*)所涉及的所述位置(xA)上具有所述期待的能量含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计算机(8)为每个所述控制计算机为之测定其引导参数(L*)的带点(12,13)-根据参与到为各自的带点(12,13)测定所述引导参数(L*)中的所述实际参数(G)测定有效的实际参数(G),并且根据参与到为各自的带点(12,13)测定所述引导。
9、参数(L*)中的所述额定参数(G*)测定有效的额定参数(G*),-测定期待参数(GE),所述期待参数表征期待的能量含量,如果所述控制计算机(8)在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939173 A2/4页3各自的带点(12,13)经过所述精轧机列(1)的整个经过期间以与各自的带点(12,13)的所述引导参数(L*)相应的引导速度(vL)运行所述精轧机列(1),那么各自的带点(12,13)在所述精轧机列(1)后方的、所述有效的额定参数(G*)所涉及的所述位置(xA)上具有所述期待的能量含量,并且-这样测定所述引导参数(L*),使得在所述精轧机列(1)后方的、所述有效的额定参数(G*)所涉及的所述位置。
10、(xA)上的所述期待参数具有所述有效的额定参数(G*)。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测定所述引导参数(L*),所述控制计算机(8)首先将所述引导参数(L*)设定为临时值,-所述控制计算机(8)为所述第一带点(12)和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二和第三带点(13,13)测定各自的期待参数(GE),-每个期待参数(GE)表征期待的能量含量,如果所述控制计算机(8)在各自的带点(12,13,13)经过所述精轧机列(1)的整个经过期间以与所述设定的引导参数(L*)相应的引导速度(vL)运行所述精轧机列(1),那么各自的带点(12,13,13)在所述精轧机列(1)后方的、分别相应的额定参数。
11、(G*)所涉及的位置(xA)上具有所述期待的能量含量,并且-所述控制计算机(8)改变所述设定的引导参数(L*),使得目标函数(Z)被优化,所述期待参数(GE)与所述相应的额定参数(G*)之间的差值参与到所述目标函数中。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惩罚项也额外地参与到所述目标函数(Z)中,借助于所述惩罚项来惩罚所述引导速度(vL)的变化。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计算机(8)事先创建数据域,在所述数据域中,所述控制计算机(8)针对多个可能的引导速度(vL)和可能的实际参数(G)存储了针对各自的可能的实际参数(G)在各自的可能的引导速度(。
12、vL)的情况下得出的期待参数(GE),并且-所述控制计算机(8)在使用所述数据域的情况下为所述带点(12,13)测定所述引导参数(L*)。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计算机(8)-至少为一部分所述带点(12,13,13)测定各自的期待参数(GE),所述期待参数表征期待的能量含量,对于在所述精轧机列(1)后方的、分别相应的额定参数(G*)所涉及的所述位置(xA)上的各自的带点(12,13,13)而言,基于所述控制计算机(8)在各自的带点(12,13,13)经过所述精轧机列(1)的整个经过期间运行所述精轧机列(1)的所述引导速度(vL),所述能量含量是被期待的,-在各自的。
13、带点(12,13,13)经过所述精轧机列(1)之后,获取测量参数(GM),所述测量参数表征在所述精轧机列(1)后方的、所述相应的额定参数(G*)所涉及的所述位置(xA)上的各自的带点(12,13,13)的实际能量含量,-根据所述期待的能量含量与所述实际能量含量的比较结果,自动地调适所述精轧机列(1)的模型,并且-通过以下方式调适所述精轧机列(1)的所述模型,使得在使用所述数据域的情况下在所述实际参数(G)上加上补偿值,利用定标因数对所述引导速度(vL)进行定标和/或在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939173 A3/4页4所述引导速度上加上补偿值和/或在使用所述数据域的情况下测定的所述期待参数。
14、(GE,GE)上加上补偿值。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只有当已经进入所述精轧机列(1)的所述带点(12,13,13)在测定各自的引导参数(L*)的时间点时尚未从所述精轧机列(1)中离开时,所述带点(12,13,13)的所述实际参数(G)和所述额定参数(G*)才参与到每个引导参数(L*)的测定中。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计算机(8)至少为一部分所述带点(12,13,13)-测定各自的期待参数(GE),所述期待参数表征期待的能量含量,对于在所述精轧机列(1)后方的、分别相应的额定参数(G*)所涉及的所述位置(xA)上的各自的带点。
15、(12,13,13)而言,基于所述控制计算机(8)在各自的带点(12,13,13)经过所述精轧机列(1)的整个经过期间运行所述精轧机列(1)的引导速度(vL),所述能量含量是被期待的,-在各自的带点(12,13,13)经过所述精轧机列(1)之后,获取测量参数(GM),所述测量参数表征在所述精轧机列(1)后方的、所述相应的额定参数(G*)所涉及的所述位置(xA)上的各自的带点(12,13,13)的实际能量含量,并且-根据所述期待的能量含量与所述实际的能量含量的比较结果,自动地跟踪至少一部分已经测定的所述引导参数(L*)。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计算机(8)根据所述。
16、比较结果仅自动地跟踪那些为在进行跟踪的时间点时与所述精轧机列(1)的入口之间具有最小间距(MIN)的带点(12,13)测定的引导参数(L*)。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计算机(8)或者另一个控制装置(8)使用所述测定的引导参数(L*)来测定至少另一个调节参数(S),-所述另一个调节参数(S)延迟一段停滞时间(T),并且仅在本地作用于所述带材(2),并且-这样确定所述最小间距(MIN),使得与所述最小间距(MIN)相应的时间差至少和所述停滞时间(T)一样长。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计算机(8)或者另一个控制装置(8)使。
17、用所述测定的引导参数(L*)来测定至少另一个调节参数(S),-所述另一个调节参数(S)延迟一段停滞时间(T),并且仅在本地作用于所述带材(2),并且-所述第一带点(12)和在所述第一带点(12)进入所述精轧机列(1)之前为其测定各自的引导参数(L*)的那部分所述第二带点(13)符合于至少和所述停滞时间(T)一样大的预测范围(H)。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计算机(8)将所述测定的引导参数(L*)或者所述相应的引导速度(vL)通过样条线相互链接,使得通过链接得到的引导速度变化过程是连续的并且可微分的。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
18、,所述控制计算机(8)在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939173 A4/4页5预先计算的范畴中在线地或者实时地实施对所述引导参数(L*)的测定。15.一种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机器代码(11),所述机器代码能够由用于轧制带材(2)的精轧机列(1)的控制计算机(8)直接执行,并且通过所述控制计算机(8)执行所述机器代码,使得所述控制计算机(8)根据一种具有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运行方法的所有步骤的运行方法来运行所述精轧机列(1)。16.一种用于轧制带材(2)的精轧机列(1)的控制计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计算机这样设计,使得所述控制计算机根据一种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
19、项所述的运行方法的所有步骤的运行方法来运行所述精轧机列(1)。17.一种用于轧制带材(2)的精轧机列,其特征在于,所述精轧机列配有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控制计算机(8)。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939173 A1/18页6用于具有引导速度的预测功能的精轧机列的运行方法 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轧制带材的精轧机列的运行方法, 0002 -其中,用于精轧机列的控制计算机最晚在带材的第一带点尚处于精轧机列前方的时间点时,对于第一带点而言,已知实际参数和额定参数, 0003 -其中,实际参数表征第一带点的实际能量含量,并且额定参数表征第一带点的额定能量含量, 0004 -其中,实际参。
20、数涉及精轧机列前方的位置,并且额定参数涉及精轧机列后方的位置, 0005 -其中,在第一带点进入精轧机列之前,控制计算机根据测定规则为第一带点测定引导参数, 0006 -其中,控制计算机根据该引导参数测定引导速度,并且在第一带点进入精轧机列的时间点时,以该引导速度运行精轧机列, 0007 -其中,进入精轧机列的带点的实际参数和额定参数参与到引导参数的测定规则中。 0008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机器代码,该机器代码能够由用于轧制带材的精轧机列的控制计算机直接执行,并且通过控制计算机执行该机器代码,使得控制计算机根据这种运行方法来运行精轧机列。 0009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
21、于轧制带材的精轧机列的控制计算机,其中,该控制计算机这样设计,使得控制计算机根据这种运行方法来运行精轧机列。 0010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轧制带材的精轧机列,该精轧机列配有这种控制计算机。 背景技术0011 热轧带钢机列通常至少由一个精轧机列和一个安置在该精轧机列后方的冷却段组成。作为冷却段的代替或者附加,在有些情况下也可以在精轧机列前方安置粗轧机,或者可以在精轧机列前方安置浇铸装置。 0012 精轧机列具有多个轧机机座。轧机机座的数量可以视需求而定。通常存在多个轧机机座,例如四到七个轧机机座。然而,在个别情况下也可以仅存在唯一一个轧机机座。和其数量无关,为每个轧机机座都在每个要经过的轧制道。
22、次中预设一个额定道次减少量。如果存在多个轧机机座,通常还预设进入侧和/或排出侧的额定牵引力。如果只存在唯一一个轧机机座,那么可以预设进入侧和/或排出侧的额定牵引力。但这不是强制性必需的。 0013 在热轧带钢机列中要遵守的目标参数之一是终轧温度,也就是说带材从精轧机列中排出时的温度。作为终轧温度的代替也可以使用另一个、描述这个位置上的带材的能量含量的参数,例如热焓。目标参数应尽可能在带材的整个长度上都被遵守。该目标参数可以交替地是恒定的或者沿着带材的长度变化。 0014 为了达到目标参数,通常相应地调节精轧机列的引导速度。引导速度是指从中(在有些情况下,结合在精轧机列中要调节的道次减少量和额定。
23、牵引力)能够明确测定在精轧说 明 书CN 102939173 A2/18页7机列内出现的带材速度和轧辊圆周速度的速 度。例如这可以是带材头部的假设速度或者是精轧机列的第一轧机机座的转速。引导速度例如可以定义为带材头部的位置的函数。 0015 作为其它的控制机构,有时可以存在中间机架-冷却装置和/或安置在精轧机列前方的感应电炉。正如冷却段的冷却装置那样,这些控制机构仅在本地作用于带材。然而,在本发明的范畴中,这些其它的控制机构的存在是次要的。至关重要的是引导速度(或者表征引导速度的参数,例如质量流量)及该引导速度的测定。 0016 正如已经提及的那样,在精轧机列后方通常设置冷却段。在冷却段内,带。
24、材以规定的方式被冷却到卷取温度(或-热焓)。带材经过冷却段的速度是由引导速度确定的。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对各个单独的带点所需的降温变化过程的调节,即跟踪带点的路径,并且准时地控制冷却段的冷却装置的调节阀,这些调节阀用于调节冷却剂量流。 0017 调节阀在实践中有很长的延迟时间,该延迟时间经常长达好几秒钟的数量级。因此,为了能够及时地事先控制调节阀,有必要事先就及时知道,某个特定的带点何时处于某个特定的冷却装置的作用范围内。为了能够准确计算某个特定的带点何时进入这个作用范围,以及它何时离开这个范围,有必要的是,不仅知道引导速度的当前值,还要知道引导速度以后的变化过程,至少是在调节阀的延迟时间的范畴中。
25、。此外,这种经过时间、即各自的带点经过冷却段所需的时间,也会影响卷取温度。经过时间(当然)也会受到引导速度的变化过程的影响。 0018 在现有技术中已知要用简化的方式测定引导速度变化过程。例如预设一个初始值,带材头部应该以这个初始值经过精轧机列。此外预设一个加速斜坡,一旦带材头部从精轧机列中排出,带材就通过它加速到最终速度。这种方式在实践中被证明不适于高度准确地达到预先给定的额定终轧温度(或者相应的温度变化过程)。 0019 在现有技术中还已知要检测(实际的)终轧温度,并且要在最小化实际的终轧温度和预先规定的额定终轧温度之间的偏差的意义上跟踪引导速度。这种跟踪可以借助一种传统的调节方式实现,或。
26、者(例如在专利DE 103 21 791 A1中所描述的那样)借助一种模型预测的调节方式实现。然而,不管调节方式如何(传统的或者模型预测的),调节干涉、即引导速度的改变都与引导速度的测定同时进行。(类似于不受控的方式)有可能进行的预测局限于预定未来期待的加速斜坡。是否基于下一调节步骤的额定参数和实际参数实际上采用预测的引导速度还是不确定的。此外,这种预测由于系统原因还在一个单独的控制步骤中进行。 0020 虽然这种做法被证明通常适于高度精确地遵守某个预先规定的额定终轧温度(或者某个相应的变化过程)。然而在这种方式中无法预测引导速度在下一个调节步骤中实际上是在哪个方向上发生变化,以及变化量是多少。
27、。可能进行的预测不是真实的测定,而更多的是一种猜测建议。 0021 此外,即使预测结果本身是正确的或者说至少大致上正确,在专利DE 103 21 791 A1的理论中,它在原则上局限于一个唯一的控制步骤。这对于及时跟踪冷却段的调节机构的控制信号或者精轧机列的中间机架-冷却装置的控制信号来说完全不够。因此,引导速度的变化会导致冷却段的调节机构带来的冷却剂量不会被带到带点上,而为这些带点事先计算了冷却剂量。因此,在冷却段的末端上(例如卷盘上)的带点的温度(或者说能量含量)与理想的额定值有偏差。因此,在现有技术中,要在例如卷取温度波动增大的情况下才能换说 明 书CN 102939173 A3/18页。
28、8取到精确地遵守终轧温度。 0022 在先前的、在本发明的申请日当天尚未公开的欧洲专利申请09171068.1(申请日为2009年9月23日)中描述了一种模型预测的控制方式,其借助一次预测共同控制精轧机列和冷却段。在此也预测质量流量。这种方式需要由冷却段的调节机构提供的冷却剂量才能测定质量流量。此外,在此也总是再调节质量流量。因此,这种方式也不能解决想要事先可靠地测定引导速度变化过程的问题。 发明内容002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多种可能性,从而能够以可靠的方式在带点进入精轧机列之前就能如实地不仅测定该带点的引导参数,还测定在这个带点之后进入精轧机列的带点的引导参数。 0024 该目的通过一。
29、种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特征的、用于精轧机列的运行方法得以实现。这种运行方法的有利的设计方案是从属权利要求2至14的主题。 0025 根据本发明设计为, 0026 -用于精轧机列的控制计算机最晚在带材的第一带点尚处于精轧机列前方的时间点时,对于带材的第一带点、一定数量的第二带点和一定数量的第三带点而言,分别已知实际参数和额定参数, 0027 -对于每个带点而言,各自的实际参数表征各自的带点的实际能量含量,并且各自的额定参数表征各自的带点的额定能量含量, 0028 -对于每个带点而言,各自的实际参数涉及精轧机列前方的位置,并且各自的额定参数涉及精轧机列后方的位置, 0029 -第二带点在第一带点之后。
30、进入精轧机列,并且第三带点在第一带点之前进入精轧机列, 0030 -在第一带点进入精轧机列之前,控制计算机根据专门用于各自的带点的测定规则为第一带点和至少一部分第二带点分别测定引导参数, 0031 -控制计算机根据为各自的带点测定的引导参数分别测定引导速度,并且在各自的带点进入精轧机列的时间点时,以各自的引导速度运行精轧机列,并且 0032 -对于各自的引导参数而言,在该时间点时分别进入精轧机列的带点的实际参数和额定参数以及至少一个在该时间点时已经进入 精轧机列的带点的实际参数和额定参数参与到各自的引导参数的测定规则中。 0033 例如可以设计为, 0034 -控制计算机根据多个单独的引导参数。
31、测定每个引导参数, 0035 -每个单独的引导参数分别涉及其中一个带点,该带点的实际参数和额定参数参与到各自的引导参数的测定中, 0036 -控制计算机这样为每个带点测定带点的单独的引导参数,使得各自的期待参数与相应的额定参数一致,并且 0037 -各自的期待参数表征期待的能量含量,如果控制计算机在各自的带点经过精轧机列的整个经过期间以与这个单独的引导参数相应的引导速度运行精轧机列,那么各自的带点在精轧机列后方的、分别相应的额定参数所涉及的位置上具有这个期待的能量含量。 说 明 书CN 102939173 A4/18页90038 为了根据各自的多个单独的引导参数测定各自的引导参数,控制计算机例。
32、如能够加权地或者不加权地形成平均值。 0039 可替换地可以设计为,控制计算机为每个控制计算机为之测定其引导参数的带点 0040 -根据参与到为各自的带点测定引导参数中的实际参数测定有效的实际参数,并且根据参与到为各自的带点测定引导参数中的额定参数测定有效的额定参数, 0041 -测定期待参数,该期待参数表征期待的能量含量,如果控制计算机在各自的带点经过精轧机列的整个经过期间以与各自的带点的引导参数相应的引导速度运行精轧机列,那么各自的带点在精轧机列后方的、有效的额定参数所涉及的位置上具有这个期待的能量含量,并且 0042 -这样测定引导参数,使得在精轧机列后方的、有效的额定参数所涉及的位置上。
33、的期待参数具有有效的额定参数。 0043 在这里,为了测定有效的实际参数和有效的额定参数,控制计算机也能够加权地或者不加权地形成平均值。 0044 可替换地同样可以设计为, 0045 -为了测定引导参数,控制计算机首先将引导参数设定为临时值, 0046 -控制计算机为第一带点和至少一部分第二和第三带点测定各自的期待参数, 0047 -每个期待参数表征期待的能量含量,如果控制计算机在各自的带点经过精轧机列的整个经过期间以与设定的引导参数相应的引导速度运行精轧机列,那么各自的带点在精轧机列后方的、分别相应的额定参数所涉及的位置上具有这个期待的能量含量,并且 0048 -控制计算机改变设定的引导参数。
34、,使得目标函数被优化,期待参数与相应的额定参数之间的差值参与到该目标函数中。 0049 在最后一种可替换方案中优选地设计为,惩罚项也额外地参与到目标函数中,借助于该惩罚项来惩罚引导速度的变化。 0050 无论采取以上三种可替换方案的任何一种,根据本发明的运行方法总是计算量很大。为了减少计算投入,优选地设计为, 0051 -控制计算机事先创建数据域,在该数据域中,控制计算机针对多个可能的引导速度和可能的实际参数存储了针对各自的可能的实际参数在各自的可能的引导速度的情况下得出的期待参数,并且 0052 -控制计算机在使用该数据域的情况下为这些带点测定引导参数。 0053 正如目前为止所描述的那样,。
35、这种运行方法已经在很好地起作用。通过以下方式还能够进一步改进这种运行方法,即,控制计算机 0054 -至少为一部分带点测定各自的期待参数,该期待参数表征期待的能量含量,对于在处于精轧机列后方的、分别相应的额定参数所涉及的位置上的各自的带点而言,基于控制计算机在各自的带点经过精轧机列的整个经过期间运行该精轧机列的引导速度,该能量含量是被期待的。 0055 -在各自的带点经过精轧机列之后,获取测量参数,该测量参数表征处于精轧机列后方的、相应的额定参数所涉及的位置上的各自的带点的实际能量含量,并且 0056 -根据期待的能量含量与实际能量含量的比较结果,自动地调适精轧机列(1)的模型,并且 说 明 。
36、书CN 102939173 A5/18页100057 -通过以下方式调适精轧机列的模型,使得在使用数据域的情况下在实际参数上加上补偿值,利用定标因数对引导速度进行定标和/或在引导速度上加上补偿值和/或在使用数据域的情况下测定的期待参数上加上补偿值。 0058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设计方案中,只有当已经进入精轧机列的带点在测定各自的引导参数的时间点时尚未从精轧机列中离开时,带点的实际参数和额定参数才参与到每个引导参数的测定中。特别是能够使得所有带点的实际参数和额定参数参与到某个特定的带点的引导参数的测定中,所有带点是指在这个特定的带点进入精轧机列的时间点时处于该精轧机列中的那些带点。 0059 。
37、正如目前为止所描述的那样,这种运行方法已经在很好地起作用。通过以下方式还能够进一步改进这种运行方法,即,控制计算机至少为一部分带点 0060 -测定各自的某个期待参数,该期待参数表征期待的能量含量,对于在精轧机列后方的、分别相应的额定参数所涉及的位置上的各自的带点而言,基于控制计算机在各自的带点经过精轧机列的整个经过期间运行该精轧机列的引导速度,该能量含量是被期待的, 0061 -在各自的带点经过精轧机列之后,获取测量参数,该测量参数表征在精轧机列后方的、相应的额定参数所涉及的位置上的各自的带点的实际能量含量,并且 0062 -根据期待的能量含量与实际的能量含量的比较结果,自动地跟踪至少一部分。
38、已经测定的引导参数。 0063 如果控制计算机将期待的能量含量与实际的能量含量进行比较,并且跟踪引导参数,则有可能的是,计算机为所有带点前后相继地进行比较。然而,为一部分带点进行比较就够了,例如为每个第三带点或者每个第十带点进行比较。 0064 当然,如果控制计算机跟踪引导参数,控制计算机就要在测定期待参数时考虑已改变的引导参数的变化过程。 0065 有可能的是,控制计算机对所有已经测定的引导参数进行跟踪。然而优选地设计为,控制计算机根据比较结果仅自动地跟踪那些为在跟踪的时间点时与精轧机列的入口之间具有最小间距的带点测定的引导参数。在控制计算机或者另一个控制装置使用测定的引导参数来测定至少另一。
39、个调节参数,并且该另一个调节参数延迟一段停滞时间,并且仅在本地作用于带材时,这种方法就特别具有优点。如果这样确定最小间距,使得与最小间距相应的时间差至少和停滞时间一样长,那么这种方法是最佳方法。 0066 不言而喻地,除了跟踪已经测定的引导参数之外,控制计算机还能够为尚未测定的引导参数调适测定规则。根据个例的情况,可以在测定同一 个带材的其它引导参数时就已经考虑到调适结果,或者在为以后的带材测定引导参数时才考虑调适结果。 0067 所述后两种方式(关键句一方面是“跟踪已经测定的引导参数”,另一方面是“调适测定规则)例如能够这样相互结合起来,即,控制计算机包括该精轧机列的一个模型,借助于该模型测定,当处于精轧机列的进入侧的各自的带点具有给定的温度,并且在精轧机列以给定的引导速度运行期间经过该精轧机列时,针对精轧机列的排出侧的带点所期待的温度是多少。在这种情况下,能够立即调适模型。这符合于测定规则的调适。于是,就在使用精轧机列的已调适的模型的情况下,为至少一个已测定的引导参数重新测定引导参数。根据这种方式,这符合于跟踪已经测定的引导参数。在有些情况下,实现了从最初测定的引导参数和缓地过渡到新测定的引导参数。 说 明 书CN 102939173 A10。